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司法解釋
Ⅰ 哪位文物歷史愛好者可以幫我解釋一下,老宅門口的石鼓具體有什麼功能和風水方面的講法... 謝謝
石鼓的意義不在風水,而是身份的象徵,封建社會中衙門門口會放置內大鼓,權貴門口則有權利容放置石鼓,石鼓上的圖案又有很多對身份的區分,普通老百姓只能放門枕石,所以石鼓代表了非富即貴的意義,在風水上講究的主要是進門後的照壁。希望有所幫助!
Ⅱ 急求倒賣文物的司法解釋,要詳細的
已失效的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印發《關於辦理盜竊、盜掘、非法經營和走私文物的案件具體應用法律的若干問題的解釋》的通知
通 知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高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解放軍軍事法院、軍事檢察院:
現將《關於辦理盜竊、盜掘、非法經營和走私文物的案件具體應用法律的若干問題的解釋》印發給你們,請參照執行.
1987年11月27日
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盜竊、盜掘、非法經營和走私文物的案件具體應用法律的若干問題的解釋
近幾年來,盜竊、盜掘、非法經營和走私文物的犯罪活動很猖獗,不少文物被盜運出境或者流失、毀壞、使我國歷史文化遺產遭到無法估量的損失.文物不能再生產.它的歷史、藝術、科學價值,是不能以一般財物的「數額較大」、「數額巨大」來計算的.為了保護歷史文化遺產,嚴厲、准確地打擊犯罪,當前辦理盜竊、盜掘、非法經營和走私文物的案件,應當以文物的等級為標准,並結合考慮文物的數量、可評定的價格以及其他情節等,對具體案件進行具體分析,依照刑法、文物保護法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嚴懲嚴重破壞經濟的罪犯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的有關規定定罪量刑.
一、盜竊館藏文物
(一)博物館、文物機構和其他文物收藏單位的文物藏品,均屬於館藏文物.按照國家文物主管部門的規定,館藏一、二級文物均為珍貴文物,三級文物一般也以珍貴文物看待.社會上流散的文物應依照文物主管部門規定的標準定級.
(二)盜竊館藏文物的,以盜竊罪論處,適用刑法第一百五十一條、第一百五十二條和全國人大常委會《決定》第一條第(一)項的規定.盜竊三級文物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盜竊二級文物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盜竊一級文物的,屬於「情節特別嚴重」,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其中盜竊多件或者盜竊稀世國寶的,可處無期徒刑或者死刑.
(三)一案中盜竊三級以上各級文物的,可以按照盜竊高級別文物的量刑幅度處罰;一案中盜竊同級文物數量較多,情節嚴重的,可以按盜竊高一級文物的量刑幅度處罰;情節特別嚴重的,按照刑法和全國人大常委會《決定》規定的「情節特別嚴重」的量刑幅度處罰.
(四)盜竊館藏三級以上文物,其中可以由文物主管部門估價的,所評定的價格可供量刑時參考.
(五)盜竊不屬於館藏三級以上文物的一般文物,可以參照發案當地文物商店的一般零售價格評定其所盜價格,或者由文物主管部門評定其價格.
(六)盜竊私人收藏的文物,可以參照以上有關規定的精神處罰.
二、盜掘古墓葬、古文化遺址
(一)按照國家文物主管部門的規定,清代和清代以前的古墓葬、古遺址,受國家保護;辛亥革命以後,與著名歷史事件有關的名人墓葬、遺址和紀念地,也視同古墓葬、古遺址,受國家保護.
(二)依照文物保護法第三十一條的規定,私自挖掘古墓葬、古文化遺址的,以盜竊罪論處.處理這類案件,不以被盜掘的古墓葬、古遺址是否已確定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為限,但對於盜掘已被確定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古墓葬、古遺址(包括國家級、省級和縣級)的,應從重處罰.
(三)對盜掘中竊取文物和破壞文物的,均應以盜竊罪論處,根據被盜、被毀文物所應評定的級別等情節予以處罰.
(四)盜掘古墓葬、古遺址,以盜竊罪論處的案件,在量刑幅度上,可以參照盜竊館藏文物的量刑標准,予以處罰.
