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民法典楷書

民法典楷書

發布時間: 2022-11-17 06:42:57

民法典硬筆書法內容

我認為硬筆書法的內容它包含的是很多的。但是這個要看你所需要的內容是哪一方面的去找。

❷ 哪些字體可以注冊商標不侵權

法律分析:企業在申請商標時,使用不會涉及版權糾紛的普通字體,例如宋體、黑體、仿宋、隸書、楷書等。

這些字體在我們安裝系統的時候是電腦自帶的,也就是字體的使用權已經隨著電腦和操作系統給予用戶了,再用就不算侵權。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百二十條 民事權益受到侵害的,被侵權人有權請求侵權人承擔侵權責任。

第一百八十三條 因保護他人民事權益使自己受到損害的,由侵權人承擔民事責任,受益人可以給予適當補償。沒有侵權人、侵權人逃逸或者無力承擔民事責任,受害人請求補償的,受益人應當給予適當補償。

第一千一百六十七條 侵權行為危及他人人身、財產安全的,被侵權人有權請求侵權人承擔停止侵害、排除妨礙、消除危險等侵權責任。

第一千一百六十八條 二人以上共同實施侵權行為,造成他人損害的,應當承擔連帶責任。

❸ 初中歷史總復習提綱

歷史復習提綱(一)
一、祖國境內的遠古居民
1.我國最早的人類:
我國境內已知最早的人類是元謀人,距今約一百七十萬年,會製造工具並知道用火
2.北京人
北京人距今約七十萬年到二十萬年,他們會製造和使用工具、使用天然火還會保存火種,並過著群
居生活
3.山頂洞人距今約三萬年,他們已掌握磨光和鑽孔技術,會人工取火,他們生活的集體,是由血緣關
系結合起來的氏族
4.(1)會不會製造工具,是人和動物的根本區別 (2)我國是世界上發現遠古人類遺址最多的國家
(3)我國是世界上最早種植水稻的國家 (4)我國是世界上最早種植粟的國家
(5)我國是世界上很早種植蔬菜的國家
二、原始的農耕生活
河姆渡人距今約七千年,生活在長江流域
(1)以水稻種植為主的水田農業 (2)使用磨製石器,耒耜翻地耕 (3)建築干欄式房屋,定居生活
(4)挖掘水井,飲水方便,製作陶器 (5)飼養家禽 (6)制簡單的玉器和原始樂器
半坡原始居民距今約五六千年,生活在黃河流域
(1)以粟種植為主的半田農業 (2)製作石器,骨箭頭 (3)住半地穴式房子,定居生活
(4)飼養豬狗 (5)紡織、制彩陶 (6)食物種類豐富:粟(主)、魚、肉、蔬菜(副)
大汶口原始居民距今約四五千年,生活在山東大汶口
(1)私有財產出現、貧富分化 (2)農耕經濟有很大的發展,農具發達
(3)原始手工業有了很大的進步 (4)陶器有黑、白陶,質量好
三、華夏之祖
1.炎黃戰蚩尤—涿鹿之戰:
炎帝黃帝部落結合成聯盟,經過長期發展,形成日後的華夏族
2.黃帝—「人文初祖」:
(1)黃帝的貢獻:①黃帝建造宮殿,製作衣裳,還教人們挖井,發明舟車,為後世的衣食住行奠定了
基礎 ②炎帝黃帝部落結成聯盟,經過長期發展,形成日後的華夏族
3.堯、舜、禹的「禪讓制」:
(1)「禪讓制」:相傳,堯年老時,徵求各部落首領的意見,推舉堯做他的繼承人。舜年老後,採取
同樣的辦法把位置讓給治水有功的禹。這種推舉部落聯盟首領的辦法,歷史上叫做「禪讓」
(2)禪讓制的實質:禪讓制的實質是原始社會後期一種民主推選部落聯盟首領的方法
(3)原始社會解體:生產發展→剩餘產品出現→私有財產出現→貧富分化出現→氏族貴族→早期奴隸 ↓
主戰俘、犯罪欠債的平民→早期奴隸
四、夏、商、西周的興亡
1.夏朝的興衰:
(1)約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定都陽城,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王朝,奴隸社會開始了
(2)禹死後,啟即父位,世襲制代替了禪讓制,「公天下」變成了「家天下」
(3)夏朝的標志,標志著我國早期國家的產生
