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uo
A. 誰能給我具體解釋歐洲的教皇
你想知道什麼?教會的體系?歷任教皇?教皇的地位?算了,都說吧
按照天主教會的傳統說法,耶穌基督的第一個門徒彼得乃眾門徒之首,他於傳教過程中去羅馬擔任了羅馬教會的第一任主教。從此,羅馬主教均為伯多祿的繼位人,其地位因而也在其他主教之上。這便是「教皇制」的由來。所以,「教皇」的全稱為「羅馬教區主教、羅馬教省都主教、西部宗主教;梵蒂岡君主、教皇」,亦稱「宗徒彼得的繼位人」、 「基督在世的代表」等。
在天主教會的教階體制中,教皇享有最高的立法權和司法權,能制定或廢除教會法規,指定人員組成教廷,創立教區,任命主教,而且「在倫理和信仰上永無謬誤」。在11世紀前,教皇須經世俗君主或義大利貴族遴選或認可。尼古拉二世登基後於1059年決定教皇由樞機主教選舉產生,但須得到法蘭克王亨利一世及其繼位者的認可。直到1179年第三次拉特蘭會議和1274年第二次里昂會議兩次確認後,才正式規定教皇可單由樞機主教選舉產生,不過仍須承認法、西、奧三國君主對候選人具有否決權。20世紀初,庇護十世廢除了這種世俗君主的否決權。1914年,本篤十五世遂成為單由樞機主教選為教皇的第一人。教皇當選後任職終身,不受罷免,但可自行辭職。
教宗的頭銜包括「羅馬主教,基督之代表,眾門徒之主之後繼者,最高祭司(教宗),西方之宗主教,義大利首席主教(主教長),羅馬省大主教及都主教(總主教),梵蒂岡國元首及上帝之眾僕人之僕人」。教會很少會使用這個完整的頭銜。天主教認為教宗為初任羅馬主教聖伯多祿的後繼,因此一開始稱呼他為「伯多祿之代表」,直到西元5世紀時才改稱為目前這更具權威的「基督之代表」(2006年《宗座年鑒》刪除了「西方宗主教」的稱呼,對上一次修訂為1969年。當時教宗保祿六世把「天主眾仆之仆」加於名號之中,並刪除了「光榮在位」的句語)。
除了他的宗教職務之外,教宗也是擁有獨立主權的梵蒂岡的國家元首。該國又被稱為「聖座」。梵蒂岡整個被羅馬城包圍,在1870年之前,教宗統治的區域一度拓展到整個義大利中部,其領土,即教廷國,被稱為「聖伯多祿的遺產」。盡管授予教宗對這些領土的統轄權的文件,也就是所謂的君士坦丁御賜教產諭,在15世紀被證明是偽造的,教宗對教廷國的統治還是延續到了1870年義大利統一的時候,而義大利王國和教宗之間最終的政治協議一直到1929年的拉特蘭協定才得以實現。1948年通過的義大利共和國憲法,再次確定該協定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在2005年4月2日到2005年4月18日,教宗的職位空缺,這種情況稱為宗座出缺。前任教宗是教宗若望·保祿二世,他於1978年58歲時被選為教宗,也是自亞德六世(1522年-1523年間在位)以來首位被選為教宗的非義大利人。
若望·保祿二世於 2005年4月2日19:37逝世,享年84歲。在4月18日開始的教宗選舉中,用了不足24小時,就選出德國籍樞機主教約瑟夫·拉青格作為新教宗,是為本篤十六世。
教廷歷代教宗年表
中文譯名(英文名號)*在位年代*大事記*備注
1 聖伯多祿(St.Peter)*41-66*加利肋亞人,耶穌立為宗徒之長*本名西滿(Simon)教會中心從耶路撒冷移至羅馬聖伯多祿
2 聖利諾(St.Linus)*67-79*義大利人,生於TOSCANO
3 聖阿內克里特(St.Anencletus)*79-90*羅馬人
4 聖克雷芒一世(St .Clement Ⅰ )*90-99*羅馬宗室,充軍到PONTUS
5 聖艾瓦里斯特(St.Evaristus)*99-107*希臘人,生於安提約基
6 聖亞歷山大一世(St.AlexanderⅠ)*107-116*羅馬人
7 聖西斯科特一世(St.SixtusⅠ)*116-125*羅馬人
8 聖特勒斯魯夫(St.Telesphorus)*125-138*希臘人
9 聖西吉努(St.Hyginus)*138-142*希臘人,生於雅典
10 聖庇護一世(St.PiusⅠ)*142-155*APUILEA人,其弟HERMAS著牧人書
11 聖阿尼塞((St.Anicetus)*155-166*敘利亞人聖克雷芒一世
12 聖索泰爾(St.Soter)*166-174*義大利CAMPANIA人*人稱仁慈教宗
13 聖艾流德(St.Eleutherus)*174-189*希臘人,棄絕MONRANUS
14 聖維克托一世(St.VictorⅠ)*189-199*非洲人,棄絕THEODOTUS,訂復活節
15 聖才斐林(St.Zephyrinus)*199-217*羅馬人,重申對MONRANUS之罰
16 聖加里斯多一世(St.CalixtusⅠ)*217-222*羅馬人,希波利特與之對立
17 聖烏爾班一世(St.UrbanⅠ)*222-230*羅馬人
18 聖龐提安(St.Pontian)*230-235*羅馬,與希波利特和解,同致命
19 聖安泰(St.Anterus)*235-236*希臘人
20 聖法比昂(St.Fabian)*236-250*羅馬人
21 聖克內里(St.Cornelius)*251-253*羅馬人,反諾維西安嚴厲主義
22 聖盧修斯一世(St.LuciusⅠ)*253-254*羅馬人,被VALERIAN充軍
23 聖史蒂芬一世(St.StephanⅠ)*254-257*羅馬人,反西彼廉領洗需寵愛說