(五)盜掘古墓葬、古遺址,雖未竊取到文物,但情節嚴重的,也應以盜竊罪處罰;如在盜掘古墓葬、古遺址時,破壞了經鑒定屬於不能移動的珍貴文物,應依法從重處罰.
(六)對於群眾性的盜掘古墓葬、古遺址案件,要實行懲辦少數、教育多數的原則,區別對待.懲處的重點應當是盜掘集團或者聚眾盜掘的首要分子,共同犯罪的主犯,教唆犯,慣犯,累犯,與投機倒把、走私、盜運珍貴文物出口的罪犯有勾結的主要犯罪分子.
(七)任何單位或者個人,對施工、生產中出土的文物進行哄搶或者私分、私留的,對參與人員分別以搶奪罪或者盜竊罪論處;情節顯著輕微的,由主管部門予以行政處罰.但文物必須追繳,送文物主管部門.
三、破壞珍貴文物、名勝古跡
(一)故意破壞珍貴文物、名勝古跡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七十四條規定的破壞珍貴文物、名勝古跡罪,處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二)破壞珍貴文物、名勝古跡的犯罪行為,同時又觸犯其他罪的,應按其中的重罪從重追究刑事責任.
(三)處理破壞珍貴文物、名勝古跡的案件,對於不能移動的珍貴文物、名勝古跡(如古墓葬、古遺址、古建築、古石刻、革命遺址、革命紀念建築物、風景名勝區等),不以是否已確定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為限;尚未確定的,可由文物主管部門或者其他主管部門根據實際情況評定.
(四)任何單位在進行基本建設或者生產中發現珍貴文物,不聽文物主管部門或者其他部門的勸阻,以致破壞珍貴文物,情節嚴重的,應依照刑法第一百七十四條追究主管人員和直接責任人員的刑事責任.
四、非法經營文物
(一)非法經營(含收購、販運、轉手倒賣)文物,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以投機倒把罪論處,適用刑法第一百一十七條、第一百一十八條和全國人大常委會《決定》第一條第(一)項的規定.非法經營三級文物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可以並處、單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非法經營二級文物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可以並處沒收財產;非法經營一級文物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並處沒收財產,其中非法經營多件或者非法經營稀世國寶的,屬於「情節特別嚴重」,可處無期徒刑或者死刑,可以並處沒收財產.對一案中非法經營三級以上各級文物或者非法經營同級文物多件的,量刑時可參照本《解釋》第一條第(三)項的有關規定.
(二)非法經營三級以上文物,其中可以由文物主管部門估價的,所評定的價格以及犯罪分子的非法獲利數額,可供量刑時參考.
(三)單位非法經營三級以上文物的,可以參照上述規定,追究主管人員和直接責任人員的刑事責任.
(四)個人非法經營不屬於三級以上文物的一般文物,其非法經營數額在5千元以上,或者非法獲利數額在1千元以上的,應以投機倒把罪追究刑事責任.
單位非法經營一般文物,其非法經營數額在10萬元以上,或者非法獲利數額在5萬元以上的,應以投機倒把罪追究主管人員和直接責任人員的刑事責任;其非法經營數額不足10萬元,或者非法獲利數額不足5萬元,情節嚴重的,也應以投機倒把罪追究主管人員和直接責任人員的刑事責任.
五、走私文物
(一)走私珍貴文物(含一、二、三級)出口,以盜運珍貴文物出口罪論處,適用刑法第一百七十三條;走私不屬於珍貴文物的一般文物出口,以走私罪論處,適用刑法第一百一十六條、第一百一十八條.兩罪中情節特別嚴重的,均適用全國人大常委會《決定》第一條第(一)項.
(二)具有下列行為之一的,屬於盜運珍貴文物出口罪:
1、逃避海關監督,運輸、攜帶、郵寄珍貴文物出口的;
2、以走私出口為目的而收購珍貴文物的;
3、明知他人走私珍貴文物出口,而向其出賣珍貴文物的,或者為其介紹收購珍貴文物的,或者為其偷運、偷帶、偷寄珍貴文物的,或者為其提供中轉場所的;
4、將珍貴文物私自賣給外國人或者境外居民的.
