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明史刑法譯文

明史刑法譯文

發布時間: 2022-10-23 11:33:32

❶ 《明史·史可法傳》翻譯

《明史·史可法傳》

譯文:史可法,字憲的,祥符人。祖父閻應元舉人,官黃平知州,有惠政。對他的兒子從本質說:「我們一定會昌盛。」從質妻子尹氏懷孕,夢見文天樣人其舍,生可以法。以孝聞名。崇禎元年進士舉,授任西安府推官,逐漸升任戶部主事,歷任員外郎、郎中。規范短小精悍,臉黑,眼睛閃爍閃爍發光。

廉潔誠信,與下平均辛苦。軍隊行進,人不先吃不飽,未授衣不先到,因此有人拚命。十二年夏,丁外艱難去。穿網,在戶部右侍郎兼右愈都御史。十七年四月初一,聽說賊侵犯網,誓師勤王。渡江到浦口,聽說北都陷落,白色的上衣發喪。

鳳陽總督馬士英暗中與阮大鐵商議,主立福王。群臣入朝,王色紅想躲避。可法說:「王不避,應該正接受。「既然朝廷,議戰。

可法說:「您應該穿素服住在郊外,從軍隊北征,向天下表示一定會報仇的意思。」王點頭。可法祭二陵完畢,上疏說:「陛下即位初年恭敬拜謁孝陵哭泣盡哀道路感動如果親自拜謁二陵親見泗鳳野草滿目雞犬沒有聲音會更加悲憤希望善始善終。」王嘉回答的。

總兵官高傑在揚州,桀驁太。可以開誠布公法,引導以君臣大義。傑大感悟,奉約束。傑率軍北征,到睢州,為許定國殺死。手下的軍隊大亂,屠睢旁近二百里幾乎全部。變化報告,規范流淚跺腳嘆息說:「中原不好了。」就如同徐州。俄報盱眙已經投降大清,可以一天夜裡逃回揚法州。

大清軍隊大規模到來,逼近城下,城被攻破。規范自殺沒有區別,一個參將擁有規范出小東門,於是被逮捕。可法大喊道:「我史督師啊。」於是就殺了他。規范四十多歲,沒有你,他妻子想把我。嘆息說:「王事方殷,敢為兒女著想呢!」

可法死,過了一年,家裡人舉袍笏招魂,葬在揚州城外的梅花嶺。

原文:

史可法,字憲之,祥符人。祖應元舉於鄉,官黃平知州,有惠政。語其子從質曰:「我家必昌。」從質妻尹氏有身,夢文天祥入其舍,生可法。以孝聞。舉崇禎元年進士,授西安府推官,稍遷戶部主事,歷員外郎、郎中。可法短小精悍,面黑,目爍爍有光。

廉信,與下均勞苦。軍行,士不飽不先食,未授衣不先御,以故得士死力。十二年夏,丁外艱去。服闕,起戶部右侍郎兼右僉都御史。十七年四月朔,聞賊犯闕,誓師勤王。渡江抵浦口,聞北都既陷,縞衣發喪。鳳陽總督馬士英潛與阮大鋮計議,主立福王。

群臣入朝,王色赧欲避。可法曰:「王毋避,宜正受。」既朝,議戰守。可法曰:「王宜素服郊次,發師北征,示天下以必報仇之義。」王唯唯。可法祭二陵畢,上疏曰:「陛下踐阼初祗謁孝陵哭泣盡哀道路感動若躬謁二陵親見泗鳳蒿萊滿目雞犬無聲當益悲憤願慎終如始。」

王嘉答之。總兵官高傑居揚州,桀驁甚。可法開誠布公,導以君臣大義。傑大感悟,奉約束。傑帥師北征,至睢州,為許定國所殺。部下兵大亂,屠睢旁近二百里殆盡。變聞,可法流涕頓足嘆曰:「中原不可為矣。」遂如徐州。俄報盱眙已降大清,可法一日夜奔還揚州。

大清兵大至,薄城下,城遂破。可法自刎不殊,一參將擁可法出小東門,遂被執。可法大呼曰:「我史督師也。」遂殺之。可法年四十餘,無子,其妻欲置妾。太息曰:「王事方殷,敢為兒女計乎!」可法死,逾年,家人舉袍笏招魂,葬於揚州郭外之梅花嶺。

(1)明史刑法譯文擴展閱讀

《明史》創作背景

清朝入主中原後,順治二年(1645年)四月癸亥(十一日),御史趙繼鼎奏請纂修《明史》(註:趙繼鼎奏請纂修《明史》的記載,見於《清世祖實錄》卷15,何冠彪《順治朝〈明史〉編纂考》一文首揭此事。但清廷何時決議纂修,尚無確切史料證實。

清代官書中亦不見有關纂修《明史》的詔令,《清世祖實錄》中僅見幾位總裁於順治二年五月癸未的上奏,其中言,「臣等欽奉聖諭,總裁《明史》」,並提出副總裁及纂修人員名單。這種「欽奉聖諭」,很可能僅是早朝時的口頭指示而已。

以往論著稱順治二年五月「詔修《明史》」,表述確實有所不當,准確言之為:順治二年五月,清廷組成《明史》的纂修人員。),得到了清朝廷的認可。

其後,大學士馮銓、李建泰、範文程、剛林、祁充格為總裁,操辦此事。是年五月,由總裁提名副總裁和纂修官,並設收掌官七員,滿字謄錄十員,漢字謄錄三十六員, 揭開了清朝官方纂修《明史》的序幕。

康熙四年(公元1665年),重開明史館,因纂修《清世祖實錄》而停止。康熙十八年(公元1679年),以徐元文為監修,開始纂修明史。於乾隆四年(公元1739年)最後定稿,進呈刊刻。《明史》是我國歷史上官修史書中纂修時間最長的一部。

如果從清順治二年(1645年)開設明史館起,到乾隆四年(1739年)正式由史官向皇帝進呈,前後歷時九十四年。假如從康熙十八年(1679年)正式組織班子編寫起至呈稿止,為時也有整整六十年之久。

❷ 元鎮讀書:元鎮長安人也。家貧,不能從師……古文的意思

意思是:家裡貧窮,不能夠拜師讀書,又沒有書籍,有時拿鄰居家孩子的書,躲著人偷偷地誦讀。



陳際泰,字大士,臨川人。家貧,不能從師,又無書,時取旁舍兒書,屏人竊誦。從外兄所獲《書經》,四角已漫滅,且無句讀,自以意識別之遂通其義。十歲,於外家葯籠中見《詩經》,取而疾走。父見之,怒,督往田,則攜至田所,踞高阜而哦,遂畢身不忘。久之,返臨川,與南英輩以時文名天下。其為文,敏甚,一日可二三十首,先後所作至萬首。經生舉業之富,無若際泰者。


(選自《明史》)

拓展資料:

《明史·刑法志》僅三卷。明初太祖極重刑律,後因循日久,雖視為具文,而明代刑律仍有其特點。《刑法志》三卷,每卷無題類之別,但首卷即述有明一代之律文。第二卷再述法司及刑法執行情況。此卷內容本易與《職官志》諸法司重復,而史官姜宸英撰寫得體。《刑法志》第三卷最有特點,開首便稱:「刑法有創之自明,不衷古制者,廷杖、東西廠、錦衣衛、鎮撫司獄是已。是數者,殺人至慘,而不麗於法。踵而行之,至末造而極。舉朝野命,一聽之武夫、宦豎之手,良可嘆也。」

此卷記廠衛之事較詳,史論甚佳。廠衛為明代刑法中之大事,洪武中行錦衣衛鎮撫司獄,末年廢罷,至永樂中復置,且立東廠。立東廠事實錄中避而不述,是有所隱晦遮掩,《刑法志》頗予詳述,此舉甚當,亦補《職官志》之所難述。

《藝文志》四卷,出目錄學名家黃虞稷之筆。黃虞稷撰有《千頃堂書目》,於目錄之學甚為博知。《藝文志序》另出倪燦之手,文中申明本志體例,僅錄有明一代名家著述,此與前史不同。「前史兼錄古今載籍,以為皆其時柱下之所有也。明萬曆中,修撰焦竑修國史,輯《經籍志》,號稱詳博。

然延閣廣內之藏,竑亦無從遍覽,則前代陳編,何憑記錄,區區掇拾遺聞,冀以上承《隋志》,而贗書錯列,徒滋訛舛。故今第就二百七十年各家著述,稍為厘次,勒成一志。凡卷數莫考、疑信未定者,寧闕而不詳雲。」

自《漢書·藝文志》、《隋書·經籍志》之修,搜羅歷代圖書,考其存亡,為目錄學整理之大功業。《明史·藝文志》不採用此種修纂方法,專取有明一代之書,似簡而實詳,確是頗有用心者。然智者百慮,不免一失,如其著錄鄧名世《古今姓氏書辨證》四十卷,乃宋人之作,以其體例而論,必為誤錄之書。

❸ 七錄 全文 及譯文 注釋

原文:溥幼好學,所讀書必手鈔,鈔已朗誦一過,即焚之,又鈔,如是者六七始已。右手握管處,指掌成繭。冬日手皸日沃湯數次,後名讀書之齋曰:「七錄」。

譯文:張溥從小就酷愛學習,凡是所讀的書一定要親手抄寫,抄寫後朗誦一遍,就把它燒掉,又要重新抄寫,像這樣反復六七次才停止。他右手握筆的地方,指掌上長了老繭。冬天手指凍裂,每天要在熱水裡洗好幾次,後來他把讀書的房間題名為「七錄」。

注釋:嗜:酷愛;名:命名;就:完成;湯:熱水;已:完;沃:浸泡;握:握筆。

《明史.張溥傳》中的張溥(1602-1641),字天如,號西銘。江蘇太倉人。明崇禎進士,選庶吉士,文學家。自幼發奮讀書,明史上記有他「七錄七焚」的佳話。張溥一生著作宏豐,編述三千餘卷,涉及文、史、經學各個學科,精通詩詞,尤擅散文、時論。

(3)明史刑法譯文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清兵入關後,順治二年(1645年)四月癸亥(十一日),御史趙繼鼎奏請纂修《明史》(註:趙繼鼎奏請纂修《明史》的記載,見於《清世祖實錄》卷15,何冠彪《順治朝〈明史〉編纂考》一文首揭此事。但清廷何時決議纂修,尚無確切史料證實。

清代官書中亦不見有關纂修《明史》的詔令,《清世祖實錄》中僅見幾位總裁於順治二年(1645年)五月癸未的上奏,其中言,「臣等欽奉聖諭,總裁《明史》」,並提出副總裁及纂修人員名單。這種「欽奉聖諭」,很可能僅是早朝時的口頭指示而已。

以往論著稱順治二年五月「詔修《明史》」,表述確實有所不當,准確言之為:順治二年五月,清廷組成《明史》的纂修人員。)得到了清朝廷的認可。

其後,大學士馮銓、李建泰、範文程、剛林、祁充格為總裁,操辦此事。是年五月,由總裁提名副總裁和纂修官,並設收掌官七員,滿字謄錄十員,漢字謄錄三十六員, 揭開了清朝官方纂修《明史》的序幕。

康熙四年(1665年),重開明史館,因纂修《清世祖實錄》而停止。康熙十八年(1679年),以徐元文為監修,開始纂修明史。於乾隆四年(1739年)最後定稿,進呈刊刻。《明史》是我國歷史上官修史書中纂修時間最長的一部。

如果從清順治二年(1645年)開設明史館起,到乾隆四年(1739年)正式由史官向皇帝進呈,前後歷時九十四年。假如從康熙十八年(1679年)正式組織班子編寫起至呈稿止,為時也有整整六十年之久。

