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評價誤認
1. 刑法中的抽象事實認識錯誤問題
想像競合是一個犯罪行為同時產生數個危害結果、觸犯數個罪
而你回說的情形同時構成故意損毀答文物罪及過失致人死亡罪,前者最高刑10年,後者7年,顯然故意損毀文物罪是重罪。這是主觀重、客觀輕了
不過無論是抽象認識錯誤還是想像競合,都是學理范疇,只是對於刑法適用具有一定得指導意義,但是我國是成文法國家,在具體的法律適用上是以法律絕對主義的。在實際的審判中,多以從一重原則判決。
2. 刑法中的方法錯誤到底是指什麼
法律上的認來識錯誤,指行為人對自源己行為的法律性質發生誤解。表現為三種情況:
1、行為人的行為在刑法上不認為是犯罪,而行為人誤認為是犯罪。此種行為缺少刑法意義上的社會危害性,行為人不負刑事責任。
2、行為人的行為在刑法上已構成犯罪,而:行為人誤認為不是犯罪。此種誤解一般不影響犯罪的成立,但可視具體情節酌量從輕處罰。
3、行為人對其犯罪行為應當成立的罪名性質或者應處的刑罰輕重存在誤解。此種誤解對於行為人的定罪量刑不發生影響。
(2)刑法評價誤認擴展閱讀
事實上的認識錯誤:
1、客體錯誤,指行為人預想侵犯的對象與實際侵犯的對象在法律性質上不同(分屬不同的犯罪構成)。
2、對象錯誤,指行為人預想侵犯的對象與行為人實際侵犯的對象在法律性質上是相同的(屬於同一構成要件)。
3、手段錯誤,指行為人對犯罪手段發生誤用,如甲本想使用毒葯殺害張三,但因為誤認而錯用了一種無毒的葯物(手段不能犯未遂)。
4、行為偏差,又叫做目標打擊錯誤、打擊錯誤,指行為人預想打擊的目標與實際打擊的目標不一致。
5、因果關系錯誤,指行為人對自己行為和所造成的結果之間因果關系的實際情況發生誤認。
3. 什麼是刑法中的事實認識錯誤
刑法中的事實認識錯誤是指行為人對自己所認識、所意欲的事實與實際情況、客觀事實不一致,是指行為人對事實情況有不正確理解。對犯罪構成要件的事實情況的錯誤認識,會影響行為人的刑事責任;對犯罪構成要件以外的事實情況的認識錯誤,則不影響行為人的刑事責任。
事實認識錯誤分為具體的事實認識錯誤及抽象的事實認識錯誤。具體的事實認識錯誤,行為人只是在某個犯罪構成的范圍內發生了對事實的認識錯誤,被稱為同一犯罪構成內的錯誤;抽象的事實認識錯誤,行為人所認識的與所發生的事實跨越了不同的犯罪構成,被稱為不同犯罪構成間的錯誤。
(3)刑法評價誤認擴展閱讀:
事實認識錯誤的幾種形式
1、因果關系的認識錯誤
行為人對自己所實施的行為和所造成的結果之間的因果關系實際發展有錯誤認識。行為人誤以為自己的行為已達到預期犯罪結果,但實際並沒發生這種結果;行為人所追求的結果事實是其他的原因造成的,但行為人誤以為是自己的行為造成;
行為人的行為沒有按照預想的方向發展及其預想的目的停止,而是發生了行為人所預見所追求的目標以外的結果;行為人實施了兩個行為,傷害結果是由其中一個行為造成的,行為人卻誤以為是由另一個行為造成的。
2、客體的認識錯誤
行為人意圖侵犯一種客體,而實際上侵犯了另一種客體。
3、對象的認識錯誤
誤把甲對象作為乙對象加以侵害,而二者體現相同的社會關系;誤把甲對象作為乙對象加以侵害,而二者體現的社會關系不同;誤將犯罪對象作為非犯罪對象加以侵害;誤將非犯罪對象作為犯罪對象加以侵害。
