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廷司法改革
㈠ 論述清末法制變革的成敗得失
《論述清末法制變革的成敗得失》
1、清末變法修律的主要內容:
一是制定了《大清現行刑律》。這是清政府於1910年頒行的一部過度性法典。在《大清律例》上稍作修改而成;
二是制定了《大清新刑律》。這是歷史上第一部近代意義上的專門刑罰典。1911年正式公布,預定宣統五年正式實施,但未正式實施;
三是制定了《大清民律草案》。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專門的民法草案,未正式實施;四是制定了一些主要的商事立法。頒布了《欽定大清商律》等法規;五是修訂了主要的訴訟法規。如《大清刑事、民事訴訟法草案》等;六是訴訟體制發生了變化。調整了司法機關,改革了訴訟制度等。
2、清末變法修律的特點:
一是在立法上仿效外國資本主義法律形式,同時又固守中國封建法制傳統。即「參酌各國法律」進行變法修律,但又不能違背「中國數千年相傳之禮民情」。這是清朝變法修律的基本特點;
二是在內容上表現出封建專制傳統和西方資本主義法學最新成果的混合。即大量使用了西方法律理論、原則、制度和法律術語,使得保守落後的封建法律內容與先進的近代法律形式同時存在;
三是在法典編纂上,改變了「諸法合一」的傳統形式 ,明確了各部門之間、實體法和程序法之間的差別,分別制定或起草了有關憲法、刑法、民法、商法等方面的法典或法規,形成了近代法律體系的雛形;
四是清末變法是清統治者為維護其統治地位,在保持君主專制政體的前提下被迫進行的。因而根本不能反映人民群眾的要求和願望,也沒有真正的民主形式。
3、清末變法的影響:
一是導致了中華法系的解體;
二是為中國法律的近代化奠定了基礎;
三是在一定程度上引進和傳播了西方近代法律學說和法律制度;
四是在客觀上有助於中國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和教育制度的近代化
㈡ 清末司法改革的特點及意義
首先,中華法系兩千年的發展貫穿在其中的一條主線就是禮對法律的影響逐漸增大,從西周時期創制周禮,到西漢時期董仲舒進行春秋決獄改革,開始引禮入法,再到唐朝時期真正確立中華法系禮法合一的特徵,禮在中國法律發展中始終占據著一個重要地位。而在清朝,司法改革出現的禮法之爭的主要爭論就在於禮教制度是否應該繼續存在,這也意味著,中國的法律發展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既禮法分離。中國的法律發展開始向西方看齊,開始向法律現代化邁出第一步。
其次,《大清刑事民事訴訟法草案》作為中國歷史上最早出現的具有近代意義的訴訟法,這兩部草案是以資產階級國家的訴訟制度和原則為基礎的,是中國法律開始近代化的一個標志之一。中國歷史上首次出現程序法草案,意味著諸法合一的中華法系開始走向瓦解,中國法律中開始有了實體法和程序法的區分。有助於人們司法觀念的形成,並為中華民國時期訴訟法的修訂及訴訟制度的建立,奠定了重要的基礎。
再次,清末司法體制改革,順應了歷史發展的潮流,改變了中國兩千多年的行政與司法合二為一的傳統與體現專制主義的審判訴訟制度,確立了「司法獨立」原則,並確立了一系列司法機關的新職能,開始引入西方近代社會的監察體系,拉開了中國近代司法的序幕,開啟了中國法律近代化的進程。雖然在清朝覆亡在即的歷史背景下不可能全部施行,但卻為民國時期司法機關體系的建立和近代意義的訴訟審判制度的締造,提供了重要的基礎。
拓展:
清末司法改革主要分為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以改革司法體制內的弊端為主要任務,並沒有觸及到傳統的司法體制的改革。第二個階段從改革官制入手,全面移植西方的司法體制,以實現預備立憲的目的。本文主要選取第一個階段《大清刑事民事訴訟法草案》的制訂過程和第二個階段的司法體制改革進行敘述。通過這兩個事件真實地再現清末司法改革的原貌,並著重討論改革中出現的爭議。
