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武帝刑法
Ⅰ 古時候刑法中的脊杖是什麼刑法是誰發明的
古時候刑法中的脊杖是施於背部的刑法,是梁武帝發明的。
在人體中,臀部的肉最多,沒有重要的器官。板子打到屁股上,肉就緩沖了。一般都是皮肉傷,不會傷到筋骨,死不了。但是脊杖就不一樣了。板子打在背上,背上沒有肉,差點打到骨頭。只要脊杖,打手們稍微用力一擊,獄友們就很容易重傷、殘廢甚至喪命。雖然是演戲,但是這個脊杖不是假打,是真打。最後皮開肉綻,鮮血淋漓,被扶回村裡,幾次暈倒。看到黃蓋被脊杖,曹操相信他會叛變。以上就是對古時候刑法中的脊杖是什麼刑法,是誰發明的這個問題的解答。
Ⅱ 中國刑法的墨、劓、宮、刖、大辟,它們分別是什麼
分別是:
1、墨:就是在面部、耳後、頸項、手臂上刺刻後塗以墨的刑罰,是最輕的刑罰。戰國時秦稱為黥刑,廣泛適用,並與其他刑罰相結合。漢文帝廢肉刑時,黥刑被廢。魏晉南北朝時期間或使用,到梁武帝時期再度被廢。隋唐無此制。五代後改稱刺字,並與流刑結合使用,稱為刺配,沿用至清。
2、劓:割掉鼻子的刑罰,重於墨刑。這個刑罰起源於夏,周代廣泛適用。戰國及秦時與其他刑罰結合使用。漢初亦沿用劓刑。漢文帝除肉刑,以笞刑代替劓刑。但直至南北朝時,劓刑尚間或使用。隋以後不見於刑典,只有金國早期對於犯重罪的贖刑者,仍要割掉鼻子或耳朵,以別於一般平民。
3、刖:就是斷足,也稱剕刑。重於劓刑。春秋戰國時普遍施用。齊國因受刖刑者多,曾出現「屨賤踴貴」現象,踴就是刖足者穿的鞋。秦及漢初,罪重者斬右趾,罪輕者斬左趾。漢文帝時期改刖左趾為笞五百,刖右趾為棄市。至漢景帝時,又下令應棄市的犯人,如願意刖右趾,可以聽許,廢除的刖刑又被恢復。自魏晉以後,律典中已無刖刑的規定。
4、宮:就是破壞生殖器官。男始於夏代苗族的蒼刑,秦、漢時亦稱腐刑、蠶室刑、陰刑。男子割勢即割下男子生殖器。女子幽閉,古有兩說。一說為禁閉於宮,另一說為用棍棒椎擊女性胸腹,使胃腸下垂,壓抑子宮墮入膣道,以妨交接。宮刑最初用以懲罰淫罪,後來也適用於謀反、謀逆等罪,並擴大到連坐的犯人子女。
5、大辟:即死刑。其名稱和執行方式各代不盡相同。先秦時有炮烙、剖腹、醢、脯、戮、斬、焚、踣、罄、轘、辜等。戰國及秦有鑿顛、鑊烹、抽脅、車裂、囊撲、梟首、腰斬、棄市等。漢初以腰斬、棄市、梟首為主。北魏有轘、腰斬、殊死、棄市四等,後改為梟首、斬、絞三等。北齊、北周因襲不改。隋、唐定死刑為斬、絞兩等。
(2)梁武帝刑法擴展閱讀
五刑是由五行相剋而產生的,從夏代開始逐步確立,於西周時期寫入呂侯編著的《呂刑》,是一種野蠻的、不人道的、故意損傷受刑人肌體的刑罰。
五刑相關:「火能變金色,故墨以變其肉;金能克木,故剕以去其骨節;木能克土,故劓以去其鼻;土能塞水,故宮以斷其淫;水能滅火,故大辟以絕其生命。」(《逸周書逸文》)