4、打擊錯誤(或行為偏差)
行為人對自己行為的實際性質發生了錯誤的理解。行為人不存在故意犯罪的故意,因而不應論以故意犯罪,而應根據實際情況成立過失犯罪,或是意外事件。
5、手段、工具的認識錯誤
包括三種形式。行為人由於愚昧無知或者迷信使用了在任何情況下都不能導致危害結果發生的方法;行為人意圖採用的犯罪手段具有產生危害社會結果的可能性,但由於認識錯誤而使用了不能導致危害結果發生的手段;行為人不具有危害社會的意圖,但由於誤解工具或拿錯物品造成損害結果。
4. 什麼是刑法上的認識錯誤,刑法上的認識錯誤有哪幾類
刑法上的認識錯誤,是指行為人對自己行為的法律性質、後果和有關的事實情況發生了誤解。刑法上的認識錯誤可分為兩種:法律上的認識錯誤和事實上的認識錯誤。
法律上的認識錯誤,指行為人對自己行為的法律性質發生誤解。表現為三種情況:
1.「假想非罪」。行為在法律上規定為犯罪,而行為人誤認為不是犯罪。例如甲未經許可收購珍貴樹木製作傢具,沒有意識到該行為屬於《刑法》第344條規定的非法收購、加工珍貴樹木及其製品罪。一般認為不知法律不是可接受的辯解,因此對「假想非罪」原則上不排除罪責,但是可以酌情減輕罪責,因為在發生假想無罪的場合,行為人畢竟不是明知不可為而為之,主觀惡性較小。
2.「假想犯罪」。行為在刑法上並沒有規定為是犯罪,而行為人誤以為是犯罪,例如,某甲復制含有色情內容的有藝術價值的文學作品,本來不構成犯罪,但他卻誤認為犯罪。因為判斷行為性質的根據是法律,而不是行為人對法律的誤解,所以行為人「假想犯罪」並不改變其行為的法律性質,不成立犯罪。這種誤解對行為性質不發生影響。
3.行為人對自己犯罪行為的罪名和罪刑輕重發生誤解。例如,某甲盜割正在使用的電線,某甲自以為是盜竊罪,而實際上依法是破壞電力設備罪;某甲自以為該罪沒有死刑,而實際上其法定最高刑有死刑。這種對法律的誤認不涉及行為人有無違法性意識(或者危害性意識),因此不影響罪過的有無大小,也就不影響定罪判刑。
事實上的認識錯誤,是指行為人對與自己行為有關的事實情況有不正確的理解。對事實認識錯誤,通說採取「法定符合說」認定行為人的罪責。按照「法定符合說」,行為人預想事實與實際發生的事實法律性質相同的,不能阻卻行為人對因錯誤而發生的危害結果承擔故意的責任。反之,法律性質不同的,則阻卻行為人對因錯誤而發生的危害結果承擔故意的責任。這里所稱的法律性質相同,是指屬於同一犯罪構成范圍內的情形;法律性質不同,是指屬於不同犯罪構成的情形。例如,甲本以為乙的提包中裝滿現金,竊取了乙的提包,結果發現裡面沒有現金,但有大量的其他財物。因為這種錯誤沒有超出盜竊罪竊取他人財物的范圍,故不影響甲對竊取的提包內的財物承擔盜竊罪責。反之,甲本以為乙的提包中裝滿現金,竊取了乙的提包,結果發現裡面沒有現金,但有5枚威力巨大的塑膠炸彈。因為這種錯誤超出了盜竊罪犯罪構成的范圍,涉及盜竊爆炸物的犯罪構成。所以阻卻甲對因錯誤發生的觸犯另一構成要件(盜竊爆炸物罪)事實承擔故意的罪責。
