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局調解中心
Ⅰ 司法局調解員是做什麼的,待遇怎麼樣,有沒有發展前途,很急,已經畢業要上班了,謝謝!!
准確的說是基層司法所的調解員,主要就是調解民事糾紛之類的,至於前途的話,如果你用功考個律師證,將來做律師也不錯啊。我在司法所做了快10年了。79913360
Ⅱ 司法所和調解委員會職能有什麼不同
司法抄所是司法行政機關最基層襲的組織機構,是縣(區、市)司法局在鄉鎮(街道)的派出機構,負責具體組織實施和直接面向廣大人民群眾開展基層司法行政各項業務工作。
人民調解委員會是我國基層解決人民內部糾紛的群眾性自治組織。人民調解委員會在城市
以居民委員會為單位,農村以村民委員會為單位建立.
Ⅲ 調解中心處理爭議是有效的嗎調解結果會不會不被承認
調解組織和調抄解工作室是獲司法局或法院認可成立的具備中立性和權威性的組織。廣發銀行成立的調解中心是搭建廣發客戶與這些調解組織的聯系機制,調解組織和調解工作室是秉承中立原則進行調解,調解結果是基於雙方平等自願的基礎上達成的,可以申請獲得法院的司法確認,具備法律效力,獲得司法確認後可以獲得強制執行力。所以不必擔心結果不被承認。
Ⅳ 司法所和人民調解委員會是什麼關系
司法所是管理和指導人民調解委員會的,調解委員會分,村級人民調解委員會和鄉級人民調解委員會,鄉級調委會的人員就是司法所的人一套人馬兩個牌子
Ⅳ 司法所和調解委員會職能的什麼不同
司法所是司法行政機關最基層的組織機構,是縣(區、市)司法局在鄉鎮(街道)的派出機構,負責具體組織實施和直接面向廣大人民群眾開展基層司法行政各項業務工作。
1、指導管理人民調解工作,參與調解疑難、復雜民間糾紛;
2、組織開展對社區服刑人員的管理、教育和幫助;
3、指導管理基層法律服務工作;
4、協調有關部門和單位開展對刑釋解教人員的安置幫教工作;
5、組織開展法制宣傳教育工作;
6、組織開展基層依法治理工作,為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依法行政、依法管理提供法律意見和建議;
7、協助基層政府處理社會矛盾糾紛;
8、參與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
9、完成上級司法行政機關和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交辦的維護社會穩定的有關工作。
人民調解委員會是我國基層解決人民內部糾紛的群眾性自治組織。人民調解委員會在城市
以居民委員會為單位,農村以村民委員會為單位建立.其任務是:
(1)及時發現糾紛,迅速解決爭端.
(2)防止矛盾激化,預防,減少犯罪的發生.
(3)積極為城市,農村經濟體制改革服務
.(4)進行社會主義法制宣傳教育
.(5)教育挽救失足青少年.
(6)推動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
人民調解委員會不是國家司法機關的組成部分,也不是一級行政組織,它的活動及結果不具有法律和行政的強制性.
Ⅵ 去司法局調解矛盾需要注意些什麼
1、調解員調解糾紛時,首先應取得他們的信任。要讓糾紛當事人相信你是善意的,是以關心、愛護他們為出發點的,必須經過感情上的交流,以引起其心理上的震撼。從而對你產生感激、愛戴、依賴之情。在此基礎上你就可以大膽的擺事實、講道理,以理服人,做到情理相通。
2、認真分析案情深入案情。對有些當事人僅憑口頭說服教育效果並不明顯。在不涉及第三人隱私、秘密的前提下,向當事人舉例介紹已結案的相類似的案例,並對其案例進行認真的剖析,讓當事人加深如果不接受調解採取訴訟的結果,和對訴訟需要的人力、物力的認識。促使當事人選擇對自己最有利的方式達成協議。
3、對不太復雜的糾紛案件,要直奔主題,在詢問、調查情況告一段落,對糾紛有明確認識後,即把糾紛雙方當事人召集一起,當面鑼、對面鼓。把矛盾揭開,當場解決。
4、對於當事人之間情緒比較對立、調解基礎較差的案件,可以將一方的調解意見單獨傳達給對方,進行講法律、說道理並聽取意見,了解當事人真正的意圖,掌握當事人心態。 5、在調解矛盾糾紛時機尚不成熟時,可緩和處理。先把糾紛雙方的情緒安定下來,然後再擇機處理,當然,緩和處理不是把糾紛撇開不管、坐等時機到來,而是積極創造條件迎接時機的到來。但這必須是糾紛已經處在比較穩定的狀態,暫緩處理才不會出大問題。
6、在尊重雙方當事人。通過調解協商,引導矛盾糾紛的雙方,各自退讓一步,達成彼此可以接受的協議。這種調解方法的關鍵是要找到協調糾紛雙方的適度點。所謂適度點就是雙方可能接受調解的起碼要求。即:因勢、因時、因地、靈活掌握。
7、在對案情和當事人的申請意圖明了之後,根據具體案情,提供幾套不同的調解方案,供當事人自已選擇。當事人限於文化水平和法律知識等因素,無法提出更好的維護自身權益的調解方法時,關鍵是要在公平、公正的前提下進行。另外,在當妻人意見分歧較大的案件中,結合案情,提出更可行更易於為雙方當事人接受的方案。
8、調解不應有次數的限制,在當事人提出初步調解意見後,如果分歧較大,可以給當事人必要的考慮和咨詢了解時間後,再次進行調解,調解中調解點要從當事人的角度 做耐心細致的說服工作。同時在有可能的情況下,為他們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Ⅶ 調解辦屬於哪個部門
調解辦是屬於基層來法院管理自的群眾組織,全稱人民調解委員會
人民調解委員會是依法設立的調解民間糾紛的群眾性組織。
我國基層解決人民內部糾紛的群眾性組織.人民調解委員會在城市以居民委員會為單位,農村以村民委員會為單位建立.其任務是:(1)及時發現糾紛,迅速解決爭端.(2)防止矛盾激化,預防,減少犯罪的發生.(3)積極為城市,農村經濟體制改革服務.(4)進行社會主義法制宣傳教育.(5)教育挽救失足青少年.(6)推動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依照法律規定,人民調解委員會在基層人民政府和基層人民法院的指導下開展工作,用調解的方法解決一般的民事糾紛和輕微的刑事案件.經調解自願達成的協議,當事人應自覺履行,不願調解或調解不成或調解後反悔的,一方或雙方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人民調解委員會不是國家司法機關的組成部分,也不是一級行政組織,它的活動及結果不具有法律和行政的強制性.
