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朱慶育民法總則

朱慶育民法總則

發布時間: 2022-12-10 03:10:08

民法書籍推薦

一、民法史與概述

1、謝懷栻:《外國民商法精要(第三版)》,法律出版社 2014 年版

2、[德]茨威格特、克茨:《比較法總論》(上),中國法制出版社2017年版

3、[美]伯納德·施瓦茨:《美國法律史》,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 1997 年版

4、[德]羅爾夫·克尼佩爾:《法律與歷史——論德國民法典的形成與變遷》,法律出版社 2003 年版

5、[德]霍爾斯特·海因里希·雅科布斯:《十九世紀德國民法科學與立法》,法律出版社 2003 年版

6、[德]維亞克爾:《近代私法史》,上海三聯書店 2006 年版

7、[美]弗里德曼:《美國法律史》,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2007 年版

8、[美]弗里德曼:《二十世紀美國法律史》,北京大學出版社 2016 年版

9、[美]小奧利弗·溫德爾·霍姆斯:《普通法》,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 2006 年版

二、民法總則

(一)教科書

1、王利明:《民法總則》,中國人民大學2017年版

2、[德]哈里·韋斯特曼等:《德國民法基本概念(第16版)》,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3年版

3、[德] 漢斯·布洛克斯:《德國民法總論》,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11 年版

4、[日]山本敬三:《民法講義Ⅰ·總則》(第三版),北京大學出版社 2012 年版

(二)體系書

5、[德]迪特爾·梅迪庫斯:《德國民法總論》,法律出版社 2002 年版

6、[德]卡爾·拉倫茨:《德國民法通論》(上、下),法律出版社 2003 年版

7、朱慶育:《民法總論(第二版)》,北京大學出版社 2016 年版

8、李永軍:《民法總則》,中國法制出版社2018年版

(三)專著

9、董安生:《民事法律行為》,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02 年版

10、邵建東:《德國民法總則編典型判例 17 則評析》,南京大學出版社 2005 年版

11、[德]維爾納·弗盧梅:《法律行為論》,法律出版社 2013 年版

12、芮沐:《民法法律行為理論之全部》,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 2003 年版

(四)注釋書

13、石宏主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條文說明、立法理由及相關規定》,北京大學出版社2017年版

三、人格權法與個人信息保護法

1、[日]五十嵐清:《人格權法》,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9 年版

2、王澤鑒:《人格權法》,北京大學出版社 2013 年版

3、王利明:《人格權法研究(修訂版)》,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12 年版

4、謝遠揚:《個人信息的私法保護》,中國法制出版社2016年版

四、物權法

(一)教科書

1、王利明、尹飛、程嘯:《中國物權法教程》,人民法院出版社 2008 年版

2、崔建遠:《物權法(第四版)》,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17 年版

3、孫憲忠:《中國物權法總論(第三版)》,法律出版社2014年版

4、[日]我妻榮:《新訂物權法》,中國法制出版社 2008 年版

5、[德]曼弗雷德·沃爾夫:《物權法(第 18 版)》,法律出版社 2002 年版

(二)體系書

6、[德]鮑爾、施蒂爾納:《德國物權法》(上、下),法律出版社 2006 年版

7、王利明:《物權法研究(第四版)》(上、下),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16 年版

8、謝在全:《民法物權論》(上、中、下),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 2011 版

9、崔建遠:《物權:規范與學說》(上、下),清華大學出版社 2011 年版

(三)專著

10、王軼:《物權變動論》,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1年版

11、田士永:《物權行為理論研究》,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

12、程嘯:《不動產登記法研究(第二版)》,法律出版社2018年(即將出版)

13、尹飛:《物權法·用益物權》,中國法制出版社2005年版

14、崔建遠:《土地上的權利群研究》,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

15、高聖平:《擔保法論》,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

16、程嘯:《擔保物權研究》,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7年版

(四)注釋書

17、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民法室:《〈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條文說明、立法理由及相關規定》(第二版),北京大學出版社 2017 年版

(五)工具書

18、程嘯編著:《物權法一本通》,法律出版社2017年版

五、債法總則

(一)教科書

1、張廣興:《債法總論》,法律出版社 1997 年版

2、王洪亮:《債法總論》,北京大學出版社 2016 年版

3、[德]羅歇爾德斯:《德國債法總論(第 7 版)》,中國人民出版社 2014 年版

(二)體系書

4、黃立:《民法債編總論》,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 2002 年版

5、邱聰智:《新訂民法債編通則》,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03 年版

5、孫森焱:《民法債編總論》(上、下),法律出版社 2006 年版

6、[日]我妻榮:《新訂債權總論》,中國法制出版社 2008 年版

六、合同法

(一)教科書

1、崔建遠:《合同法(第三版)》,北京大學出版社 2016 年版

2、王利明:《合同法》,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5年版

3、謝懷栻等:《合同法原理》,法律出版社 1998 年版

(二)體系書

5、王利明:《合同法研究(第三版)》(第 1、2、3、4 卷),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5年依次出版

6、崔建遠:《合同法總論(上卷)》(第二版),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11 年版

