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美國刑法有死刑嗎

美國刑法有死刑嗎

發布時間: 2020-12-26 23:54:22

⑴ 美國人在中國犯了死罪,是在中國判死刑嗎

中美沒有引渡條例
所以還是按依中國法律辦事,
外交官員除外

⑵ 美國政府時隔二十年後恢復死刑,對他們國家的刑法有何影響

恢復這樣的死刑對於他們國家的人身安全也得到了很大的保護。

⑶ 有沒有哪位大俠知道死刑研究最牛的刑法學

這個多的去了,每個國家都很有特點,你可以在PPS上看到各國的酷刑結目,是講版個種刑權法 的起源,和設計原 理,還有受刑者是怎麼受刑的結說過程。不過什麼刑法的學者也要看你覺得那種刑法牛了,我覺得都很牛,那些王宮貴族都是很好的刑法學者。

⑷ 美國刑法有沒有死刑

有!!有電椅的,有注射的。。只是今年來幾乎沒有判過死刑的。。但是死刑在美國並沒有廢除~

⑸ 世界各國規定的最低刑事責任年齡是多少

大多數國家的規定如下:

1、在美國五十個州中,有37個州根本沒有規定刑事責任的下限。在這37個州中,基本的判斷方法是:

(1)一般來講,7歲以下的未成年人不負法律責任

(2)推定7-12歲的未成年人沒有犯罪的能力,除非控方能夠提供相反證明。

2、如英國法律規定的未成年刑事責任年齡,大體分為三段:

(1)未滿10歲的兒童,認定為無實施犯罪行為的能力,所以絕對不負刑事責任。

(2)英國對10歲以上不滿14歲的兒童被推定為無實施犯罪行為的能力。但是與不滿10歲不同,對已滿10歲不滿14歲的兒童本推定為無實施犯罪行為能力里這一推定不再是絕對的,可以用證據進行反駁。

(3)14歲以上負刑事責任。

3、中國、德國、日本、等大陸國家規定年齡下限為年滿 14 周歲。

4、法國、以色列刑法典則規定 13 周歲以下為絕對無刑事責任時期。

(5)美國刑法有死刑嗎擴展閱讀

韓國刑法第9條規定:「未滿14歲人之行為,不罰。」

義大利刑法第97條規定:「行為時未滿14歲的未成年人,無責任能力。」 第98條規定:「行為時已滿14歲,尚未滿18歲而有辨別意思之能力者,為有責任能力人,但應減輕其刑。」

巴西刑法典在總則第3編第23條刑事責任中規定:「凡是不滿18歲的行為人不負刑事責任,可按特別法規定處理。」

印度刑法典在第四章一般例外第83條規定:「7歲以上滿12歲的兒童,在不具有判斷所實施的行為的性質和後果的能力的情況下實施的行為,不構成犯罪。」

西班牙的起刑年齡刑法規定為16歲。

葡萄牙起刑年齡刑法規定為16歲,而刑事成年的年齡定為21歲。

芬蘭、冰島、挪威的起刑年齡刑法規定為15歲。

比利時、盧森堡的起刑年齡刑法規定為18歲。

⑹ 美國聯邦有刑法嗎,對死刑有規定嗎

美國有聯邦刑法來 對死刑有很復源雜的程序。美國在1967年一度廢除了死刑;不過在保守派的壓力和居高不下的謀殺率的情況之下,1976年美國又恢復了死刑。不過,實際上美國有部分州已經廢除死刑(密芝根州更在19世紀70年代廢除),或者置而不用,它們大多數位於東北部及五大湖地區。 2009年3月,新墨西哥州廢除死刑,最高刑罰為終身監禁。 2011年1月11日、伊利諾伊州議會表決通過廢除死刑,終結長達10年的死刑存廢爭議。