(三)關於盜運珍貴文物出口罪的量刑:盜運三級珍貴文物的,處三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可以並處罰金;盜運二級珍貴文物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可以並處罰金;盜運一級珍貴文物的,屬於「情節特別嚴重」,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並處沒收財產,其中盜運多件或者盜運稀世國寶的,可處無期徒刑或者死刑,可以並處沒收財產.對一案中盜運各級珍貴文物或者盜運同級珍貴文物多件的,量刑時可參照本《解釋》第一條第(三)項的有關規定.
(四)盜運珍貴文物出口,其珍貴文物可以由文物主管部門估價的,所評定的價格以及犯罪分子非法獲利的數額,可供量刑時參考.
(五)單位盜運珍貴文物出口的,可以參照有關規定追究主管人員和直接 責任人員的刑事責任.
(六)個人走私不屬於珍貴文物的一般文物,其走私數額在5千元以上,或者非法獲利數額在1千元以上的,應以走私罪追究刑事責任.
單位走私一般文物,其走私數額在10萬元以上,或者非法獲利數額在5萬元以上的,應以走私罪追究主管人員和直接責任人員的刑事責任,對該單位判處罰金,判處沒收走私文物、走私運輸工具和違法所得;其走私數額不足10萬元,或者非法獲利不足5萬元,情節嚴重的,也應以走私罪追究主管人員和直接責任人員的刑事責任,對該單位判處罰金,判處沒收走私文物、走私運輸工具和違法所得.
(七)對與境外犯罪分子相勾結,盜運珍貴文物出口或者走私一般文物的,應依法從重懲處.
六、對國家工作人員的犯罪的處罰
(一)國家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或者內外勾結犯本《解釋》上述各條所列舉之罪,或者貪污、受賄文物構成犯罪的,依法從重處罰.
(二)國家工作人員玩忽職守,致使文物被盜、被毀、流失,造成重大損失的,以玩忽職守罪論處.
七、文物的鑒定
(一)辦理上述各類案件,需要進行文物鑒定時,由省、自治區、直轄市文物主管部門或者經其指定的有條件鑒定的地區、省轄市文物主管部門組織有專門知識的人參加;需要評定文物價格的,也照此處理.
辦理上述文物的鑒定或者文物價格的評定,必須有三名以上經文物主管部門指派、經司法機關聘請的文物鑒定人參加,鑒定人應寫出鑒定書或者評定書.
(二)在辦案中,對文物的鑒定或者文物價格的評定發生爭議時,應提請省、自治區、直轄市文物主管部門組織專人復核.如再有爭議,應提請國家文物主管部門組織專人復核.
(三)對被告人判處死刑案件的文物鑒定書,應經國家文物主管部門組織專人復核.
附錄:
《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有關條文
第三十一條 有下列行為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貪污或者盜竊國家文物的;
(二)盜運珍貴文物出口或者進行文物投機倒把活動情節嚴重的;
(三)故意破壞國家保護的珍貴文物或者名勝古跡的;
(四)國家工作人員玩忽職守,造成珍貴文物損毀或者流失,情節嚴重的.
私自挖掘古文化遺址、古墓葬的,以盜竊論處.
將私人收藏的珍貴文物私自賣給外國人的,以盜運珍貴文物出口論處.
文物工作人員對所管理的文物監守自盜的,依法從重處罰.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有關條文
第一百五十一條 盜竊、詐騙、搶奪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五年以下有
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第一百五十二條 慣竊、慣騙或者盜竊、詐騙、搶奪公私財物數額巨大
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
者無期徒刑,可以並處沒收財產.
第一百七十四條 故意破壞國家保護的珍貴文物、名勝古跡的,處七年以
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第一百一十七條 違反金融、外匯、金銀、工商管理法規,投機倒把,情
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可以並處、單處罰金或者沒收財
產.
第一百一十六條 違反海關法規,進行走私,情節嚴重的,除按照海關法
規沒收走私物品並且可以罰款外,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可以並處沒
收財產.