❹ 明史 胡世寧傳 翻譯成現代文

胡世寧傳胡世寧,字永清,浙江仁和人。弘治六年(1493)榜進士。他性情剛直,不怕威脅,並且懂得軍事。開始他做德州推官。歧王初登王位,下屬官吏驕橫,世寧制裁了他們。後來歧王又請求給他湖泊周圍的良田,世寧堅決不允准。後來,他陞官做了南京刑部主事。曾應詔寫了十篇有關邊備問題的策論,又上書極論當時政事的不足和過失。當時孝宗皇帝已重病在身,對他的奏章還點頭稱贊。後來他又升任郎中。他和李承勛、魏校、余..三人相友好,當時人們稱他們四個為「南都四君子」。

以後他又升任廣西太平知府。太平知州李..幾次三番殺害吏民,掠奪財產,世寧密令龍英知州趙元瑤捕捉了他。思明地方黃文昌一族人四代反叛,殺害知府,占據三州二十七村土地。副總兵康泰和世寧一齊進入思明,拘捕了黃文昌的三個弟兄。可是康泰害怕文昌夜間逃跑生事,把世寧丟在空城中自己走了,情況很危急,幸虧當地的民族首領們感激世寧發兵援救,世寧才免得一死,文昌害怕了,歸還他所侵佔的地方向朝廷投降了。當地土官接班時,上級官員常向他們索取賄賂,不肯按時替他們向朝廷上報,因此民族首領們時常怨恨並發動叛亂。世寧下令「:民族首領一生下兒子就在本府報上姓名。應世襲為首領的,十歲以上,每月初一、十五到府里拜會知府。父兄亡故以後,知府根據文書替他們向朝廷申請補官。」這下,土官很高興。

母親死後他回家守孝。三年守孝完後又赴京候補去。經過滄州時,流寇正猛烈攻打州城。世寧於是走馬入城,幫著策劃守城的辦法。流寇攻打了七天七夜,打不下來,才撤退走了。世寧這次補官,做了寶慶知府。期間,岷王和鎮守的宦官王潤都很怕他。以後他升任江西副使,與都御史俞諫一齊定下計策捉拿強盜,討平了王浩八。又利用閑暇修築廣昌、南豐、新城的城防。

這個時候,寧王宸濠驕橫不法有造反的意圖,但是沒人敢說起此事。世寧惱火極了,正德九年(1514)三月就上書說「:江西的盜賊,剿滅它還是招安它,兩種主張相持不下,我個人以為這沒什麼難以決定的。已接受招安的不殺他,再敢反叛的有殺無赦,剛剛起事的立刻剿除,大體如此而已。但是江西的禍患還不在於盜賊。寧王府的勢力一天天擴大,無賴之徒聚集那裡,用非法的事情誘導寧王,上下各級官府對寧王的奉迎太過分了。致使他頻頻假借火災之名鯨吞百姓宅舍地,王府采辦騷擾到旁邊的郡縣,爪牙所及侵害到貧窮的鄉村。我真怕好百姓為此不能平安度日,都起來做強盜。一般大臣們害怕禍及自己,多懷著觀望的態度,禮樂刑政漸漸不是出自朝廷了。我請求從都御史俞諫、任漢二人中專門委派一人,或者另外選擇公正、忠誠的大臣鎮壓、招安盜賊。皇上命令寧王只治理自己的封國,不要干擾地方官府,以期鏟除作亂的根源,滅絕無法設想的禍變。」他的奏章下發到兵部後,尚書陸完建議,派俞諫前去根據盜賊的實際情況商定招安或剿滅事宜,至於世寧說到的寧王違法亂民的事,恐怕出於壞人託名偽裝,應當傳令寧王管制他們。聖旨同意了陸完的建議。

宸濠知道這件事後大為惱火,就羅列了世寧的罪過,賄賂當權的寵臣們,非殺掉世寧不可。他的奏章下發都察院後,右都御史李士實是宸濠的黨羽,他與左都御史石..等上書說世寧狂妄、粗率,應予治罪。命令還沒下達,宸濠的奏章又遞了上來,指責世寧製造妖言。於是朝廷傳令錦衣官逮捕世寧。世寧當時已升為福建按察使,赴任途中取道還鄉。宸濠就誣蔑說他逃跑了,派人傳令浙江巡按潘鵬將他抓住送江西來。潘鵬把世寧全家人關了起來,緊急追捕世寧。李承勛當時是浙江按察使,暗中保護了他。世寧於是逃出,去到北京,自己投案住進了錦衣衛的監獄。在監獄中他三次上書陳述宸濠大逆不道的罪狀,最後無人理會。關押了一年多,諫官程啟充、徐文華、蕭鳴鳳、刑寰等人遞上奏章搭救他,楊一清又用危言說動錢寧,才把他放出,貶往沈陽戍守。

過了四年,宸濠果然造起反來。世寧從貶戍地被重新啟用,做了湖廣按察使。不久升任右僉都御史前往巡撫四川。路上得知世宗即位,賀表中拿司馬光仁、明、武三字向世宗進言,藉此舉薦說魏校、何塘、邵銳可以擔任講官,林俊、楊一清、劉忠、林廷玉可以輔佐政事,知府劉蒞、徐鈺以前任諫官時聲名正直應加提拔使用。當時人們都同意他的話。松潘所轄的內屬的少數族人,將領、官吏都管他們不住,經常得向他們交納財貨借路通行。番人殺害軍人,官方怕他們不敢追究。官軍殺死番人,就必須抵命。世寧上書陳說方略,請求選將增兵,規定賞罰的標准,嚴辦隱匿罪犯的罪行,修建烽火台,經常派人巡邏,以振興官兵的軍威,疏通四川的道路。朝廷下詔准予實行。他又上書彈劾並罷免了副總兵張傑、宦官趙欽。上任才兩個月,朝廷召他回京任吏部右侍郎。還沒到任,因為父親去世回鄉去了。

服喪完後在家閑住,朝廷里正在議論「大禮」,持不同意見者很多人被問了罪。世寧心裡肯定張璁等,寫奏章請求及早確定追崇獻王的「大禮」。奏章還沒遞出,其中的話傳布到京城去了。以後有人建議把顯陵遷到天壽山去,世寧極力說不行,於是連同以前撰寫的奏章一同遞了上去。世宗讀後深為贊嘆。沒過多久,他聽說朝中大臣們赴宮門前哭爭,有人被用棍子打死了,就飛章上書說:「我過去把仁、明、武三字之理進呈給陛下,然而三字之中尤其是以仁為根本。仁,是生養萬物的德性;明,應像日月照臨人間。這二者都是不可一日或缺的。武,就像雷霆的威力,只可以偶爾震響一下而已。現在朝中大臣對抗聖旨,陛下赫然示威,用棍棒捶打他們,身體衰弱的就被打死了。消息遍傳天下,寫在史書中,說陛下您的殿前有鞭打的刑法,推行應用在士大夫身上,這不是您光大德行的辦法。新任大臣一句話偶然說中,難保以後事事得當。老成的大臣一句話偶然違忤,以後未必都不對。希望陛下存此仁、明、武三無私的信念,像日月一樣在高處照臨天下,不要先存可否的成見在心!」世宗雖然不肯聽從,總算沒有當作違忤。

不久被召入朝,做了兵部左侍郎。把他戍邊時所看到的山川形勢、軍民利害列為二十五條意見遞交世宗。又請求世宗好好保養自己的身體,不要輕易吃任何葯物。又獻上自己撰寫的《大學》、《秦誓》章句、《洪範》「惟辟威福」解義和《系辭?節初爻》講義,請一並保存在皇宮中,勿傳。給事中余經於是上書批評他開了告密的壞頭。世寧請求罷官,沒得到允許。「大禮」確定以後,又官升一級。他又上書對用人問題陳述了二十條意見。工匠趙奎等五十四個人因為宦官的請托都被封了官職。世寧上書說封賞過於隨意了,世宗不聽。他屢次上書稱病。於是被改派到南京吏部,馬上又改為工部尚書。

後來,他又被召入京城做左都御史,加太子太保銜,他辭謝這個品銜,世宗同意了。世寧為人本來就端直、嚴厲,等到他掌管朝廷法紀時,便竭力堅持原則。他曾條列紀綱十多條進呈,末尾說道:「近年來士人習慣於刻薄、忌恨,有的大臣一旦受到批評,就終生被廢棄了。僉事彭祺揭發豪強的罪行,被人誹謗丟了官。許多像這樣的事,應當允許大臣們申訴、處理。」世宗採納了他的建議,只是彭祺被批示不加啟用。執政大臣請禁止私人之間的相互謁見,世寧說:「我所擔任的官職本來以分別人才為名,對於人才,不見到他的容貌,聽他說話,就無法了解他的才乾和品行。」世宗認為是這樣,就沒有禁止。不久,世寧改任刑部尚書。每遇到重大案件,他都分辨曲直,為世宗講解,世宗一聽就能明白。宦官剛聰誣陷漕運士兵搶劫御服,連累達二千人,世寧揭發了此事的作假。後來,剛聰的隱情為人所知,他被問了罪,世宗於是越發信任世寧。王瓊與陳九疇計較仇怨,打算搞死陳九疇,因為世寧挽救,九疇才被發配戍邊。

兵部尚書王時中罷官後,用世寧替換了他,並得以加封太子太保。他兩次辭謝沒辭掉,於是陳述了有關軍政方面的十件事,包括制定戰略、加強監察、擴大將權、增置武備、改革賞罰、控制士人、充實邊防、杜絕禍根、修正錯誤、愛護人才等。他的論述有不少打破常規的地方,世宗還是用稱贊的語氣作了批示。吐魯番前來進貢的使臣請求歸還哈密城給朝廷,換投降過來的牙木蘭。王瓊把這件事匯報上來,世寧說:「武宗在位時不惜放棄大寧、交趾,哪裡在乎哈密?況且當初我們封忠順王作為外邊的屏障,可是自從罕慎以來忠順王三次被吐魯番抓去,於是他便和戎人聯合,以至於使我中國疲憊不堪,花了錢財,軍隊吃虧,西戎還拿他來要挾我們,索取財物。我以為這和開國初分封元朝後裔為和順、寧順、安定三王一樣。安定王就在哈密境內,鄰近甘肅,現在他的封國存亡不可知,我們也一切不加過問,又何必偏偏看重哈密?我們應該專心防守河西,謝絕接受哈密。牙木蘭本來是曲先衛的人,反正後來歸順朝廷,不能與收納過來的投降者相提並論,吐魯番怎麼可以向我們討要他呢?唐朝時悉怛謀的事情可以作為我們今日的借鑒。」張璁等人都贊同王瓊的主張,世寧的建議受到阻撓,未予採用,只是留下牙木蘭沒有把他遣送出境。世寧在兵部呆了三個月後請求退休,世宗不同意,免了他進朝參拜一事。世寧又上書陳述三件邊防事務,並堅持稱自己病重,於是世宗准許他乘車還鄉,按照規定發給他糧食和仆從。回家才數月,又起用他做南京兵部尚書,他堅決辭讓,不肯接受任命。九年(1530)秋天去世後,被追贈為少保,謚端敏。

世寧為人風格端莊、峻嚴,居官廉潔,疾惡如仇,而推薦賢人,卻惟恐他們仕路不通。都御史馬昊、陳九疇因罪被罷官,副使施儒、楊必進在考評中被黜斥,御史李潤、副使范輅被當時大臣壓制,他都連章推薦。與人說話,好像嘴笨說不出什麼,等撰寫奏章時,卻援引古今,洞察深微。他和李承勛關系很好,但議論政事從不苟且迎合。承勛想給隴勝封官,恢復芒部的故土,世寧說隴勝不是隴氏子孫,芒氏不應當重新設官。起初議論「大禮」時他和張璁、桂萼意見一致,張璁、桂萼感激他,想拉他一把,讓他幫自己的忙。世寧卻不肯附合他們,議論政事常常和他們意見抵觸。桂萼主張銷毀民間的兵器,世寧卻竭力反駁。昌化伯以他姓子弟冒封,事下朝臣議論。世寧說我們不能因為接受了豐厚的賄賂,就欺騙朝廷,桂萼聽了,臉色大變。桂萼正當吏部尚書,而世寧稱病告退時,說:「老天發生災變,人民貧窮,盜賊遍地生,根源在於吏、戶、兵三部所用非人。兵部問題尤為嚴重,請讓我給賢人讓開路吧!」又因為討論哈密一事,言詞之中傷著了張璁,朝中大臣都忌恨他。好在世宗皇帝對他始終恩禮不衰。

