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開學
① 日本千葉大學入學要求
1. 申請人有出入國管理及難民認定法規定的大學入學居民身份(不包括在日本有永久居留權的人)
2. 申請人滿足以下條件之一:
①申請人已經完成了12年的海外學習課程,預計將於入學當年3月為止畢業,或擁有文部科學省認可的同等學術能力。
「擁有文部科學省認可的同等學術能力」如下所述:
a. 申請人通過了相關國家能證明個人擁有相當12年教育系統學術水平的考試(包括那些同等的國家考試),並於入學當年3月為止已滿18歲。
b. 申請人通過了相關國家能證明個人擁有相當12年教育系統學術水平的考試(包括那些同等的國家考試),完成日本文部科學省規定的進入大學的預科課程,並於入學當年3月為止已滿18歲。
②具備由國際中學畢業會考事務局(該局是符合瑞士民法典的財團法人)授予的國際中學畢業會考資格,並且,入學當年3月31日為止年滿18歲的人員。
③具備在德國聯邦共和國各州,被作為大學入學考試的高級中學畢業考試資格,並且,入學當年3月31日為止年滿18歲的人員。
④具備在法國被作為大學入學考試的中學畢業會考資格,並且,入學當年3月31日為止年滿18歲的人員。
⑤申請人在千葉大學入學考試選拔中被認定擁有相當於或高於高中教育的學術能力,並且在入學當年3月為止年滿18歲。
3. 申請人參加了日本學生支援機構提供的留學生日本大學入學考試(6月或11月/文學院、法律和經濟學院、理學院、工學院必須參加6月份考試)。
4. 申請人還需滿足相關學部與學院的以下要求:
教育學院師范部英語教育和體育科學:通過1月份的托福考試
理學院的所有學部:通過10月份的托福、托業考試
醫學院的醫學部:通過1月份的托福、托業考試
葯物科學學院:通過1月份的托福、托業考試
工程學院的所有學部:通過10月份的托福、托業考試
園藝學院的所有學部:通過1月份的托福、托業考試
(1)民法典開學擴展閱讀:
作為國立大學,千葉大學是日本首都圈內擁有獨特高水平學部學科的綜合大學,其法政經學部、園藝學部、看護學部是國立大學里獨有的學科。根據泰晤士高等教育公布的大學排名(2016-2017),其排名位於日本14位。
在上海交大世界大學學術排名(2016年)中,其排名位於日本大學的第10位,這也使其成為了在理科、文科方面擁有較高入學難度的大學。2011年大學制定了力爭在2021年進入前100世界大學的「千葉大學國際化方針」。
千葉大學碩士博士申請資格:
1.碩士課程、博士前期課程以及專門技術職務學位課程
①大學畢業或可能畢業
②在外國完成或可能完成16年學校教育課程
③該校大學院認定具有與大學畢業同等以上學力的人
2.博士後期課程及後期3年博士課程
①具有碩士學位或者可能取得碩士學位的人
②在外國被授予碩士學位或相當於學位的人,以及可能被授予碩士學位的人
③該校的大學院認定具有與碩士學位同等以上學力的人
3.4年博士課程
①在大學完成或可能完成6年醫學、牙學課程的人,或從獸醫學系畢業或可能畢業的人
②在外國完成以及可能完成18年學校教育課程
③該校大學院認定具有與從6年醫學、牙學課程或獸醫學系畢業同等以上學力的人
② 考日本築波大學需要哪些條件謝謝!給好評!
學部生入學資格
非日本國國籍;
參加該校各學院指定科目的考試,考試成績(總成績)在平均分以上;
符合以下a至e的任意一項條件:
a. 在國外接受滿12年學校教育者
b. 年滿18周歲,在國外完成中等教育,並在文部科學大臣指定的教育機構完成日本大學入學准備教育者
c. 年滿18周歲,根據瑞士民法典規定,擁有由國際文憑組織(IBO)授予國際文憑資格的申請者
d. 年滿18周歲,擁有德國各州發行的作為大學入學資格證明的Abitur資格的申請者
e. 年滿18周歲,擁有法國發行的作為大學入學資格證明的Baccalaureate資格的申請者參加TOEFL考試(生物及生物資源學科TOEFL,TOEIC均可)。[4]研究生入學資格
1.大學畢業或預計在入學前畢業;
2.在國外的大學畢業或預計在入學前畢業;這里所指的大學包括根據所在國的教育制度,滿16年的大學教育。(博士課程人類綜合科學研究科的先端應用醫學專業、分子信息・生命系統醫學專業、疾病控制醫學專業、機能控制醫學及社會環境醫學專業等需要18年);
3.其他:該校的研究生院承認的大學畢業者及具有同等學力者;
註:希望以入學資格3申請的學生,需要進行申請資格認定審查,在正常申請時間前1個月將所需要的申請人資料和外國人研究生入學申請書一起交到留學生中心。此外,以該種方式申請時,在申請資格審查結束前,請保留申請資格
③ 開學去復旦讀新聞傳播學類專業,想大學畢業後去德國讀研,想讀好一點的專業,但我高中學的是文科。
哦,其實新聞學挺好的,我是學經濟的,現在在考傳播學的研究生。
經濟學裡面,本版科的數學並權不難的,如果只想通過的話,考前認真復習一下就沒問題了,但是如果想要考經濟學的研究生,數學就需要認真的學,這樣的話就比較折磨人了。
法學是不考數學的,法碩也不需要,讀法學對文科生來說很適合,不過本身新聞學也是不用數學的。我個人覺得這兩個專業都不錯,看你喜歡哪個。
沒看清你表達的是什麼意思。
復旦的傳媒很好的,想去讀研就學文科類吧,法學或者傳媒,如果想學經濟學的話,註定要跟數學沒玩沒了的。
至於去德國學經濟要不要數學我就不太清楚了。
本科學經濟學學不到多少東西,要想真的學好經濟肯定要讀研的。
你自己考慮吧。
④ 有誠信的友誼有什麼好處
