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頭台刑法
❶ 法國斷頭台使用了近200年,為什麼在1939年處死一名殺手後就被取消了
因為斷頭台的目的就是對民眾起到一定威懾的作用,藉此來讓他們不要犯法,但是最後一次的行刑,本該起到「警醒和震懾作用」的公開處決,演繹成一出鬧劇,法國當局終於認識到公開處決反而「暴露了人的本性和鼓勵了不良行為」。所以才會被取消。因為觀眾「歇斯底里的行為」是如此可恥,魏德曼被執行死刑一個禮拜之後,公開處決在法國遭到禁止——不是因為它們太恐怖,不適合觀看,而是因為人們樂意觀看,不管它們多麼恐怖。
兩百年間,成千上萬的人都死在了斷頭台上。從法國人在1792年發明斷頭台以來,二百年間,幾乎成為歐洲唯一的合法死刑執行方式。成千上萬的人死於斷頭台上,僅在法國大革命時期,就有超過六萬人上了斷頭台,最出名的是法王路易十六和王後瑪麗·安東尼特。
❷ 古代腰斬很痛苦嗎
很慘
最初腰斬行刑時用斧或鉞,因為青銅畢竟要軟些,不夠鋒利,必須做成斧鉞,砍下去才有力度。待鐵器普及後,刀漸漸在斬刑中唱起了主角。
腰斬
不過刀雖然鋒利,卻容易磨損,用起來更要求技巧,得像庖丁解牛一樣,諳熟腰椎骨空隙,否則,一刀下去不能砍斷,場面自然尷尬,會遭圍觀的人群嘲笑其手藝不精,有損劊子手的「職業操守」。不過隨著「技術的進步」,腰斬開始啟用更順手的鍘刀,不僅刃利背厚,不易磨損,而且對殺人技術要求比較低。包龍圖那著名的三口鍘刀,其實並非電視上演的那種用途:把人頭塞進去,刀起頭落,彷彿中國式的斷頭台,而是腰斬時用的,把人截成兩段,「手足異處」。
腰斬在行刑時,犯人必須脫光身上的衣服,使腰部裸露出來,伏在鍘床或木、鐵的砧板上,正是刀俎之間「我為魚肉」的架勢。
人的主要器官都在上半身,因此犯人被從腰部砍作兩截後,還會神志清醒,過好長一段時間才斷氣。犯人的家屬往往會打點一下劊子手,讓他行刑時從上面一點的部位動刀,可以使犯人死快點;如果有人想要犯人多受點罪,就賄賂劊子手從下面一點的部位動刀,甚至將被腰斬之人上半截移到一塊桐油板上,使血不得出,可使犯人多延續兩三個時辰不死,真是殘忍至極。
腰斬這一刑法有人認為是在雍正朝被廢,當時雍正皇帝對俞鴻圖實行腰斬的刑罰,俞鴻圖被腰斬後在地上用自己的血連寫七個「慘」字方自氣絕身亡,雍正聽說之後便覺殘忍,命令廢除這一刑罰。但是根據《清史稿·世宗本紀》及《清史編年》等史籍記載,俞鴻圖因納賄營私被誅殺,時判斬立決而並非腰斬。而且也沒有關於雍正皇帝廢除腰斬的記載。關於俞鴻圖腰斬的說法,有現代人林濤的歷史通俗讀物《正說清朝三百年》。書中聲稱,俞鴻圖是中國最後一位處以腰斬的政府官員,由於行刑時形狀甚為凄慘,雍正帝亦惻然不忍,遂宣布廢除腰斬刑。但此事並無正史佐證。
❸ 歐洲人為何廢棄了斷頭台最後一次當眾斬首時,為何現場民眾太無恥
中國古代的死刑有凌遲、車裂等,其殘忍程度令人咋舌,除了凶神惡煞罪大惡極者之外,犯罪的人幾乎都是讓劊子手一刀砍死。西方和中國相距甚遠,但在某些方面總有些許類似。法國大革命之前,法國處理罪犯時,往往使用車裂,車裂即俗稱的五馬分屍,這樣的刑法令人談虎色變,場面令人不忍直視。
這個故事讓人關注的不是死刑犯的罪有應得,而是圍觀群眾的丑惡嘴臉。魯迅在《藤野先生》中曾經描繪過中國人觀看日本人槍斃中國人的故事,圍觀群眾們絲毫感受不到憤怒,同樣無法從中得到警戒,他們只會歡呼,只會喝彩,因為他們的好奇心與慾望滿足了。當代社會,看熱鬧的人越來越多,若是大街上有人成群結隊,遠在包圍圈外的人一定狂奔而去,人的愛恨糾葛、出生死亡都可以成為談資,但在歡聲笑語背後,人文關懷卻被嚴重忽視了。
