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青州司法李仲

青州司法李仲

發布時間: 2022-09-25 04:04:44

Ⅰ 青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的領導分工

蔡治清同志:局長、黨委書記。主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的全面工作。
李世英同志:副局長、黨委副書記。分管工資福利科。
許文昌同志:黨委委員,社會保險事業管理局黨支部書記。分管辦公室、規劃財務科、醫療和生育保險科、信息中心、居民醫療保險管理中心;分管招商引資工作;協調社會保險事業管理局工作;負責信訪工作;協助主要領導負責局機關日常工作。
李建華同志:黨委委員,市人力資源管理服務中心主任、黨總支書記。主持人力資源管理服務中心的全面工作;分管就業促進科。
張玉軍同志:副局長、高校畢業生就業指導服務中心主任。分管高校畢業生就業指導服務中心、公務員管理辦公室、外國專家辦公室、高校畢業生就業科;分管人才工作;負責事業單位改革工作。
李華章同志:主任科員,黨委副書記。分管黨務及黨風廉政建設工作;分管養老和失業保險科、工傷保險科;負責人民辦事中心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窗口工作。
趙國華同志:副局長。分管勞動關系科、職業能力建設科、勞動保障監察大隊、勞動人事爭議仲裁院;負責企業單位改制、安全生產工作。
張新順同志:公務員管理辦公室主任。協助張玉軍同志工作;分管專業技術人員管理科。

Ⅱ 銅川歷史人物

西晉「清泉候」傅玄、直言諫臣博咸,隋唐醫學家孫思邈,唐代兵部尚書柳公綽、書法家柳公權、史學家令狐德芬,北宋傑出山水畫家范寬,清代秉性剛直的巡撫楊素蘊,明代撰修《同官縣志》的寇慎,清代曾任湖北督糧道台的崔乃鏞等
井岳秀,出生於1878年9月6日,陝西蒲城(現銅川市廣陽鎮井家塬村)人,漢族。與陝西的中國同盟會著名領導人井勿幕是同胞兄弟,井岳秀排行為十,井勿幕排行十一。
1916年至1936年,井岳秀以陝北鎮守使、86師師長的名義鎮守榆林。其間,他一面設圈套瓦解紅軍24軍,破壞中共地下黨組織並屠殺共產黨人;一面又剿滅段茂功等盜匪,保護進步將領楊虎城。並倡興教育,啟用民主人士杜斌丞任榆林中學校長,支持創辦榆林女師和榆林職業學校,資助學生外出深造,支持創辦《上郡日報》和建立陝北地方實業銀行,鼓勵民眾合股辦工廠並設立炮廠,引進機器、技術,引進火力發電,從而開創了榆林近代工業。

井岳秀,幼年讀書,愛好習武,清末武庠生,後畢業於陝西武備學堂。他性情豪爽,和關中各界人士交接甚廣。並常與勿幕弟談論時政,對清政府的腐敗多有斥議,因而結納草澤游俠,密謀革命。多年來他一直被描繪成一個十惡不赦的反動軍閥,甚至被演義、醜化,這有失歷史的公正。做為一個民國歷史人物,他在以下幾個方面的貢獻應予以肯定:
一、「蒲案」辛亥,舉義「同盟」

井岳秀父親去世後,家道逐漸中落。1902年兄弟分家後,井勿幕因債務無法應付,在井岳秀的幫助下,離陝赴渝,投靠父親的朋友在重慶讀書。次年冬與吳玉章同行赴日本留學。1905年7月24日,井勿幕在日本東京加入同盟會。同年冬,井勿幕奉孫中山之命並帶上孫中山給井岳秀的親筆信,回陝進行革命活動。在井岳秀的幫助下,井勿幕奔走西安和渭北各地,秘密活動,數月之間發展同盟會會員30餘人,正是這期間,井岳秀參加了同盟會,走上反清的舊民主主義革命道路。以後同盟會的秘密文件經常存放在井家,井家在西安竹笆市開設的老商號公正和紙店,也成了同盟會的秘密機關和井勿幕在西安活動時的寄居之所,也是同盟會人員秘密聚會之地。

1907年,同盟會會員常自新等組織蒲城縣教育分會,井岳秀擔任評議員,宣傳民主思想,進行革命工作。次年9月發生「蒲案」時,同盟會的秘密文件正是藏在井岳秀家中,當時井不在家,井夫人隨機應變情急之中將同盟會秘密文件埋藏於院中菊花叢中。官府搜查終無所得。晚上,他回到家裡焚燒同盟會名冊文件,保護了陝西革命黨人的安全。

1908年冬天,在井勿幕的親自主持下,成立同盟會陝西分會,1909年成立了陝西省咨議局。井岳秀被選為常駐議紳。為了籌措革命活動經費,兄弟倆商量,把家中多年珍藏的名人字畫,挑選出兩箱,交付張奚若帶赴日本換購軍火。為革命捐輸,無所顧惜。

辛亥武昌首義後,1911年10月22日的西安民黨起義響應,井岳秀、李仲三和李襄初等參與發起,從此井岳秀掌握了兵權。他英勇善戰、指揮有方,身受革命官兵擁戴。
二、靖國蒙難,救助虎城

1918年冬,井勿幕被害(時任陝西靖國軍前敵總指揮)。在北洋軍閥圍剿下,靖國軍逐漸兵敗。1922年陝西靖國軍三支隊司令楊虎城兵敗率殘部退入陝北,井對楊有鄉誼友情,深交至厚,欽佩楊對革命事業的忠誠和堅強意志,竭力維護楊的安全,頂著巨大壓力,堅決抗拒北洋政府的通緝令,收留楊部,並上報省方說楊脫離軍隊,在榆林閑住。從此兩人朝夕相處,親如兄弟。楊在榆林期間,突患傷寒,發高燒,昏迷不醒,病情嚴重時,井岳秀每日必親自探視,詳閱中醫處方,並派人細心護理,直至病癒,才放心。

1925年為響應北伐,井岳秀在榆林組織陝北國民革命軍自任陝北國民革命軍總司令,楊虎城以陝北國民革命軍前敵總指揮的身份率兩團兵力南下西安,其後才成就了一番歷史功勛。1933年,井應楊和省主席邵力子的邀請到西安,楊在歡迎井的大會上說:「沒有井師長的全力支援,就沒有十七路軍的今天。」

三、阻獨內蒙,保護成陵

井岳秀鎮守榆林23年,一直將維護蒙漢團結, 捍衛邊疆統一當做其最重要的職責,而竭盡全力。1913年,適值外蒙受帝俄沙皇蠱惑而獨立,並暗中鼓動內蒙古六盟脫離中央。河套伊盟七旗同時受到影響,烏審旗大喇嘛扎木薩聞知井部到達榆林,便請井會商大計。井岳秀憑借自己與蒙族首領的關系、超凡武藝、騎術及為人坦誠的態度,在會上陳述不可外附的七條理由,說服、勸阻王公內附。他的真摯,感動了王公貴族,隨將檄文和宣言發出。從此,盟旗王公們與他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互不幹擾,和睦相處,蒙漢人民往來交易更為活躍。

1925年在楊虎城率部南下西安遭遇圍城後,井本欲率部南下解圍,不期在蒙古人民共和國宣布獨立後,內蒙又欲獨立,為制止內蒙獨立,維護蒙漢團結,只能留守陝北,為捍衛邊疆統一,不惜愧對摯友。
1931年「9.18」事變後,偽滿州國成立。為防止偽滿蒙勢力染指「成陵」,再次挑動內蒙獨立,井岳秀派重兵守護「成陵」,

並意將「成陵」由額爾多斯草原遷往榆林保護,抗戰開始後(時井已去世)鄧寶珊將成陵由額爾多斯草原遷往榆林,後由榆林遷往蘭州,才使這一中華民族的歷史瑰寶得以保護至今。

1935年冬,張學良和楊虎城飛往榆林,會晤井岳秀,密談實現西北大聯合,停止內戰,聯合抗日的問題,井岳秀表示贊同。後雖因其於1936年春早逝,未能親歷西安事變和七七事變等重大歷史事件,但他在維護民族團結,捍衛國家統一這一大是大非問題上,頭腦始終是清醒的。

四、助學重教,興業利民

20多年,井岳秀積極主動與陝、晉、綏、寧甘鄰軍及伊盟王公搞好關系,從未與四鄰發生過爭奪地盤的軍閥混戰,避免陝北遭受兵器血刃之禍。同時也盡其所能為陝北現代教育和工商業的建立和發展,做了一些有益的事情。

井岳秀駐防陝北20年中,倡導地方教育,支持杜斌丞籌措經費,擴充榆林中學,創設女子師范、職業中學、榆林道立初級師范學校。還資助了一大批優秀青年在北京師大學習、出國留學(300餘人),有的畢業後回榆林任教,擔任各中學校長。並曾為蒲城堯山中學捐出大量書籍。這些都促進了陝北及蒲城文化教育事業的發展。

為了促進陝北的經濟發展,他創辦了陝北地方實業銀行、榆林惠記工廠、太原惠記軍衣社、神木官鹼廠等地方實業。本人還辦起了榆林裕惠號商行。1926年在榆林炮廠安裝了發電機、榆林職中實習工廠安裝起紡毛、製革機器,把現代化機器生產引進陝北,奠定了陝北毛紡、製革工業的基礎。

1931年南方遭受水災,榆林成立了「陝北救濟東南水災會」井岳秀為主席。決議各縣富戶殷商分等籌款,井岳秀帶頭慨捐六個月的薪俸以資提倡,支援災區。
在「延榆」公路的建設中,井岳秀任「陝北建築汽車路工程委員會委員長,對陝北公路建設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Ⅲ 李姓家譜輩分排列