第一百一十八條 以走私、投機倒把為常業的,走私、投機倒把數額巨大
的或者走私、投機倒把集團的首要分子,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可以
並處沒收財產.
第一百七十三條 違反保護文物法規,盜運珍貴文物出口的,處三年以上
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可以並處罰金;情節嚴重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
期徒刑,可以並處沒收財產.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嚴懲嚴重破壞經濟的罪犯
的決定》有關條文
一、對刑法有關條款作下列補充和修改:
(一)對刑法第一百一十八條走私、套匯、投機倒把牟取暴利罪,第一百
五十二條盜竊罪,第一百七十一條販毒罪,第一百七十三條盜運珍貴文物出口
罪,其處刑分別補充或者修改為:情節特別嚴重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
期徒刑或者死刑,可以並處沒收財產.
《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法》有關條文
第四十七條第三款 犯走私罪的,由人院法院依法判處刑事處罰包括判處
罰金,判處沒收走私貨物、物品、走私運輸工具和違法所得.
第四十七條第四款 企業事業單位、國家機關、社會團體犯走私罪的,由
司法機關對其主管人員和直接責任人員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對該單位判處罰
金,判處沒收走私貨物、物品、走私運輸工具和違法所得.
倒賣文物罪
一、概念及其構成
倒賣文物罪,是指以牟利為目的,倒賣國家禁止經營的文物,情節嚴重的行為。
(一)客體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體是國家的文物管理制度。國家的文物管理制度,主要是以文物保護法為核心的一系列有關文物保護的法規。根據法律、法規的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地下、內水和海中遺存的一切文物,屬於國家所有。古文化遺址、古墓葬、石窟寺屬於國家所有。國家機關、部隊、全民所有制企業、事業組織收藏的文物,屬於國家所有。文物只能由文化行政主管部門指定的單位收購,其他任何單位或者個人不得經營文物收購業務。對於那些以牟利為目的,倒賣國家禁止買賣的文物,勢必影響國家對於文物的管理,損害我國文化行政部門的聲譽,擾亂文物市場和正常的文物收購秩序,因此、本法將倒賣文物規定為犯罪予以懲治。
本罪的對象是國家禁止經營的文物,所謂「國家禁止經營的文物」,是指受國家保護的並由國家有關主管部門核定公布的屬於禁止經營的文物。1992年國家文物局等部門就曾下發《關於加強文物市場管理的通知》,規定了部分禁止經營的文物的具體范圍,是指未經許可不得經營的一、二、三級珍貴文物以及其他受國家保護的具有重大歷史、文化、科學價值的文物。
(二)客觀要件
本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倒賣國家禁止買賣的文物,情節嚴重的行為,所謂倒賣,是指以牟利為目的出售、購買國家禁止經營的文物的行為,行為人倒賣的對象只能是國家禁止經代的文物。如果倒賣的不是國家禁止經營的文物,就不構成本罪,構成本罪,還要求必須具備情節嚴重的要素。根據司法實踐,所謂情節嚴重,是指倒賣三級文物的,非法獲利數額較大的,非法經營數額較大的,或者多次倒賣三級以下文物、倒賣三級以下文物多件的等情節。而倒賣二級文物的、倒賣一級文物的,非法獲利數額巨大的、非法經營數額巨大的、或者倒賣稀世國寶的等等,則屬於情節特別嚴重。
(三)主體要件
本罪的主體為一般主體,凡達到刑事責任年齡、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成為本罪主體。依本條第2款之規定,單位也可成為本罪的主體。
(四)主觀要件
本罪在主觀方面表現為故意,且以牟利為目的。行為人不具有故意的心理不構成本罪,還必須同時具有牟利的目的,才能構成本罪。對於那些確實既無牟利目的,也無行使目的,而純粹因為個人興趣的,不以犯罪論處。此外,對於不知是禁止買賣的文物而買賣的,也不以犯罪論處。
二、處罰
犯本罪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單位犯本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並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上述的規定處罰。
