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上的臟物
① 現在刑法對於買賣贓物罪是什麼規定的方式是什麼
收購贓物罪是指明知是犯罪所得的贓物而予以收購的行為。
「明知」內包括「確知」與「可能知容道」兩種認識狀態,其罪名的成立依附於「本犯」行為的罪名是否成立。
收購贓物,是指大量購買贓物或重復購買某一類贓物。其目的不外乎兩種:一是轉賣漁利,一是自用。
買贓自用的情況又分兩種:一是買贓供本人消費使用,一是供自己生產經營使用。大量購買贓物供自己生產經營使用的行為是收購贓物罪的行為。
新刑法第312條規定:明知是犯罪所得的贓物而予以窩藏、轉移、收購或者代為銷售的,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單處罰金。
② 我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買了臟物,在法律上屬於什麼性質!
其行為性質屬於不構成掩飾、隱瞞犯罪所得收益罪,所以不夠成犯罪。內
法律上需要證據證容明確實不知情,對於「明知」情況,《刑法》第三百一十二條規定,明知是犯罪所得購買構成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罪,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
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不知情購買贓物不構成犯罪。
(2)刑法上的臟物擴展閱讀:
我國法律嚴格禁止銷售和購買贓物,《關於沒收和處理贓款贓物若干問題的暫行規定》第二條第六項規定:「在辦案中已經查明被犯罪分子賣掉的贓物,應當酌情追繳。
對買主確實知道是贓物而購買的,應將贓物無償追出予以沒收或退還原主;對買主確實不知道是贓物的,而又找到原失主的,應該由罪犯按賣價將原物贖回,退還原主,或者按價賠償損失;
如果罪犯確實無力贖回或賠償損失,可以根據買主與失主雙方的具體情況進行調解,妥善處理。」
即使買受人購買贓物時出於善意不知情,也不能取得對該物的所有權,所購贓物理應追繳。
③ 沒收贓款贓物適應刑法什麼條款
《刑法》第六十四條犯罪分子違法所得的一切財物,應當予以追繳或者內責令退賠;容對被害人的合法財產,應當及時返還;違禁品和供犯罪所用的本人財物,應當予以沒收。沒收的財物和罰金,一律上繳國庫,不得挪用和自行處理。
④ 現在刑法對於買賣贓物罪是什麼規定的方式是什
收購贓抄物罪是指明知是犯罪所得的襲贓物而予以收購的行為。"明知"包括"確知"與"可能知道"兩種認識狀態,其罪名的成立依附於"本犯"行為的罪名是否成立。收購贓物,是指大量購買贓物或重復購買某一類贓物。其目的不外乎兩種:一是轉賣漁利,一是自用。買贓自用的情況又分兩種:一是買贓供本人消費使用,一是供自己生產經營使用。大量購買贓物供自己生產經營使用的行為是收購贓物罪的行為。
⑤ 刑法 銷贓罪
《刑法》中「銷抄贓罪」已經改為襲第三百一十二條「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罪」
「銷贓罪」已經改為「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構成窩贓、銷贓罪要明知所窩藏、轉移、收購或者代為銷售的物品是犯罪所得的贓物。對於事實上窩藏、轉移、收購或者銷售了贓物,但確不知情的,不構成犯罪。犯罪所得的贓物,是指通過盜竊、搶劫、詐騙、貪污等犯罪獲取的公私財物,包括金錢、物品等。
構成窩贓、銷贓罪包括四種行為:
1、其中窩藏是指將贓物隱藏起來,不讓他人發現或者替犯罪人保存贓物,使司法機關不能獲取;
2、轉移是指將贓物轉移到他處,以使偵查機關不能查獲;
3、收購是指以出賣為目的收買贓物,個人為自己使用而買贓的不構成犯罪;
4、代為銷售是指代犯罪人將贓物賣出的行為。
只要明知是犯罪所得的財物,又實施了窩藏、轉移、收購、代為銷售四種行為中任何一種的,就構成犯罪。依照刑法的規定,構成窩贓、銷贓罪的,處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
銷贓罪「情節嚴重」 情形的司法解釋
⑥ 贓款贓物如何界定
我國《刑法》規定為「犯罪分子違法所得的一切財物」就是贓款贓物。
贓款贓物就是指違法犯罪分子違法犯罪所得的一切財物。贓款贓物具有兩個方面的主要特徵:
一個方面是具有證據價值和經濟價值的雙重屬性。贓款贓物與案件真實情況的發生、發展有著客觀內在的聯系,因而對案件具有證據價值;
同時,贓款贓物也具有民法上物的特徵,即人們能夠支配的具有經濟價值的物質實體和自然力,民法上的物基本上也可以成為贓物,其特徵沒有因為訴訟而發生改變。
另一方面,贓款贓物必須是行為人採用違法犯罪手段所獲取的財物,它既不同於作案工具,也不是行為人的個人合法財產,更不是違禁品。