⑺ 美國聯邦有刑法嗎,對死刑有規定嗎

刑法應屬於各州法律。而美國各州州法彼此間略有不同。有些州有死刑如德克薩斯州,有些州沒有。

⑻ 美國刑法有沒有死刑

1,當然有死刑,剛剛處決了第一千個死刑犯(1976年恢復死刑執行後)12月2日,美國處決恢復死刑以來第1000個死囚犯

2,在美國,各大關注死刑的網站都羅列了下面的名字:第1000人,肯尼思·博伊德(KENNETH BOYD),死刑執行日期:2005年12月2日,北卡羅萊納州;第1001人,夏·翰弗利斯(Shawn Humphries),死刑執行日期:2005年12月2日,南卡羅萊納州。
計數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它會產生一些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說,人們習以為常的事情,會因為計數,在某個點停下來,作一番檢討和反省。這次美國處決1976年恢復死刑以來的第1000名死囚,就是這樣。
由來已久的死刑存廢之爭將人處死是一回事,死刑法卻是另一回事。人類很早就在處死同類,可是,把它變成法律,卻反映了社會在走向成熟,開始思考把刑罰規定為一個共同契約。
一般認為,公元前18世紀巴比倫頒布的死刑法,是比較成熟的最早的死刑法。它規定了有25種罪行可以被處死。在公元前7世紀的希臘雅典,曾經把死刑作為對所有犯罪的惟一處罰,就是再輕微的犯罪,也只有死路一條。一路下來,公元前5世紀,羅馬也有了它的死刑法。處死的手段各種各樣,用今天的眼光來看,常常很殘酷。今天人們認為是「殘酷」的絞刑,在那個時候根本算不了什麼,死刑通常是燒死、淹死、車裂、活活打死等等。
在10世紀,絞刑成為英國相當普遍的處死方式。在此後的歲月里,英國出過一個征服者威廉(William the Conqueror),他曾經宣布,在他的統治下,除了戰爭時期外,不得處死任何人。這大概是英國最早的廢除死刑的努力吧。可是,顯然還不到火候。所以,死刑很快恢復,其後僅在英王亨利八世治下,就有大約7.2萬人被處死。
英國對死刑的檢討過程是很有意思的。英國在很早就實行了陪審團制度。這使得民眾對嚴刑峻法有一個抵禦的渠道。英國判處死刑的所謂罪名,曾經非常草率,在18世紀,有222個罪名可以處死,比如說偷竊、砍了一棵不該砍的樹之類。最終,民眾覺得這實在太過分。他們一時沒有能力改變法律,就通過陪審團制度來表達他們的不滿。在一些他們認為不該處死的案子里,明明有充足證據證明嫌犯有罪,陪審員們就是宣判他無罪。因為一旦定罪就是死刑。這樣的情況大量發生,其實是在動搖司法制度本身,這逼得英國在1823年到1837年之間,檢討和改革了他們的死刑法,將幾乎一半的罪名,從死刑里劃了出來。
英國的死刑法被開拓者們帶到北美殖民地。英屬北美殖民地的第一次死刑,是在1608年的弗吉尼亞,就是最近這次原本要成為第1000名死囚而被赦免的地方。當然,那個時候還沒有美國。弗吉尼亞只是最早的英屬殖民地,而不是一個州。這第一個死刑犯是一個軍官,他被處死的罪名是充當了西班牙的間諜。不管怎麼說,罪名本身還是夠大的。可是到了1612年,在弗吉尼亞的殖民地總督宣布的法律中,雞毛蒜皮的輕微罪行,都在處死之列。也許,新的殖民地維持秩序很困難,總督要站穩,只好祭出嚴刑峻法來吧。
就在美國革命之前,1767年,義大利人貝卡利亞(Cesare Beccaria)寫了論文《論犯罪與刑罰(On Crimes and Punishment)》。他在文章中寫道,刑罰制度的限度,是達到安全有秩序的適當目標,超過限度就是暴政。他認為,刑事審判的效力來自刑罰的確定性,而不是殘酷性。他第一個提出要廢除死刑,認為由國家來奪去一個人的生命是不公正的。
貝卡利亞的論文逐漸傳到北美,給了革命前的知識分子包括美國建國先賢們很大的影響。第一個改革的嘗試,又是發生在弗吉尼亞。當時的美國建國者之一———托馬斯·傑弗遜,在他的家鄉作了第一次嘗試。他在弗吉尼亞州議會提出一個修改死刑法律的提案,就是除了謀殺罪和叛國罪之外,都不得判處死刑。這個提案以一票之差失敗。我們可以看到,傑弗遜只接受了貝卡利亞觀點的一部分。他反對過分的死刑,卻不是絕對的反對死刑。
賓西法尼亞州的費城,是《獨立宣言》和《美國憲法》的簽署地,也受到貝卡利亞思想的影響。在那裡,《獨立宣言》簽署者———本傑明·路斯博士(Dr.Benjamin Rush)認為,說死刑是一種「威懾力量」是沒有道理的,他甚至認為,處死也是殺人,反而給犯罪行為一個壞的榜樣。著名的美國建國者本傑明·富蘭克林贊同他的觀點。在美國,這個州第一個立法把謀殺分出級別,比如,把蓄意謀殺和過失殺人分開。在1794年,該州立法,除了一級謀殺罪,其餘罪行一律不處死刑。
美國和其他國家有很大不同的是,建國時就是一個聯合體。因此,刑事犯罪基本是州一級法律在管。所以,各個州的情況是不一樣的。1846年,美國的密執安州立法,除了叛國罪之外,所有罪行免於死刑。之後,羅德島和威斯康新州完全廢除死刑。可是,大多數州還是維持死刑。
上世紀初,美國有6個州在短暫廢除死刑之後,又逐漸恢復了。一方面,犯罪學家有一系列研究著作,認為死刑是必要的社會工具。加上大蕭條等原因,上世紀30年代,美國的死刑次數達到歷史最高記錄,平均每年有167人被處死,1940年代的10年裡,美國執行了1289例死刑,1950年代下降到715例,從1960年到1976年的16年中,下降到191例。在那個時候,美國人對死刑的支持率達到當時的歷史最低水平,只有42%的人支持死刑。
根據美國的制度,廢除死刑有兩個層面,一個途徑是各州自己立法決定,另一個是在聯邦層面由最高法院在解釋憲法的時候,把死刑解釋為「違憲」。美國憲法的第5、第8、第14修正案一向被解釋為認可死刑,但從上世紀60年代開始,這種解釋開始出現松動。1970年代初,最高法院在釋憲的時候,以5比4認定,死刑是違背了憲法第8修正案的「法院對罪犯不得以殘酷和異乎尋常的方法來懲罰」。可是到1976年,最高法院又轉而認定,假如「以適當的方式執行死刑」,死刑不能算作是「殘酷和異乎尋常」的刑罰。
這樣,在1976年恢復死刑前,美國在全國范圍有9年沒有執行死刑。現在的那1000名被執行的死囚,就是從1976年恢復死刑之後開始計算的。