李姓家譜輩分排列
李姓家譜輩分你可以參考4、隴西堂李氏七修族譜字派跟你的比較合
李氏家譜字派
1、隴西堂李氏一支五修族譜字派(部分)
……國、正、添、必、茂,高、騰、秀、起、彰,宗、榮、征、瑞、慶,祖、澤、遠、光、昌,德、盛、繁、家、祉,修、悠、發、久、祥,於、時、增、振、耀,弈、稷、衍、其、行。……
2、東山一支李氏家譜字派(部分)
……世、開、國、運,文、士、宏、興,正、心、誠、意,盛、德、日、新,英、才、應、遇,克、建、功、勛,榮、華、繼、美,光、宗、顯、親。……
3、高橋一支李氏三修族譜字派(部分)
……世、德、相、承、遠,揚、澤、錫、恆、光,文、明、是、明、昭、裕、啟,家、聲、慶、福、長。……
4、隴西堂李氏七修族譜字派(部分)
……山老派起語:派、紀、長、相、承,續、祖、義、秋、均。同漢庚午增派語:太、官、人、諱、義,司、千、兩、派、承,更、增、君、應、萬,秋、、林、傅、均。黑山原派:衛、嗣、瑛、耀、玉,立、志、潮、添、榮,光、輝、廷、秀、美,隆、盛、遇、先、春。井山原派:文、景、榮、人、金,勝、紹、木、太、雍,學、高、邦、大、美,隆、盛、遇、先、春。續修改正派語:卓、武、宏、忠、俊,賢、良、佑、上、賓,善、能、崇、祖、緒,閱、代、益、昌、興、恢、聲、源、自、遠,後、啟、象、全、新,D、范、開、元、運,咸、恆、垂、澤、清。續修新增派語:南、雅、其、祥、合,西、都、本、度、呈。和、敦、現、左、有,富、有、慶、安、平。……
5、善邑曲江李氏一支家譜字派(部分)
……本、曰、守、承、先、世、逢,紹、廷、政、學、安、邦、國,書、田、基、業、振、家、聲,景、運、文、明、光、祖、澤。……
6、雲湖李氏一支家族譜字派(部分)
……義、根、思、遠,榮、秉、丹、良,應、開、永、世,枝、芳、助、茂。今定十六字:瑞、集、星、垣,祥、徵、齊、宇,德、紹、前、徽,光、昭、祖、緒。……
7、錦瀟堂李氏一支五修族譜字派(部分)
……子、民、享、盛、世,國、祚、自、長、春,祖、德、周、賢、士,宗、功、漢、彥、臣,貽、謀、宏、遠、大,文、允、啟、開、新。
8、寧鄉李氏一支五修族譜字派(部分)
……崇、志、奉、正、宗、祖、方、應、兆、龍、榮、華、發、達、茂、永、遠、曜、先、公。一修原派:文、光、恢、世、緒、良、澤、啟、廷、封、長、振、家、聲、大、禎、祥、國、祚、雍。三修新派:忠、孝、功、名、顯、詩、書、道、業、隆。派次:宏、開、景、象,家、世、克、昌,承、宜、祖、德,永、錫、賢、良。……
9、沅江李氏一支四續宗譜字派(部分)
……景、繼、修、鳳、玉、應,春、世、時、之、成,大、學、文、名、顯,鴻、勛、泰、運、新,克、勤、功、益、懋,遵、道、治、常、隆,守、訓、承、先、志,敦、行、尚、本、真,有、恆、斯、建、業,能、立、定、增、榮。……
10、敘樂堂李氏一支宗譜字派(部分)
……森、堂、惟、思、永,珠、仕、忠、正、春,良、善、惟、思、永,興、隆、福、壽、昌。英霍六太三支合議新增派:孝、友、傅、家、學,詩、書、顯、國、長。……
11、南郭李氏一支十一修宗譜字派(部分)
……居、均、元、景,丕、基、式、廓,文、獻、日、存,英、明、代、作,規、啟、來、哲,道、裕、先、覺,美、繼、西、昆,盛、傅、東、洛,奕、葉、香、騰,新、枝、秀、擢,甘、雨、和、風,增、輝、花、萼。……
12、龍船港李氏一支五修族譜字派(部分)
……德、以、仕、大、萬、李、春、勝,賜、隆、先、光、開、聯、榮、蔭,人、文、蔚、起、升、朝、輔、政,世、澤、孔、長、家、風、愈、盛。……
13、滕沖疊水河李氏一支家譜字派(部......餘下全文>>

李姓家譜輩分排列順序李姓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姓氏。李姓在《百家姓》中排第4位。是2007年中國大陸人口第二多的姓氏。但根據戶籍管理部門的「全國公民身份信息系統」(NCIIS),李姓則為第三大姓。在朝鮮和越南,李姓也是常見姓氏,在丹鮮李姓為第二大姓。李姓為了區別其他同音姓,常說「十八子李」或「木子李」。根據1977年中國史學家李棟明在《東方雜志》發表的一篇有關「姓」的論文上指出,李姓是全球華人十大姓之一。據統計,李姓人口總數超過1億,佔中國總人口的7.19%多,約佔全國漢族人口的7.94%。河南鹿邑是李姓的發源地,河南省是中國李姓的第一大省。

李氏家族的輩分是怎麼排的李姓家族,輩序是元、美、光、先、緒、敦、修、大、守、成、廣、傳、家、仕、本、唯、學、可、長、榮」。李姓家譜介紹李姓族譜種類繁多,數量驚人,據說美國猶他家州譜學會存有115種,北京圖書館收藏有67種,民間保存者不計其數。從時間上說,李姓族譜始於宋代,盛於明、清,還有一些是近現代的,基本上都是私修,而且有初修、續修、再修等版本。修譜的主要目的是「尊祖收族」,並對宗族成員進行「尊尊親親之道」的倫理教育,也就是尊敬祖先,加強宗族團結,明確怎樣為人處事。族譜的主要內容是記載李姓世系(即世代相傳的統系)和重要人物的事跡,一般前有序文、凡例,後記祠堂、祖塋、輩分、族規、家訓等。序文介紹李姓起源、分支始祖、本譜編修宗旨等。北宋景佑二年(1035年)王曾、歐陽修分別為《李氏族譜》寫的序說:「皋陶大理氏支孫征,相夏,避難於長安李樹坡,指李為姓……」「先大孺人系出金陵李氏……我李氏自隴西公、唐公、臨淮王光弼、隴西郡火德以來,王侯、尚書、宰相一時貴顯,世英與倫;其後,暫經離亂、遷徙不一,由金陵、桂陵、西蜀、長安、長沙、洪州、吉安、撫州、福建、廣東、雲南,莫非金陵之派……聞譜之為制,所以別世系、辨尊親而教愛之道存焉。」「凡例」說明本譜的體例及收錄范圍。例如,文川(今福建省連城縣蓬峰鎮)《李氏七修族譜》有這樣一些記載:「族譜橫圖所以明世次也,故每為一世為一層,條系於名下或一子至幾子而止,等而下之至五世為一截,又起而系六世,等而下之至十世為一截,自後十一世至數十世,俱照此式」;「橫圖書法先大書名諱,旁行細字分書某之幾子,次書字、書號及行履歷、生卒年月、配某氏、或繼娶某氏,俱書生卒及葬所」;「凡字型大小、行配、生卒、葬所、年月,考實則書,無考則闕」;「凡本族先世仕有清節雅望者,必詳傳其爵位、功德,未仕而有學行事功,可為世法者,亦傳其實」;「婦有美行及苦節可稱者,亦各為書」。祠堂、祖塋,有文字敘述,還配有圖。李姓輩分排列有序,用字講究,為了便於記誦,大都編成詩、聯。例如,清道光《李氏宗譜》列李金脈派的輩次為:「榮升芳建定,萬代承宗明;世時乾坤太,子文應必興」;清光緒《隴西郡李氏族譜》列李觀脈派班次(班列的次序)為:「紹祖隆先澤,道德傳家良;學士登魁首,榮華萬載香」;「光宗思繼述,世代發籍長;久遠綿祖德,永賴振綱常」。這些詩、聯,按先後順序拆開的每一個字,就是這一脈派下傳若干代每一代的字輩。

李氏家譜字輩大全1、出自嬴姓,為顓頊帝高陽氏之後裔。堯時,皋陶曾擔任大理(掌管刑獄的官)的職務,其子伯益被賜為嬴姓,後子孫歷三代世襲大理的職務,其子孫按照當時的習慣,以官為氏,稱理氏。理氏改為李氏的說法有兩種。一種說法是:商紂時,皋陶後裔理徵,在朝為官,因直諫得罪了商紂王,而被處死,其妻契和氏帶著兒子利貞逃難時,因食李子充飢,才得以活命,故不敢稱理,便改姓李氏。另一種說法是:據《姓氏考略》記載,周之前未見有李氏,自從有老子姓李,名耳,為利貞的後裔,因祖上世代為理官,理、李兩字古音相通,便也以李為氏。顯然,李氏是始於李耳稱姓的。
2、出自他族改姓。三國時,諸葛亮平哀牢夷後,賜當地少數民族趙、張、楊、李等姓。鮮卑氏有復姓叱李氏,漢化後,改為漢字單姓李氏。是為洛陽李氏。
3、出自他姓改李氏。據有關資料所載,唐開國元勛有諸將徐(徐氏、安氏、杜氏、郭氏、麻氏、鮮於氏等16氏,因立功從唐國姓,賜予李氏。
二、李姓遷徙分布:
李氏自商末至東周的二百年間一直居住在豫東。
西漢時,李氏有一支遷往今山東境。
大約自東漢開始,有李氏族人陸續徙居西南,分布於川、滇一帶,其中有的融入白、苗、壯、彝、滿、回、土家、納西等民族中。
魏晉南北朝時,李氏已是全國的大姓,中原的崔、盧、李、鄭並稱四大名門望族,但在唐以前主要是在北方發展。
唐朝是中國封建社會的鼎盛時期,李氏作為國姓,最為顯貴。唐代李氏南遷主要有三次:
一次是在唐朝初期,李氏部分人南遷,其中河南的李氏有的於唐高宗時隨陳政、陳元光父子入閩開辟漳州。
第二次是安史之亂時,有不少李氏子孫遷往南方。
第三次是五代時,因動亂,李氏有遷往福建、莆田、晉江等地定居的。
從明末開始,閩、粵李氏陸續有人移居台灣。
李氏遷徙至海外,始於明朝初年,去琉球國的都是福建人,琉球國派往明、清的通事有許多人姓李,皆系自福建移居琉球的華人。
在中國歷史上,李姓稱帝稱王者多達60餘人,先後建立有大成、西涼、涼、吳、魏、唐、楚、後唐、南唐、大蜀、西夏和大順等政權。
三、李姓郡望堂號:
1、堂號
隴西堂,因為李氏望出隴西郡故名。
2、郡望
隴西郡:戰國時置郡。此支李氏,其開基始祖為秦司徒李曇長子李崇。
趙郡:漢時置郡。此支李氏,其開基始祖為秦太傅李璣次子李牧。
頓丘郡:西晉時置郡。此支李氏隴西李氏分支,其開基始祖為西漢名將李廣,1世孫李忠。
中山郡:漢高帝置郡。此支李氏為趙郡李氏分支,其開基始祖為李璣第三子李齊。
廣漢郡:漢時置郡。此支李氏為隴西李氏之後,其開基始祖為李尚(李廣之父)。
四、李姓家乘譜牒:
全國:隴西郡李氏族譜總譜不分卷、李氏近房宗譜不分卷、李氏族譜。
河北:濼縣李氏族譜五卷、濼邑李氏族譜四卷、李氏族譜不分卷、李氏支譜不分卷、李氏家譜不分卷、李氏張恕堂本支譜十卷。
上海:李氏家乘一冊、隴西李氏宗譜不分卷、竹岡李氏族譜十卷首一卷。
江蘇:夫椒李氏家乘八卷、江寧李氏宗譜不分卷、李氏族譜二卷宗圖一卷、李氏三房支譜四卷。
浙江:西塘李氏支譜十二卷、嘉興梅會李氏族譜二十二卷、梅會李氏族譜十二卷
父親在世時提到:大\頭老家的祠堂里有記載,我族來源於隴西世家,看上面的李姓來源中確實寫有:
李姓郡望堂號:
1、堂號
隴西堂,因為李氏望出隴西郡故名。
2、郡望
隴西郡:戰國時置郡。此支李氏,其開基始祖為......餘下全文>>