在學習世界史的過程中,我們只對歐洲的歷史有個大體的了解,但是對很多細枝末節並不清楚。這本《極簡歐洲史》講述了歐洲的故事,各個國家的統治者身上發生的某些奇聞趣事,還有在聯姻狀態下國與國之間的關系。當然,歐洲的歷史既有干凈的,也有骯臟的,他們的統治者也許勵精圖治,他們的貴族也許草芥人命。
❹ 斷頭台的歷史
最早的斷頭台至少可追溯至14世紀。愛爾蘭曾於1307年以機器砍去一名犯人的頭顱。在此之前,英國、德國及義大利都有使用類似機器的文字記錄,但其確切性無從稽考。
英格蘭的 Halifax 曾長年設立一座斷頭台,直至1648年以後停用。另外蘇格蘭在1564年起亦有類似的器材。
上述的斷頭台都是用來替代斧頭的,所以它們的切割器呈斧狀。 1789年,法國大革命開始,國會開始研究新的刑法。當時其中一位本職是醫生的議員吉約坦 (Joseph-Ignace Guillotin) 提出六點有關建議,認為死刑應以快速及人道的方式執行,而且應對所有人施同一刑罰以提倡平等。他的選擇是斬首。值得留意的是,吉約坦本人是反對死刑的。
1791年,法國國會通過以斬首作為唯一合法的死刑執行方式。
1792年,由吉約坦參與設計的新型斷頭台正式面世,並以他的姓氏命名。這種斷頭台參考的是劍的設計。它的刀刃本是與地面平行的,但在正式使用前被改成斜的。同年4月,斷頭台進行了第一次處決。受刑者是一名強盜。
1793年1月,法王路易十六被送上斷頭台處死,同年10月他的王後瑪麗·安東尼特也被斷頭台處決;至1794年為止三年內,斷頭台斬首反革命份子保守估算超過六萬人。
斷頭台在拿破崙時代傳入德國,到納粹時期仍有使用,主要是對付判死刑的罪犯。若對付政敵則多用毒氣、絞殺、槍殺,例外者為白玫瑰為首成員六人,包括蕭爾兄妹,1943年2月22日受審後數小時遭受斷頭台處死。
吉約坦在1814年因肩膀生疽而過世,享年77歲,非如傳說中的死在源於其姓氏的斷頭台。他的後人更改了自己的姓氏,以免和斷頭台扯上關系。 斷頭台在1870年再次被改良。主要的改動在刀刃方面,用意是減少刀刃沖力所造成的損耗。
1939年6月,一名犯下六宗謀殺案的犯人歐仁·韋德文 (Eugene Weidmann) 被斷頭台處決後,法國政府認為群眾反應過於強烈,於是禁止公開行刑,改為於巴黎一所監獄中進行。韋德文的受刑情況曾被拍成紀錄片段,直至現在仍於互聯網上流通。
1977年9月,斷頭台最後一次在法國處決犯人。密特朗於1981年當選為法國總統後便廢除了所有由斷頭台執行的死刑。某些危害國家安全罪的死刑並沒有被廢除,但這些死刑是以槍決執行的。
❺ 鍘刀是不是斷頭台
斷頭台(guillotine)是一種執行死刑的器具,用以將犯人的頭斬去。斷頭台由一個高的直立架和一塊刀片組成,而刀片則用繩索懸掛在頂部,當執行死刑時,刀片垂直墜落,頭從身體截斷
斷頭台的鍘刀呈梯形,刀刃斜向,重約40公斤;其木製支架高4米(也有高4.5米的),支柱間距37厘米,斷頭台總重約600公斤。斷頭台設有木枷以固定犯人的頭部;刀片與地面底槽的落差約2.25米,垂落的速度可達約每秒7米,能快速有效地斬斷犯人的頸項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b/ba/Badische_Guillotine.JPG
鍘刀
鍘刀即五金做的工具,專門用於切剪中葯材的工具。基本構件:刀身(即刀片本身,下為刀口)、刀架(支撐刀體的部分,包括橫梁)、刀柄(連刀身的杠桿,起省力作用)。
❻ 斷頭台名字的由來 p5