(4)夏朝的國家機構,是奴隸階級壓迫平民和奴隸的工具
(5)公元前1600年,夏朝滅亡,桀是最後的國王
2.商湯滅夏和武王伐紂
(1)約公元前1600年,湯戰勝桀,夏朝滅亡,商朝建立
(2)經幾次遷都,最後商王盤庚遷都到殷,後人又稱商朝為殷朝
(3)公元前1046年,,紂是最後一個國王,周朝武王與商朝在牧野大戰,商朝結束
(4)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建立周朝,定都鎬,又稱鎬京,歷史上叫做西周
3.西周的分封制
(1)分封制:為了鞏固統治,西周實行分封制。(目的)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隸,分給親屬、
功臣等,封他們為諸侯。諸侯必須服從周天子的命令,向天子繳納貢品,平時鎮守疆土,戰時帶兵
隨從天子作戰。(內容)西周通過分封諸侯,開發了邊遠地區,加強了統治,成為一個強盛的國家
(2)公元前771年,周幽王烽火戲諸侯,西周滅亡
(3)西周等級示意圖:天子→諸侯→卿大夫→士→平民→奴隸
五、燦爛的青銅文化
1.青銅器的高超工藝:
(1)商朝是我國青銅文化的燦爛時期,著名青銅器有巨大的司母戊鼎和造型奇特的四羊方尊
(2)與商周同期我國西南地區的成都平原也盛行舉世聞名的「三星堆」文化
(3)我國是世界上最早發明瓷器的國家
2.農業和畜牧業的發展:
(1)夏、商、西周是以農業為主的社會,農業上已知道選種、施肥和治蟲害
(2)農業、畜牧業、手工業和商業的繁榮,形成了我國夏、商、西周燦爛的青銅文明
3.奴隸的悲慘生活:
(1)沒有人生自由,被隨意買賣轉讓(2)人牲(3)人殉
六、春秋戰國的紛爭
1.春秋爭霸
(1)公元前770年,周平王東遷洛,史稱「東周」
春秋(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奴隸社會
{
戰國(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秦始王—封建社會
(2)春秋爭霸的目的:迫使各國承認他的首領地位,成為霸主
著名霸主: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 前提:王室衰微
(3)齊桓公成為春秋時期第一個霸主的原因:{實力:發展生產、訓練軍隊、整頓內政
威望:尊王攘夷、戰爭
(4)公元7世紀後期,晉楚雙方在城濮大戰,晉軍大敗楚軍。從此,晉文公成為中原霸主
爭霸影響:①給社會帶來種種災難 ②小國被消滅了,出現了疆域較大的國家
2.戰國七雄
(1)戰國七雄目的:兼並和統一
(2)戰國七雄:齊、楚、秦、燕趙、魏、韓(東南西北到中間)
(3)著名戰役:桂陵之戰、馬陵之戰、長平之戰
七、大革命的時代
1.鐵農具和牛耕的使用:
(1)農具演變過程:石器→骨頭→青銅→鐵
(2)我國至遲在春秋末年已使用牛耕,戰國時期牛耕進一步推廣。牛耕是我國農具發展歷史上的一
次革命
(3)鐵農具的作用:鐵農具和牛耕的推廣,使土地利用率和農作物產量顯著提高
2.著名的都江堰:
設計建造者—李冰 地點—岷江 意義—消除水患、灌溉農田、天府之國
3.商鞅變法:
時間—公元前356年
內容—公元前356年,商鞅在秦孝公支持下開始變法。法令規定:國家承認土地私有,允許自由買
賣。獎勵耕戰,生產糧食布帛的人,可免除徭役;根據軍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廢除沒有
軍功的舊貴族的特權。建立縣制,由國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意義:經過商鞅變法,確立了封建制度,秦國的經濟得到發展,軍隊戰鬥力不斷加強,發展成為
戰國後期最富強的封建國家,為秦統一中國奠定了基礎
4.地主階級和農民階級的矛盾成為社會主要矛盾。我國封建社會形成了
奴隸主→地主 奴隸→農民 奴隸社會→封建社會
八、中華文化的勃興
1.文字的演變:
(1)我國有文字可考的歷史,從商朝開始