李姓排輩家譜友你好:研究姓氏和家譜這可是個復雜的問題。李姓他是中國的一個大姓。在《李氏家譜》中,按字輩排譜自然就很難了。全國各地的李氏有所不同。要知道山西省洪桐縣一代那可是中國百家姓的發源地。在此僅談李氏家譜(不能單純的講夏津一個地方.)例如老祖籍洪桐縣一代現有傳世的為:繼.厚.傳.家.廣.兆.德.炎.思.昌;萬.群.士.紹.延.邦.國.永.振;月.成.興.相.道。萬.方.龍.元.天.學.高.先.宗.德.國.正.永.安.定.世.代.玉.朝.君。但從李世民當皇帝之後,後裔和全國的百姓們也開始想姓李和叫李XX了。所以當年姓李的人增加。這樣李姓的家譜就復雜起來。李氏後裔中,「世」字輩之後排輩為:谷.琰.宣.閎.伯.居.均.元.景.昌.思.時.嘉.顯.廷.希.承.李.會.象.淑.廷.德.茂.儲.榮.恩...排輩多的能達好幾十輩(代),少的僅有3-5輩(代)然後就不知後代如何起輩了。在這兒我也給朋友列舉幾例。有的只排輩:長.連.洪.林.秋???還有的排輩:促.上.自998.作.維.傳.士.仰.新.本.善.佳.錦.邦.瑞.啟.占.乃.良.恆...以山東省為主的李氏:桂.明.福.印.德.林.興.國.政.鄉.田.傳.九.洲;紀.克.永.傳.清.明.和.順。要有後人自已來整理。目前山東的(陽谷縣)60代為一排輩的家譜最全了。家譜為:
繼世傳家葆.思國安慶章;乃禎鴻秀順.福履永興昌;
德臻綿長久.廉潔恭學良;忠義應琛省.立志建清光;
偉業奇廣聚.春和壽益旺;祝華延聖景.恩尊效平陽。
在例如:(汕頭一代的李氏)
隴西開統緒.冠冕盛大唐;將相功勛偉.經書道德祥;
守成嗣續績.創業祖宗光;詩禮家聲顯.仕師世澤長;
學文兼習武.修紀並立綱;孝友充庭宇.臣鄰重贊襄;
平居講仁讓.報國效忠良;積善有餘慶.承先自永昌;
箕裘欣克紹.蘭桂喜騰芳;燕翼貽謀遠,椒番萬載香。
還有雲南文山一代的李氏:
春季嗣雲慶,祖宗鳳郁善,樂仁正本春;時方開元泰,奇茂兆生成;孝友忠和信,節義智廉能;敬勝宣端哲,文章冠道經;世濟升隆景,名昭邦國新;徽猷當益盛,聖武紹令聞;秀彥思昌熾,偉碩更蕃馨;清香愈華美,瑞品慶加珍;高瞻如珠佑,厚福必恆臨;甲乙長相繼,永遠振朝廷。
這樣看來朋友對對號也就是了,真正的想有當代自家們上的家譜還要個人制訂整理方可。(個人提示觀點.僅僅供朋友參考.)

李氏家譜字輩是怎樣排列的我也不知但我是李氏義字輩

李氏家譜字輩李氏字輩譜
1、湖北:逢水仕金廷,陽一可必自,居世成善國,其家祥光美;
2、四川安岳:華時應有,文才必仲,仁義智信,正大光明,克承先緒,世代榮昌;
3、四川安縣:大福智忠信,文才必仲行,國德應有慶,世守常增培,孝順綿基緒,詩書啟俊英,若能立邦本,定可振家聲;
4、江西:光天化月照,鴻先喜泰堯,才發興隆茂,林應登文朝,忠厚傳家遠,開祥重得尊;
5、浙江仙居:仁義禮智信,天地元黃宇,宙蘭馨竹秀;
6、有、芳、毓;
7、李煜同族:大祖原安福,衡湘玉樹連;
8、重慶涪凌:萬文登聯國,弘世成福大,倫常家齊治,山青永長安;
9、湖北當陽:世時正宏大,光宗承榮昌,永遠傳家德,賢名達萬方;
10、重慶梁平:汝名時聞,可仲彥仕,為善承宗,大光萬世---金堂衍聖,江佑開先,詩書繼首,代啟英賢;
11、陝西漢中:作、芳、樹、陽、建;
12、國、勛、業、秀、廣;
13、福建:正自大學繼,洪儒道法傳,時中國乃泰;
14、俊發齊英啟瑞祥,經倫華史慶賢良。國正家興棟林茂,盛大日新富有常;
15、湖茫李氏:再如承先祖,文嗣仕永昌,德厚能繼美,聲名必遠揚;
16、四川威遠:忠、仁、希、尚
17、湖北安陸:派衍隴西代象賢,簪纓甲第慶纏綿,南宮歸獲超今古,兆楚人文極萬千;
18、華國才猷真裕俊,經邦讀列可光前,雲初祖爾原同氣,源遠流長百世傳;
19、常紹前光修德大家聲遠振詩書長;
20、國治家齊維爾克昌,存心寬忍百世其長,興宗耀祖富貴永強,繼傳忠義安吉宏揚;
21、山東海陽:仁、孔、作、樹、超、知、忠、京;
22、四川岳池:文松逢先新林芳,時振飛繼生元良,健代榮華永世昌;
23、山東莒縣::元、東、實(欽)、成、作、山、明、永、秀;
24、湖北荊州:成、中、召、祖、訓、孝;
25、萬,清,紹,德,長;
26、山東青州:學、永、臨、田、增、景、修;
27、遼寧:詠雲成文尚,空廣生樹久,洪世長積德,學中萬國書;
28、江蘇徐州:敦厚恆存,敬成自守;
29、四川:其文忠福井,百萬興庭大,朝臣芳楚玉,治國定安邦;
30、湖北麻城:西開廣達,文賢忠厚;
31、燈久光明,永懷道德;
32、桂、明、福、印;
33、安、永、懷、瑞、興、啟;
34、世守其業,繼祖承德;
35、正大光明,修齊治平;
36、文學丕萬世,永玉國鴻昌;
37、文守繼興世治廷永成希,春明毓殿英政東;
38、元向知本大,文運振明新,學道恢仙澤,存仁潛信真;
39、龍殿騰飛,屏翰洪廣,俊美英奇,聲名顯達,簡策昭垂。寬懷功厚,猛勇雄威,書謨典訓,忠孝友魁,人文蔚起,世第永輝;
40、顯、萬、鴻、清、榮;
41、大田逢春玉,國輝久長開,德澤永世遠,福祿自天來;42、榮紹士漢孝,克明必本元,國邦朝山林,承;
43、文、朝、述、先、偉;
44、正裕厚培,長春肇慶,爾履惟恆,端本崇敬;
45、人文未起,升朝輔正;
46、光良久遠善,任孝一正方,元啟天開宗,易長文明輝,先緒克定大,吉昌榮國邦;
47、原裕廣崇興,時青顯達隆,賢良昭祖訓,俊秀紹先忠,交慎締;
48、桂榮盛昌茂,征應念仕升;
49、貴宗雲朝春光慶天道顯昭崇典則玉成才美期登用大建文模轉正直;
50、必宴餘定全,登宗如得相,呈綉高穎景-----順繼文明遠,功崇振澤長,學科連步上,邦國永增光;...餘下全文>>

李姓輩分表?

請問一下李氏家族輩分是怎樣排的建議你到李姓吧去看看,可能有答案。

李氏族譜字輩1051山東安丘:和、鳳、一、金、海、彥。
1052山東安丘峰山:耀、作、聲、德、茂、學。
1053山東濱州:清、鴻、希、澤、延。
1054山東博興:月(岳)、士、東、南。
1055山東昌邑:本、天、尚、名、?生、?、九、修、學、章(林)、太。
1056山東昌邑:逢廣守舉貴,昌樹林繼勛,喜田景華慶。
1057山東昌邑:廷東朝珍彥,天公?X效?L,?V守舉??,宜向宗志元。
1058山東德州:漢熙慶正廣,康風清太勇;海紅祝德大,安登騰和忠。
1059山東德州:辱季紹光,照先名傳。
1060山東登州:樹、林、森、茂、棟。
1061山東東明:龍光庭中玉,而克若雨宏;賢仕良國彥,名儒振家聲。
1062山東東平:曰起清庭,玉作幫(國)寶,去獻家祥。
1063山東東營:德、修、文、建。
1064山東肥城:際兆昌允,瑞開洪圖。
1065山東費縣:興、清、春、佩、英。
1066山東高密:化宗春作,道來風和順。
1067山東高密:玉、福、克、紹、先、哲。
1068山東高密:元憲詒敦迪,嗣府毓儲;衍祚最隆翼,永傳纘厚圖。
1069山東高密西鄉:春、樹、希、宗、世、建。
1070山東高青:桂、鳳、振、恩、廣。
1071山東冠縣:同學付子玉,乃維祖澤鴻。培承獻代列,百世慶繁昌。恩惠廣永存,萬季倫章春。分支始祖李侃公。
1072山東廣饒:榮、龍、慶、好、開。
1073山東海陽:昌書耀志用,慶輔昭繼鳳。
1074山東海陽:方汝紹世孔,作樹超智忠。
1075山東海陽:潤、珠、明、浼
1076山東海陽:世孔作樹,超知忠京。
1077山東海陽:悅、信、維、仁、義。
1078山東荷澤:景、效、朝、進、廣、憲、中。
1079山東荷澤:世、守、海、孝、存、靈、聖。
1080山東菏澤鄆城縣符樓村:中成心乃玉,瑞緒容風昌
1081山東黃縣:振恕維家遠懷忠。
1082山東黃縣李氏:(玉龍昌秀)守正可,(蘭宏蓉)九希丕,恆樹同宗本。
1083山東惠民:景、佃、文、相、豐、春。
1084山東即墨:自春雲廣太,少茂世新傳;同真洪古慶,雙鹿永長年。
1085山東濟南:九、秀、佰、寶。
1086山東濟南:慶、林、承、昌。
1087山東濟南:廷登貴化榮,溫良共簡讓。
1088山東濟南:萬、廷、恩、廣、德、佩。
1089山東濟南:正、亮、先、仁、德。
1090山東濟南長清:九士思念明,廷登貴(殿)化榮,溫良共簡讓。
1091山東濟南李氏:大、志、玉、清、明、鴻、泰。
1092山東濟南歷城:太、兆、玉、宗、繼。
1093山東濟南歷城:文、學、寶、善、延、吉、清。
1094山東濟南宛平:樹、恩、之、永、仁。
1095山東濟寧:貴、寶、彥、廣、常。
1096山東濟寧:若肇維祥,作善得昌;奉述庭訓,永標其方;謹言慎行,尊乃倫常;千斯萬年,茲亦攸光;續傳久遠,人所共望。
1097山東濟寧:興繼開明,啟承發榮;忠孝修德,方正建行;經綸衍續,祥和久恆;隆盛光祖,顯耀滿庭。
1098山東濟寧:月、兆、興、克、衍、久。
1099山東嘉祥:鳳、玉、恩(如)、兆(基)。
1100山東嘉祥:懷、效、若、兆、偉、祥。
1101山東膠......餘下全文>>

