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執行權
⑴ 司法執行是什麼意思
法律分析:法院按照法定程序,運用國家強制力量,根據發生法律效力文書明確具體的執行內容,強制民事義務人完成其所承擔的義務,以保證權利人的權利得以實現。發生法律效力的文書包括但不限於以下幾種:民事判決書、實現擔保物權裁定、確認調解協議裁定、支付令等。它們一經生效,義務人即應自動履行。如拒不履行,權利人可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提出申請的權利人稱申請人,被指名履行義務的人稱被執行人。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條 人民法院的判決、裁定有能力執行而拒不執行,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罰金。
⑵ 最高人民法院執行權
以下是關於最高人民法院執行權的有關內容為了促進執行權的公正、高效、規范、廉潔運行,實現立案、審判、執行等機構之間的協調配合,完善執行工作的統一管理,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和有關司法解釋的規定,提出以下意見。 一、關於執行權分權和高效運行機制 1、執行權是人民法院依法採取各類執行措施以及對執行異議、復議、申訴等事項進行審查的權力,包括執行實施權和執行審查權。 2、地方人民法院執行局應當按照分權運行機制設立和其他業務庭平行的執行實施和執行審查部門,分別行使執行實施權和執行審查權。 3、執行實施權的范圍主要是財產調查、控制、處分、交付和分配以及罰款、拘留措施等實施事項。執行實施權由執行員或者法官行使。 4、執行審查權的范圍主要是審查和處理執行異議、復議、申訴以及決定執行管轄權的移轉等審查事項。執行審查權由法官行使。 5、執行實施事項的處理應當採取審批制,執行審查事項的處理應當採取合議制。 6、人民法院可以將執行實施程序分為財產查控、財產處置、款物發放等不同階段並明確時限要求,由不同的執行人員集中辦理,互相監督,分權制衡,提高執行工作質量和效率。執行局的綜合管理部門應當對分段執行實行節點控制和流程管理。 7、執行中因情況緊急必須及時採取執行措施的,執行人員經執行指揮中心指令,可依法採取查封、扣押、凍結等財產保全和其他控制性措施,事後兩個工作日內應當及時補辦審批手續。 8、人民法院在執行局內建立執行信訪審查處理機制,以有效解決消極執行和不規范執行問題。執行申訴審查部門可以參與涉執行信訪案件的接訪工作,並應當採取排名通報、掛牌督辦等措施促進涉執行信訪案件的及時處理。 9、繼續推進全國法院執行案件信息管理系統建設,積極參與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執行信息部門應當發揮職能優勢,採取多種措施擴大查詢范圍,實現執行案件所有信息在法院系統內的共享,推進執行案件信息與其他部門信用信息的共享,並通過信用懲戒手段促使債務人自動履行義務。 二、關於執行局與立案、審判等機構之間的分工協作 10、執行權由人民法院的執行局行使;人民法庭可根據執行局授權執行自審案件,但應接受執行局的管理和業務指導。1 1、辦理執行實施、執行異議、執行復議、執行監督、執行協調、執行請示等執行案件和案外人執行異議之訴、申請執行人執行異議之訴、執行分配方案異議之訴、代位析產之訴等涉執行的訴訟案件,由立案機構進行立案審查,並納入審判和執行案件統一管理體系。人民法庭經授權執行自審案件,可由其自行辦理立案登記手續,並納入執行案件的統一管理。1 2、案外人執行異議之訴、申請執行人執行異議之訴、執行分配方案異議之訴、代位析產之訴等涉執行的訴訟,由人民法院的審判機構按照民事訴訟程序審理。逐步促進涉執行訴訟審判的專業化,具備條件的人民法院可以設立專門審判機構,對涉執行的訴訟案件集中審理。案外人、當事人認為據以執行的判決、裁定錯誤的,由作出生效判決、裁定的原審人民法院或其上級人民法院按照審判監督程序審理。1 3、行政非訴案件、行政訴訟案件的執行申請,由立案機構登記後轉行政審判機構進行合法性審查;裁定準予強制執行的,再由立案機構辦理執行立案登記後移交執行局執行。1 4、強制清算的實施由執行局負責,強制清算中的實體爭議由民事審判機構負責審理。