他有二子叫胡純、胡繼。胡純因為父親做了肇慶知府,才能、品行都不錯。胡繼小時不聰明,得不到世寧的了解。世寧在江西外出討賊,他的部將到府中見到胡繼。胡繼為他們指點陣法,對部隊的進退、離合,考慮得很周密,給他們講解了三天。世寧回來後檢閱部隊,大吃一驚。問知原因後,感慨地說:「我有這么個兒子,我自己卻不能識別他,是什麼道理呢?」從此以後外出攻打敵人,就讓胡繼跟在身邊,和他一同決定用兵方略。世寧定計,十不失三,胡繼卻十不失一。世寧正起草奏章揭發宸濠時,胡繼請求說「:這樣可是要闖大禍的呀!」世寧說「:我已經以身許國,哪還管得了其他?」等世寧被投進監獄後,胡繼想念他的父親,憂病而死。 明史白話
1300564400 鬆鬆暗暗

❺ 《明史中用嘉傳》的宋詞原文及譯文

《明史中用嘉傳》原文:

申用嘉,字美中,號經峪。申相國文定公時行季子也。為人恭儉廉仁,勤於職事。留侍文定京師,益肆力經史百家,口誦手鈔,經寒暑不輟。講求本朝典故,曰:「吾他日當為朝廷致實用,豈能終作書生哉?」尤留心明刑之學,以為民命之死生、國祚隆替所關。

時黔、蜀用師,檄調贛兵,月餉缺,聚而嘩,虔撫倉卒無計劃,用嘉慷慨出諭,皆懼伏退。而撫軍反愧而忌之,前縉紳不得請者,因乘機中之,平遷高州府同知。用嘉治贛五年,再攝府事,攝屬縣一,奉檄巡行他郡縣三,菹醢之屬無所擾於民。將行而軍民訴制府請留者,連日不得休。

尋奉旨擢應天治中,丙寅夏之任。府尹故尊重,不親獄訟錢谷,多委僚佐。治中又領江防鈐轄,沿江屯營,職最劇。上官知其練達,凡大事非其職掌者,更以屬之。如經畫江東驛馬,商民並賴者數十年,是其一也。嘗奉檄盤鹽,卻鹽商例金。司鼓鑄局,不取羨,令銅費而工精,私鑄者不禁自絕,而用嘉所鑄錢久行不廢焉。逆奄魏忠賢方橫,大吏牒下為建祠,用嘉獨持不可。

丁卯,晉刑部江西司員外郎。時先帝御極,誅忠賢,其黨者分別定罪。張體乾、谷應選嘗羅織劉鐸以死,至是用嘉主其獄,據律論大辟,讞狀出,海內稱快。都察院易應昌以忤旨得罪,司讞者普受重譴。用嘉案呈,不抗不阿,卒荷寬典。

甲戌計吏舉異等,升貴州按察司副使。察所屬孔子廟,廢者建之,圮者修之,備祭器,習禮樂,董師儒以教化諸生,彬彬興文教,而諸興作費又皆捐俸祿以倡僚屬,多方措置,不以取諸民。期年之間,文事武備,粲然可觀矣。

甲中聞變,痛憤甚,謂家人曰「吾不能面顏人世矣」。言訖而瞑。

用嘉天性仁厚,約於自奉而厚人。當理刑贛州時,有通判伍君到官,未幾,卒,貧不能殮,用嘉經紀其喪而歸之。同鄉沈應奎為郡獄官共其職厚遇之罷官中道舟覆衣食其妻子封丘隴其他周恤姻族蓋不勝計雲。

譯文

申用嘉先生,字美中,號經峪。他是相國中時行的小兒子。申用嘉為人恭敬、節儉、廉潔、仁義,勤於政務。留在京師侍奉父親,申用嘉更加努力地學習經史百家,誦讀、抄寫,歷經寒冬酷暑,從不間斷。研究明朝的典故,曾說:「我將來定當會在朝為官做有益的大事,怎麼可能只當個書生呢?」特別留心法令等方面的學問,他認為國家法令與百姓的生死性命、國運的.興隆衰落息息相關。

當時黔、蜀地區發生戰事,朝廷發檄文征調贛州兵馬,軍隊糧餉供應不上,士兵聚眾嘩變,撫軍倉促行事沒有對策,申用嘉慷慨激昂發出命令,嘩變士兵都驚懼後退。撫軍反而因羞愧而忌恨申用嘉,以前那些沒有機會請謁的官員,也趁機中傷申用嘉,於是他被平調高州府同知。申用嘉治理贛州五年,其間兩次代行府中政務,還代理縣長職務,接受使命巡行別的郡里的三個縣,動用刑法之事從不擾攘百姓。申用嘉將離開贛州時,軍士百姓到制府訴說請求挽留他,接連幾天不斷。

不久,他被朝廷提拔為應天治中,丙寅年夏天到任。府尹原本位高權重,不親自處理案件錢糧之事,大多委派下屬官員。治中又管轄江防事務,沿長江的屯營,事務最為繁劇。上級官員知道申用嘉練達事務,那些本不是申用嘉掌管的事務,也交給申用嘉辦理。如經營籌劃江東驛站車馬,商戶百姓依賴享用數十年,便是其中的一件。曾經接受官文被委任管理鹽務,拒絕鹽商按慣例給官員的錢。掌管鼓鑄局,不取盈餘,讓工匠多鑄銅,工藝追求精細,私自鑄錢者不禁自絕,申用嘉所鑄錢久行於世不廢棄。奸黨魏忠賢橫行(天下),高官下文書要求給魏忠賢建造祠堂,只有申用嘉不贊同。

丁卯年,晉升刑部江西司員外郎。此前,先皇帝在位,誅殺了魏忠賢,魏忠賢的黨羽也分別定罪。張體乾、谷應選曾經羅織罪名害死劉鐸,此時,申用嘉審理此案,依據法律判其死罪,判狀傳出,海內稱快。都察院易應昌因為違背皇帝旨意獲罪,執法官普遍受到重罰。申用嘉呈上文案,不卑不亢,最終被寬大處理。

甲戌年間朝廷考核官吏,申用嘉被定為優異等次,升任貴州按察司副使。視察貴州管轄的孔子廟,廢棄的重建,倒塌的維修,備辦祭器,演習禮樂,任用儒師,教化百姓。文教興起,百姓文雅有禮,而各種費用都是自己捐獻俸祿,倡導下屬捐獻或多方籌措的,不向百姓索取。一年之後,文教武備,迅速發展,皆有可觀之處。

甲中年,中用嘉得知明朝滅亡的消息,悲痛憤恨,告訴家人說「我沒有臉面活在人世了。」說完閉目而亡。

申用嘉天性仁厚,約束自己的生活卻能厚待別人。當他在贛州執掌刑法,有位姓伍的通判到任,不久就死了,家庭貧窮沒有能力殮葬,中用嘉為其籌辦喪事,送回老家下葬。同鄉沈應奎擔任郡里的獄官,供職期間,申用嘉優厚地對待他被朝廷罷官,中途翻船,申用嘉給他的妻子提供衣食,為沈應奎修墓。其他救濟姻親同族之事,不計其數。

❻ 文言文《明史 劉顯傳》的譯文是什麼

文言文《明史 劉顯傳》的譯文是:劉顯,南昌人,天生身材魁梧、膂力絕倫,青年時家貧,為人傭工為生,趕上了荒年,因吃量過大,經受不了飢餓煎熬,便有了輕生的念頭。他來到一座荒祠里上吊,不想一連吊了兩次,都因為繩子和房椽斷了而未遂,劉顯以為是有神人護佑,便拜別神像、慟哭而去,混跡於一幫牽夫里,為人拉牽幫佣,輾轉經年,到達了天府之國四川,寄居在一所寺廟里,靠打短工和偷吃廟里的供品維持生計。他把偷來的供品扣在一口大鍾里,天長日久便被人發現了,他神奇的體力被人們以為是天人下凡。嘉靖三十四年,川南宜賓苗人做亂,巡撫張皋募兵平叛,在眾人的勸說縱恿下,劉顯應募投軍,在首次戰斗中,他手舞兩把大鍘刀當先沖鋒,親手砍殺五六十人,並手擒三名首惡,後軍繼進,使這場叛亂一舉盪平,劉顯由此聲名大震,從一名走卒一下子升為副千戶。從此他一直身歷沙場,七年之間憑了戰功直升到總兵,其升遷之快,為歷代武將中所罕見。

❼ 明史列傳一百五十五如何翻譯,

全文譯文:
明史卷二百六十七
列傳第一百五十五
馬從聘 耿蔭樓 張伯鯨 宋玫(族叔)應亨 陳顯際 趙七驥(等)范淑泰 高名衡 王漢 徐汧 楊廷樞 鹿善繼 薛一鶚
馬從聘
馬從聘,字起莘,靈壽人門萬曆十七年進士。授官青州推官,提升為御史。恩蔭錦衣衛的官員李宗城冊封平秀吉逃了回來,從聘說他的父親言恭不應當再督理軍政,不聽。出朝管理兩淮的鹽政,說近幾天泰山崩塌,斷裂的地方有一里多,是因為開礦挖斷地脈所造成的,應該迅速停止。沒有回答。好人田應璧請求抽驗鹽商販鹽的定額,將超額的沒收官府出賣,資助大的工程,皇上派遣宦官魯保督理這件事。從聘極力陳述欺騙蒙蔽的情況,不聽。回到朝廷,改巡按浙江,又巡按蘇、松,請求免除增加的蘇、松、常三鎮的稅收,也沒有回答。因為候補時間久了提升為太僕少卿,授官右僉都御史,巡撫延綏,因失職被削奪俸祿。隨即有搗毀賊巢的功勞,沒有論功,稱病回家,加官兵部右侍郎。在家住了共:二十多年,到熹宗一朝結束沒有出來。
崇禎十一年冬天,大清攻破靈壽。從聘年齡已八十二歲了,對他的三個兒子說:「我得到死的處所了。」又說:「我是朝廷大臣,從義上講不能活著,你們活著沒有妨害。」三個兒子不聽。從聘上吊,三個兒子也都上吊。贈官兵部尚書,謐介敏,任命他的一個兒子為官。
耿蔭樓
耿蔭樓,是與從聘同一個縣的人,字旋極。天啟年間,擔任臨淄知縣。天久旱,穿著囚犯的衣服在烈日中暴曬,在祭壇上哭,雨立刻降下。
代理壽光知縣,像在臨淄那樣禱雨。崇禎年間,入朝任兵部主事,調到吏部,升員外郎,請假回家。城被攻破,偕同兒子耿參一起死難。贈官光祿少卿。
張伯鯨
張伯鯨,字繩海,江都人.萬曆四十四年進士。先後任會稽、歸安、鄞三縣知縣。天啟年間,考核官員,調任盧氏。
崇禎二年稍稍提升為戶部主事,出朝督察延、寧兩鎮的軍用儲備物資。從黃甫川往西到寧夏一千二百里,不出產五穀,草料糧食靠內地供應。賀蘭山沿著黃河的漢、唐二渠,往東到花馬池,向來是肥沃的原野,也十分荒蕪。伯鯨上疏陳述那些情況,為此開放貿易優惠工業,轉運糧食。又仿效邊區商人運糧換取鹽引的主意,建立官市買賣的法令來招徠商人,軍民都稱方便。大盜在延綏起事,提升伯鯨為兵備愈事,管轄榆林中間一路。攻破賀思賢,斬殺一座城、金翅鵬,在長樂堡打敗河套的蒙古部落賊寇。巡撫陳奇瑜上報他的功勞,詔令晉升三級官階,任右參政,仍然負責兵備的事務。