Ⅲ 不是軍人穿軍裝有什麼處罰
1、依據《中國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五十一條規定:冒充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或者以其他虛假身份招搖撞騙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輕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冒充軍警人員招搖撞騙,從重處罰。
2、非軍人穿軍裝違反了《軍事管理條例》。
《軍事管理條例》第九條規定:現役軍人以及依照法律、法規和軍隊有關規定可以穿著軍服的人員,應當依照有關規定穿著軍服。軍隊警備執勤人員應當加強檢查、糾察,及時糾正違法穿著軍服的行為。
影視製作和文藝演出單位的藝人因扮演軍人角色需要穿著軍服的,應當遵守軍隊關於軍服穿著的規定,不得損害軍隊和軍人形象。非拍攝、演出時不得穿著軍服。
(3)文物司法解釋擴展閱讀
軍裝管理條例:
1、違反本條例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沒收違法物品和違法所得,處1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的罰款;違法經營數額巨大的,吊銷營業執照;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非法生產軍服、軍服專用材料的;
(二)買賣軍服、軍服專用材料的;
(三)生產、銷售軍服仿製品的。
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發現涉嫌非法生產、銷售軍服或者軍服仿製品的行為時,可以查封、扣押涉嫌物品。
2、軍服承製企業違反本條例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責令改正,處1萬元以上5萬元以下的罰款;拒不改正的,責令停業整頓:
(一)轉讓軍服、軍服專用材料生產合同或者生產技術規范,或者委託其他企業生產軍服、軍服專用材料的;
(二)銷售或者以其他方式轉讓未經改制、染色等處理的軍服、軍服專用材料殘次品的;
(三)未將軍服生產中剩餘的軍服專用材料妥善保管、移交的。
具有前款規定情形之一的,軍隊軍需主管部門應當將其從軍服承製企業備選名錄中除名,並不得再列入軍服承製企業備選名錄。
Ⅳ 什麼是個人財產
個人財產 [gè rén cái chǎn]
夫妻個人財產是指依法或依當事人約定,夫妻婚後各自保留的一定范圍內的個人所有財產。一般包括法定個人財產與約定個人財產,具體而言,包括婚前財產與婚後財產。
中文名
個人財產
外文名
personal property
含義
個人所有財產
內容
婚前財產與婚後財產
法律來源
《婚姻法》
快速
導航
其他事項
婚姻法
司法解釋
案例
夫妻
一方婚前的財產
關於一方婚前財產的問題。現行《婚姻法》將一方婚前的財產明確規定為個人財產,因此,1993年《財產分割意見》中的夫妻一方的個人財產在一定條件下轉化為夫妻共同財產的規定不再適用。具體包括兩類財產:一是一方婚前個人所有的財產,婚後由雙方共同使用、經營、管理。房屋和其他價值較大婚前個人生產資料經過8年,貴重生活資料經過4年,可視為夫妻共同財產。二是婚姻存續期間,復員、專業軍人所得的復員費、轉業費,結婚時間10年以上的,應算作夫妻共同財產。對此,《適用〈婚姻法〉的解釋(一)》第19條也明確規定:「婚姻法第18條規定為夫妻一方的所有財產,不因婚姻關系的延續而轉化為夫妻共同財產但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
依1950年、1980年婚姻立法所規定的婚後所得共同制之的精神,婚前財產在婚後所生的孳息一直被視為夫妻共同財產。但2001年4月28日公布實施的《婚姻法》中,沒有「婚前財產的孳息,歸夫妻共同所有」的規定。顯然,自2001年修正後的《婚姻法》施行之日起,夫妻一方婚前財產在婚後所生的孳息,屬於夫妻一方的個人財產。
因為婚前財產的種類各異,有的財產不需要夫妻雙方經營、管理、投入勞動,便可取得孳息,如現金、有價證券等;而許多婚前財產在婚後需夫妻共同經營、管理等,才能產生孳息。因此,婚前財產在婚後的孳息應被區別對待,如果是夫妻婚後共同經營、管理所生孳息,應確定為共同財產。對此,《適用〈婚姻法〉的解釋(二)》第11條第1項明確規定,一方以個人財產投資取得的收益,屬於共同財產。顯然,該解釋將婚前財產在婚後用於投資而取得的收益認定為共同財產。
