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刑法報應刑論

刑法報應刑論

發布時間: 2022-09-12 19:37:20

Ⅰ 怎麼理解我國刑罰目的與報應刑論、目的刑論的關系

刑法》第一條明確規定,為了懲罰犯罪,保護人民,根據憲法,結合我國同犯罪作斗爭的具體經驗及實際情況,制定本法。
也就是說刑法的目的是懲罰犯罪、保護人民,而懲罰犯罪不是為了對犯罪分子進行報復,使其得到報應,而是為了保護人民。

Ⅱ 刑罰的本質是什麼

關於刑罰本質有四種說法:
一是懲罰說,認為刑罰就是對犯罪人的懲罰。代表如德國刑法學家李斯特所說的,「刑罰是刑事法官根據現行法律就犯罪人的犯罪行為而給予犯罪人的懲罰(Vebel),以表達社會對行為及行為人的否定評價。因此,刑罰的概念有兩個內容:
(1)行為人侵害了受法律保護的利益,如生命、自由、財產;
(2)刑罰同時又是對行為及行為人的顯而易見的指責。」
二是法益說,認為刑罰是對犯罪人法益的剝奪。代表如日本學者牧野英一所說的:「所謂刑罰是國家對不法行為作為法律上的效果給個人科處的法益上的剝奪。分說之如下:
(1)刑罰是在國家與個人的關繫上成立。個人間的關繫上有損害賠償制度,國家間的關繫上有戰爭;
(2)刑罰是對不法行為的制裁。國家徵收租稅、徵用土地,進行徵集,不是刑罰;
(3)刑罰是法益的剝奪。作為對不法行為的措施,國家採用的甚多,其中一個方法就是剝奪法益,以之為刑罰。刑罰將一定的法益剝奪稱為刑。因而以在此特別稱為刑的名稱下所承認的制度為形式意義上的刑罰。」
三是手段說,認為刑罰是國家對犯罪人採取的一種強制手段。代表如日本學者宮內裕所說的:「所謂刑罰,是對以犯罪為要件的犯罪行為人由法院所加的國家的強制手段,是以一定的害惡為內容的手段。
第一,刑罰是國家的強制手段的一種形式。刑罰是國家權力的一種形態,從而刑罰的形態由國家形態所制約,並且在它是國家的強制手段的意義上,與其他社會的強制手段不同。第二,刑罰存在於犯罪與法規的關聯性之下。形式上犯罪是刑罰不可缺少的要件,刑罰是犯罪的法律效果。刑法通常以『實施什麼什麼行為,科處什麼什麼刑罰』的形式,表現這種關系。這種犯罪與刑罰的法規的關聯性,是罪刑法定主義原則的一個側面。
第三,犯罪與刑罰這樣的法規的關聯性引導出犯罪與刑罰的實質的關聯性,即對犯罪的刑罰是對
四是制裁說,認為刑罰是國家對犯罪人的制裁。代表如我國台灣學者高仰止認為的:「刑罰者,乃國家依據刑法法規之明文,以剝奪私人法益為手段,對犯罪人本身所加之公法上的制裁也」。
我國刑法界基本上是綜合採納了「手段說」和「制裁說」的相關觀點,認為「刑罰是刑法規定的由國家審判機關依法對犯罪人適用的限制或者剝奪其某種權益的強制性制裁方法」。

Ⅲ 刑法中報應主義與功利主義的區別

一、主張不同
報應主義:報應主義主張只能以社會危害程度為依據決定刑罰的份量。

功利主義:功利主義主張單純根據行為人人身危險性的大小設定刑罰的份量,可以重罪輕刑(當人身危險性小於社會危害性之時),也可以輕罪重刑(當人身危險性大於社會危害性之時)。