五刑包括墨,劓,剕(也作腓),宮,大辟,刵刑-割耳朵,劓刑-割鼻子,剕刑-砍雙腳,宮刑-剜掉性器,大辟-死刑,從夏代開始逐步確立,於西周時期寫入呂侯編著的《呂刑》,是一種野蠻的、不人道的、故意損傷受刑人肌體的刑罰。
進入封建社會後,奴隸制肉刑開始逐漸被廢除,從漢初的文景帝廢除肉刑開始,以自由刑為主的封建五刑產生了,封建五刑分別為笞、杖、徒、流、死,最初在隋《開皇律》中作為刑罰體系得以體現,隨後由唐朝律疏(《武德律》《永徽律》(唐律疏議))進一步完善,標志著中國刑罰制度的重大進步。
參考資料來源:墨刑-網路 劓刑-網路 宮刑—網路 刖刑-網路 大辟-網路
Ⅲ 春秋戰國刑法的原則、罪名、刑罰分別是什麼
五刑最早源於有苗氏部落,另有一說源於上古時代蚩尤領導的九黎族。有苗氏亡於夏啟後,夏啟將有苗氏推行的刖、劓、琢、黥等刑加以損益,形成了墨、劓、刖、宮、大辟五種刑罰,並使之成為主要的刑罰體系。這也就是所謂的奴隸制五刑。
五刑是由古時五行相剋的思想而產生的,先秦時期的五刑包括墨,劓,剕(也作腓),宮,大辟五種。因此,在中國古代,先秦五刑是被這樣解釋的:「火能變金色,故墨以變其肉;金能克木,故剕以去其骨節;木能克土,故劓以去其鼻;土能塞水,故宮以斷其淫;水能滅火,故大辟以絕其生命。」
墨,又稱黥,在受刑者面上或額頭上刺字,並染上墨,傷好後會留下深色的傷疤。楚漢相爭時期與韓信、彭越並稱漢初三大名將的英布又名黥布,就是因為其曾受秦律被黥。
劓割掉鼻子的刑罰。重於墨刑,輕於剕刑。起源於夏,周代廣泛適用。戰國及秦時與其他刑罰結合使用。漢初亦沿用劓刑。漢文帝除肉刑,以笞刑代替劓刑。但直至南北朝時,劓刑尚間或使用。隋以後不見於刑典,只有金國早期對於犯重罪的贖刑者(見贖免),仍要割掉鼻子或耳朵,以別於一般平民。
刖,夏稱臏,周稱刖,秦稱斬趾。斬掉受罰者左腳、右腳或雙腳。有另一說稱臏是去掉膝蓋骨。關於刖刑,大家的說法不太一樣。有人說是把膝蓋以下都砍掉,也有人說是把膝蓋骨削掉,以後者比較可信。總之,刖刑是一種類似截肢的酷刑。戰國時代,孫臏受師兄陷害,受的就是刖刑。聽說他名字本來叫孫賓,受刑之後,才改為孫臏。如果是把膝蓋骨削掉,大腿小腿之間失去了保護,這個人可能連站都站不起來,所以稗官野史上說,孫臏受刑之後,上陣打仗連騎馬都沒辦法,必須要坐車(馬車或人力車)。
宮,又叫淫刑、腐刑、蠶室刑。開始是懲罰那些有淫亂行為人,後來處此刑的人與淫亂無關。宮刑是五刑中僅次於死刑的一種重刑。東漢時曾經用這種刑罰來作為死罪減等刑。歷史上最著名的受過宮刑的人就是司馬遷,他留下的《報任安書》就對自己受宮刑的事情有過描述。
大辟,即死刑。秦漢以前的死刑種類很多,如戮、烹、車裂(五馬分屍)、梟首(砍頭後懸掛示眾)、棄市(鬧市斬首後暴屍於眾)、絞、陵遲(也寫作凌遲)等。
奴隸制五刑是一種野蠻的、不道德的、故意損傷受刑人肌體的刑罰。春秋戰國時期齊國景公時濫用刖刑,無數人被割去了腳,使臨淄城市場上出現了一種十分奇怪的現象,鞋子很便宜,都賣不出去,假腳很貴,卻買不到,叫做「踴貴履賤」。可見奴隸制五刑的殘暴。