㈢ 清末司法改革的影響
清末的司法體制雖然轉換成了四級三審制的司法獨立。
但是對舊的訴訟體制和審判制度的改革,卻因為外而國勢力的特權流於形式:
1、改刑部為法部,掌管全國司法刑政事務;改大理寺為大理院,為全國最高審判機關;實行審檢合署。
2、實行四級三審制。確立一系列近代意義上的訴訟制度,實行四級三審制,制定了刑事案件公訴制度.證據.保釋制度;審判制度社會實行公開.迴避等制度。
初步規定了法官及檢察官考試任用制度;改良監獄及獄政管理制度。
二、領事裁判權與審判和會審公廨
1、外國在華領事裁判權——即「治外法權」,凡在中國享有領事裁判權的國家,其在中國的僑民不受中國法律管轄,只由該國的領事或設在中國的司法機構依其本國法律裁判。
——《中英五口通商章程及稅則》(1834年7月22日,香港);《虎門條約》;其他條的擴充
(1) 內容:
A——中國人與享有領事裁判權國家的僑民間的訴訟:依被告原則;
B——享有領事裁判權國家的僑民之間的訴訟:由所屬國審理;
C——不同國家的僑民之間的訴訟:適用被告主義原則:
D——享有領事裁判權國家的僑民與非享有領事裁判權國家的僑民之間的爭訟:前者是被告則適用於被告主義原則,後者是被告,則由中國法院管轄。
(2) 審理機構:
A一審——由在華領事法院或法庭審理;
B:二審上訴案件——由各國建立的上 訴法院審理;
C:終審案件——由本國最高審判機關受理。
(3)後果:破壞了中國的司法主權
2、觀審制度——強行干預中國審判的制度:即外國人是被告的案件,其所屬國領事官員也有權前往觀審,如認為審判.判決有不妥之處,可以提出新證據等。
注意:這種制度是原有領事裁判權擴充。
3、會審公廨。1864年清廷與英、美、法三國駐上海領事協議在租界內設立的特殊審判機關。
A——凡涉及外國人案件,必須有領事官員參加會審;
B——凡中國人內與外國人訴公案,由本國領事裁判或陪審,甚至租界內純屬中國人之間的訴工也由外國領事審判並操縱判決。
注意:這是外國在華領事裁判權的擴充和延伸。
㈣ 晚清法律改革的指導思想是什麼
清末變法修律的指導思想具體體現在三個方面,即:
1.西法與中法結合,務期中外通行。「務期中外通行」是晚清修律的宗旨和最基本的指導思想,它通過修訂法律大臣沈家本等人的論證和修律實踐,得到了具體貫徹。
2.修律與研核法理結合。在沈家本主持修訂法律館期間,力求將修律與研核法理相結合。他提出:「法之修也不可不審,不可不明。而欲法之審、法之明,不可不窮其理」。沈家本充分認識到法理學的昌明與法制建設的關系,並從變法修律的需要出發,探討西方法理學,用以指導改革舊律,創建新章。
如根據西方「法無明文規定不為罪」的資產階級刑法原則,反對比附斷案。根據西方的法律體系,改變舊律的結構。根據西方三權分立與司法獨立的學說,制訂《法院編製法》等等。
3.修律與促進法制文明結合。清朝法律源於明律,但較之明律尤為嚴酷。沈家本力圖通過修律改變清朝法律落後與野蠻的現狀,促進法制文明。具體表現在:
(1)奏請刪除凌遲、梟首、戮屍、緣坐、刺字等酷刑,並得到清廷的允准。
(2)奏請減少死刑條款,改虛擬死罪為流徒。將虛擬死罪的戲殺、誤殺、擅殺三者改為流徒。
(3)奏請禁止買賣人口和蓄養奴婢。
(4)奏請改良監獄等等。
㈤ 回答清末審判制度的影響和內容
