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收養法司法解釋

收養法司法解釋

發布時間: 2020-12-26 04:56:29

『壹』 收養法有司法解釋和實施細則不

收養法司法解釋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為保護合法的收養關系,維護收養關系當事人的權利,制定本法。
第二條收養應當有利於被收養的未成年人的撫養、成長,保障被收養人和收養人的合法權益,遵循平等自願的原則,並不得違背社會公德。
第三條收養不得違背計劃生育的法律、法規
第二章 收養關系的成立
第四條下列不滿十四周歲的未成年人可以被收養:
(一)喪失父母的孤兒;

(二)查找不到生父母的棄嬰和兒童;

(三)生父母有特殊困難無力撫養的子女。

第五條下列公民、組織可以作送養人:

(一)孤兒的監護人;

(二)社會福利機構;

(三)有特殊困難無力撫養子女的生父母。

第六條收養人應當同時具備下列條件:

(一)無子女;

(二)有撫養教育被收養人的能力;

(三)未患有在醫學上認為不應當收養子女的疾病;

(四)年滿三十周歲。

第七條收養三代以內同輩旁系血親的子女,可以不受本法第四條第三項、第五條第三項、第九條和被收養人不滿十四周歲的限制。

華僑收養三代以內同輩旁系血親的子女,還可以不受收養人無子女的限制。

第八條收養人只能收養一名子女。

收養孤兒、殘疾兒童或者社會福利機構撫養的查找不到生父母的棄嬰和兒童,可以不受收養人無子女和收養一名的限制。

第九條無配偶的男性收養女性的,收養人與被收養人的年齡應當相差四十周歲以上。

第十條生父母送養子女,須雙方共同送養。生父母一方不明或者查找不到的可以單方送養。

有配偶者收養子女,須夫妻共同收養。

第十一條收養人收養與送養人送養,須雙方自願。收養年滿十周歲以上未成年人的,應當徵得被收養人的同意。

第十二條未成年人的父母均不具備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該未成年人的監護人不得將其送養,但父母對該未成年人有嚴重危害可能的除外。

第十三條監護人送養未成年孤兒的,須徵得有撫養義務的人同意。有撫養義務的人不同意送養、監護人不願意繼續履行監護職責的,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的規定變更監護人。

第十四條繼父或者繼母經繼子女的生父母同意,可以收養繼子女,並可以不受本法第四條第三項、第五條第三項、第六條和被收養人不滿十四周歲以及收養一名的限制。
第十五條收養應當向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門登記。收養關系自登記之日起成立。
收養查找不到生父母的棄嬰和兒童的,辦理登記的民政部門應當在登記前予以公告。
收養關系當事人願意訂立收養協議的,可以訂立收養協議。
收養關系當事人各方或者一方要求辦理收養公證的,應當辦理收養公證。
第十六條收養關系成立後,公安部門應當依照國家有關規定為被收養人辦理戶口登記。
第十七條孤兒或者生父母無力撫養的子女,可以由生父母的親屬、朋友撫養。
撫養人與被撫養人的關系不適用收養關系。
第十八條配偶一方死亡,另一方送養未成年子女的,死亡一方的父母有優先撫養的權利。
第十九條送養人不得以送養子女為理由違反計劃生育的規定再生育子女。
第二十條嚴禁買賣兒童或者借收養名義買賣兒童。
第二十一條外國人依照本法可以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收養子女。
外國人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收養子女,應當經其所在國主管機關依照該國法律審查同意。收養人應當提供由其所在國有權機構出具的有關收養人的年齡、婚姻、職業、財產、健康、有無受過刑事處罰等狀況的證明材料,該證明材料應當經其所在國外交機關或者外交機關授權的機構認證,並經中華人民共和國駐該國使領館認證。該收養人應當與送養人訂立書面協議,親自向省級人民政府民政部門登記。
收養關系當事人各方或者一方要求辦理收養公證的,應當到國務院司法行政部門認定的具有辦理涉外公證資格的公證機構辦理收養公證。
第二十二條收養人、送養人要求保守收養秘密的,其他人應當尊重其意願,不得泄露。
第三章 收養的效力
第二十三條自收養關系成立之日起,養父母與養子女間的權利義務關系,適用法律關於父母子女關系的規定;養子女與養父母的近親屬間的權利義務關系,適用法律關於子女與父母的近親屬關系的規定。
養子女與生父母及其他近親屬間的權利義務關系,因收養關系的成立而消除。
第二十四條養子女可以隨養父或者養母的姓,經當事人協商一致,也可以保留原姓。
第二十五條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五十五條和本法規定的收養行為無法律效力