贓款贓物的性質應由法院認定。贓款贓物依附於違法犯罪行為。它與犯罪主體實施的行為之間有直接因果聯系。物品、金錢本身並不具有「贓」的性質。謂之贓,是因為它是違法犯罪行為侵害法律所保護的權利主體合法的財產權利的產物,而又存在於訴訟程序中。
如果處於訴訟之外無所謂為贓。既然贓款贓物與犯罪行為互為因果,不能分離,那麼,只有被法院裁判通過違法犯罪行為所得的錢物才稱之為真正意義的贓款贓物。
(6)刑法上的臟物擴展閱讀:
判決生效後對贓款贓物及其利息的處理
由於查封、扣押、凍結的主體不同,人民法院判決後在案財物的處理程序也不相同。
1、人民法院受理案件時,對於偵查機關凍結在金融機構的存款、匯款、債券、股票、基金份額等贓款贓物,應當審查是否附有金融機構出具的證明文件原件。
人民法院作出生效判決後,通知該金融機構上繳國庫,伺時將判決書送達有關財政機關。金融機構應當在接到執行通知書後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送交執行回單。
2、對於查封、扣押、凍結的贓款贓物依法不移送的,人民法院作出的判決生效後,由原審的人民法院通知查封、扣押、凍結機關上繳國庫,同時將通知及判決書送達有關財政機關。查封、扣押、凍結機關應當在接到執行通知書後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送交執行回單。
3、對於人民法院查封、扣押、凍結的贓款贓物及其孳息·人民法院作出的判決生效後,由原審人民法院依照生效的法律文書進行處理。除依法返還被害人的以外,應當一律沒收,上繳國庫。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4、《人民檢察院扣押、凍結涉案款物工作規定》第四十一條規定:「對於應當返還被害人的扣押、凍結款物,無人認領的,應當公告通知。公告滿一年無人認領的,依法上繳國庫。
無人認領的款物在上繳國庫後有人認領,經查證屬實的,人民檢察院應當向政府財政部門申請退庫或者返還。原物已經拍賣、變賣的,應當退回價款。」
⑦ 買贓物判什麼罪
這些贓物是要做價格鑒定的,如果只是幾百塊,最多也就罰款,不用判刑的。主動上交就行了,盡量說不知道是贓物。犯罪罪名則為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
⑧ 不知道購買的是贓物要承擔什麼樣的法律責任
我國《刑法》第三百一十二條規定,「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產生的收益而予以窩藏、轉移、收購、代為銷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飾、隱瞞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因此,構成掩飾、隱瞞犯罪所得收益罪必須有主觀上的「明知」。對贓物並不知情,不構成掩飾、隱瞞犯罪所得收益罪。
我國《刑法》第六十四條規定,犯罪分子違法所得的一切財物,應當予以追繳或者責令退賠。這一條是處理善意佔有贓物的一般原則。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財政部頒布的《關於沒收和處理贓款贓物若干暫行規定》第六條規定。
「在辦案中已經查明犯罪分子賣掉的贓物,應當予以追繳,對買主確實知道是贓物而購買的,應將贓物無償追回,予以沒收或退還原失主;對買主確實不知道是贓物,而又找到了失主的,應當由罪犯按價將原物贖回,退還原主或者按價賠償損失」。
(8)刑法上的臟物擴展閱讀:
防止購贓物:
1、要防止購贓物,關鍵是要弄清物品的來歷。如查對發票、生產許可證、廠家證明等。
2、自行車一類交通工具,要看有無車牌號、執照,證號是否相符,從車鎖等處看有無撬壓痕跡等。
3、如屬轉賣物品,首先要弄清轉賣人或介紹人的身份。
4、如需購買自行車(舊車),應到國營開辦的委託商行或舊品拍賣處去購買,以免上當受騙。
5、手機被盜搶後,大都通過二手手機市場或進行翻新後再次銷售。
6、如需購買手機(二手手機),應向商家索取正規、合法的發票憑證。
7、如懷疑購買的手機來歷不明的翻新機,應及時報警或舉報。
8、贓物不適用「善意取得」的法律制度。
⑨ 什麼是收藏臟物罪
《刑法》沒有收藏贓物罪,但有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罪。
《版刑法》(2015)第三權百一十二條【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產生的收益而予以窩藏、轉移、收購、代為銷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飾、隱瞞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