進入封建社會後,奴隸制肉刑開始逐漸被廢除,從漢初的文景帝廢除肉刑,以笞、杖代替。雖至漢末肉刑並未真正廢除,但傳統的五刑制度已開始發生變化,歷魏、晉、南北朝,不斷有關於廢除和恢復肉刑之爭,並對原有的五刑屢加更定。到隋、唐時期,商周以來的奴隸制五刑制度,終於為以自由刑為主的封建五刑制度所代替,直至明、清沿用不改。
封建五刑分別為笞、杖、徒、流、死,最初在隋《開皇律》中作為刑罰體系得以體現,隨後由唐朝律疏(《武德律》《永徽律》進一步完善,標志著中國刑罰制度的重大進步。
在封建五刑中,笞是笞打,用竹板或荊條拷打犯人脊背或臀腿的刑罰。笞刑在奴隸社會已廣泛使用。秦律有「笞十」、「笞五十」的規定。漢文帝除肉刑時,用笞來代替肉刑。漢景帝時因笞刑過重,減笞五百為三百。後又改三百為兩百,最後降為一百。同時定《棰令》,規定以竹代小荊,削平其節;笞臀部,中途不得更換行刑人。魏晉時,婦女受笞刑笞背。南北朝時的杖刑,實際上即隋以後的笞刑,且多作為流刑、徒刑的附加刑,其數在200以下,數量不等。隋改鞭為笞,分為五等,並皆可用銅贖。唐沿隋制,並規定受刑人腿、臀分受,亦允許自願背、腿分受者。宋沿唐制,亦分笞為五等,但允許以笞折臀杖,笞五十者折臀杖十一。遼無笞刑,但有木劍、大棒擊背,類似笞刑。金國舊制,輕罪笞以柳條。元代笞刑分六等。明、清笞刑沿襲唐、宋制,分五等,可贖刑。
杖,用粗荊條擰成,用大竹板或大荊條拷打犯人脊背臀腿的刑罰。起源甚早,《尚書·舜典》就有「鞭作官刑」的記載。漢、魏、晉都設有鞭杖的刑罰。至南北朝梁武帝時把杖刑列入刑書。北魏開始把杖刑與鞭刑、徒刑、流刑、死刑並列,為五刑之一。北齊、北周沿襲魏制,依杖數分等,並均允許以金贖。隋代廢鞭刑,代以杖刑;另立笞刑,以代替原來的杖刑。凡所犯重於五十笞者,則入於杖刑。唐代杖刑同隋。唐律規定,杖皆削去節目;決杖者,背、腿、臀分受。宋沿唐制,亦分五等,並將杖刑作為附加刑。遼、金、元也均有杖刑規定。明、清杖刑依唐、宋制,至清末,杖刑廢。
徒,強制犯人勞役的刑罰。《唐律疏議》的《名例》篇解釋說:「徒者,奴也。」即勞役。分五等:一年,一年半,兩年,兩年半,三年。唐朝不附加杖刑,而宋朝則加脊杖。元代徒刑又分為五等,並附杖刑。明、清徒刑基本相同,即分為五等加杖,准許以錢贖。
流,就是將犯人流放到邊遠地區,不準回鄉。隋的流刑分三等:一千里,一千五百里,二千里,分別勞役二年、二年半和三年。唐朝則各加一千里,但勞役時間減少,都是一年。宋代流刑所流里程和役年與唐代相同,但附加脊杖。元代沒有流刑。明代流刑沿宋制,均附加杖,並可用銅贖。清代流刑與明相同。
死即死刑。隋、唐定死刑為斬、絞兩等。五代和宋基本仿效隋律,但自五代始有為凌遲。遼代將凌遲定為正式刑名,將死刑定凌遲、斬、絞三等。元代同。明、清法定死刑雖僅斬、絞兩等,但有法外刑,如棒殺。
古代的五刑制度隨著清末刑罰制度的改革而成了歷史的塵埃,但它的影響依舊深遠。直到今天,依然值得我們去回味,去反思