二、合理限度不同

報應主義:報應主義從已然之罪中去尋求刑罰的合理限度。

功利主義:功利主義從未然之罪中去尋求刑罰的合理限度。

三、強調點不同

報應主義:報應主義著眼於已然之罪,其指向性是回顧性的,強調的是刑從罪生,罪有應得,罪刑相當。

功利主義:功利主義著眼於未然之罪,其指向性是前瞻性的,強調的是刑須制罪和刑足制罪。


(3)刑法報應刑論擴展閱讀

功利主義分為行動功利主義和准則功利主義。

行動功利主義根據行動自身所產生的好或壞的效果,來判定行動的正確或錯誤。正義刑罰的報應被認為是一種准則功利。合理的准則功利主義與行動功利主義實際上是相通的。

准則功利主義則根據在相同的集團境遇里,每個人的行動所應遵守准則的好或壞的效果,來判定行動的正確或錯誤。

Ⅳ 刑罰的目的

刑罰的目的在於預防犯罪,具體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1、特殊預防。即通過對犯罪人適用刑罰,預防他們再次犯罪;2、—般預防。即通過適用刑罰懲罰犯罪,教育和警戒社會上某些有可能效仿犯罪人實施犯罪行為的人,使他們不致走上犯罪的道路。
法律分析
刑罰目的是國家司法機關通過對犯罪分子適用刑罰所希望達到的目標。西方刑法學者在刑罰目的問題上,有報應刑論、目的刑論和折衷主義三種主要學說。報應刑論主張刑罰的目的是對犯罪的報應或報復。目的刑論主張刑罰的目的是教育改造犯罪人,預防犯罪,保衛社會安全。 折衷主義則將報應刑論與目的刑論加以折衷,認為刑罰的適用,既要重視報應的需要,又要重視功利的要求。中國刑法理論一般認為,刑罰的目的在於預防犯罪,具體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1)特殊預防。即通過對犯罪人適用刑罰,預防他們再次_犯罪。(2)—般預防。即通過適用刑罰懲罰犯罪,教育和警戒社會上某些有可能效仿犯罪人實施犯罪行為的人,使他們不致走上犯罪的道路。刑罰的目的有預防目的和報應目的:1、預防目的2、一般預防。道義報應是指根據犯罪人的主觀惡性程度實行報應。根據道義報應的觀點,對犯罪人發動刑罰,應以其道德過為基礎,使刑罰與道德充分保持一致。道義報應的本質是將刑罰奠基於主觀惡性,予以否定的倫理評價。道義報應揭示了刑罰的倫理意義,因而是刑罰的題中應有之義。法律報應是指根據犯罪的客觀危害程度實行報應。根據法律報應的觀點,對犯罪人發動刑罰,應以其客觀上對社會造成的危害為基礎。法律報應將刑法與道德加以區分,認為犯罪的本質並不是一種惡,尤其不能把罪過視為犯罪的本質,滿足於對犯罪的否定的道德評價,而是強調犯罪是在客觀上對法秩序的破壞,刑罰是對犯罪的否定。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三十二條 刑罰分為主刑和附加刑。
第三十三條 主刑的種類如下:(一)管制;(二)拘役;(三)有期徒刑;(四)無期徒刑;(五)死刑。
第三十四條 附加刑的種類如下:(一)罰金;(二)剝奪政治權利;(三)沒收財產。附加刑也可以獨立適用。

Ⅳ 我國刑罰的目的是

刑罰目的是國家司法機關通過對犯罪分子適用刑罰所希望達到的目標。西方刑法學者在刑罰目的問題上,有報應刑論、目的刑論和折衷主義三種主要學說。報應刑論主張刑罰的目的是對犯罪的報應或報復。目的刑論主張刑罰的目的是教育改造犯罪人,預防犯罪,保衛社會安全。
一、刑罰目的
l、懲罰說。認為刑罰目的在於限制與剝奪犯罪分子的自由與權利,使他們感到壓力和痛苦,從而防止犯罪的發生。
2、改造說。認為刑罰目的不在於報復或懲罰,而是通過對犯罪人的懲罰來改造罪犯,使其重新做人。
3、預防說。刑罰目的在於防衛社會,包括一般預防與特殊預防。
4、雙重預防說。認為中國刑罰既有懲罰犯罪分子的目的,又有教育改造犯罪分子的目的。
5、三目的說。目的之一在於懲罰,預防犯罪;目的之二是一般預防;目的之三在於教育廣大群眾增強守法觀念,積極同犯罪分子做斗爭。
6、預防和消滅犯罪說。
7.根本目的和直接目的說。其根本目的是預防犯罪、保衛社會;直接目的是懲罰犯罪,伸張正義,威懾犯罪分子和社會上的不穩定分子,抑制其犯罪觀念,改造犯罪分子,使其自覺遵守社會主義法律秩序。
8、二元說。刑罰目的是報應之刑與預防之刑的二元統一。
9、新根本目的和直接目的說。認為刑罰的根本目的是保護廣大公民的合法權益和社會秩序,保障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順利進行;刑罰的直接目的是預防犯罪,包括特殊預防和一般預防兩方面。
法律依據
《刑罰目的及其實現》內容簡介:報應論和目的論各自的優點非常明顯,而各自的缺點和不足之處也是顯而易見的。因此,為了發揚兩者的優點、克服兩者的缺點和不足,西方國家學者們提出了刑罰目的折中論。折中論認為,以報應為基礎還是以功利為基礎,折中論又可以作不同的劃分。