七年春,奇瑜升總督,就提升伯鯨為右僉都御史來代替他。督率總兵王承恩等分路在雙山魚河二堡攻破插漢蒙古部落首領以及河套的賊寇,斬首三百級。次年,因考察官員時遭人彈劾而罷官。隨即論在延綏時的功勞,下詔起用,恩蔭兒子為錦衣千戶。
十年秋,楊嗣昌建議大舉征討賊寇,派遣產部的一個侍郎駐在池州,專門管理軍糧。皇上任命傅淑訓。次年,淑訓因遭逢親喪回家,就在家起用伯鯨代替他,官職和淑訓一樣。又次年,熊文燦招撫失敗,嗣昌親自出朝督率軍隊,把伯鯨調到襄陽。文燦被逮捕,說剿賊的餉銀有六十多萬沒有送到,伯鯨獲罪被降級。
十五年召入朝廷任兵部左侍郎。次年,尚書馮元飆請假,伯鯨代管部裏的事務。在萬歲山召對,病發,宦官扶他出去,於是請假。又次年,京城陷落,穿著便服逃回。福王在南京登基,伯鯨住在家裏不出來。過了很久,揚州被圍困,與
負責者分工守城。城被攻破,上吊自殺。
宋玫 宋應亨 陳顯際 趙士驥
宋玫,字文玉,萊陽人。父親繼登,是萬曆三十二年的進士,曾任陝西右參議。天啟五年考察官員遭貶謫。宋玫就在這一年與他的族叔應亨一起考中了進士。宋玫被授官虞城知縣,應亨得到的是清豐縣。
崇禎元年,宋玫的哥哥宋琮也考中進士,任祥符知縣,而宋玫因為有才能調到事務繁雜的杞縣。三人所在的地方互相接壤,同時有善於治理的名聲。應亨升禮部主事,宋玫也提升為吏科給事中。曾經上疏議論用人的事,說:「陛下求得天下治理的心意愈急迫,那麼浮薄喜歡多事的人都掩飾作偽並刻意尋求新奇。陛下破格用人的心意愈殷切,那麽花言巧語陰險狡詐的人都乘機賣弄機巧.」眾人都同意他的話.當時應亨已改任吏部,經多次升遷做到稽勛郎中,被革職回家。宋玫剛服母喪期滿,起任原官,升刑科都給事中。請求在全國普遍實行在熱天從輕發落囚犯。又說關押在獄中的囚犯滯留病死的,與受刑而死的幾乎相等,應當有所憐憫加以釋放。皇上採納了。升太常少卿,先後任大理卿、工部右侍郎。宋玫的父親繼登遭廢棄已久,到這時任浙江右參政。大學士周延儒的門客盛順,為浙江巡撫熊奮渭鑽營召入朝廷任職,果然提升為南京戶部侍郎,繼登父子都信賴他。
十五年夏,朝廷會推合臣,盛順為宋玫營求會推很賣力。適逢詔令再次推舉,宋玫在其內。皇上已聽信流言,懷疑諸臣有私心。等到入朝應對,宋玫希望迎合皇上的心意,從容不迫地詳細陳述。皇上發怒,呵斥他退下,與吏部尚書李日宣等人一同下獄。日宣等被發配戍守,宋玫被革除官籍,盛順則驚慌逃竄。
閏十一月,臨清被攻破,應亨與知縣陳顯際商量守城。應亨認為北面的城牆低矮單薄,捐出干金來建造大城門外的月城,十天完工。宋玫及同縣人趙士驥也捐出錢財治理守城的器具。不久,大清兵逼近城牆,城上火炮弓箭石塊齊發,
包圍於是解除。次年二月又來,城就被攻破,宋玫、應亨、顯際、士驥一起死難。顯際,真定人,士驥任中書舍人,都是進士出身。宋玫、應亨有文名。
沈迅
沈迅,也是萊陽人。崇禎四年中進士,先後任新城、蠡二縣知縣,與膠州張若麒是同一年的進士,互相關系很好。十一年召入京城任職。皇上因為吏部考核選拔官員徇私情,親自策試諸臣。沈迅、若麒都得到刑部主事的職位。兩人大為憤恨,交結楊嗣昌,得以改任兵部。那一年冬天,京郊遭受戰爭,沈迅請求在廣平、河間、定州,蠡縣各設兵備一入門又請求把天下的和尚與尼姑相配,編入戶籍,三個壯廠抽一個人,可以得到士兵數十萬。其他分條上奏的很多。奏章交給兵部,嗣昌極力稱贊沈迅的言論可以採用,就任命他為兵科給事中。
沈迅想巴結皇上,屢次上二言論事,都能符合皇上的旨意。當時,戰事興起正難於應付,朝廷大臣談論軍事的就認為通曉軍事,職務大的推舉為總督巡撫,小的推舉為兵備。一旦承擔了責任,罪罰危害立刻就來了。於是朝廷上下忌諱談論軍事,章奏沒有敢涉及的。沈迅極力論述那種情況的弊端,乞求皇上命令朝廷大臣在五天內陳述方針人計。皇上就聽從了他的話。沈迅在考核選拔官員時被負責河南道的御史王萬象所壓制,藉著事由彈劾罷免了萬象,勢力更襪,與若麒全部掌握了山東的事務。適逢順天府丞戴澳誣陷彈劾平遠知縣王凝命、嘉興推官文德翼貪污。沈迅上疏稱頌兩人清廉有才能,戴澳被交司法官審訊削去官籍。沈迅經多次遷升做到禮科都給事中。陳新甲豐張議和,沈迅當面指責他不對,在朝廷上辯論了很久。又說:「楊嗣昌死了也應當戮屍。卻藉著過了很久的陳案來邀取功勞,陳新甲負罪還來不及,卻搬取防守邊境的功勞來求得恩蔭,這不是論功議罪的辦法。」皇上同意他的話。沈迅本來通過嗣昌進身,隨著眾人詆毀嗣昌,當時的輿論非議鄙薄他。
不久因為保舉高斗光為鳳陽總督不合適,貶降為國子博士,請假回家。等到新甲被誅殺,命令追論兵科不檢舉揭發的罪名,吏部把沈迅的名字上報。皇上說:「沈迅在朝中批駁議論陳新甲,朕還記得,可以恢復原官。」沒有赴任而京城陷落。沈迅住在家裏,與弟沈迓設立寨子自衛。沈迓短小精悍,能在馬上揮舞百斤的鐵椎。兄弟率領家鄉的壯士,土寇大體上全部捉拿剿滅乾凈。大清兵到,攻破寨子,沈迅全家死難。
若麒以彈劾黃道周來討好嗣昌。曾任職方郎中,新甲派他到寧、錦督戰,傾覆了洪承疇等人的十餘萬軍隊,獨自一人渡海逃回,被判死罪關在監獄。李自成攻陷都城,出來投降。
范淑泰
范淑泰,字通也,滋陽人。崇禎元年進士。授官行人。五年冬,提升為工科給事中。上疏陳述刑罰繁多,請求命令負責刑法的官員加以清理整頓,皇上褒獎採納了。流賊侵犯河南,追論前任巡撫樊尚璟的罪名,彈劾總兵鄧玘姦淫擄掠的罪狀。當時宦官張彝憲說天下拖欠的賦稅達到一千七百多萬,請派遣六科給事和十三道御史監督徵收。皇上大怒,責令巡撫巡按上奏答覆。淑泰說人民貧困盜賊起事,拖欠的賦稅難以督責催促,不聽。給事中庄鰲獻、章正宸因發表議論被交司法官審訊,上疏爭辯救援。
吏部張捷推薦逆黨呂純如,淑泰極力批評他的荒謬,同時批評大學士王應熊結黨營私,彈劾張捷順從應熊的意思,用他私下親近的人王維章巡撫四川。說:「維章在西寧做官,因追加徵收賦稅激起變亂而獲罪,丟掉官職在家閑住。張捷含混論事,明白地暴露出欺詐。」皇上責令張捷自己說明。張捷攻擊淑泰黨同伐異,皇上不追問。當時皇陵被焚毀,巡撫楊一鵬有罪。應熊因為他是自己會試的主考官,所以極力庇護他。淑泰揭發他扣壓藏匿章奏的情形,皇上也不追究。淑泰就收集應熊納賄幾件事上奏,應熊捐獻錢財資助修建陵墓的工程,淑泰又彈劾他召來賊寇庇護奸人。皇上斥責他懷有私心逞強好勝,終於沒有採納。