Ⅳ 《舊唐書》卷十九下 本紀第十九下

◎僖宗

僖宗惠聖恭定孝皇帝諱儇,懿宗第五子,母曰惠安皇後王氏。咸通三年五月八日生於東內。初封普王,名儼。十四年七月,懿宗大漸。其月十八日,制曰:"朕守大器之重,居兆人之上,日慎一日,如履如臨。旰昃勞懷,寢興思理,涉道猶淺,導代未孚。而攝養乖方,寒暑成癘,實有慮於闕政,且無暇於怡神。恙未少瘳,日加浸劇,萬務凡總,須有主張。考思舊章,謀於卿士,思闡鴻業,式建皇儲。第五男普王儼改名儇,孝敬溫恭,寬和博厚,日新令德,天假英姿,言皆中規,動必由禮。俾崇邦本,允協人心,宜立為皇太子,權勾當軍國政事。咨爾中外卿士,洎於腹心之臣,敬保予胤,輔成予志,各竭乃心,以安黎庶。布告中外,知朕意焉。"是日,懿宗崩。二十日,即皇帝位於柩前,時年十二。左軍中尉劉行深、右軍中尉韓文約居中執政,並封國公。

八月,皇帝釋服。冊聖母王氏為皇太後。河南大水,自七月雨不止,至釋服後方霽。

九月,守司空、門下侍郎、平章事韋保衡貶賀州刺史。以岳州刺史於琮為太子少傅,緣琮貶逐者並放還。循州司戶崔沆復為中書舍人,前戶部侍郎、知制誥、翰林學士承旨鄭畋為左散騎常侍,前兵部侍郎、知制誥、翰林學士張裼為太子賓客,前諫議大夫高湘復為諫議大夫,前宣歙觀察使楊嚴復為給事中。十月,左僕射、門下侍郎、平章事劉鄴檢校左僕射、同平章事,兼揚州大都督府長史,充淮南節度觀察副大使、知節度事。

十一月,以光祿大夫、守太子少傅、駙馬都尉於琮檢校尚書左僕射,兼襄州刺史、御史大夫,充山南東道節度觀察等使。十二月,雷震。義成軍節度使、檢校刑部尚書杜慆就加兵部尚書。

乾符元年春正月辛酉朔。乙丑,左僕射、門下侍郎、平章事蕭仿兼右僕射。門下侍郎、吏部尚書、平章事王鐸檢校吏部尚書、同平章事,兼汴州刺史,充宣武軍節度、宋亳觀察等使。二月,葬懿宗於簡陵。

三月,以河東節度使、檢校尚書右僕射崔彥昭為尚書兵部侍即,充諸道鹽鐵轉運等使。以銀青光祿大夫、京兆尹、上柱國、岐山郡開國公、食邑三千戶竇浣檢校戶部尚書、太原尹、北都留守、御史大夫,充河東節度管內觀察處置等使。以中書侍郎、刑部尚書、同平章事趙隱檢校吏部尚書、潤州刺史、浙江西道都團練觀察等使。四月,崔彥昭本官同平章事,領使如故。以前淮南節度使李蔚為吏部尚書。以天平軍節度使、檢校尚書右僕射、兼鄆州刺史高駢檢校司空,兼成都尹,充劍南西川節度副大使、知節度事。以右散騎常侍韋荷為吏部侍郎。前同州刺史崔璞為右散騎常侍。右領軍衛上將軍渾僖檢校吏部尚書、左千牛衛上將軍。以侍御史盧胤征為司封員外郎,判戶部案。

五月,以吏部侍郎鄭畋為兵部侍郎、同平章事,戶部侍郎、知制誥、翰林學士、賜紫金魚袋盧攜本官同平章事。太子右庶子李嶧為太僕卿,侍御史裴渥為起居郎。以嶺南東道節度使、檢校刑部尚書鄭從讜為刑部尚書,以吏部侍郎韋荷檢校禮部尚書、廣州刺史、嶺南東道節度使。七月,以禮部侍郎裴瓚為檢校左散騎常侍、潭州刺史、御史大夫、湖南觀察使;故湖南觀察使李庾贈禮部尚書。十月,以中書舍人崔沆為中書侍郎,右諫議大夫崔胤為給事中。

十一月丙戌朔。庚寅,上有事於宗廟,禮畢,御丹鳳門,大赦,改元為乾符。宰相蕭仿兼司空、弘文館大學士、太清宮使,兵部侍郎崔彥昭為中書侍郎,兵部侍郎鄭畋為集賢殿大學士。以宣慰沙陀六州部落、檢校兵部尚書李鈞為靈武節度,制曰:"朕以沙陀驍勇,重累戰功,六州蕃、渾,沐浴王化。念其出於猜貳,互有傷殘,而克璋報仇,其意未已。被我君臨之德,軫吾子育之心,爰擇良能,俾之宣撫。惟爾先正,嘗鎮北門,待國昌以雄傑之才,置國昌於濟活之地。既藉奕葉之舊,又懷任土之觀。是用付以封疆,委之軍旅,必集王事,無墜家聲。"初鈞父業鎮太原,能安集代北部落。時李國昌父子據大同、振武,吐渾、契苾、幽州諸道之軍攻之不利,故假鈞靈武節鉞,率師招諭之。以長安令李壁為諫議大夫,以吏部員外郎徐彥若為長安令。兵部郎中盧鄯為楚州刺史。十二月,黨項、回鶻寇邊。以左司郎中崔原為兵部郎中,江州刺史李可仁為右司郎中。權知工部尚書牛蔚為禮部尚書,太子賓客於浱為工部尚書。是冬,南詔蠻寇蜀,詔河西、河東、山南西道、東川徵兵赴援。西川節度使高駢奏:"奉敕抽發長武、鄜州、河東等道兵士赴劍南行營者。伏以西川新軍舊軍差到已眾,況蠻蜒小丑,必可枝梧。今以道路崎嶇,館驛窮困,更有軍頓,立見流移,所謂望一處完全而百處俱破。且兵不在眾而在於和,其左右神策長武鎮、鄜州、河東所抽甲馬兵士,人數不少,況備辦軍食,費損尤多。又緣三道藩鎮,盡扼羌戎,邊鄙未寧,望不差發。如已在道路,並請降敕勒回。"詔答曰:"蠻蜒如尚憑凌,固須倍兵御敵;若已奔退,即要並力追擒。方藉北軍,助平南寇,其三處兵士,宜委高駢候到蜀日分布驅使。具務多多之辦,寧亂整整之師。其河東一千二百人,令竇浣不要差發。"時駢捍蠻已退,長武兵士竟至蜀而還,議者惜其勞費而虛邀出入之賞也。右軍中尉韓文約以疾乞休致,從之。

二年春正月乙酉朔。己丑,宰相崔彥昭率文武百僚上尊號,上御正殿受冊。以知內樞密田令孜為右軍中尉。南蠻驃信遣使乞盟,許之。以鳳州刺史郭弘業為左金吾衛將軍。庫部郎中韋岫為泗州刺史,都官員外郎李頻為建州刺史。

二月,以兵部侍即、充諸道鹽鐵轉運使王凝為秘書監,以所補吏職罪也。以吏部侍郎裴坦為兵部侍郎,充諸道鹽鐵轉運使。以翰林學士崔澹為中書舍人;翰林學士徐仁嗣為司封郎中,學士如故。以容管經略招討使高秦檢校戶部尚書,太府卿李嶧為宗正卿,湖州刺史張搏為盧州刺史,庫部員外郎楊堪為吏部員外郎。

三月,以右補闕鄭勤為起居郎,度支推官牛徽為右補闕。以戶部郎中崔彥融為長安令,都官郎中楊知退為戶部郎中。左司員外郎唐嶠為刑部郎中,刑部員外郎畢紹顏為左司員外郎,侍御史鄭頊為刑部員外郎。四月,海賊王郢攻剽浙西郡邑。以殿中侍御史李燭為禮部員外郎。以太子賓客張裼為吏部侍郎。前淮南節度使李蔚為太常卿,成德軍節度使王景崇加開府儀同三司。秘書監蕭峴為國子祭酒。汝州刺史崔彥沖為太子賓客分司。新除吏部侍郎張裼為京兆尹。東川點檢兵馬使吳行魯可金紫光祿大夫、檢校兵部尚書,兼梓州刺史、御史大夫,充劍南東川節度等使。以東川節度使、檢校戶部尚書崔充為河南尹;河南尹李晦檢校左散騎常侍,兼福州刺史、福建都團練觀察使。以鳳翔隴西節度使、檢校司徒、同平章事、上柱國、涼國公、食邑三千戶令狐綯進封趙國公。

五月,濮州賊首王仙芝聚於長垣縣,其眾三千,剽掠閭井,進陷濮州,俘丁壯萬人。鄆州節度使李種出兵擊之,為賊所敗。以殿中少監薛璫為衛州刺史,國子司業裴拙為洋州刺史,中書舍人崔沆為禮部侍郎,兵部郎中裴虔余為太常少卿。六月,以司勛員外郎薛邁為兵部郎中,戶部員外郎鄭就為司勛員外郎,倉部員外郎鄭綮為戶部員外郎,主客員外郎王鐐為倉部員外郎。

秋七月,以大理卿蔡行為豐州刺史、天德軍都防禦使,大理卿張彥遠為大理卿。以京兆尹張裼檢校戶部尚書,兼鄆州刺史、御史大夫,充天平軍節度、鄆曹濮觀察等使。以左司勛員外郎杜貞符為都官郎中,吏部員外郎牛循為金州刺史,司封員外郎盧胤征為吏部員外郎。十月,以秘書少監李貺為諫議大夫。以前大同軍及雲朔都防禦營田供軍等使李璫檢校左散騎常侍、豐州刺史,充天德軍豐州西城中城都防禦使、本管押蕃落等使。以考功員外郎趙蘊為吏部員外郎,戶部員外郎盧庄為起居員外郎,禮部員外郎蕭遘為考功員外郎。

十一月,以起居郎劉崇龜為禮部員外郎,殿中侍御史孔綸為戶部員外郎。是月,雷震電。左僕射王鐸兼門下侍郎、同平章事,復輔政。

三年春正月己卯朔,司空、門下侍郎、同平章事蕭仿以病求免,罷為太子太傅。浙西奏誅王郢徒黨。以左金吾衛大將軍、右街使齊克讓檢校兵部尚書,兼袞兗沂海等州節度使。

三月,以吏部尚書歸仁晦、吏部侍郎孔晦、吏部侍郎崔蕘試宏詞選人,考功郎中崔庾、考功員外郎周仁舉為考官。以太常卿李蔚本官同平章事。奉天鎮上言金龍晝見,自河升天。門下侍郎崔彥昭太清宮使、弘文館大學士,中書侍郎、刑部尚書、平章事鄭畋監修國史。以右武衛大將軍墨沖謙為左金吾衛大將軍,以黎州刺史杜岡為雅州刺史。

五月,以江西觀察使獨孤雲為太子少傅,金州刺史束鄉勵為嘉州刺史。

六月,敕福建觀察使李播、荊州刺史楊權古、蔚州刺史王龜范、璧州刺史張贄、濮州刺史韋浦、施州刺史婁傅會、刑州刺史王回、撫州刺史崔理、黃州刺史計信卿等:"刺史親人之官,苟不諳詳,豈宜除授。比為朕養百姓,非獨榮爾一身,每念疲羸,實所傷嘆。李播等九人授官之時,眾詞不可;王回等三人到郡無政,惟務貪求。實污方州,並宜停任。"以檢校右散騎常侍、衛尉卿李鐸為太府卿,以涼王傅分司裴思謙為衛尉卿,撫王府長史劉允章涼王傅。主客郎中崔福為汾州刺史,荊南節度副使王慥為主客郎中。六月,以門下侍郎、刑部尚書、平章事、太清宮使、弘文館大學士、判度支崔彥昭兼左僕射,中書侍郎鄭畋兼門下侍郎,太常卿、平章事李蔚為中書侍郎。以歙州刺史蕭騫為右司員外郎,右司員外郎崔潼為歙州刺史。七月,草賊王仙芝寇掠河南十五州,其眾數萬。是月,賊逼潁、許,攻汝州,下之,虜刺史王鐐。刑部侍郎劉承雍在郡,為賊所害。賊遂南攻唐、鄧、安、黃等州。時關東諸州府兵不能討賊,但守城而已。以戶部郎中李節為駕部郎中,金部郎中王慥為戶部郎中,主客郎中鄭諴為金部郎中,金部員外郎張譙為主客郎中,屯田員外郎竇珝為金部員外郎,京兆司錄趙曄為屯田員外郎。工部侍郎崔朗為同州刺史,左軍擗仗使、左監門衛上將軍西門思恭為右威衛上將軍。以右諫議大夫、知制誥魏簹為中書舍人。