1 5、訴前、申請執行前的財產保全申請由立案機構進行審查並作出裁定;裁定保全的,移交執行局執行。1 6、訴中財產保全、先予執行的申請由相關審判機構審查並作出裁定;裁定財產保全或者先予執行的,移交執行局執行。1 7、當事人、案外人對財產保全、先予執行的裁定不服申請復議的,由作出裁定的立案機構或者審判機構按照民事訴訟法第九十九條的規定進行審查。當事人、案外人、利害關系人對財產保全、先予執行的實施行為提出異議的,由執行局根據異議事項的性質按照民事訴訟法第二百零二條或者第二百零四條的規定進行審查。當事人、案外人的異議既指向財產保全、先予執行的裁定,又指向實施行為的,一並由作出裁定的立案機構或者審判機構分別按照民事訴訟法第九十九條和第二百零二條或者第二百零四條的規定審查。1 8、具有執行內容的財產刑和非刑罰制裁措施的執行由執行局負責。1 9、境外法院、仲裁機構作出的生效法律文書的執行申請,由審判機構負責審查;依法裁定準予執行或者發出執行令的,移交執行局執行。20、不同法院因執行程序,執行與破產、強制清算、審判等程序之間對執行標的產生爭議,經自行協調無法達成一致意見的,由爭議法院的共同上級法院執行局中的協調指導部門處理。2 1、執行過程中依法需要變更、追加執行主體的,由執行局按照法定程序辦理;應當通過另訴或者提起再審追加、變更的,由審判機構按照法定程序辦理。2 2、委託評估、拍賣、變賣由司法輔助部門負責,對評估、拍賣、變賣所提異議由執行局審查。2 3、被執行人對國內仲裁裁決提出不予執行抗辯的,由執行局審查。2 4、立案、審判機構在辦理民商事和附帶民事訴訟案件時,應當根據案件實際,就追加訴訟當事人、申請訴前、訴中和申請執行前的財產保全等內容向當事人作必要的釋明和告知。2 5、立案、審判機構在辦理民商事和附帶民事訴訟案件時,除依法缺席判決等無法准確查明當事人身份和地址的情形外,應當在有關法律文書中載明當事人的身份證號碼,在卷宗中載明送達地址。2 6、審判機構在審理確權訴訟時,應當查詢所要確權的財產權屬狀況,發現已經被執行局查封、扣押、凍結的,應當中止審理;當事人訴請確權的財產被執行局處置的,應當撤銷確權案件;在執行局查封、扣押、凍結後確權的,應當撤銷確權判決或者調解書。2 7、對符合法定移送執行條件的法律文書,審判機構應當在法律文書生效後及時移送執行局執行。 三、關於執行工作的統一管理2 8、中級以上人民法院對轄區人民法院的執行工作實行統一管理。下級人民法院拒不服從上級人民法院統一管理的,依照有關規定追究下級人民法院有關責任人的責任。2 9、上級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本轄區的執行工作情況,組織集中執行和專項執行活動。30、對下級人民法院違法、錯誤的執行裁定、執行行為,上級人民法院有權指令下級人民法院自行糾正或者通過裁定、決定予以糾正。3 1、上級人民法院在組織集中執行、專項執行或其他重大執行活動中,可以統一指揮和調度下級人民法院的執行人員、司法警察和執行裝備。3 2、上級人民法院根據執行工作需要,可以商政府有關部門編制轄區內人民法院的執行裝備標准和業務經費計劃。3 3、上級人民法院有權對下級人民法院的執行工作進行考核,考核結果向下級人民法院通報。
⑶ 法院是做什麼的
法院是國家審判機關,其組織體系是:地方各級人民法院、專門人民法院和最高內人民法院。各級各類人民法容院的審判工作統一接受最高人民法院的監督。地方各級人民法院根據行政區劃設置,專門法院根據需要設置。
(一)審判法律規定,基層人民法院應當依法在職權范圍內受理和受理的自訴和公訴的刑事、民事、行政等第一審案件。
(二)依法行使司法執行權和司法決定權。
(三)依法決定國家賠償。
(四)行使審判監督職能。
(五)研究、徵集對法律、法規、規章草案的意見;對案件人民法院報審理中發現的問題提出司法建議。
(六)負責指導全縣(區)法院思想政治工作、教育培訓工作;按照許可權管理法官及其他人員;協助管理下屬法院機構、人員編制工作;主管全縣(區)法院監察工作。
(七)結合審判工作宣傳法制,教育公民自覺遵守憲法和法律。
(八)協調、管理、監督民眾陪審員和調解員的各項工作。
(九)承辦其他應由基層法院負責的工作。
⑷ 國家計劃編制權和執行權屬於
行政性的權力。
由政府享有。
強制執行權又稱執行權、司法執行權、國家執行權,顧名思義,當屬「權力(power)」的范疇,而權力最主要是一種支配力,體現為「一種組織性之支配力??是制定法律、維護法律與運用法律之力」。