傷害賠償
關於一方因身體受到傷害獲得的醫療費、殘疾人生活補助費等費用的問題。這些財產具有人身性質,故只能歸該方個人所有。最高人民法院還明確規定:軍人的傷亡保險金、傷殘補助金、醫葯生活補助費屬於個人財產。該解釋也依據這些財產的人身性質,將其認定為個人財產,是對《婚姻法》有關內容的具體與完善。
遺囑或贈與合同
關於遺囑或贈與合同中確定只歸一方的財產的問題。基於意思自治原則,立法應尊重遺囑人和贈與人的意願,保護其個人財產的處分權。所以,這些財產應被認定為一方的個人財產。最高人民法院《適用〈婚姻法〉的解釋(二)》第22條第1款還規定:當事人結婚前,父母為雙方購置房屋出資的,該出資應當認定為對自己子女的個人贈與,但父母明確表示贈與雙方的除外。[1]
一方專用的生活用品
關於夫妻個人財產中「一方專用的生活用品」的問題。對此,法條中沒有明確列舉。依現實生活,它主要是指夫妻各自日常生活、職業所需的專用物品,如個人使用的衣服、書籍、首飾等。但婚後購置的貴重首飾,一方因其職業所必須的價值較大的物品,以及摩托車、小汽車等生活資料,雖屬個人使用,也應視為共同財產。
Ⅳ 刑事盜竊從拘留到判刑要多久
如果涉嫌犯罪,在看守所關押的時間,包括刑事拘留期限、逮捕後的偵察羈押專期限、檢察院審查起屬訴的期限,檢察院提起公訴後,如果沒有判刑或是判決有罪、但判緩刑的,就可以放出來了。(1)刑事拘留一般14天,最長37天。 (2)逮捕後的偵察羈押期限:一般是二個月,復雜的經上一級檢察院批准可以延長一個月,是三個月。有特殊情況的,經省級檢察院批准,還可以再延長。 (3)檢察院審查起訴的期限:一般是一個月,重大復雜的,可以延長半個月。 綜上:如果不是特別嚴重的刑事案件,走完了全部程序最後法院沒有定罪刑、或是確定有罪但判緩刑的,一般會在看守所關五、六個月。
Ⅵ 1987年關於辦理盜竊,盜掘,非法經營和走私文物案件應用法律的司法解釋還有效嗎
《最高來人民法院、最自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盜竊、盜掘、非法經營和走私文物的案件具體應用法律的若干問題的解釋》(法(研)發〔1987〕32號)已經被廢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妨害文物管理等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已於2015年10月12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663次會議、2015年11月18日由最高人民檢察院第十二屆檢察委員會第43次會議通過,現予公布,自2016年1月1日起施行。該司法解釋第十八條規定:本解釋自2016年1月1日起施行。本解釋公布施行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盜竊、盜掘、非法經營和走私文物的案件具體應用法律的若干問題的解釋》(法(研)發〔1987〕32號)同時廢止;之前發布的司法解釋與本解釋不一致的,以本解釋為准。
Ⅶ 盜竊罪構成犯罪的檢察機關不起訴的條件
可以爭取到,退贓退賠,獲得被害人諒解,雙方達成和解的(需要和解專協議書)屬,可以不起訴。
刑事訴訟法
第二百七十七條下列公訴案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真誠悔罪,通過向被害人賠償損失、賠禮道歉等方式獲得被害人諒解,被害人自願和解的,雙方當事人可以和解:
(一)因民間糾紛引起,涉嫌刑法分則第四章、第五章規定的犯罪案件,可能判處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罰的;
(二)除瀆職犯罪以外的可能判處七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罰的過失犯罪案件。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五年以內曾經故意犯罪的,不適用本章規定的程序。
第二百七十九條對於達成和解協議的案件,公安機關可以向人民檢察院提出從寬處理的建議。人民檢察院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從寬處罰的建議;對於犯罪情節輕微,不需要判處刑罰的,可以作出不起訴的決定。人民法院可以依法對被告人從寬處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