清末審判制度改革是中國審判制度近代化的開端。本文對晚清改革的原因、內內容、成效和不足進容行了分析論證,通過梳理相關歷史數據,總結改革對中國審判制度近代化推動的作用,並分析了改革失敗的原因,使人們對晚清改革有一個新的認識,希冀能為當代的司法體制改革提供一點歷史借鑒。 清廷將刑部改為法部,職掌司法行政權,將大理寺改為大理院,職掌審判權,並且成為全國最高審判機關,設立檢察院,職掌提起訴訟,監察判決執行等。制定了專門的訴訟程序法:《大清刑事民事訴訟法草案》、《刑事訴訟律草案》、《民事訴訟律草案》。 改革取得了極大的成效:設立了新的司法審判機關,設置了專職法官,制定了新的訴訟程序法,審判制度中有許多創新,並且為以後的司法制度改革奠定了基礎。 當然,改革中也存在諸多的不足。清廷不願放棄中央集權的行政模式,審判不能完全獨立;宣傳力度不夠,民眾缺乏對新生事物的認同;機構不健全、法律不完備、法官不足、財政匱乏也都嚴重阻礙了改革的進程,最終導致改革失敗。
㈥ 求清朝的法律發展情況和改革~
清末的預備立憲
一、預備立憲的背景和原則
(1)歷史背景。內外交困,試圖挽救清末搖搖欲墜的腐朽統治,是預備立憲時面對的歷史環境。1904年的日俄戰爭是預備立憲的導火索,從1905年開始,清末政府走向預備立憲之路。
(2)原則。清末立憲的原則基本是「大權統於朝廷,庶政公諸輿論」。清末政府認為,在民智未開的情況下,只有改革官制、興辦教育、發展經濟、整頓武備等措施實施後,才能把立憲納入政治日程。
二、預備立憲的主要活動
(1)咨議局和資政院的設立。二者都是立憲過程中設立的採集輿論的機構,資政院有一定權力,但人員構成和參與政務方面仍受皇權的干涉。
(2)1908年,清政府頒布「憲法大綱」,確立以君權為核心的欽定製憲綱領,突出皇權,以維護封建專制統治。
(3)《十九信條》的頒布是在武昌起義的背景下進行的,內容雖有一定進步,但已沒有實施的條件。
1.《欽定憲法大綱》
清末預備立憲的重要的步驟之一就是確定憲法原則,作為正式憲法的基礎。1908年8月,清政府頒布《欽定憲法大綱》。《欽定憲法大綱》包括兩部分內容:君上大權,臣民權利義務。「君上大權」確定皇帝擁有廣泛的權力。主要包括:皇帝行使對帝國的最高統治權;皇帝對行政、立法、司法各項權利分別行使最高行政權、召集和解散議會的權力、總攬司法權;皇帝擁有統帥陸海軍的權力和外交權。作為君主立憲政治,它也對皇權作了一定限制,如不得以詔令的形式更改法律,審判官以已頒布的法律為審判依據。為防止議會對行政權及皇權的干預,《欽定憲法大綱》對議會的權力作了各種防範,規定議會不得侵犯君上之權。「臣民權利義務」概括性規定了民眾享有的權力及應承擔的義務。《欽定憲法大綱》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立憲綱領,具有其歷史價值。
2.資政院
在清政府的「仿行憲政」的政權設計中,資政院是作為從預備立憲到正式實施君主立憲制這一階段的過渡性機構。資政院成員的產生由兩種方式,既欽定議員和互選議員。其職權有三項,即立法權、財政議決權、對行政機構的監督權。通過資政院實施自身的職權,形成資政院與軍紀大臣、行政大臣各行其職、相互制約並共同向君主負責,由君主最後裁定的政權體制。其總體性質是一個用以裝潢門面的御用機構。
1.怎樣理解中國近代開始的法律近代化進程
中國法律的近代化和中國社會的近代化的起因是同樣的,都是在外國勢力入侵,民族利益受到嚴重侵害的情況的前提下發生的。從整個過程來看是被動的,為求生存、求發展,在沒有相應的經濟基礎和思想理論准備的狀況下,被迫應對自外部而來的沖擊。中國的統治階層和部分思想先進的知識分子都將法律的近代化看作是把中國帶出危機的法寶,看作是解決中國諸多問題的鑰匙。由於起因就是如此,使得在近代化的進程中,中國近代法律內無動力,外無合適的環境,因而步履蹣跚,進程緩慢,甚至出現反復。
2.清政府仿行憲政的背景與核心。