死刑怎樣執行
美國聯邦最高法院釋憲的過程和反復,其實很切實地反映了美國人對死刑的困惑,這種困惑也是屬於各個國家的。
從美國死刑的歷史演變可以看到,對待死刑問題的進步,包括了許多層面:有何種罪行適合於死刑的問題,例如今天的亞洲地區人們對毒品和死刑關系的理解;有執行方式是否殘酷的問題;有死刑是不是應該公開執行的問題。
首先是,現在美國判處死刑的,基本上都限定在一級謀殺罪的范圍。各州死刑都不可以是命令式的,陪審團必須知道還有無期徒刑等其他選擇。
對於死刑的執行過程,各州都盡可能做得人道。
現在,如密蘇里州的模式,死刑程序是這樣的:
行刑前48小時到72小時內,死囚犯從監房轉到靠近死刑室的一個房間。在這段時間里,死囚犯可以享受較多的自由,包括不限次數和親友、神職人員以及律師見面。可以自由地和外界通電話。死囚犯可以提出「最後的晚餐」的菜單,只要做得到,監獄必須盡量滿足他的要求。「最後的晚餐」在下午5時30分到6時之間。午夜12時1分執行死刑。
對於行刑方式,也由於科學技術的發展,變得盡可能地做到快速和沒有痛苦。19世紀末開始,美國試圖在尋找一種更人道的處死方式。曾經一度認為觸電可以加快死亡的速度,更人道。1888年,紐約州建造了第一個死刑電椅。1890年在電椅上處死了第一個罪犯。上世紀20年代,還研究過毒氣處死。現在美國基本上都是適用注射毒液。過程一般先是手臂消毒,然後插入針筒,共3劑葯水。第一劑相當於麻醉劑,讓死囚失去知覺,第二劑是破壞呼吸系統,第三劑是停止心臟功能。整個過程大約5分鍾。然後,由法醫鑒定,確認死亡。
對於死刑的執行,從1834年開始,賓西法尼亞是美國第一個立法不再在公眾面前執行死刑的州。此後,各州逐漸跟進。死刑只在極少人數在場時執行。最近幾年,有的州通過立法,使該案被害者的家屬們有權觀看這名殺害了他們親人的死囚犯的死刑執行。當然,你也可以選擇不去看。我們在電視里看到過這樣的專題片,非常客觀地介紹一個案子的情況,介紹死囚犯、被害人及其家屬,介紹死囚犯在長期關押中的思想演變,也介紹受害家屬們不同的心情,最後,其中一些家屬選擇去觀看死刑,並且在事後,被害者的母親接受采訪,說她感到安慰。當然也有人選擇不去。在這些不同態度上,我們可以看到人性的復雜。
死刑的一個很大困擾,就是有許多案子是有爭執的。許多死囚犯直到執行死刑的時候,仍然堅持說自己是冤枉的。許多案子,就像著名的辛普森案那樣,謀殺案可能是沒有目擊證人、沒有凶器這樣的直接證據。判決只能是陪審團根據呈堂的合法證據衡量之後,作出自己的判斷。雖然美國的憲法修正案保障被告人的權利,例如,不能強迫被告人自證其罪。在陪審團定案的時候,必須嚴格根據「超越合理懷疑的證據」,陪審團必須對判決取得一致意見,等等。盡管如此,仍然不能絕對保證沒有冤案。
美國的死囚犯在被陪審團判處死刑之後,根據1977年到2002年的調查,平均每個死囚要經歷將近10年的上訴時間。美國社會認為,應該給予他們最大的機會去糾正可能的錯案。美國的杜克大學曾經有一項研究結果指出,在花費納稅人支付的費用上,美國的死囚犯比一個判處20年徒刑的囚犯要高兩倍。其中很大的一部分開支,就是每個州都必須成立一個獨立的、專為死囚辯護的律師團。他們的責任,是在死刑判決下來之後,協助死囚犯進行向上級法院的一級級上訴。平均每個死囚犯要消耗州政府216萬美元的開支。
在一切程序走完之後,根據美國憲法,總統有赦免罪犯的權力,不必提供任何理由。各州的州憲法也有類似的規定,死囚可以要求州長赦免。這次,原本要成為第1000名的弗吉尼亞死囚,就是根據州憲法,從州長那裡獲得了赦免。當然,雖然憲法沒有要求赦免提供理由,可是通常赦免都是有一定理由的。
因此,各州,例如密蘇里模式的死刑執行,都規定死囚犯在最後還有完整的24小時提出上訴。直到最後一刻,死刑執行室都必須隨時准備接聽赦免的電話通知。