Ⅳ 古代刑法 杖責二十怎麼算
謂以杖刑責罰。
《宋史·理宗紀二》:「州縣官有罪,諸帥司毋輒加杖責。」 清 陳康祺 《郎潛紀聞》卷四:「我與爾非怨讐,何苦日行杖責。」 範文瀾 《中國通史簡編》第三編第一章第一節:「 隋文帝 自己就在朝廷上律外殺官員,並且允許長官對屬官,以律輕情重為理由,杖責屬官。」
杖刑,古代刑罰之一。用荊條或大竹板拷打犯人。杖作為刑種始自東漢。南朝梁武帝定鞭杖之制,杖以荊條製成,分大杖﹑法杖﹑小杖三等。北齊北周,將杖刑列為五刑之一。其後相沿直至清末。
Ⅳ 臉上刺字的刑法,開始於什麼時候
一、臉上刺字的刑罰,開始於周代。
二、臉上刺字的刑罰,叫黥刑,是上古五刑之一,屬於肉刑之一。它經歷了從墨刑到黥刑再到刺配的演變過程。
(一)墨刑
1、早在周代的五刑中,就出現了黥面刑,當時稱之為墨刑。墨刑施行的方法是在人的臉上或身體的其他部位刺字,然後塗上墨或別的顏料,使所刺的字成為永久性的記號。這種刑罰也要傷及皮肉甚至筋骨,而且施加於身體的明顯部位,無法掩飾,不僅給人造成肉體的痛苦,同時使人蒙受巨大的精神羞辱,人的面部神經是極其敏感的,犯人在被黥面時的疼痛之狀可想而知。由於傷口感染,有的犯人也會因黥面而致死。墨刑在最初規定為刑罰的時候,施行時用刀,後世才採用針刺。
2、從西周時起,墨刑的使用很普遍,周初刑法規定「墨罪五百」,即列舉應處以墨刑的罪狀有五百條之多。
(二)黥刑
1、戰國時秦稱墨刑為黥刑。
2、漢初刑法沿襲秦制,仍使用黥面之刑。
3、晉代時期,隨著某些肉刑的恢復,黥面也重新被採用。
4、南北朝時期,《酉陽雜俎》中還記述了這樣一則故事,證明黥痕可以深深印到人的骨頭上。
5、唐代貞元年間,段成式的從兄經過一個叫黃坑的地方,他的隨從拾取死人的頭顱骨,打算用它配葯,看見一片骨頭上有"逃走奴"三個字的痕跡,色如淡墨。段成式判斷這是古時被黥面的人的頭骨,而且很可能就是晉代逃亡過的奴婢的遺骨。
6、南北朝時期,據《南史·宋明帝紀》,四六八年,宋劉彧頒行黥刑和刖刑的條律,規定對犯有劫竊官仗、傷害吏人等罪者,要依舊制論斬;若遇赦令,改為在犯人兩頰黥上"劫"字,同時割斷兩腳筋,發配邊遠軍州;若是五人以下結伙以暴力奪取他人財物者,也同樣處罰。另據《隋史·刑法志》載,五〇二年,梁武帝蕭衍又頒定黥面之刑。黥面的施行方法,大概不是用刀刻,而是用針刺。如果犯有搶劫罪應當斬首而遇赦者,要黥面為"劫"字。這種刑罰實行的時間不長,五一五年即予以廢除。
(三)刺配
1、隋唐五代時期,五代後晉石敬瑭濫用峻刑酷法,恢復黥刑,改稱刺字,並與流刑結合使用,稱為刺配,沿用至清。
2、宋朝時期,黥面之刑一律改用針刺,因而又稱為黥刺。凡是犯有重罪必須發配遠惡軍州的牢城營者,都要黥面,當時稱為刺配。
3、遼代刑法也有黥刺,和北宋的施行方法相同。
4、元代仿照宋、金的有關法律,對盜竊罪要予以刺字,並同時施加杖刑,刺的方法和仗的數目有非常詳細的條款。
