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民法通則民事責任包括

民法通則民事責任包括

發布時間: 2020-12-27 16:32:40

A. 民法通則監護人責任有哪些

根據《民法復通則》的規定,監護制人的職責包括以下三個方面:
(一)保護被監護人的人身權益。即監護人應當保護被監護人的身體健康,照顧被監護人的日常生活,保護被監護人的人身權益不受侵犯,對未成年的被監護人進行管教。
(二)保護被監護人的財產及其他合法權益。對被監護人的合法財產應當妥善保管,對被監護人的合法收入依法加以保護。非為被監護人的利益,監護人不得利用或處分其財產。
(三)代理被監護人參加民事活動和民事訴訟活動。監護人是被監護人的法定代理人,代理被監護人行使民事權利,履行民事義務。當被監護人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監護人有權代理被監護人提起民事訴訟。當被監護人造成他人損害時,監護人承擔民事責任。監護人的監護權受法律保護。監護人不履行監護職責或者侵犯被監護人的合法權益,應當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B. 按照《民法通則》的規定,民事責任分為哪兩種責任

按照《民法通則》的規定,民事責任主要包括侵權行為的民事責任回和違反合同的民事責任答兩大類。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是中國對民事活動中一些共同性問題所作的法律規定,是民法體系中的一般法。1986年4月12日由第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修訂通過,1987年1月1日起施行。共9章,156條。

C. 我國民法通則對代理關系中的民事責任有何

2017年10月1日,《民法總則》開始生效,對《民法通則》中關於代理的部分已經有所調整。

法條鏈接:《民法總則》的相關規定

第一節 一般規定

第一百六十一條民事主體可以通過代理人實施民事法律行為。

依照法律規定、當事人約定或者民事法律行為的性質,應當由本人親自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不得代理。

第一百六十二條代理人在代理許可權內,以被代理人名義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對被代理人發生效力。

第一百六十三條代理包括委託代理和法定代理。

委託代理人按照被代理人的委託行使代理權。法定代理人依照法律的規定行使代理權。

第一百六十四條代理人不履行或者不完全履行職責,造成被代理人損害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

代理人和相對人惡意串通,損害被代理人合法權益的,代理人和相對人應當承擔連帶責任。

第二節 委託代理

第一百六十五條委託代理授權採用書面形式的,授權委託書應當載明代理人的姓名或者名稱、代理事項、許可權和期間,並由被代理人簽名或者蓋章。

第一百六十六條數人為同一代理事項的代理人的,應當共同行使代理權,但是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

第一百六十七條代理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代理事項違法仍然實施代理行為,或者被代理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代理人的代理行為違法未作反對表示的,被代理人和代理人應當承擔連帶責任。

第一百六十八條代理人不得以被代理人的名義與自己實施民事法律行為,但是被代理人同意或者追認的除外。

代理人不得以被代理人的名義與自己同時代理的其他人實施民事法律行為,但是被代理的雙方同意或者追認的除外。

第一百六十九條代理人需要轉委託第三人代理的,應當取得被代理人的同意或者追認。

轉委託代理經被代理人同意或者追認的,被代理人可以就代理事務直接指示轉委託的第三人,代理人僅就第三人的選任以及對第三人的指示承擔責任。

轉委託代理未經被代理人同意或者追認的,代理人應當對轉委託的第三人的行為承擔責任,但是在緊急情況下代理人為了維護被代理人的利益需要轉委託第三人代理的除外。

第一百七十條執行法人或者非法人組織工作任務的人員,就其職權范圍內的事項,以法人或者非法人組織的名義實施民事法律行為,對法人或者非法人組織發生效力。

法人或者非法人組織對執行其工作任務的人員職權范圍的限制,不得對抗善意相對人。

第一百七十一條行為人沒有代理權、超越代理權或者代理權終止後,仍然實施代理行為,未經被代理人追認的,對被代理人不發生效力。

相對人可以催告被代理人自收到通知之日起一個月內予以追認。被代理人未作表示的,視為拒絕追認。行為人實施的行為被追認前,善意相對人有撤銷的權利。撤銷應當以通知的方式作出。

