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151條
⑴ 民法總則151條規定了什麼
法律分析:一方利用對方處於危困狀態、缺乏判斷能力等情形,致使民事法律行為成立時顯失公平的,受損害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撤銷。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已失效) 第一百五十一條 一方利用對方處於危困狀態、缺乏判斷能力等情形,致使民事法律行為成立時顯失公平的,受損害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撤銷。
⑵ 原告在訴訟中死亡.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五十一條項規
對於原告在抄訴訟中死亡的情形,如果沒有繼承人,或者繼承人放棄訴訟權利的,經人民法院依法查明屬實,人民法院依法終結訴訟。具體情況,請自行根據實際情況及相關法律規定進行核實確定。
相關法律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一百五十一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終結訴訟:
(一)原告死亡,沒有繼承人,或者繼承人放棄訴訟權利的;
(二)被告死亡,沒有遺產,也沒有應當承擔義務的人的;
(三)離婚案件一方當事人死亡的;
(四)追索贍養費、扶養費、撫育費以及解除收養關系案件的一方當事人死亡的。
⑶ 可撤銷合同的四種情形
1.合同有效的要件:
①雙方意思表示真實。
②內容合法,不違法法律、法規的強制性規定。
③權利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
法律規定:《民法典》第143條規定,具備下列條件的民事法律行為有效:
(一)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實;
(三)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不違背公序良俗。
2.可撤銷合同的情形
①重大誤解。《民法典》第147條規定,「基於重大誤解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行為人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仲裁機構予以撤銷。」
②合同一方欺詐。《民法典》第148條規定,「一方以欺詐手段,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情況下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受欺詐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仲裁機構予以撤銷。」
③第三方欺詐。《民法典》第149條規定,「第三人實施欺詐行為,使一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對方知道或應當知道該欺詐行為的,受欺詐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仲裁機構予以撤銷。」
④脅迫。《民法典》第150條規定,「一方或第三人以脅迫手段,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受脅迫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仲裁機構予以撤銷。」
⑤顯示公平。《民法典》第151條規定,「一方利用對方處於危困狀態、缺乏判斷能力等情形,致使民事法律行為成立時顯示公平的,受損害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仲裁機構予以撤銷。」
3.撤銷權的消滅期限:
《民法典》第152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撤銷權消滅:
(一)當事人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事由之日起一年內、重大誤解的當事人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事由之日起九十日內沒有行使撤銷權;
(二)當事人受脅迫,自脅迫行為終止之日起一年內沒有行使撤銷權;
(三)當事人知道撤銷事由後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表明放棄撤銷權。
當事人自民事法律行為發生之日起五年內沒有行使撤銷權的,撤銷權消滅。
4.合同無效或被撤銷後的法律後果
《民法典》第157條規定,「民事法律行為無效、被撤銷、或確定不發生效力後,行為人因該行為取得的財產,應當予以返還;不能返還或沒有必要返還的,應當折價賠償。有過錯的一方應當賠償對方由此所受到的損失;各方都有過錯的,應當各自承擔相應的責任,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民法典》第507條,「合同不生效、無效、被撤銷或終止的,不影響合同中有關解決爭議方法的條款的效力。」
⑷ 顯示公平的民事行為包括什麼行為
顯失公平的民事行為,指一方當事人利用優勢或者利用對方沒有經驗,致使雙方的權利義務明顯違反公平、等價有償原則實施的民事行為。
顯失公平的民事行為情況:
1、一方獲得的利益或另一方所受損失是否違背法律或者交易習慣等綜合衡量;
