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保護事例
Ⅰ 美國種族歧視的例子有哪些
1.18歲黑人青年邁克爾·布朗和朋友在密蘇里小城弗格森街上行走時,在沒有觸犯法律的情況下被一名白人警察連擊數槍身亡。
2.美國憲法沒有否定奴隸制度,而且在分配眾議院各州代表名額時,黑人人口按3/5的人口折算,這就更加降低了黑人的地位。
3.美國在沒有證據的情況下懷疑中國台灣科學家李文和是間諜,將他逮捕入獄,長期審訊監禁。最後查不出證據,就扣上「私自下載機密資料」的「罪名」,判以輕罪,罰款釋放。
4.李亮疇是著名的人權律師,為人公正,又很能幹。柯林頓總統提名李擔任司法部主管民權事務的助理司法部長,但是美國國會不通過,理由是他支持保護少數族裔權益的「平權法」。
5.十七歲的學生黃永新同幾個亞裔學生在布魯克林羊頭灣地區的街頭玩耍,有人向警察舉報,說他們握有手槍(實際是有的學生拿著玩具槍),警察不問青紅皂白前來拘捕,並開槍把黃永新打死。
(1)司法保護事例擴展閱讀
種族主義是一種自我中心的態度,認為種族差異決定人類社會歷史和文化發展,認為自己所屬的團體,例如人種、民族或國家,優越於其他的團體。
種族歧視是指根據種族將人們分割成不同的社會階層從而加以區別對待的行為。種族隔離政策使歧視官方化,但它往往在未被合法化時被執行。麻省理工學院與芝加哥大學的研究者在2003年的調查中發現當地的工作單位在招聘時存在廣泛的種族歧視。
名字「聽起來像黑人」的應聘者得到面試的機會回比名字「聽起來像白人」的應聘者少50%。調查結果被研究者視為種族偏見已經植根於美國不公平歷史的強力證據。
Ⅱ 社會保護和司法保護的區別
社會保護是指在社會生活中對未成年人的保護。它歸根到底是要為未成年版人的健康成長提供一權個良好的社會環境。
司法保護是指國家執法機關和國家其他行政機關對未成年人駛時的一種特殊保護措施。
注意,司法保護是預防和制止未成年人犯罪的!這是他與社會保護的最重要的不同!
所以你說的公安局把讓未成年人進的網吧查封屬於社會保護。
Ⅲ 未成年人保護典型案例(家庭保護,學校保護,社會保護,司法保護各一個)
16歲的華華(化名)虛報年齡進入一家服裝廠打工,沒料到他受工傷後版,此事竟成了老闆拒付賠權償金的理由。所幸的是,法院支持了他的訴訟請求,他獲賠4萬余元。
華華來自洪湖農村。去年7月,他初中畢業後經鄉親介紹,來漢到一家服裝廠做小工。他雖然未滿18歲,但長得人高馬大。鄉親便對老闆李某謊稱華華剛滿18歲。
華華如願進入服裝廠。誰知,當年10月,他做工時不小心將左手卷進機器中,為此斷了兩根指頭,經鑒定為9級傷殘。他的家人找到李某要求享受工傷待遇,老闆拒絕了:「華華系童工,沒有就業資格,不能享受傷殘賠償金。」
今年2月,華華無奈之下將李某訴至漢陽區法院,索賠5萬余元。
法院審理認為,華華和李某之間的事實勞動關系,因華華系未成年人而無效,但依法律規定,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受法律保護。李某未盡審查義務,非法僱用童工,致使華華受到傷害,應予以賠償。
前日,法院判決華華獲賠4萬余元。
Ⅳ 家庭保護,學校保護,社會保護,司法保護的實例
這個也太多了吧
Ⅳ 法律有情的例子
案例:
1、鎮江新區大港街道上的五名男子在「毛鬍子」事件中,挑釁並捉弄了兩名年輕女子。這兩個女孩嚇壞了,躲在「毛茸茸的大攤子」里。
攤主戴鴻福(綽號「毛鬍子」)指責下列男子不想被毆打,造成頭部受傷。17歲的小飛被一把刀刺死,他憤怒地用啤酒瓶砸碎了頭。
2010年8月6日,《揚子晚報》在其焦點版上報道了這一事件。文章指出,「毛鬍子」的行為不被認為是一種勇敢的行為,是否可以減輕處罰。這在社會上引起了強烈的反響。「毛鬍子」的命運引起了全國廣大網民的關注和熱烈討論。