收養行為被人民法院確認無效的,從行為開始時起就沒有法律效力。
第四章 收養關系的解除
第二十六條收養人在被收養人成年以前,不得解除收養關系,但收養人、送養人雙方協議解除的除外,養子女年滿十周歲以上的,應當徵得本人同意。
收養人不履行撫養義務,有虐待、遺棄等侵害未成年養子女合法權益行為的,送養人有權要求解除養父母與養子女間的收養關系。送養人、收養人不能達成解除收養關系協議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
第二十七條養父母與成年養子女關系惡化、無法共同生活的,可以協議解除收養關系。不能達成協議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
第二十八條當事人協議解除收養關系的,應當到民政部門辦理解除收養關系的登記。
第二十九條收養關系解除後,養子女與養父母及其他近親屬間的權利義務關系即行消除,與生父母及其他近親屬間的權利義務關系自行恢復,但成年養子女與生父母及其他近親屬間的權利義務關系是否恢復,可以協商確定。
第三十條收養關系解除後,經養父母撫養的成年養子女,對缺乏勞動能力又缺乏生活來源的養父母,應當給付生活費。
因養子女成年後虐待、遺棄養父母而解除收養關系的,養父母可以要求養子女補償收養期間支出的生活費和教育費。
生父母要求解除收養關系的,養父母可以要求生父母適當補償收養期間支出的生活費和教育費,但因養父母虐待、遺棄養子女而解除收養關系的除外。
第五章 法律責任
第三十一條借收養名義拐賣兒童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遺棄嬰兒的,由公安部門處以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出賣親生子女的,由公安部門沒收非法所得,並處以罰款;
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六章附 則
第三十二條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可以根據本法的原則,結合當地情況,制定變通的或者補充的規定。自治區的規定,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備案。
自治州、自治縣的規定,報省或者自治區的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准後生效,並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備案。
第三十三條國務院可以根據本法制定實施辦法。
第三十四條本法自1992年4月1日起施行。

『貳』 我國專門保護未成年人的法律有幾部

我國專門保護未成年人的法律主要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經1991年9月4日七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21次會議通過,1991年9月4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50號公布;

《未成年人保護法》分總則、家庭保護、學校保護、社會保護、司法保護、法律責任、附則7章72條,自2007年6月1日起施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是為了保障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培養未成年人良好品行,有效地預防未成年人犯罪,制定的法律。

1999年6月28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次會議通過。現行版本2012年10月26日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九次會議修正。

(2)收養法司法解釋擴展閱讀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一條 為了保障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培養未成年人良好品行,有效地預防未成年人犯罪,制定本法。

第二條 預防未成年人犯罪,立足於教育和保護,從小抓起,對未成年人的不良行為及時進行預防和矯治。

第三條 預防未成年人犯罪,在各級人民政府組織領導下,實行綜合治理。 政府有關部門、司法機關、人民團體、有關社會團體、學校、家庭、城市居民委員會、農村村民委員會等各方面共同參與,各負其責,做好預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為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發展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

『叄』 關於最高人民法院事實收養怎麼認定的

對於事實收養關系問題,年最高人民法院發布的《關於貫徹執行民事政策法律若干問題的意見》中第28條規定,親友、群眾公認,或有關組織證明確以養父母與養子女關系長期共同生活的,雖未辦理合法手續,也應按收養關系對待。第29條規定,收養人收養他人為孫子女,確已形成養祖父母與養孫子女的關系的,應予承認。解決收養糾紛或有關權益糾紛時,可依照婚姻法關於養父母與養子女的有關規定,合情合理地處理。可見,此規定是承認事實收養關系的。
1991年原《收養法》出台後,收養關系的建立必須登記或者進行公證才建立。對於事實收養關系,1993年司法部發布的《關於辦理收養法實施前建立的事實收養關系公證的通知》規定,收養法(此處是指1991年原收養法)實施前建立的事實收養關系,能否辦理公證,經與有關部門研究認為,對於收養法實施前已建立的事實收養關系,當事人可以申辦事實收養公證。凡當事人能夠證實雙方確認共同生活多年,以父母子女相稱,建立了事實上的父母子女關系,且被收養人與其生父母的權利義務確已消除的,可以為當事人辦理收養公證。收養關系自當事人達成協議或因收養事實而共同生活時成立。辦理事實收養公證由收養人住所地公證處受理。
最高人民法院1992年發布的《關於學習、宣傳、貫徹執行<收養法>的通知》第2條規定,收養法施行後,各級人民法院必須嚴格執行。收養法施行後發生的收養關系,審理時適用收養法。收養法施行前受理,施行時尚未審結的收養案件,或者收養法施行前發生的收養關系,收養法施行後當事人訴請確認收養關系的,審理時應適用當時的有關規定;當時沒有規定的,可比照收養法處理。對於收養法施行前成立的收養關系,收養法施行後當事人訴請解除收養關系的,應適用收養法。
1998年新修訂的《收養法》將收養關系的成立和解除都規定為以登記為准,未經登記的,不承認事實收養。但是司法部2000年發布的《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收養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6條規定,對原收養法施行前發生的事實收養,公證機構仍按《司法部關於辦理收養法實施前建立的事實收養關系公證的通知》規定辦理事實收養公證。法國人收養公證仍按照我部公證司《關於為法國公民辦理收養公正的通知》的規定辦理。