行為人實施的行為未被追認的,善意相對人有權請求行為人履行債務或者就其受到的損害請求行為人賠償,但是賠償的范圍不得超過被代理人追認時相對人所能獲得的利益。

相對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行為人無權代理的,相對人和行為人按照各自的過錯承擔責任。

第一百七十二條行為人沒有代理權、超越代理權或者代理權終止後,仍然實施代理行為,相對人有理由相信行為人有代理權的,代理行為有效。

第三節 代理終止

第一百七十三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委託代理終止:

(一)代理期間屆滿或者代理事務完成;

(二)被代理人取消委託或者代理人辭去委託;

(三)代理人喪失民事行為能力;

(四)代理人或者被代理人死亡;

(五)作為代理人或者被代理人的法人、非法人組織終止。

第一百七十四條被代理人死亡後,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委託代理人實施的代理行為有效:

(一)代理人不知道並且不應當知道被代理人死亡;

(二)被代理人的繼承人予以承認;

(三)授權中明確代理權在代理事務完成時終止;

(四)被代理人死亡前已經實施,為了被代理人的繼承人的利益繼續代理。

作為被代理人的法人、非法人組織終止的,參照適用前款規定。

第一百七十五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法定代理終止:

(一)被代理人取得或者恢復完全民事行為能力;

(二)代理人喪失民事行為能力;

(三)代理人或者被代理人死亡;

(四)法律規定的其他情形。

D. 民事法律責任包括哪些形式

一、依據民法通則規定,民事法律責任包括停止侵害、排除妨礙、消除危險內、返還財產、容恢復原狀、修理重做更換、賠償損失、支付違約金、消除影響恢復名譽、賠禮道歉等形式。

二、法律依據:《民法通則》
第一百三十四條 承擔民事責任的方式主要有:

(一)停止侵害;
(二)排除妨礙;
(三)消除危險;
(四)返還財產;
(五)恢復原狀;
(六)修理、重作、更換;
(七)賠償損失;
(八)支付違約金;
(九)消除影響、恢復名譽;
(十)賠禮道歉。
以上承擔民事責任的方式,可以單獨適用,也可以合並適用。
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除適用上述規定外,還可以予以訓誡、責令具結悔過、收繳進行非法活動的財物和非法所得,並可以依照法律規定處以罰款、拘留。

E. 根據我國民法通則的規定,承擔民事責任的方式主要有哪些

侵權責任法
第十五條 承擔侵權責任的方式主要有:
(一)停止侵害;
(二回)排除妨礙;答
(三)消除危險;
(四)返還財產;
(五)恢復原狀;
(六)賠償損失;
(七)賠禮道歉;
(八)消除影響、恢復名譽。
以上承擔侵權責任的方式,可以單獨適用,也可以合並適用。

F. 我國民法通則規定的民事責任包括哪些

你好,參照《民法通則》第六章對民事責任的規定:

第六章 民事責任
第一節 一般規定
第一百零六條 公民、法人違反合同或者不履行其他義務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
公民、法人由於過錯侵害國家的、集體的財產,侵害他人財產、人身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
沒有過錯,但法律規定應當承擔民事責任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
第一百零七條 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或者造成他人損害的,不承擔民事責任,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第一百零八條 債務應當清償。暫時無力償還的,經債權人同意或者人民法院裁決,可以由債務人分期償還。有能力償還拒不償還的,由人民法院判決強制償還。
第一百零九條 因防止、制止國家的、集體的財產或者他人的財產、人身遭受侵害而使自己受到損害的,由侵害人承擔賠償責任,受益人也可以給予適當的補償。
第一百一十條 對承擔民事責任的公民、法人需要追究行政責任的,應當追究行政責任;構成犯罪的,對公民、法人的法定代表人應當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第二節 違反合同的民事責任
第一百一十一條 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條件的,另一方有權要求履行或者採取補救措施,並有權要求賠償損失。
第一百一十二條 當事人一方違反合同的賠償責任,應當相當於另一方因此所受到的損失。
當事人可以在合同中約定,一方違反合同時,向另一方支付一定數額的違約金;也可以在合同中約定對於違反合同而產生的損失賠償額的計算方法。
第一百一十三條 當事人雙方都違反合同的,應當分別承擔各自應負的民事責任。
第一百一十四條 當事人一方因另一方違反合同受到損失的,應當及時採取措施防止損失的擴大;沒有及時採取措施致使損失擴大的,無權就擴大的損失要求賠償。
第一百一十五條 合同的變更或者解除,不影響當事人要求賠償損失的權利。
第一百一十六條 當事人一方由於上級機關的原因,不能履行合同義務的,應當按照合同約定向另一方賠償損失或者採取其他補救措施,再由上級機關對它因此受到的損失負責處理。第三節 侵權的民事責任
第一百一十七條 侵佔國家的、集體的財產或者他人財產的,應當返還財產,不能返還財產的,應當折價賠償。
損壞國家的、集體的財產或者他人財產的,應當恢復原狀或者折價賠償。
受害人因此遭受其他重大損失的,侵害人並應當賠償損失。
第一百一十八條 公民、法人的著作權(版權)、專利權、商標專用權、發現權、發明權和其他科技成果權受到剽竊、篡改、假冒等侵害的,有權要求停止侵害,消除影響,賠償損失。
第一百一十九條 侵害公民身體造成傷害的,應當賠償醫療費、因誤工減少的收入、殘廢者生活補助費等費用;造成死亡的,並應當支付喪葬費、死者生前扶養的人必要的生活費等費用。
第一百二十條 公民的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受到侵害的,有權要求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並可以要求賠償損失。
法人的名稱權、名譽權、榮譽權受到侵害的,適用前款規定。
第一百二十一條 國家機關或者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在執行職務中,侵犯公民、法人的合法權益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
第一百二十二條 因產品質量不合格造成他人財產、人身損害的,產品製造者、銷售者應當依法承擔民事責任。運輸者、倉儲者對此負有責任的,產品製造者、銷售者有權要求賠償損失。
第一百二十三條 從事高空、高壓、易燃、易爆、劇毒、放射性、高速運輸工具等對周圍環境有高度危險的作業造成他人損害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如果能夠證明損害是由受害人故意造成的,不承擔民事責任。
第一百二十四條 違反國家保護環境防止污染的規定,污染環境造成他人損害的,應當依法承擔民事責任。
第一百二十五條 在公共場所、道旁或者通道上挖坑、修繕安裝地下設施等,沒有設置明顯標志和採取安全措施造成他人損害的,施工人應當承擔民事責任。
第一百二十六條 建築物或者其他設施以及建築物上的擱置物、懸掛物發生倒塌、脫落、墜落造成他人損害的,它的所有人或者管理人應當承擔民事責任,但能夠證明自己沒有過錯的除外。
第一百二十七條 飼養的動物造成他人損害的,動物飼養人或者管理人應當承擔民事責任;由於受害人的過錯造成損害的,動物飼養人或者管理人不承擔民事責任;由於第三人的過錯造成損害的,第三人應當承擔民事責任。
第一百二十八條 因正當防衛造成損害的,不承擔民事責任。正當防衛超過必要的限度,造成不應有的損害的,應當承擔適當的民事責任。
第一百二十九條 因緊急避險造成損害的,由引起險情發生的人承擔民事責任。如果危險是由自然原因引起的,緊急避險人不承擔民事責任或者承擔適當的民事責任。因緊急避險採取措施不當或者超過必要的限度,造成不應有的損害的,緊急避險人應當承擔適當的民事責任。
第一百三十條 二人以上共同侵權造成他人損害的,應當承擔連帶責任。
第一百三十一條 受害人對於損害的發生也有過錯的,可以減輕侵害人的民事責任。
第一百三十二條 當事人對造成損害都沒有過錯的,可以根據實際情況,由當事人分擔民事責任。
第一百三十三條 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造成他人損害的,由監護人承擔民事責任。監護人盡了監護責任的,可以適當減輕他的民事責任。
有財產的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造成他人損害的,從本人財產中支付賠償費用。不足部分,由監護人適當賠償,但單位擔任監護人的除外。
第六章 民事責任
第四節承擔民事責任的方式
第一百三十四條 承擔民事責任的方式主要有:
(一)停止侵害;
(二)排除妨礙;
(三)消除危險;
(四)返還財產;
(五)恢復原狀;
(六)修理、重作、更換;
(七)賠償損失;
(八)支付違約金;
(九)消除影響、恢復名譽;
(十)賠禮道歉。
以上承擔民事責任的方式,可以單獨適用,也可以合並適用。
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除適用上述規定外,還可以予以訓誡、責令具結悔過、收繳進行非法活動的財物和非法所得,並可以依照法律規定處以罰款、拘留。