5、明代關於黥刑的法律,與宋元大同小異,但使用的范圍更狹窄一些。明初朱元璋於一三九七年五月在御制《大明律序》中規定,"除黨逆家屬"外"俱不黥刺"。
6、清代的黥刑主要施用於奴婢逃跑,而且常和鞭刑並用,稱為鞭刺。至清末光緒三十二年修訂《大清律例》時,黥刑被徹底廢除。
三、縱觀各代實行黥刑的歷史,古時刀刻法的黥面變為宋、元、明、清的刺字,雖然殘酷的程度是在逐漸減弱,但是對受刑者的人格污辱則絲毫未變。
(參考資料:黥刑http://ke..com/link?url=-W-gf-Y-hORLip8mfYiqbu33pNqelI53Ua3zK)
Ⅵ 什麼是十惡不赦之罪它正式出現於何時
作為封建刑法制度的「十惡」中的謀反、大逆、不道、不敬等罪名早在西漢時就有了明文規定,但其構成要件、量刑標准卻不統一。據《唐律疏議》載「事類有十,故稱十惡。然漢制九章,雖並湮沒,其不道不敬之目見存,原夫厥初,蓋起諸漢。」這就是說西漢的「大逆不道不敬」罪就是「十惡」罪的立法基礎。到了曹魏統治時期,有關大逆不道不敬罪的立法沿襲下來,但較之漢朝有所改進和發展。直至南北朝時期,法律逐漸明確這些罪名的構成條件和處罰標准。北齊統治者在總結歷代封建立法經驗的基礎上,將嚴重危害國家根本利益和統治秩序的犯罪集中概括為十種,在《北齊律》中稱為「重罪十條」,置於法典的首篇《名例律》中,作為封建法律重點打擊的對象。所謂「重罪十條」就是「一曰反逆,二曰大逆,三曰叛,四曰降,五曰惡逆,六曰不道,七曰不敬,八曰不孝,九曰不義,十曰內亂」。對觸犯這十條者,不僅要處以最嚴厲的刑罰,而且不得適用「八議」和贖刑的有關規定,以增加法律的威懾力量。「十惡」名稱的正式出現,始見於隋朝,並與佛教有著密切的關系。所謂「十惡」,最初是佛教用語,指可導致墜入「三惡道」(地獄道、餓鬼道和畜生道)苦報的十種惡業,故稱「十惡業道」。
據《佛說未曾有經》載「起罪之由,為身、口、意。身業不善殺、盜、邪淫;口業不善妄言、兩舌、惡口、綺語;意業不善嫉妒、嗔恚、僑慢邪見。是為十惡,受惡罪報。今當一心懺悔。」「十惡」之說見於佛教大乘、小乘中的諸多經典,早在隋朝以前就已在民間廣為流傳。南朝梁武帝《斷酒肉文》中雲「行十惡者,受於惡報;行十善者,受於善報。」隋朝開皇初年,隨著佛教的興盛,隋文帝將佛教之中的「十惡」之名引入律法,在《開皇律》中確立了「十惡不赦」之罪,取代了《齊律》中的「重罪十條」,並為宋元明清歷代所承襲,成為歷代法律的重點打擊對象。據《隋書•刑法志》載「高祖既受周禪,開皇元年,更定新律(《開皇律》),又置十惡之條,多采後齊之制,而頗有損益。一曰謀反,二曰謀大逆,三曰謀叛,四曰惡逆,五曰不道,六曰大不敬,七曰不孝,八曰不睦,九曰不義,十曰內亂。