進入二十世紀後,清政府處於內外交困的處境,在日俄戰爭以日本勝利的刺激下,社會各階層將實施立憲政體作為解救民族危亡的唯一選擇,清政府實施「新政」,將「仿行憲政」作為實施憲政的主要內容。1906年7月,清政府頒布「立憲」上諭,提出西方國家之所以富強,原因在於實行憲法政治,實現君民一體,民眾議政。因此,為走富強之路,中國也應實施憲政。該上諭提出「仿行憲政」基本含義是:(1)憲政的實施,以西方國家憲政制度的實施原則和實施經驗為參照標准;(2)對西方國家的憲政制度不是簡單的移植,而是做出一定程度的變通,因此是「仿行」。其實質在於「大權統於朝廷,庶政公諸輿論」。在實施憲政中清政府始終體現了這一原則,即皇帝集權,中央集權是國家政治的重心;部門之間的權利的劃分以法律規定為基本根據,改變以前政府部門職責不清,效率低下的狀況;國家政治、經濟、文化政策的提出及實施在一定程度上向社會公開,以期取得民眾的支持與合作。
清末修訂法律的活動
一、修律的提出及指導思想
(1)修律的主要原因還是清末政府希望改革政治,包括對法律的改革以圖挽救其統治。間接原因是在與英國談判《中英續議通商行船條約》中,英方許諾只要中國對法律進行改革,就可以放棄「治外法權」。其後又有一些國家做出了同樣的許諾,清政府內部決心改革傳統法律。
(2)修律的指導思想是要求引進西方法律體系和思想原則,但也要考慮中國自身的傳統文化因素,尤其是封建的綱常名教,作為國之根本,必須為新法律所繼承。這種在立法根本原則上的矛盾,導致在修律過程中幾次發生爭論。
二、清末修律的組織機構主要為修訂法律館。
三、清末的主要修律活動集中在建立西方式的部門法體繫上。在刑事法律方面,《大清現行刑律》、《大清新刑律》引發了禮法之爭。《大清商律草案》、《大清民律草案》在中國近代民商事立法上實現了突破。《刑事民事訴訟法》、《刑事訴訟律草案》、《民事訴訟律草案》在訴訟制度上大量引進了西方近代訴訟原則和制度。
四、清末修律的主要特點體現在:它首先是為了維護清朝政府搖搖欲墜的統治的需要而進行的;其次,修律既是當時清政府的需要,也是當時西方列強保護、發展其在華利益的需要而進行的;第三,在內容上,它是中國封建主義傳統和資本主義法律新成果的混合;第四,它改變了中國沿用兩千多年的「諸法合體」的法典編制原則,形成了近代的部門法體系。
1.《大清現行刑律》
它在1910年由清政府頒布,是在《大清律例》的基礎上進行的局部修改,雖然被稱為「刑律」,但仍是一部「諸法合體」的傳統法典。清末修律在刑事法律方面的基本任務是廢除《大清律例》,制定以近代西方法律原則為基礎的新的刑律。當時的立法者認為,從《大清律例》到新的刑律,無論是其形式、內容,還是其觀念、制度,均體現著在基本原則、基本風格的歷史跨越。需要在兩種法典中間插入一個過渡性法典,這就是《大清現行刑律》制訂的原因。它對《大清律例》的更正主要依四項原則:(1)刪除總目,使法典在體例結構上合理化;(2)修改刑種,將已實際實施的新刑種納入法典中,即廢止凌遲、戮屍、梟首、刺字。減少死刑條款,將「虛擬死罪」的監候改為流、徒刑。「緣作」大部被廢止,死刑最高刑為斬立決。「笞」、「杖」改為罰金。流刑改為「工藝」,充軍改為「安置」。(3)纂修章程,各種章程按統一標准刪改,將必要的內容增設入體例。(4)簡化例文。
2.《大清新刑律》
它於1911年頒布,是清末修訂的最重要的一部法律,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專門的刑法典。1906年,修訂法律館聘請日本專家主講刑法,協助制定刑法典。在完成草案後,清政府將其發往各衙門徵求意見,遭到中央、地方許多大臣的反對。1910年,草案教由資政院討論時,爆發了禮法之爭,在加上了《暫行章程》五條後,予以頒布實施。
《大清新刑律》在內容和體力上大量吸收資本階級刑法原則,主要為:實行罪行法定,廢除「比附」;根據近代刑法原則,明確了罪與非罪的界限,對主要刑法原則作了新的規定;確認了近代刑罰制度,將刑罰劃分為主刑與從刑;對刑事責任年齡做了明確規定;規定了訴訟時效及執行時效;刪除「十惡」,廢除了許多不合時宜的罪名。
同時,這部法律也有一定的妥協性因素,如極力維護君主專制制度,鎮壓革命;維護家族主義的封建綱常禮教;維護帝國主義在華的特權。
如何理解清末修律中爆發的禮法之爭?