Ⅵ 我國刑法的目的是預防犯罪嗎

我國刑法的目的是預防犯罪
我國刑罰目的是國家司法機關通過對犯罪分子適用刑罰所希望達到的目標。西方刑法學者在刑罰目的問題上,有報應刑論、目的刑論和折衷主義三種主要學說。報應刑論主張刑罰的目的是對犯罪的報應或報復。目的刑論主張刑罰的目的是教育改造犯罪人,預防犯罪,保衛社會安全。折衷主義則將報應刑論與目的刑論加以折衷,認為刑罰的適用,既要重視報應的需要,又要重視功利的要求。
中國刑法理論一般認為,刑罰的目的在於預防犯罪,具體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1)特殊預防。即通過對犯罪人適用刑罰,預防他們再次_犯罪。(2)—般預防。即通過適用刑罰懲罰犯罪,教育和警戒社會上某些有可能效仿犯罪人實施犯罪行為的人,使他們不致走上犯罪的道路。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條 【立法宗旨】為了懲罰犯罪,保護人民,根據憲法,結合我國同犯罪作斗爭的具體經驗及實際情況,制定本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條 【本法任務】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的任務,是用刑罰同一切犯罪行為作斗爭,以保衛國家安全,保衛人民民主專政的政權和社會主義制度,保護國有財產和勞動群眾集體所有的財產,保護公民私人所有的財產,保護公民的人身權利、民主權利和其他權利,維護社會秩序、經濟秩序,保障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順利進行。

Ⅶ 刑罰的目的是什麼

法律分析:刑罰目的是國家司法機關通過對犯罪分子適用刑罰所希望達到的目標。西方刑法學者在刑罰目的問題上,有報應刑論、目的刑論和折衷主義三種主要學說。報應刑論主張刑罰的目的是對犯罪的報應或報復。目的刑論主張刑罰的目的是教育改造犯罪人,預防犯罪,保衛社會安全。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一條 為了懲罰犯罪,保護人民,根據憲法,結合我國同犯罪作斗爭的具體經驗及實際情況,制定本法。

第二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的任務,是用刑罰同一切犯罪行為作斗爭,以保衛國家安全,保衛人民民主專政的政權和社會主義制度,保護國有財產和勞動群眾集體所有的財產,保護公民私人所有的財產,保護公民的人身權利、民主權利和其他權利,維護社會秩序、經濟秩序,保障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順利進行。

Ⅷ 刑罰的目的是什麼

刑罰目的是國家司法機關通過對犯罪分子適用刑罰所希望達到的目標。西方刑法學者在刑罰目的問題上,有報應刑論、目的刑論和折衷主義三種主要學說。報應刑論主張刑罰的目的是對犯罪的報應或報復。目的刑論主張刑罰的目的是教育改造犯罪人,預防犯罪,保衛社會安全。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一條【立法宗旨】為了懲罰犯罪,保護人民,根據憲法,結合我國同犯罪作斗爭的具體經驗及實際情況,制定本法。
第二條【本法任務】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的任務,是用刑罰同一切犯罪行為作斗爭,以保衛國家安全,保衛人民民主專政的政權和社會主義制度,保護國有財產和勞動群眾集體所有的財產,保護公民私人所有的財產,保護公民的人身權利、民主權利和其他權利,維護社會秩序、經濟秩序,保障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順利進行。

熱點內容
學習經濟法的收獲體會 發布:2024-11-15 17:14:28 瀏覽:687
行政法與民法的交鋒 發布:2024-11-15 17:11:03 瀏覽:772
畜牧獸醫行政法規包括 發布:2024-11-15 17:00:08 瀏覽:926
西方第一個主張依法治國 發布:2024-11-15 16:30:43 瀏覽:995
創遠律師事務所黑律所 發布:2024-11-15 16:26:11 瀏覽:21
法院調查股票 發布:2024-11-15 15:57:34 瀏覽:269
開封人民法院執行網 發布:2024-11-15 15:35:07 瀏覽:332
酒駕法律知識問答 發布:2024-11-15 15:24:02 瀏覽:678
法治文章名 發布:2024-11-15 15:16:25 瀏覽:367
新車貼膜法規 發布:2024-11-15 15:14:09 瀏覽: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