斷頭台為一執行死刑之器具,用以將犯人的頭斬去。在法國廢除死刑前,以斷頭台斬首是該國執行死刑之唯一合法方式。 早期的斷頭台 最早的斷頭台至少可追溯至14世紀。愛爾蘭曾於1307年以機器砍去一名犯人的頭顱。在此之前,英國、德國及義大利都有使用類似機器的文字記錄,但其確切性無從稽考。 英格蘭的 Halifax 曾長年設立一座斷頭台,直至1648年以後停用。另外蘇格蘭在1564年起亦有類似的器材。 上述的斷頭台都是用來替代斧頭的,所以它們的切割器呈斧狀。 法國大革命 1789年,法國大革命開始,國會開始研究新的刑法。當時其中一位本職是醫生的議員吉約坦 (Joseph-Ignace Guillotin) 提出六點有關建議,認為死刑應以快速及人道的方式執行,而且應對所有人施同一刑罰以提倡平等。他的選擇是斬首。值得留意的是,吉約坦本人是反對死刑的。 1791年,法國國會通過以斬首作為唯一合法的死刑執行方式。 1792年,由吉約坦參與設計的新型斷頭台正式面世,並以他的姓氏命名
❼ 法院宣判死刑立即執行,死刑犯會先關押在哪裡
死刑犯一般情況下是不會往監獄里送的,不送監獄就意味著在當地關押了,都是在當地公安局的看守所里進行暫時關押的,一旦判決後,就是一個等死的過程。
這個時候相對來說死刑犯的危害是比較大的,反正死亡已經成為定局,所以危害是無法預測的,這個時候會有什麼特殊待遇呢,會和普通犯人關在一起么,接下來我給大家繼續說。
還有一點就是,在看守所里,如果一旦出現傷人事件,看守所的責任也是非常大的,工作人員也會面臨處罰甚至牢獄之災,所以他們也是會非常操心的,看守所也有嚴格的管控措施來保障其他人員的安全,畢竟都關繫到他們自己的切身利益,畢竟關繫到他們的飯碗的問題,所以從這方面來說,不管是死刑犯也好,其他犯罪也好,在看守所也都是安全的。
所以說,對於死刑犯來說,一般是不往監獄關押的,只在當地看守所短暫關押等待復核結果,在看守所里也沒有什麼特殊的待遇,看守所有嚴格的監控和管控措施,對其他罪犯來說也是安全的,無需擔心。
❽ 古代一種刑法砍頭,到底疼不疼
疼的,人在被砍頭後的10秒左右還是有知覺的(已有專家在死刑犯被砍頭後驗證過)
1587年2月8日瑪麗女王在弗斯利亨城堡被處決。傳說劊子手事前沒有把斧子磨得鋒利些,以至於第一次看下去之後脖子沒有完全斷裂,鮮血如注。劊子手把瑪麗女王冷峻的頭顱展示給眾人的時候,驚愕的發現女王的嘴還在喃喃的動。
歐洲史料記載了一個不出名的普通美女蒂凱太太被斬首時的情景。
蒂凱太太就是其中一例。她二十八歲,年輕又漂亮,丈夫是巴黎國會的一個議員。由於她丈夫一而再、再而三地對她不忠。最後她也欺騙了他,並僱用利客想陰謀殺害他,但她的計謀被識破了。
被捕後,她被判處死刑,判決下來後第三天,她被帶往格雷伏廣場。車隊到達廣場時,天空突然變得陰沉思雨傾瀉在她乘坐的大車上,她的兩邊坐著劊子手夏爾·桑松和聽仟海的神甫。
有的歷史學家認為劊子手來自篷圖瓦茲。一眼望去,廣場變得空無一人,人群都在尋找躲雨處,有的進入了房子內,有的躲在商店的擋雨披檐下或接待室的門廳里。施刑者的僕人和士兵則躲在斷頭台下或大車下面。
在大車上,犯人、劊子手和神甫也在等待。夏爾·桑松對蒂凱太太說:「請您原諒,但我現在不能辦事。這樣的滂論大雨會讓我失手的。」蒂凱太太感謝施刑者和所有在場的人等待暴雨停止。
在這種凄慘的境況中度過了一小時。最後,而小了,人群漸漸地又回到廣場上。助手、僕人和士兵也從躲雨處走了出來。「是時候了!」劊子手說了一聲,他們從大車上下來爬上了斷頭台。