(2)商周:甲骨文→金文(銘文) 西周晚期:大篆
2.天文、歷法和醫學的成就:
(1)商朝甲骨文里有許多日食、月食的記載
(2)歷法:起源於夏朝,完善於商朝 24節氣測定於戰國
(3)春秋戰國之際的名醫扁鵲總結出望、聞、問、切
3.屈原和「鍾鼓之樂」:
戰國末期楚國的屈原—《離騷》 春秋戰國盛行「鍾鼓之樂」
九、中華文化的勃興
1.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
春秋戰國晚期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著有《論語》):
(1)思想;儒家學派的創始人,提出「仁」的學說
(2)教育:①創辦私塾 ②因材施教 ③學習態度要老老實實 ④溫故而知新
2.思想家老子:
春秋晚期的老子,是道家學派的創始人(著有《道德經》):
思想:一切事物都有對立兩面,對立的雙方可以互相轉換
3.百家爭鳴:
(1)墨家的創始人是墨子
(2)儒家在戰國時期的代表人物是孟子
(3)道家在戰國時期的代表人物是莊子
(4)法家的代表人物是戰國末期的韓非
(5)兵家的鼻祖是春秋晚期傑出的軍事家孫武(著有《孫子兵法》,是世界上最早的軍書)「知己知
彼,百戰百勝」
學派 代表人物 思想主張
墨家 墨子 他主張「兼愛」,「非攻」
儒家 孟子 孟子要求統治者用仁政治國,輕徭薄賦,主張不要過分捕撈
道家 莊子 「無為而治」
法家 韓非 他主張改革,反對空談仁義,提倡法治,提出建立君主專制中央集權的封建家
兵家 孫武 他反對空談仁義
十、「秦王掃六合」
1.秦統一六國和中央集權統治的建立: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建立起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秦朝,定都咸陽
2.鞏固統治的措施:
(1)政治:創立了一套封建專制主義的中央集權制度
(2)變化:①統一圓形方孔銅錢 ②統一度量衡 ③統一文字(小篆)(隸書)
文字變化順序:甲骨文→銘文→大篆→小篆→隸書→草書→行書→楷書
(3)思想:焚書坑儒—為了加強思想控制,秦始王接受李斯的建議,發布焚書令,規定除政府外,
民間只准留下有關醫葯、占卜和種植的書,其他書都要燒掉;以後再有談論儒家詩書的都要判
處死刑。他又把暗中批評他的一批儒生,在咸陽活埋。這就是歷史上的「焚書坑儒」
3.北築長城和開發南疆:
(1)秦始王派蒙恬修築了西起臨洮、東至遼東的「萬里長城」,它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和獨創性
的象徵
(2)秦始王派兵統一東南、嶺南等地區,興修靈渠,溝通了長江水系和珠江水系,為中原與嶺南地區
的經濟文化交流,提供了有利條件
(3)秦朝疆域廣大,東至東海,西到隴西,北至長城一帶,南達南海
秦朝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人民的封建國家,也是當時世界上的大國
十一、「伐無道,誅暴秦」
1.秦的暴政:(1)繁重的徭役 (2)賦稅沉重 (3)刑法殘酷秦二世更殘忍的統治
2.陳勝吳廣起義:(1)時間:公元前209年 (2)意義:陳勝吳廣起義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
農民起義。他們的革命首領精神,鼓舞了後世千百萬勞動人民起來反抗殘暴的統治
3.項羽、劉邦起義:公元前207年,項羽以少勝多,在巨鹿大敗秦軍主力(巨鹿之戰)—(以少勝多)
公元前207年,劉邦建立漢朝,定都長安,歷史上稱為西漢。劉邦就是漢高祖
十二、大一統的漢朝
1.文景之治:輕徭薄賦、發展農業
2. 漢武帝的大一統:
(1)措施:①政治:削弱諸侯國勢力,封國越分越小 ②思想:「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太學(太
