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刑法圖構

刑法圖構

發布時間: 2020-12-26 12:25:30

民法分論,刑法分論和商法的知識結構圖

民事法律行為比較記憶圖
民事行為種類 條件 / 類型 備 注
有效民事法律行為 1. 相應民事行為能力。
2. 意思表示真實。
3. 標的合法。
4. 標的可能。 當事人以錄音、錄像等視聽資料形式實施的民事行為,如有兩個以上無利害關系人作為證人或者有其他證據證明該民事行為符合左邊條件的,可以認定有效。
無效民事行為 1. 不具民事行為能力。
2. 意思表示不自由(涉及國家利益才為無效)
3. 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第三人利益。
4. 標的違法。
a. 違反法律或者社會公共利益的。
b. 經濟合同違反國家指令性計劃的。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的。
5. 標的不可能。 1. 特殊無效民事行為:
a. 間歇性精神病人的民事行為,確能證明是在發病期間實施的,應當認定無效。
b. 行為人在神志不清的狀態下所實施的民事行為,應當認定無效。
c. 凡依法或依雙方的約定必須由本人親自實施的民事行為,本人未親自實施的,應認定行為無效。
2. 無效的民事行為從行為開始起就沒有法律約束力。
3. 民事行為部分無效,不影響其他部分的效力的,其他部分仍然有效。
附條件的民事行為 1. 延緩條件和解除條件。附解除條件的行為,當條件不成就時,視為不再附條件。
2. 肯定條件和否定條件。 1. 條件特徵:將來、不確定、約定、合法。
2. 如果所附條件違背法律或不可能發生,應認定該民事行為無效。
3. 不當阻止(用誠實信用原則判斷)條件成立,視為條件成立,反之亦然。 區別:期限是確定的,將來一定能到來的;而條件在將來是否發生不確定。
附期限的民事行為 1. 延緩期限和解除期限。
2. 確定期限和不確定期限。 死亡應該為期限
可變更、撤銷的民事行為(損害國家利益時為無效) 1. 欺詐。
2. 脅迫。(打官司屬於合法施壓)
3. 乘人之危。
4. 重大誤解。
5. 顯失公平。 1. 請求變更的,法院應當變更;請求撤銷的,法院應當酌情撤銷。
2. 撤銷後民事行為自始無效。
3. 撤銷權行使期限: 自行為成立時1年(除斥期間)。 不能對抗善意第三人。
效力未定的民事行為 1. 行為能力欠缺。
2. 處分權欠缺。
3. 代理權欠缺。
4. 債權人同意的欠缺。 1. 追認:明示,向有權相對人作出。
2. 相對人的催告權:一個月內追認。
3. 相對人的撤銷權:明示、未追認前行使、善意。

② 我覺得歐洲人很殘忍 因為他們的刑法比中國人都還殘忍

黑暗的中世紀不是白叫的。
「中世紀「一詞是15世紀後期的義大利人文主義者比昂多開始使用的。這個時期的歐洲沒有一個強有力的政權來統治。封建割據帶來頻繁的戰爭,天主教對人民思想的禁錮,造成科技和生產力發展停滯,人民生活在毫無希望的痛苦中,所以中世紀或者中世紀早期在歐美普遍被稱作「黑暗時代「,傳統上認為這是歐洲文明史上發展比較緩慢的時期。
文化產品極其稀少,這是最主要的原因。當時歐洲從皇族到農奴都是文盲,留下的文化記錄很少,官方不記錄歷史,導致後人對當時的國際大事都搞不明白。在黑暗時代之前和之後,歐洲文人留下了大量記錄個人生活的作品,如詩歌、日記、散文、書信,這些東西體現了一個時代文化的發達程度,也可以讓後人了解當時人類的生存狀態。這類東西在黑暗時代很少,所以我們很難具體說明中世紀怎麼黑暗,我們根本不知道當時發生了什麼。
天主教禁錮人們的思想,黑暗時期少量文學都是用死去的語言---拉丁文寫成,主題都是神學,脫離現實生活。所以文藝復興時代的學者很唾棄中世紀文學,追求古典主義復興。需要注意,雖然中世紀號稱"信仰世紀",中世紀的人並不讀聖經,一般人也讀不懂拉丁文聖經,人們聽教會"講經",教會講成什麼樣都可以。這種按自己需要隨意解釋聖經的行為也被認為很"黑暗"。
科技停滯,甚至倒退。中世紀什麼也沒有,沒有圖畫、建築、發明創造、技術革新,連社會結構也很鬆散,在政治和社會學上沒什麼值得一提的。

