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機關仲裁
㈠ 司法機關,法律監督機關,仲裁機關,審判機關的定義
應當都從俠義上理解
司法機關是指執行法律的機關,具體包括公檢法司四家。
法律監督機關是指檢察院
仲裁機關不屬於司法機關,屬於調解機構,雙方當事人對仲裁結果不服的,依然可以訴訟到人民法院
審判機關是指人民法院
㈡ 仲裁屬於什麼機關
這里要說明的是,勞動仲裁有專門的勞動仲裁機構,屬勞動社會保障局下屬,帶有行政色專彩,而通常所說的合同仲屬裁,也就是受仲裁法調整的仲裁機構,應屬社團法人,對於其本質還存在一定爭議,建議看看相關文章.
http://www.deheng.com.cn/asp/paper/html/200563011152144.htm
㈢ 仲裁是什麼意思謝謝
通過仲裁方式,解決雙方民事爭議,作出仲裁裁決的機構。分為國內仲回裁機答構和國際仲裁機構,後者又分為全國性的仲裁機構和國際性或地域性的仲裁機構。此外,按仲裁機構的設置情況,國際上進行仲裁的機構有三種:一種是常設仲裁機構,一種是臨時仲裁機構,還有一種是專業性仲裁機。仲裁機構包括:(1)常設仲裁機構。常設仲裁機構有國際性的或區域性的,有全國性的,還有附設在特定行業內的專業性仲裁機構。它們都有一套機構和人員,負責組織和管理有關仲裁事務,可為仲裁的進行提供各種方便。(2)臨時仲裁機構。它是由雙方當事人指定仲裁員自行組成的一種仲裁庭,案件處理完畢即自動解散。(3)附設在特定行業內的專業性仲裁機構。我國仲裁法規定的仲裁是機構仲裁,常設的仲裁機構是仲裁委員會。 目前,我國的仲裁機構有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中國海事仲裁委員會等。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設在北京。在深圳經濟特區設有仲裁委員會深圳分會,在上海設有仲裁委員會上海分會。仲裁委員會及其分會是一個整體。
㈣ 公安機關是司法機關還是行政機關
司法機關(judicial branch) 行使司法權的國家機關。狹義僅指法院,廣義還包括檢察機關。中國《回仲裁法》於答1994年8月30日出台,明確規定,「仲裁委員會獨立於行政機關,與行政機關沒有隸屬關系」 。
仲裁委員會是常設性仲裁機構,是獨立、公正、高效地解決平等主體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之間發生的合同糾紛和其他財產權益糾紛的常設仲裁機構。
一般在直轄市,省、自治區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設立,也可以根據需要在其他設區的市設立,不按行政區劃層層設立。仲裁委員會由市的人民政府組織有關部門和商會統一組建,並應經省、自治區、直轄市的司法行政部門登記,未經設立登記的,其仲裁裁決不具有法律效力。
行政機關(Administrative Organs)通常簡稱"政府",是國家機構的基本組成部分,是依法成立的行使國家行政職權的行政組織,包括政府以及有關功能部門。
㈤ 仲裁機構屬什麼性質的單位
對仲裁機構的性質法律界、仲裁界認識比較一致,普遍認為是獨立的、非政府的、民間性解決商事爭議的機構。
但目前有許多政府部門,甚至司法界對其性質的認識仍存在許多誤區,表現如下:
1、各地的仲裁機構是國家出錢組建的,許多仲裁機構至今還靠國家輸血維持,因此,將其定位為行政性事業單位或准司法機構。
2、將仲裁的服務性收費視同法院和行政機關的收費,定位為行政性或行政事業性收費。2003年財政部等四部(辦)對商事仲裁機構實行「收支兩條線」預算管理的行政規章就是這樣出台的。
3、將商事仲裁混同於勞動、人事等行政仲裁。將其收費劃入行政性收費。
4、根據現有的幹部管理體制,由於各地仲裁機構的主要管理人員,都是組織人事部門任命的,待遇也比照公務員的工資待遇,即使是民間的法律服務機構至少也要劃在事業單位系列。
(5)司法機關仲裁擴展閱讀:
仲裁獨立性:
中國《仲裁法》於1994年8月30日出台,明確規定,「仲裁委員會獨立於行政機關,與行政機關沒有隸屬關系」 。中國在加入世貿組織的談判過程中,亦曾向國際承諾,「仲裁費屬於中介服務的收費」。
1999年頒布實施的《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計劃綱要》(下稱《綱要》),亦曾明確將仲裁列入「商務服務業」范疇。
㈥ 仲裁機構具有一定的司法性和准司法性,是否也應該列入司法機關的范圍
仲裁只有在勞動仲裁方面才有類似於國家權力的參與,並沒有嚴格意義上的司法性質。與司法帶有國家強制力有明顯的區別。
㈦ 仲裁機構能否委託司法鑒定,相關規定有哪些
在訴訟活動中常常需要專門的鑒定人員對相關案件問題進行鑒別,並提出專業性的意見供法院參考辦案。那麼仲裁機構能否委託司法鑒定呢?司法鑒定機構鑒定原則是怎樣的?接下來律師365小編將為大家介紹司法鑒定相關法律知識。
一、仲裁機構能否委託司法鑒定
可以,司法鑒定機構接受司法機關、仲裁機構的司法鑒定委託。