一、何為誠信誠信是什麼?從道德范疇來講,誠信即待人處事真誠、老實、講信譽,言必行、行必果,一言九鼎,一諾千金。在《說文解字》中的解釋是:「誠,信也」,「信,誠也」。可見,誠信的本義就是要誠實、誠懇、守信、有信,反對隱瞞欺詐、反對偽劣假冒、反對弄虛作假。
二、誠信:從傳統走向現代
誠,是先秦儒家提出的一個重要的倫理學和哲學概念,以後成為中國倫理思想史的重要范疇。直到孔子時期,「誠」還未形成為理論概念。孟子時不但已經形成為理論概念,而且位置十分重要。他說:「是故誠者,天之道也;思誠者,人之道也。至誠而不動者,未之有也;不誠,未有能動者也。」在這里,誠不但是天道本體的最高范疇,也是做人的規律和訣竅。荀子發揮了「誠」的思想,指出它為「政事之本」。他說;「天地為大矣,不誠則不能化萬物;聖人為知矣,不誠則不能化萬民;父子為親矣,不誠則疏;君上為尊矣,不誠則卑,夫誠者,君子之所守也,而政事之本也。」在《禮記·中庸》里,「誠」成為禮的核心范疇和人生的最高境界:「唯天下至誠,為能盡其性;能盡其性,則能盡人之性;能盡人之性,則能盡物之性;能盡物之性,則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則可以與天地參矣。」至誠如神,有了誠篤的品德和態度,就可以貫通多種仁義道德,成己成人,甚至能夠盡人之性,盡物之性,贊天地只化育而與天地參,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大學》把「誠意」作為八條目之一,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誠」成為聖賢們體察天意,修身養性和治國平天下的重要環節。宋代周敦頤進一步認為「誠」為「五常之本,百行之源也。」把包括誠實在內的「誠」看作仁、義、禮、智、信這「五常」的基礎和各種善行的開端。程頤更為直截了當地說:「吾未見不誠而能為善也」其見解入木三分。
馬克思主義倫理學批判地繼承了「誠」這個范疇,肯定誠實是社會公德中的一個重要規范。在長期的社會生活中,誠實之主要的道德要求逐漸明晰為:忠誠、正直、老實。忠誠的主旨是對祖國、對人民、對正義事業的忠誠。當然,這種忠誠不是盲目和狹隘的「愚忠」,而是認同於崇高的理想,為實現理想而不懈追求和努力奮斗,從而表現出樂於奉獻,勇於犧牲的精神。正直,是指為人正派,處事公正坦率。老實,則特指說老實話,辦老實事,做老實人。
信,也是中國倫理思想史的范疇。「信」的含義與「誠」、「實」相近。從字形上分析,信字從人從言,原指祭祀時對上天和先祖所說的誠實無欺之語。隋國大夫季梁說:「忠於民而信於神」,「祝史正辭,信也。」後來,由於私有經濟和私有觀念的發展,原有的純朴的社會被逐漸破壞。國與國、人與人之間的交往不得不訂立誓約。但誓約和諾言的遵守,仍然要靠天地鬼神的威懾力量維持。春秋時期,經儒家的提倡,「信」始擺脫宗教色彩,成為純粹的道德規范。孔子認為,「信」是「仁」的體現,他要求人們「敬事而信」。他說:「信則人任焉」,「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孔子和孟子都將「信」作為朋友相交的重要原則,強調「朋友信之」,「朋友有信」。而歷代當權者大都將「信」作為維護秩序的重要工具。《左傳·文公4年》中說:「棄信而壞其主,在國必亂,在家必亡。」《呂氏春秋·貴信》對社會生活中的信與不信之後果,作了淋漓盡致的剖析:「君臣不信,則百姓誹謗,社會不寧。處官不信,則少不畏長,貴賤相輕。賞罰不信,則民易犯法,不可使令。交友不信,則離散憂怨,不能相親。百工不信,則器械苦偽,丹漆不貞。夫可與為始,可與為終,可與尊通,可與卑窮者,其唯信乎!」漢代董仲舒將「信」與仁、義、禮、智並列為「五常」,視為最基本的社會行為規范。並對「信」作了較詳盡的論述:「竭遇寫情,不飾其過,所以為信也」。他認為「信」要求誠實,表裡如一,言行一致。朱熹提出「仁包五常」,把「信」看作是「仁」的作用和表現,主要是交友之道。他說:「以實之謂信」,其說與孔子、孟子基本相同。在儒家那裡,誠與信往往是作為一個概念來使用的。「信,誠也」,「誠」與「信」的意思十分接近。
由此看來,傳統倫理將誠信作為人的一種基本品質,認為誠實是取信於人的良策,是處己立身,成就事業的基石。總之,是一種個人生活的准則。
三、與誠信有關的故事
1、曾子殺豬
曾子的妻子到市場上去,她的兒子要跟著一起去,一邊走,一邊哭。媽媽對他說:「你回去,等我回來以後,殺豬給你吃。」妻子從市場回來了,曾子要捉豬來殺,他的妻子攔住他說:「那不過是跟小孩子說著玩的。」曾子說:「決不可以跟小孩子說著玩。小孩本來不懂事,要照父母的樣子學,聽父母的教導。現在你騙他,就是教孩子騙人。做媽媽的騙孩子,孩子不相信媽媽的話,那是不可能把孩子教好的。」曾子於是把豬給殺了。
2、郭沫若與芭蕉花
郭沫若小時候很淘氣,但是很孝順。有一次,他的媽媽得了一種「暈病」,郭沫若聽說芭蕉花可以治這種病。這種花賣得很貴,並且難得一開,於是他就和哥哥一起跑到一座花園內找這種花,恰好那座花園里的芭蕉開了一朵大黃花,郭沫若和哥哥把花偷偷地摘下來送給了媽媽。媽媽雖然知道郭沫若這樣做是孝順她,可是兒子的行為很讓他傷心。從此,郭沫若再也不偷拿別人的東西了。
四、誠信的作用
從哲學的意義上說,「誠信」既是一種世界觀,又是一種社會價值觀和道德觀,無論對於社會抑或個人,都具有重要的意義和作用。