學是我國古代的最高學府,以儒家的五經為主要材料,不學習其他各家的學說)
(2)意義:西漢進入鼎盛時期,也是中國封建時代的第一個鼎盛局面
3.東漢的統治:
(1)西漢的滅亡:公元9年
(2)東漢的建立:公元25年 劉秀/光武帝 定都洛陽
(3)光武帝末年,社會安定,經濟狀況明顯好轉,史稱這個時期的統治為「光武中興」
十三、兩漢經濟的發展
1.治理黃河和農業的進步:
(1)水利:漢武帝治理黃河 、漢明帝時王景的治理黃河
(2)農具:耕犁的進步、耬車的出現
(3)農作物:小麥、水稻、桑麻
2.絲織和冶煉技術的提高:
(1)絲織業:提花機 (2)冶鐵:東漢的南陽太守杜詩發明了水排 (3)鐵制兵器取代青銅兵器
3.加強集權的經濟措施和商業的繁榮:
(1)經濟:漢武帝時將地方的鑄幣權和鹽鐵經營權收歸中央,統一鑄造五銖錢
(2)商業:西漢的都城長安和東漢的都城洛陽被稱東西二京
城裡有專門的商業區,叫做「市」
十四、匈奴的興起及與漢朝的和戰
1.冒頓統一蒙古草原:秦漢之際,匈奴的傑出首領冒頓單於第一次統一了蒙古草原,建立起強大的國家
2.衛青、霍去病破匈奴:公元前119年,漢武帝派大將衛青、霍去病分別率領精騎出擊匈奴
3.昭君出塞:公元前1世紀中期,漢元帝將王昭君嫁給呼韓邪單於,呼韓邪單於和昭君為匈奴的友好相
處和文化交流做出了重大貢獻
4.東漢明帝派竇固、竇憲率兵反擊匈奴
十五、漢通西域和絲綢之路
1.張騫通西域:
(1)西域:兩漢時期,新疆地區和更遠的地方,稱為西域
(2)張騫通西域:①公元前138年 ②公元前119年
(3)公元前60年,西漢政府設立西域都護,總管西域事務
2.絲綢之路:
(1)這條溝通中西交通的陸上要到,就是歷史上著名的絲綢之路
(2)漢武帝以後,西漢的商人還常出海貿易,開辟了海上交通要道,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海上絲綢之路
3.班超經營西域:
(1)公元73年,東漢政府派班超出使西域
(2)班超在西域時曾派部下甘英出使大秦,公元166年,大秦出使漢朝,這是歐洲國家同我國的首次
直接交往
十六、昌盛的秦漢文化
1.紙的發明和蔡倫改進造紙術:
(1)西漢早期用麻做的紙,是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最早的紙。
(2)東漢時候,宦官蔡倫改進了造紙術,後人把這種紙叫做「蔡侯紙」
2.《九章算術》和地動儀:
(1)東漢時期的《九章算術》,是一部數學名著。
(2)東漢前期,科學家張衡製造了一種儀器,能測定地震方向,叫做地動儀。這是世界上公認的最早
的地震儀器
3.華佗和張仲景:
漢代最著名的醫學家是華佗和張仲景:
(1)華佗製成了使全身麻醉的「麻沸散」是世界醫學史上的創舉,還模仿虎、鹿、熊、猿、鳥五種禽
獸編了「五禽戲」
(2)東漢末年,張仲景寫成了《傷寒雜病論》,書中全面闡述了中醫的理論和治病原則。後世稱他為「
醫聖」
十七、昌盛的秦漢文化
1.佛教的傳入和道教的興起:
(1)佛教起源於古印度,西漢末年傳入我國中原地區。
(2)東漢時,漢明帝派人到西域求佛取經,後在洛陽修建白馬寺,它是我國最早的佛教寺院。
(3)東漢時期,道教在民間興起,創始人之一叫張陵。他尊老子為教主,稱他為「太上老君」
2.王充和《論衡》:
秦漢時期,思想家王充寫了《論衡》一書,批判迷信鬼神
3.司馬遷和《史記》:
(1)司馬遷是我國古代偉大的史學家
(2)《史記》記述了從黃帝到漢武帝時期的史事,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史記》肯定了陳勝、
吳廣反抗暴秦的首創精神,指斥了暴君、酷吏的罪惡,大膽地評論了漢武帝的功過,成為後世紀傳
體史書的典範。這部書文筆簡潔,語言生動,刻畫人物栩栩如生,又是一部優秀的文學著作
4.轟動世界的秦兵馬俑:
秦漢時期的雕塑藝術水平很高,它的傑出代表是轟動世界的秦始王兵馬俑
十八、三國鼎立
1.官渡大戰:(以少勝多)
200年,袁紹率十萬大軍,進攻曹軍,主力直逼曹軍所在地官渡,它奠定了曹操統一北方的基礎