24 聖西斯科特二世(St.SixtusⅡ)*257-258*希臘人
25 聖迪奧西尼(St.Dionysius Romanus)*259-268*希臘人
26 聖菲利克斯一世(St.FelixⅠ)*269-274*羅馬人
27 聖歐提其安(St.Eutychian)*275-283*LUNENSIS
28 聖凱由(St.Cajus)*283-296*達爾馬提人(今南斯拉夫)
29 聖馬瑟林努(St.Marcellinus)*296-304*羅馬人
30 聖馬賽一世(St.MarcellusⅠ)*307-308*羅馬人
31 聖尤西比烏(St.Eusebius)*310-310*希臘人
32 聖密歐提阿德(St.Miltiades)*311-314*非洲人
33 聖西爾維斯特一世(St.SilvesterⅠ)*314-335*羅馬人君士坦丁瞻禮,尼西亞定禮
34 聖馬克(St.Mark)336-336*羅馬人撒丁會議,東西分歧
35 聖尤利烏一世(St.JuliusⅠ)*337-352*羅馬人,在安提阿會上支持亞達納削
36 利拜耳(Liberius)*352-366*羅馬人*第一個沒被封為聖人的教宗
37 聖達馬蘇一世(St.DamasusⅠ)*366-384*西班牙人,羅馬議會除異端譯經
38 聖西利斯(St.Siricius)*384-399*羅馬人,強調羅馬首位
39 聖阿納西塔斯一世(St.AnastasiusⅠ)*399-401*羅馬人,引證伯多祿(St.Peter)為主之磐石
40 聖英諾森一世(St.InnocentⅠ)*401-417*ALBANO人,羅馬主教接伯多祿位
41 聖佐西瑪(St.Zosimus)*417-418*希臘人
42 聖卜尼法斯一世(St.BonifaceⅠ)*418-422*羅馬人
43 聖西萊斯廷一世(St.CelestineⅠ)*422-432*CAMPANIA人,譴責聶斯多略
44 聖西斯科特三世(St.SixtusⅢ)*432-440*羅馬人
45 聖利奧一世(St.LeoⅠ)*440-461*TOSCAUO人,反一性論,退阿提拉,強調羅馬主教首位*大教皇
46 聖西萊爾(St.Hilary)*461-468*撒丁人
47 聖辛卜力烏斯(St.Simplicius)*468-483*TIUOLI人
48 聖菲利克斯三世(St.FelexⅢ)*483-492*羅馬人,棄絕裂教
49 聖傑拉斯一世(St.GelasiusⅠ)*492-496*非洲人,強調教會不屬俗權
50 聖阿納斯塔斯二世(St.AnastasiusⅡ)*496-498*羅馬人,法蘭克人進教
51 聖辛瑪古(St.Symmachus)*498-514*撒丁人
52 聖赫爾米斯達(St.Hormisdes)*514-523*FRUSINAS*聖西爾維的父親
53 聖若望一世(St.JohnⅠ)*523-526*TOSCANO人,致命聖若望一世
54 聖菲利克斯四世(St.FelixⅣ)*526-530*聖本篤立修會
55 聖卜尼法斯二世(St.bonifaceⅡ)*530-532*羅馬人*第1位日耳曼籍教宗
56 聖若望二世(St.JohnⅡ)*533-535*羅馬人猶斯弟年公布法典
57 聖阿戈培一世(St.AgapetusⅠ)*535-536*羅馬人
58 聖西爾維(St.silverius)*536-537*致命*聖赫爾米斯達的兒子
59 維吉利(Vigilius)*537-555*羅馬日恩,反猶斯弟年君城議會
60 佩拉吉一世(PelagiusⅠ)*556-561*羅馬人
61 若望三世(JohnⅢ)*561-574*羅馬人
62 本篤一世(BenedictⅠ)*575-579*羅馬人
63 佩拉吉二世(PelagiusⅡ)*579-590*羅馬人,托來多議會
64 聖格列高利一世(St.GregoryⅠ)*590-604*羅馬人,建隱院派教士,訂聖歌,著訓言*大教皇
65 薩比尼昂(Sabinian)*604-606*TASCANO人
66 卜尼法斯三世(BonifaceⅢ)*607-607*羅馬人
67 聖卜尼法斯四世(St.BonifaceⅣ)*608-615*ABRUZZI人
68 聖多伊德迪特(St.deusdedit)*615-618*羅馬人
69 卜尼法斯五世(BonifaceⅤ)*619-625*NEOPOLITANUS
70 洪諾留一世(HonoriusⅠ)*625-638*GAPUA人,同意SERGIUS說
71 塞維林(Severinus)*640-640*羅馬人
72 若望四世(JohnⅣ)*640-642*達爾馬提人
73 提奧多一世(TheodoreⅠ)*642-649*希臘人,拉特郎會議
74 聖瑪定一世(St.MartinⅠ)*649-653*充軍致命,會議棄一志論
75 聖尤金一世(St.EugeneⅠ)*654-657*羅馬人
76 聖維塔利安(St.Vetalian)*657-572*SIGNIA人
77 阿迪烏達二世(AdeotatusⅡ)*672-676*羅馬人
78 多奴(Donus)*676-678*羅馬人
79 聖阿伽托(St.Agarho)*678-681*西西里人,君城會議III
80 聖利奧二世(St.LeoⅡ)*682-683*西西里人,同意會議議案,駁HONORIUS
81 聖本篤二世(St.BenedictⅡ)*684-685*羅馬人
82 若望五世(JohnⅤ)*685-686*敘利亞人生於安提約基