對於一個國家、一個社會而言,「誠信」可以說是立國之本。國家的主體是人民,國家的主權也歸於人民。中國自古就有「民惟邦本,本固邦寧」、「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的明訓,這些話至今仍然是至理名言。但國家的領導者依靠什麼去團結人民呢?靠的是明智的政策和精神信念,「誠信」就是取信於民、團結人民的人文精神和道德信念。
對於一個社會單位(如一個企業)、一項社會事業(如一個行業、一項職業)而言,「誠信」可以說是立業之本。「誠信」作為一項普遍適用的道德規范和行為准則,是建立行業之間、單位之間以及人與人之間互信、互利的良性互動關系的道德杠桿。很難設想,一個不講誠信、不守信用的單位或企業,在現代法治社會會有長期立足之地。一項社會事業也只有依靠誠信立業,才能順利發展。
對於每個社會成員而言,「誠信」是立身之本,處世之寶。人生立於世間數十年,必須不斷學習,以獲得知識、增進知識,知識既是個人謀生的工具,也是個人為社會服務的工具。但是,要真正做個對社會有所貢獻的人,光靠「知識」工具是不夠的,還必須有正確的價值觀去指導,否則,知識也可能成為滋生罪惡的工具。「誠信」精神就是培養人的高尚道德情操、指引人們正確處理各種關系的重要道德准則。個人以誠立身,就會做到公正無私、不偏不倚,講究信用,就能守法、受約、取信於人,就能妥善處理好人與人、個人與社會的關系。
我們可以說,「誠信」的原則和精神,是促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健康發展的道德基石;它不僅對促進社會穩定繁榮、導正社會風俗、醫治社會精神疾病具有重要作用,而且對加強社會成員的個人道德涵養,提升全民族的文明素質,培養有知識、有作為、講道德、守法紀的一代公民具有重要作用;它是立國、立業之本,也是個人安身立命的精神法寶。
五、如何恪守誠信
我們青少年要做到恪守誠信,就要對自己講的話承擔責任和義務,言必有信,一諾千金。答應他人的事,一定要做到。同他人約定見面,一定要准時赴約。上學或參加各種活動,一定要准時趕到。要知道,許諾是非常慎重的行為,對不應辦或辦不到的事情,不能輕易許諾,一旦許諾,就要努力兌現。如果我們失信於人,就等於貶低了自己。如果我們在履行諾言過程中情況有變,以至無法兌現自己的諾言,就要向對方如實說明情況並表示歉意。這與言而無信是完全不同兩件事,所以說樹立誠信要從點點滴滴做起。
我們要繼承和發揚恪守誠信的傳統美德,還要把「江湖義氣」與恪守誠信區別開來,認清「江湖義氣」的實質和危害,不被這種舊社會遺留下來的壞習俗所污染,做到恪守誠信。文字[/c]
誠信,是做人處事的基本原則,又是治理國家必須遵守的規范,調節著人與人之間的關系,維系著社會秩序。
做人需要誠信,誠信贏得尊嚴;經商同樣需要誠信,誠信贏得市場。
(一)誠信是支撐社會的道德的支點
誠信是我國傳統道德文化的重要內容之一,「誠信者,天下之結也」就是說講誠信,是天下行為准則的關鍵。在我國傳統儒家倫理中,誠信是被視為治國平天下的條件和必須遵守的重要道德規范。古代聖賢哲人對誠信有諸多闡述。比如:孔子的「信則人任焉」 「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 「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 「民以誠而立」;孟子論誠信 「至誠而不動者,未之有也;不誠,未有能動者也」;荀子認為「養心莫善於誠」;墨子曰「志不強者智不達,言不信者行不果」;老子把誠信作為人生行為的重要准則:「輕諾必寡信,多易必多難」;莊子也極重誠信 :「真者,精誠之至也。不精不誠,不能動人」。莊子把「本真」看做是精誠之極至,不精不誠,就不能感動人,這就把誠信提高到一個新的境界;韓非子則認為「巧詐不如拙誠」。總之,古代的聖賢哲人把誠信作為一項崇高的美德加以頌揚,生動顯示了誠信在中國人心目中的價值和地位。從古到今,人們這么重視誠信原則,其原因就是誠實和信用都是人與人發生關系所要遵循的基本道德規范,沒有誠信,也就不可能有道德。所以誠信是支撐社會的道德的支點。
(二)誠信是法律規范的道德
誠信原則逐步上升為一種法律原則始自羅馬法,後來被法制史中重要的民法所繼承和發展,比如法國民法、德國民法、瑞士民法等,如《瑞士民法典》總則中的第二條規定:「任何人都必須誠實地行使其權利並履行其義務。」
誠實信用也是我國現行法律一個重要的基本原則,在《民法通則》、《合同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中有明確的規定。由於其適用范圍廣,對其他法律原則具有指導和統領的作用,因此又被稱為「帝王規則」,可見「誠實信用」是並非一般的道德准則。在誠實信用成為法律規范的時候,違反它所承受的將是一種法律上的責任或者不利於自己的法律後果,這種法律後果可以是財產性的,也可以是人身性的;可以是民事的、行政的,甚至可以是刑罰。因此,誠實信用又是支撐社會的法律的支點,是法律規范的道德。
(三)誠信是治國之計
誠信為政,可以取信於民,從而政通人和。倘若言而無信、掩人耳目、弄虛作假,社會就無從安定。古有「欺君之罪」, 「欺君」不僅是冒犯尊嚴,而且會誤導決策,禍國殃民。 「欺民」亦不可,所以有「水可載舟亦可覆舟」之說。中國古代有商鞅立木樹信的佳話,也有不講誠信而自食惡果的烽火戲諸侯。中國古代思想家更是把「誠信」作為統治天下的主要手段之一。唐代魏徵把誠信說成是「國之大綱」,可見「誠信」之重要。