昨天上午,就在案件宣判後,一些網友在鎮江貼出了「毛鬍子」對當地「人民話題」的判斷,整個帖子是「三拖四拖」,但這四個字再次引起鎮江網友的強烈反響。記者注意到,截至昨晚,已有近10000名網民瀏覽和發布。
很多網友認為該判決「可以接受」,並對此表示贊賞。網友「樂道」直截了當地說:「判決合理公正!」網友「紅楓男」理性地說,「應該說這是一個很好的判斷,讓勇敢、正直的人感覺更好!」
2、非物質文化遺產繼承人楊鳳深因非法製造爆炸品用於煙花表演被法院定罪。楊鳳深及其家人拒絕接受判決。他們認為煙花是為了繼承非物質文化遺產而製造的,不會造成社會危害。他們沒有違法,向石家莊市中級人民法院上訴。
2017年12月29日,第二審宣判楊鳳深非法製造炸葯罪,免予刑事處罰。當法律束縛楊鳳深的老年人時,安全與民俗的矛盾已成為公眾討論的熱點。很多人說,盡管楊鳳深免予刑事處罰,但他的定罪本身是荒謬的。
事實上,從法律的角度來看,這一判決是正當的。我國刑法第一百二十五條規定,非法製造爆炸物,是違反國家有關槍支、彈葯、爆炸物管理的規定,非法製造爆炸物的犯罪。楊鳳深的「梨花瓶」火葯已達到非法製造炸葯的「定罪門檻」。
但同時,刑法第十七條規定:「已滿七十五歲的人有過失犯罪的,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第三十七條規定:「輕罪不需要判處刑罰的,可以免除刑罰,但是按照不同的情節處罰。」情節嚴重的,可以予以訓誡或者責令改正、賠禮道歉、賠償損失,或者由主管機關給予行政處罰或者行政處分。
因此,第二審對楊鳳深的判決事實上是合理的,是無可辯駁的。此外,在楊風深之前,浙江也發生過類似的案件,「毒品木偶戲」的繼承人涉嫌因「非法製造炸葯罪」被拘留。當時,地方法院為「毒品木偶戲」在法律監督下理性繼承文化提供了一條道路。
相反,石家莊法院的審理雖然合理合法,但並沒有從以往的案件中有效地吸取教訓,也沒有充分考慮文化和人文情感的特殊性。
(5)司法保護事例擴展閱讀:
名言
信念是由慾望產生的,因為願意相信會相信,希望會相信,有一種興趣會相信。--斯特林堡
未來是光明和美麗的。熱愛它,向著它前進,為它工作,歡迎它,並盡可能使它成為現實。--謝尼舍夫斯基
把煩惱當作臉上的灰塵,衣服上的灰塵,不驚慌,隨時洗臉,永遠保持清潔,這不是智慧和快樂嗎?對生活的追求,情感的碰撞,進取的熱情,可以藏而不窮,可以靜而不輕。--余秋雨
人贊美我,卻不加痕跡;人們傷害我,卻不減一分錢。--佐久間象山
如果這是一朵玫瑰,它將永遠開花。--歌德
Ⅵ 初一政治處處保護 社會保護、家庭保護、學校保護、司法保護案例 各舉一例 不要長篇大論 盡量縮成一端
停網吧屬於社會保護;媒體報道不透露未成年人姓名屬於社會保護
司法保護的例子:人民法院成立審理未成年日犯罪的法庭,由少年預審組,少年法庭組成,專門負責少年犯罪的預審,起訴和審判。採取區別於成年人的偵察、起訴和審叛的方式,做到寓教於審,審教結合。
家庭的司法保護多體現在家庭暴力案件的審理方面,對虐待家庭成員的行為,情節嚴重的溓以虐待罪追究刑事責任,受害方並可提出損害賠償,包括物質損害和精神損害,法院都應當予以受理並依法支持。如劉某長期受丈夫楊某虐待,不堪忍受起訴離婚,楊某接到起訴,回家就將劉某暴打,致劉某骨折,鑒定為重傷。法院隨即將案件移送公安機關,對楊某立案偵查,後經偵查終結,法院以故意傷害罪和虐待罪數罪並罰,判處楊某有期徒刑四年六個月。民事部分也判決准予劉某與楊某離婚,並判令楊某賠償劉某物質及精神損失52000元。