犯十惡及故殺人獄成者,雖會赦猶除名。」也就是說,《開皇律》在《北齊律》的基礎上,加以完善,將其中的「反逆」改為「謀反」,將其中的「大逆」改為「謀大逆」,將其中的「叛、降」合並為「謀叛」,將此類犯罪扼殺於謀劃階段,並增設了「不睦」一罪,使十種罪名定型化,並正式命名為「十惡」。所謂謀叛是指「謀背國從偽」,也就是說圖謀叛國,早在春秋時代就有的罪名。所謂惡逆是指在家族內部犯上作亂,包括毆打或謀殺祖父母、父母、伯叔等尊長。所謂「不道」是指一次殺死一家沒有犯有死罪的三人以上,以及不僅殺人還將人肢解的。所謂大不敬,是指冒犯帝室尊嚴,包括偷盜皇帝用於祭祀神靈的祭品和皇帝的日常用品,偷盜或偽造皇帝的印信,以及誤犯食禁等。
所謂不孝是指違反孝道,具體包括子孫告發或辱罵祖父母、父母;祖父母、父母在世時「別籍異財」;違反祖父母、父母的教訓和指令;對於祖父母、父母的供養不足;在為去世的祖父母、父母服喪期間有違反孝道的行為「聞祖父母、父母喪,匿不舉哀」;詐稱祖父母、父母死。所謂不睦,是指謀殺親屬,或女子毆打、控告丈夫等。所謂不義,指官吏之間互相殺害,士卒殺死長官,學生殺死老師,女子在丈夫死後而不舉哀或立即改嫁等行為。所謂內亂,是指親屬之間通姦或強奸等。「十惡」中的前三條「謀反」、「謀大逆」、「謀叛」和第六條「大不敬」是指「謀危社稷」,也就是危害皇帝本人及其御用之物,是皇帝特殊權力的一種體現。其中「謀大逆」在秦漢時期被用做形容罪大惡極的犯罪,並不是實際的罪名。按《唐律疏議》的解釋,「謀大逆」是指「謀毀宗廟、山陵及宮闕」的罪名。所謂宗廟是指皇帝供奉祖先的寺廟,所謂山陵是指皇帝的祖先的陵墓,所謂宮闕是皇帝本人居住的宮殿,都是皇帝和皇權的象徵,為捍衛封建政權及皇帝的絕對權威,對圖謀破壞宗廟、山陵及宮闕者必須加以嚴懲。
「十惡」中的「惡逆」、「不孝」、「不睦」、「不義」、「內亂」是指嚴重危害家族生活秩序的行為。事實上,在封建國家的立法中是將族權的地位與皇權同等。族權之所以佔用這樣重要的地位,是因為其在維持封建統治秩序中起到極為重要的作用。家庭作為國家和社會的基本組成單位,古人很早就認識到「忠臣出於孝子之門」。如果每個家庭都遵從「父父子子」的觀念,則可使「君君臣臣」,人人各安其位,形成「家天下」的局面,從而天下大治。正是從這一目的出發,封建王朝的統治者將族權上升到如此重要的地位,使族權的地位基本上與皇權同等。表面看來,這是族權意志上升為國家意志,但實際上是皇帝加強封建統治的一種手段。
Ⅶ 杖打的刑法是哪個朝代開始的
中國古代用大竹板或大荊條拷打犯人脊背臀腿的刑罰(見五刑)。杖刑的起源甚早,《尚書·舜典》有「鞭作官刑」的說法,意即用鞭杖懲罰失職的官吏。漢、魏、晉都設有鞭杖的刑罰。至南北朝梁武帝(502~54在位)時,才把杖刑列入刑書,作為一項正式的刑罰手段。梁頒有「□杖令」,規定杖用生荊製作,長六尺,有大杖、法杖、小杖三種。大杖大頭圍一寸三分,小頭圍八分半;法杖大頭圍一寸三分,小頭五分;小杖大頭圍一寸一分,小頭極杪(《隋書·刑法志》)。北魏開始把杖刑與鞭刑、徒刑、流刑、死刑並列,為五刑之一。北齊、北周沿襲魏制,北齊杖刑分三等:三十、二十、十;北周杖刑分五等: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北周、北齊均允許以金贖杖刑。