83 克農(Conon)*686-687*TIEISCO人
84 聖塞吉阿斯一世(St.SergiusⅠ)*687-701*敘利亞人,生於安提約基
85 若望六世(JohnⅥ)*701-705*希臘人
86 若望七世(JohnⅦ)*705-707*希臘人
87 西西尼烏斯(Sisinnius)*708-708*敘利亞人
88 君士坦丁一世(ConstantineⅠ)*708-715*敘利亞人
89 聖格列高利二世(St.GregoryⅡ)*715-731*羅馬人,派波尼法爵去德傳教
90 聖格列高利三世(St.GregoryⅢ)*731-741*敘利亞人,擢波尼法爵總主教
91 聖扎加利(St.Zachory)*741-752*希臘人
※91 1\2 斯德望二世*752.3.23-752.3.25.*歷任教宗中在位最短的一個,只有僅三天,因為中風突然離世.由於在位時期太短,使他未能在死前趕及進行就任儀式,使得一些天主教歷史書籍不承認斯德望二世為教皇,稱下任教宗斯德望三世為斯德望二世.因此由斯德望三世至斯德望十世的八位教宗也分別順序稱為斯德望二世至斯德望九世※
92 斯德望二世(StephanⅡ)*752-757*羅馬人,給丕平王加冕得贈地
93 聖保祿一世(St.paulⅠ)*757-767*羅馬人
94 聖斯德望三世(StephanⅢ)*768-772*西西里人
95 阿德利安一世(AdrianⅠ)*772-795*羅馬人,尼西亞會議,大加祿建校
96 聖利奧三世(St.LeoⅢ)*795-816*羅馬人
97 斯德望四世(StephanⅣ)*816-817*羅馬人
98 聖帕斯夏一世(St.PaschalⅠ)*817-824*羅馬人
99 尤金二世(EugeneⅡ)*824-827*羅馬人,被奉為窮人主保
100 瓦蘭丁827-827*羅馬人
101 格列高利四世827-844*羅馬人
102 塞吉阿斯二世844-847*羅馬人
103 聖利奧四世847-855*羅馬人,振興教會,反撒拉森人
104 本篤三世(855-858*羅馬人
105 聖尼古拉一世858-867*羅馬人,維護教權,罰PHOTIUS*大教皇
106 阿德利安二世867-872*羅馬人,君城第四會議
107 若望八世872-882*羅馬人,唯一由教宗祝聖的英王
108 馬林一世882-884*GALLESE人
109 阿德利安三世884-885*羅馬人
110 斯德望五世885-891*羅馬人
111 福爾摩塞(891-896*PONTUS人,引德王反對SPOLET黨,審FORMOSUS*死後屍骨被斯德望六世起出審判
112 卜尼法斯六世896-896*羅馬人
113 斯德望六世896-897*羅馬人
114 羅馬諾*897-897*GALLESE人
115 提奧多二世897-897*羅馬人
116 若望九世898-900*TIVOLI人
117 本篤四世900-903*ALDEA人
118 利奧五世903-903*羅馬人*被關入監獄和謀殺
119 克利斯多夫903-904*羅馬人
120 賽吉阿斯三世904-911*羅以人,受制於THEODO, "娼婦政治"開始
121 阿納斯塔斯三世911-913*羅馬人
122 蘭頓913-914*SABINA人*可能是最後一個有獨特稱號的教宗
123 若望十世914-928*I MOLA 人,驅撒拉森人與南意
124 利奧六世928-928*羅馬人
125 斯德望七世929-931*羅馬人,受制於ALBERIC
126 若望十一世931-935*羅馬人
127 利奧七世936-939*羅馬人,受制於ALBERIC
128 斯德望八世939-942*羅馬人,受制於ALBERIC
129 馬林二世942-946*羅馬人,受制於ALBERIC
130 阿戈培二世946-955*羅馬人,俄王聖OLGGA領洗
131 若望十二世955-963*給德皇OTTO加冕*被謀殺,"娼婦政治"結束
132 利奧八世963-965*羅馬人,OTTO主持選舉*復位
133 本篤五世964-964*羅馬人
134 若望十三世965-972*羅馬人
135 本篤六世973-974*羅馬人*被謀殺
136 本篤七世974-983*羅馬人,在OTTO助下被選,思改革
137 若望十四世983-984*PETRUS PAPIENSIS
138 卜尼法斯七世984-985*為CREOCENTIUS家族所立
139 若望十五世985-996*羅馬人
140 格列高利五世996-999*加冕OTTO III,改革教會*第1位德國籍教宗
141 西爾維斯特二世999-1003*羅馬人*第1位法國籍教宗
142 若望十七世1003-1003*羅馬人
143 若望十八世1004-1009*羅馬人
144 賽吉阿斯四世1009-1012*羅馬人*東方分裂,東都SERG II 除教宗名
145 本篤八世1012-1024*為亨利二世聖帝加冕
146 若望十九世1024-1032*會議棄絕阿爾比異端
147 本篤九世 1032-1044*幼年登基*※其間與西爾維斯特三世輪流在位,但西爾維斯特三世選舉有效性被質疑,顧西爾維斯特三世不被認為是正式教宗,提供其名號僅供參考※
148 格列高利六世1045-1046*羅馬人,欲從本篤手中解放教會
149 克雷芒二世*1046-1047*德人,SAXONY議會廢三教宗之立*第2位德國籍教宗
150 達馬蘇二世*1048-1048*德國巴伐利亞人*第3位德國籍教宗
