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4月1日刑法

4月1日刑法

發布時間: 2020-12-26 11:56:06

『壹』 交通肇事罪怎麼判刑

文道全律師解答:
您好。非常樂意能為您解答問題。關於交通肇事罪量刑標准,法律是這么規定的。
根據刑法第133條的規定,對交通肇事罪規定了三個不同的刑級(量刑檔次):
犯交通肇事罪的,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交通運輸肇事後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別惡劣情節的,處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處7年以上有期徒刑(判到15年的佔少數)。
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因而發生重大事故,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此處所謂「發生重大事故」,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2條第1款規定,是指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
1、死亡一人或者重傷三人以上,負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責任的;
2、死亡三人以上,負事故同等責任的;
3、造成公共財產或者他人財產直接損失,負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責任,無能力賠償數額在三十萬元以上的。
《解釋》第2條第2款規定:交通肇事致一人以上重傷,負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責任,並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以交通肇事罪定罪處罰:
1、酒後、吸食毒品後駕駛機動車輛的;
2、無駕駛資格駕駛機動車輛的;
3、明知是安全裝置不全或者安全機件失靈的機動車輛而駕駛的;
4、明知是無牌證或者已報廢的機動車輛而駕駛的;
5、嚴重超載駕駛的;
6、為逃避法律追究逃離事故現場的。

『貳』 新刑法貪污十萬以下判多少年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百八十三條規定對犯貪污罪的,根據情節輕重,分別依照下列規定處罰:

(一)個人貪污數額在十萬元以上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可以並處沒收財產;情節特別嚴重的,處死刑,並處沒收財產。

(二)個人貪污數額在五萬元以上不滿十萬元的,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並處沒收財產;情節特別嚴重的,處無期徒刑,並處沒收財產。

(三)個人貪污數額在五千元以上不滿五萬元的,處一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節嚴重的,處七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個人貪污數額在五千元以上不滿一萬元,犯罪後有悔改表現、積極退贓的,可以減輕處罰或者免予刑事處罰,由其所在單位或者上級主管機關給予行政處分。

(四)個人貪污數額不滿五千元,情節較重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節較輕的,由其所在單位或者上級主管機關酌情給予行政處分。對多次貪污未經處理的,按照累計貪污數額處罰。

(2)4月1日刑法擴展閱讀: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貪污賄賂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一條貪污或者受賄數額在三萬元以上不滿二十萬元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三百八十三條第一款規定的「數額較大」,依法判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罰金。

貪污數額在一萬元以上不滿三萬元,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三百八十三條第一款規定的「其他較重情節」,依法判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罰金:

(一)貪污救災、搶險、防汛、優撫、扶貧、移民、救濟、防疫、社會捐助等特定款物的;

(二)曾因貪污、受賄、挪用公款受過黨紀、行政處分的;

(三)曾因故意犯罪受過刑事追究的;

(四)贓款贓物用於非法活動的;

(五)拒不交待贓款贓物去向或者拒不配合追繳工作,致使無法追繳的;

(六)造成惡劣影響或者其他嚴重後果的。

受賄數額在一萬元以上不滿三萬元,具有前款第二項至第六項規定的情形之一,或者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三百八十三條第一款規定的「其他較重情節」,依法判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罰金:

(一)多次索賄的;

(二)為他人謀取不正當利益,致使公共財產、國家和人民利益遭受損失的;

(三)為他人謀取職務提拔、調整的。

第二條貪污或者受賄數額在二十萬元以上不滿三百萬元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三百八十三條第一款規定的「數額巨大」,依法判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貪污數額在十萬元以上不滿二十萬元,具有本解釋第一條第二款規定的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三百八十三條第一款規定的「其他嚴重情節」,依法判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受賄數額在十萬元以上不滿二十萬元,具有本解釋第一條第三款規定的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三百八十三條第一款規定的「其他嚴重情節」,依法判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叄』 涉黑和涉惡的區別

涉黑涉惡包括:
1、把持基層政權、操縱破壞基層選舉、壟斷農村資源、侵吞集體資產的黑惡勢力;
2、利用家族、宗族勢力橫行鄉里、稱霸一方、欺壓殘害百姓的「村霸」等黑惡勢力;
3、在征地、租地、拆遷、工程項目建設等過程中煽動鬧事的黑惡勢力;
4、在建築工程、交通運輸、礦產資源、漁業捕撈、土地承包流轉等行業、領域,強攬工程、惡意競標、非法佔地、濫開濫采、非法捕撈、帶車逃費的黑惡勢力;
5、在商貿集市、批發市場、車站碼頭、旅遊景區等場所欺行霸市、強買強賣、收保護費的市霸、行霸等黑惡勢力;
6、操縱、經營「黃賭毒」等違法犯罪活動的黑惡勢力;
7、非法高利放貸、暴力討債的黑惡勢力;
8、插手民間糾紛、充當「地下執法隊」的黑惡勢力;
9、組織或僱傭網路「水軍」在網上威脅、恐嚇、侮辱、誹謗、滋擾的黑惡勢力等。
一般的黑社會性質犯罪組織所涉及的犯罪大致上有:尋釁滋事;非法聚眾賭博,開設地下賭場;組織、容留婦女賣淫;故意傷害致人受傷或致人死亡;故意殺人;非法持有槍支、管制刀具等;聚眾斗毆等等。
《刑法》第二百九十四條 組織、領導和積極參加以暴力、威脅或者其他手段,有組織地進行違法犯罪活動,稱霸一方,為非作惡,欺壓、殘害群眾,嚴重破壞經濟、社會生活秩序的黑社會性質的組織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其他參加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

