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比例原則刑法

比例原則刑法

發布時間: 2022-12-19 04:58:54

『壹』 刑法的比例原則

刑法中的比例原則:刑法具有「法益保護機能」和「人權保障機能」兩個機能,而「人權保障機能」優先於「法益保護機能」。 而「比例原則」對協調刑法的這兩個機能起著重要的作用。 「比例原則」包括手段的妥當性、必要性和相稱性。 妥當性,是說採取的措施可以實現追求的目的;必要性,是說除了這個措施,沒有其他適當的措施能給關系人或公眾造成更少的損害,即採取的措施是損害最小的;相稱性,是說採取的必要措施和追求的結果之間是成比例的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四十六條 對一切案件的判處都要重證據,重調查研究,不輕信口供。只有被告人供述,沒有其他證據的,不能認定被告人有罪和處以刑罰;沒有被告人供述,證據充分確實的,可以認定被告人有罪和處以刑罰。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四十九條 辯護人、訴訟代理人認為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及其工作人員阻礙其依法行使訴訟權利的,有權向同級或者上一級人民檢察院申訴或者控告。人民檢察院對申訴或者控告應當及時進行審查,情況屬實的,通知有關機關予以糾正。

『貳』 個案平衡原則和比例原則的區別

法律分析:個案平衡原則,是指在處於同一位階上的法的價值之間發生沖突時,必須綜合考慮主體之間的特定情形、需求和利益,以使得個案的解決能夠適當兼顧雙方的利益。公共利益並不一定高於個人利益,而是結合具體情形尋找兩者之間的平衡點。

比例原則是指為保護某種較為優越的法價值須侵及一種法益時,不得逾越此目的所必要的程度。換句話說,即使某種價值的實現必然會以其他價值的損害為代價,也應當使被損害的價值減低到最小限度。緊急避險的價值平衡屬於比例原則。學界通說認為,比例原則包含適當性原則、必要性原則和狹義比例原則三個子原則。行政法中比例原則是指行政權力的行使除了有法律依據這一前提外,行政主體還必須選擇對人民侵害最小的方式進行。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十一條 為了使國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財產和其他權利免受正在發生的危險,不得已採取的緊急避險行為,造成損害的,不負刑事責任。緊急避險超過必要限度造成不應有的損害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應當減輕或者免除處罰。第一款中關於避免本人危險的規定,不適用於職務上、業務上負有特定責任的人。

『叄』 民法刑法基本原則的內容有那些不同

刑法、民法、行政法原則比較 (行政法是送的)
一、刑法原則:
1. 罪刑法定:法無明文規定不為罪,法無明文規定不處罰
刑法第3條:法律明文規定為犯罪行為的,依照法律定罪處刑;法律沒有規定為犯罪行為的,不得定罪處刑
罪刑法定原則要求:
1) 司法機關必須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准繩,認真把握犯罪的本質和具體的構成要件,嚴格區分罪與非罪、此罪與彼罪的界限,定性准確,量刑適當,不枉不縱; 2) 司法解釋不能違背刑事立法的意圖,不能代替立法法。
2. 罪責刑相適應原則:指犯多大的罪,便應當承擔多大的刑事責任,就判處輕重相當的刑罰,重罪重罰,輕罪輕罰,罪刑相稱,罰當其罪法。
罪刑相適應原則的內容:
1) 刑罰的輕重應當與犯罪分子所犯罪行相適應
2) 刑罰的輕重應當與犯罪分子的人身危險性相適應
3. 刑法面前人人平等:指對任何人犯罪,在適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允許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權法。 1) 定罪平等 2) 量刑平等 3) 行刑平等
二、民法原則:
1. 平等原則:民法中的平等,是指主體的身份平等。
《民法通則》第3條:當事人在民事活動中地位平等。任何自然人、法人在民事法律關系中平等地享有權利,其權利平等地受到保護。
2. 自願原則:在民事活動中當事人的意思自治。即當事人可以根據自己的判斷,去從事民事活動,國家一般不幹預當事人的自由意志,充分尊重當事人的選擇。 《民法通則》第4條:民事活動應當遵循自願原則。
3. 公平原則:指民事主體應依據社會公認的公平觀念從事民事活動,以維持當事人之間的利益均衡。、
《民法通則》第4條:民事活動應當遵循公平的原則。
4. 誠信原則:指民事主體進行民事活動必須意圖誠實、善意、行使權利不侵害他人與社會的利益,履行義務信守承諾和法律規定,最終達到所有獲取民事利益的活動,不僅應使當事人之間的利益得到平衡,而且也必須使當事人與社會之間的利益得到平衡的基本原則。在締約時,誠實並不欺不詐;在締約後,守信用並自覺履行。
《民法通則》第4條:民事活動應當遵循誠實信用原則。
5. 守法原則:
《民法通則》第6條:民事活動必須遵守法律,法律沒有規定的,應當遵守國家政策。
6. 公序良俗原則:公共秩序和善良風俗的合稱。是指一切民事活動應當遵守公共秩序及善良風俗。在現代市場經濟社會,它有維護國家社會一般利益及一般道德觀念的重要功能。 《民法通則》第7條:民事活動應當尊重社會公德,不得……擾亂社會經濟秩序。
7. 禁止權利濫用原則:是指民事主體在進行民事活動中必須正確行使民事權利,如果行使權利損害同樣受到保護的他人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時,即構成權利濫用。
中國《憲法》第51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權利的時候,不得損害國家的、社會的、集體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權

三、行政法原則:
1. 行政法的實體性原則:
1) 依法行政原則. 2) 尊重和保障人權原則. 3) 越權無效原則. 4) 信賴保護原則. 5) 比例原則.
2. 行政法的程序性原則:
1) 正當法律程序原則. 2) 行政公開原則. 3) 行政公正原則. 4) 行政公平原則.
3. 行政法的六大基本原則 :2004年國務院10號文件《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實施綱要》中是作為依法行政的六大基本要求的角度提出的 1) 合法行政原則 2) 合理行政原則 3) 程序正當原則 4) 高效便民原則5) 誠實守信原則 6) 權責統一原則:分為兩個子原則:第一是行政效能原則;第二是責任行政原則

熱點內容
北京淵遠律師事務所 發布:2025-01-09 15:06:27 瀏覽:911
無處分權人處分他人財產的法律效力 發布:2025-01-09 15:03:15 瀏覽:100
2019年初級會計經濟法基礎真題及答案 發布:2025-01-09 14:56:46 瀏覽:741
行政訴訟法關於迴避規定 發布:2025-01-09 14:40:55 瀏覽:142
涉訴信訪法官 發布:2025-01-09 14:40:08 瀏覽:653
民事訴訟法的視聽資料咋么理解 發布:2025-01-09 14:30:07 瀏覽:842
教育法規和教育行政法規的區別 發布:2025-01-09 14:18:45 瀏覽:409
嵊州律師事務所電話 發布:2025-01-09 14:11:09 瀏覽:848
法院小提琴 發布:2025-01-09 14:10:17 瀏覽:511
合同法39條案例 發布:2025-01-09 14:05:51 瀏覽: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