死刑存廢還在爭執
對死刑的思考,最終是關繫到人對社會秩序和生命的種種思考。可是,也有一些技術層面的爭論。
美國曾經有一些小的縣,向州里提出停止死刑,原因只是考慮到死囚犯的上訴過程實在太費錢,覺得負擔不起。
一些人反對死刑,質疑社會是否「應該」將死刑作為一種對犯罪的威懾。可即便是這個議題,也有人從「技術」出發,質疑它的「威懾能力」。於是,曾經有項向全國警長的調查,結果在300多名隨機抽樣的警長中,有67%的警長不認為「死刑能夠顯著減少謀殺案」,82%的警長不相信謀殺者在殺人前會顧慮懲罰的後果。在調查列出的幾種降低犯罪方法中,死刑被認為是最後一種。
一些人反對死刑,是認定死刑是一種殘酷的刑罰。可是,采訪死刑犯之後,也有一些死刑犯認為,長期徒刑比死刑更為殘酷,無期徒刑還不如死刑,一副死了「一了百了」的樣子。
由於美國死囚犯的漫長上訴過程,有很多人在等待的10年當中,表現出已經完全認罪、痛改前非的樣子,對這樣的囚徒,對照他們以前血腥殘酷的罪行,是不是就應該赦免?這也有很大的爭論。一些人傾向於悔過者既往不咎,一些人認為,罪行一旦犯下,沒有任何事情能夠改變這個事實,因為罪犯殺死的人已經不能復生。
有一些美國人反對死刑,是從宗教的角度出發的,就是人類社會不能「扮演上帝(play God)」的角色,只有上帝才有權力奪走一個人的生命。這是一種保守的角度。可是,也有越來越多的美國人,是從人權的角度來思考,他們認為,死刑奪走一個人的生命是不人道的,這是自由派的角度。
美國南方被公認為是保守的地區,也是宗教氣氛特別濃的地區,可是,在這些地區,民眾贊成死刑的比例卻相當高,其原因是,美國南方的保守傳統中,有非常重要的一條,就是強調南方式的「法律與秩序」。因此,南方曾經有很長時期維持嚴刑峻法,民眾的觀念中有很強的一條,就是保障個人權利,你不能侵犯他人的人身和權利,你侵犯了別人,你必須支付代價。所以,在美國的許多南方人眼中,殺人償命,仍然是天經地義的事情。他們一般不認同人道理由,而認為必須從受害者的角度來看這個問題。
真是很巧。11月29日,弗吉尼亞州長赦免了該州的死刑犯,致使兩名幾乎並列第1000名的死囚,都是在卡羅萊納。並列的南、北卡羅萊納原來是一個州,南、北卡羅萊納和赦免死囚的弗吉尼亞,恰巧都是美國的南方。美國現在有12個州,加上首都華盛頓特區,仍然沒有死刑。雖然有死刑州中也有北方州,可是所有的南方州幾乎都是贊同死刑的。
這些爭執到現在還沒有一致的結論。可是,從美國對死刑問題經歷的思考和實踐歷程,可以看到,雖然對死刑的倫理判斷和存廢可以有長久的爭論和反復,但是,死刑是一個多層次的問題。這些問題可以在討論的同時,一步步先改進起來,例如,先完善審理和上訴程序,以減少冤假錯案,給被告人以充分的權利和公平審判,改變在公眾前行刑的習慣,減少死刑執行的痛苦,等等。
我們也許還不能在最困難的倫理問題上馬上作出決定,可是,面對今天的死刑和司法制度的改革,我們中國人遠不是沒有事情可做。