當前黨和國家提出的「以德治國」,是誠信為政的體現,也是對我國優秀政治思想的繼承和發揚。落實「以德治國」,貫徹《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在全社會倡導誠實守信的精神品質,是對優良傳統的繼承,也是時代的要求。
(四)誠信是行業立身之本
誠信是為人之道,是立身處事之本,是人與人相互信任的基礎。講信譽、守信用是我們對自身的一種約束和要求,也是外人對我們的一種希望和要求。如果一個從業人員不能誠實守信,那麼他所代表的社會團體或是經濟實體就得不到人們的信任,無法與社會進行經濟交往,或是對社會缺乏號召力和響應力。因此,誠實守信不僅是社會公德,而且也是任何一個從業人員應遵守的職業道德。
誠實守信作為職業道德,對於一個行業來說,其基本作用是樹立良好的信譽,樹立起值得他人信賴的行業形象。它體現了社會承認一個行業在以往職業活動中的價值,從而影響到該行業在未來活動中的地位和作用。 「人無信不立」,對一個行業來說,同樣只有守信用、講品德,才能從根本上做好行業品牌、樹立良好的行業形象。
曾子殺豬
曾子是孔子的學生。有一次,曾子的妻子准備去趕集,由於孩子哭鬧不已,曾子妻許諾孩子回來後殺豬給他吃。曾子妻從集市上回來後,曾子便捉豬來殺,妻子阻止說:「我不過是跟孩子鬧著玩的。」曾子說:「和孩子是不可說著玩的。小孩子不懂事,凡事跟著父母學,聽父母的教導。現在你哄騙他,就是教孩子騙人啊」。於是曾子把豬殺了。曾子深深懂得,誠實守信,說話算話是做人的基本准則,若失言不殺豬,那麼家中的豬保住了,但卻在一個純潔的孩子的心靈上留下不可磨滅的陰影。
韓信報恩
漢朝的開國功臣韓信,處幼時家裡很貧窮,常常衣食無著,他跟著哥哥嫂嫂住在一起,靠吃剩飯剩菜過日子。小韓信白天幫哥哥幹活,晚上刻苦讀書,刻薄的嫂嫂還是非常討厭他讀書,認為讀書耗費了燈油,又沒有用處。於是韓信只好流落街頭,過著衣不蔽體,食不果腹的生活。有一位為別人當用人的老婆婆很同情他,支持他讀書,還每天給他飯吃。面對老婆婆的一片誠心,韓信很感激,他對老人說:「我長大了一定要報答你。」老婆婆笑著說:「等你長大後我就入土了。」 後來韓信成為著名的將領,被劉邦封為楚王,他仍然惦記著這位曾經給他幫助的老人。他於是找到這位老人,將老人接到自己的宮殿里,像對待自己的母親一樣對待她。
中國古代誠信故事皇甫績守信求責
皇甫績是隋朝有名的大臣。他三歲的時候父親就去世了,母親一個人難以維持家裡的生活,就帶著他回到娘家住。外公見皇甫績聰明伶俐,又沒了父親,怪可憐的,因此格外疼愛他。
外公叫韋孝寬,韋家是當地有名的大戶人家,家裡很富裕。由於家裡上學的孩子多,外公就請了個教書先生,辦了個自家學堂,當時叫私塾。皇甫績;就和表兄弟們都在自家的學堂里上學。
外公是個很嚴厲的老人,尤其是對他的孫輩們,更是嚴加管教。私塾開學的時候,就立下規矩,誰要是無故不完成作業,就按照家法重打二十大板。
有一天,上午上完課後,皇甫績和他的幾個表兄躲在一個已經廢棄的小屋子裡下棋。一貪玩,不知不覺就到了下午上課的時間。大家都忘記做教師上午留的作業。
第二天,這件事被外公知道了,他把幾個孫子叫到書房裡,狠狠地訓斥了一頓。然後按照規矩,每人重打二十大板。
外公看皇甫績年齡最小,平時又很乖巧,再加上沒有爸爸,不忍心打他。於是,就把他叫到一邊,慈祥地對他說:「你還小,這次我就不罰你了。不過,以後不能再犯這樣的錯誤。不做功課,不學好本領,將來怎麼能成大事?」
皇甫績和表兄們相處得很好,小哥哥們都很愛護他。看到小皇甫績沒有被罰,心裡都很高興。可是,小皇甫績心裡很難過,他想:我和哥哥們犯了一樣的錯誤,耽誤了功課。外公沒有責罰我,這是心疼我。可是我自己不能放縱自己,應該也按照私墊的規矩,被重打二十大板。
於是,皇甫績就找到表兄們,求他們代外公責打自己二十大板。表兄們一聽,都撲哧一聲笑了出來。皇甫績一本正經地說:「這是私塾里的規矩,我們都向外公保證過觸犯規矩甘願受罰,不然的話就不遵守諾言。你們都按規矩受罰了,我也不能例外。」
表兄們都被皇甫績這種信守學堂的規矩,誠心改過的精神感動了。於是,就拿出戒尺打了皇甫績二十大板。
後來皇甫績在朝廷里做了大官,但是這種從小養成的信守諾言、勇於承認錯誤的品德一直沒有丟,這使得他在文武百官中享有很高的聲望。
以真誠為骨
其實做文章也和做人一樣,要以誠信為本。一位老作家寫道:「寫文章以天地為心,以真誠為骨。」他把真誠無散和為他寫作的准則,他把自己內心的真實感受呈現在讀者面前,但求無愧於讀者,更無愧於自己的良心。
現在有些人為了賺稿費,提高自己的知名度,擴大自己在社會上的影響,就弄虛作假,胡編亂造地寫一些文章。這其實是在欺騙讀者,同時也是對自己的欺騙。
晏殊信譽的樹立
北宋詞人晏殊,素以誠實著稱。在他十四歲時,有人把他作為神童舉薦給皇帝。皇帝召見了他,並要他與一千多名進士同時參加考試。結果晏殊發現考試是自己十天前剛練習過的,就如實向真宗報告,並請求改換其他題目。宋真宗非常贊賞晏殊的誠實品質,便賜給他「同進士出身」。晏殊當職時,正值天下太平。於是,京城的大小官員便經常到郊外遊玩或在城內的酒樓茶館舉行各種宴會。晏殊家貧,無錢出去吃喝玩樂,只好在家裡和兄弟們讀寫文章。有一天,真宗提升晏殊為輔佐太子讀書的東宮官。大臣們驚訝異常,不明白真宗為何做出這樣的決定。真宗說:「近來群臣經常遊玩飲宴,只有晏殊閉門讀書,如此自重謹慎,正是東宮官合適的人選。」晏殊謝恩後說:「我其實也是個喜歡遊玩飲宴的人,只是家貧而已。若我有錢,也早就參與宴遊了。」這兩件事,使晏殊在群臣面前樹立起了信譽,而宋真宗也更加信任他了。
立木為信與烽火戲諸候的對比