7、崔建遠:《合同法總論(中卷)》(第二版),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6年版

8、韓世遠:《合同法總論(第四版)》,法律出版社 2018 年版

9、邱聰智:《新訂債法各論》(上、中、下),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06 年版

(三)釋義書

10、胡康生主編:《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釋義》,法律出版社 1999 年版

(四)工具書

11、程嘯編著:《合同法一本通(第二版)》,法律出版社 2017 年版

七、侵權與損害賠償法

(一)教科書

1、程嘯:《侵權責任法教程(第三版)》,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17 年版

2、[德]福克斯:《德國侵權法》,法律出版社 2005 年版

3、[德]埃爾溫·多伊奇等:《德國侵權法(第 5 版)》,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16 年版

(二)體系書

4、程嘯:《侵權責任法(第二版)》,法律出版社 2015 年版

5、王利明、周友軍、高聖平:《中國侵權責任法教程》,人民法院出版社2010年版

6、王澤鑒:,北京大學出版社2017年版

(三)專著

7、張新寶:《侵權責任法立法研究》,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年版

8、[澳]彼得·凱恩:《阿蒂亞論事故、賠償及法律》,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09 年版

9、[美]彼得·凱恩:《侵權法解剖》,北京大學出版社 2010 年版

10、邱聰智:《從侵權行為規則原理之變動論危險責任之構成》,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06 年版

11、[德]克里斯蒂安·馮·巴爾《歐洲比較侵權行為法》,法律出版社 2004 年版

(四)釋義書

12、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民法室:〈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條文說明、立法理由及相關規定》,北京大學出版社 2010 年版

(五)工具書

13、程嘯編著:《侵權責任法一本通》,法律出版社 2018 年版

八、民法方法論

(一)入門階段

1、[德]魯道夫·馮·耶林:《為權利而斗爭》,法律出版社 2007 年版

2、[德]迪特爾·梅迪庫斯:《請求權基礎》,法律出版社 2011 年版

3、[日]北川善太郎:《日本民法體系》,科學出版社 1995 年版

(二)初級階段

4、[德]齊佩利烏斯:《法學方法論》,法律出版社 2009 年版

5、[德]伯恩·魏德士:《法理學》,法律出版社 2003 年版

6、梁慧星:《民法學解釋學(第三版)》,法律出版社 2009 年版

(三)高級階段

7、王利明:《法律解釋學》,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11 年版

8、黃茂榮:《法學方法與現代民法》(第五版),法律出版社 2007 年版

9、[德]卡爾·恩吉施:《法律思維導論(第二版)》,法律出版社 2014 年版

10、[德]卡爾·拉倫茨:《法學方法論》,商務印書館 2005 年版

九、法經濟學著作

1、[德]漢斯-貝恩德·舍費爾等:《民法的經濟分析》(第四版),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

2、[美]羅伯特•考特、托馬斯•尤倫:《法和經濟學(第 6 版)》,格致出版社 2012 年版

3、[美]斯蒂文·沙維爾:《法律經濟分析的基礎理論》,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13 年版

4、[美]波斯納:《法律的經濟分析(第七版》,法律出版社 2012 年版

5、[美]卡拉布雷西:《事故的成本》,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8 年版

6、[美]蘭德斯、波斯納:《侵權法的經濟結構》,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5 年版

十、民法思維與案例分析

1、王澤鑒:《民法思維》,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9 年版

2、梁慧星:《裁判的方法》,法律出版社 2003 年版

3、國家法官學院、德國國際合作機構:《法律適用方法:侵權法案例分析》,中國法制出版社 2012 年版

4、國家法官學院、德國國際合作機構:《法律適用方法:合同法案例分析》,中國法制出版社 2012 年版

❷ 《民法總論》pdf下載在線閱讀,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民法總論》(朱慶育)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鏈接:

提取碼:aul9

書名:民法總論

作者:朱慶育

豆瓣評分:9.6

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3-8

頁數:570

內容簡介:

本節共四編十五章五十一節,以中國實證私法為闡述對象,意在構建作者所倡導的規范性解釋科學的體系框架.全書系統論述了民法基礎理淪與民法總論各項制度的脈絡和細節,以概念的准確運用為支點,既講求實證規則理解私法的邏輯縝密性,亦迫問技術規則背後的理念正當性。

閱讀本書,尚可關注兩個 維度,一是空間維度。本書既批駁德國知識傳統,亦對大陸法系其他家族成員如日、蘇(俄) 、瑞、法、奧、台灣地區等投以必要關注.為理解我國相應規范 制度及理論提供了廣闊的空間視角.二是時間維度。本書著意接續漢語法學傳統. 上迄民國時期.下至20世紀50年代以來新中國各階段的民法思考.無不納入本書觀察范圍.以歷史的視角細致梳理了我國的民法知識傳統及其流變。

「表達是一種藝術,有關方法或藝術規則的爭論價值甚微,惟有作品才具有說力。」作者在自序中引用的這句話相信也是本書的寫作準則.本書是教科書,但絕不儀儀是教科書。或者換個說法、教科書的表達形式並不妨礙十年磨一劍的本書成為民法領域難得的大美之作。

作者簡介:

朱慶育,男。1990年考入中國政法大學經濟法系,先後從中國政法大學獲得法學學士,法學碩士,法學博士學位。2002年留校任教,現為中國政法大學民商經濟法學院民法研究所副教授。2008年3月至2009年4月任德國漢堡馬克思-普朗克外國私法與國際私法研究所訪問學者。現任中國法學會民法學研究會理事,中歐法學院法哲學與交叉法學研究所兼職研究員。

曾獲中國政法大學優秀教師特別獎(2010年)、優秀教師獎(2013年),第四屆(2011年)和第五屆(2013年)中國政法大學「最受本科生歡迎的十位教師」之一。深受學生喜愛,其課堂通常會被帶凳子旁聽的同學擠滿。

研究領域:民法學,法學方法論,德國近現代民法史,法律哲學

專著:《意思表示解釋理論——精神科學視域中的私法推理理論》,

論文:《法律行為概念疏證》、《法典理性與民法總則》、《權利的非倫理化——客觀權利理論及其在中國的命運》等。

❸ 如何評價朱慶育教授發表的《民法總論》

時代在進步,人們的法律意識也越來越強,相對於忍氣吞聲,大家開始學會利用法律武器來保護自己,可是對於一些人來說,大家對於法律的理解還不太夠,所以一些專家和教授兩位寫出相關書籍來為人們普法。而朱慶育教授發表的《民法總論》就是一部非常具有含金量的著作,這本書以比較系統的方式來給大家解釋了民法的科學框架,也講述出了對於民法的新思考,不過在看這本書之前,一定要有充足的民法知識才能夠充分的去理解。

綜上所述,如果你對於法律有了最基本的了解,那麼就可以看一看朱慶育教授所寫的這本書,但是新人就不要去接觸了,畢竟無法理解也是在浪費時間,對於一些法律學生來說,這本書應該列入必讀書單內。

❹ 如何評價朱慶育教授及其《民法總論》

在教科書層出不窮但多大同小異的今天,《民法總論》是一本讓人讀起來很"爽"的書。在學術研究的條件日益完備但學術風氣功利浮躁的今天,朱慶育老師是學者風骨的堅守者,更是青年法律學人的擔當。"大俠"之名,當之無愧!

❺ 讀書筆記|朱慶育:《民法總論》——禁止權利濫用原則

一、我國並未直接規定禁止權利濫用原則,但學界普遍認可該原則應成為限制權利行使的基本原則。其規范基礎為:《憲法51》,而《民法通則6、7》體現該原則思想。

二、禁止權利濫用原則的發展與演進。

1.羅馬法時代:「善良生活,不害他人,各得其所」。意味著權利不得濫用。但因私權絕對自由,故羅馬法並未出現明確的禁止權利濫用原則。

2.法國法:

在起初提起」權利濫用「時也招致反對。如普拉尼奧認為:權利濫用只是文字游戲。因為一旦立法者將某項權利授予個人時,在其范圍內行事就不應受到指責。如果認為權利濫用,則意味著根本無權利。也就是說,行使權利,故行為合法;行為非法,因逾越權利界限。

後來各學者希冀通過找到權利的外在限制與內在限制區別,為權利濫用理論找到生存空間。認為「法律授予個人以權利」存在兩個層次意義:

其一,權利人只能享有法律授予的某項特定權利,除此之外,無權。

其二,權利應受到內部限制。即權利人行權時,需受到一定限度。如行權是以損人為目的,則逾越權利行使范圍。盡管此時,尚未突破權利外部限制。在此而言,可以認為,法律可以授權同時限制行權方式,並非矛盾。但因法律在授權時,往往未直接給予權利內部限制,故需要通過法律原則,甚至法律精神尋求行權正當化基礎,故此為「禁止權利濫用理論」。

3.德國法:

《德國民法典226》規定「惡意刁難之禁止」,即禁止權利濫用。意思為權利之行使,不得專以損害他人為目的。但在德國,禁止權利濫用原則常與誠信信用原則混淆。

關於禁止權利濫用的理解認為:如果權利行使只是客觀上導致他人重大損害,尚未能構成惡意行使權利的濫用行為,甚至而言,即便權利行使是以損害他人為意圖,也不意味著權利濫用。只有是權利濫用是行權唯一目的時,才可謂「惡意刁難的權利濫用行為。」

故可以發現,上述認定過於嚴苛,導致適用范圍狹窄,難以實現限制權利行使的功能。但同時需要注意,如果標准過於寬松,將干涉行為人自由,沖擊私法自治。

4.民國時期以及台灣地區「法」:

《民國民法典》:權利行使,不得以損害他人為主要目的。由此,我們發現強調「主要」目的。所謂 「主要目的」意指行為雖無某種正當目的,但與一般社會任務相悖,屬於濫權。

此外,所謂 「損害他人為目的」:雖以主觀標准進行判斷,但需顧及法律社會化進步潮流,順應權利濫用要件客觀化趨勢,應以客觀判斷作為標准。

後台灣地區「法」修改為「權利之行使,不得違反公共利益/以損害他人為主要目的」。

對此,王澤鑒先生認為,權利濫用存在三種類型:1)有悖於公共利益;2)以損害他人為主要目的;3)非依誠實信用方法行權。

判斷標准由以行為人主觀意思認定向客觀利益衡量。由此,權利行使「具有社會化內涵、倫理性質及客觀判斷標准」。

三、效力

1.無權利行使之固有效果;2.無排除他人侵害之效力;3.相對人得因此尋求救濟;4.某些權利因此消滅。

四、禁止權利濫用原則與誠實信用原則

1.兩者都旨在限制超越行權界限的行為,故存在大量的功能重合。

2.關於二者關系:

1)王伯琦先生認為,雖二者同屬一個概念,但誠信原則位於債編,適用領域在債法,而禁止權利濫用原則位於總則編,能規制除債權以外的一切權利,尤其是所有權的行使。即嚴格遵守法典規定的解釋方法。

2)史尚寬先生認為,考慮到誠信原則適用領域在不斷擴大,雖僅在債法中有所規定,但也可適用於物權關系、以及身份關系權利義務;雖民法典以主觀判斷標准判斷權利濫用,但適用時不應局限於此,即便不屬於惡意行權,若悖於良俗之加害,未依誠實信用原則方式行權,則構成權利濫用。故該觀點認為,禁止權利濫用原則的位階高於誠信原則。

後台灣地區將這兩個原則都放在總則編第148條。【效仿瑞士】但依然被認為二原則具有其獨立性。

1)楊與齡先生認為:行使權利,積極方面而言,應按照誠實及信用方法;消極方面而言,不得以損害他人為目的。

2)楊仁壽先生認為:誠信原則是法律倫理價值的最高體現,有「帝王條款」之稱,「禁止權利濫用原則」源於誠信原則,並受其支配。

3)王澤鑒先生援引楊仁壽觀點主張:在具體個案而言,權利行使同時違反公共利益,以損害他人為主要目的及違背誠實信用方法時,原則上固得選擇適用之,但方法論上則應適用權利濫用得次級規范,避免直接訴諸有帝王條款之稱的誠實信用原則。

4)施啟揚先生接受誠信原則的「帝王條款」地位,並認為「權利濫用就是違反誠信原則的具體形態」,屬於「加重違反誠信原則」。但二者適用范圍以及要求方式不同。

其一,誠信原則屬於「命令規定」,要求行使權利、履行義務應遵循誠信方法,而禁止權利濫用屬於「禁令規定」,禁止行使權利以損害他人為主要目的。

其二,誠信原則適用於權利人與義務人,禁止權利濫用原則只適用於權利人。

其三,是否違背誠信原則,以客觀行為為依據;是否權利濫用,考察主觀意思,注重內心主觀目的的違背。

故,二者並非簡單位階關系。

朱慶育先生認為,誠信原則與禁止權利濫用原則有其不同的生成軌跡,對於權利行使限制方面,二者功能相近。而且都較為抽象,需要注入價值判斷。無法且不必強作上下位階之分。而且為禁令,禁止權利濫用原則是禁令,同樣誠信原則也是反面限制權利的行使。

但如果二原則並行,則將強化權利行使的限制,導致限縮私人自由的空間。故如果聚焦於私人行權的限制而非自由行使,泛化誠信原則與禁止權利濫用原則適用,權利蘊含的自由理念可能前景堪憂。

❻ 《民法總論》pdf下載在線閱讀全文,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民法總論》(朱慶育)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鏈接:

提取碼:FGSC

書名:民法總論

作者:朱慶育
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
出版年:2016-5
頁數:585

內容簡介

本書在第一版的基礎上繼續完善相關內容,增加的學術進展內容,力爭保持該書在民法相關教材銷售領域的領先地位。該書為民法總論研究領域的力作。既有理論研究的深度,又有研究視野的廣度,為讀者展示了德系民法人扎實的研究功底、嚴謹的治學態度和高水準的研究能力。本書為民法領域深入學習和研究不可多得的高水準學習參考用書。

作者簡介

朱慶育,浙江大學光華法學院教授。2002.02-2014.07 中國政法大學民商經濟法學院民法研究所(歷任副教授、教授);2014.07- 今 浙江大學光華法學院(教授)。

❼ 對於朱慶育教授及其《民法總論》,你作何評價

網路上對於這本書的評價非常高,這本書被譽為是“中國大陸最好的民總”,翻看網路上的評價無一差評,說實話我還沒有讀過這本書,也不知道如何評價此書,,足以感受到大家對這本書的認可,凡是看過的朋友都會給出很高的評價和認可,學習民法的朋友一定都對這本書非常好了解,這本書與其他的民法書的風格很不一樣,以往說到 有關民法的書籍大家一定都會覺得很無聊,但是《民法總論》這本書不會讓你覺得看不懂,朱慶育教授利用通俗易懂的文字和大家解說了有關的民法的知識,是每個學習民法的孩子都值得擁有的一本書。

對於學習法律專業的朋友們來說,《民法總論》這本書絕對值得擁有,看過的朋友大都做出了很高的評價,因為還沒有看過所以暫時無法給出任何的評價,因為涉及的是比較專業的問題,還是應該由專業人士來進行點評。