2.赤壁之戰:(以少勝多)
時間—208年 作戰雙方:曹操、劉孫聯軍 形成了曹、孫、劉三分天下形勢
3.三國鼎立的形成:
國名 建立年代 建立者 定都地點
魏 220年 曹丕(稱帝) 洛陽
蜀(漢) 221年 劉備(稱帝) 成都
吳 222年 孫權(稱王) 建業
十九、江南地區的開發
1.西晉的興亡和內遷的各族:
(1)266年,司馬懿的孫子司馬炎篡奪了皇位,建立晉朝,定都洛陽,史稱西晉(316年滅亡)
(2)280年,三國滅亡(三國共存61年)
(3)第二代皇帝晉惠帝智力低下,無力治理國家,發生「八王之亂」
(4)從東漢末年以來,匈奴、鮮卑、羯、氐、羌等北方和西方少數民族陸續內遷,西晉初年,人數達
幾百萬,316年,內遷匈奴人的一支武裝滅亡了西晉
2.淝水之戰:(以少勝多)
(1)西晉滅亡的第二年(317年),皇族司馬睿重建晉朝,定都建康,歷史上稱為「東晉」
(2)4世紀後期,氐族人建立前秦政權
(3)383年,王苻堅徵集了八十多萬兵力,打算一舉滅亡東晉,與東晉8萬人隔淝水對峙,晉軍贏了,
統一了北方
(4)420年,大將劉裕自立為帝,國號「宋」,此後,南方經歷了四個王朝,總稱為「南朝」—宋、
齊、梁、陳
3.江南地區的開發:
(1)條件:①江南地區雨量充沛,氣候較熱,土地肥沃,具有發展農業的優越條件 ②南遷的人給江
南地區帶去了先進的生產技術和不同的生活方式 ③江南地區的戰爭相對較少,社會秩序比較安定
(2)意義:江南地區的開發對我國經濟產生了深遠影響,為經濟重心逐漸南移奠定了基礎
二十、北方民族大融合
1.北方的統一和民族的融合:
4世紀後期,我國東北地區鮮卑族的一支強大起來,建立北魏,定都平城,439年統一北方
2.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
原因:平城氣候乾旱,出產的糧食不能滿足都城眾多人口的需要,平城位置偏北,不利於北魏對中原廣
大地區的統治,也不利於鮮卑政權學習和接受漢族先進的文化
3.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
(1)歷史背景:黃河流域出現了民族融合的趨勢
(2)主要措施:在朝廷中必須使用漢語,禁用鮮卑語;官員及家屬必須穿戴漢族服飾;將鮮卑族的姓
氏改為漢族姓氏,把皇族由姓拓拔改為姓元;鼓勵鮮卑貴族與漢族貴族聯姻;採用漢族地官制、律令;
學習漢族的禮法,尊崇孔子,以孝治國,提倡尊老、養老的風氣等
(3)歷史作用:這些措施有利於北方經濟的恢復和發展,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進程,促進了民族融合
(4)後北魏分裂:北齊、北周、東魏、西魏,合成北朝
二十一、承上啟下的魏晉 南北朝文化(一)
1.祖沖之和圓周率:
(1)南朝的祖沖之是我國古代著名的數學家和天文學家,他利用「割圓術」,在世界上第一個把圓
周率的數值計算到小數點後的第7位,這項成果領先世界近一千年
(2)祖沖之寫了一部數學著作《綴術》
2.賈思勰和《齊民要術》:
(1)北朝的賈思勰是我國歷史上著名的農學家,著有《齊民要術》
(2)《齊民要術》是我國現存的第一部完整的農家科學著作,在世界農學史上佔有重要地位
3.酈道元和《水經注》:
北魏的酈道元是我國古代傑出的地理學家,他寫的《水經注》是一部綜合性的地理學專著,全書以注
錄水道系統為綱,詳細地介紹了江河流經地區的山川城鎮、地形物產、風土人情、歷史古跡等
二十二、承上啟下的魏晉 南北朝文化(二)
1.大放光彩的書畫藝術:
(1)東晉的王羲之的代表作《蘭亭序》,有「天下第一行書」的美譽,後被稱「書聖」
(2)東晉的顧愷之是著名的畫家,代表作有《女史箴圖》和《洛神賦圖》
(3)人稱顧愷之有「三絕」,及才絕、畫絕、和痴絕
2.佛教的盛行和《神滅論》:
南朝的思想家范縝,他撰寫的《神滅論》,它記錄了統治階級利用佛教欺騙人民的事實,系統的闡述
了無神論思想
3.輝煌的石窟藝術:
北朝兩大石窟:山西大同的雲岡石窟、河南洛陽的龍門石窟