十一年冬,上疏說:「如今因為籌措糧餉的緣故,以至於搜括藉助。即使推行了而能得到糧餉,再有戰事,能再次推行嗎!治理天下不計劃能否長久,只是倉促地實行補救的辦法,這不是忠的作為。陛下正在用清廉節操教化天下,卻把百官徵收金錢的多寡作為考核選拔的標准,這是教他們貪婪。至於借貸的說法,尤其不可施行。京師是最重要的地方,近來物力貧困枯竭,富商大賈大半回去。內部不安定,怎麼能抵禦外患,請求立即停止那樣的議論。」又說:「要使軍隊強大沒有比執行法令更重要的。如今的軍隊,索取軍餉就強,奔赴戰場與敵作戰就弱;殺戮良民假冒功勞就強,剪除暴虐救助人民就弱。請公布法令,諸將能拚命殺賊的,立刻提拔為大將,否則處死不饒恕。不要用降級戴罪辦事的方法,空做那些不關切身痛癢的事。」皇上同意他的話。
十五年調吏科,主持浙江鄉試,事畢回家。
十二月,大清的軍隊圍攻兗州,淑泰竭力固守。城被攻破,死難。詔令贈官太僕少卿,任命一個兒子為官。
高名衡
高名衡,字仲平,沂州人口崇禎四年進士。授官如皋知縣,因為有才能調到興化,徵召授官御史。十二年出朝巡按河南。次年任期滿,留下再巡按一年。
十四年正月,李自成攻陷洛陽,於是乘勝圍攻開封。巡撫李仙風當時在黃河北面,名衡召集眾人守城。周王恭枵調撥庫藏銀百萬兩,招募敢死勇士殺賊。蒸米碾麥,燒飯犒勞士兵,共七個晝夜。仙風賓士回開封。副將陳永福依靠城牆而戰,斬首兩千。游擊高謙夾擊,斬首七百。賊寇解圍而去。仙風既已回來,與名衡互相上奏攻擊。皇上以陷失福藩的罪名下詔逮捕仙風,用襄陽兵備副使張克儉代替。克儉在此之前已死難,就提升名衡為右僉都御史代替。用永福任總兵官都督僉事,鎮守黃河以南。
當這個時候,賊寇接連攻陷南陽、鄧、汝十幾個州縣,唐、徽兩王遇害,名衡不能救援。開封周王府第的圖書文物的豐富超過其他藩王,士大夫聚斂財富,積蓄充足。自成攻打開封不能得手,然而非要佔領此城才甘心。十二月末,賊寇再次圍困開封。永福放箭射自成,射中了他的左眼,放炮打死上天龍等人。自成大怒,加緊攻打。開封是原先宋代的汴京,金朝皇帝南遷後所重新建築城牆,厚數丈,裡面堅密而外面疏鬆。賊寇用火葯爆炸,火點燃後就向外擊發,大磚塊飛鳴,賊寇的騎兵都被打得糜爛,自成大驚。適逢楊文岳的援兵也到了,於是賊寇解除包圍離去。西華、郾、襄、睢、陳、太康、商丘、寧陵、考城全部淪陷。
十五年四月賊寇再次到開封,圍城而不攻打,想不費力地困住此城。六月,皇上下詔從獄中釋放原尚書侯恂,命令他負責保定、山東、河北、湖北各地的軍務,並且管轄已經平定賊寇諸鎮前來增援剿賊的官兵。提拔知縣蘇京、王漢、王燮為御史。下詔命令蘇京監督延、寧、甘、固的軍隊,催促孫傳庭出關;王漢監督已平定賊寇的鎮標派來的楚、蜀軍隊,會同侯恂等人加緊攻擊;王燮監督陽、懷以束的晉軍,限定日期渡過黃河。總兵許定國把晉軍駐扎在沁水,一個晚上潰散離去,寧武的部隊也在懷慶潰散,下詔逮捕定國。七月,黃河上的部隊潰散。督師丁啟睿、保定總督楊文岳會合左良玉、虎大威、楊德政、方國安各軍,駐扎在朱仙鎮。良玉跑回襄陽,各路軍隊都潰散,啟睿、文岳逃奔到汝寧。下詔命令山東總兵官劉澤清增援開封。城中糧食吃光,名衡、永福偕同監察官員梁炳、蘇壯、吳士講,同知蘇茂灼,通判彭土奇,推官黃澍等人防守得更加堅固。澤清領兵來增援,諸軍全集結在黃河以北的朱家寨不敢前進。澤清說:「朱家寨離開封八里。我領五千名士兵渡河向南,靠著黃河結營,引河水圍住。按次序結八座營寨,一直通到大堤。修築甬道運輸黃河以北的粟米,用來供應城中。賊寇的士兵已疲憊,可以一仗趕走他們。」各軍都說:「好。」於是用三千人先渡河立營。賊寇攻擊營地,戰鬥了三晝夜,各軍沒有跟上來的,甬道沒有築成,澤清拔營回去。日夜盼望傳庭出關,沒有到來。
賊寇謀取開封有三次,人馬損傷很多,積蓄著憤恨,發誓一定要攻克它。圍困了半年,部隊疲憊糧食匱乏,想要扒開黃河堤岸引水灌城,因為考慮到城中男女財寶,猶豫不決。聽說陝西的軍隊正向東來,害怕各鎮的部隊夾擊,想要改變計劃。適逢有人向巡按御史嚴雲京獻計,請開挖黃河堤岸引水灌賊。雲京告訴名衡、澍,名衡、澍認為這意見是對的。周王恭枵招募民工修築羊馬牆,堅固厚實如高大的堤岸。賊寇的營地直接依附大堤,黃河決口賊寇就全完,城中沒有憂慮。我部正在鑿朱家寨的河口,賊寇知道了,把營地移到高丘,准備了戰船大木筏來應付,同時擄掠驅趕民夫數萬人反過來在馬家口開口子灌城。九月癸未望日,半夜時分,二個口子一起決開。天上連著十天下大雨,黃河的水流猛地上漲,水聲在百里外也能聽見。扛著鋤頭的壯丁民夫,順著河堤被淹沒漂走十幾萬,賊寇也沉沒了一萬人。黃河從北門流入,貫穿東南門而出,流入渦水。名衡、永福乘小船到城頭,周王率領宮中的眷屬以及寧鄉各郡王棲息城樓避水,坐在雨中絕食七天。王燮用船接周王,王從城上駕船出城,名衡等人也都出城。茂灼、士奇餓久了不能起身,一同溺死。賊寇駕戰艦入城,留下的百姓全完了,於是拔營向西去。城剛被圍困時有百萬戶居民,後來餓死病死的有十分之二、三。汴梁的繁華居中州之首,群盜心裡羨慕,到這時全部淹沒水中。皇上聽說,十分悲痛。還念著諸臣守衛的辛勞,命令給他們記功。給名衡加官兵部右侍郎,名衡以有病推辭。隨即提升王漠為右僉都御史,代替名衡巡撫河南。名衡回家不久,大清兵攻破沂州,名衡夫婦殉難。
王漢
王漢,字子房,掖縣人。崇禎十年進士。授宮產堊知縣。調往回邊,擒獲大盜玉壇山劉二。又乘著雪夜打敗妖僧智善。半夜渡河,打敗賊寇楊六郎。李自成圍困開封,王漢在金龍中柳林點火作疑兵,派遣敢死的勇士到賊寇中間,聲言「各鎮的軍隊來增援,各有數十萬人到了」。賊寇聽到就驚慌逃走。
王漢為人憑恃意氣不肯屈居人下,愛惜人才。別人有一點長處,便贊嘆不絕LI。下屬官吏紳士陳述民間疾苦,或說自己的過錯,就驚視下拜。打仗時與士卒同甘共苦,人都樂意為他拚命。喜歡使用間諜,賊中的虛實沒有不知道的。攻打天壇山賊寇,山勢陡峭險峻,登山的人用布條互相牽拉。王漢提刀直上,人們都佩服他的勇敢。當時賊寇的氣焰日益囂張,皇上每當臨朝就贊嘆王漢前後破賊的功勞,降旨優先補官。
十五年春,因為削減俸祿被召入京城,與蘇京、王燮一同召見應對,符合皇上的旨意。命令三臣都以試任御史的身份監軍。王漢監督已經平定賊寇鎮標的楚、蜀部隊,與督臣侯恂往南支援開封。
當時兵部奏請增援剿賊的軍隊十萬,十分之四屬於蘇京、王燮,以十分之六屬於王漢。王漢所監督的軍隊共五萬九千,然而大半已經潰散,兵部使用空名額。王漢就請求自己建立標下的營兵千人,騎兵二百,回答可以。於是選拔保護營地的士兵一百多人,招募邯鄲、鉅鹿的壯士三百人,又收取原先任河內知縣時訓練的義兵以及修武、濟源一向跟隨征剿賊寇的士兵五百人,以及親戚故友的子弟,加起來共一千人。八月朔日半夜,在范家灘襲擊賊寇,斬殺一個穿著紅甲的賊寇頭目。發文令諸將會合征剿。親自走到襄陽,督促左良玉的部隊救援開封。到潼關,有詔書命令王漢巡按河南。當時賊寇水灌開封,王漢聽說,催促諸將在半夜從柳園渡過黃河,在西岸埋伏士兵,發文命令卜從善等人夾攻賊寇,斬首九十多級,於是進入開封。大張旗鼓作疑兵,追趕賊寇到朱仙鎮,接連戰斗都獲勝利。巡撫高名衡稱有病,就提升王漢為右僉都御史代替他。王漢就廣派間諜,收捕土豪,商議屯田,計謀剿賊的辦法。
沒有多久,劉超在永城造反。劉超,永城人,腳跛而狡猾,任貴州總兵,因獲罪被罷免。上疏議論軍事計策,陳新甲任用他為河南總兵。因為私仇殺死在家鄉閑居的官員御史魏景琦一家三十多人,懼怕得罪,就占據城市造反。王漢上
疏請求征討,這話泄露出去,劉超得以作好准備。次年正月,王漢進入永城,聲言招撫他們,被賊寇所殺。參將陳治邦、游擊將軍連光耀父子都戰死。游擊將軍馬魁背負王漢的屍體出城,王漢的面目和活著的時候一樣。詔令贈官兵部尚書,恩蔭錦衣衛世襲百戶,建造祠堂祭祀。不久劉超被殺,把他的首級傳送到邊境號令示眾。
徐汧 楊廷樞
徐汧,字九一,長洲人.生下未滿一歲就成了孤兒。稍為長大後磨煉德行,在當時有名聲,與同鄉楊廷樞相親近。廷樞,就是復社的生員所稱為維斗先生的那個人。天啟五年,魏大中被逮捕路過蘇州,徐淠借錢資助他上路。周順昌被逮捕,錦衣衛追捕犯人的官員蠻橫地索討錢財,徐汧與廷樞籌集錢財經營這件事。當時,徐汧、廷樞的名聲傳遍天下。
崇禎元年,徐汧成為進士,改為庶吉士,授官檢討。三年,廷樞考中應天府鄉試第一。中允黃道周因為救援錢龍錫遭貶職。倪元璐,是道周的同榜進士,請求讓自己代替道周受貶謫的處分,皇上不允許。徐汧上疏稱頌道周、元璐賢良,並且自己請求免退,皇上責問徐汧。徐汧說:「推舉賢才讓位給能人,這是忠臣所做的事;進身慎重退位容易,這是儒者的風度。近來陛下很少對外面的朝廷大臣寄予信任,防範監察的權力總是交給宦官,他們默默地窺測聖上的心思。已逐漸萌生對朝廷大臣的猜疑。萬一士大夫的風氣日益低下,皇上心意所向日益改變,盛明時代帶來的憂患更大。」皇上不聽。徐淠隨即請假回家。回到朝廷,升右庶子,擔任日講官。
十四年奉命出使益王府,順路回家。當時,復社生員的氣勢很盛,徐汧與廷樞、顧杲、華允誠等人來往尤其密切。在家住了很久,京師陷落。福王徵召徐汧為少詹事。徐淠認為國破君亡,臣子不應當貪圖職位。又痛惜國家淪亡,是由於朋黨互相傾軋,寫信給當權的人,勸他們努力破除黨同伐異的成見。既已就職,陳述當前的政務七件事,懇切地把化解恩仇、破除私黨作為直言。可是安遠侯柳祚昌上疏攻擊徐汧,說:
「穿著朝服在京口拜見潞王,自己仗著是束林的重要首領,與復社的楊廷樞、顧杲等奸人狼狽為奸互相依賴。陛下在金陵立國.,他們作《討金陵檄》,所說『中原逐鹿,南國指馬,是什麽話?請求把徐汧關入監獄,革除廷樞、顧呆的名籍,其餘的黨徒,容許臣依次糾察彈劾。」當時國家的事務正艱難,這件事最後擱下了。徐汧稱病請假回家。
次年,南京失守,蘇、常相繼被攻下。徐汧感慨地嘆息,寫信告誡兩個兒子,投身虎丘新塘橋下而死。同府的人趕來哭吊的有幾千人。當時又有一個人戴著儒冠穿著藍衫而來,跳入虎丘劍池中,當地人可憐他並把他埋葬了,最終不知道是什麼人。
這時廷樞聽說事變,逃走躲避到鄧尉山中。過了很久,四方輕率動兵的人紛紛起事,廷樞身負重名,眾人都矚目廷樞。當政的人抓住廷樞,好言安慰他。廷樞饅罵不停,在蘆墟泅洲寺殺了他。頭已掉下,聲音從頭頸中發出,更加嚴厲。他的門人迮紹原買來屍體埋葬了。
徐汧的兒子徐枋,字昭法,考中十五年鄉試。徐枋依違於政事與隱居之間,游樂於人間,有高潔的行為。
鹿善繼
鹿善繼,字伯順,定興人。祖父久徵,萬曆時考十進士,授官息縣知縣。當時詔令天下度量土地,各自題署上中下三等田地,息縣只把下等田地上報,說:「度量土地是要解除人民的危難,難道要損害人民嗎!」調任襄垣,提升御史,因為議事貶謫澤州判官,調榮澤知縣,沒有到任而死。父親鹿正,苦修志節自我磨煉。縣令某人想要見他,正在田裏澆糞,扔下鐵鍬就去。熱心地幫助別人擺脫危難,盪盡家產不顧惜,遠近稱他為鹿太公。
善繼端正誠篤。由萬曆四十一年進士,授官戶部主事。服母喪期滿,起任原官。遼左糧餉中斷,朝廷大臣數次請求發放內庫金銀,沒有回答。適逢廣東上繳金花銀,善繼查核原先的制度,金花銀貯存府庫,備作各邊防的應用。就寫
簡帖給尚書李汝華說:「與其請求不肯發放的內庫金銀,不如留下沒有進獻的金銀。」汝華同意了。皇上發怒,削奪善繼一年的俸祿,催促補繳。善繼堅持反對,以死相爭。於是削奪汝華兩個月的俸祿,降善繼一級官階,調往外地。汝華懼怕,最後補足銀兩上繳。泰昌更改年號,恢復原官,主持徵收新增的糧餉。接連上疏請求發放百萬內庫金銀,不回答。
天啟元年,遼陽陷落,因為有才能改任兵部職方主事。大學士孫承宗管理兵部的事務,真心信任他。等到檢閱關門,讓善繼隨從。外出督察部隊,又上表讓他做贊畫。穿著布衣騎著瘦馬,出入在堡壘之間,接見將領士兵進行慰勞,開拓土地四百里,收復城堡幾十座,承宗倚靠他像左右手。在關上四年,逐步晉升到員外郎、郎中。承宗辭去官職,善繼亦請假回家。
起先,楊、左的案子發生,魏大中的兒子學洢、左光斗的弟弟光明,先後投靠鹿太公家中。太公把他們當客人接待,與所交好的義士容城舉人孫奇逢計謀,帶著書信走到關門,把他們的危難告訴承宗。承宗、善繼商量藉巡視薊門的機會,請求入朝見皇上。閹黨大為喧嘩,說內閣大臣將領兵清除皇上身邊的人,下旨嚴厲地阻止。案情更加緊急,五日追臟一次,拷打十分殘酷。太公急切籌集到數百兩銀子送去,可是兩人都已經斃命了。到這時善繼回家,而周順昌的案子又發生。順昌,與善繼是同榜進士,善繼又為他籌集到數百兩銀子,錢送進去順昌卻又斃命了。閹黨住在善繼家附近,受難人家的子弟僕人來往不斷。太公說:「我不怕。」崇禎元年,謀逆的太監已被誅殺,善繼起任尚寶卿,升太常少卿,管理光祿丞的事情,再次請假回家。
九年七月,大清兵攻打定興。善繼家在江村,告訴太公請求入城守衛,太公同意了,與住在家的知州薛一鶚等人共同防守。守衛了六日而城被攻破,善繼死。家人奔走告訴太公,太公說:「哎喲,我的兒子早已把自己交給了國家,現在果然死了,我還有什麽遺憾!」事情上報,贈善繼官大理卿,謐忠節,敕令有關部門建造祠堂。兒子化麟,考中天啟元年鄉試的第一名,拜伏在宮殿之下申訴父親的忠義。過了一年亦死去。
薛一鶚,字百當,由貢生為黃州通判。荊王的姬妾誣陷別的姬妾毒死世子,一鶚辯明她是受誣陷的。太監傳太妃的命令,要就此結案,一鶉最後為她伸了冤。升蘭州知州。州的北邊有些田地被少數民族佔領,胥吏把這些田地的賦稅分派到其他人家頭上,後來田地又歸還了,被衛所的士兵所佔據,但百姓出了三十年的田賦,一鶚核實後革除了這個弊害。到這時協助善繼守城,就一同死去。
贊曰:士人夫歸還政務在家閑居,沒有守衛疆土人民的職責,可以隱藏行跡保全自己,不是以非要去死為勇敢。然而慷慨捐軀,冒著銳利的刀鋒而不後悔,使宗廟沉淪家族傾覆,君子為他們感到悲哀。難道不是名分大義在此,有比活命更重要的啊!要做到氣節凜然,關鍵在於順著自己的志向去行事。他們傑出的氣概義烈的行為,必定不會在宇宙間消失。