九月,以右丞崔蕘權知吏部侍郎,禮部侍郎崔沆為尚書右丞,中書舍人高湘權知禮部侍郎,京兆尹楊知至為工部侍郎。兵部尚書、兼太常卿李榼檢校尚書右僕射、太常;衛尉卿蕭寬為鴻臚卿,充閑廄使。以宰相崔彥昭男保謙為秘書省校書郎。右僕射、門下侍郎、平章事崔彥昭加特進;門下侍郎、禮部尚書、平章事鄭畋可特進。太中大夫、平章事盧攜可銀青光祿大夫;銀青光祿大夫、平章事李蔚可金紫光祿大夫。以太府卿李嶧檢校工部尚書、滑州刺史、御史大夫,充義成軍節度、鄭滑潁觀察處置等使。雅州自六月地震至七月未止,壓傷人頗眾。詔河南藩鎮舉兵討賊。以刑部郎中李磎為戶部郎中,分司東都;戶部郎中鄭諴為刑部郎中。戶部郎中、知制誥、翰林學士王徽為中書舍人,戶部員外郎、翰林學士蕭遘為戶部郎中,學士並如故。諫議大夫趙蒙為給事中,商州刺史張同為諫議大夫。

十一月,以司門員外郎鄭蕘為池州刺史,水部員外郎樊充為工部員外郎,汴宋度支使杜孺休為水部員外郎。太常少卿崔渾貶康州刺史,揚州左司馬鄭祥為澧州刺史,度支分巡院使李仲章為建州刺史。十二月,以右金吾衛將軍張簡會為左金吾大將軍,充右街使;右龍武將軍李弢為右金吾將軍。前陝西虢觀察使陸墉為太子賓客。

四年春正月癸酉朔。丁丑,降制赦天下繫囚及徒流人放還。以諫議大夫李湯為給事中,以兵部郎中崔厚為諫議大夫。大理少卿王承顏為鹽州刺史,明州刺史殷僧辯為大理卿。以吏部尚書鄭從讜、吏部侍郎孔晦、吏部侍郎崔蕘考宏詞選人。

三月,以開府、行內侍監致仕劉行深為內侍省觀軍容、守內侍監致仕。以判鹽鐵案、檢校考功郎中鄭溵為司封員外郎,充轉運判官。兵部員外郎裴渥為蘄州刺史,職方員外郎盧澄為兵部員外郎。以草賊大寇河南、山南,詔曰:

亂常干紀,天地所不容;伐罪吊人,帝王之大典。歷觀往代,遍數前朝,其有怙眾稱兵,憑凶構孽,或疑迷於郡縣,或殘害於生靈。初則狐假鴟張,自謂驍雄莫敵;旋則鳥焚魚爛,無非破敗而終。蓋以逆順相懸,幽明共怒。近者龐勛拒命,王郢挻災,結聚至多,猖狂頗甚,尋則身膏原野,家受誅夷。亦有方從叛亂,能自徊翔,移吉凶於反掌之間,變禍福於立談之際。則諸葛爽今為刺史,朱實見存將軍,弘霸郎受職於禁營,宋再雄策名於淮海,莫不身名光顯,家族輝榮。近准諸道奏報,草賊稍多,江西、淮南,宋、亳、曹、潁,或攻郡縣,或掠鄉村。雖命兵師,且令招撫。朕以寬弘為理,慈愍居心,每念蒼生,皆同赤子。恨不能均其衣食,令致荒飢,寧忍迫以鋒芒,斷其身首。如王仙芝及諸賊頭領能洗心悔過,散卒休兵,所在州府投降,便令具名聞奏,朝廷當議獎升。如諸賊頑傲不悛,凶強自恃,即宜令諸道兵師掎角誅剪。若諸軍全捕得一火草賊數至三百人已上者,超授將軍,賞錢一千貫。如鄉材有干勇才略,而能率合義徒,驅除草寇者,本處以聞,亦與重賞。如鄭鎰、湯群之輩,已為刺史,朝廷故不食言。敕到,宜令諸道明行宣諭,令知朕意。青州節度使宋威上表:"請步騎五千,特為一使,兼率本道兵士,所在討賊,必立微功以酬聖獎。"優詔嘉之,乃授威諸道招討草賊使,仍給禁兵三千,甲馬五百匹。仍諭河南方鎮曰:"王仙芝本為鹽賊,自號草軍,南至壽、盧,北經曹、宋。半年燒劫,僅十五州;兩火轉斗,逾七千眾。諸道發遣將士,同共討除,日月漸深,煙塵未息。蓋以遞相觀望,虛費餱糧,州縣罄於供承,鄉材泣於侵暴。今平盧軍節度使宋威深憤萑蒲,請行誅討。朕以威前時蜀部,破南詔之全軍;比歲徐州,摧龐勛之大陣。官階甚貴,可以統諸道之都頭;驍勇素彰,足以破伏戎之草寇。今已授指揮諸道兵馬招討草賊使,侯宋威到本道日,供給犒設,並取上供錢支給。仍命指揮都頭,凡攻討進退,取宋威處分。"時賊渠王仙芝、尚君長在安州,宋威自青州與副使曹全晸進軍攻討,所在破賊。是月,冤朐賊黃巢聚萬人攻鄆州,陷之,逐節度使薛崇。

Ⅳ 青州有勞動仲裁嗎

青州市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
地址:青州市范公亭東路33號
電話:(0536)3221943
你試試這個電話可以嗎?

Ⅵ 九皇子被貶到封地的小說

第一本:《鋼鐵皇朝》——背著家的蝸牛

簡介:一場絕密級的試驗爆炸讓蕭銘來到一個類似古代的平行世界。在這個滿是惡意的地方,他身為最不受寵的皇子,擁有著一塊最貧瘠的封地。不過幸運的是,絕密試驗中一個名為科技晶石的物品跟隨他一起來到這里,讓他擁有了升級科技樹的能力。

精彩劇情:

(四本架空歷史文:他身為最不受寵的皇子,擁有著一塊最貧瘠的封地)

青州城外,西南六里處,這是一處被白雪覆蓋的山脈延綿數百里,山脈中兩座足有四五百米的高峰拔地而起,相互對峙,猶如駱駝的駝峰。這就是青州百姓口中的駝山。接連數日的大雪,駝山早已被厚厚的積雪覆蓋,山中看不見一點翠色。在這茫茫的山林中,數十個衣裝襤褸的人正圍著一處篝火取暖。這群人個個面黃肌肉,一看便知缺少衣食。「父親,山中一點吃食都找不到了,再這樣下去我們都要餓死。」篝火邊,一個十六七歲的少年抱著一把弓箭抱怨道。「閉嘴!」坐在篝火堆東面的一個長著怒道,他留著長長的胡須,額頭上帶著一個刀疤,「若不是你襲擊了官府的人,我們能躲在山中不敢出去嗎?」少年低下頭,委屈道:「我又不是故意的,雪那麼大誰能看得清他們是官府的人。」「你這個孽種,還頂嘴!」長者拿起手邊的木棍就要教訓少年,「早知道我就不把弓箭交給你,看我今天不打死你。」少年往地上一躺,「打死我吧,打死我吧,反正也是餓死。」張梁抬起木棍就要砸下去,立刻被幾個族人攔下。其中一個人說道:「族長,坤兒,也是心急之下才犯了錯,我們的幾天沒吃飯了,實在太餓了。」「哎!」張梁無力地把木棍放下,悔恨道:「都怪我,若不是當年一氣之下帶著你們落草為寇,也不會落到今日這般田地。」「這話是沒錯,咱們是造船的,又不是當山賊的料,這百姓你不搶,豪門大族的馬隊又有護衛不敢搶,咱們這山賊當的真是窩囊,還不如逃出青州另投他處。」少年憤憤說道。張梁怒道:「你以為爹是個老糊塗嗎?不怕秦家,就怕齊王,這秦家自從和齊王勾結在一起,越來越氣焰滔天,逃到什麼地方不是皇家的地方。」

第二本:《北美大唐》——白面黑廝

簡介:一支21世紀援助非洲、攜帶著中國維和戰士和外派援建的工人們的特別船隊。一支四九年從大陸逃亡台島,帶著農民、工人、知識分子、敗兵的難民船隊。一支由著名航海家鄭和帶領的大明下西洋的船隊。三支來自不同時空的中國船隊,匯首於1774年北美西海岸的洛杉磯。

精彩劇情:連續九天的晚會和狂歡宴活動,雖然使得整個洛杉磯殖民點投入甚多,甚至一定程度上還威脅了洛杉磯的食物儲備計劃,但是它所達到的效果,是決委會所有人都認可的。大家可以明顯感受到,每個穿越眾的臉上似乎多了一絲神采,在為了自己的生活奔波和奮斗的過程中,大家有了生活的目標。也許,他們已經完成了和過去的訣別,開始將自己真正當成一個新洛杉磯人,在這片土地上,建造自己的家。而活動結束後,決委會為了彌補糧食缺口,准備增大洛杉磯周圍幾個農場的開墾度。決委會辦公大樓,趙大嶺主持會議,「我們現在在洛杉磯左近建設了三個農場,主要種植糧食作物,上半年我們的糧食供應仍舊面臨著巨大問題,除了一方面獵騎增大肉食獲取,漁船船隊盡量增加海產,以緩解我們的食物危機,我們還是需要在農業上多下功夫。」已經被任命為工業局局長的梁振海接過話道:「我們工業局已經全力攻關,爭取在一個月內投產化肥廠,為咱們的幾個農場提供化肥,保產保收。」這些畢竟是體制內的人物,說話官腔還是很重。白南雖然不是委員,但也列席其中,他說道:「其實洛杉磯附近的土地,算不上加州最肥沃、最好的土地,真正膏腴的土地,在我們北方的中央大盆地,那裡有著數萬平方公里的平原,土地肥力也極為可觀,如果能夠在這里開設我們的農場,應該會獲得更高的產出。」劉天皺著眉頭道:「可是那裡並不是我們能夠控制的地方啊,而且,那裡應該有印第安人吧。」白南輕輕頷首:「約庫茲人,是主宰中央大盆地的主要民族,人口應該在萬人以上,不過部落很多,集合不出什麼力量。我認為,我們可以派出農墾團,進行一定程度的武裝,在那裡進行開墾活動。」趙大嶺笑道:「就是類似建設兵團那種體制對吧。」「正是這個樣子,不過我認為,也許我們並不一定會跟約庫茲人發生太激烈的沖突。我們掌握著大量的資源,而中央大盆地也太大,我們不可能一口氣全占據下來。我們可以效仿這個時代的歐洲殖民者,用小恩小惠購買他們大片的土地,當然一開始他們不會認為這有什麼問題,很快生存空間的縮減會使得我們產生沖突。不過我也認為,如果歸化工作做得好,這些約庫茲人也可能成為我們的勞動力。」白南侃侃而談道,顯然早已想好。薛岳有點陰陽怪氣地道:「白中校還是不要想當然的好。」現今這位國府軍的上將,已經基本上等於被剝奪了軍職,他軍銜也高,而決委會也不能看著少將做了上將的主這樣的事情,所以忽略薛岳的上將軍銜,這樣殖民點軍中最高軍職就是少將。實際上,趙大嶺本人也自己給自己升了一級,升為了中將,統領三軍。另外,鄧希夷、洪保、周滿等人也提升到了海軍大校。而鄭和認為自己長處不在統領艦隊,也就沒有領受軍職。