『肆』 我國法律關於傳銷的規定

《禁止傳銷條例

第四章 法律責任

第二十四條

有本條例第七條規定的行為,組織策劃傳銷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沒收非法財物,沒收違法所得,處50萬元以上200萬元以下的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有本條例第七條規定的行為,介紹、誘騙、脅迫他人參加傳銷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沒收非法財物,沒收違法所得,處10萬元以上50萬元以下的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有本條例第七條規定的行為,參加傳銷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可以處2000元以下的罰款。

第二十五條 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依照本條例第二十四條的規定進行處罰時,可以依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責令停業整頓或者吊銷營業執照。

第二十六條

為本條例第七條規定的傳銷行為提供經營場所、培訓場所、貨源、保管、倉儲等條件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沒收違法所得,處5萬元以上50萬元以下的罰款。

為本條例第七條規定的傳銷行為提供互聯網信息服務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並通知有關部門依照《互聯網信息服務管理辦法》予以處罰。

第二十七條

當事人擅自動用、調換、轉移、損毀被查封、扣押財物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處被動用、調換、轉移、損毀財物價值5%以上20%以下的罰款;拒不改正的,處被動用、調換、轉移、損毀財物價值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罰款。

第二十八條

有本條例第十條規定的行為或者拒絕、阻礙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的執法人員依法查處傳銷行為,構成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由公安機關依照治安管理的法律、行政法規規定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二十九條

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公安機關及其工作人員濫用職權、玩忽職守、徇私舞弊,未依照本條例規定的職責和程序查處傳銷行為,或者發現傳銷行為不予查處,或者支持、包庇、縱容傳銷行為,構成犯罪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構成犯罪的,依法給予行政處分。

(4)4月1日刑法擴展閱讀:

1997年,由國家工商總局發布《傳銷管理辦法》,是我國第一次以部門規章的形式給予傳銷合法的地位,同時對傳銷企業的設立運作、傳銷員的資格和管理作了嚴格的限制,並且有一些法律責任條款保證對傳銷活動的監控。

1998年4月18日,國務院發布了《關於全面禁止傳銷經營活動的通知》。

1998年6月18日,國家出台了《關於外商投資傳銷企業轉變銷售方式有關問題的通知》。

2002年2月21日,國家再次發布《關於〈關於外商投資傳銷企業轉變銷售方式有關問題的通知〉執行中有關問題的規定》。

『伍』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七十二條第一款之規定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七十二條:對於被判處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根據犯罪分子的犯罪情節和悔罪表現,適用緩刑確實不致再危害社會的,可以宣告緩刑。

被宣告緩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處附加刑,附加刑仍須執行。

(5)4月1日刑法擴展閱讀:

基本案情

被告人董某某、宋某某(時年17周歲)迷戀網路游戲,平時經常結伴到網吧上網,時常徹夜不歸。2010年7月27日11時許,因在網吧上網的網費用完,二被告人即夥同王某(作案時未達到刑事責任年齡)到河南省平頂山市紅旗街社區健身器材處,持刀對被害人張某某和王某某實施搶劫,搶走張某某5元現金及手機一部。後將所搶的手機賣掉,所得贓款用於上網。

裁判結果

河南省平頂山市新華區人民法院於2011年5月10日作出(2011)新刑未初字第29號刑事判決,認定被告人董某某、宋某某犯搶劫罪,分別判處有期徒刑二年六個月,緩刑三年,並處罰金人民幣1000元。同時禁止董某某和宋某某在36個月內進入網吧、游戲機房等場所。宣判後,二被告人均未上訴,判決已發生法律效力

裁判理由

法院生效裁判認為:被告人董某某、宋某某以非法佔有為目的,以暴力威脅方法劫取他人財物,其行為均已構成搶劫罪。鑒於董某某、宋某某系持刀搶劫;犯罪時不滿十八周歲,且均為初犯,到案後認罪悔罪態度較好,宋某某還是在校學生,符合緩刑條件,決定分別判處二被告人有期徒刑二年六個月,緩刑三年。

考慮到被告人主要是因上網吧需要網費而誘發了搶劫犯罪;二被告人長期迷戀網路游戲,網吧等場所與其犯罪有密切聯系;如果將被告人與引發其犯罪的場所相隔離,有利於家長和社區在緩刑期間對其進行有效管教,預防再次犯罪;被告人犯罪時不滿十八周歲,平時自我控制能力較差,對其適用禁止令的期限確定為與緩刑考驗期相同的三年,有利於其改過自新。因此,依法判決禁止二被告人在緩刑考驗期內進入網吧等特定場所。