1.客體錯誤,指行為人預想侵犯的對象與實際侵犯的對象在法律性質上不同(分屬不同的犯罪構成)。例如甲竊取了乙的提包,回家後打開提包發現裡面還有一支手槍。甲竊取提包通常只有盜竊普通財物的故意,而事實上發生了竊取槍支的結果。因為槍支屬於《刑法》第127條盜竊槍支罪的對象;而財物屬於《刑法》第264條盜竊罪對象;分屬不同的犯罪構成,體現了不同的客體:公共安全和財產權,因此甲發生的事實錯誤不僅僅是具體對象的錯誤而是客體錯誤。客體錯誤阻卻行為人對錯誤的事實承擔故意的罪責。甲僅在盜竊罪的限度內承擔罪責,對誤盜槍支的事實不承擔故意的罪責。甲僅能成立盜竊罪。不過,甲如果將該槍持有,可成立非法持有槍支罪。
2.對象錯誤,指行為人預想侵犯的對象與行為人實際侵犯的對象在法律性質上是相同的(屬於同一構成要件)。例如,甲欲殺乙,卻誤認丙為乙而殺死了丙。甲預想侵犯的對象是乙;實際侵犯的對象是丙。由於乙和丙都是人,同屬於《刑法》第232條規定的故意殺人罪的對象,甲無論是殺了丙或殺了乙,都是剝奪他人的生命,都沒有超出故意殺人罪犯罪構成之對象的范圍,也沒有使犯罪客體的性質發生變化。因此,甲仍然構成故意殺人罪既遂。可見,根據法定符合說,對象錯誤對行為的性質沒有影響。例如甲、乙等人夜晚在某居民小區尋釁滋事,遭該小區保安的追趕。甲在奔逃中感覺背後有保安追趕上來,甲拔刀轉身朝後面的身影刺去,結果刺死了緊隨其後的同夥乙。法院判決甲某構成故意殺人罪既遂。(對本案甲某行為認定為既遂,意味著認定甲某對同夥乙某死亡結果成立故意)
在適用法定符合說認定這種錯誤的場合,甲對乙死亡結果事實上的心態是故意還是過失的,已經無關緊要。
如果行為人預想侵犯的對象與實際侵犯的對象在法律性質上部分相同部分不同的。行為人只就相同的部分承擔故意罪責,對不同的部分不承擔故意罪責。
3.手段錯誤,指行為人對犯罪手段發生誤用,如甲本想使用毒葯殺害張三,但因為誤認而錯用了一種無毒的葯物(手段不能犯未遂)。這種錯誤不影響罪過的性質。因為該種錯誤並未造成任何非預想的犯罪結果,故從主觀方面講不成其為問題。成為問題的是客觀方面,這種客觀上的「不能犯」是否應當做為犯罪處理?
4.行為偏差,又叫做目標打擊錯誤、打擊錯誤,指行為人預想打擊的目標與實際打擊的目標不一致。如甲欲殺張三,朝張三射擊卻擊中張三身旁的李四。從現象看,這也是對象錯誤,但它不是因為辨認錯誤,而是因為行為本身的誤差(槍法不準)。這是一種客觀行為錯誤而不是主觀認識錯誤。對行為誤差一般也採取法定符合說,即適用對象辨認錯誤的認定方法解決。假如預想打擊的目標與(因行為偏差)實際打擊的目標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一致,不妨害行為人對誤擊的目標承擔故意罪責;假如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不一致,則阻卻對誤擊的目標承擔故意罪責。
5.因果關系錯誤,指行為人對自己行為和所造成的結果之間因果關系的實際情況發生誤認。(1)行為造成了預定的結果,但誤以為沒有造成該結果;(2)行為沒有實際造成預定的結果,但誤以為造成了該結果;(3)知道行為已經造成了預定的結果,但對造成結果的原因有誤解。這三種情形的錯誤對罪責均不發生影響。
5. 誤認為自己的行為有罪或者無罪應該如何處理
這在刑法理論上成為「法律認識錯誤」,主要包括兩種類型:①本來自己的行為按照《刑法》的規定構成犯罪,但由於行為人不懂法從而誤認為不構成犯罪,稱為「假想的無罪」。在社會生活中,公民應該知法守法,因此不懂法並不能免除自己的責任,對於因為不懂法而構成的犯罪仍然要負刑事責任。比如村民張三因為沒文化、不懂法,誤認為買老婆不犯法,從人販子手中買來一位婦女作老婆。張三的行為仍然構成「收買被拐賣的婦女罪」,仍然要負刑事責任,不懂法律不能免責。②本來自己的行為按照《刑法》的規定不構成犯罪,但行為人誤認為構成犯罪,稱為「假想的有罪」。