❽ 求民商法實務書籍

您好:
【《民法總則》新法學習推薦書目】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釋義》(版李適時)權
《民法總則要義:規范釋論與判解集注》(李宇)
一、民商法實務核心書目(九種)
《中國民事訴訟法重點講義》(王亞新、陳杭平、劉君博)
《民法總論》(朱慶育)
《合同法總論》(韓世遠)
《侵權責任法》(程嘯)
《物權法論》(劉家安)
《中國擔保制度與擔保方法》(曹士兵)
《親屬法原論》(余延滿)
《中國公司法》(王軍)
《民商法實務精要》(1、2、3、4)(「高杉LEGAL」系列精選集)
二、集成類
《新編版·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觀點集成》(劉德權)
三、執業技能類
《民法思維:請求權基礎理論體系》(王澤鑒)
《謝懷栻法學文選》(謝懷栻)
《要件審判九步法》(鄒碧華)
《法律意見書的研究與製作》(張慶、劉寧)
《法律盡職調查指要》(康䶮、謝菁菁)
《合同與法律咨詢文書製作技能》(呂立山、江憲勝)
律師之道:新律師的必修課》(君合所)
《律師之道(2):資深律師的11堂業務課》(君合所)
《律師執業基本技能》(律協培訓配套教材)
《律師業務操作指引》(律協培訓配套教材)

❾ 專業文章七:起訴後撤訴的行為是否屬於訴訟時效中斷事由(下)

起訴後撤訴的行為是否屬於訴訟時效中斷事由

  —兼論《民法總則》第195條第(三)項的適用

五、司法實務的努力

為了避免裁判上的價值沖突,最高人民法院在2011年作出了《全國民事審判工作會議紀要》(以下簡稱《紀要》)(法辦【2011】42號)。

其中,《紀要》第64條規定:「當事人起訴後又撤訴或者人民法院依法裁定按撤訴處理,不引起訴訟時效的中斷。但起訴後起訴狀已送達相對人後又撤訴或被裁定按撤訴處理的,訴訟時效於起訴狀送達相對人之日起中斷。」該條原則上認為起訴後又撤訴的,訴訟時效不中斷,例外規定起訴狀副本送達給被告的,訴訟時效於送達之日起中斷。

該條說明法院在實際審判工作中對該問題基本達成了共識,是總結審判經驗的具體表現,亦是將經驗上升為學術理論,以供日後制定、修改法律或司法解釋提供參考。

但是,畢竟《紀要》不是司法解釋,不具有法律效力,各級法院在審判實踐中只能用於參考,至於是否採用該條觀點,在於法官個人對該問題的理解 [1] 。

六、筆者的觀點

通過前述立法、理論、實務的資料梳理和評析,筆者擬以實體性的論證規則為前提,遵循一定的論證規則和形式,運用妥當的方法,努力就該問題形成較為合理的價值判斷 [2] 。

(一)該問題涉及的利益關系

討論起訴後撤訴的行為是否屬於中斷事由,需要首先判斷訴訟時效中斷制度調整何種利益關系。

訴訟時效之所以會發生中斷,系因為在時效的進行過程中發生了推翻時效的事情,使得已經經過的期間完全失去意義。由此,時效期間歸為零,又從頭開始進行。其中,關於法定中斷,圍繞著這些事由為什麼被規定為中斷事由,存在著爭議。這一點,與有關時效存在理由的議論有著密切的關系 [3] 。

針對訴訟時效存在的理由,主要有兩種學說:一種學說為保護非權利人.實體法說,另一種學說為保護權利人.訴訟法說 [4] 。

與訴訟時效存在的理由相對應,時效中斷事由也有兩種不同的根據:根據一,訴訟時效中斷的根據系真正的權利人行使了權利這一事實。根據二,訴訟時效中斷的根據系真正的權利關系得到確定,持續的事實狀態反映真實的蓋然性被推翻 [5] 。

通過前述分析可知,起訴之後撤訴是否屬於中斷事由的問題,關涉的系權利人的真正權利行使和義務人的抗辯權利益。若肯定中斷,之前經過的時效期間歸為零,權利人的權利從頭開始進行。義務人喪失之前經過的時效期間的利益。若否定中斷,之前經過的時效期間持續進行,權利人的權利未能得到真正行使,義務人享有之前經過的時效期間的利益。

(二)論證一:對否定說的評價

目前學界的通說為中斷否定說,否定起訴之後撤訴的行為將導致訴訟時效的中斷,無疑直接否定了權利人起訴的這一行為的價值。對此,否定者的理由如下:

1、在程序意義上,撤訴是當事人撤回其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行為,訴的撤回視為未起訴,其與未起訴具有相同的法律效果,權利人自不得因「提起訴訟」而發生時效中斷的法律效果 [6] 。

2、起訴無疑表明當事人在行使權利,但撤訴又表明了他表達了一個相反的意願,即不願意行使其權利 [7] 。

3、起訴不僅需要要求履行債務,而且還需要在有法院參與的正式程序中請求。通過這種程序確定權利的存在,是認定中斷的根據。

起訴之後撤訴,相當於權利沒有確定就終了,不發生中斷的效力 [8] 。

4、外國立法例和學說,均認為起訴之後又撤訴不導致訴訟時效中斷。我國立法上不應當作相反的理解。

否定者的前述理由,能否成立,筆者擬對其一一分析和評價:

1、在程序法上,撤訴與未起訴的法律效果系相同的。但訴訟時效的中斷與否,嚴格意義上是屬於實體法上的問題,其主要系考慮是否存在有權利人足以推翻以前不行使權利狀態的事實。起訴之後又撤訴的行為,本身不僅僅包含撤訴,還包含起訴。故該理由存在以便概全,否定當事人起訴事實的情形。

2、否定者的第二個理由,顯然注意要起訴的意義。但是通過將撤訴解釋為當事人不想行使權利這一相反的意義,進一步否定起訴的意義。間接的又回到了第一個理由。對此,該理由存在如下兩點不當之處:

(1)當事人為何撤訴,現實中存在多種理由,如未繳納訴訟費用、案由選擇錯誤、案件證據不足、當事人選擇錯誤、法院建議撤訴等情況,且這些撤訴的理由中很難推斷出當事人有不想提起行使權利的意思。

(2)假如當事人有兩個在法律上有意義的行為,為何只選擇第二個行為作為起訴之後又撤訴的行為最終價值判斷。存在著評價遺漏的情況。

3、否定者的第三個理由也是屬於程序法上的理由,其考慮的系真正的權利關系得以確定,持續的事實狀態反映真實的蓋然性就被推翻 [9] 。對此,該理由存在以下不足:

(1)該理由認為撤訴意味著當事人的真正權利關系只能通過法院的程序方能最終確定,與實體法不相符合。

(2)起訴後又撤訴意味著當事人沒有真正的權利,與客觀事實不相符合。

4、否定者的第四個理由,實際上屬於法律論證上的逃避。對此,筆者認為,該理由沒有注意到如下趨勢:

(1)傳統直接否定中斷者的國家和地區,開始出現了中斷緩和的觀點。如日本民法學者認為起訴之後撤訴的行為可以解釋為法律上的催告,在6個月內起訴的,時效中斷的效力將得到維持 [10] 。

台灣地區民法學者,現在認為起訴之後撤訴的行為可以視為當事人提出了請求,如權利人在6個月內另行起訴,仍應視為時效與訴狀送達時中斷 [11] 。。

(2)傳統否定中斷者的國家和地區,開始出現了肯定中斷的觀點。如德國民法學者認為,起訴之後撤訴的行為可以理解為起訴,發生停止計算的情況,即停止狀態結束後須再經過法定期間始克完成 [12] 。

(3)將起訴作為時效中斷的事由,降至為時效停止的事由,與《歐洲合同法原則》第14:302的規定一致的。停止一直持續到作出判決為止。這特別適合於最初的訴訟由於程序原因而被撤銷或者被駁回 [13] 。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否定中斷的理由均無法成立。

(三)論證二:對折中說的評價

針對否定中斷學說,現在有學者提出,起訴之後撤訴,若起訴狀副本已經送達到對方當事人,則發生中斷的法律效果;若沒有送達,則不發生中斷的法律效果。持有該觀點的理由如下:

1、該觀點的學者堅持以起訴之後撤訴不發生中斷的法律效果為基本原則。

2、起訴之後撤訴,若起訴狀已經送達到對方當事人的,可按照「當事人一方提出請求」處理。而當事人向債務人提出請求,屬於法定中斷事由之一。此種情況下,起訴之後撤訴的行為發生中斷法律效果 [14] 。

3、該觀點與日本民法、台灣地區民法的規定相一致。其中日本民法學者將起訴之後撤訴的行為等同於催告,台灣地區民法學者將起訴之後撤訴的行為等同於請求 [15] 。

鑒於該觀點相較於否定說較為緩和,且未達到肯定說的標准,筆者將該種學說稱為「折中說」。折中說的理由,能否成立,筆者擬一一分析:

1、折中說以否定中斷為大前提,對此,請讀者參考否定說的分析和評價,此處不再重復。

2、折中說的第二點理由,實際上系以起訴狀副本送達作為判斷時效中斷與否的時間節點。該理由存在如下不足:

(1)當事人提出請求與起訴同屬於中斷事由之下的兩種情形,分別獨立。若認為起訴後撤訴可以在一定條件下轉化為請求,不符合民法的立法技術。

(2)當事人起訴之後,訴狀的送達當事人無法控制,若法院動作較快,在當事人撤訴前送達了,則中斷;若法院動作較慢,當事人撤訴前未能送達,則不中斷。該種觀點,將當事人之外的因素作為判斷中斷與否的依據,存在價值上的隨意評價問題。

3、折中說的第三點理由,實際上忽略了日本民法和台灣地區民法的解釋環境,僅僅截取了部分觀點。存在著以偏概全的情況。具體表現在:

(1)日本民法和台灣地區民法有不同於我國立法的規定。

(2)日本民法學者和台灣地區民法學者的觀點,並非折中說,而系時效不完成的觀點。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折中說的理由均無法成立。

(四)筆者的觀點:肯定中斷

經過前述論證,筆者認為起訴後撤訴的行為應當作為訴訟時效的中斷事由,具體理由如下:

1、起訴之後又撤訴的,符合《民法總則》第195條第(三)款規定的「提起訴訟」。這里的「提起訴訟」包括向人民法院提交起訴狀或者口頭起訴(由人民法院記錄,並告知對方當事人)。參見《民事訴訟法》第120條和《訴訟時效司法解釋》第12條。