G. 我國《民法通則》規定的免除民事責任的情況主要有哪幾種情況

免除民事責任的情形 現實生活中,不履行合同或法律規定的其他義務以及致使他人財產、人身權利受到損害的人,如果有不可歸責的事由,法律規定可以不承擔民事責任時,這種情況下,行為人的民事責任可以依法被免除。根據我國法律規定,免除民事責任主要有以下幾種情況。
(一)不可抗力
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或者造成他人權利損害的,可以免除民事責任。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預見,不能避免,並不能克服的客觀情況。
洪水造成運輸中斷,供貨方不負民事責任
湖北某棉紡廠與新疆某棉花加工廠簽訂了一棉花購銷合同,合同規定須在7月底由新疆供貨方供應湖北購入方100噸原棉。由於整個 7月一直下雨,新疆發生洪水災害,致使鐵路、公路運輸中斷10餘日,新疆某棉花加工廠遲至8月17日才將100噸原棉供應給湖北需方,造成湖北某棉紡廠停產14天,經濟損失10餘萬元。湖北某棉紡廠在索賠未成後向法院起訴,要求新疆某棉花加工廠賠償損失。法院駁回起訴,判決新疆某棉花加工廠不承擔民事責任。
所謂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預見、不能避免並不能克服的客觀情況。它既包括自然現象,如火山爆發、地震、台風、冰雹和洪水災害等;也包括社會現象,如戰爭等。構成不可抗力必須具備三個條件:第一,它是客觀的、外在的,不是由人的意志決定的;第二,它是當事人在訂立合同或實施其他行為時不能預見的;第三,它是人力不可抗拒的,即人們不能避免並不能克服的。上面這個案子法院的判決是十分正確的,如果讓人們對自己主觀上無法預見又不能避免、不能克服的事件造成的損害承擔責任,這不僅達不到民事責任的目的,而且對於承擔責任的人也不公正。
《民法通則》第107條規定,「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或者造成他人損害的,不承擔民事責任,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二)因受害人的故意或重大過失,使合同不能履行或造成自己權利損害的,可以免除民事責任。
無論是不履行合同,還是侵權損害,只要是由於受害人自己的故意或重大過失所引起,就可免除或減輕有關義務人的民事責任。
小孩追打大公雞被啄瞎眼,監護人應負一定責任
黃玲領著3歲的兒子到鄰居方芬家聊天。黃的小孩見方芬家大公雞好玩,使逗、追大公雞並用小石子打大公雞。方芬家的大公雞撲上去,將小孩左眼眼眉處和下巴處各啄了一個小口子。第二天小孩左眼角紅腫、充血,送往市一醫院診斷為「左眼球外傷、角膜血染」,小孩左眼失明。黃玲為小孩治療共花5319元,要求方芬賠償被拒絕,便向人民法院起訴。法院審理後認為方芬的大公雞啄傷小孩,方芬應負主要責任,判決方芬承擔損失60%;黃玲的小孩追打大公雞,黃玲作為監護人,沒有看管好小孩,也有一定責任,判決其40%的損失自理。
(三)因正當防衛、緊急避險造成他人損害而無不當和未超過必要限度的,可以免除民事責任。
1.所謂正當防衛造成的損害:是指行為人在公共利益或自己與他人的合法權益受到不法侵害時,為保護合法權益對違法行為人採取的正當的防衛措施,而使之遭受財產或人身的不利後果。
2.緊急避險行為:是指為了使國家、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人身、財產和其他權利免受正在發生的危險,不得已而緊急採取的躲避行為。
緊急避險行為與正當防衛行為的不同:第一,正當防衛行為都是由不法侵害引發的,而避險行為的險情既可能是自然原因引起的,也可能是由不法侵害引起的;第二,正當防衛的結果是對不法侵害人造成損害。而緊急避險,是指行為人在遭到緊急危難的情況下,不得已而採取犧牲較小的利益而救護較大的合法權益的行為,其結果一般是對第三人造成損害。因此,緊急避險與正當防衛的後果不同。
緊急避險無過錯
十八梯是四川某地一個有名的風景區,遊人眾多,熱鬧非凡。1994年春節鄭強興致勃勃地爬上了十八梯的頂端。正當他如痴如醉地一飽眼福、欣賞大好風光時,身邊一個年約二十三四的年輕人被人一推,險些落下崖去,情急之中他一把抓住了鄭強的外衣才未跌下去,而鄭強的一件價值300元的衣服卻被撕成兩半。鄭強回頭一看,五米外有一個年輕人正在哈哈大笑,經追問才知撕破衣服的青年叫彭清源,笑者叫李國強。二人在互相追逐打鬧中,李趁彭不備,將其猛推,彭差點落入懸崖。事後,鄭強要求彭清源賠償衣服,彭以不是故意撕破其衣服為由拒絕賠償。鄭強遂向法院起訴。
法院認為這是一件因緊急避險造成損害的案件,彭清源緊急避險無過錯,不應承擔責任,而應由引起險情發生的人李國強賠償鄭強的損失。
《民法通則》第129條規定,「因緊急避險造成損害的,由引起險情發生的人承擔民事責任。如果危險是由自然原因引起的,緊急避險人不承擔民事責任或者承擔適當的民事責任。因緊急避險採取措施不當或者超過必要的限度,造成不應有的損害的,緊急避險人應當承擔適當的民事責任。」
板書設計
一、民事責任的種類
(一)民事責任
(二)民事責任可分為違約責任和侵權責任
二、承擔民事責任的原則和方式
(一)承擔民事責任的原則
(二)承擔民事責任的方式
三、免除民事責任的情形
(一)不可抗力
(二)受害人自身過錯
(三)正當防衛
(四)緊急避險

