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廢止司法解釋目錄

廢止司法解釋目錄

發布時間: 2020-12-27 15:46:49

1. 關於廢止27個司法解釋中土改後確權的房產解釋

不管如何,你有證據證明房子在土改時劃歸你家了才行,如果有可以直接向房管局請求返還,如果不同意,可以直接起訴。
不過年頭太長了,恐怕也有時效問題,不過你可以試試看。

2. 法律修改之後,原來的司法解釋是否廢止

不廢止,司法解釋和法律的制定機關是不同的,法律修改了司法解釋並不必然廢止,得等以後的司法解釋

3. 法律廢止,司法解釋是否廢止

這個當然是廢止了啊,司法解釋本身就是來解釋該發條的啊,如果該法條也沒了,這個解釋當然也就失去了源頭了啊.無源之水

4. 請問法律名詞"廢止"的司法解釋

法律被廢止,指法律效力的消滅,或者說法律終止生效。它一般分為明示的廢回止和默示的廢止兩類。明示答的廢止,即在新法或者其他法律文件中明文規定廢止舊法。默示的廢止,即在適用法律中,出現新法與舊法沖突時,適用新法而使舊法事實上被廢止。

法律的廢止有以下幾種情況:
(1)法律本身規定了有效期限,期限結束,該法即自動終止;
(2)法律為某一特定情況而制定,一旦該情況消失,即應廢除該法;
(3)以新法取代舊法。

5. 最高院關於人身損害賠償司法解釋廢止了嗎

最高法《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具體問題的司法解釋》(法釋(2003)20號)沒有廢止,是目前處理人身損害賠償事宜的重要法律依據。

6. 被廢止的司法解釋

按照法律一般不溯及既往的原則,在該法實施後處理該法實施前發生的違版法案件,還是應權當適用於1986年4月12最高人民法院印發的《關於審理農村承包合同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意見》而不應適用1999年6月5日的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農業承包合同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試行)。
原因:舊法的廢止不是指一律不能用,而是指對新法生效後的事情不能適用,對新法生效後,但發生在此之前的事情,仍然可以適用舊法。

7. 2021年司法解釋是否廢止

《民法典》第1260條(最後一條)明確規定:本法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中華人民共和國收養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同時廢止。

該條明確規定了,民法典2021年1月1日施行後,婚姻法、繼承法、民法通則、收養法、擔保法、合同法、物權法、侵權責任法、民法總則同時廢止。另需說明,「皮之不存毛將焉附」,既然上述單行法被廢止了,基於上述單行法而生的立法解釋也應同步廢止。王晨副委員長對此,在《民法典》草案說明中也明確提到:「2014年第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一次會議通過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九十九條第一款、<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二十二條的解釋》,作為與民法通則、婚姻法相關的法律解釋,也同步廢止。」

另需注意的一點是,民法典施行後,最高法院此前基於上述九部法律而出的司法解釋,有不少內容已被民法典吸收,有的內容已失去繼續存在的原立法基礎,或者與民法典的規定不相符甚至發生沖突。因此,相關司法解釋何去何從,值得關注。筆者認為,在2021年1月1日前,最高法院大概率會對相關司法解釋進行大規模清理,並出台具體規定,明確哪些不再有效,哪些適當修改後可以繼續適用等等。

8. 1996年12月16日頒布的司法解釋是否已經廢止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詐騙案件具體應用法律的若干問題的解釋》,自1996年12月16日起施行,該司法解釋本身並沒有廢除,但2011年兩高聯合發布《關於辦理詐騙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其中第11條明確規定:以前發布的司法解釋與本解釋不一致的,以本解釋為准。


附:兩高《關於辦理詐騙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2011年2月21日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512次會議、2010年11月24日最高人民檢察院第十一屆檢察委員會第49次會議通過)自2011年4月8日起施行。

為依法懲治詐騙犯罪活動,保護公私財產所有權,根據刑法、刑事訴訟法有關規定,結合司法實踐的需要,現就辦理詐騙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的若干問題解釋如下:

第一條 詐騙公私財物價值三千元至一萬元以上、三萬元至十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上的,應當分別認定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規定的「數額較大」、「數額巨大」、「數額特別巨大」。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高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可以結合本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狀況,在前款規定的數額幅度內,共同研究確定本地區執行的具體數額標准,報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備案。

第二條 詐騙公私財物達到本解釋第一條規定的數額標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依照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的規定酌情從嚴懲處:

(一)通過發送簡訊、撥打電話或者利用互聯網、廣播電視、報刊雜志等發布虛假信息,對不特定多數人實施詐騙的;

(二)詐騙救災、搶險、防汛、優撫、扶貧、移民、救濟、醫療款物的;

(三)以賑災募捐名義實施詐騙的;

(四)詐騙殘疾人、老年人或者喪失勞動能力人的財物的;

(五)造成被害人自殺、精神失常或者其他嚴重後果的。

詐騙數額接近本解釋第一條規定的「數額巨大」、「數額特別巨大」的標准,並具有前款規定的情形之一或者屬於詐騙集團首要分子的,應當分別認定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規定的「其他嚴重情節」、「其他特別嚴重情節」。

第三條 詐騙公私財物雖已達到本解釋第一條規定的「數額較大」的標准,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且行為人認罪、悔罪的,可以根據刑法第三十七條、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二條的規定不起訴或者免予刑事處罰:

(一)具有法定從寬處罰情節的;

(二)一審宣判前全部退贓、退賠的;

(三)沒有參與分贓或者獲贓較少且不是主犯的;

(四)被害人諒解的;

(五)其他情節輕微、危害不大的。

第四條 詐騙近親屬的財物,近親屬諒解的,一般可不按犯罪處理。

詐騙近親屬的財物,確有追究刑事責任必要的,具體處理也應酌情從寬。

第五條 詐騙未遂,以數額巨大的財物為詐騙目標的,或者具有其他嚴重情節的,應當定罪處罰。

利用發送簡訊、撥打電話、互聯網等電信技術手段對不特定多數人實施詐騙,詐騙數額難以查證,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規定的「其他嚴重情節」,以詐騙罪(未遂)定罪處罰:

(一)發送詐騙信息五千條以上的;

(二)撥打詐騙電話五百人次以上的;

(三)詐騙手段惡劣、危害嚴重的。

實施前款規定行為,數量達到前款第(一)、(二)項規定標准十倍以上的,或者詐騙手段特別惡劣、危害特別嚴重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規定的「其他特別嚴重情節」,以詐騙罪(未遂)定罪處罰。

第六條 詐騙既有既遂,又有未遂,分別達到不同量刑幅度的,依照處罰較重的規定處罰;達到同一量刑幅度的,以詐騙罪既遂處罰。

第七條 明知他人實施詐騙犯罪,為其提供信用卡、手機卡、通訊工具、通訊傳輸通道、網路技術支持、費用結算等幫助的,以共同犯罪論處。

第八條 冒充國家機關工作人員進行詐騙,同時構成詐騙罪和招搖撞騙罪的,依照處罰較重的規定定罪處罰。

第九條 案發後查封、扣押、凍結在案的詐騙財物及其孳息,權屬明確的,應當發還被害人;權屬不明確的,可按被騙款物佔查封、扣押、凍結在案的財物及其孳息總額的比例發還被害人,但已獲退賠的應予扣除。

第十條 行為人已將詐騙財物用於清償債務或者轉讓給他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依法追繳:

(一)對方明知是詐騙財物而收取的;

(二)對方無償取得詐騙財物的;

(三)對方以明顯低於市場的價格取得詐騙財物的;

(四)對方取得詐騙財物系源於非法債務或者違法犯罪活動的。

他人善意取得詐騙財物的,不予追繳。

第十一條 以前發布的司法解釋與本解釋不一致的,以本解釋為准。

9. 最高法廢止的司法解釋和司法解釋性文件有哪些

已有十一批啦,這個你可以按這個名稱搜一下: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廢止部分司法解釋和司法解釋性質文件(第十一批)的決定

熱點內容
個人寫的欠條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發布:2025-04-22 20:55:15 瀏覽:704
國家信訪條例全文 發布:2025-04-22 20:42:40 瀏覽:240
第五次全國法律援助工作會議召開 發布:2025-04-22 20:20:02 瀏覽:869
司法體制弊端 發布:2025-04-22 19:55:22 瀏覽:514
公司獎罰條例 發布:2025-04-22 19:47:58 瀏覽:347
行政訴訟法模擬審判報告 發布:2025-04-22 19:29:03 瀏覽:292
高空拋物造成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5-04-22 19:17:19 瀏覽:723
2016法學就業 發布:2025-04-22 18:59:33 瀏覽:559
通山法院拍賣 發布:2025-04-22 18:49:07 瀏覽:209
大學教育法律法規 發布:2025-04-22 18:46:15 瀏覽: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