2、起訴之後又撤訴的,與其他中斷事由在價值和作用上類似,尤其是與權利人向義務人提出履行請求。假如沒有訴諸公權力的單方主張行為都可以中斷,訴諸公權力的行為,還不能中斷。極容易造成價值評價不一樣。

3、原告向法院起訴之後,如何以及何時向被告送達民事起訴狀,原告根本無法控制。故以民事起訴狀是否送達給被告為准,不具備可操作性。

4、原告向法院起訴之後,是否撤訴屬於原告的程序性權利。至於撤訴的原因是什麼,則存在多種的可能性。故無法直接否定該種行為的中斷時效的價值 [16] 。

5、提起訴訟,之所以會產生中斷時效的效力,主要系基於起訴的價值判斷。而判斷起訴的價值,應當限於起訴到法院時,原告的意思表示。不能因為後一行為而否定之前行為的價值。

七、旁論

除了前述起訴之後撤訴是否屬於中斷事由之外,還需要對此種事由所導致的法律後果進行分析。

(一)訴訟時效應當從法院作出准予撤訴的裁定之日重新計算

對於該問題,目前有兩種觀點,一種觀點為當事人向法院提交起訴狀之時;另一種觀點為法院准予當事人撤訴之日。

對此,筆者認為,應當以法院作出准予撤訴的裁定之日為宜,具體理由如下:

1、《民法總則》第195條明確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訴訟時效中斷,從中斷、有關程序終結時其,訴訟時效期間重新計算…….。對此,既然起訴之後撤訴的行為屬於該條規定的「起訴」,那麼應當從有關程序終結時重新計算。起訴之後撤訴的行為,自法院作出准予撤訴的裁定為程序終結之時 [17] 。需要注意的,《民法總則》的該條規定,已經改變了法釋〔2008〕11號第12條規定的重新起算之日。

2、當事人起訴之後至撤訴之前的這段時間內,權利人處於行使權利的期間。該段期間將會因為法律程序等原因而延長,若將時效中斷的重新起算之日定位為起訴之時,則可能發生法律程序尚未終結,但新的訴訟時效期間已經屆滿的情況,導致法律評價的矛盾。法律不可能一方面肯定起訴可以中斷訴訟時效,另一方面又在程序未終了時,以權利人的權利已經超過時效為由否定權利人的時效利益 [18] 。

3、外國立法例和學說多肯定起訴情況下,時效的中斷從程序終了之日重新起算。

立法上的規定,如舊《德國民法典》第211條、《日本民法典》第257條第2款、《瑞士債務法》第137條、「台灣地區民法」第17條第2款、《歐洲合同法原則》第14:302條第(2)款。

學者認為,因起訴而中斷的時效自裁判生效之時起重新進行,這種觀點背後存在著這樣的理由:權利的存在被公共機關確定之日,為新時效開始之時 [19] 。

4、在操作層面上,當事人起訴之後撤訴的,法院在審查無誤之後,均會製作準予撤訴的裁定書,其該裁定書屬於法律上的程序終結文書,且該裁定書在領取時,均需要填寫送達回執。確定該時間作為重新計算的時間,較為方便。

(二)中斷之後的訴訟時效期間應與原時效期間一致

針對該問題,存在兩種觀點:第一種觀點,中斷之後的時效期間應當與該請求權原來的時效期間一致 [20] ;另一種觀點,中斷之後的時效期間應當為普通訴訟時效期間 [21] 。

對此,筆者認為,應當以該請求權原來的時效期間一致,理由如下:

1、訴訟時效中斷制度,系發生權利人主張權利的事實,讓已經經過的時效期間歸為零,重新計算的制度。本身僅僅處理的系期間的中斷與否、期間應否重新計算的問題。並不改變請求權的性質和期間,故遵循立法的原有規定,符合訴訟時效中斷制度的立法本意。

2、若統一採用普通訴訟時效制度,則將會導致原來的請求權時效因中斷而延長,或者因中斷而縮短的情況。將會直接消減立法對不同請求權規定不同時效期間的價值評價。

3、在外國立法和學說上,也堅持時效期間的同一性 [22] 。如日本民法學者認為,新時效的時效期間,原則上與以前的時效期間相同 [23] 。台灣地區民法亦然 [24] 。

但是對於因生效判決而確定的權利,即使以前的時效期間短於10年或者5年的,新的時效期間仍為10年或者5年 [25] 。之所以會有這樣的規定,主要是基於 [26] :

(1)實體上權利,已經確定,不存在舉證困難問題。

(2)債務人無力清償的,免除債權人須不斷的申請強制執行或為其他中斷時效的行為。

(3)與強制執行的規定相配合。

具體到本文論述的問題,起訴之後撤訴的行為,法院本身並未就權利人的實體權利作出生效判決,故不存在著該例外規定適用的范圍。再加上,根據《民事訴訟法》的相關規定,若權利人的權利獲得生效判決確定,則需要在判決生效後兩年內向法院申請執行,該期間屬於執行期間 [27] 。

