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總論法條
㈠ 刑法總論中預見和明知有區別嗎
在刑法中「明知」與「預見」的區別
我國現行刑法第14條和第15條分別對故意犯罪與過失犯罪作了規定,第14條第一款規定 「明知自己的行為會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並且希望或者放任這種結果發生,因而構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第15條第一款規定「應當預見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因為疏忽大意而沒有預見,或者已經預見而輕信能夠避免,以致發生這種結果的,是過失犯罪。」在這兩個條款中,「明知」與「預見」兩個重點詞語,必須區別清楚,在現實中否側難以區分故意犯罪與過失犯罪。
「明知」,在詞典上有三種解釋,第一種解釋是:明智。知,通「智」。 《禮記·祭義》:「雖有明知之心,必進斷其志焉。」《史記·秦始皇本紀》:「此四君者,皆明知而忠信,寬厚而愛人。」《資治通鑒·漢元帝永光元年》:「今以陛下明知,誠深思天地之心……使是非炳然可知,則百異消滅而眾祥並至,太平之基,萬世之利也。」第二種解釋是:明確理解或了解。《商君書·定分》:「法令以當時立之者,明旦,欲使天下吏民皆明知而用之。」嚴有禧《漱華隨筆·姜熊獄》:「陛下何不付所司書其罪,使天下明知二臣之罪?」第三種解釋是:明明知道。王安石《上皇帝萬言書》:「明知其無能而不肖,苟非有罪,為在上者所劾,不敢以其不勝任而輒退之。」《初刻拍案驚奇》卷十一:「明知這事無可寬容,也將來輕輕放過。」綜觀我國刑法體系,第14條中的「明知」應該採用的是第三種解釋,即明明知道。
「預見」,在詞典上有二種解釋,第一種解釋是: 指根據事物的發展規律預先料到將來。《史記·龜策列傳》:「卜筮至預見表象,先圖其利。」王鏊 《震澤長語·雜論》:「營洛之議,若預見有靖康之禍者,其謀慮之深長可知。」第二種解釋是:指能預先料到將來的見識。周恩來 《關於當前民主黨派工作的意見》:「在革命戰爭和階級變化的發展上,需要我黨有領導的預見,但證實這個預見的正確,還需動員全黨領導群眾在實際工作中循著這個預見的方向努力奮斗。」 袁鷹 《悲歡·橫眉》:「『殺人者終必覆滅』,多麼有力的宣判,多麼英明的預見。」綜觀我國刑法體系,第15條中的「預見」應該採用的是第一種解釋,即根據事物的發展規律預先料到將來。
「明知」與「預見」兩者都有對可能發生的情況(在故意犯罪中即可能發生的危害社會的結果)預先預料到的含義,但是二者對可能發生的危害結果轉變為現實的估計是不相同的。在14條中「明知」的情況下,行為人認為危害結果會由可能性轉化為現實性。例如,A在盜劫某博物館後,為了毀滅罪證,又放了一把火燒館,在放火時,A發現除了自己所拿走的文物外,還有許多文物在房間牆角上,但他仍然將火點燃後離去,結果博物館被火燒完,大批文物被毀滅。在本案中,A放火時,顯然認為博物館被燒毀,同時館內文物被燒毀的危害結果可能變成現實,因而對危害結果發生的認識屬於「明知」。而在「預見」的情況下,行為人認為危害結果不會由可能性轉化為現實性。例如,B在指揮施工時,嫌安全保障措施麻煩礙事,擅自將這些措施取消,只是叮囑施工人員注意安全,結果C施工時因缺乏安全保障措施而從高處墜落身亡。在本案中,B在取消安全保障設施,叮囑施工人員注意安全時,顯然認為施工人員並不會真的從高處墜落,因而其對危害結果發生的認識屬於「預見」。
第14條、第15條中的「明知」與「預見」除了在對可能發生的危害結果轉變為現實的估計不同外,從整體上看,二者對危害結果發生的認識程度也是不相同的。表現為:第一,「明知」既包括認識到危害結果可能發生,也包括認識到危害結果的必然發生。而「預見」則只可能包括認識到危害結果可能發生。第二,即便都是在認識到危害結果可能發生的情況下,「明知」的認識程度從整體上看也要高於「預見」。亦即:當危害結果發生的可能性越大,行為人認識到危害結果發生的程度越高時,就越應當考慮將他的認識歸入刑法第14條中的「明知」之內;當危害結果發生的可能性越小,行為人認識到危害結果發生的程度越低時,就越應當考慮將他的認識歸入刑法第15條中的「預見」之內。
例如,2010年5月11日下午1時許,被告人楊某的弟弟在觀看被害人孟某與他人下棋時,因未遵守「觀棋不語」的游戲規則,與孟某發生爭吵。楊某知道後也與孟某爭吵並隔鐵欄桿打了孟一巴掌,被害人孟某不久便昏迷送醫院治療,後於2010年7月11日出院在家中醫治,2010年9月23日經醫治無效死亡。經公安局法醫學屍體檢驗鑒定,孟某系身患高血壓、動脈粥樣硬化等疾病,因被他人擊傷頭部後,情緒激動誘發腦出血並發肺部感染等多功能臟器衰竭經搶救無效死亡。在本案中,被告人楊某已是成年人,負有完全刑事責任能力,在與孟某爭吵過程中,隔著欄桿打擊孟某,其主觀上並不是要故意傷害孟某的身體,而是想警告他。雖然被告人楊某不能預知孟某患有多種疾病,但被害人年事已高,被告人應當「預見」自己的行為可能導致他人的死亡,而由於疏忽大意沒有預見,導致孟某死亡結果的發生,構成過失致人死亡罪。從被告人楊某用巴掌打擊被害人孟某及其打擊的部位,可看出其並沒有要故意傷害被害人的意思,只是一種毆打行為即造成被害人暫時性疼痛,但不損害人體健康,不是傷害罪意義上的對人體健康的損害。所以法院應判處其過失致人死亡罪。