Ⅶ 李方膺簡介

李方膺,1697年生於南通州一個書香世家,其六世祖曾任明戶部郎中,父親李玉兩度做過京官,後任福建按察使。綿延七代的詩書家風,使李方膺受到完備的教育,能文、能詩、能書、能畫,博學多才。1728年雍正皇帝為更新吏治,實行全國薦才,李方膺以「賢良方正」受到舉薦。1729年他隨父進京,受到雍正召見,特旨交主管河南、山東的河東總督田文鏡委派為沿海知縣。1730年李方膺任山東樂安知縣。當年夏秋之際,樂安大水成災,萬家漂櫓,情勢緊迫。李方膺未得上司批准,開倉賑濟,下令動用庫存皇糧1200石,以工代賑,募民築堤,緩解了災情。但隨即因私開官倉被青州府彈劾。總督田文鏡未予置理,反而稱贊李方膺膽識過人,有功於民,1732年又將其提任莒州知州。李方膺赴任後,通過深入調查,深以莒地因歷經戰亂、地震、天災,人口凋敝,典籍散失為憾。認為莒地「而數千百年以來,聖賢所居,豪傑崛起,忠孝節義,以及文人才士,炳炳火良火良,多可紀者。若缺而不修,非所以彰往事,示將來也。」因此,他「在州修樂安志畢,又題修莒志。」利用政事所有遐余時間,和當地飽學之士戰錫侯、陳有蓄、李嗣洙等,廣為搜羅史志典籍殘篇,重加考訂,錯者敘之,疑者闕之,誕者削之。歷經一年而成稿。但未及付印,1734年他奉調返任樂安知縣,同年冬改任蘭山知縣。1735年他因反對新任總督王文俊的墾荒令,上書直陳弊端,觸怒上司,被罷官入獄。成為當時震驚朝野的「蘭山冤案」。蘭山、莒州一帶農民成群結隊,自帶雞黍米酒前往青州監獄探視。獄吏不許他們見李方膺,老百姓就把帶來的錢物、食品往監獄的高牆里扔,留下的酒壇子把監獄的大門和甬道都堵住了。次年五月李方膺奉詔出獄,入京覲見復職。1739年後,父母相繼去世,按照當時的制度,他又離職在家服喪六年。
李方膺:(1679-1755後)字虯仲,號晴江,又號秋池,抑園,白衣山人。江蘇通州(南通)諸生。先後任山東蘭山、安徽潛山、合肥知縣,有善政、人德之。以不善逢迎,獲罪罷官。寓居金陵借園,自號借園主人。常往來揚州賣畫以資衣食,為「揚州八怪」之一。傲岸不羈,不拘繩墨。善畫松、竹、梅、蘭和草蟲。老筆紛披,畫梅尤精。間作山水、人物,豪放蒼勁,水墨淋漓。尤長大幅,頗富士氣。有印章二十九方。其寫梅所用印章為「梅花手段」。乾隆二十年(1755)作《墨梅卷》,袁子才、金冬心、鄭板橋題之。時年六十一(按諸書多記李晴江座年六十一(1754),《宋元明清書畫家年表》載,李於(1755)尚在作畫,僅說時年六十一,並非卒年。今從此說,待考。

Ⅷ 東營有哪些歷史名人

東營十大歷史名人

1、「武聖」

孫武(生卒年不詳) 字長卿,又稱孫武子、孫子,春秋末期樂安(今東營市廣饒縣)人,中國古代偉大的軍事家、軍事理論家、思想家,被後世尊為「武聖」。曾以《兵法》(後多稱其為《孫子兵法》)見於吳王闔閭,被任為將,率吳軍攻破楚國。他的著作《孫子兵法》被譽為古代兵學聖典;全書共13篇,6000餘言;揭示了戰爭的重要規律,論述了戰爭論、治軍論、制勝論等多方面的法則;注重分析情況,全面分析敵我、眾寡、強弱、虛實、攻守、進退等;提出「兵無常勢,水無常形」,能因敵變化而取勝者,謂之神;強調戰略戰術上的「奇正相生」和靈活運用;具有樸素的唯物論和辯證法思想,為古今中外軍事家、政治家所重視。《孫子兵法》被譯成日、法、英、德、俄、捷、朝等數十種文字,在世界范圍內廣泛流傳。

2、西漢經學家歐陽生

歐陽生(生卒年不詳)字和伯,西漢千乘郡(今東營市廣饒縣)人。幼習經學,受《尚書》於伏生,是伏生的高足弟子,西漢早期經學博士之一。畢生致力於《尚書》章句的研究和著作,西漢今文《尚書》「歐陽學」的開創者。歐陽生著名弟子是倪寬,倪寬又傳授給歐陽生的兒子,此後世世相傳至歐陽歙,凡八世,多有建樹,史書稱「歐陽八博士」,也稱「歐陽尚書學派」。今廣饒縣城西南有歐陽八博士墓。

3、西漢御史大夫倪寬

倪寬(?~前103) 西漢武帝時千乘郡(今廣饒縣倪家村)人。幼年家境貧寒,每下地勞動,總是把《五經》掛在鋤鉤上,有空即讀,「帶經而鋤」的故事廣為流傳。後因精通經學為漢武帝所賞識,擢升左內史,負責治理京城長安所在的關中地區民政。在任期間,首倡在鄭國渠上游南岸開鑿六輔渠,促進了關中地區農業發展。漢武帝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 ,倪寬升任御史大夫,隨武帝東封泰山。漢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 ,倪寬奉詔與司馬遷、公孫卿、壺遂等修改歷法,經過精心推算制訂出新歷法--《太初歷》 ,比秦朝的《顓頊歷》有很大進步。廣饒城西2.5公里處有倪寬墓。

4、元代名將綦公直

綦公直(? ~1286)字世美,廣饒縣綦許村人。自幼聰明剛毅,膽識過人。十七八歲為縣吏,二十歲投身行伍。後曾任益都勸農官,沂、莒、膠、密、寧海五州都城池所千戶等職。至元十年(1273年),奉命赴高麗(今朝鮮)督造戰艦,不久封荊南招討司事。至元十二年(1275年),率兵南征,攻克隆興(今江西南昌),南安、吉、贛皆望風款附, 連下堡柵600餘所。詔授綦公直武毅將軍、管軍上千戶,旋被召入都,加封昭勇大將軍、管軍萬戶,佩金虎符,領侍衛親軍。至元十八年(1281年),綦公直被調赴上都(今內蒙古開平) ,授輔國上將軍、都元帥、宣慰使,鎮守別十八里(今新疆吉木薩爾北) 。綦公直回家葬父路經濟南時,以朝廷所賜錢物,代納樂安全縣軍民二年酒課稅、河泊課稅,計元寶楮幣5000餘緡。葬事辦畢,綦公直又散發錢物接濟貧民,為閭里鰥居不能娶者代付聘金,助其完婚。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諸王海都叛變,進攻別十八里,公直隨伯彥丞相進戰於洪水山,將叛軍擊敗。在追擊叛軍時,因孤軍深入,援軍不至,綦公直被叛軍所殺。

5、明代著名學者李舜臣

李舜臣(1499~1559)字懋欽,一字夢虞,號愚谷,又號未村居士,廣饒縣李鵲鎮李鵲村人。明嘉靖二年(1523年),以會試第一名(會元)中進士。初授吏部文選司主事,因反對佞臣得罪皇帝,受廷杖,被罷免。後被起用封員外郎,繼又出任江西省提學僉事,升南京國子司業,晉為太僕寺卿,後引病歸里。從此致力於學,經、史、詩、文均有較高造詣,為明代著明學者。著作見於文獻記載的有:《詩序考》、《毛詩出比》、《尚書說》、《易讀外編》等19種。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李舜臣編輯《樂安縣志》,其體例及史料考證多為後世所遵循。

6、明代剛正御史成勇

成勇(? ~1658)字仁有,一字寶慈,晚號蝸廬居士,廣饒縣廣饒鎮顏徐村人。明天啟五年(1625年)中進士,先後任饒州推官,開封、歸德二府推官,南京御史等職。以剛正聞名。任饒州推官時,曾將亂施淫威的朝庭中使當廳打數十大板,大快人心;任南京御史時,因上書參楊嗣昌奪情入閣,被革職下獄;遇赦出獄後,被貶守浙江寧波衛。成勇治學嚴謹,著作頗豐,以理學見長。

7、清代著名學者李煥章

李煥章(1613~1688)字象先,號織齋,廣饒縣大王鎮李橋村人。少承家學,博覽群書,是當時知名的秀才。明亡後,不復仕進,游覽名山大川,專攻古文詩詞。文風氣勢磅礴,雄傑豪放。顧炎武稱贊其文章說:「李先生作書,精古文詞,其傳記、書序、志表、碑銘出入河東(柳宗元)、廬陵(歐陽修),小品大有眉山(蘇軾)意。」著作有《龍灣集》、《無學堂集》、《老樹村集》等凡百萬言。後諸城名士李漁村訂其生平所著為《織齋集鈔》,清《四庫全書》有目。參編《山東通志》《青州府志》《樂安縣志》《臨淄縣志》《益都縣志》等志書。

8、樂安縣令李方膺

李方膺(1679~1756)字虯仲,號晴江、抑園、借園,江蘇通州(今南通)人。雍正七年(1729年) ,李方膺任山東樂安縣(今廣饒縣) 令。在任三年間,他嚴懲「訟棍」,革除雜稅,災年開倉放賑,興工整治小清河水患,清理豪強霸種地畝分給無地貧民,為官耿介清白,政聲卓著,深得民心。雍正十一年(1733年)完成《樂安縣志》(亦稱《李方膺志》)的編纂,為方誌界所推崇的名志。此後,他宦途坎坷,曾兩次罷官,一次入獄。退出官場後,長期隱居金陵(南京),寄情書畫,淡泊度日。能詩,擅畫松竹蘭菊,尤長寫梅。用筆倔強放縱,不拘成法,蒼勁有致,為「揚州八怪」之一。