在清末的法治改革中,圍繞者修訂新律的基本原則和某些具體制度,清末統治階級內部發生了一次較大規模的論爭,即「禮法之爭」。論爭活動以《《大清新刑律》有關「子孫違反教令」、「無夫奸」等條文的刪除問題上展開。論爭的雙方,一方是以張之洞、勞乃宣為首的「國粹派」,因其主張在修律中維持中國傳統的禮教,又被稱為「禮教派」;另一方則是以沈家本、楊度為代表的「法理派」。伴隨著《大清刑律草案》的完成,立即遭到禮教派的反對,他們認為《草案》簡單仿效西方國家法律,拋棄中國傳統法律的基本原則,不符中國國情。法理派認為,中國傳統法律中有許多不文明的制度,在法律和道德的關系、刑事制裁與行為的社會危害性方面有許多不合理的制度。這些都對收回領事裁判權產生了不利影響。禮教派則認為,法律的修訂事關國家與社會的穩定,不能因小失大。一國法律不能照搬另外一國的法律,領事裁判權能否收回,關鍵在於國家實力的強弱,同時法律制度不能只為了便利外國人而侵害中國的法律秩序。
兩派的「禮法之爭」,是中國法律從傳統向近代轉型發生的論爭。論爭的焦點在於確立新的法律體系是如何對待固有法律文化。禮教派拘泥於傳統,過多強調民俗、習慣的作用;法理派則代表著法律變革的正確方向,但輕信列強關於變革法律就放棄領事裁判權的承諾,對法律制度的轉型中所包含的復雜性估計不足。法律的變革落腳點在於社會的變革,超出社會現實而制定的法律不能作為融會於現實社會的規范體系,因而難以發生實際作用。
清末司法制度的變化
一、司法制度半殖民地化的主要標志。伴隨著中國社會在近代的半封建半殖民地變化,近代的司法制度也呈現這一特點,其標志是領事裁判權的形成和會審公廨的設立。
二、司法機構的調整與訴訟審判制度的改革。(1)清末的官制改革帶來了近代司法機構上的變化,主要是:刑部該為法部,掌管司法行政事務;大理寺該為大理院,為全國的最高審判機構;實行審檢合署。(2)審判制度上引進西方近代訴訟審判原則和具體制度,體現為:實施四級三審終審制;在訴訟制度上規定了刑事案件公訴制度、公訴附帶私訴制度、民事案件自訴和代理制、證據制度、律師制度;審判制度上採用辯論制、迴避制及一系列西方審判程序原則;實施法官和檢察官考試任用制度;建立新的監獄體制。
1.領事裁判權
領事裁判權制度是指一國通過其駐外領事對於在駐在國的本國國民行使司法管轄權,並依據其本國法律加以審判的制度。近代中國,西方國家在中國確立領事裁判權成為中國司法主權遭受侵凌的主要表現之一。具體內容是:在中國享有領事裁判權國家的公民,如在中國成為訴訟案件的被告人時,由其本國領事依據其本國法律進行審判,不受中國司法機構管轄。中英《五口通商章程》確定了領事裁判權制度在中國的發端。中美《望廈條約》是這一制度明確化、擴大化。相繼有19個國家在中國取得領事裁判權。主要內容有:(1)中國人與有約外國人之間的案件,依「被告主義原則」實施司法管轄,由被告所屬國家駐華領事審理;(2)有約外國人與無約外國人之間的案件,若前者為被告,由其本國領事實施司法管轄;若後者為被告,則由中國的司法機構實施司法管轄;(3)同一有約國國民之間的案件,由該國領事實施司法管轄;(4)不同有約國國民之間的案件,以被告主義為原則,由被告所屬國的領事實施管轄。
2.會審公廨
中國的司法主權受到列強侵凌的另一表現形式是會審公廨的建立。1868年清政府與英美等國領事簽訂《上海洋涇浜設官會審章程》,設上海公共租界會審公廨。按照協議,會審公廨是中國司法機構在租界內的分支,遵循以下原則實施司法管轄:(1)會審公廨為清政府上海道派出的司法機構,公廨官員由上海道任免,經費由上海道劃撥;(2)會審公廨對各國租界內中國人之間、及以中國人為被告的案件實施司法管轄,並依據中國法律進行審判;(3)為外國人及外國在華機構服務的中國人如果涉訟,仍由會審公廨管轄,但在審判時,由外國領事派員觀審;(4)案件涉及外國人,如為有約外國人,則由中國官員與外國領事會審;如為無約外國人,則由外國領事會審或派出的官員陪審。