6. 刑法具體事實認識錯誤和抽象認識錯誤的區別是什麼
一、具體事實認識錯誤:
對象錯誤:甲想殺乙,誤認為丙是乙,舉槍殺死。(乙不在現場)
具體符合說:評價:對乙無罪,對丙構成故意殺人罪既遂。
法定符合說:評價:對乙無罪,對丙構成故意殺人罪既遂。
打擊錯誤:甲想殺乙,把乙身邊的丙打死了。(乙在現場)。
具體符合說:評價:對乙故意殺人未遂,對丙過失致人死亡,競合構成故意殺人罪。
法定符合說:評價:對乙無罪,直接認定對丙構成故意殺人罪既遂。
二、抽象事實認識錯誤:
對象錯誤,甲想殺乙,把文物當乙打壞。(乙不在現場)
評價:對乙無罪,直接構成過失損壞文物罪。
打擊錯誤,甲想殺乙,把身邊文物打壞。(乙在現場)
三、 罪質即犯罪罪行的性質,罪行構成本質。我國刑罰奉行的是罪刑法定,刑罰的輕重應與犯罪的輕重相適應,罪刑相稱,罰當其罪的刑法基本原則。是司法與審判程序中進行罪質分析是定罪過程的必要環節,罪質符合是犯罪構成該當性的應有之義。罪質存在於犯罪構成之中,主要由犯罪客體來表現。罪質可以細分為罪質與罪量兩個要素,二者分別為定罪量刑的其本要素。
7. 刑法上的認識錯誤是指什麼
法律術語,刑法上的認識錯誤,是指行為人對自己行為的法律性質、後果和有關的事實情況發生了誤解。刑法上的認識錯誤可分為兩種:法律上的認識錯誤和事實上的認識錯誤。
法律上的認識錯誤,指行為人對自己行為的法律性質發生誤解。表現為三種情況:
1.「假想非罪」。行為在法律上規定為犯罪,而行為人誤認為不是犯罪。例如甲未經許可收購珍貴樹木製作傢具,沒有意識到該行為屬於《刑法》第344條規定的非法收購、加工珍貴樹木及其製品罪。一般認為不知法律不是可接受的辯解,因此對「假想非罪」原則上不排除罪責,但是可以酌情減輕罪責,因為在發生假想無罪的場合,行為人畢竟不是明知不可為而為之,主觀惡性較小。
2.「假想犯罪」。行為在刑法上並沒有規定為是犯罪,而行為人誤以為是犯罪,例如,某甲復制含有色情內容的有藝術價值的文學作品,本來不構成犯罪,但他卻誤認為犯罪。因為判斷行為性質的根據是法律,而不是行為人對法律的誤解,所以行為人「假想犯罪」並不改變其行為的法律性質,不成立犯罪。這種誤解對行為性質不發生影響。
3.行為人對自己犯罪行為的罪名和罪刑輕重發生誤解。例如,某甲盜割正在使用的電線,某甲自以為是盜竊罪,而實際上依法是破壞電力設備罪;某甲自以為該罪沒有死刑,而實際上其法定最高刑有死刑。這種對法律的誤認不涉及行為人有無違法性意識(或者危害性意識),因此不影響罪過的有無大小,也就不影響定罪判刑。
8. 什麼是刑法中的事實認識錯誤