9、農民起義首領李金鰲

李金鰲(1821~1863)廣饒縣張郭村人。少年讀書兼習武功,清咸豐元年(1851年)中武舉。清咸豐九年(1859年),樂安知縣朱源加稅自肥,民不聊生。李金鰲曾數次去縣衙為民請命,懇求削減賦稅,均遭拒絕。同年五月,縣衙役到張郭村捆綁無力繳納賦稅的百姓,李金鰲約同數十人將被捆綁的農民奪回。次日上午,李金鰲又帶領數十人,攜大刀、長矛奔赴縣城,直闖大堂,據理力爭,要求減輕賦稅,知縣朱源逃遁。當時,黑旗軍、捻軍等農民起義已波及樂安縣境,李金鰲毅然高舉義旗,組織抗糧軍,很快發展到1200餘人。抗糧軍的壯大,使官府、豪紳驚恐不安,清軍統帥僧格林沁曾派人前往勸降招安,李金鰲毀書逐使,嚴詞拒絕。後因叛徒告密,李金鰲被清政府逮捕,遇害於青州府署內。

10、為官清廉的隋藏珠

隋藏珠(1812~1866)原名藏朱,字松心,別號龍淵,東營市東營區牛庄鎮人。清道光十年(1830年)進京應會試中進士第二十二名,留京任戶部主事。後晉升郎中。清咸豐七年(1857年),任江西建昌知府。到任後,地方官吏紛紛持禮品晉見,隋藏珠一一回絕。 首次到屬縣視事, 縣官設宴待之,隋藏珠拒絕赴宴,並斥之曰:「留與難民,數日吃著不盡! 」他三個兒子讀書用度不足,只好賣掉家中良田十畝。「三年清知府,賣掉十畝田」,在當地傳為佳話。曾國藩聞其政聲,奏疏皇上,薦其到湘軍任錢糧總監。建昌「民聞其去,如嬰兒失母,攀留餞送」。在湘軍任錢糧總監期間,深得曾國藩器重,奏請皇上升任其為道員。清同治四年(1865年),隋藏珠因對官場厭倦辭官回家。還家時,除一箱箱書外,別無長物,有著述多種。

李煥章

李煥章(1613~1688)字象先,號織齋,廣饒縣大王鎮李橋村人,明代參政李中行之子,與兄含章、弟斐章、玉章均為名士。李煥章少承家學,是當時知名的秀才。明亡後,不復仕進,專攻詩文。其文氣勢磅礴,雄傑豪放,與商丘侯朝宗、新建陳石庄、南昌王於一並比。

當時的文壇主盟周亮工曾刊行李煥章的詩文。著有《龍灣集》、《無學堂集》、《老樹村集》等凡百萬言。後諸城名士李漁村訂其生平所著為《織齋集鈔》,清《四庫全書》有目。今存《織齋文集》八卷及《織齋遺詩》一卷。康熙七年(1668年),李煥章受聘與顧炎武、孫爾岐、薛逢祚等編輯《山東通志》;還曾編輯《青州府志》、《樂安縣志》、《臨淄縣志》、《益都縣志》。

李竹如(1905~1942)原名李貽萼,字世華,又名一凡。利津庄科村人。192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中共南京中央大學黨支部書記。30年代在濟南創辦《新亞日報》,在上海主編《文化報》。「七七」事變後,由上海赴延安途中留晉東南工作,先後任晉冀豫區黨委機關報《中國工人報》社長、中共中央北方局機關報《新華日報》華北版副總編輯。1939年以後,歷任八路軍一縱隊民運部長、中共山東分局宣傳部長兼《大眾日報》管委會主任、山東省戰時工作委員會秘書長。1942年11月2日在魯中對崮峪反掃盪戰斗中壯烈犧牲。

隋建利

1950年11月生,牛庄鎮西隋村人。1968年3月入伍,1969年10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歷任北京衛戍部隊警衛二師五團九連戰士、班長、排長、副連長、幹部隊分隊長,中央軍委辦公廳警衛參謀,中央軍委總政治部主任韋國清辦公室警衛參謀,中央軍委警衛局警衛參謀,中央軍委副主席劉華清辦公室警衛參謀。1992年副師職,1995年正師職。

Ⅸ 中國古代女英雄的故事

風光綺麗的江南水鄉——浙江山陰(今紹興),是清末愛國女傑秋瑾的
故鄉。
秋瑾的家庭封建氣味很濃。她的爺爺、爸爸都做過官,張嘴閉嘴離不開
封建禮教的陳詞濫調。
秋瑾長到十四五歲時,就已有志有才,很喜歡看有關梁紅玉、穆桂英等
女英雄的故事書,決心像她們那樣為女子爭光。
有一天,秋瑾的表姐妹隨大人來玩,交談起來,姐妹們都恨自己是個女
孩子,沒地位,沒自由,好像籠子里的小鳥。秋瑾越聽越覺不平,憤憤地說:
「女子的聰明才智不一定比男子差,只是因為女子沒有機會讀書,缺乏獨立
謀生的本領,依靠男人吃飯,才受欺侮。我們應該立志圖強。」
這話不知怎的被秋瑾的父親知道了。他面帶慍色,把秋瑾叫到面前:「《女
誡》看了沒有?記住了嗎?」
「不但看了《女誡》,還看了《史記》、《漢書》。」秋瑾從容回答。
「嗯,看這么多書?『女子無才便是德。』這句話你忘了么?」
「可寫《女誡》、編《漢書》的班昭就是女的啊!還有蔡文姬、謝道韞、
李清照,都是才女。如果說『女子無才便是德』,《漢書》就編不成了。」
父親沒料到女兒竟敢當面頂他,正要大發脾氣,一個女傭人進來說:「舅
老爺來了。」他起身一甩袖子,就急忙迎客去了。
秋瑾看著父親的背影,不服氣地小聲嘀咕著:「不對就是不對,發脾氣
能讓人服嗎?」

隋,唐

平陽公主

南北朝統一,但是亂世還沒有結束,不久中國又一次陷入了大分裂的狀態。這次分裂的時間很短,隋文帝的外甥李淵只用了7年時間就擊敗群雄,再一次統一了天下。能夠在這么短的時間內一統天下,歷史上只有漢高祖劉邦勝過李淵。但是漢高祖擊敗項羽,當上皇帝後,全國仍然動盪不休。漢高祖直到死前不久還在親自鎮壓叛亂。而唐朝卻不存在這個問題。之所以會這樣,主要因為唐高祖李淵有一群傑出的兒女。這群兒女中功績最大的就是太子李建成,次子李世民和三女兒平陽公主。

平陽公主是唐高祖李淵的女兒,當然姓李。可是她的芳名叫什麼,正史上卻沒有記載。中國的史書對待女子的態度至五代為之一變。五代以前,不論何種女子,史書上多半會留下她們的名字。除非像前秦的毛皇後那樣由於前秦存在的時間極短,歷史紀錄未必完整而沒有留下姓名的。但是到了宋朝以後,女子的姓名就不再公開紀錄在史冊中了。越是尊貴的女子越是如此。反而是所謂的「女賊」往往在史書上被直呼其名。紀錄平陽公主事跡的《舊唐書》和《新唐書》一作於後晉,一作於北宋,但無一記載平陽公主的名字和年齡。所以弄得後世寫武俠小說的如黃易者只好給她胡亂起個名字叫李秀寧。

唐高祖李淵共有19個女兒,平陽公主排行老三。這19個女兒當然不可能都是一母所生。平陽公主的母親是李淵的原配竇氏。也就是李建成,李世民和李元吉的母親。說起這位竇氏,倒也是一位奇女子。

竇氏是京兆平陵(今陝西興平)人,父親竇毅是北周的八大元帥之一(竇毅官封上柱國。這個官名沒有對應的現代官名。北周設八個柱國大將軍統領全國官兵。勉強翻譯可譯為方面軍司令。但是實際上這個官銜的榮譽性大於實際權力。所以和本朝開國時所封的元帥相仿。)母親是北周武帝的姐姐襄陽長公主。竇氏從小就很聰明,深受武帝喜愛,把她留在宮中當自己的女兒撫養。當時天下三分,北周是最弱小的一個。為了取得外援,武帝娶了一名突厥公主當皇後。但是武帝對這個政治婚姻很不滿意,經常讓突厥公主守空房。竇氏就經常勸說舅舅多忍耐,搞好和突厥的婚姻可以消除北方的威脅,全力對付南方的陳和東面的北齊。

不久,隋文帝楊堅篡奪北周皇位。竇氏恨恨地說:「我恨自己不是男子,無法為舅舅家掃除禍患。」嚇得父親趕緊捂住她的嘴:「不要胡說!這是滅門之罪!」不過竇毅由此認為自己的女兒不是等閑之輩,當然不能隨便嫁人。於是到了女兒談婚論嫁的年紀,就搞了個比武招親的辦法。當然,這個比武招親可不是象武俠小說里那樣擺個擂台讓大家上去和竇氏對打。竇毅讓人在大門上畫了兩只孔雀,有意招親的必須在百步外射兩箭。凡是兩箭各射中一隻孔雀眼睛的,就招為女婿。根據現在的正史記載,李淵是相當平庸的一個人。但是他別的好處沒有,箭法倒是相當高超的。幾十人來應試,只有李淵兩箭都射中了。

竇氏嫁給李淵後成了他的賢內助。李淵的臉上皺紋多,隋煬帝便戲稱李淵「阿婆」李淵回到家很不高興。竇氏問清原因,馬上安慰他:「這是吉兆啊,你做的是唐國公,唐和堂諧音,阿婆是一家之主也就是堂主啊。」當時,天子的金鑾寶殿也叫做明堂。竇氏指的是李淵將來要做皇帝,取代隋煬帝。

由於長在宮廷,竇氏對宮廷政治頗多心得。李淵養了不少駿馬,竇氏就勸他獻給愛馬的隋煬帝:「皇上喜歡鷹和馬,您是知道的,現在應該把駿馬獻給皇上,不該自己留著,否則會招人誣陷。」李淵開始還捨不得他的駿馬,後來真的被隋煬帝責問,才趕緊獻了上去。竇氏在四十五歲時去世,李淵這才細細琢磨亡妻的話,覺得很有道理,於是就經常給隋煬帝送駿馬鷹犬,隋煬帝果然異常高興,很快升李淵為將軍。李淵流著淚對兒女說:「我如果早點聽你們母親的話,早就做上這種官了。」

扯了這許多題外話,只是想說明李淵如此平庸的一個人,為何會有傑出的兒女。

隋煬帝其實並不能算是個標準的亡國之君。其文才武略決不輸於歷史上任何一位名君,至少不輸於李世民。這兩個人上台以前都不是太子,都有極好的名聲,都立下了蓋世無雙的功勞,都是靠了血腥的政變才上了台。上台之後初期的文治武功都差不多。問題是,隋煬帝比李世民少了一些納諫的虛心又多了一些好大喜功。這遂導致他不顧國力開鑿大運河,又遠征高麗。結果弄得天下大亂。自己也在江都掉了腦袋。

在這亂紛紛的時局中,李淵的勝出機會起初並沒有那麼大。他的地盤在遙遠的山西邊境,遠離首都長安和東都洛陽。手下兵力也不足,不過萬把人。而且天天要面對突厥的進攻。最要命的是,他的家眷全都在長安,身邊只有一個次子李世民跟著。如果他起兵造反,家眷立刻不保。但是皇位的誘惑力超過任何一種親情,在周圍包括李世民在內的眾人的慫恿下,李淵於隋大業13年(公元617年)5月起兵。