㈦ 清末司法體制的變化
一、司法體制的變革與四級三審制
對舊的訴訟體制和審判制度的改革,流於形式:
1、改刑部為法部,掌管全國司法刑政事務;改大理寺為大理院,為全國最高審判機關;實行審檢合署。
2、實行四級三審制。確立一系列近代意義上的訴訟制度,實行四級三審制,制定了刑事案件公訴制度.證據.保釋制度;審判制度社會實行公開.迴避等制度。
初步規定了法官及檢察官考試任用制度;改良監獄及獄政管理制度。
二、領事裁判權與審判和會審公廨
1、外國在華領事裁判權——即「治外法權」,凡在中國享有領事裁判權的國家,其在中國的僑民不受中國法律管轄,只由該國的領事或設在中國的司法機構依其本國法律裁判。
——《中英五口通商章程及稅則》(1834年7月22日,香港);《虎門條約》;其他條的擴充
(1) 內容:
A——中國人與享有領事裁判權國家的僑民間的訴訟:依被告原則;
B——享有領事裁判權國家的僑民之間的訴訟:由所屬國審理;
C——不同國家的僑民之間的訴訟:適用被告主義原則:
D——享有領事裁判權國家的僑民與非享有領事裁判權國家的僑民之間的爭訟:前者是被告則適用於被告主義原則,後者是被告,則由中國法院管轄。
(2) 審理機構:
A一審——由在華領事法院或法庭審理;
B:二審上訴案件——由各國建立的上 訴法院審理;
C:終審案件——由本國最高審判機關受理。
(3)後果:破壞了中國的司法主權
2、觀審制度——強行干預中國審判的制度:即外國人是被告的案件,其所屬國領事官員也有權前往觀審,如認為審判.判決有不妥之處,可以提出新證據等。
注意:這種制度是原有領事裁判權擴充。
3、會審公廨。1864年清廷與英、美、法三國駐上海領事協議在租界內設立的特殊審判機關。
A——凡涉及外國人案件,必須有領事官員參加會審;
B——凡中國人內與外國人訴公案,由本國領事裁判或陪審,甚至租界內純屬中國人之間的訴工也由外國領事審判並操縱判決。
注意:這是外國在華領事裁判權的擴充和延伸。
㈧ 清朝末年法律改革有哪些
主要包括以下兩個方面: 一、重視法理學研究 清朝末年,為了適應改革法制的時代需要,沈家本大力提倡推求法理、重視法學研究。他把法理學研究看成是法律工作的先導。要明法必須先要明理,而明理的重要途徑就是提倡法理學研究。沈家本認識到近代各國法律著作浩如煙海,在龐雜的法律著作面前,法學家只有「會而通之」,才能做到「折衷而歸一」,尋找到切中時弊的葯方。 沈家本不僅從司法實踐和法制改革方面強調法理學研究的重要性,還通過法理學在中國的發展過程來說明恢復和發展法理學的必要性。法理學從戰國時期最為發達到清朝法學逐漸衰落。尤其是清代,清代名卿紀昀(曉嵐)所編纂的《四庫全書總目提要》不僅所收法律書目甚少。持法名公巨卿尚且視法學為無足輕重,其餘小吏就可想而知了。因此,沈家本認為,及時恢復和發展法學,在清朝末年尤為必要。沈家本已經覺察到,法律和法學發達與否,與政治關系極大。法學盛衰與政治的關系表現在兩方面: 一、「法學之衰也,可決其政之必衰」。法學盛衰即使不能必然導致政治盛衰,也能對政治產生重要影響。二、沈家本意識到,在法律與政治的關系中,主導因素仍然是政治。政治腐敗,就會產生「有法而不守,有學而不用」的現象。歷史上法學繁盛時期,都是與統治者重視法律、提倡法學分不開的。為了推動法學的發展,沈家本極力主張恢復律博士這一官職。沈家本渴望法理學能夠在中國由衰而盛,他把希望寄託在清政府的所謂「憲政」上。 