Ⅷ 司法調解的具體流程是什麼
調解中心根據當事人在爭議發生之前或者在爭議發生之後達成的調解協議和任何一方、雙方或多方當事人的申請受理案件。調解協議系指當事人在合同中訂明的調解條款,或者以其他方式達成的同意以調解方式解決爭議的協議。當事人之間沒有調解協議,一方當事人申請調解的,調解中心也可以受理,並徵求對方當事人的意見。
凡當事人同意將爭議提交調解中心進行調解的,均視為同意按照調解中心的調解規則進行調解。但當事人另有約定且調解中心同意的,從其約定。
當事人向調解中心提出調解申請時,按下述要求辦理:提交調解申請書(一式四份),其中應寫明及/或提供:申請人和被申請人的名稱(姓名)和地址、郵政編碼、電話、傳真、電子郵件等;調解所依據的調解協議爭議事實、證據材料和調解請求;其它應當寫明的事項。
如聘請代理人參與調解程序,應提交書面授權委託書。在調解中心調解員名冊中,選定或委託調解中心代為指定一名調解員。如當事人在爭議發生前或發生後達成調解協議或就以調解的方式解決爭議達成一致,則由申請人及被申請人按照本規則所附調解收費表的規定分別預交調解費的50%。
如申請人在提出調解申請時尚未與被申請人取得聯系,或雙方尚未就以調解的方式解決爭議達成一致,則申請人在提交前述材料的同時按照本規則所附調解收費表的規定先預交調解費的50%。調解中心收到調解申請書及其附件後,經審查完畢,立即轉送給被申請人一式一份。
被申請人應在收到上述文件之日起15日內確認同意調解並在調解中心的調解員名冊中選定或委託調解中心代為指定一名調解員,同時按照本規則所附調解收費表的規定預交調解費的50%。調解被申請人未在第十四條規定的期限內確認同意調解的,視為拒絕調解;在規定期限屆滿後確認同意調解的,是否接受,由調解中心決定。
(8)司法局調解中心擴展閱讀
司法調解亦稱訴訟調解,我國民事訴訟法規定的一項重要的訴訟制度,當事人雙方在人民法院法官的主持下,通過處分自己的權益來解決糾紛的一種重要方式。
司法調解以當事人之間私權沖突為基礎,以當事人一方的訴訟請求為依據,以司法審判權的介入和審查為特徵,以當事人處分自己的權益為內容,實際上是公權力主導下對私權利的一種處分和讓與。
Ⅸ 司法局的社區矯正服務中心是干什麼的在事業單位改革中有可能轉為行政單位嗎
社區矯正管理教育服務中心工作職責:
1、接受人民法院委託,組織或協同、指派司法所開展對擬適用社區矯正的刑事案件被告人、提請假釋罪犯的調查評估。
2、負責辦理社區服刑人員和法律文書交接事宜,安排社區服刑人員至司法所報到登記。
3、組織開展社區服刑人員的入矯宣告和解矯宣告。
4、組織或指導司法所開展風險評估工作,負責審核批准對社區服刑人員的監管等級措施和教育矯正工作方案。
5、指導、督促司法所落實對社區服刑人員的日常監督管理和個別教育措施。
6、組織或指導司法所開展社區服刑人員集中學習教育和公益勞動等活動。
7、組織或指導司法所開展心理矯正工作,及時提供心理健康知識教育、心理咨詢和心理疏導。
8、協調有關部門和單位對確有就業需求的社區服刑人員開展職業技能培訓和就業指導。
9、提出對社區服刑人員司法獎懲的建議;審核對社區服刑人員的行政獎懲。
10、負責辦理社區服刑人員異地委託管理手續和請(銷)假、遷居以及期滿解矯或矯正終止的審核工作。
(9)司法局調解中心擴展閱讀:
司法局是政府的司法行政機關。受黨委與政府的領導。司法局規格比法院、檢察院略低,是政府宣傳管理法律的專業職能部門。
主要職責:
(一)研究起草司法行政方面的地方性法規、規章草案;編制本市司法行政工作的發展規劃及年度計劃,並監督實施。
(二)負責組織、指導對刑滿釋放和解除勞動教養人員的安置幫教工作。
(三)負責本市司法行政系統的隊伍建設和思想政治工作。
(四)研究制訂本市法制宣傳教育工作的總體規劃,組織、指導、協調全市法制宣傳教育工作。
(五)負責管理本市律師、法律援助工作和公證機構及公證活動;研究律師、公證工作的改革與發展,並提出實施辦法。
(六)負責管理本市法律服務機構和在京設立的國(境)外律師機構;監督、指導本系統的社會團體工作。
(七)指導本系統法學教育及業務培訓工作。
(八)負責指導區、縣司法行政部門管理人民調解工作、社區矯正工作及司法助理員、基層司法所和基層法律服務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