151 利奧九世1049-1054*亞爾薩斯人,進行改革,恢復教權*第4位德國籍教宗
152 維克托二世1055-1057*德國人,為亨利三世擁立*第5位德國籍教宗
153 斯德望九世1057-1058*洛林人*第2位法國籍教宗和第6位德國籍教宗
154 本篤十世1058-1059*洛林人
155 尼古拉二世1058-1061*布艮地人,教宗由樞機選舉*第3位法國籍教宗
156 亞歷山大二世1061-1073*米蘭人
157 格列高利七世1073-1085*TOSCANO人,恢復教權,罰德皇亨利
158 維克托三世1086-1087*BENEVENTO人
159 烏爾班二世1088-1099*法國人,維教權,發第一次十字軍* 第4位法國籍教宗
160 帕斯夏二世1099-1118*AVENNA人,與亨利四世立約,廢教會封建
161 傑拉斯二世1118-1119*GAETA人
162 卡利克斯特二世1119-1124*布艮地人(法)拉特郎大公議會*第5位法國籍教宗,在1123年舉行第一屆拉特朗大公會議
163 洪諾留二世1124-1130*IMOLA人
164 英諾森二世1130-1143*羅馬人,拉特朗II會議*在1139年舉行第二屆拉特朗大公會議
165 西萊斯廷二世1143-1144*CITTA DI CASTELO人
166 盧修斯二世1144-1145*波羅尼亞人
167 尤金三世1145-1153*比薩人,蘭斯議會修訂修女會規
168 阿納斯塔斯四世1153-1154*羅馬人
169 阿德利安四世1154-1159*LANGLEY人*唯一的英國教宗
170 亞歷山大三世1159-1181*瑟納人,與德皇爭保留列聖品權*在1179年舉行第三屆拉特朗大公會議
171 盧修斯三世1181-1185*路卡人,棄絕瓦爾登異端
172 烏爾班三世1185-1187*米蘭人
173 格列高利八世1187-1187*BENEVENTA人
174 克雷芒三世1187-1191*羅馬人
175 西萊斯廷三世1191-1198*羅馬人,年老登基
176 英諾森三世1198-1216*教權極盛諸國臣服,十字軍,拉特郎第四次大會,會議訂聖體規每年一次*在1215年舉行第四屆拉特朗大公會議
177 洪諾留三世1216-1227*羅馬人反對阿爾比,批准方濟各和聖多明我會
178 格列高利九世1227-1241*與德肋特烈合,又絕之
179 西萊斯廷四世1241-1241*米蘭人
180 英諾森四世1243-1254*熱諾亞人,里昂會議棄絕肋特烈*在1245年舉行第一屆里昂大公會議
181 亞歷山大四世1254-1261*ANAGNI人
182 烏爾班四世1261-1264*TROGES人*第6位法國籍教宗
183 克雷芒四世1265-1268*法國人*第7位法國籍教宗
184 格列高利十世1271-1276*義大利人,訂秘密選舉教宗法*在1274年舉行第二屆里昂大公會議
185 英諾森五世1276-1276*撒瓦人*第8位法國籍教宗
186 阿德利安五世1276-1276*葡萄牙人
187 若望二十一世1276-1277*熱諾亞人*第一位葡萄牙籍教宗,在實驗時由於房屋倒塌而傷重不治
188 尼古拉三世1277-1280*羅馬人,制訂司鐸日課
189 馬丁四世1281-1285*法國人,棄絕裂教彌額爾*第9位法國籍教宗
190 洪諾留四世1285-1287*羅馬人
191 尼古拉四世1288-1292*義大利人
192 聖西萊斯廷五世1294-1294*義大利人
193 卜尼法斯八世1294-1303*義大利人,主張教權高於王權,被禁
194 本篤十一世1303-1304*義大利人
195 克雷芒五世1305-1314*法國人,移亞味農,屈從法王*教廷從羅馬遷到法國亞維農,第10位法國籍教宗,在1311年—1312年舉行維埃納大公會議
196 若望二十二世1316-1334*與法王交惡,譴責CADURCO會議*第11位法國籍教宗
197 本篤十二世1334-1342*法國人,苦行士,百年戰爭起*第12位法國籍教宗
198 克雷芒六世1342-1352*法國人,黑死疫橫掃歐洲*第13位法國籍教宗
199 英諾森六世1352-1362*法國人,德皇查理四世廢棄教宗選皇帝權
200 烏爾班五世1362-1370*法國人*第15位法國籍教宗
201 格列高利十一世1370-1378*法國人,返回羅馬*第16位法國籍教宗,教廷遷回羅馬
202 烏爾班六世1378-1389*那不勒斯人,法國派另選西方裂教*"教會大分裂"開始,羅馬與亞維農各立教宗
203 卜尼法斯九世1389-1404*那不勒斯人
204 英諾森七世1404-1406*義大利人
205 格列高利十二世1406-1415*宣布退位*在1414年—1418年舉行的康司坦大公會議中退位,推舉雙方都接受的教宗馬丁五世,"教會大分裂"結束
206 馬丁五世1417-1431*羅馬人,COUSTANCE議會結束分裂*在1431年舉行弗羅倫斯大公會議
207 尤金四世1431-1447*威尼斯人,反對販賣黑奴
208 尼古拉五世 *1447-1455*義大利人,建圖書館
209 卡利克斯特三世1455-1458*西班牙人,發起十字軍*第一位西班牙籍教宗
210 庇護二世1458-1464*瑟納人,自人文主義轉變
211 保祿二世1464-1471*威尼斯人,反對近親主義*尤金四世的侄子
212 西斯科特四世1471-1484*撒瓦人,建西斯督堂,啟用近親*方濟會的成員,建設了以他自己為名的西斯汀教堂,招聘當時的藝術家,將早期文藝復興帶入羅馬