「明知」與「預見」在現實中,有的時候從表象上看並不是很明顯,能深刻認識到「明知」與「預見」兩個重點詞語含義,並加以區別,在司法實踐中才能准確劃分故意犯罪與過失犯罪。
㈡ 刑法總論由哪三部分組成
刑法總論。由哪三部分組成?讓你偷。打仗損害東西,這是只要你犯這三部錯誤。就可了
㈢ 刑法總論中自首的認定
關於自首的認定,必須同時具備兩項基本要件。一是必須自動投案;二是必須如實地供述自己的罪行。根據最高法《關於處理自首和立功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和《關於處理自首和立功若干具體問題的意見》的規定,共有以下情況可認定為「自動投案」:(1)犯罪嫌疑人向其所在單位、城鄉基層組織或者其他有關負責人員投案的;(2)犯罪嫌疑人因病、傷或者為了減輕犯罪後果,委託他人代為投案,或者先以信電投案的;(3)罪行未被司法機關發覺,僅因形跡可疑被有關組織或者司法機關盤問、教育後,主動交代自己的罪行的;(4)犯罪後逃跑,在被通緝、追捕過程中,主動投案的;(5)經查實確已准備去投案,或者正在投案途中,被公安機關捕獲的,應當視為自動投案。(6)並非出於犯罪嫌疑人主動,而是經親友規勸、陪同投案的;(7)公安機關通知犯罪嫌疑人的親友,或者親友主動報案後,將犯罪嫌疑人送去投案的;(8)犯罪後主動報案,雖未表明自己是作案人,但沒有逃離現場,在司法機關詢問時交代自己罪行的;此外,對交通肇事後保護現場、搶救傷者,並向公安機關報告的,也應當認定為「自動投案」。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是指供述自己及與自己相關的犯罪事實,注意以下問題:(1)犯有數罪時,僅供述了部分罪行的,只能對部分罪行認定為自首;(2)共同犯罪中,除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外,還應當供述所知的同案犯;(3)共同犯罪中的主犯,應當供述其所知道的其他同案犯的共同犯罪事實;(4)如實供述的必須是主要犯罪事實;實施了多個同種犯罪行為時,供述內容應超過50%;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六十七條犯罪以後自動投案,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對於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其中,犯罪較輕的,可以免除處罰。
㈣ 刑法總論有哪些內容
進入當當網,搜刑法總論,書籍簡介里有詳細目錄。所有內容一目瞭然。
㈤ 論述刑法總論對於刑法分則的指導作用
一般與特殊、抽象與具體、共性與個性、指導與被指導的關系。
1刑法總論是內以刑法總則為規范研究容對象,研究犯罪、刑事責任和刑罰的一般原則、原理和制度。 刑法分論是以刑法分則以及刑法分則條文規定為規范研究對象,它研究刑法分則或刑法分則性條文所規定的各種法定犯罪的構成特徵和刑罰適用。
刑法分論關於各種法定犯罪、構成特徵以及刑罰適用的具體研究,又可以起到體現、檢驗、豐富和發展刑法總論的一般原理、原則和制度的作用。
2刑法總論關於犯罪、刑事責任和刑罰的一般原理性的研究,可以發揮、概括、指導、制約刑法分論關於具體犯罪構成特徵和刑法適用研究的功能。
㈥ 求教:刑法典 刑法總論 刑法(規范) 刑法分論之間的 區別,分的一直是不太清楚
刑法學的體系是按照我國刑法典的體系建立的。
我國刑法典包括總則、分則及附則,這樣刑法學便由總論和分論構成。
刑法學總論是關於犯罪刑罰的一般理論,分則是關於具體罪名的研究。
㈦ 刑法總論和刑法總則是指什麼啊兩個不一樣嗎
刑法總論是人們在學習過程中研究出的一些關於刑法的特點以及精神,屬於理論方面的范疇,你在教科書目錄里看到的都是總論分論;舉例如
上編 刑法總論
第一章 刑法概說
第二章 刑法的基本原則
第三章 刑法的效力范圍
第四章 犯罪的概念與構成
第五章 犯罪的客體要件
第六章 犯罪的客觀方面要件
第七章 犯罪的主體要件
第八章 犯罪的主觀方面要件
第九章 故意犯罪的停止形態
第十章 共同犯罪
第十一章 一罪和數罪
第十二章 阻去犯罪性的事由
第十三章 刑事責任
第十四章 刑罰概說
第十五章 刑罰的體系和種類
第十六章 刑法的裁量
第十七章 刑罰裁量制度
第十八章 刑罰的執行
第十九章 刑罰的消滅
刑法總則是刑法的第一個部分,是介紹了刑法制定的目的、使用范圍等等情況 ,總則是法條規范方面的,法條才有總則和分則的分別 。舉例如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
第一編 總 則
第一章 刑法的任務、基本原則和適用范圍
第一條 為了懲罰犯罪,保護人民,根據憲法,結合我國同犯罪作斗爭的具體經驗及實際情況,制定本法。