八、結論

綜上所述,筆者通過本文得出如下結論,現總結如下:

1、起訴後撤訴的行為屬於訴訟時效中斷事由。

2、起訴後撤訴的行為導致中斷的,新的時效期間從法院作出准予撤訴的裁定之日重新計算。

3、起訴後撤訴的行為導致中斷的,新的時效期間與原來的時效期間相同。

[1] 鄧忠明著:「撤訴與訴訟時效中斷規定的變化與發展」,載《人民司法》(應用)2016年第4期第98頁。

[2] 王軼著:《民法原理與民法方法》,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第29頁。

[3] 【日】山本敬三著:《民法講義I:總則(第3版)》,解亘譯,第367頁。

[4] 同上,第431頁-第434頁。

[5] 同上,第367頁。

[6] 王利明主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詳解》(下冊),中國法制出版社2017年版,第931頁。

[7] 王利明著:《民法總則研究》,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年版,第734頁。

[8] 【日】山本敬三著:《民法講義I:總則(第3版)》,解亘譯,第461頁、第463頁。

[9] 【日】山本敬三著:《民法講義I:總則(第3版)》,解亘譯,第458頁。

[10] 同上,第464頁。

[11] 王澤鑒著:《民法總則》(最新版),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版,第509頁。

[12] 朱慶育著:《民法總論》(第二版),北京大學出版社2016年版,第557頁。

[13] 【德】萊因哈德•齊默曼著:《德國新債法:歷史與比較的視角》,韓光明譯,法律出版社2012年版,第209頁-第210頁。

[14] 李開國著:《民法總則研究》,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443頁。

[15] 【日】山本敬三著:《民法講義I:總則(第3版)》,解亘譯,第464頁。王澤鑒著:《民法總則》(最新版),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版,第509頁。

[16] 夏利民著:《民法基本問題研究》,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01年版,第252頁。

[17] 李順適主編、張榮順副主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釋義》,法律出版社2017年版,第622頁。

[18] 參見【日】山本敬三著:《民法講義I:總則(第3版)》,解亘譯,第468頁。

[19] 同上,第466頁。

[20] 王利明、楊立新、王軼、程嘯著:《民法學》(第五版),法律出版社2017年版,第262頁。(該部分的執筆人為王利明教授)

[21] 汪淵智:「我國民法訴訟時效制度之構想」,載《法學研究》2003年第3期,第62頁。

注意:《歐洲合同法原則》第14:401條第(2)款規定,無論請求權起初適用普通時效期間還是本原則第14:202條所規定的10年特殊時效期間,重新起算的時效期間都為普通時效期間。

[22] 值得注意的是:《歐洲合同法原則》第14:401條第(2)款規定,無論請求權起初適用普通時效期間還是本原則第14:202條所規定的10年特殊時效期間,重新起算的時效期間都為普通時效期間。該規定是否代表未來趨勢,尚未可知。

[23] 【日】山本敬三著:《民法講義I:總則(第3版)》,解亘譯,第466頁。

[24] 史尚寬著:《民法總論》,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0年版,第684頁。

[25] 10年為《日本民法典》第174條第2款之I規定,5年為「台灣地區民法」第137條第三款規定。

[26] 姚瑞光著:《民法總則論》,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11年版,第353頁。備註:姚瑞光教授並不認可這三點理由,感興趣者可具體查閱該書第353-354頁的論述。

[27] 魏振瀛主編:《民法》(第七版),北京大學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年版,第218頁。

❿ 民事法律行為在民法總則和民法通則中的區別

民事法律行為在《民法通則》中須以合法性為要件,《民法通則》第五十四條 民事法律行為是公民或者法人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權利和民事義務的合法行為。為此,後來學界產生所謂的民事法律行為的「合法性矛盾」,即既然民事法律行為是合法的,那麼為什麼會出現無效、效力未定、可撤銷?為什麼民事法律行為的下位概念遺囑存在合法與不合法之別?等等

因此,《民法總則》中取消了民事法律行為的合法性要件。即《民法總則》第一百三十三條民事法律行為是民事主體通過意思表示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法律關系的行為。

一般認為,「合法性標准」將民事法律行為是否存在與民事法律行為效力問題混淆了。但關於這一問題是非常復雜,推薦朱慶育教授的《民法總論》,對此有詳細精闢的論述與分析,強烈推薦。

熱點內容
丹麥對法官 發布:2024-11-07 22:37:35 瀏覽:633
宜州人民法院電話 發布:2024-11-07 22:37:23 瀏覽:544
看山東衛視道德與法治 發布:2024-11-07 22:10:46 瀏覽:797
合同法第251條承攬合同 發布:2024-11-07 21:41:38 瀏覽:406
政府公告對企業的法律效力 發布:2024-11-07 21:29:34 瀏覽:70
房屋轉租條例 發布:2024-11-07 21:27:19 瀏覽:183
刑法中的領水 發布:2024-11-07 20:15:26 瀏覽:254
有律師法院怎麼還指派l法律援助呢 發布:2024-11-07 20:14:01 瀏覽:648
司法拍賣麗水 發布:2024-11-07 19:46:51 瀏覽:494
法院內網涉及 發布:2024-11-07 19:46:41 瀏覽: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