H. 根據《民法通則》的規定,承擔違約責任方式包括

您好,您所要問的是否為:
根據《民法通則》的規定,承擔民事責任的方式不包括()。
A.停止侵害
B.賠償損失
C.違約責任
D.返還財產
正確答案:C
如能給出詳細信息,則可作出更為周詳的回答。

I. 我國《民法通則》的規定,承擔民事責任的方式主要有那些

中華人民共和抄國民法通則
第四節承擔襲民事責任的方式
第一百三十四條
承擔民事責任的方式主要有:
(一)停止侵害;
(二)排除妨礙;
(三)消除危險;
(四)返還財產;
(五)恢復原狀;
(六)修理、重作、更換;
(七)賠償損失;
(八)支付違約金;
(九)消除影響、恢復名譽;
(十)賠禮道歉。
以上承擔民事責任的方式,可以單獨適用,也可以合並適用。
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除適用上述規定外,還可以予以訓誡、責令具結悔過、收繳進行非法活動的財物和非法所得,並可以依照法律規定處以罰款、拘留。

J. 我國《民法通則》規定的民事責任包括( )。

侵權責任和違約責任兩種。民事責任的承擔方式有: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賠償損失。

熱點內容
分公司和總公司承擔法律責任 發布:2025-04-22 22:30:05 瀏覽:613
合同法司法解釋一二三四五 發布:2025-04-22 22:30:03 瀏覽:686
民法上欺詐案例 發布:2025-04-22 22:12:57 瀏覽:773
央視社會與法還不起的青春債 發布:2025-04-22 21:48:10 瀏覽:12
浙江信訪條例 發布:2025-04-22 21:40:36 瀏覽:881
勞動法關於產假工資規定2015 發布:2025-04-22 21:25:22 瀏覽:124
個人寫的欠條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發布:2025-04-22 20:55:15 瀏覽:704
國家信訪條例全文 發布:2025-04-22 20:42:40 瀏覽:240
第五次全國法律援助工作會議召開 發布:2025-04-22 20:20:02 瀏覽:869
司法體制弊端 發布:2025-04-22 19:55:22 瀏覽: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