213 英諾森八世1484-1492*熱諾亞人,啟用近親
214 亞歷山大六世*1492-1503*西班牙人,用近親,劃分世界范圍*第2位西班牙籍教宗,卡利克斯特三世的侄子,
215 庇護三世*1503-1503*瑟納人
216 尤利烏二世*1503-1513*SAVONO人,擴建伯多祿大殿
217 利奧十世*1513-1521*佛羅倫薩人,路德叛教
218 阿德利安六世*1522-1523*荷蘭人主張改革*第一位荷蘭籍教宗
219 克雷芒七世*1523-1534*佛羅倫薩人,棄絕英王亨利八世
220 保羅三世*1534-1549*羅馬人,教會尊重印第安人的權利,批准耶穌會,開特里騰會議
221 尤利烏三世*1550-1555*羅馬人,英瑪麗女王恢復與羅馬關系*1552.8聖方濟各·沙勿略抵達中國上川島
222 馬塞二世*1555-1555*義大利人
223 保祿四世*1555-1559*那不勒斯人,立裁判,否認伊麗莎白一世
224 庇護四世*1559-1565*米蘭人,批准特里騰會決議
225 庇護五世*1566-1572*西班牙人,改革內部,立傳信部,勝回軍
226 格列高利十三世*1572-1585*義大利人HUGUENOT.改革立法* 1582年推行格里歷(公歷)
227 西斯科特五世*1585-1590*義大利人繼續改革工作
228 烏爾班七世*1590-1590*羅馬人
229 格列高利十四世*1590-1591*義大利人
230 英諾森九世*1591-1591*波羅尼亞人
231 克雷芒八世*1592-1605*弗羅棱斯人,利瑪竇來中國
232 利奧十一世*1605-1605*弗羅棱斯人
233 保祿五世*1605-1621*羅馬人,譴責英宣誓
234 格列高利十五世*1621-1623*波羅尼亞人
235 烏爾班八世*1623-1644*弗羅棱斯人,味增爵會立
236 英諾森十世*1644-1655*羅馬人,結束戰爭和平共處,罰楊塞說
237 亞歷山大七世*1655-1667*瑟納人,對中國禮儀寬容派代表
238 克雷芒九世*1667-1669*義大利人
239 克雷芒十世*1670-1676*羅馬人,英國迫害教友
240 英諾森十一世*1676-1689*英國陰謀處死許多教友
241 亞歷山大八世*1689-1691*威尼斯人
242 英諾森十二世*1691-1700*那不勒斯人,嚴禁任用近親
243 克雷芒十一世*1700-1721*義大利人,禁止中國禮儀
244 英諾森十三世*1721-1724*羅馬人,中國禁教,教宗主寬容
245 本篤十三世*1724-1730*義大利人,中國教難
246 克雷芒十二世*1730-1740*弗落棱斯人,禁絕圬人黨
247 本篤十四世*1740-1758*嚴禁中國禮儀,引起長期教難
248 克雷芒十三世*1758-1769*威尼斯人,若瑟芬主義
249 克雷芒十四世*1769-1774*解散耶穌會
250 庇護六世*1775-1799*法國革命中被劫往法國,死於彼
251 庇護七世*1800-1823*8.20出生於CESANA被法人劫持,恢復耶穌會,恢復傳信部
252 利奧十二世*1823.9.28-1829.2.10*出生於FABRIANO聯結奧匈之梅特溫
253 庇護八世*1829.4.5-1830.9.30*出生於CIGOLI英國愛爾蘭教會獲解放
254 格列高利十六世*1831.2.6-18461.1*出生於BELLUNO英國牛津運動
255 庇護九世*1846.6.21-1878.2.7*出生於SENIGALLIA無染原罪瞻禮,反唯理,梵一會議,失土地
256 利奧十三世*1878.3.3-1903.7.20*出生於ANAGNI勞工通牒,興哲學,聖經,法國仇教
257 庇護十世*1903.8.9-1914.8.20*出生於RIESE,訂法典,重聖體,反現代主義,歐戰起
258 本篤十五世*1914.9.6-1922.1.22*出生於熱諾亞,促進停戰,實施新法,推動傳教
259 庇護十一世*1922.2.12-1939.2.10*出生於米蘭,訂拉特郎和約,創進行會反法西斯西班牙內戰*與義大利簽訂拉特蘭條約,確立梵蒂岡成為一主權國家
260 庇護十二世*1939.3.12-1958.10.9*出生於羅馬,二次大戰從事和解,開放樞機,定聖母升天
261 若望二十三世*1958.10.28-1963.6.3*出生於BEIGAINE,主張教會開放改革,議開大會,修法典倡合一運動
262 保祿六世*1963.6.30-1978.8.6*出生於CONCESSIO,召開梵二,訂新禮,辦外交,出國訪問*最後一位以三重冠加冕的教宗
263 若望·保祿一世*1978.9.3-1978.9.28*BELLUNO在位不足一月*首位教宗在生時自稱「一世」;首位雙名教宗.中國稱之為「約翰·保羅一世」
264 若望·保祿二世*1978.10.22-2005.4.2*波蘭人,生於WADOVICE,行新法重訂拉特郎和約,歷史上出行最多的教宗,遍游世界*第一名波蘭籍教宗.中國稱之為「約翰·保羅二世」大教皇
265 本篤十六世*2005.4.24— 現任,為第八位德國籍教宗,本名:約瑟夫·阿來士·拉辛格
世(JohnⅩⅧ)*
B. UO的UO背景資料
Richard Garriott(理查德?蓋瑞特)