因為幫凱太太爬樓梯時得到了桑松的幫助,有人說她用一種「既感激又羞恥」的姿勢吻了桑松的手。後者轉過身去,對他的兒子兼助手說:「你來代我吧!」年輕人猶豫了一下,但犯人打斷了他的思緒:「先生們,你們能不能告訴我,我應該採取什麼姿勢?」
「跪著,頭抬起來,把頭發撩起來,讓頸背露出來後放在面孔前。」老劊子手回答道。至於他的兒子,已開始不知所措,這時犯人擺好了姿勢。
她問:「我做得對嗎?」
正當年輕的劊子手在他父親的鼓勵下舉起沉重的劍准備在空中揮舞時,受刑者叫了起來:「千萬別破了我的相!」
第一刀落在了耳朵上,切開了臉,血濺了出來,下等人發出了侮辱性的叫喊聲。犯人倒在地上,四肢抖動著,像一匹受傷的馬。~個僕人抓住她的腿,據在地上。夏爾·桑松抓緊她的頭發不讓頭動彈,這樣他兒子可以重新執刑。直到第三刀,才把頭割下。
❾ 在古代真的有砍頭這種刑法嘛
斬首是中國古代傳統死刑之一,廢於民國。(古代歐洲大陸也很風行使用斷頭台為執行死刑之器具之一,用以將犯人的頭斬去。例如在法國廢除死刑前,以斷頭台斬首是該國執行死刑之唯一合法方式。)
古代中國刑法:五刑
五刑有奴隸制五刑和封建制五刑之分:
奴隸制五刑包括墨,劓,剕(也作腓),宮,大辟(即墨刑-在額頭上刻字塗墨,劓刑-割鼻子,剕刑-砍腳,宮刑-毀壞生殖器,大辟-死刑),從夏代開始逐步確立,是一種野蠻的、不人道的、故意損傷受刑人肌體的刑罰。
進入封建社會後,奴隸制肉刑開始逐漸被廢除,從漢初的文景帝廢除肉刑開始,以自由刑為主的封建五刑產生了,封建五刑分別為笞、杖、徒、流、死,最初在隋《開皇律》中作為刑罰體系得以體現,隨後由唐朝律疏(《武德律》《永徽律》(唐律疏議))進一步完善,標志著中國刑罰制度的重大進步。
以上幾種主刑都是針對男性犯人而言的,對於女性犯人,五刑則是指:
刑舂,拶刑,杖刑,賜死,宮刑
唐代封建制五刑:
(1)笞刑。以十為一等,分五等,即從十到五十下。
(2)杖刑。以十為一等,分五等,即從六十到一百下。
(3)徒刑。刑期分一年、一年半、二年、二年半、三年五等。
(4)流刑。里程分二千里、二千五百里、三千里三等。
(5)死刑。分絞和斬二等。
封建五刑一直到清末才被廢除。
而除主要的五刑之外還有磔(俗稱凌遲)、髡(既剃發)、髕(也作臏,割膝骨)、炮格(也作炮烙)、刵(割耳朵) ,
膊(赤身肢解),辜(肢解),醢(剁成肉醬),脯(曬成肉乾),剖心,梟首,棄市,族誅,車裂等。
❿ 世界上最殘酷的52種刑法
第名:銅牛
銅牛,也稱西西里公牛,其是當地最為殘酷的刑罰。該酷刑源自古希臘,其是用黃銅鑄造的一隻中空公牛,在其一側有門和門栓。
行刑時,受刑者會被放入銅牛內,而後在其下面點火。隨著不斷的加熱,公牛會逐漸變為黃色,最終造成受刑者被活活烤死。
而銅牛的設計會使受刑者的喊聲變得極具樂感。可以預見的是該刑具的發明者,最終也被執行了該酷刑。
第2名:十字架
這是最廣為人知的古老刑罰之一,因為耶穌就是被執行的此刑罰。
受刑者的手腳會被釘在十字架上,而後十字架會被升起。
受刑者會被吊在十字架上直至死亡,這一過程可能會持續幾天,通常受刑者都是被渴死的。
第3名:合婚共死
合婚共死是一種最為可怕的死刑,當然其肯定也是最為有趣的一種。該酷刑源自於法國,在法國大革命時期較為常見。
即將兩個年齡相仿的裸體男女綁在一起,而後將他們投入水中使之溺水而亡。
在一些不能採用溺水處決的情形下,這對受刑者將會被處以一箭穿心。
第4名:斷頭台
斷頭台是最為臭名昭著的死刑方式之一。其是由一把與繩子相連的鍘刀構成,受刑者的頭會被放置在刀架中間,而後,刀片迅速落下使之斬首。
斷頭台看似是一種人道的死刑,實則不然,因為在受刑者的頭被斬落的幾分鍾內,其還是活著的。據圍觀者說,在受刑者頭被斬落後,其仍然會眨眼睛和說話。