在故意犯罪過程中,行為人預想加害的對象與實際加害的對象不一致,但在法律性質上是一致的情況。 1.對象認識錯誤在故意犯罪過程中,行為人預想加害的對象與實際加害的對象不一致,但在法律性質上是一致的情況。如甲預定殺害乙(人),因為把丙(人)誤認作乙,而殺害了丙。這就產生了預想加害的對象(乙)與實際加害的對象(丙)不一致的情況。 (1)這種情形被稱為對象錯誤或具體事實錯誤。又稱法律性質相同的對象之間的錯誤,或者同類對象錯誤。 (2)判斷對象之間的法律性質是否相同的依據:是否屬於同一法律條文(罪狀或犯罪構成)的犯罪對象。如甲欲殺乙(人),因為誤認而殺了丙(人),乙、丙都屬於故意殺人罪條文中的犯罪對象有生命的自然人。屬於同一條文的對象,因此,屬於法律性質相同的對象錯誤。 (3)評價(或歸責)要點法定符合說:通常行為人甲直接對丙的死亡結果承擔故意罪責。即直接認定甲構成故意殺人罪既遂。再簡單點說,甲殺死了丙如同沒有發生錯誤實際殺死了法律教@育網乙一樣定罪處罰。 (4){常見錯誤}對本案甲對乙故意殺人未遂;對丙過失致人死亡。想像競合犯,從一重罪處罰,即按照故意殺人未遂定罪處罰。 2.客體錯誤在故意犯罪過程中,行為人預想加害的對象與實際加害的對象不僅在事實上不一致而且在法律性質上也不一致。例如,行為人甲看到一個黑影子,以為是仇人來了,一槍打過去了,也聽到撲通一下,像人中彈倒地的聲音。後來才知實際打死的是一頭牛,而不是仇人,也不是其他人。因為甲預想殺害的是人,實際打死的是牛,二者顯然不屬於同一法律條文的對象。人是故意殺人罪的對象,牛是財物,是有關財產犯罪條文的對象,屬於法律性質不同的對象。 (1)這種情形被稱為客體錯誤或抽象事實錯誤。原因是:既然對象的法律性質不同,因此,就不是簡單的對象錯誤,而是涉及社會關系(客體或法益)的錯誤。 (2)評價或歸責: ①對預定實施的故意罪,成立故意犯罪未遂。如上例,甲成立殺害其仇人的犯罪(故意殺人罪)未遂。因為(認識錯誤)意志以外原因未得逞(未殺死任何人)。屬於對象不能犯未遂。 ②對因錯誤而實際實施的行為或加害的對象,排除故意,即不成立故意罪。如甲在盜竊提包(普通財物,故意犯普通盜竊罪)時,把提包連同裝在其中的槍支、彈葯一並竊取。僅負盜竊罪的故意罪責,不負盜竊槍支罪法律教@育網的罪責。類似的情況還有,行為人把根本不含毒品的物質誤認為毒品販賣,只能構成販毒罪未遂,不負(故意)詐騙罪的罪責。因為承擔故意罪責應當以行為人明知的范圍為限。 同理:誤把屍體當活人殺害法律教@育網的;誤把男人當婦女強奸的: ①構成故意殺人罪、強奸罪的未遂,屬於對象不能犯未遂; ②對毀損屍體不承擔故意罪責;對客觀上強暴男人,因為法律上沒有規定為犯罪,不需考慮追究刑事責任問題。 (3)不同類對象錯誤但有重合部分的,按想像競合從一重范圍處罰,如以銷售假葯的故意實際銷售了劣葯,成立銷售劣葯既遂;但在未遂罪較重時,成立重罪未遂,如甲欲殺乙致丙輕傷,成立故意殺人未遂。 (4)不適用(法定符合說)歸責的情況:甲投毒殺害妻子,造成妻子死亡的同時還造成其兒子死亡的結果。因為發生了甲預期犯罪結果(妻子死亡),甲對妻子死亡的故意已經實現並承擔責任,所以又造成額外結果的(兒子死亡),不屬於錯誤論問題。屬於一行為(投毒殺妻)造成二死亡結果的情況(想像競合犯)。擇一重罪以故意殺人罪既遂定罪處罰即可。 3.方法或手段錯誤比較典型的如,為了殺人做了一個炸彈是啞的,不能爆炸。再如,為了殺人而投放危險物質,因為毒葯失效或者是假的而未能將人毒死。對此,可以認為行為人因為方法、工具錯誤的意志以外原因而未得逞,按照故意犯罪未遂的情況來處理。 4.因果關系的錯誤故意犯罪過程中發生的因果關系的錯誤。有以下三種情況: (1)沒有發生結果,自以為發生了結果,構成犯罪未遂。如,甲殺害乙,把乙都埋了。可是乙命大,不久從坑裡爬出來把甲給告了。