由於家人都在長安作人質,李淵不敢明目張膽的稱王稱帝,對外他宣稱領兵離開自己的防地是為了到江都去接應被困在那裡的隋煬帝。可是他的進軍路線不是東南面的江都恰恰是西面的首都長安。這么干連李淵自己都說是「掩耳盜鈴」。當然更瞞不過在長安留守的隋朝官員。長安方面立即下令拘捕李淵的家人。逮捕名單中就包括了李淵的三女兒平陽公主和她的丈夫柴紹。

這位柴紹先生在唐朝的凌煙閣24功臣中排名第14,謀略出眾,善於以少勝多,消滅薛舉,劉武周,王世充,竇建德都有他一份。消滅唐朝最後一個對手梁師都他還是主將。李賀有詩雲:「男兒何不帶吳鉤, 收取關山五十州?請君暫上凌煙閣, 若個書生萬戶侯!?」不過大業13年時,柴紹可沒有詩中的這股英雄氣概。聽到捉拿他的命令,他立刻撒腿就跑。跑之前還對老婆說:「你爸爸造反,我想去和他會合。我們一起跑肯定跑不掉,把你留下我又怕你會有危險,你說怎麼辦?」他的意思是老婆是李家的人,怕帶著目標太大,自己一個人逃跑勝算就大一點。平陽公主何等聰明,當然看的出這裡面的潛台詞。但是她的膽量比老公大多了,立刻說:「你盡管一個人走,我婦道人家,躲起來很容易,到時候自有辦法。」於是柴紹就心安理得獨自逃走了。

平陽公主說她是婦道人家躲起來很容易不過是為了寬柴紹的心,但是她的確有自己的計劃。柴紹離開後,平陽公主立刻動身回到鄠縣(今陝西戶縣)的李氏庄園,女扮男裝,自稱李公子,將產業變賣,招兵買馬,公開與朝廷對抗。當時天下大亂,長安雖然還掌握在隋室手中,但周圍的州縣到處都是土匪。其中最大的一股的首領是西域來的胡商何潘仁,手下有幾萬人。平陽公主派家僮馬三寶前去游說何潘仁歸降。不知道馬三寶使了什麼手段,勢力遠遠超過平陽公主的何潘仁居然甘願做平陽公主的手下。這倒是和本朝太祖初上井岡山時收編王佐,袁文才頗為相似。本朝太祖熟知史實,不知道當時是否想起過這段歷史。

言歸正傳,平陽公主收編了何潘仁後又連續收編了李仲文,向善志,丘師利等土匪,勢力大增。在此期間,朝廷不斷派兵攻打平陽公主。平陽公主不但打敗了每一次進攻,而且趁機擴大戰果,連續奪取了鄠縣,武功,周至,始平等縣。隊伍也擴張到了7萬多人。平陽公主收編的這幫手下都是殺人不眨眼的強盜。如果沒有幾分真本事,就是男人也鎮不住他們。何況兵源來自原來不相統屬的系統。能夠在短時間內將收編的烏合之眾變為一支百戰百勝的勁旅,取得如此大的戰績,平陽公主的組織能力和指揮能力實在是出類拔萃的。

公元617年9月,李淵主力渡過黃河進入關中。這時他很高興的發現平陽公主已經為他在關中打下了一大片地盤。他派柴紹去迎接平陽公主。夫妻二人見面,看到妻子如此風光,不知柴紹是否會臉紅。接下來,平陽公主挑選了一萬多精兵與李世民會師渭河北岸,共同攻打長安。柴紹屬於李世民的部下,與平陽公主平級。夫妻二人各領一軍,各自有各自的指揮部(幕府)。平陽公主的這一萬多精兵就稱為「娘子軍」。11月9日,攻克長安。

平陽公主在關中行動的意義對建立李唐王朝來說是怎樣評價都不過分的。前面說過,李淵是個很平庸的人。雖然很有野心,卻是屬於有賊心沒賊膽的人。起兵之後稍稍遇到一點小挫折就曾經想打退堂鼓,退回太原老巢。幸虧李世民苦勸,才勉強前進。他在渡黃河以前一直在與隋將屈突通纏斗。後來採取李世民的計策,用少量兵力牽制屈突通,主力直攻關中。如果沒有平陽公主在關中接應,這一招就成了孤軍深入,是極為冒險的。要是進攻長安不利,則後路勢必讓屈突通切斷,那時就真成了瓮中之鱉了。

長安之戰後,平陽公主的事跡就不再見於史籍。直到6年之後的武德六年(公元623年)2月初史書上才突如其來地記了一筆她的死訊。而之所以會記上這一筆還主要是由於她的葬禮與眾不同,是以軍禮下葬(前後部羽葆鼓吹、大輅、麾幢、班劍四十人、虎賁甲卒)。為什麼會這樣,前面已經分析過,中國的史籍一貫看不起女人,尤其看不慣帶兵的女人。古籍都是歷代一再刪削過的。平陽公主的事跡大概就是這樣湮沒的。不過根據種種史籍中的蛛絲馬跡,對這六年的情況,我們還是可以勾勒出一個大概來的。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在攻克長安之後,平陽公主繼續領兵作戰為大唐打江山。李淵雖然攻克了長安,但是他不過大致控制了半個關中。他的四周都是敵人。攻克長安後,李淵立刻面對據有隴西之地的薛舉和涼州(今甘肅武威)李軌。從唐武德元年七月薛舉派兵大敗唐軍於淺水原開始至二年二月擒李軌占河西五郡為止,李淵好不容易才安定了關中和西方。才喘了口氣,劉武周就抄了李淵的後路,攻佔了李淵的老巢山西。李淵命李世民征討。李世民用了差不多兩年時間才打敗劉武周奪回山西。奠定李唐天下的一仗是滅王世充。這一役唐軍圍城打援,把前來援救王世充的竇建德一起幹掉了。這幾仗柴紹都有份參加。如果說平陽公主這時在長安享清福是不符合她的性格的。作為傑出的將領,她當然是要參加這些決定大唐命運的決戰的。竇建德覆滅後,余部推劉黑闥為主,於武德四年(公元621年)七月在漳南(今河北故城)起兵反唐,徐圓朗、高開道亦舉兵響應。他們北聯突厥,不到半年盡復竇建德舊地。平陽公主這時的主要任務就是防守李家的大本營山西。她駐守的地方就是娘子關。

娘子關位於太行山脈西側「井陘」西口,今山西省平定縣東北的綿山上,與河北省交界,為出入山西的咽喉。原名葦澤關,因平陽公主率數萬「娘子軍」駐守於此才更名娘子關。「井陘」是晉中和冀中地區之間最近捷的通道,秦末韓信滅趙就是走的這條路線。山西是中原和關中地區的屏障,無山西則中原和關中不穩,平陽公主率軍駐守娘子關,目的就是為了防止敵人從「井陘」進入山西。

由於沒有打敗劉武周奪回山西前平陽公主不可能駐守在此,所以平陽公主最早也要到武德四年(公元621年)才進駐娘子關。那麼她之前都在做什麼呢?當然是在打仗。在沒有一天不打仗的情況下,李淵怎麼可能讓平陽公主這樣一員良將閑置3年多後又突然啟用呢?

平陽公主最後死於何種原因,史書上沒有說。李世民生於公元599年。公元617年李淵起兵時他18歲,李建成大李世民10歲左右為28歲,李元吉比李世民小2歲左右為16歲。如果平陽公主是李世民的妹妹,她應該是至少16歲了。再小就不可能為老爹在關中搶地盤了。但是16歲又不太可能。因為除非她和李元吉是雙胞胎,否則很少有人能夠連續三年每年生一胎的。所以最有可能的是她是李建成的妹妹,李世民的姐姐。李淵起兵時她的年齡應該是20到26歲之間。這樣,到公元623年,她的年齡應該介於26至32歲之間,萬一她是李世民的妹妹,那麼去世時不過22歲而已。古人的壽命雖然不長。但以這樣的年齡去世,對於身體強壯的武將來說,生病的可能性好像不大。結合她死時以軍禮下葬,大膽推測一下,應該是戰死或負了重傷回到長安後創發而死的。

她戰死的情況有兩種可能。一種可能性是在與突厥作戰時身亡。當時中國內亂,北方軍閥包括李淵在內都和突厥結盟。利用突厥攻擊自己的敵人。突厥也不把結盟當一回事,經常入侵。山西正是突厥經常侵犯的地區。另一種可能性則是在實行消滅劉黑闥作戰時身亡。622年11月,李淵派李建成統兵討伐劉黑闥,開始雙方互有勝負。直到12月25日才將其徹底擊潰。平陽公主駐守的娘子關就在前線,當然會率部參戰。所以死在此一役的可能性是很大的。如果死於此時,則其屍體運回長安差不多要半個月。由於是公主,下葬的准備工作也差不多半個月。則時間上也吻合。

唐朝的女強人很多,公主女強人尤其多。平陽公主開風氣之先,之後又有太平公主,安樂公主等等。但是論才能和功績都比不上平陽公主。

穆桂英,佘太君,楊門女將,在丈夫,兒子死後仍然能夠掛帥出征,抵抗外敵,受千百年來中國人的尊敬。

秋瑾,女,原名秋閨瑾,字璿卿(璇卿),又字競雄;號旦吾,又號鑒湖女俠。祖籍浙江山陰(今紹興市),出生於福建廈門。蔑視封建禮法,提倡男女平等,常以花木蘭,秦良玉自喻。性豪俠,習文練武,喜男裝。清光緒二十年(1894),其父秋信候任湘鄉縣督銷總辦時,將秋瑾許配給今雙峰縣荷葉鄉神沖王廷鈞為妻。光緒二十二年,秋與王結婚。王廷鈞在湘潭開設「義源當鋪」,秋瑾大部分時間住在湘潭,也常回到婆家。這年秋天,秋瑾第一次回到神沖,當著許多道喜的親友朗誦自作的《杞人憂》:「幽燕烽火幾時收,聞道中洋戰未休;膝室空懷憂國恨,誰將巾幗易兜鍪」,以表憂民憂國之心,受到當地人們的敬重。
「當大街上只剩下最後一個革命者,這個革命者必定是女性。」這是共產國際女領導人盧森堡的名言。說明巾幗不讓須眉,女人對自己的信仰,也許更堅貞,更執著。
我們熟知的女烈士,如趙一曼、投江八女、江姐、劉胡蘭等,都是女中之豪傑。但作為中國近代女革命家,首先要數秋瑾。秋瑾比盧森堡小4歲,卻比她早犧牲12年。

熱點內容
楊謙教授的三商法 發布:2025-01-12 03:51:48 瀏覽:500
港區國安法執法與司法 發布:2025-01-12 03:27:58 瀏覽:688
下列法律責任形式中屬於行政罰款 發布:2025-01-12 03:03:39 瀏覽:156
撿到東西毀壞法律責任 發布:2025-01-12 03:01:13 瀏覽:701
新疆流動人口管理條例 發布:2025-01-12 02:42:34 瀏覽:403
大學生的戀愛道德觀 發布:2025-01-12 02:26:07 瀏覽:496
公務員職業道德的目的 發布:2025-01-12 01:43:57 瀏覽:144
勞動法婦女節 發布:2025-01-12 01:37:44 瀏覽:228
古田縣人民法院 發布:2025-01-12 01:10:23 瀏覽:489
行政法哪些法規重要 發布:2025-01-12 01:08:44 瀏覽: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