❹ 什麼字體注冊商標不侵權

法律分析:企業在申請商標時,使用不會涉及版權糾紛的普通字體,例如宋體、黑體、仿宋、隸書、楷書等。這些字體在我們安裝系統的時候是電腦自帶的,也就是字體的使用權已經隨著電腦和操作系統給予用戶了,再用就不算侵權。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百二十條 民事權益受到侵害的,被侵權人有權請求侵權人承擔侵權責任。

第一百八十三條 因保護他人民事權益使自己受到損害的,由侵權人承擔民事責任,受益人可以給予適當補償。沒有侵權人、侵權人逃逸或者無力承擔民事責任,受害人請求補償的,受益人應當給予適當補償。

第一千一百六十七條 侵權行為危及他人人身、財產安全的,被侵權人有權請求侵權人承擔停止侵害、排除妨礙、消除危險等侵權責任。

第一千一百六十八條 二人以上共同實施侵權行為,造成他人損害的,應當承擔連帶責任。

❺ 初一歷史復習提綱

七年級上冊復習提綱

★公元前,公元後。1世紀=100年。1年代=10年。前20年為初,後10年為末。

第一課中華大地的遠古人類

★元謀人,距今約170萬年,雲南元謀,長江流域。日前我國境內已知最早的人類。

★我國是世界上發現原始人類遺跡最多的國家。

★北京人,距今約70—20萬年,北京周口店,黃河流域。還保留著猿的一些體質特徵。上肢發展較快以及腦的進化,說明勞動在從猿到人的進化過程中起了重要作用。已經使用天然火。群居生活(人類最原始的社會組織形式)。使用打制石器。

★山頂洞人,距今約1萬8千年,北京周口店,黃河流域。和現代人已經沒有多大區別。已經能夠人工取火。氏族生活。使用磨製石器,有了裝飾品。

第二課星羅棋布的氏族聚落

★半坡聚落,距今約6000多年,陝西西安,黃河流域。半地穴式房屋。種植粟(我國是最早種植粟的國家之一)。普遍使用磨製石器(鑽孔石斧)、使用弓箭。陶器是主要用具(魚紋彩陶盆)。

★河姆渡聚落,距今約7000年,浙江餘姚,長江流域。干欄式房屋。種植水稻。普遍使用磨製石器,骨耜。陶器是主要用具(刻畫豬紋黑陶缽)。

★大汶口原始居民,距今約四五千年,山東大汶口,黃河流域。產生了貧富分化。

★材料閱讀——人類走出洞穴蓋房定居有什麼重要意義:使人類已過上定居生活,擺脫了對自然的依賴,改善了生存環境,擴大了活動空間,提高了生活質量。

第三課傳說時代的文明曙光

★炎帝和黃帝是黃河流域的部落聯盟首領。炎帝(神農氏),改進農具、教人農耕、發明醫葯、發明陶器、開辟集市。(農業和醫葯學的創始人)。黃帝(軒轅氏),造出宮室、車船、兵器、衣裳、讓下屬官員發明文字、歷法、算術和音樂。

炎黃聯合戰蚩尤——炎帝和黃帝之戰(阪泉之戰)——炎黃走向聯合——形成華夏族的主體。炎帝和黃帝被尊奉為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

★堯舜「禪讓」——民主推舉產生部落聯盟首領。大禹治水——築堤堵水和疏通河道結合。

第五課夏商西周的更迭

★約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我國歷史上第一個國家,都陽城。我國古代社會進入了文明時代。禹傳子,啟開始了「家天下」的王位世襲制,王位世襲制代替了禪讓制。

約公元前1600年,湯建立商朝,都亳。約公元前1300年,盤庚遷殷。

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11世紀),牧野之戰,周武王建立周朝,都鎬京。史稱西周。

公元前771年(公元前8世紀),犬戎殺死周幽王。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遷都洛邑,史稱東周。

★世襲制代替了禪讓制,是原始社會後期貧富分化的出現和私有制產生的必然結果。由「公天下」到「家天下」是歷史的進步。

★夏朝和商朝的最後一位國王桀和紂的滅亡: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荒淫無道,暴虐成性的國君必將被人民所拋棄。

第六課夏商西周的社會與國家

★西周的分封制:封建親戚,以藩屏周。

★分封制的目的:鞏固對周邊的統治。

★分封制的內容:授民授疆土。諸侯的義務。

★分封制的作用及影響:加強了周王室與諸侯國的經濟、文化聯系。密切了西周與周邊各少數民族的關系,推動了邊遠地區的經濟開發和文化發展。鞏固了國家的統治。

★西周社會的三個等級貴族(周王、諸侯卿大夫、士)是統治階級、平民和奴隸是被統治階級。

★統治人民的手段:禮儀教化(懷柔政策),軍隊刑法(暴力鎮壓)。

第七課春秋五霸與戰國七雄

★春秋時間: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春秋五霸:齊桓公、宋襄公、晉文公、秦穆公、楚莊王(吳王闔閭、越王勾踐)。

1、齊桓公稱霸原因:東方大國;管仲改革;「尊王攘夷」

標志:公元前651年,葵丘會盟

2、晉楚爭霸:晉文公城濮之戰退避三舍;楚莊王問鼎中原(邲之戰)。

3、吳越爭霸:勾踐卧薪嘗膽

★戰國時間: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戰國七雄:東南西北到中間,齊楚秦燕趙魏韓。

合縱:六國南北聯合共同抗秦。

連橫(張儀):秦利用六國矛盾遠交近攻,各個擊破。朝秦暮楚。

第八課鐵器牛耕引發的社會變革

★春秋時期,鐵農具廣泛應用與農業生產。

★戰國時期,牛耕的到推廣。(開始使用兩牛牽引的犁進行耕作)