沈家本對於法律的概念進行了探討,但是他沒能說明法的產生與階級斗爭的關系。他不僅從表現形式方面探討了法律的概念,而且極為重視法的內容與作用。認為治理國家不能沒有法律,而且實行法治要以仁道為宗旨。他種思想明顯是與「惡法優於無法」的論調有別的。他的法權統一的思想批判了封建主義等級特權觀念,有利於維護國家主權和民族尊嚴,表現出強烈的民族主義和愛國主義精神。而且認識到不應以法律泄私憤,這是很難能可貴的。他和許多儒家賢哲一樣,也十分重視道德教化的作用,主張教養為主,懲治為輔。同時他也十分重視執法的問題,持平執法,不僅會彌補惡法,而且也會使社會安定。而這有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人,取決於執法者。所以他很重視法律人才的培養。 二、確立中西結合的修律思想 沈家本繼承了中國古代的變法思想,提出了自己的變法主張。沈家本在主持修訂法律期間,始終堅持「參考古今,博稽中外」的修律原則。他既反對數典忘祖,一味推崇西法,也反對門戶之見,一概摒棄西法。日本明治維新以後,積極學習西方法學理論和研究西方法律制度,因此,日本法學界也是「名流輩出,著述日富」。沈家本以此說明西方法學確有可學之處。沈家本提出法學研究要結合古今,甄采中西。 為了使修律能夠符合清末統治階級的需要,沈家本明確提出:「我法之不善者,當去之。當去而不去,是之為悖。彼法之善者,當取之。當取而不取,是之為愚。」 他反對重型酷刑,而且在他的堅持下,它們也在大清律中被廢除了。對於在菜市場上執行死刑,他也極為憤慨,認為它是對於社會沒有好處的。罪刑相宜,,罪刑法定,反對比附,這些在今天的法律中也都得到了體現,這說明他的思想在當時之先進與正確。改良監獄,認為應該是感化人,而不是單純的懲罰,改造人。 沈家本的法律思想在近代中國法律思想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他受了西方資產階級法律觀的影響,繼承了中國古代德主刑輔、以仁統法的法律思想,對封建末期極端專制主義的法律制度和法學觀點進行了揭露和批判,對近代中國法學和法律思想的發展起了積極的作用。由沈家本負責修訂的新法,雖然由於「禮教」派反對而大多數沒有被頒布實施,但他在法學上的建樹是應當肯定的。
㈨ 晚清法律改革的指導思想是什麼
清末變法修律的指導思想具體體現在三個方面,即:
1.西法與中法結合,務期中外通行。「務期中外通行」是晚清修律的宗旨和最基本的指導思想,它通過修訂法律大臣沈家本等人的論證和修律實踐,得到了具體貫徹。
2.修律與研核法理結合。在沈家本主持修訂法律館期間,力求將修律與研核法理相結合。他提出:「法之修也不可不審,不可不明。而欲法之審、法之明,不可不窮其理」。沈家本充分認識到法理學的昌明與法制建設的關系,並從變法修律的需要出發,探討西方法理學,用以指導改革舊律,創建新章。
如根據西方「法無明文規定不為罪」的資產階級刑法原則,反對比附斷案。根據西方的法律體系,改變舊律的結構。根據西方三權分立與司法獨立的學說,制訂《法院編製法》等等。
3.修律與促進法制文明結合。清朝法律源於明律,但較之明律尤為嚴酷。沈家本力圖通過修律改變清朝法律落後與野蠻的現狀,促進法制文明。具體表現在:
(1)奏請刪除凌遲、梟首、戮屍、緣坐、刺字等酷刑,並得到清廷的允准。
(2)奏請減少死刑條款,改虛擬死罪為流徒。將虛擬死罪的戲殺、誤殺、擅殺三者改為流徒。
(3)奏請禁止買賣人口和蓄養奴婢。
(4)奏請改良監獄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