2、考察合同訂立時,一方是否利用其優勢或者對方輕率、沒有經驗,具體看利益受損一方是否無經驗;或對合同的相關內容缺乏認識的能力,或者因為某中急迫的情況,並非出自真正的自願而接受了對方提出的合同條件,如合同中設定了某些明顯對一方不利的條款。
【法律依據】
根據《民法典》第151條規定:一方利用對方處於危困狀態、缺乏判斷能力等情形,致使民事法律行為成立時顯失公平的,受損害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撤銷。
(《民法典》生效時間為2021年1月1日)
⑸ 合同法可變更可撤銷法定要件是什麼
可變更合同的法定情形包括雙方協商同意、合同內容規定可變更等,而可撤銷合同的法定情形包括因重大誤解訂立的、顯失公平的等,可變更合同的處理規則是就更合同,可撤銷合同的處理規則是變更或者撤銷合同。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147條,基於重大誤解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行為人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撤銷。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148條,,一方以欺詐手段,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受欺詐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撤銷。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149條,第三人實施欺詐行為,使一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對方知道或者應當知道該欺詐行為的,受欺詐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撤銷。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150條,一方或者第三人以脅迫手段,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受脅迫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撤銷。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151條,一方利用對方處於危困狀態、缺乏判斷能力等情形,致使民事法律行為成立時顯失公平的,受損害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撤銷。
⑹ 撤銷合同的法律規定是什麼
一、有下列情形之一時合同可以撤銷:
(1)重大誤解;
(2)欺詐;
(3)脅迫;
(4)自始顯失公平。
二、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撤銷權消滅:
(一)當事人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事由之日起一年內、重大誤解的當事人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事由之日起九十日內沒有行使撤銷權;
(二)當事人受脅迫,自脅迫行為終止之日起一年內沒有行使撤銷權;
(三)當事人知道撤銷事由後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表明放棄撤銷權。
當事人自民事法律行為發生之日起五年內沒有行使撤銷權的,撤銷權消滅。
【法律依據】
根據《民法典》第151條規定:一方利用對方處於危困狀態、缺乏判斷能力等情形,致使民事法律行為成立時顯失公平的,受損害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撤銷。
⑺ 《民法總則》對民事法律 行為的效力有哪些規定
民法總則第148條規定:一方以欺詐手段,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實回施的民事法律行為,受欺答詐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撤銷。第三人實施欺詐行為,使一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對方知道或者應當知道該欺詐行為的,受欺詐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撤銷。一方或者第三人以脅迫手段,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受脅迫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撤銷。
民法總則中第151條規定: 一方利用對方處於危困狀態、缺乏判斷能力等情形,致使民事法律行為成立時顯失公平的,受損害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撤銷。
⑻ 裝修合同,工錢大概能延遲到什麼時候
裝修合同,工錢不能延遲。裝修工程的期限,由當事人簽定裝修合同時約定,並且在裝修合同中載明。
一、要調查掌握裝修公司的主體資格,也就是該裝修公司有沒有和你簽合同的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注意查看裝修公司的營業執照、資質證書是否齊全、有效,有沒有通過年檢。