隋代廢止鞭刑,以杖刑代之,另立笞刑,以代替原來的杖刑。隋杖刑分五等:六十、七十、八十、九十、一百,凡所犯重於五十笞者,則入於杖刑。唐代杖刑同於隋。唐律規定:杖皆削去節目,長三尺五寸。訊囚杖,大頭徑三分二厘,小頭二分二厘;常行杖,大頭二分七厘,小頭一分七厘;笞杖,大頭二分,小頭一分五厘。並規定:「決杖者:背、腿、臀分受。」「杖長短粗細,不依令者笞三十。」
宋沿唐制,杖刑亦分五等。宋代杖刑的特點是廣泛用它作為附加刑,流刑、徒刑甚至杖刑、笞刑都加杖《宋史·刑法志》稱:「凡流刑四:加役流,脊杖二十,配役三年;流三千里,脊杖二十;二千五百里,脊杖十八;二千里,脊杖十七,並配役一年。凡徒刑五:徒三年,脊杖二十;徒二年半,脊杖十八;二年,脊杖十七;一年半,脊杖十五;一年,脊杖十三。凡杖刑五:杖一百,臀杖二十;九十,臀杖十八;八十,臀杖十七;七十,臀杖十五;六十,臀杖十三。凡笞刑五:笞五十,臀杖十下;四十、三十,臀杖八下;二十、十,臀杖七下。」
遼國杖刑,據《遼史·刑法志》記載,其數目為五十至三百。凡杖五十以上者,以沙袋決之,即用熟皮合縫,裝沙半斤,長六寸,廣二尺,加一尺許木柄,對犯罪者擊打。遼太宗時大臣犯罪不至死,以木劍擊背,其數自十五至三十。又有鐵骨朵杖人的方法,鐵骨朵是以熟鐵打成八片虛合,用三尺長的木棍作柄,杖數為五至七下。金國杖刑,「自百二十至二百,皆以荊臀」(《大金國志·熙宗紀年》)。金熙宗皇統(1141~1149)時,令杖罪至百,臀背分受,後因脊近心腹,遂禁擊背。元代杖刑自六十七至一百零七,凡五等,每等以十為差。除訊杖外,皆臀受。
明代杖刑依唐、宋制,其數自六十至一百,以十為差。杖以大荊條為之,削去節目,長三尺五寸,大頭徑三分二,小頭徑二分二。犯徒刑、流刑罪皆以杖作為附加刑。徒一年加杖六十,一年半加杖七十,二年加杖八十,二年半加杖九十,三年加杖一百;流刑二千里、二千五百里、三千里皆加杖一百。又行折杖之制,以五折十。
清代杖刑沿襲明制,其不同者:杖用大竹板,長五尺五寸,大頭闊二寸,小頭闊一寸五分,重不過二斤。清初沿明代以五折十之制,康熙(1662~1722)時改為四折除零,即杖六十除零折二十板,七十除零折二十五板,八十除零折三十板,九十除零折三十五板,一百折四十板。至清末,杖刑始廢。
Ⅷ 什麼叫做杖打(古代時候的一種刑法)
是杖刑不是杖打。
杖刑是隋唐以來的五大懲罰之一。杖刑是指用荊棘或大竹板對囚犯施以酷刑的一種懲罰。該桿被用作東漢時期的懲罰。南朝時期,南朝無棣皇帝固定了鞭棍。杖以荊條製成,分大杖﹑法杖﹑小杖三等。棍子一般是「拿衣服拿棍子」,脫掉中間衣服(內衣),直接用竹子和木頭打到臀部。
在北齊北周,將杖刑列為五刑之一。其後相沿直至清末。宋明清三代規定婦人犯了奸罪,必須「去衣受杖」,除造成皮肉之苦外,並達到凌辱之效。
(8)梁武帝刑法擴展閱讀:
杖刑技巧:
三百六十行中沒有這一行,但這一行絕對是靠手藝吃飯的。笞杖在手,生殺、輕重僅在一念之間。於是,怎麼打人就成了一門學問。