★春秋戰國時期鐵器牛耕的使用和推廣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千藕其耘」的耕作方式被打破,使個體生產成為可能。「公作則遲,分地則速」。個體小農逐漸成為社會的基本生產單位。新興地主階級開始登上歷史舞台。

★商鞅變法:公元前356年,秦孝公

★原因:1.戰國時期各國競相改革的現實壓力。

2.秦國富國強兵的需要

3.秦孝公的支持

4.商鞅的堅持不懈

★內容:1、編制戶口,加強刑罰;推行縣制;(作用:加強中央集權)

2、獎勵生產;承認土地私有;統一度量衡;(作用:富國)

3獎勵軍功(作用:強兵)

★作用:經過變法,秦國富強起來,國力大增,為以後兼並六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成敗的評價:一場改革的成功或失敗的標准,不在於實施變法的人的生與死,而在於變法的目的是否達到。商鞅最後被處死了,但變法取得了成功。因為經過商鞅變法,秦國發展成為戰國後期最富強的封建國家。

★啟發:改革措施要正確、改革應順應歷史潮流。

第九課甲骨文與青銅器

★商代刻在龜甲、獸骨上的文字被稱為甲骨文。

★我國有文字可考的歷史從商朝開始。

★漢字的演變:甲骨文—金文(或銘文)——隸書——楷書。

★甲骨文的價值:1.對於研究商代的歷史有重要價值。

2.甲骨文是一種比較成熟的文字,今天的漢字與甲骨文有著淵源關系。

★青銅:銅、錫、鉛的合金。

★司母戊鼎是目前世界上已發現的最大的青銅器。發現於殷墟(河南安陽),它形制雄偉,氣勢宏大,紋飾華麗,工藝高超,體現了庄嚴凝重的風格。高1.33米,長1.10米,寬0.78米,重875公斤。

第十課思想的活躍與百家爭鳴

★孔子:儒家學說創始人。《論語》

偉大的思想家:核心思想:仁、禮。在政治上提倡為政以德、以禮治國。

偉大的教育家:創辦私學;

教育對象:有教無類;

學習方法:獨立思考;

教育方法:因材施教。

★百家爭鳴:墨家:「兼愛」「非攻」「節用」。

法家:「法治」,加強中央集權。

儒家:「仁政」「民貴君輕」。

道家:道法自然。人應該與自然和諧發展。(教材53頁諸子百家簡表)

★百家爭鳴出現的原因:

1、春秋戰國時期,生產力的飛速發展(根本原因)

2、社會急劇變化,大動盪大變革。

3、各國諸侯爭奪霸權,招攬人才的需要。

4、私學興盛各派文人游說講學,相互抨擊,推動思想發展。

★作用:各家相互辯駁、相互影響,有力的促進了思想文化的發展。

★韓非的法家思想在戰國時期最有用:戰國時期,我國處於奴隸制進一步崩潰和封建制度初步形成的大變革時期。在這種形勢下,韓非子提出歷史是向前發展的,後必勝今;建立君主專制的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法治」等思想符合當時歷史發展趨勢,又符合封建統治者建立中央集權的需要。秦統一前後的許多措施,就是韓非子理論的應用和發展。

★損害公物/治理班級:自我教育、自我反省能及時解決問題是最好的方法;說服教育是解決問題的主要方法;懲罰不是萬能的,只是解決問題的輔助手段。三者都有合理的成分,但都不是絕對有效的,不應該互相排斥、互相對立。不同的方法適用於不同的對象,不同階段不同方法發揮的作用不同。

第11課先民的智慧與創造

★都江堰:戰國秦國李冰父子,岷江流域。

★三大工程:「分水魚嘴」(是江水分為內江與外江)「飛沙堰」(防洪、排沙)「寶瓶口」(控制引水量)。

★作用(為什麼都江堰能夠於2000年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1、維護了生態平衡,體現了人與自然的和諧;

2、我國古代規模最大、效益最好、歷時最久的水利工程,至今仍發揮著重要作用。

3、代表了我國當時的水利工程的先進水平,是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

★編鍾:湖北隨州戰國曾侯乙墓編鍾。表明兩千多年前,我國的音樂文化已達到很高水平。

第13課秦帝國的興亡

★秦的統一:公元前260年秦趙長平之戰。六國無力抵禦秦國的攻勢。

★公元前230—221年,嬴政先後兼並韓趙魏楚燕齊。建立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權國家秦朝,都咸陽。