這種情況屬於犯罪未遂。 (2)發生了某種結果,行為人自以為沒有發生。如,甲開槍擊中了乙,並導致死亡。甲以為沒有擊中,讓乙逃脫了。這不以行為人的認識為轉移,成立犯罪既遂。 (3)結果確實發生了,行為人也認識到了,但對導致結果的原因有誤解。如,甲投毒殺乙,然後拋屍井中。甲以為乙死於中毒,而事後查明,乙死於溺水。行為人認識到死亡結果發生了,只是對死因是毒死還是溺死有誤認。這種情況不影響定罪,也不影響既遂罪的成立。在理論上解釋,行為人犯罪並非只有一個動作,而是連續的動作,這幾個連續的動作這並非是幾個犯罪行為,而是一個犯罪行為。所以行為人毒殺被害人和後續的拋屍行為是一個整體,其造成的死亡結果都可歸因於殺人行為。在這意義上講,不存在對該結果不承擔故意罪責的問題。因果關系的錯誤只是誤解,判斷起來很簡單。來源: 如2007年卷二多選第54題:劉某基於殺害潘某的意思將潘某勒昏,誤以為其已死亡,為毀滅證據而將潘某扔下懸崖。事後查明,潘某不是被勒死而是從懸崖墜落致死。答案是:劉某在本案中存在因果關系的認識錯誤,構成故意殺人罪既遂。 5.打擊錯誤與對象錯誤和客體錯誤相似的還有打擊錯誤,又叫做目標打擊錯誤、對象打擊錯誤。 典型的情況如,行為人看見張三、李四一起走來,他想殺張三,就朝張三瞄準射擊,但是槍法不準,偏偏打中旁邊的李四。從現象看,這也是對象錯誤,或者最終的結果表現為對象錯誤。但是,這種錯誤不是產生於辨認的錯誤,行為人在對象的辨認上是正確無誤的,而是產生於行為本身的差誤(槍法不準)。對這種情況怎麼解決呢?通說採取法定符合說,其定性與對象辨認錯誤是一致的。也就是直接認定為一個故意殺人既遂。理由是行為人有殺人的故意和行為,並且也實際殺害了一個人,完全具備故意殺人罪的要件,所以是犯罪既遂。在理論上也可以這樣分析:行為人對一個人(張三)是直接故意,對另一個人(李四)是間接故意的,由於行為誤差,對一個人(張三)是未遂,對另一個人(李四)是既遂。但行為人只有一個開槍射擊張三的行為,因此不能定數罪,只能按照高度行為定一個故意殺人罪既遂。因此對行為差誤或者打擊錯誤,一般可以適用對象辨認錯誤的評價(或歸責)方法解決。例如2006年多選52題:甲舉槍射擊乙,但因沒有瞄準而擊中丙,致丙死亡。正答案是:甲的行為屬於A打擊錯誤;B同一犯罪構成內的事實認識錯誤;C故意殺人(既遂)罪。AB是事實認識錯誤的分類,C是依據法定符合說的結論,即同一構成要件范圍內的事實認識錯誤不阻卻故意罪責。錯誤答案是:甲構成故意殺人(未遂)罪與過失致人死亡罪。 6.注意對於上述2.客體錯誤,3.方法或手段錯誤,可簡單從犯罪未遂(未遂論)角度掌握。
9. 刑法上的認識錯誤,是不是只是對犯罪行為中的故意犯罪而言其中事實認識錯誤什麼情況下可以免責
如甲本想使用毒葯殺害張三,但因為誤認而錯用了一種無毒的葯物(手段不能犯未遂)。
刑法規定人的犯罪主要看其主觀上希望(故意的)內容。你這個故意的內容是殺人,不論是誤認空槍有子彈,還是誤認麵粉是毒葯,都是故意殺人的故意。
只是結果沒有導致行為人希望的那樣致人死亡,可以從輕處罰。
10. 刑法 中有哪些兩個罪名比較容易相誤認,混淆的例如 故意殺人罪和過失致人死亡罪,詐騙罪和敲詐勒索罪
搶劫與搶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