Richard Garriott和他的「創世紀」,胸前的LOGO是韓國NCsoft,而不是自己一手創辦的 Origin Systems。究竟是什麼原因是他下決心離開自己的Origin Systems及「創世紀」,仍是一個值得探究的故事。
UO--Ultima Online,追溯她的來源,我們不得不觸及PC史上最著名的RPG系列之一《創世紀》,從單機RP到UO,他的主要開發者是知名游戲大師Richard Garriott。據說Richard是一個歐洲古代文化的超級發燒友,對英國人John Ronald Reuel Tolkien(約翰?托爾金)撰寫的奇幻巨著《指環王》更是情有獨鍾。有人這樣描述他:「蓄有蹩腳的黃色胡須,參加中世紀愛好者協會,在自己隱居的古堡里私藏這不知從哪搞來的文物」。
除此之外Richard Garriott 還是個出色的程序員。在他還是個高中生的時候就已經為APPLE II電腦編寫了一款名為「Akalabeth」(阿卡拉貝斯)的游戲。雖然他只是把但是司空見慣的桌上RPG移動到另PC上,可能連他本人沒有意識到,就是這個小小的動作,敲開了為Richard Garriott通往「創世紀」的大門。 作為「創世紀」系列的衍生。UO的故事是從「創世紀I」開始的,但情節上與之前單機RP的所有版本都沒有直接聯系。
很久很久以前在Sosaria的世界裡(註:Sosaria在後續版本中更名為Britannia),Modain被邪惡的力量控制。失去了理智,將他那塊不朽的寶石搗碎成為數千塊碎片散落至不列顛尼亞的各個地方,在每一個碎片中都有Sosaria 像,其中蘊含著巨大的力量……為了尋找創世之力的寶石,各位英雄們征戰出發……
熟悉創世紀系列的的都知道,這套游戲一直以高擬真和高互動著稱。比如為了做一塊麵包,必須戰勝種種困難,去收集各種製作材料。這看起來與主幹情節毫無關聯,卻是當中的多種樂趣所在熟悉創世紀系列的的都知道,卻是當中的多種樂趣所在。在UO中,這種虛擬社會的理念被發揮到了極致,開發團隊為此設計了飲食、時間、法律、資源和生死5大概念。
飲食:普通RPG中,我們操作的游戲角色完全不需要用餐和就寢,除非游戲劇情的設定。但是在UO中,完全打破這種概念。每隔一段時間「你」便會有飢餓感需要飲水和進食。(飢餓度影響角色的技能升漲速度,就像我們飢餓時完全會影響工作效率),你可以做一名獵人打獵野味,也可以做一位農夫享受從收麥、磨面到烤熟麵包的全過程……至於飲水,你可以去商人那買可口的葡萄酒,當然了,如果你不捨得花錢,也可以用水袋取喝水飲用。
時間:在UO中,時間是一個有實在意義的變數。這是UO有別於普通RPG的又一個特點。也就是說,你能在UO里體念到晝夜、季節、年代的交替變化。而且這些變化對玩家操縱的角色都有影響。就算你在原地不動,過一段時間你也會感到飢餓和口渴。隨著時光的流逝,游戲角色的年齡會不斷增長,由青年到中年,再到通曉人生的睿智老人。這樣的設置,是不是能給你帶來更多的真實感和滄桑感呢?
法律:我相信,在UO之前,沒有哪款游戲還需要玩家去遵守所謂的「法律」。但是在不列顛尼亞,做一名好公民的意義遠大於不法的肆虐。為了保障UO「社會」的生活次序能正常進行,開發團隊為UO設定了一套完整的司法體系,一約束玩家的「不法」行為。UO明文規定:禁止城裡隨意殺人,那些身著鋼甲威嚴的 Guards,就是給這些觸犯法律的人們應有的懲罰。屢教不改者,甚至會被踢出遊戲。
資源:准確的說,資源系統是UO內部的一種平衡機制。由於傳統MUD游戲使用的任務模式不適合UO的網路環境,於是催生了資源系統。打個比方,一群大俠經常去打鹿吃野味,日久後鹿的數量自然會減少,龍洞的龍都是吃鹿長大的。鹿沒了它們不得不去進攻附近的村落。於是,作為大俠的你決心解決這個問題。你可以教那些淳樸的農民在龍洞入口放一些動物,讓它們吃飽了不再去吃人。你也可以高傲的拔出你的佩劍,慷慨激昂的說:「把你的女兒嫁給我,我就替你殺龍」。私底下僱傭一群軍隊替你送死。當然了,軍隊和龍急劇減少所引發的新問題,那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生死:生與死,本是自然規律。大多數游戲,生死的意思指Game Over.。而在UO中,無論你是什麼原因怎麼死去的,你要做的不是重啟游戲。你將失去肉身和所有裝備,變成一個鬼魂,尋找一個薩滿或者祭祀著,或者會還魂術的好心玩家,讓他給你第二次生命。然後回到你留下屍體的地方,拿回屬於你的東西。
其實,UO與其他游戲最大的區別就是Virtual Community(虛擬社區)概念,就是說游戲的進程不是事先設定好的,你的行為完全由你決定。除開上文提到的所有東西,你可以挖寶、出海、打造自己喜愛的東西。可以擁有自己的事業、房子、家庭和社會地位。過上很地道的「生活」。 或許,在很多MMO中,很多人已經習慣用金錢和暴力證明實力和解決問題。而UO里卻擁有一套完整的「道德體系」,謙卑(Humility)、正直(Honesty)、憐憫(Compassion)、英勇(Valor)、公正(Justice)、犧牲(Sacrifice)、榮譽(Honor)這八項美德,無一例外都是來自西方社會的基督教傳統和中世紀騎士精神,這是「創世紀」世界的價值觀,並被認為是使這款游戲獲得長久生命力的重要因素。然而,當這種充滿紳士風度和冒險精神的騎士精神,這種植根於西方傳統文化的人文內核,被中國拉幫結派的江湖義氣和武俠文化所覆蓋,並且沒有多少人真正懂得UO文化背景的時候,那些經歷歷練獲得「騎士」封號的玩家們,未必能體會作為一名騎士應有的風度和驕傲。