春秋戰國時,秦國的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變法。當時處於戰爭頻繁、人心惶惶之際,為了樹立威信,推進改革,商鞅下令在都城南門外立一根三丈長的木頭,並當眾許下諾言:誰能把這根木頭搬到北門,賞金十兩。圍觀的人不相信如此輕而易舉的事能得到如此高的賞賜,結果沒人肯出手一試。於是,商鞅將賞金提高到50金。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終於有人站起將木頭扛到了北門。商鞅立即賞了他五十金。商鞅這一舉動,在百姓心中樹立起了威信,而商鞅接下來的變法就很快在秦國推廣開了。新法使秦國漸漸強盛,最終統一了中國。
而同樣在商鞅「立木為信」的地方,在早它400年以前,卻曾發生過一場令人啼笑皆非的「烽火戲諸侯」的鬧劇。
周幽王有個寵妃叫褒姒,為博取她的一笑,周幽王下令在都城附近20多座烽火台上點起烽火--烽火是邊關報警的信號,只有在外敵入侵需召諸侯來救援的時候才能點燃。結果諸侯們見到烽火,率領兵將們匆匆趕到,弄明白這是君王為博妻一笑的花招後又憤然離去。褒姒看到平日威儀赫赫的諸侯們手足無措的樣子,終於開心一笑。五年後,酉夷太戎大舉攻周,幽王烽火再燃而諸侯未到--誰也不願再上第二次當了。結果幽王被逼自刎而褒姒也被俘虜。
一個「立木取信」,一諾千金;一個帝王無信,戲玩「狼來了」的游戲。結果前者變法成功,國強勢壯;後者自取其辱,身死國亡。可見,「信」對一個國家的興衰存亡都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⑤ 千葉工業大學入學考試難嗎
千葉大學(Chiba
University)成立於1949年日,是由千葉醫科大學、同大學附屬醫學專門部及葯學專門部、千葉師范學校、千葉青年師范學校、東京工業專門學院、千葉農業專門學校合並而成,是一所包含有文學院、法經學院、工學院等9個學院的綜合性大學。作為國立大學,千葉大學是日本首都圈內擁有獨特高水平學部學科的綜合大學,其法政經學部、園藝學部、看護學部是國立大學里獨有的學科。根據泰晤士高等教育公布的大學排名,其排名位於日本14位。在上海交大世界大學學術排名中,其排名位於日本大學的第10位,這也使其成為了在理科、文科方面擁有較高入學難度的大學。
日本語言能力是本科入學的必要條件。
外國公民必須滿足以下1- 4條件。(申請人不需要參加大學入學國家中心測試)
1. 申請人有出入國管理及難民認定法規定的大學入學居民身份(不包括在日本有永久居留權的人)
2. 申請人滿足以下條件之一:
① 申請人已經完成了12年的海外學習課程,預計將於入學當年3月為止畢業,或擁有文部科學省認可的同等學術能力。
(注意)「擁有文部科學省認可的同等學術能力」如下所述:
a. 申請人通過了相關國家能證明個人擁有相當12年教育系統學術水平的考試(包括那些同等的國家考試),並於入學當年3月為止已滿18歲。
b. 申請人通過了相關國家能證明個人擁有相當12年教育系統學術水平的考試(包括那些同等的國家考試),完成日本文部科學省規定的進入大學的預科課程,並於入學當年3月為止已滿18歲。
②具備由國際中學畢業會考事務局(該局是符合瑞士民法典的財團法人)授予的國際中學畢業會考資格,並且,入學當年3月31日為止年滿18歲的人員。
③ 具備在德國聯邦共和國各州,被作為大學入學考試的高級中學畢業考試資格,並且,入學當年3月31日為止年滿18歲的人員。
④ 具備在法國被作為大學入學考試的中學畢業會考資格,並且,入學當年3月31日為止年滿18歲的人員。
⑤ 申請人在千葉大學入學考試選拔中被認定擁有相當於或高於高中教育的學術能力,並且在入學當年3月為止年滿18歲。
3. 申請人參加了日本學生支援機構提供的留學生日本大學入學考試(6月或11月/文學院、法律和經濟學院、理學院、工學院必須參加6月份考試)。
4. 申請人還需滿足相關學部與學院的以下要求:
⑥ 2020年中國媒體十大流行語發布,都有哪些詞句入選呢
中國網12月15日訊 近日,國家語言資源監測與研究中心發布“2020年度中國媒體十大流行語”。本次發布的十大流行語依次為:新冠肺炎、抗疫、復工復產、民法典、網課、雙循環、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抗美援朝70周年、六穩六保、嫦娥五號。
⑦ 往年的西政民商法入學試題
沒有07年的 上邊是05年的 這個是06年的 民法學部分(100分) 一、判斷題(判斷下列各題,將答案分別以「正確」或者「錯誤」寫在答題紙上,每題1分,共10分) 1.《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實際上是我國民法典的總則。 2.享有民事權利能力的民事主體均可享有民事權利和承擔民事義務。 3.某合夥組織至2004年2月時負債4萬余元。此時合夥人甲提出退夥,並按比例分擔了其應承擔的合夥債務,但全部債務仍超出合夥財產8000元。按法律規定甲對此8000元合夥債務仍須負連帶責任。 4.拾得遺失物是一種單方法律行為。 5.作為民事法律行為所附的條件,必須是當事人選定的事實,法律事實不能作為條件。 6.訴訟時效期間均可適用有關中止、中斷和延長的規定。 7.佔有推定中的權利推定適用於一切形式的佔有,包括惡意佔有、瑕疵佔有。 8.甲盜竊乙的一個玉墜,丙不慎將玉墜摔碎,甲、丙二人可能承擔不真正連帶債務,但不承擔連帶債務。 9.同一債權既有保證又有物的擔保的,保證人只對物的擔保以外的債務承擔保證責任。 