計劃編制權是編制、審查和批准計劃的許可權。中國憲法第89條規定,編制和執行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是國務院的職權。第62條規定,審查和批准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和計劃執行情況的報告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職權。
⑸ 請問在司法所雙方達成協議後,有一方未履行,司法所是否可以強制執行
司法所調解協議不能強制執行,他是民事行為,不是司法行為
如果達成協議後,到法院申請司法確認的,不執行就可以申請強制執行。
目前只能起訴他
⑹ 司法執行是什麼意思
凍結屬於財產保全的一種措施。財產保全裁定的效力至生效法律文書執行時止。如果訴訟過程中需要解除保全措施的,法院應及時作出裁定解除保全裁定,如財產保全的原因和條件發生變化,不需要保全的;被申請人提供相應擔保的;訴前保全的申請人在30日內未提起訴訟的等。
但需要注意的是,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民事執行中查封、扣押、凍結財產的規定》,凍結銀行存款及其他資金的期限不得超過六個月,查封、扣押動產的期限不得超過一年,查封不動產、凍結其他財產權的期限不得超過二年。
查封期限屆滿後,財產續行查封需經相關申請執行人依法提出續封的申請,才能繼續保全,否則將自動解除。人民法院採取保全措施後,有以下情況的,應當解除保全措施:
1.財產保全的原因和條件不存在或者情況發生了變化。比如,被申請人已主動將申請人請求的標的物提交人民法院保管;又如,人民法院裁定採取保全措施後,被申請人自行履行了義務;再如,申請人向人民法院聲明放棄請求權。
2.被申請人提供擔保的。人民法院裁定採取保全措施後,如果被申請人提供了擔保,人民法院認為此擔保可以滿足申請人一方的權利請求,應當解除對被申請人財產的保全措施。
3.訴前財產保全的申請人在人民法院採取保全措施後15日內不起訴的。訴前保全是一種臨時性措施,人民法院採取訴前保全措施後,申請人應抓緊時機與被申請人解決民事糾紛,不能解決的,應當及時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在法定期間不提起訴訟,又不撤銷保全申請的,人民法院應當依職權解除財產保全,以免被申請人因保全時間過長而擴大經濟損失。法院要依法定程序才能凍結訴訟當事人的銀行卡,不能隨便凍結別人銀行卡,更不能凍結與案件無關的其它人的銀行卡。
《民事訴訟法》 第一百條:人民法院對於可能因當事人一方的行為或者其他原因,使判決難以執行或者造成當事人其他損害的案件,根據對方當事人的申請,可以裁定對其財產進行保全、責令其作出一定行為或者禁止其作出一定行為;當事人沒有提出申請的,人民法院在必要時也可以裁定採取保全措施。
第一百零三條:財產保全採取查封、扣押、凍結或者法律規定的其他方法。人民法院保全財產後,應當立即通知被保全財產的人。
財產已被查封、凍結的,不得重復查封、凍結。
第二百四十二條:被執行人未按執行通知履行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人民法院有權向有關單位查詢被執行人的存款、債券、股票、基金份額等財產情況。人民法院有權根據不同情形扣押、凍結、劃撥、變價被執行人的財產。人民法院查詢、扣押、凍結、劃撥、變價的財產不得超出被執行人應當履行義務的范圍。
⑺ 什麼叫執行權
民事執行權包含執行實施權與執行裁判權。前者是行政性的,後者則是司法性的。無論在量上還是在質上,任何一種執行權都是不可忽略的。它們也並沒有融合成一個所謂的有機體。民事執行權的運行模式關乎民事執行的效率。
中國在改革中引入新的運行模式,所以,理性分析、借鑒國外的運行模式,審慎對待某些較為流行的改革主張就顯得十分重要。自改革開放以來,民事執行權是中國司法改革和實踐中的一個熱點和難點問題,理論界和實務界都進行了大量有益的探索和實踐,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卻無法扭轉「執行難」的被動局面。