❽ 明史.列傳第六十五 譯文

全文譯文這里空間不夠,給你貼到文庫里了。
http://wenku..com/view/e86acb4769eae009581bec62.html

李秉
李秉,字執中,曹縣人。小時候成為孤兒,努力學習,考中止統元年進士,授予延平推宮。沙縣的豪強誣陷良民是盜賊而姦淫他的妻子,李秉逮捕懲處了豪強。豪強誣告李秉,李秉被定罪投入監獄。副使侯軏為他伸冤,按法律論處豪強,李秉由此而揚名。召入都察院掌理刑法,將要授予御史,都御史王文推薦他任本院經歷,不久,改任戶部主事。宣府的屯田被豪強侵佔,李秉前去視察,將田歸還給老百姓,而請求取消官吏的非法勒索,邊塞的人都依靠他。兩淮鹽稅作弊被發覺,逮捕數百人。李秉前往核實,搜到偽造的印章,被逮捕的人得以清白。
景帝即位,李秉進升為郎中。景泰二年命令他協助侍郎劉璉到宣府管理軍餉,揭發了劉璉侵佔勒索的罪狀。於是提拔李秉為右愈都御史代替劉璉,兼參預協助軍務。宣府軍民多次遭寇賊侵犯,耕牛農具全被搶走。朝廷派官員買一萬五千頭牛送給屯卒,每人給錢購買谷種。劉璉全部給予京軍中出守的人,一點也不給屯卒,另外還停發他們的月餉,而徵收屯糧十分急迫。李秉全部推翻室鰱的政策,寬厚地體恤屯卒。軍中士卒除守城外,全部得以屯田耕作。凡是使者往來及宦官鎮守需要供給攤派的,都上奏取消,用官府的錢來支付這些費用。不久,上奏邊疆防備的六件事,說:「軍中將有妻子的人算作有家,月餉一石,沒有家的減少四成。即使有父母兄弟而沒有妻子的人,一概以沒有家看待,不合道理。應當全部增加供給。」皇帝聽從廠他的建議。當時宣府很多倉庫庫存很充裕,李秉又招徠商人交糧換鹽,添制軍裝,買耕牛送給軍士,軍士更加感激喜悅。
三年冬,命李秉兼管巡撫事務。不久,又命令李秉統管軍務。李秉為邊疆的謀略盡心盡力,不顧仇怨。彈劾都指揮楊文、楊鑒,都督江福貪婪放縱,定了他們的罪。彈劾鎮守獨石的宦官弓勝田獵時騷擾百姓,請求召回。又彈劾總兵官紀廣等的罪行,紀廣毀謗李秉來解脫自己。皇帝要將李秉召回,因為言官交相請求,於是命令御史練綱、給事中嚴誠前去調查,最終留下李秉。當時邊民多流離遷移,李秉廣泛招徠,恢復生產的人奏請每月給予糧食。掩埋土木堡、鷗兒嶺暴露的屍骸,請求在各個邊塞推行。軍人家屬因被寇賊殘殺掠奪沒有依靠的人,官府將他們贍養,或者出資遣返他們還鄉。清理各種政事的弊端,分條陳述的奏章有百十份,大多被允許執行。偵探報告寇賊放牧逼近邊境,朝廷商議派遣楊俊會同宣府的軍隊出塞清剿。李秉說:「塞外本來是各部落的牧場,不是侵犯邊境。乘其不備沖殺而僥幸成功,不是臣想聽到的。」於是中止了此事。各部落以所搶奪的男女為人質要求換米,朝廷商議成年人給一石,年幼的減半。各部落一概要求一石,鎮守的將軍不答應。李秉說:「這是輕視人而重視粟米。」按他們的要求給了。李秉自己請求承擔擅自行事的罪過,而皇帝認為他識大體。
天順初年,撤銷他的巡撫官職,改為管理江南的糧食儲備。當初,江南蘇州、松州賦稅定額不均勻。陳泰任巡撫,命令老百姓的田地交五升的加倍徵收,官府的田賦稅重的不增加附加稅,賦稅均勻而總額不少。李秉到後,仍遵守他的辦法。不久,因舉薦知府違反條例而定罪被逮捕,皇帝以李秉過錯輕微而寬恕了他。復任後,請求滸墅關的賦稅全部徵收米以備荒。又揭發宦官金保監管淮安倉庫勒索的罪行。
御史李周等人被降職,李秉上奏援救。皇帝發怒,將治他的罪。碰巧朝廷商議恢復設置巡撫,大臣以李秉有才幹而推薦他,於是命令他到大同任巡撫。都指揮孫英先前因罪被貶職回到衛所,總兵李文胡亂引用詔書,令他恢復職務。李秉到後,立即貶斥他。副將徐旺率領騎兵操練,李秉以徐旺不勝任,解除他的官職。不久,天城守備中官陳例長期生病,李秉請求以羅付代替他。皇帝斥責李秉擅自行事,將他召回投入欽犯監獄。指揮門達一並以從前舉薦知府、援救御史以及貶斥孫英等事為李秉的罪行。法司迎合皇帝的意圖,將李秉貶為平民。過了三年,因內閣大臣的推薦,起用任原職,到南京都察院。憲宗即位後,進升為右副都御史,又到宣府任巡撫。幾個月後,召回拜為左都御史。
成化元年,掌管大計,罷黜貪婪殘暴的官吏,比原來加倍。第二年秋天,受命整頓治理遼東到大同的邊防。到後就彈劾鎮守中官李良、總兵武安侯鄭宏違法的罪行,將都指揮裴顯從獄中放出,推薦指揮崔勝、傅海等人,在鳳皇山打擊敵人。皇帝聽到捷報,用璽書嘉獎慰勞。李秉於是前往巡察宣府、大同,更換將帥,申明軍令後返回。不久,任命為總督,與武清伯趙輔分五路出塞,大捷。皇帝以羊和酒犒勞他們,賜予麒麟服,加封太子少保。
三年冬天,吏部尚書王翱辭職,朝廷推選代替的人,皇帝特地提拔李秉擔任。李秉堅決地澄清進入官場的道路.監生需要依次任職的有八千多人,奎重請求分別考核,罷黜平庸低劣的幾百人,於是怨恨誹謗聲四起。左侍郎崔恭以為排位已久應當得到尚書職位,而被李秉得到,心裡很不平。右侍郎尹曼曾跟從李秉學習,李秉開始採用他的建議,不久就疏遠了他。侍讀彭華依附權貴,多次為私事求李秉,李秉不聽。大家都怨恨李秉。御史戴用請求北京和南京官署的長官和各方面的輔佐官,應按正統年間的先例,集合朝廷大臣保舉;又吏部司屬與各部均進行升調,不能長久占據重要的位置,並且迅速高升。言語冒犯了吏部,吏部與他對立。皇帝命令北京南京四品以上的官吏,吏部開列缺額,由皇帝裁決。而御史劉璧、吳遠、馮徽力爭請求仍歸吏部選舉。皇帝很生氣,追問斥責進言的人。正碰上外地官員進京拜見皇帝接受考察,李秉斥退的人很多,又多為大臣同鄉故舊,大家的怨恨匯集在一起。而大理卿王[既/木]也想除去李秉以代替他的職位,就和彭華謀劃,唆使同鄉給事中蕭彥庄彈劾李秉十二條罪狀,並說他暗中勾結資深御史依附自己以獨攬大權。皇帝很生氣,下發朝廷商議。崔恭、尹曼就說「我們兩人向他進諫他不聽」,刑部尚書陸瑜等人附會兩人的意思擬定奏章。皇帝以李秉徇私改變法律,辜負了所擔任的使命,取消李秉太子少保,並讓他退休。受牽連的鮑克寬、李沖調往外地任職,丘陵、張穆、陳民弼、孫遇、李齡、柳春都被罷官。命令蕭彥庄指出李秉所勾結的御史,不能回答。過了很久,以劉璧等三人的名字上報,於是全部投入欽犯監獄,調出京城。丘陵等人實際是有名的好官吏,因讒言被罷黜,眾人議論不平。丘陵尤其不服,接連呈遞奏章揭發蕭彥庄。在朝廷訊問時,丘陵的言詞符合事實。皇帝厭惡蕭彥庄誣諂欺騙,將他貶為大寧驛丞。
在李秉被彈劾之時,氣勢洶洶,將要逮捕李秉。李秉對人說:「替我謝謝彭先生,定我的罪是皇上的命令。只要不令我入獄,一旦入獄則我必定不會出來,恐怕傷了國家的體面。」於是上疏承擔過錯,一點也不為自己辯解。當時天下參加科舉考試的人正參加會試聚集京城,這些人激憤地罵道:「李公是天下正直的人,被姦邪之人誣諂。如果給李公定罪,願取消我們這些人的考試來替他贖罪。」到皇帝輕微責罰李秉,才停止。李秉臨行時,同僚下屬為他餞行送別,都感慨不已,有的人掉下眼淚。李秉慷慨地對大家作揖,登車而去。李秉離任後,崔恭於是成為尚書。
李秉心地真誠,為人正直,平安危難都保持同樣的節操,與王竑一起負有重望。在家居住二十年,朝廷內外上呈推薦的奏疏十多封,最終沒有起用。弘治二年去世。追贈太子太保。後來賜予謐號襄敏。
兒子李聰、李明、李智,孫子李邦直,都鄉試中舉。李聰任南宮知縣,因蕭彥庄彈劾被罷官返鄉。李明任建寧府同知。李智任南陽府知府。李邦直任寧波府同知;蕭彥庄被貶後,代管大寧縣,因徵收賦稅被盜賊殺害。