10.合同履行中的抗辯權的效力僅在於暫時中止履行合同債務。 二、多項選擇題(下列五個備選項中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選項是正確的,請將正確選項的字母寫在答提紙上,多選或者少選不得分。每題2分,共20分) 1.民事主體所享有的形成權包括: A.追認權 B.免除權 C.撤銷權 D.解除權 E.抵消權 2.下列意思表示中,屬於有相對人的意思表示是: A.懸賞廣告 B.債務免除 C.代理權授予 D.立遺囑 E.撤回要約 3.甲應於2002年7月10日償還債權人乙借款5萬元,直至2004年4月中旬一直不理,乙深感焦慮。此時乙的債權可以因( )而中斷訴訟時效。 A.乙通知甲履行債務 B.乙請求甲履行債務 C.乙催告甲履行債務 D.甲死亡而其繼承人尚未確定 E.甲喪失行為能力 4.有限責任公司從其性質上說,屬於哪類法人? A.社團法人 B.財團法人 C.企業法人 D.事業單位法人 E.營利法人 5.一般情況下,委託代理人為了被代理人的利益轉委託他人代理的,在下列哪些情況下,復代理人代理行為的法律後果由被代理人直接承擔? A.委託代理人事先通知被代理人 B.委託代理人事先通知被代理人,被代理人表示不同意的 C.委託代理人事先徵得被代理人同意的 D.委託代理人事後及時通知被代理人的 E.委託代理人事後通知被代理人並取得被代理人同意的 6.按照我國《擔保法》的規定,可以作為權利質押客體的財產權利包括: A.匯票、本票、支票、債券、存款單、倉單、提單 B.依法可轉讓的普通債權、股權 C.依法可轉讓的知識產權 D.依法有權處分的國有土地使用權 E.依法取得的公路橋梁等公用建築設施的收益權 7.精神損害賠償的適用范圍包括下列人身權或者其他人格利益受到侵害的: A.自然人的生命權、健康權、身體權 B.法人的名稱權、名譽權 C.自然人的人格尊嚴權、人身自由權 D.自然人的監護權、親屬權 E.外國人的肖像權、隱私權 8.乙向甲借款5萬元,丙又欠乙貸款5萬元,經過協商由丙直接向甲償還,下列表述甲、乙、丙相互關系及性質的選項哪些是正確的? A.如果甲、乙之間訂立協議,再通知丙,為債權轉移 B.如果乙、丙之間訂立協議,再得到甲的同意,為債務承擔 C.如果甲、丙之間訂立協議,再得到乙的同意,為債務承擔 D.如果甲、丙之間訂立協議,再通知丙乙,為債務承擔 E.如果甲、乙、丙之間訂立一個協議,對甲與乙為債權轉移,對甲與丙及乙與丙為債務承擔 9.甲將2間私房出租給乙居住,租期3年。1年之後,甲為得到更多的租金,對乙慌稱自己家人要居住,與乙達成了提前終止租房合同的協議。但後來乙發現機並沒有自己居住房屋,而是以更高的租金出租個他人。對甲的這一行為,乙 A.有權以受到欺詐為理由,主張終止租房合同的協議無效 B.有權以受到欺詐為理由,訴請法院撤消終止租房合同的協議 C.有權要求甲繼續履行租房合同,並承擔因其欺詐行為造成的違約損害賠償責任 D.無權要求甲繼續履行租房合同,但有權要求甲承擔因其欺詐行為造成的損害賠償責任 E.有權要求解除租房合同,並有權要求甲承擔因其欺詐行為造成的損害賠償責任 10.侵權民事責任中,被告針對原告的訴訟請求而可能提出的抗辯事由有: A.受害人過錯 B.受害人同意 C.緊急避險 D.正當防衛 E.自助行為 三、概念比較題(每題6分,共12分) 1.訴訟時效與除斥期間 2.民事義務與民事責任 四、簡述題(每題8分,共24分) 1.簡述法定代表人的主要義務。 2.簡述動產物權變動公示的方式方法及其效力。 3.簡述連帶債務的效力。 五、論述題(18分) 試述物權法定原則 六、案例分析題(16分) A在某地河川附近辟池養殖草蝦,經B批發,C零售。D向C購買一斤草蝦,價金三十元,C對D表示:「可放心食用,絕無問題!」D以草蝦宴客,D及客人E均食物中毒,住院三日,各支出醫葯費三千元,減少收入一千元。經衛生部門檢驗認定A之養殖池遭F及G兩家化工廠違法排放有毒廢水所污染,而A疏於為必要的防範及檢查,致草蝦含有毒物質,造成損害。 請分別從違約責任、侵權責任及責任競合三個層面分析D、E的損害賠償請求權及相關損害賠償責任的承擔。 答案:一、單項選擇題1、D 2、C 3、A 4、D 5、D 6、A 7、C 8、B 9、B 10、B 二、不定項選擇題1、B 2、BD 3、AD 4、CE 5、BCD 6、BC 7、ACD 8、AD 9、AB 10、A
⑧ 有沒有高中世界近代史的復習提綱
世界近代史復習提綱
專題一:近代西方的思想解放運動(思想近代化)
(一)文藝復興 (近代西方第一場思想解放運動)
1.信息:14-17世紀,起源於義大利,遍及西歐 2.形式:繼承古希臘、羅馬文化
3.核心思想:人文主義(歌頌「人」的價值)
4.代表人物及作品:
(意)但丁:「文藝復興的先驅」、「中世紀最後一位、新時代第一位詩人」
《神曲》(被認為是中世紀向近代社會過渡的標志)
(意)達芬奇:《蒙娜麗莎》、《最後的晚餐》 (英)莎士比亞:四大悲劇(《哈姆雷特》)
5.意義:打破封建神學思想束縛;推動西歐思想解放;叩響近代大門的思想解放運動。
(二)啟蒙運動
1.信息:17-18世紀,在法國達到高潮 2.核心思想:理性主義(倡導「科學」)
3.代表人物:(法)伏爾泰(開拓者)、(法)孟德斯鳩(三權分立說)、(法)盧梭
4.影響:(1)把人們思想從封建神學的禁錮中解放出來;(2)為美國獨立戰爭和法國大革命提供思想武器;(3)為馬克思主義哲學創建提供理論依據