③ 什麼是故意殺人罪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條規定,故意殺人,是指故意非法剝奪他人生命的行為。屬於侵犯公民人身民主權利罪的一種。是中國刑法中少數性質最惡劣的犯罪行為之一。

我國《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條規定:故意殺人的,處死刑、無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節較輕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故意殺人罪是行為犯,只要行為人實施了故意殺人的行為,就構成故意殺人罪。

由於生命權利是公民人身權利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權利,因此,不管被害人是否實際被殺,不管殺人行為處於故意犯罪的預備、未遂、中止等哪個階段,都構成犯罪,應當立案追究。

(3)刑法圖構擴展閱讀

故意殺人罪處理

處死刑、無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節較輕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在量刑時,應當破除不正當觀念,既不能認為殺人既遂的要一律償命,也不能認為殺人未遂的一律不判死刑。要綜合全部案情,正確評價罪行輕重和行為人的人身危險程度,給罪犯以適當的刑罰處罰。

1、犯故意殺人罪的,處死刑、無期徒刑或者10年以上有期徒刑。屬於情節嚴重的,應當判處死刑或者無期徒刑。

如出於圖財、姦淫、對正義行為進行報復、毀滅罪證、嫁禍他人、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等卑劣動機而殺人;利用烈火焚燒、長期凍餓、逐漸肢解等極端殘酷的手段殺人;殺害特定對象如與之朝夕相處的親人,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知名人士等,造成社會強烈震動、影響惡劣的殺人;產生諸如多人死亡,導致被害人親人精神失常等嚴重後果的殺人;民憤極大如犯罪人惡貫滿盈,群眾強烈要求處死的故意殺人;等等。

2、犯故意殺人罪,情節較輕的,處3年以上10年以下有刑。根據司法實踐,主要包括:

(1)防衛過當的故意殺人;

(2)義憤殺人,即被害人惡貫滿盈,其行為已達到讓人難以忍受的程度而其私自處死,一般是父母對於不義的兒子實施這種行為;

(3)激情殺人,即本無任何殺人故意,但在被害人的刺激、挑逗下而失去理智,失控而將他人殺死,其必須具備以下條件:其一,必須是因被害人嚴重過錯而引起行為人的情緒強烈波動;其二,行為人在精神上受到強烈刺激,一時失去理智,喪失或減弱了自己的辨認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其三,必須是在激憤的精神狀態下當場實施。

(4)受囑托殺人,即基於被害人的請求、自願而幫助其自殺;

(5)幫助他人自殺的殺人;

(6)生母溺嬰,即出於無力撫養、顧及臉面等不太惡劣的主觀動機而將親生嬰兒殺死。

④ .非法佔有金融機構資金意圖明顯,行為觸犯《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193條及224條涉嫌貸款詐騙罪!

這絕對是詐騙的,千萬不要信。
防止被騙,最好的辦法就是多觀察,多了解,不要輕易下單。
如果分辨不清,可以向同行多了解。
必要時,也可以求助公安機關,讓他們給辨別一下。

熱點內容
合同法的發展 發布:2025-02-13 02:27:32 瀏覽:367
鄭幸福律師 發布:2025-02-13 01:59:09 瀏覽:844
哈市鄉村台法律援助熱線 發布:2025-02-13 01:30:42 瀏覽:409
新勞動法試用期工資 發布:2025-02-13 00:53:20 瀏覽:703
寧波新勞動法實務培訓 發布:2025-02-13 00:48:24 瀏覽:645
動畫片刑法 發布:2025-02-13 00:35:00 瀏覽:552
民事訴訟法146條6 發布:2025-02-12 23:28:42 瀏覽:865
巴州司法所 發布:2025-02-12 23:00:17 瀏覽:158
道德經庫恩 發布:2025-02-12 22:45:04 瀏覽:344
行政訴訟法八十二 發布:2025-02-12 22:07:11 瀏覽: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