❾ 七錄文言文翻譯及賞析

文言文是中國古代的一種書面語言組成的文章,主要包括以先秦時期的口語為基礎而形成的書面語。接下來我為你帶來七錄文言文翻譯及賞析,希望對你有幫助。

《七錄》是繼漢劉歆《七略》﹑南朝齊王儉《七志》之後的一部圖書目錄分類專著,南朝梁阮孝緒撰。它在一定程度上總結了前代目錄學的成就,在中國目錄學史上佔有重要地位。阮孝緒的《七錄》已經亡佚,唐代釋道宣的《廣弘明集》卷三收錄了它的序,其類如下:

(一)經典錄內篇一:易部,尚書部,詩部,禮部,樂部,春秋部,論語部,孝經部,小學部。

(二)記傳部內篇二:國史部,注歷部,舊事部,職官部,儀典部,法制部,偽史部,雜傳部,鬼神部,土地部,譜狀部,簿錄部。

(三)子兵錄內篇三:儒部,道部,陰陽部,法部,名部,墨部,縱橫部,雜部,農部,小說部,兵部。

(四)文集錄內篇四:楚辭部,別集部,總集部,雜文部。

(五)術技錄內篇五:天文部,緯讖部,歷算部,五行部,卜筮部,雜占部,刑法部,醫經部,經方部,雜藝部。

(六)佛法錄外篇一:戒律部、禪定部、智慧部、疑似部、論記部。

(七)仙道錄外篇二:經戒部,服餌部,房中部,符圖部。

此集之所以命名《七錄齋集》是有一段典故的'。張溥的父親有十個孩子,溥為婢子所生,名不正則言不順,所以不被宗黨所重,就連僕人們都不把他放在眼裡。有一次,伯父的家人無端製造事端在溥的父親面前誣陷他,他聽說了這事,又羞又憤,當時咬破手指,在牆壁寫上「不報此仇,就不是人養」幾個大字。那個僕人聽說後,仍然譏笑張溥,說「塌蒲屢兒(庶出)能有什麼作為呢?」。張溥受到很大的刺激,遂發憤讀書,每讀一本書,必親自手抄,抄好了背誦後就燒掉,然後又抄,如此反復七遍才罷手。因此他讀書的地方叫做「七錄齋」,詩文集也稱作《七錄齋集》。

七錄《明史張溥傳》

【原文】

溥幼好學,所讀書必手鈔,鈔已朗誦一過,即焚之,又鈔,如是者六七始已。右手握管處,指掌成繭。冬日手皸日沃湯數次,後名讀書之齋曰:「七錄」。

【譯文】

張溥從小就酷愛學習,凡是所讀的書一定要親手抄寫,抄寫後朗誦一遍,就把它燒掉,又要重新抄寫,像這樣反復六七次才停止。他右手握筆的地方,指掌上長了老繭。冬天手指凍裂,每天要在熱水裡洗好幾次,後來他把讀書的房間題名為「七錄」。

【閱讀訓練】

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

①所讀書必手鈔 ②如是者六七始已

③日沃湯數次 ④後名讀書之齋曰……

2、與「如是者六袋子始已」中的「已」意義相同的有( )

A, 可以已大風攣瘺癘 B.鈔已朗誦一過

C.情不能自已 D.扁鵲已逃秦矣

3、翻譯句子。

①如是者六七始已

譯文:

②後名讀書這齋曰「七錄」

譯文:

4、對下列句中加點的詞的意義判斷正確的一項是( )

①後名讀書之齋曰:「七錄」 ②名之者誰

③不能名其一處也 ④山不在高,有仙則名

A.①與②相同,③與④也相同 B.①與②不相同,③與④也不相同

C.①與②相同,③與④不相同 D.①與②不相同,③與④相同

5、張溥。之所以成為明末著名學者和文學家,從文中可以看出他 從小在學習上就

(填四字短語),苦練基本功,因而練出了過硬的功夫,可見「

」(用一句名言回答)

答案:1.①鈔通「抄」②才③洗④命名 2.A、C 3.見譯文 4.C5.一絲不苟 天才出自勤奮

擴展閱讀:特點

(一)《七錄》把內篇分為五部,主要根據《梁天監四年文德正御四部及術數書目錄》該目錄的作者為劉孝標和祖暅。

(二)《七錄》外篇佛法、仙道兩錄,則根據王儉《七志》中關於佛經、道經的兩個附錄。

(三)《七錄》分類上很突出的一個特點是務實,即從當時學術發展、書籍數量的實際出發的。

七錄明史尤世威的文言文翻譯

【原文】

尤世威,榆林衛人。與兄世功、弟世祿並勇敢知名。天啟中,世威積官建昌營參將,調守牆子路。七年遷山海中部副總兵。寧遠告警,從大帥滿桂赴援,力戰城東有功,增秩受賜。

崇禎二年擢總兵官,鎮守居庸、昌平。其冬,京師戒嚴,命提兵五千防順義。俄命還鎮,防護諸陵。四年代宋偉為山海總兵官,積資至左都督。

明年正月,賊陷鳳陽。世威以二千五百騎赴之,抵亳州。會總督洪承疇出關討賊,次信陽,命世威趨汝州。甫二日承疇亦至時賊見河南兵盛悉奔入關中以世威部下皆勁旅令與參將徐來朝分駐永寧盧氏山中以扼雒南蘭蘋川朱陽關之險。及承疇既入關,賊避之而南,復由藍田走盧氏。扼於世威,仍入商、雒山中。世威軍暴露久,大疫,與賊戰失利。世威及游擊劉肇基、羅岱俱負重傷,軍大潰。賊遂越盧氏,走永寧。事聞,命解任候勘。十年,宣大總督盧象升言:「世威善撫士卒,曉軍機,徒以數千客旅久戍荒山,疾作失利。今當用兵時,棄之可惜。」乃命赴象升軍自效。及象升戰歿,自免歸。

十五年以廷臣薦,命與弟世祿赴京候調。召對中左門,復告歸。明年十月,李自成陷西安,傳檄榆林招降。總兵官王定懼,率所部精兵棄城走。時巡撫張鳳翼未至,城中士馬單弱,人心洶洶。布政使都任亟集副將惠顯、參將劉廷傑等與眾議城守。眾推世威為主帥。無何,賊十萬眾陷延安。廷傑募死士,乞師套部。師將至,賊分兵卻之,攻城甚力。官軍力戰,殺賊無算。賊益眾來攻,起飛樓逼城中,矢石交至,世威等戰益厲。守七晝夜,賊乃穴城,置大礮轟之,城遂破。世威等猶督眾巷戰,婦人豎子亦發屋瓦擊賊,賊屍相枕藉。世威被執,縛至西安。自成坐秦王府欲降之,世威不屈膝。自成怒,殺之。

(節選自《明史·尤世威傳》,有刪改)

【譯文】

尤世威,榆林衛人。他和哥哥世功、弟弟世祿三個人都以作戰勇敢聞名於世。天啟年間,世威累積官銜做了建昌營參將,被調去守衛牆子路。天啟七年升任山海中部副總兵。寧遠地區向朝廷報告有緊急情況發生,尤世威跟著大帥滿桂趕去支援,在城東與敵奮戰,立下戰功,得到提拔和賞賜。

崇禎二年,世威升任總兵官,鎮守居庸、昌平。這年冬天,京城的嚴密防備,朝廷命令他率兵五千防守順義。不久朝廷命令他返回駐地,防守保護皇陵。崇禎四年,他接替宋偉擔任山海總兵官,累積陞官的資歷升任左都督。

第二年正月,賊寇攻下了鳳陽。世威帶領兩千五百名騎兵前往,到達亳州。恰好碰上總督洪承疇出關討賊,駐扎在信陽,洪承疇命令世威趕赴汝州。他才到兩天,承疇也來了。當時賊寇看到河南的官兵勢力強盛,都跑到關中去了。因為世威的部下都是精兵強將,承疇讓他和參將徐來朝分別駐守在永寧、盧氏一帶的山裡,以便扼守雒南蘭草川、朱陽關的險要之地。等承疇入關後,賊寇躲開他向南逃,又從藍田逃到盧氏一帶來。他們被世威攔截後,又逃進商、雒一帶的山中。世威的在野外駐扎久了,軍中瘟疫流行,跟賊兵交戰失利。世威及游擊將軍劉肇基、羅岱都身負重傷,大敗。賊寇於是越過盧氏,直奔永寧。這件事被朝廷知道後,(朝廷)下令解除了世威的職務,讓他聽候查處。崇禎十年,宣大總督盧象升說:「世威善於安撫士卒,懂得軍事,只是因為他的幾千外調來的士兵久守荒山,疾病發作,才交戰失利。現在正值用兵之時,不用他是可惜的。」朝廷於是命令世威到盧象升的大軍中貢獻自己的力量。等到象升戰死,世威自請罷免官職,回家去了。

崇禎十五年,因為朝臣的推薦,皇帝命令世威和他的弟弟世祿赴京等候調用。皇帝召他們到中左門問了一次話,他們又請假回鄉去了。第二年十月,李自成攻佔西安,傳布檄文到榆林招降。總兵官王定怕了,率領所統轄的精兵棄城逃跑了。當時巡撫張鳳翼還沒到任,榆林城裡兵力薄弱,人心惶惶。布政使都任趕忙召集副將惠顯、參將劉廷傑等人與大家一起討論守城之事。大家推舉世威當主帥。不久,賊軍以十萬兵力攻下延安。劉廷傑招募死士,請求河套地區的出兵援助。援兵將到,賊寇分兵擊退了他們,更加用力攻城。官隊奮力作戰,殺死了無數的賊兵。賊寇增加兵力來攻打,架起樓車逼近城中,箭、飛石不斷地打過來,世威等更加勇猛地戰斗。他們防守了七個晝夜,賊兵開始挖地道通向城內,又用大炮轟城,城最終被攻破。世威等人繼續指揮眾人進行巷戰,婦女、兒童也扔房上的瓦攻擊賊兵,賊兵的屍體堆滿各處。世威被活捉,被綁到西安。李自成坐在秦王府里想讓其投降,世威不願投降。李自成惱了,把他給殺死了。

❿ 明史列傳第一百六十九趙豫的翻譯

譯文:

趙豫,字定素,安肅人。燕王朱棣起兵攻下保定後,豫以生員身分而受命催督賦稅,守衛城池。永樂五年,趙豫被授予泌陽縣主簿,未上任又提升為兵部主事,再升為員外郎。母死守喪,期滿復職,洪熙年間晉升為郎中。

宣德五年五月,選拔五個朝中大臣出任知府,趙豫被派往松江府,接受皇帝詔令上任。當時松江衛軍恣意橫行,趙豫逮捕了其中最惡劣的,施以杖刑後流放邊疆,其餘的都服服帖帖。趙豫為政注重安撫,讓百姓休養生息。

挑選謹慎厚道的良家子弟為吏,用禮法教育他們。他還均平徭役,節省費用,裁減吏員十分之五。巡撫周忱有什麼舉措,都一定先跟趙豫商議。清軍御史李立到松江,專門擴充軍隊,甚至牽連被征發者的親戚、同姓,稍有異議,就酷刑拷打,一時人心大亂,申訴冤枉者多達一千一百餘人。

鹽司稽查鹽丁,也連累到其他民戶,成為百姓的大害。趙豫上書極力抨擊這些弊端,百姓都因此獲救。朝廷還下令減輕蘇州、松江兩府官田的繁重的租稅,趙豫所管轄的華亭、上海兩縣減去十分之二、三。

正統年間,趙豫九年任滿,考核政績。松江百姓五千餘人上書請求他留任。巡按御史告朝廷,朝廷給趙豫增加兩級官俸,命令回松江擔任知府。到正統十年春,朝廷考核全國各地官吏,將政績卓著者列為典範,趙豫和寧國知府袁旭都入選。