5.兩場運動的啟示:思想解放推動社會進步,要不斷解放思想,增強創新意識。
專題二 早期資產階級革命——資本主制度的產生(重點復習)
(一)英國資產階級革命
1.根本原因:斯圖亞特王朝的封建專制阻礙英國資本主義發展。
2.時間:1640-1688(結束標志:光榮革命)
3.成果:《權利法案》 (1689年)
(1)內容:限制國王權力;確立國會擁有最高權力;規定公民權力
(2)意義:標志著君主立憲制的確立。
4.意義:①確立君主立憲制,使英國走上資本主義道路 ②為工業革命創造條件
③推動歐洲資產階級革命發展
(二)美國獨立戰爭
1.根本原因:英國的殖民統治阻礙美國資本主義發展
2.經過:1775(來剋星頓槍聲)-1776(宣布獨立)——轉折點:薩拉托加大捷
—1783(《巴黎和約》正式獨立)
3.綱領:《獨立宣言》 (傑斐遜; 平等、民主、獨立——受啟蒙運動影響 )
4.歷史意義:①結束英國殖民統治,實現國家獨立;②為美國資本主義發展開辟道路
③對拉丁美洲民族運動提供範例
5.評價華盛頓
(1)史實:擔任大陸軍統率,領導美國人民取得獨立戰爭勝利;開創美國民主政治先河
(2)結論:美國的開國元勛,偉大政治家
(三)法國大革命
1.根本原因:波旁王朝的封建專制阻礙了法國資本主義發展
2.時間:1789(開始標志:攻佔巴士底獄)--1794年(結束標志:熱月政變)
3.綱領:《人權宣言》(人權、法治 ——受啟蒙運動影響)
4.歷史意義:(1)徹底摧毀法國封建專制(2)使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
(四)拿破崙
1.上台標志:霧月政變 2.退出政壇標志:滑鐵盧失敗
3.成就:《拿破崙法典》(資產階級國家第一部民法典,鞏固大革命成果,立法精神為後世借鑒)
4.評價拿破崙(1)功績:頒布《民法典》,資產階級國家第一部民法典,立法精神為後世借鑒
對外戰爭將法國大革命成果推廣到歐洲,加速歐洲從中世紀向近代社會的過渡
(2)過失:對外戰爭威脅歐洲國家主權,侵犯別國人民利益,遭到聯合抵制(失敗原因)
(3)結論:功大於過,偉大的資產階級政治家、軍事家
(五)英、法、美資產階級革命的比較
1.相同點:(1)方式:暴力革命;(2)領導者:資產階級;(3)過程曲折;
(4)影響:確立了資本主義制度,促進資本主義發展
2.不同點:(1)原因:英、法(封建專制)—美(殖民統治) 阻礙資本主義發展
(2)性質:英、法(資產階級革命)—美(資革+民族獨立戰爭)
(3)確立制度:英(君主立憲)—美、法(民主共和制)
專題三 19世紀中期的社會變革——資本主制度的發展(重點復習)
(一)俄國農奴制改革
1.根本原因:農奴制阻礙俄國資本主義發展 2.時間:1861年 改革者:亞歷山大二世 3.目的:鞏固統治 4.性質:(自上而下)資產階級性質的改革
4.改革內容:(1)農奴獲得人生自由;(2)通過「贖買」獲得份地;(3)歸村社管理
5.實質:維護地主利益,是沙皇政府和地主聯合對農民進行的雙重敲詐與掠奪
6.影響:(1)積極:廢除農奴制,緩解社會矛盾,使俄國走上資本主義道路
(2)消極:使農民背上沉重的經濟負擔,保留了大量封建殘余
7.啟示:改革推動社會發展,要堅持改革創新
(二)美國內戰(南北戰爭)
1.根本原因:南方奴隸制阻礙美國資本主義發展 2.目的:維護國家統一
3.時間:1861-1865年 4.導火線:林肯就任總統(主張廢奴) 5.性質:資產階級革命
6.扭轉戰局的法令:林肯 《宅地法》、《解放黑人奴隸宣言》
7.影響:廢除黑人奴隸制度;維護國家、民族統一;為美國成為最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奠基
8.評價林肯
(1)史實:領導聯邦政府取得美國內戰勝利,從而廢除了黑人奴隸制,維護國家統一,為美
國成為最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奠定基礎。
(2)結論:美國偉大的政治家
(三)日本明治維新
1.根本原因:德川幕府的封建統治阻礙日本資本主義發展
2.目的:鞏固統治、擺脫民族危機(1853年 美國入侵日本)
3.時間:1868年 領導者:明治天皇 4.性質:(自上而下)資產階級性質的改革
5.措施:(1)政治:廢蕃置縣,加強中央集權(2)經濟:引進西方技術,發展近代工業
(3)軍事:徵兵制、警察制度 (4)社會生活:文明開化、義務教育
6.影響:(1)使日本擺脫殖民危機,走上資本主義道路(2)保留封建殘余,走上對外擴張道路
7.啟示:(1)改革推動社會進步(2)學習先進文明,結合國情改革創新
(四)比較日本、俄國改革的相同點
1.性質:(自上而下)資產階級的改革 2.目的:鞏固統治
3.影響:走上資本主義道路;保留封建殘余 4.啟示:改革推動社會發展
(五)比較美國獨立戰爭和南北戰爭
1.不同點: (1)原因:殖民統治——南方奴隸制 阻礙資本主義發展
(2)目的:爭取民族獨立——維護國家統一 (3)領導人物:華盛頓——林肯
2.相同點:促進了美國資本主義發展
專題四 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的形成(最重點復習)
(一)綜合題(認真復習)
1.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的形成方式:殖民擴張(佔領殖民地,為資本主義商品傾銷提綱市場)
萌芽:(16世紀-18世紀中)
2.