參考資料:南方周末

⑼ 美國的最高刑法是什麼

美國只有15個州完全廢除了死刑,取而代之的是終身監禁,但是其餘30多個州依然保留死刑(但是很少使用)

但是美國的死刑只能用語連續殺人的罪犯。

⑽ 美國法律允許開妓院嗎

美國只有華達州允許開妓院。美國內華達州不僅有聞名於世的賭城拉斯維加斯,還是美國境內唯一將賣淫業合法化的州,在內華達沙漠地區有20多家合法妓院。其餘的各州是嚴禁妓女公開賣淫的,警方是嚴厲打擊的。賣淫嫖娼更容易傳染性病,梅毒、乙肝,艾滋病,等各種疾病。有害身體健康。



(10)美國刑法有死刑嗎擴展閱讀:

美國內華達州首府卡森城六英里開外,坐落著「月光小兔山莊」(Moonlite Bunny Ranch)——內華達州最富盛名的合法妓院。它雖然坐落於人煙稀少的卡森城郊區深山中,卻名聲在外。

當地一份「性指南」將它列為內華達州妓院排行榜之首,稱該「山莊」不僅美女雲集,設備也堪稱一流,除了豪華客房外,還擁有24小時營業的酒吧和餐廳。

為方便「顧客」,「山莊」甚至設有網路室供客人收發郵件,以方便客人「公私兼顧」。攝影師斯蒂凡.克勞蒂亞深入這個著名的煙花之地,拍攝了妓院運營的日常圖景。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三百五十八條 組織他人賣淫或者強迫他人賣淫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一)組織他人賣淫,情節嚴重的;

(二)強迫不滿十四周歲的幼女賣淫的;

(三)強迫多人賣淫或者多次強迫他人賣淫的;

(四)強奸後迫使賣淫的;

(五)造成被強迫賣淫的人重傷、死亡或者其他嚴重後果的。有前款所列情形之一,情節特別嚴重的,處無期徒刑或者死刑,並處沒收財產。協助組織他人賣淫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情節嚴 重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熱點內容
司法局刑事案件法律援助全覆蓋 發布:2025-02-14 05:52:54 瀏覽:93
北京西城法律援助中心 發布:2025-02-14 05:44:56 瀏覽:95
民法析理 發布:2025-02-14 05:33:07 瀏覽:652
刑事訴訟法133條 發布:2025-02-14 05:30:51 瀏覽:985
夫妻只有一個人工作勞動法 發布:2025-02-14 05:03:10 瀏覽:820
公司印章的法律風險 發布:2025-02-14 04:25:21 瀏覽:700
北京李華律師 發布:2025-02-14 04:20:19 瀏覽:423
中介官司法規 發布:2025-02-14 04:17:01 瀏覽:647
財經法規案例分析無紙化練習 發布:2025-02-14 04:15:32 瀏覽:325
合同法多少年 發布:2025-02-14 03:59:49 瀏覽:6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