分公司要留意其營業執照上的經營范圍,如果是「替母公司承接XX業務」這類的,應當要求其提供母公司的簽約委託書或要求在合同上加蓋母公司的公章或合同專用章。另外注意項目經理有沒有資格,是不是該公司的,並看下其身份證。以上資料最好留一份復印件。
二、對裝修公司的預算要逐項核對落實,項目考慮周全,盡量避免在裝修過程中增減項,不然很容易被敲竹杠的。
三、在考慮自己的支付能力的基礎上合理安排工程款的支付比例、時間和支付方式,避免因逾期付款而支付不必要的違約金。
四、適當放寬裝修工期,既可以使裝修公司不至於為趕時間而不顧質量,造成不必要的糾紛;也可以給自己充分的准備及采購時間,避免應自己原因造成的停工。
五、對裝修工藝要在合同中確定細節,如油漆幾底幾面,刷塗還是噴塗等,越細越好。同樣,對裝修公司提供的材料設備也要明確到細節:名稱、品牌、數量、規格、質量要求等。
六、注意合同條款是否公平,主要是雙方的權利義務是否對等。比如因裝修公司原因逾期完工,每逾期一天裝修公司向業主賠償50元;業主未按約定付款的,每逾期一天業主向裝修公司賠償100元。這就是雙方主要義務的不對等,是違背《民法典》公平原則的。《民法典》第151條規定「在訂立合同時顯失公平的」,當事人一方有權請求法院或仲裁機構變更或撤銷。
七、留神格式條款。格式條款是當事人為了重復使用而預先擬定,並在訂立合同時未與對方協商的條款。格式條款出現頻率最高的就是商品房買賣合同了,房地產開發商提供的商品房買賣合同幾乎百分之百都含有格式條款。一些大的裝修公司也會事先制訂一些格式條款,在與業主談合同時會告訴業主,這是我們公司統一制訂的,不能改的。這里我向大家介紹一下有關的知識。
在實踐中,你要裝修房子,那麼你在簽訂時候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
1、避免合同主體不明晰
在裝修合同中首先要填寫甲方、乙方的名稱和聯系方法,而且你必須仔細核實裝修方的相關信息,避免漏填信息、張冠李戴等情形。這些注意點是最重要的,往往也是最容易忽視的,所以在簽訂時一定要核對清楚。
2、切莫缺乏工程監理
在裝修合同中可以並應該規定實行工程監理的,且確切有效的監理,能確保工程質量,避免出現工程材料以劣充好等情形。
搞房屋裝修的時候,千萬不要將房子全程交給裝修工程隊,一定要在必要的時候檢查下,這樣也能夠確保對方裝修出來的就是你要的樣子,而且也能夠保證盡早發現問題。
3、忌諱書面文件不全
經雙方認可的工程預算書以及全套設計、施工圖紙,甚至報價表等,都可為合同的有效構成要件,以減少工程後期可能出現的糾紛。
這些東西在裝修方還沒交房之前都要保留好,一旦有什麼糾紛了,那麼就可以及時拿上這些爭取權益。
⑼ 維護名譽權的法律依據是什麼
(1)維護名譽權的法律依據來源於《民法通則》、《刑法》、《侵權責任法》以及最高人民法院的相關司法解釋;
(2)具體條文
①《民法通則》第一百零一條:公民、法人享有名譽權,公民的人格尊嚴受法律保護,禁止用侮辱、誹謗等方式損害公民、法人的名譽。
②《民法通則》第一百二十條:公民的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受到侵害的,有權要求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並可以要求賠償損失。
法人的名稱權、名譽權、榮譽權受到侵害的,適用前款規定。
③《侵權責任法》第二條:侵害民事權益,應當依照本法承擔侵權責任。
本法所稱民事權益,包括生命權、健康權、姓名權、名譽權、榮譽權、肖像權、隱私權、婚姻自主權、監護權、所有權、用益物權、擔保物權、著作權、專利權、商標專用權、發現權、股權、繼承權等人身、財產權益。
④《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條: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
前款罪,告訴的才處理,但是嚴重危害社會秩序和國家利益的除外。
⑤《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名譽權案件若干問題的解釋》全文
⑥《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第140條:以書面、口頭等形式宣揚他人的隱私,或者捏造事實公然醜化他人人格,以及用侮辱、誹謗等方式損害他人名譽,造成一定影響的,應當認定為侵害公民名譽權的行為。
以書面、口頭等形式詆毀、誹謗法人名譽,給法人造成損害的,應當認定為侵害法人名譽權的行為。
⑦《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第149條:盜用、假冒他人名義,以函、電等方式進行欺騙或者愚弄他人,並使其財產、名譽受到損害的,侵權人應當承擔民事責任。
⑧《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第150條:公民的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和法人的名稱權、名譽權、榮譽權受到侵害,公民或者法人要求賠償損失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侵權人的過錯程度、侵權行為的具體情節、後果和影響確定其賠償責任。
⑨《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第151條:侵害他人的姓名權、名稱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而獲利的,侵權人除應適當賠償受害人的損失外,其非法所得應當予以收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