專家認為,這是因為刀片落下的速度很快,尚未對大腦造成意識喪失。
第5名:水泥鞋
這一酷刑源自美國黑手黨,其執行方法是將受刑者的腳放入煤塊中,而後填充濕水泥,最後將受刑者扔入水中。
這一酷刑直至今天仍在沿用,與魚同眠是這一死刑的委婉說法。
第6名:絞刑,剖腹,分屍
在英國,犯有叛國罪的人會被處以絞刑,剖腹及分屍,該酷刑在中世紀時極為常見。
雖然,1814年,該極刑被廢除了,不過有數千人都是死於該酷刑。該處決的程序如下:首先受刑者會被一輛木製的囚車運往行刑地。
而後,受刑者會被勒住脖子懸吊一段時間,直至其幾乎斷氣(絞刑)。再次,會對受刑者進行剖腹和閹割,其腸子和生殖器會在受刑者面前進行焚燒。
最後,受刑者的身體會被分成四段,而後斬首(分屍)。
第7名:格魯比亞領帶刑
哥倫比亞領帶又稱哥倫比亞割喉,是黑幫慣用的懲罰手段。
用刀子或銳器割開受刑者的喉嚨,將舌頭從裡面掏出,然後在脖子外面打一個結,就是「領帶」了!該酷刑在充滿殺戮的哥倫比亞時期極為常見。
第8名:五種酷刑
這一刑罰比較好理解,即對受刑者處以五種酷刑:即割鼻,斷一手,斷一腳,而後閹割,最後腰斬。
這一刑罰是中國丞相李斯發明的,不過,戲劇的是,其最終也是死於這一酷刑。
第9名:象刑
在南亞及東南亞,象刑已經存在幾千年了。人們會訓練動物執行兩種形式的死刑,一種是慢慢地折磨致死,另一種是瞬間地碾死。
王室成員通常會採用象刑來證明其控制野生動物的能力,並用以增強民眾對皇室的畏懼。
而這一刑罰後來被羅馬軍隊採納,並將之用於處決逃兵。
第10名:火項鏈處決
這一刑罰在南非比較普遍,不幸的是,其直到今天仍在沿用。
火項鏈處決是用一個充滿了汽油的橡膠輪胎套在受刑者的胸部和手臂上,而後執行火刑。
火項鏈處決會將人的身體燒熔, 這也是其會排入前十的原因。
第11名:火刑
火刑已經被延用幾個世紀了,通常犯有叛國罪和巫術罪的人會被處以火刑。
今天,火刑被認為是一種極為殘酷而罕見的刑罰,不過,在18世紀以前,這一刑罰卻很常見。
受刑者會被綁在大木樁上,且往往會被放置於城鎮的中心,以供圍觀者觀看其受刑的全過程。
火刑被認為是最慢的死刑方式之一。
第12名:凌遲
凌遲也被稱為千刀萬剮,其存在於公元900年到1905年。該刑罰是慢慢地對受刑者的身體各部分進行切割,盡最大可能的延長刑犯的痛苦。
根據儒家思想,如果一個人的身體支離破碎,那麼其死後,靈魂也不會完整,這就意味著受刑者即使死後,其靈魂也會一直受折磨。
第13名:西班牙鉤刑
這種死刑常見於中世紀時的歐洲。其刑具可以撕開任何阻礙物,包括肌肉,骨骼及皮膚。
受刑者通常會被裸體捆綁,而後被慢慢折磨致死,有時也會被當眾受刑。
行刑時會從四肢開始, 逐步向內,最後是脖子和臉。
第14名:蛇坑
蛇坑是最古老的死刑之一,也是很常見的一場死刑方式。罪犯會被投入到一個充滿了毒蛇的深坑中,坑中憤怒而飢餓的蛇會對其進行攻擊,直至罪犯死亡。
許多名人都是死於這一極刑,這其中包括朗納爾·洛德布羅克,維京戰神,和勃艮第國王貢納。
後來,人們對傳統的蛇坑進行了改進,使之變成了一個裝滿水蛇的小游泳池。
第15名:活埋
活埋是一種極刑,其歷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該刑罰即可以用於個人,也可以用於集體。
其通常會將受刑者捆綁起來,而後放置於洞孔中進行活埋。
最近的一次駭人聽聞的活埋發生於二戰時期的南京大屠殺,日本士兵們活埋了數萬中國百姓,其填埋地被稱為「萬人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