『陸』 我國哪部法律最先明確了洗錢罪的罪名和定罪

修訂後的《刑法》

為依法懲治洗錢,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資助恐怖活動等犯罪活動,根據《刑法》有關規定,現就審理此類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的若干問題解釋如下:

第一條《刑法》第一百九十一條、第三百一十二條規定的「明知」,應當結合被告人的認知能力,接觸他人犯罪所得及其收益的情況,犯罪所得及其收益的種類、數額,犯罪所得及其收益的轉換、轉移方式以及被告人的供述等主、客觀因素進行認定。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認定被告人明知系犯罪所得及其收益,但有證據證明確實不知道的除外:

(1)知道他人從事犯罪活動,協助轉換或者轉移財物的;

(2)沒有正當理由,通過非法途徑協助轉換或者轉移財物的;

(3)沒有正當理由,以明顯低於市場的價格收購財物的;

(4)沒有正當理由,協助轉換或者轉移財物,收取明顯高於市場的「手續費」的;

(5)沒有正當理由,協助他人將巨額現金散存於多個銀行賬戶或者在不同銀行賬戶之間頻繁劃轉的;

(6)協助近親屬或者其他關系密切的人轉換或者轉移與其職業或者財產狀況明顯不符的財物的;

(7)其他可以認定行為人明知的情形;

被告人將《刑法》第一百九十一條規定的某一上游犯罪的犯罪所得及其收益誤認為《刑法》第一百九十一條規定的上游犯罪范圍內的其他犯罪所得及其收益的,不影響《刑法》第一百九十一條規定的「明知」的認定。

(6)4月1日刑法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五)》由2005年2月28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四次會議通過,2005年2月28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三十二號)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六)》由2006年6月29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二次會議通過,2006年6月29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五十一號)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七)》由2009年2月28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七次會議通過,2009年2月28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十號)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八)》由2011年2月25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九次會議通過,2011年2月25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四十一號)公布,自2011年5月1日起施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九)》由2015年8月29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六次會議通過,2015年8月29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三十號)公布,自2015年11月1日起施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十)》由2017年11月4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二屆全國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次會議通過,2017年11月4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八十號)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柒』 公務員徇私舞弊,行賄4萬,受賄9萬,根據2015年11月1日最新刑法能判多少年

可能會以國家工作人員行賄受賄罪起訴根據規定十萬元以上屬於較大的規定行賄,可以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受賄九萬元,可處五年以上十五年以下有期徒刑!

『捌』 法律中,怎樣的犯罪事實才能夠構成「涉黑」的罪名

1.稱霸一方、為非作惡,欺壓、殘害百姓,嚴重破壞經濟、社會生活秩序的組織

2.以暴力、威脅或者其他手段,通過多種途徑獲取高額利潤,積累巨額財富。比如開賭場,用暴力壟斷生意,收保護費等。

3.要有多種或多起犯罪行為。稱霸一方,為非作惡,欺壓、殘害群眾,嚴重破壞經濟、社會生活秩序。常見的涉黑案件中,多涉及六七個罪名,常見的一般具有以下幾個罪名:故意傷害、尋釁滋事、搶劫、敲詐勒索、參加黑社會組織,領導黑社會組織,非法經營等。。

(8)4月1日刑法擴展閱讀:

2011年5月1日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八》對294條的修改,黑社會性質的組織應該具備以下特徵:

(一)形成較穩定的犯罪組織,人數較多,有明確的組織者、領導者,骨幹成員基本固定;

(二)有組織地通過違法犯罪活動或者其他手段獲取經濟利益,具有一定的經濟實力,以支持該組織的活動;

(三)以暴力、威脅或者其他手段,有組織地多次進行違法犯罪活動,為非作惡,欺壓、殘害群眾;

(四)通過實施違法犯罪活動,或者利用國家工作人員的包庇或者縱容,稱霸一方,在一定區域或者行業內,形成非法控制或者重大影響,嚴重破壞經濟、社會生活秩序。

熱點內容
合同法的發展 發布:2025-02-13 02:27:32 瀏覽:367
鄭幸福律師 發布:2025-02-13 01:59:09 瀏覽:844
哈市鄉村台法律援助熱線 發布:2025-02-13 01:30:42 瀏覽:409
新勞動法試用期工資 發布:2025-02-13 00:53:20 瀏覽:703
寧波新勞動法實務培訓 發布:2025-02-13 00:48:24 瀏覽:645
動畫片刑法 發布:2025-02-13 00:35:00 瀏覽:552
民事訴訟法146條6 發布:2025-02-12 23:28:42 瀏覽:865
巴州司法所 發布:2025-02-12 23:00:17 瀏覽:158
道德經庫恩 發布:2025-02-12 22:45:04 瀏覽:344
行政訴訟法八十二 發布:2025-02-12 22:07:11 瀏覽: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