皇帝設宴款待並賜予他們成套衣服,讓他們回去任職。趙豫在松江任職十五年,松江府始終安定太平。離開松江時,老幼挽住車子,要求留下一隻鞋來記住他留下的恩惠,後來把他的神位供奉於周忱祠內,共享祭祀。

當趙豫告倒松江府的時候,憂慮那裡喜好訴訟的民俗。凡來訴訟者,他總是以好言開導,告訴他「明日來」,眾人對此一笑,於是有「松江太守明日來」的歌謠。過了一夜,起訴者忿怒漸平,或被勸阻,不再來起訴了。趙豫除政績斐然外,還以和樂平易著稱。

這時候,各郡的長官因為仁政著名的:

湖州知府祥符人趙登,任期屆滿應當升遷。百姓到朝廷請求留任,朝廷提升他官級第二次湖州知府,從宣德至正統年間,先後在湖州任職十七年。趙登的同鄉岳璿接替他在湖州任職,也有良好的政績,百姓稱他們為趙、岳。淮安知府南昌人彭遠遭受誣陷應當罷免,民圍住中官的船,請求替他們上奏皇上,宣帝下令又讓他留任。

正統六年被破格提拔為廣東布政司。荊州知府大庾人劉永父親去世,本該去職居喪,軍民一萬八千多人向朝廷請求挽留他,英宗下令他留任。鞏昌知府鄞縣人戴浩擅自發放邊防儲備三百七十石賑濟飢民,遭到彈劾而去請罪,景帝原諒了他。

徽州知府孫遇任期屆滿應當升遷,百姓到朝廷請求挽留他,英宗下令提升他的官級留任原職。他先後在任十八年,提升到南布政使。只有袁旭在寧國被督學御史程富誣陷彈劾,被逮捕死在獄中。但寧國人愛惜他,設立祠廟祭祀他。

原文:

趙豫,字定素,安肅人。燕王起兵下保定,豫以諸生督賦守城。永樂五年授泌陽主簿,未上,擢兵部主事,進員外郎。內艱起復。洪熙時進郎中。

宣德五年五月簡廷臣九人為知府,豫得松江,奉敕往。時衛軍恣橫,豫執其尤者,杖而配之邊,眾遂貼然。一意拊循,與民休息。擇良家子謹厚者為吏,訓以禮法。均徭節費,減吏員十之五。巡撫周忱有所建置,必與豫議。及清軍御史李立至,專務益軍,勾及姻戚同姓。

稍辨,則酷刑榜掠。人情大擾,訴枉者至一千一百餘人。鹽司勾灶丁,亦累及他戶,大為民害。豫皆上章極論之,咸獲蘇息。有詔滅蘇、松官田重租,豫所轄華亭、上海二縣,減去十之二三。

正統中,九載考績。民五千餘人列狀乞留,巡按御史以聞,命增二秩還任。及十年春,大計群吏,始舉卓異之典。豫與寧國知府袁旭皆預焉,賜宴及襲衣遣還。在職十五年,清靜如一日。去郡,老稚攀轅,留一履以識遺愛,後配享周忱祠。

方豫始至,患民俗多訟。訟者至,輒好言諭之曰:「明日來。」眾皆笑之,有「松江太守明日來」之謠。及訟者逾宿忿漸平,或被勸阻,多止不訟。豫皦皦著名績,尤以愷悌稱。

是時,列郡長吏以惠政著聞者:

湖州知府祥符趙登,秩滿當遷。民詣闕乞留,增秩再任,自宣德至正統,先後在官十七年。登同里岳璿繼之,亦有善政,民稱為趙、岳。淮安知府南昌彭遠被誣當罷,民擁中官舟,乞為奏請,宣帝命復留之。正統六年超擢廣東布政司。荊州知府大庾劉永遭父喪,軍民萬八千餘人乞留,英宗命奪情視事。

鞏昌知府鄞縣戴浩擅發邊儲三百七十石振飢,被劾請罪,景帝原之。徽州知府孫遇秩滿當遷,民詣闕乞留,英宗令進秩視事。先後在官十八年,遷至河南布政使。惟袁旭在寧國為督學御史程富所誣劾,逮死獄中。而寧國人惜之,立祠祀焉。

(節選自《明史·列傳第一百六十九》)

(10)明史刑法譯文擴展閱讀:

《明史》是二十四史中的最後一部,共三百三十二卷,包括本紀二十四卷,志七十五卷,列傳二百二十卷,表十三卷。它是一部紀傳體斷代史,記載了自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至明思宗朱由檢崇禎十七年(公元1644年)二百多年的歷史。

《明史》列傳之體例採用類傳形式,除以類分傳外,於諸臣傳中亦因類分卷,而未盡以父子及孫等為傳。其方法即因事而分。如卷一二二有《郭子興傳》、《韓林兒傳》、《劉福通傳》,雖亦為明建國前群雄之列,而與群雄同明太祖朱元璋之關系不同,歸為一卷。

陳友諒、張士誠、方國珍、明玉珍合為一卷,擴廓、陳友定、把匝剌瓦爾密合為一卷。諸臣中,如徐達、常遇春單為一卷,是功臣亦有別而分立。史臣為建文帝遺臣列傳頗詳,甚至有傳聞之人,能列立傳者盡量立傳,也是史臣寄託遺民之情的一種方式。

《明史》諸列傳中,亦多見以事附傳之體例。如卷一八九《夏良勝傳》,附同下詔獄者萬潮、陳九川、張衍瑞、姜龍、徐鏊、姚繼岩傳,均連署進言諫止武宗南巡之人。卷二○六《馬錄傳》附顏頤壽、聶賢、湯沐、劉琦、盧瓊、沈漢、王科,均嘉靖中「李福達之獄」受牽之人。

如隆慶中御史龐尚鵬疏中稱:「據李同之獄,福達罪益彰,而當時流毒縉紳至四十餘人,衣冠之禍,可謂慘烈。」此附傳後史官評論中所引述,以為同事附傳之由也。此類附傳,於《明史》中不勝枚舉。

清修《明史》的另一特色是,隱瞞明朝與清朝在遼東的戰爭史事。對於明朝文武諸臣,曾為督撫鎮巡等官者,清朝修史時皆削其在遼之事跡。如王翱、李秉、趙輔、彭誼、程信等人,《明史》中均各有傳,但其於建州有撫治或征討之績處,《明史》中均略去不述,間有一二語涉及,則不指明為何部落,以何原因啟釁,其史實真相,無從觀看。

對於一些實在避不開的人物,清朝乾脆讓他們從歷史記錄中人間蒸發了。凡是明朝人中所長而必書之事在於建州者,則《明史》中削其人而不為立傳。

如顧養謙、宦官亦失哈等,因生平活動不可離遼東及建州之事,《明史》中遂無傳。又如贊理征東軍務登萊巡撫袁可立、東江總兵毛文龍和後金總兵劉愛塔所關明金遼海戰事尤重,《明史》均不為立傳。

《明史》列傳中,《外國傳》及《西域傳》,反映了當時與境外國家及部落地區等的聯系,保存了大量東南亞及中亞等地歷史資料,是研究這些國家歷史及中外關系史的較好參考資料。

在二十四史中,《明史》以編纂得體、材料翔實、敘事穩妥、行文簡潔為史家所稱道,是一部水平較高的史書。這反映出編者對史料的考訂、史料的運用、對史事的貫通、對語言的駕馭能力都達到較高的水平。雖然它的篇幅在二十四史中僅次於《宋史》,但讀者並不感到冗長而生厭。

列傳 中國紀傳體史書的體裁之一。司馬遷撰《史記》時首創,為以後歷代紀傳體史書所沿用。司馬遷《史記》索隱:「列傳者,謂列敘人臣事跡,令可傳於後世。」張守節《史記》正義:」其人行迎可序列,故雲列傳。」

一般用以記述帝皇以外的人物事跡(凡侯王而能世襲的,《史記》原列入「世家」,後代的紀傳體史書則取消「世家」一類,統稱為「列傳」)。也有記載少數民族和其他國家歷史的,前者如《明史》中的《四川土司列傳》,後者如《明史》的《外國·日本列傳》。

簡而言之,是各方面代表人物的傳記,是記載歷史上重要人物的一種題材。

「列傳」是歷代有影響的人物的傳記,少數列傳則是外國史和少數民族史。

《明史·刑法志》僅三卷。明初太祖極重刑律,後因循日久,雖視為具文,而明代刑律仍有其特點。《刑法志》三卷,每卷無題類之別,但首卷即述有明一代之律文。

第二卷再述法司及刑法執行情況。此卷內容本易與《職官志》諸法司重復,而史官姜宸英撰寫得體。《刑法志》第三卷最有特點,開首便稱:「刑法有創之自明,不衷古制者,廷杖、東西廠、錦衣衛、鎮撫司獄是已。是數者,殺人至慘,而不麗於法。

踵而行之,至末造而極。舉朝野命,一聽之武夫、宦豎之手,良可嘆也。」此卷記廠衛之事較詳,史論甚佳。廠衛為明代刑法中之大事,洪武中行錦衣衛鎮撫司獄,末年廢罷,至永樂中復置,且立東廠。立東廠事實錄中避而不述,是有所隱晦遮掩,《刑法志》頗予詳述,此舉甚當,亦補《職官志》之所難述。

《藝文志》四卷,出目錄學名家黃虞稷之筆。黃虞稷撰有《千頃堂書目》,於目錄之學甚為博知。《藝文志序》另出倪燦之手,文中申明本志體例,僅錄有明一代名家著述,此與前史不同。「前史兼錄古今載籍,以為皆其時柱下之所有也。

明萬曆中,修撰焦竑修國史,輯《經籍志》,號稱詳博。然延閣廣內之藏,竑亦無從遍覽,則前代陳編,何憑記錄,區區掇拾遺聞,冀以上承《隋志》,而贗書錯列,徒滋訛舛。故今第就二百七十年各家著述,稍為厘次,勒成一志。凡卷數莫考、疑信未定者,寧闕而不詳雲。」

自《漢書·藝文志》、《隋書·經籍志》之修,搜羅歷代圖書,考其存亡,為目錄學整理之大功業。《明史·藝文志》不採用此種修纂方法,專取有明一代之書,似簡而實詳,確是頗有用心者。然智者百慮,不免一失,如其著錄鄧名世《古今姓氏書辨證》四十卷,乃宋人之作,以其體例而論,必為誤錄之書。

《藝文志》四卷,依經、史、子、集排述。一曰經,共十類:《易》、《書》、《詩》、《禮》、《樂》、《春秋》、《孝經》、《諸經》、《四書》、《小學》。二曰史,共十類:正史、雜史、史鈔、故事、職官、儀注、刑法、傳記、地理、譜牒。三曰子,共十二類:儒家、雜家、農家、小說家、兵書、天文、歷數、五行、藝術、類書、道家、釋家。

四曰集,共三類:別集、總集、文史。其經部收書目九百零五部,史部一千三百十六部,子部九百七十部,集部一千三百九十八部,共計收書四千五百八十九部。雖然並未能將有明一代圖書盡收其中,仍不失為一大功績,而為了解明代目錄書籍之不可少者。

熱點內容
用拖鞋打法官 發布:2025-01-11 06:53:26 瀏覽:644
法院存案年限 發布:2025-01-11 05:23:12 瀏覽:134
規章制度如何制定才能算有效 發布:2025-01-11 05:12:44 瀏覽:242
條令條例心得 發布:2025-01-11 04:31:28 瀏覽:907
勞動法規定補交社保嗎 發布:2025-01-11 03:51:07 瀏覽:466
華東政法大學法碩非法學 發布:2025-01-11 03:49:02 瀏覽:934
道德教育畫 發布:2025-01-11 03:47:29 瀏覽:413
高新開發區法院 發布:2025-01-11 03:30:11 瀏覽:485
保定法學王浩 發布:2025-01-11 03:05:09 瀏覽:773
濟南市法院書記員的工資大約是多少 發布:2025-01-11 02:33:36 瀏覽: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