根據《司法鑒定程序通則(試行)》規定:
1、司法鑒定機構接受司法機關、仲裁機構的司法鑒定委託。
2、在訴訟案件中,在當事人負有舉證責任的情況下,司法鑒定機構也可以接受當事人的司法鑒定委託。當事人委託司法鑒定時一般通過律師事務所進行。
司法鑒定機構指定的司法鑒定人、或者由委託人申請並經司法鑒定機構同意的司法鑒定人完成委託事項。
(一)兩種情況下可補充鑒定:
(1)發現新的相關鑒定材料
(2)原鑒定項目有遺漏
(二)六種情況下司法鑒定機構可以接受委託進行重新鑒定:
(1)司法鑒定機構、司法鑒定人超越司法鑒定業務范圍或者執業類別進行鑒定。
(2)送鑒材料虛假或者失實。
(3)原鑒定使用的標准、方法或者儀器設備不當,導致原鑒定結論不科學、不準確。
(4)原鑒定結論與其他證據有矛盾。
(5)原司法鑒定人應當迴避而沒有迴避。
(6)原司法鑒定人因過錯出具錯誤鑒定結論。
二、司法鑒定機構鑒定原則
司法鑒定合法性原則,是指司法鑒定活動必須嚴格遵守國家法律、法規的規定。它是評斷鑒定過程與結果是 否合法和鑒定結論是否具備證據效力的前提。
這一原則在立法和鑒定過程中主要體現為:鑒定主體合法;鑒定材料合法;鑒定程序合法;鑒定步驟、方法、標准合 法;鑒定結果合法五個方面。
1、司法鑒定機構必須是按法律、法規、部門規章規定,經過省級以上司法機關審批,取得司法鑒定實施權的法定鑒定機構,或按規定程序委託的特定鑒定機構。司法鑒定人必須是具備規定的條件,獲得司法鑒定人職業資格的執業許可證的自然人。
2、司法鑒定材料主要是指鑒定對象及其作為被比較的樣本(樣品)。鑒定對象必須是法律規定的案件中的專門性問題,法律未作規定的專門性問題不能 作為司法鑒定對象。如我國現階段對司法心理測定(俗稱測謊)、氣味鑒別(警犬鑒定)等尚未作為法定鑒定對象,其鑒定結論不能作為證據。而且鑒定材料的來源 (含提取、保存、運送、監督等)必須符合相關法律規定的要求。
3、鑒定程序合法性,包括司法鑒定的提請、決定與委託、受理、實施、補充鑒定、重新鑒定、專家共同鑒定等各個環節上必須符合訴訟法和其他相關法律法規和部門規章的規定。
4、鑒定的步驟、方法應當是經過法律確認的、有效的,鑒定標准要符合國家法定標准或部門(行業)標准。
5、鑒定結果的合法性,主要表現為司法鑒定文書的合法性。鑒定文書必須具備法律規定的文書格式和必備的各項內容,鑒定結論必須符合證據要求和法律規范。
㈧ 司法機關是經濟仲裁協會嗎
1、我國的司法機關復包括法院、檢制察院、公安機關、國家安全機關、司法行政機關等。
人民法院是國家的審判機關;人民檢察院是國家的法律監督機關;公安機關是治安機關,負責刑事案件的偵查、拘留、預審、執行逮捕;國家安全機關具有公安機關的性質;司法行政機關的主要職責是管理監獄、勞改、律師、公證、人民調解和法制宣傳教育等工作。
2、仲裁委員會不是司法機關,卻是司法系統中必不可少的鏈條和環節。仲裁委員會不按行政區劃設立。仲裁委員會由政府組織有關部門和商會統一組建。仲裁委員會獨立於行政機關,與行政機關沒有隸屬關系。仲裁委員會之間也沒有隸屬關系。
㈨ 仲裁委員會和法院是什麼關系
法院是國家的司法機關,而仲裁委員會是民間裁決機構。
法院與仲裁委員會在民事糾紛受理案件問題上的關系是:
第一,法院受理的范圍寬於仲裁委員會受理的范圍。按照仲裁法的規定,仲裁委員會受理的范圍是平等主體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之間發生的合同糾紛和其他財產權益糾紛,但婚姻、收養、監護、扶養、繼承糾紛不屬於仲裁委員會受理的范圍。上述所有糾紛,均屬於法院民事訴訟受理的范圍;
第二,對既屬於仲裁委員會、又屬於法院受理的糾紛,具體由誰受理取決於當事人的選擇,當事人雙方達成仲裁協議的,由仲裁委員會受理,排除法院管轄權。
沒有仲裁協議或者仲裁協議無效的,由法院受理。我國仲裁委員會實行一裁終局的制度,因此在作出裁決後當事人就同一糾紛再向法院起訴的,法院不予受理;
第三,當事人在仲裁裁決被法院依法撤銷或裁定不予執行,又未重新達成仲裁協議的情況下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法院應當受理。
(9)司法機關仲裁擴展閱讀:
仲裁一般是當事人根據他們之間訂立的仲裁協議,自願將其爭議提交由非官方身份的仲裁員組成的仲裁庭進行裁判,並受該裁判約束的一種制度。仲裁活動和法院的審判活動一樣,關乎當事人的實體權益,是解決民事爭議的方式之一。
人民法院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審判機關,其任務是審判刑事案件、民事案件和行政案件,並且通過審判活動,懲辦一切犯罪分子,解決民事糾紛,以保衛無產階級專政制度,維護社會主義法制和社會秩序,保護社會主義的全民所有的財產、勞動群眾集體所有的財產,
保護公民私人所有的合法財產,保護公民的人身權利、民主權利和其他權利,保障國家的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順利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