『肆』 離婚孩子的撫養權怎麼判定

離婚孩子的撫養權給誰要由具體情況決定。

根據《關於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處理子女撫養權問題的若干具體意見》第1條規定:兩周歲以下的子女,一般隨母方生活。母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隨父方生活:

1、患有久治不愈的傳染性疾病或其他嚴重疾病,子女不宜與其共同生活的。

2、有撫養條件不盡撫養義務,而父方要求子女隨其生活的。

3、因其他原因,子女確無法隨母方生活的。對於十周歲以上的未成年子女隨父隨母生活發生爭議的,應考慮子女本人的意見。

《婚姻法》第三十七條第一款規定:「離婚後,一方撫養的子女,另一方應負擔必要的生活費和教育費的一部或全部,負擔費用的多少和期限的長短,由雙方協議;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判決。」

對兩周歲以上的未成年子女,父方和母方均要求隨其生活,一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予優先考慮:

1、已做絕育手術或其他原因喪失生育能力的。

2、子女隨其生活時間較長,改變生活環境對子女健康成長明顯不利的。

3、無其他子女,而另一方有其它子女的。

4、子女隨其生活,對子女的成長有利,而另一方患有久治不愈的傳染性疾病或其他嚴重疾病,或者有其他不利於子女身心健康的情形,不宜與子女共同生活的。

父方與母方撫養子女的條件基本相同,雙方均要求子女與其共同生活,但子女單獨隨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共同生活多年,且祖父母或外祖父母要求並且有能力幫助子女照顧孫子女或外孫子女的,可作為子女隨父或母生活的優先條件予以考慮。

在有利於保護子女利益的前提下,父母雙方協議輪流撫養子女的,可予准許。具體協議時,應將輪流直接撫養子女的方式、時間、交接辦法、撫育費用的負擔等約定清楚。

(4)收養法司法解釋擴展閱讀:

如果離婚以後,一方要求變更子女撫養關系的,或者子女要求增加撫育費的,應另行起訴。變更撫養關系的方式有兩種,協議變更和訴訟變更,如離婚後夫妻雙方無法就變更撫養關系達成協議,只能通過訴訟途徑解決。

一方要求變更子女撫養關系由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以支持:

1、與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因患嚴重疾病或因傷殘無力繼續撫養子女的。

2、與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不盡撫養義務或有虐待子女行為,或其與子女共同生活對子女身心健康確有不利影響的。

3、十周歲以上未成年子女,願隨另一方生活,該方又有撫養能力的。

4、有其他正當理由需要變更的。如與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因違法犯罪被勞動教養、被逮捕、被收監服刑、較長時間出國,無法直接撫養的。

八、父母雙方協議變更子女撫養關系的,應予准許。父母雙方因為撫養條件的變化或者有識別能力的未成年子女要求變更直接撫養關系的,可以由父母雙方在自願的基礎上協商解決。

『伍』 《收養法》內收養棄嬰的條件:」(一)無子女「的法律解釋是什麼有人知道嗎

算無子女。能否收養棄嬰,還需要符合《收養法》規定的其他條件:
第六條回 收養人應當同時答具備下列條件:
(一)無子女;
(二)有撫養教育被收養人的能力;
(三)未患有在醫學上認為不應當收養子女的疾病;
(四)年滿三十周歲
第八條 收養人只能收養一名子女。
收養孤兒、殘疾兒童或者社會福利機構撫養的查找不到生父母的棄嬰和兒童,可以不受收養人無子女和收養一名的限制。
第九條 無配偶的男性收養女性的,收養人與被收養人的年齡應當相差四十周歲以上。

『陸』 舊司法解釋與新法律沖突了如何解決

從1991年12月起是以收養法為准。
但我國現行收養法是1991年12月頒布的,依據法不溯及既往原專則,如果是在這之屬前的收養行為,則應當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貫徹執行民事政策法律若干問題的意見》的規定。

熱點內容
購銷合同怎樣簽有法律效力 發布:2025-02-12 14:12:06 瀏覽:316
陽光司法鑒定所 發布:2025-02-12 13:48:59 瀏覽:750
楊秀清民法 發布:2025-02-12 13:23:34 瀏覽:280
司法小貼士 發布:2025-02-12 12:58:20 瀏覽:834
依法治國的案例最新 發布:2025-02-12 12:44:23 瀏覽:786
公司借款法人代表承擔法律責任嗎 發布:2025-02-12 12:26:15 瀏覽:32
上門打人致輕微傷負什麼法律責任 發布:2025-02-12 12:23:48 瀏覽:143
炸雞店需要承擔什麼法律責任 發布:2025-02-12 12:23:04 瀏覽:485
村法律顧問問題 發布:2025-02-12 12:21:53 瀏覽:290
物業管理法規案例分析 發布:2025-02-12 12:04:27 瀏覽: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