那些了解「創世紀」系列主題思想,並保持高度認同感的高級玩家,對於這種過分本土化似乎是不能容忍的。他們更嚮往純粹的理想化、西方化的UO(比如作者本人),甚至為UO精神的磨滅感到挫敗和沮喪。在民族主義的語境中,這或許會被解釋成一種「自我殖民化」。
事實並非如此。這樣單純而善良的UO玩家們要的只是一個能體現「八大美德」的理想國度罷了。為此,他們會花上幾十個小時用33.6K的網速去下載一個330MB打的UO客戶端。之後花更多的時間和金錢,乃至放棄工作和學業,全心全意投入到UO中。在常人看來這是不可理解的,甚至是病態的。如果將心比心,你會發現他們中的絕大多數不過是些浪漫主義者罷了。網路游戲給他們提供了一個自由揮灑、實現夢想的舞台--哪怕,僅僅是虛幻的。
C. 司法機關到底包不包括公安局
不包括。
我們通常把公安機關、檢察院、法院一起簡稱為公、檢、法,都專看作是我國的司屬法機關。
在我國的國家政權體系中,法院是國家審判機關,檢察院是國家的法律監督機關,它們屬於
國家司法機關。這個一般沒有異議。
但是,公安機關是政府的組成部分,公安機關屬於執法機關,也是行政機關。
http://wenku..com/link?url=_5Kx3aC5bKY_AUqZsbuQ6d-tifZ6nspY-25n_
D. 基層司法所是干什麼的
司法所工作職來能
1、指導管理人民調自解工作,參與調解疑難、復雜民間糾紛;
2、組織開展對社區服刑人員的管理、教育和幫助;
3、指導管理基層法律服務工作;
4、協調有關部門和單位開展對刑釋解教人員的安置幫教工作;
5、組織開展法制宣傳教育工作;
6、組織開展基層依法治理工作,為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依法行政、依法管理提供法律意見和建議;
7、協助基層政府處理社會矛盾糾紛;
8、參與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
9、完成上級司法行政機關和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交辦的維護社會穩定的有關工作。
司法所是司法局的基層派出機構,屬於行政部門。
E. uo網路創世紀是什麼時候上市的游戲在中國有得玩嗎
我一隻認為UO是最有內涵的游戲,早在10多年前,就存在現在網游的理念和內容。房屋,50多種技能的自由選擇讓你怎麼玩都行,非常自由化的世界……
在UO中,這種虛擬社會的理念被發揮到了極致,開發團隊為此設計了飲食、時間、法律、資源和生死5大概念。
熟悉創世紀系列的的都知道,這套游戲一直以高擬真和高互動著稱。比如為了做一塊麵包,必須戰勝種種困難,去收集各種製作材料。這看起來與主幹情節毫無關聯,卻是當中的多種樂趣所在。在UO中,這種虛擬社會的理念被發揮到了極致,開發團隊為此設計了飲食、時間、法律、資源和生死5大概念。
飲食:
普通RPG中,我們操作的游戲角色完全不需要用餐和就寢,除非游戲劇情的設定。但是在UO中,完全打破這種概念。每隔一段時間「你」便會有飢餓感需要飲水和進食。(飢餓度影響角色的技能升漲速度,就像我們飢餓時完全會影響工作效率),你可以做一名獵人打獵野味,也可以做一位農夫享受從收麥、磨面到烤熟麵包的全過程……至於飲水,你可以去商人那買可口的葡萄酒,當然了,如果你不捨得花錢,也可以用水袋取喝水飲用。
時間:
在UO中,時間是一個有實在意義的變數。這是UO有別於普通RPG的又一個特點。也就是說,你能在UO里體念到晝夜、季節、年代的交替變化。而且這些變化對玩家操縱的角色都有影響。就算你在原地不動,過一段時間你也會感到飢餓和口渴。隨著時光的流逝,游戲角色的年齡會不斷增長,由青年到中年,再到通曉人生的睿智老人。這樣的設置,是不是能給你帶來更多的真實感和滄桑感呢?
法律:
我相信,在UO之前,沒有哪款游戲還需要玩家去遵守所謂的「法律」。但是在不列顛尼亞,做一名好公民的意義遠大於不法的肆虐。為了保障UO「社會」的生活次序能正常進行,開發團隊為UO設定了一套完整的司法體系,一約束玩家的「不法」行為。UO明文規定:禁止城裡隨意殺人,那些身著鋼甲威嚴的 Guards,就是給這些觸犯法律的人們應有的懲罰。屢教不改者,甚至會被踢出遊戲。
資源:
准確的說,資源系統是UO內部的一種平衡機制。由於傳統MUD游戲使用的任務模式不適合UO的網路環境,於是催生了資源系統。打個比方,一群大俠經常去打鹿吃野味,日久後鹿的數量自然會減少,龍洞的龍都是吃鹿長大的。鹿沒了它們不得不去進攻附近的村落。於是,作為大俠的你決心解決這個問題。你可以教那些淳樸的農民在龍洞入口放一些動物,讓它們吃飽了不再去吃人。你也可以高傲的拔出你的佩劍,慷慨激昂的說:「把你的女兒嫁給我,我就替你殺龍」。私底下僱傭一群軍隊替你送死。當然了,軍隊和龍急劇減少所引發的新問題,那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生死:
生與死,本是自然規律。大多數游戲,生死的意思指Game Over.。而在UO中,無論你是什麼原因怎麼死去的,你要做的不是重啟游戲。你將失去肉身和所有裝備,變成一個鬼魂,尋找一個薩滿或者祭祀著,或者會還魂術的好心玩家,讓他給你第二次生命。然後回到你留下屍體的地方,拿回屬於你的東西。
其實,UO與其他游戲最大的區別就是Virtual Community(虛擬社區)概念,就是說游戲的進程不是事先設定好的,你的行為完全由你決定。除開上文提到的所有東西,你可以挖寶、出海、打造自己喜愛的東西。可以擁有自己的事業、房子、家庭和社會地位。過上很地道的「生活」。