★秦的滅亡:公元前209年夏,陳勝吳廣大澤鄉起義。「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我國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農民戰爭,沉重打擊了秦朝的殘暴統治。

公元前207年,項羽巨鹿之戰。劉邦攻取咸陽,秦朝滅亡。

公元前206—202年,楚漢之爭。劉邦建立漢朝,都長安。西漢開始。

★秦統一背景(條件):⑴戰國以來,統一成為大勢所趨。⑵商鞅變法以後,秦國成為七國中實力最強的國家,為統一奠定了堅實的基礎。⑶長平之戰後六國再無力抵禦秦的攻勢。⑷秦始皇的雄才大略。

★秦統一意義:⑴結束了春秋戰國以來諸侯割據混戰的局面,建立了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權國家,將中國歷史推進到一個嶄新的階段。⑵秦統一後,人民可以有一個比較安定的環境從事生產。⑶秦王朝推行了許多消除分裂因素的措施,增強了各地區的經濟、文化聯系,這些措施沿襲了兩千多年,為我國的長期統一奠定了基礎。

❻ 新生兒現在上戶口兩個字名字上不了嗎

兩個字能上戶口。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五章第九十九條規定:

公民享有姓名權,有權決定、使用和依照規定改變自己的姓名,禁止他人干涉、盜用、假冒。

公安局只是建議不用兩個字的名字,兩個字的名字的人太多,容易造成重復,但是法律上並沒有相應的條款對此進行規定。 但是一旦重名次數過多,戶籍管理部門有權拒絕錄入該名字。

(6)民法典楷書擴展閱讀:

取名不能使用生僻字:

1、是音義不全的字,字典上面有形,但有音無義或有義無音,這些字多半是在字典收字時橫向合並或歷時傳承時整理不徹底或傳抄錯訛造成的。

有的字可能在哪個碑石或手抄書上偶然出現了一次,也有些可能從來就沒有用過。這種字害得一些文字學家和文獻學家花很大的功夫一個字一個字去考證,其實,考出來也不會有太大用處,不過是一堆「死字」。

2、是指已經被現代楷書取代了的古文字隸定字形或者過渡字形。隸定字形是為了在稱說古文字原形時對它進行描寫的,這些字在隸變以後還有一個通行的傳承字,例如:「」是「畝」的古文隸定字,既然有「畝」,何必用「」。

過渡字形是一些字書為了講解其它的字而設的,比如:「圥」可以構成「坴」,「坴」又可以構成「陸(陸)」、「睦」,《說文解字》就保留了「圥」。

3、就是不通行的異構字和異寫字。和規範字音義全同只是寫法不同的字叫異寫字,音義全同而結構和它不一樣的字叫異構字。

4、就是適應某一種方言的方音製造的方言字。香港的某些報紙充滿了這種字。

比如,「卡片」的「卡」,在香港寫作一個「口」加一個「吉」。「吉」的古音的聲母的確是犤K犦,粵語保留的是古音,但是到了別的方言區,大部分「吉」和「卡」不同音了,它只適應廣東話,所以很難認。

❼ 初一歷史復上習資料和初二初三的

上網搜搜啊

❽ 收據和收條有差別嗎

可以做為證據的。廣義來講,收據就是大家習慣上說的收條。但一般嚴格來說,收據更正規規范一些,收條就是比較隨便的。比如你上面這個,紙張也隨便撕一塊,格式也是大致那麼回事。一般稍正規點的收據都是文具店買來那種幾聯在一起的單據紙,書寫正規楷書,加蓋公章和經手人章。書寫嚴格按公文格式等

熱點內容
助產假勞動法 發布:2025-01-10 21:31:58 瀏覽:223
律師私章樣式 發布:2025-01-10 21:12:08 瀏覽:845
行政法學第19章在線測試 發布:2025-01-10 20:54:56 瀏覽:363
道德經全文pdf 發布:2025-01-10 20:19:12 瀏覽:210
中政律師 發布:2025-01-10 19:29:49 瀏覽:247
民法59條 發布:2025-01-10 19:24:10 瀏覽:850
民法典有幾個編 發布:2025-01-10 19:19:47 瀏覽:134
法院延期開庭申請書 發布:2025-01-10 18:27:13 瀏覽:688
法學專業實習日誌 發布:2025-01-10 18:20:31 瀏覽:726
法律法規和規章三者的區別 發布:2025-01-10 17:27:28 瀏覽: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