過 新航路開辟——開始大規模殖民擴張,資本主義觸角開始伸向世界各地
程 擴展:(18世紀中-19世紀中)工業革命——推動殖民擴張進程
最終確立:(19世紀末-20世紀初)
第二次工業革命——推動列強掀起瓜分世界狂潮,世界市場最終確立
3.資本主義世界市場形成的影響
資本主義世界市場是通過殖民擴張的形式,不斷推進、形成的。
(1)對資本主義國家:為資本主義國家的發展提供了市場、原料和資金,促進了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
(2)對殖民地國家:(消極)殖民掠奪給殖民地人民帶來了災難和貧困
(積極)客觀上傳播了工業文明的成果
(二)新航路開辟——開啟殖民擴張
1.時間:15-17世紀 2.根本原因:發展資本主義(尋找黃金)
3.路線:(葡)迪亞士——發現好望角; (葡)達·伽馬——開辟歐洲到印度航線
(意)哥倫布——橫渡大西洋,發現美洲大陸; (葡)麥哲倫——環球航行
4.意義:(1)拓展人類活動空間范圍;使世界連成整體(2)開始大規模殖民擴張
(3)資本主義觸角伸向世界各地,促進歐洲資本主義發展
(三)英國對印度的殖民統治 1.機構:東印度公司(1600年) 代表人物:克萊武
(四)三角貿易
1.時間:16世紀開始
2.路線
3.影響:(1)促進歐洲資本主義發展(2)為美洲開發提供勞動力
(3)使非洲失去大量人口,生產力遭破壞,種族歧視
4.啟示:奴隸貿易和殖民掠奪是歐洲資本原始積累的主要手段,其過程是殘酷、血腥的。
(五)第一次工業革命
1.時間:18世紀中期(1765年)-19世紀中期 2.國家:英國
3.發明:(1)開始標志:珍妮紡織機(哈格里夫斯) (2)核心動力:蒸汽機(瓦特 改良)
(3)交通工具:火車(史蒂芬孫)
4.特點:以蒸汽為核心動力,人類進入「蒸汽時代」 (火車時代)
5.影響:(1)社會生產力飛速發展 (2)完成從手工工場向機器化大工廠時代過渡
(3)產生了現代工業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兩個對立的階級
(4)推動殖民擴張,確立了西方資產階級對世界的統治, 東西方差距不斷擴大
(5)破壞自然環境,帶來環境污染
(六)第二次工業革命
1.時間:19世紀末20世紀初 2.國家:美國、德國
3.發明:(1)核心動力:電的發明與使用
(2)電燈、留聲機:(美)愛迪生 電話:(美)貝爾(愛迪生改進)
(3)交通工具:動力——內燃機 飛機:(美)萊特兄弟
汽車:(德)卡爾·本茨 流水線生產:(美)亨利·福特 「裝在輪子上國家」——美國
4.交通工具改進的意義:縮短空間距離,拓展人類的活動范圍,改變社會面貌、生活方式
5.特點:以「電」為核心動力,人類進入「電氣時代」。 (「鋼鐵時代」、「汽車時代」)
6.影響:(1)社會生產力極大提高;(2)產生結構實現以重工業為主導;
(3)加劇資本主義發展不平衡
(5)列強加緊殖民擴張,掀起瓜分世界狂潮,資本主義市場最終形成。
5.兩次工業革命的啟示:(1)科學技術是推動社會進步的重要動力
(2)科學家的創新精神是成功的關鍵(3)經濟的發展需要和平穩定的社會環境。
(4)在經濟發展同時要保護環境。
其他知識點
1.馬克思主義誕生標志:《共產黨宣言》 (1848年 (德)馬克思、恩格斯)
2.(英)牛頓:現代科學之父,《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運動三大定律、萬有引力定律
3.(英)達爾文:《物種起源》,生物進化論,從根本上推翻「神創論」
3.(德)愛因斯坦:相對論、原子彈研究
4.(俄)列夫·托爾斯泰:「批判現實主義」、「心理描寫大師」、
《戰爭與和平》、《復活》、《安娜·卡列尼娜》
5.(荷)梵谷:《向日葵》 6.(德)貝多芬:浪漫樂派創始人,《英雄交響樂》、《命運交響樂》
⑨ 關於日本京都精華大學的入學要求。。
1、AO入學:
通過各專業的模擬授課期間的表現和參與情況,來判斷學生的聽課態度、與人接觸和交流的能力,對此專業的理解和熱情。
2、自薦入學:
帶著自己的作品獲資料參加面試。
3、一般入試:
前期A日程:參加各專業考試,例如素描、色彩構成、漫畫表現等。
前期B日程:基礎學科(英語、日語、數學三科選兩科)、鉛筆素描、小論文、圖像表現四門選擇一到兩門進行考試。
中期:基礎學科。(英語、日語、數學三科選兩科)
後期:面試。
4、人文學部留學生特別入試:
EJU+面試。
(9)民法典開學擴展閱讀:
京都精華大學(私立)是全日本第一所建立漫畫專業的大學。2010年開始以研究漫畫和發展漫畫事業為目的創立了日本第一個漫畫研究科。京都精華大學的漫畫研究科是培養漫畫家和漫畫研究者的搖籃。在那裡可以學習到如何製作出所謂漫畫家的漫畫,還可以深入研究漫畫諸多理論。
在日本京都精華是漫畫專業分野中極具代表性的大學,擁有優秀的教授陣容,甚至在世界都倍受矚目。此外漫畫大學院成立當初,曾經一度成為日本街頭的一大話題。
此專業修士的畢業要求是,製作出完整的漫畫作品一部或者完成一篇修士論文。該研究課的定員招生人數為每年20人。
特色專業還有插畫學部和工業設計學部,在京都美術館等都有大量作品展出及收藏。
參考資料:京都精華大學-入試情報
參考資料:網路-日本京都精華大學
⑩ 根據民法典奶奶已經辦理完解脫手續孫子要當兵公安機關政審不給通過該怎麼辦
首先,民法典的生效日期是2021年1月1日,還差4個月。
其次,不知道你所說的「辦理完解脫手續」指的是什麼。
再次,政審和民法典沒有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