第二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的任務,是用刑罰同一切犯罪行為作斗爭,以保衛國家安全,保衛人民民主專政的政權和社會主義制度,保護國有財產和勞動群眾集體所有的財產,保護公民私人所有的財產,保護公民的人身權利、民主權利和其他權利,維護社會秩序、經濟秩序,保障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順利進行。
第三條 法律明文規定為犯罪行為的,依照法律定罪處刑;法律沒有明文規定為犯罪行為的,不得定罪處刑。
第四條 對任何人犯罪,在適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允許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權。
第五條 刑罰的輕重,應當與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擔的刑事責任相適應。
第六條 凡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犯罪的,除法律有特別規定的以外,都適用本法。
凡在中華人民共和國船舶或者航空器內犯罪的,也適用本法。
犯罪的行為或者結果有一項發生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的,就認為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犯罪。
第七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外犯本法規定之罪的,適用本法,但是按本法規定的最高刑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可以不予追究。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工作人員和軍人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外犯本法規定之罪的,適用本法。
第八條 外國人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外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或者公民犯罪,而按本法規定的最低刑為三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可以適用本法,但是按照犯罪地的法律不受處罰的除外。
第九條 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締結或者參加的國際條約所規定的罪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在所承擔條約義務的范圍內行使刑事管轄權的,適用本法。
第十條 凡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外犯罪,依照本法應當負刑事責任的,雖然經過外國審判,仍然可以依照本法追究,但是在外國已經受過刑罰處罰的,可以免除或者減輕處罰。
第十一條 享有外交特權和豁免權的外國人的刑事責任,通過外交途徑解決。
第十二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本法施行以前的行為,如果當時的法律不認為是犯罪的,適用當時的法律;如果當時的法律認為是犯罪的,依照本法總則第四章第八節的規定應當追訴的,按照當時的法律追究刑事責任,但是如果本法不認為是犯罪或者處刑較輕的,適用本法。
本法施行以前,依照當時的法律已經作出的生效判決,繼續有效。
第二章 犯 罪
㈧ 刑法總論的內容簡介
《刑法總論(第2版)》不僅介紹了日本的判例以及學說,還就此展開了詳細研討,並闡明了作者對日本刑法之解釋的基本立場:在將自由主義原則置為基礎的同時將法益保護作為刑法的任務,即所謂的結果無價值論。從這樣的立場出發,作者對於錯綜復雜的犯罪論體系予以合理的重新構成,並且,提出了若干新的解釋論上的建議。作者立場鮮明並連貫,闡釋深刻且清晰,在當今日本刑法學界獨樹一幟。通過閱讀《刑法總論(第2版)》以及與此配套的《刑法各論》中譯本,讀者不僅能把握日本刑法解釋的脈絡及其演變,理解當下的日本刑法學的研究現狀,而且能夠全面深入地了解結果無價值論的前沿性成果和體系性主張。
㈨ 刑法總論和刑法分論有什麼區別
刑法總論主要規定刑法的目的、任務、原則、刑事責任、刑罰種類以及適用、犯罪形態、共同犯罪等刑法理論;刑法分則規定具體的罪名及刑罰,簡單講就是犯罪構成及刑罰。
㈩ 刑法各論與刑法總論各是什麼意思
刑法各論是指具體的各個罪名相關的知識,一般都是一個罪名一個罪名的解釋。刑法總論是指刑法的原則、概念等知道各罪的一些通用理論,如教唆犯、犯罪中止、溯及力、量刑規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