民事執行權仍應由人民法院行使。主張司法僅管裁判,不管執行,執行由公安機關等部門行使。此種觀點不無道理,但從中國的情況來看,裁判和執行聯系密切。在執行過程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爭紛,如執行債務人對執行提出異議,則需要由法官裁決。若將民事執行配置在行政部門,如將執行異議的裁決也交由行政部門,這就與行政部門的職責不相符合。如將其提交給法院裁決,就會影響效率。所以,法院仍應負責執行。不過,執行庭的工作人員與業務庭的審判員在業務方面的要求應有所區別。
設置專門執行法院的主張可以說是一種富有創意的設想,有助於提高執行機構以及執行工作的社會地位,增強執行工作的獨立性;便於在進行充分理性設計的基礎上,革除現有體制的積弊。但是建立執行法院是一項帶根本性的重大變革,其可行性受到更多條件的制約,觸動司法體制太深、落實難度很大。國外只是極個別國家在普通法院系統之外設立執行法院,在中國尚缺乏設立專門的執行法院的可行性。將民事執行實施權交由行政機關行使固然可以減輕人民法院負擔,但將屬於司法權定位及司法強制權性質的民事執行權交由行政機關行使,缺乏理論上的支撐。從實踐看其弊端是難以克服「執行難」中的症結,即地方保護主義和部門保護主義。法院作為司法機關,在我國憲法制度下,獨立於政府,其在行使民事執行權時,也有一定的超脫性,對於地方保護主義具有一定的抗衡力。如將民事執行權交由行政機關行使,由於行政機關對政府的法定和天然的依附性,抗衡地方保護主義的能力可能會大大降低,更不利於執行難的解決。
希望可以幫到你!
⑻ 執行權是司法權嗎
不是。強制來執行權又稱執源行權、司法執行權、國家執行權,顧名思義,當屬「權力(power)」的范疇,而權力最主要是一種支配力,體現為「一種組織性之支配力……是制定法律、維護法律與運用法律之力」。當然,權力也可以視為「強制推行自己的意志的能力和可能性」。相對於立法權、行政權、司法權而言,強制執行一權是一種下位的權力。
強制執行權是國家執行機關根據申請執行人的申請或法律授權機關的移送,依照法定的程序,運用國家強制力作出執行實施及執行裁決行為,強制義務人履行義務以實現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的權利的權力。
司法權是指特定的國家機關通過開展依其法定職權和一定程序,由審判的形式將相關法律適用於具體案件的專門化活動而享有的權力。它從廣義上看是包括檢察院在內的,但目前通說認為,人們提到的「司法權」多指狹義司法權,即雖包括檢察權在內、但卻明顯偏重於審判權,或僅僅指審判權(即以法院為相應機關)而言。
⑼ 司法強制執行力於行政強制執行力 各是什麼區別是什麼
司法強制執行力:法院的執行組織,依照法定的程序,行使司法執行權,強制義務人履行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人民法院的判決、裁定或其他法律文書所確定的義務的活動所產生的法律效力。
行政強制執行力:法院和行政機關對於作為行政法律關系中的義務主體的行政相對人不履行其應當履行地的義務採取強制措施,迫使其履行義務或者達到與履行義務相同狀態所產生的 法律效力。
1.決定主體並且執行主體不同:前者只有法院作出,後者既有法院又有行政機關作出;
2.執行依據不同:前者包括法院的裁判文書、仲裁裁決書和公證債權文書,後者則包括法院的行政判決書、裁定書,以及行政機關製作的行政決定書、命令書等;
3.授權法律不同:前者是民事訴訟法,後者是行政訴訟法;
4.目的結果不同:前者目的是強制義務人履行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法院的判決、裁定或其他法律文書所確定的義務,後者目的是強制義務人履行行政法中所規定的義務或者達到與履行義務相同狀態
5.執行對象不同:前者的執行對象多為財產權,後者的執行對象既有財產權也包括人身權;
6.申請主體不同:前者多為民法中的債權人,後者行政機關可以向法院申請,也可以不申請就執行
7.可否和解不同:前者在強制執行中可以和解,後者在強制執行中一般不得和解;
8.可否救濟不同:前者多為終審判決的執行,一般不會有救濟渠道,後者在強制執行後可以申請行政復議,但復議期間不得停止強制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