UO:美德與武俠化
或許,在很多MMO中,很多人已經習慣用金錢和暴力證明實力和解決問題。而UO里卻擁有一套完整的「道德體系」,謙卑(Humility)、正直(Honesty)、憐憫(Compassion)、英勇(Valor)、公正(Justice)、犧牲(Sacrifice)、榮譽(Honor)這八項美德,無一例外都是來自西方社會的基督教傳統和中世紀騎士精神,這是「創世紀」世界的價值觀,並被認為是使這款游戲獲得長久生命力的重要因素。然而,當這種充滿紳士風度和冒險精神的騎士精神,這種植根於西方傳統文化的人文內核,被中國拉幫結派的江湖義氣和武俠文化所覆蓋,並且沒有多少人真正懂得UO文化背景的時候,那些經歷歷練獲得「騎士」封號的玩家們,未必能體會作為一名騎士應有的風度和驕傲。
那些了解「創世紀」系列主題思想,並保持高度認同感的高級玩家,對於這種過分本土化似乎是不能容忍的。他們更嚮往純粹的理想化、西方化的UO(比如作者本人),甚至為UO精神的磨滅感到挫敗和沮喪。在民族主義的語境中,這或許會被解釋成一種「自我殖民化」。
事實並非如此。這樣單純而善良的UO玩家們要的只是一個能體現「八大美德」的理想國度罷了。為此,他們會花上幾十個小時用33.6K的網速去下載一個330MB打的UO客戶端。之後花更多的時間和金錢,乃至放棄工作和學業,全心全意投入到UO中。在常人看來這是不可理解的,甚至是病態的。如果將心比心,你會發現他們中的絕大多數不過是些浪漫主義者罷了。網路游戲給他們提供了一個自由揮灑、實現夢想的舞台——哪怕,僅僅是虛幻的。
F. 親子鑒定要多久可以拿結果
親子鑒定可以提供的樣本有很多種,對於常規的樣本,例如:血痕、口腔拭子等樣本,按照正常的程序,一般都需要7天才能出結果。因為第一輪試驗完成需要兩天的時間,為了確保鑒定結果的准確,程序要求換另外一組檢測人員從提取DNA開始,再做一遍試驗,排除有試驗過程中造成的人為誤差;尤其是對於排除的結論,必須有兩名鑒定人員分別走上兩次實驗,才能出具結論。然後計算結果,列印報告,復合簽字等,也就需要七天的時間。如果急需知道鑒定結果,可以要求提供加急服務,最快兩天出鑒定結果。
G. 法院公告書和判決書有什麼不同
1、法院公告是由獨立行使審判權的國家機關向社會公眾公布的法律文書。在人民法院工作中,公告的使用非常廣泛,法院公告按程序可分為非訴訟公告和訴訟公告。非訴訟公告,是指人民法院發布「司法解釋」、「批復」、「規定」的公告等。訴訟公告,是指人民法院在案件審理程序中,發布起訴狀副本、上訴狀副本、反訴狀副本、答辯狀副本、傳票、判決書、調解書、裁定書、決定書、通知書、證明書的公告等。
判決書,法律術語,是法院對案件審理完結時,查明並認定案件事實,正確適用法律,行使國家審判權,對案件中的實體問題作出權威性判定。是法律界常用的一種應用寫作文體,包括民事判決書、刑事判決書、行政判決書和刑事附帶民事判決書。
2、二者區別在於:
1)性質不同,公告書是程序性文書,判決書是結果性文書;
2)法律效果不同,公告書是公開告知某些事項,不具有強制力;
判決書生效後,當事人必須服從,不能抗拒。
3)可訴性不同,公告書僅是公告事項,不能上訴;
一審判決書,當事人不服的,可依法上訴。
H. 草原上的小木屋好詞好句有哪些
地面上還有一層薄薄的雪,空氣很冷,四周寂靜無聲,天還是黑的。透過光禿禿的樹枝,可以看見幾顆寒星,不過東方已經漸漸發白。
在冬日漫長的夜晚,羅蘭聽到爸對媽提起西部的大草原,爸說西部的土地很平坦,那裡沒有樹,青草長得又高又密,草原上的野生動物就好像生活在牧場一樣不愁吃喝。那一片草原延伸到你看不到的遠方,除了印第安人,沒有其他人住在那兒。
好詞:
竊竊私語 強詞奪理 冷嘲熱諷 口是心非 脫口而出 說長道短 聲色俱厲 談笑風生 對答如流 唇槍舌劍 吞吞吐吐 笨嘴拙舌 肺腑之言 談古論今 大言不慚 不由分說 各抒已見 滔滔不絕 慷慨陳詞 避而不談 花言巧語 金玉良言 口若懸河 忠言逆耳 知無不言 言無不盡 仗義執言 和盤托出 苦口婆心 盡情傾吐 開懷暢談 諄諄教誨 再三表白 奔走相告 言出如山 理直氣壯 天花亂墜 口角生風 能言善辯 婉轉動聽 惟妙惟肖 危言聳聽 無言以對 言傳身教 從一語道破 油腔滑調 語意雙關 贊不絕口 直截了當 侃侃而談 語重心長 啞口無言 言外之意 一鳴驚人 娓娓動聽 正言厲聲 直言不諱 欲言又止 言簡意賅 支支吾吾 自言自語 談古論今 言近旨遠 巧言妙語 一諾千金 巧言令色 巧舌如簧 甜言蜜語 胡說八道 胡言亂語 信口開河 語無倫次 大放厥詞草原上的小木屋:
好詞:那裡沒有樹,沒有其他人住在那兒,不過東方已經漸漸發白,天還是黑的,空氣很冷,除了印第安人,青草長得又高又密。那一片草原延伸到你看不到的遠方,草原上的野生動物就好像生活在牧場一樣不愁吃喝,可以看見幾顆寒星,爸說西部的土地很平坦,羅蘭聽到爸對媽提起西部的大草原。
好句:地面上還有一層薄薄的雪。透過光禿禿的樹枝,四周寂靜無聲。
I. 拼音怎麼打
追
拼音: [zhuī] [ī] 。
[ zhuī ]
1.趕,緊跟著:~逐。~逼。~隨。~光。~剿。~捕。~奔逐北。 2.回溯過去,補做過去的事:~溯。~悼。~加。~認。 3.竭力探求,尋求:~問。~尋。~究。~索。
[ ī ]
1.雕琢:~琢(雕刻)。 2.古代樂器鍾上用以懸掛的鈕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