李伯元《活地獄》第九回提到此事:從來州縣衙門掌刑的皂錄,這小板子打人,都是要預先操練熟的。有的雖然打得皮破血流,而骨肉不傷;亦有些下死的打,但見皮膚紅腫,而內里卻受傷甚重。
有人說,凡為皂錄的,預先操練這打人的法子,是用一塊豆腐,擺在地下,拿小板子打上去,只准有響聲,不準打破;等到打完,里頭的豆腐都爛了,外面依舊是整整方方的一塊,絲毫不動,這方是第一把能手。凡是犯罪的人,曉得自己理屈,今日難免責打,不惜花錢給這掌刑的……
這樣一來,掌握這種高超本領的人,不僅能夠順利完成笞杖任務,而且可以執法違法,從中漁利。
沈家本《歷代刑法考·刑罰分考十四》記載,明代廠衛負責施行廷杖的校卒在訓練時,先用皮革綁紮成兩個人形,一個裡面放上磚頭,一個外麵包上紙,然後再給他們穿上衣服,讓校卒對他們行杖。放磚頭的人形是用來練習「外輕內重」手法的。
要求可以看起來很輕,衣服不應該被損壞,但內部的磚應該被打破。包裝紙的形狀用於練習「光內外重量」方法,這要求它看起來很重,但包裹在裡面的紙不會被損壞。只有工作人員達到這樣的水平才能接受。
在清朝,方彪的「監獄筆記」記載了他在刑事監獄看到的一件事:三名囚犯遭受同樣的懲罰。為了少吃,他們提前賄賂了工作人員
一名囚犯送了三十二銀子,一點點骨頭受輕傷,並持續了一個月的傷;第二個囚犯將錢翻了一倍,只傷了一點肉,不到一個月就沒事了;第三名囚犯送了一百八十二銀子,他在判刑後的那天晚上像往常一樣。
顯然,富人犯錯誤,只要他們有效,他們通常可以避免肉體的苦澀。最苦的是,老百姓,老錢看不到幾個,到底犯了一些錯誤,讓他們賺不到錢,一個人就可以被砸壞了。
Ⅸ 墨刑是什麼樣的刑法
黥刑,又名墨刑,黵刑,刺字,上古的五刑之一,是中國古代封建社會中使用時間最長的一種肉刑,直至清末光緒三十二年修訂《大清律例》時才被徹底廢除,前後沿用時間長達數千年。是封建國家刑罰制度中的正刑。
在漢文帝廢肉刑之後,在很長一段歷史時期中黥刑實際上並沒有真正被廢除,而成為國家刑罰制度之外的一種私刑,根據封建統治者的需要和喜怒可以隨意使用。到了五代後晉天福年間之後,黥刑又正式成為封建國家刑罰制度中的一種附加刑,直至清末被廢除,才真正退出了歷史舞台。
墨刑的歷史由來:
中國至遲在春秋時期就有了黥刑。黥刑一般是刻紋,而不是刺字。漢文帝時一度廢除黥刑以剃光頭來代替這種刑法。南朝梁武帝時規定「劫,身皆斬,妻子補兵。遇赦,降死,黥面為劫字」,把黥刑只當作輕刑而已。黥刑不僅官方有禁不絕,甚至私刑中也用。
黥面成為定製後,凡被招募入伍者,先要被察視體格是否強壯,動作是否敏捷,考選合格,臉上刺字後,才算有了軍籍。而應選入軍籍者,較多還是自願的。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墨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