學校保護:學校、幼兒園的教職員應當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嚴,不得對未成年學生和兒童實施體罰、變相體罰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嚴的行為。這個法律,不僅是給未成年人定的,也應該是給學校的每個教師定的。從一起起老師侵害學生的案件中可以看到,不少教師心裡就沒有裝著這個法,他們不但沒有依法保護未成年人,甚至在殘害著未成年人。教師以暴力侵犯我們的行為,不僅會影響未成年人正常的生長發育過程,使之喪失在校園中對老師的信任感與依賴感。更為嚴重的是,這將會造成未成年人心理的扭曲,使之出現反社會人格,並帶有較強的攻擊性,可謂貽害無窮。
①2000年3月15日上午,江西南昌市蓮塘某中學,在上第四節課的時候,有十幾名高一(1)班的學生因未完成李老師頭一天留下的6道數學作業題,便遭到每題抄寫1000遍、一共6000遍的體罰。作為高一的學生,面對這個令他們膽戰心驚的天文數字,只是逆來順受,沒有及時反映到校長那裡,用法律來保護自己。
②西安雁塔區魚化鄉老煙庄某小學二年級老師懲罰未完成作業的學生出了個「損招」。2000年3月25日上午,肖老師命令未完成作業的12名學生(7個男生,5個女生),當眾脫褲子,並在教室里轉一圈示眾,班主任還指派兩名班幹部對不聽話的學生強行脫褲子。
③據《雲南日報》報道,4月3日晚7時30分,雲南省曲靖市會澤縣上村鄉中學初一(4)班的學生正在晚自習。歷史課教師聶朝寬發現學生張波及另外兩名學生沒完成作業時,便將3名學生叫到黑板前罰站。好動的張波與坐在二排的一名學生用粉筆頭互相打鬧,聶老師便上前連扇張波10個耳光,把16歲的張波扇倒在地。張波當場口吐白沫,昏迷不醒。聶老師還認為張波是假裝暈倒,抓著頭發拎起又補了兩個耳光。過了幾分鍾,不見張波起來,驚慌失措的聶老師連忙叫上10多個學生將張波送往鄉衛生院搶救。晚上9時,張波經搶救無效死亡。死者的學生現場目擊:張波是被聶朝寬老師活活打死的。村民王某告訴記者,他的孩子跟張波在一個班讀書,每次孩子從學校回家來,都訴說他和同學被校長和聶朝寬等老師打罵懲罰。孩子說,去上村鄉中學不是讀書,是坐牢,環境太惡劣了。
Ⅶ 社會保護 司法保護的區別
一、保護方式不同:
社會保護是指在社會生活中對未成年人的保護。它歸根到底是要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提供一個良好的社會環境;
司法保護是指國家執法機關和國家其他行政機關對未成年人駛時的一種特殊保護措施。 注意,他是預防和制止未成年人犯罪的!
司法保護的例子:人民法院成立審理未成年日犯罪的法庭,由少年預審組,少年法庭組成,專門負責少年犯罪的預審,起訴和審判。採取區別於成年人的偵察、起訴和審叛的方式,做到寓教於審,審教結合。
二、保護定義不同:
社會保護的保護對象是不特定的。司法保護的保護對象是特定的。比如關停黑網吧屬於社會保護,它保護的不是某一個人,而是廣大青少年。
司法保護的主體是公檢法機構。比如你的案例中,主體是公安機關,那就是司法保護。對於犯罪時不滿18歲,且被判處5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罰的未成年人,隨著未成年人犯罪記錄封存制度的實施,其犯罪的事實將不再為外界知悉和利用。
(7)司法保護事例擴展閱讀
關於司法保護的基本要求,未成年人保護法作了八個方面的規定,下面主要列舉四個方面的內容,前三個方面內容主要是對有違法犯罪行為的未成年人而言,最後一方面內容涉及所有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
⑴辦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實行有別於審理成年人犯罪案件的特殊制度。
從1988年起,我國各地的人民法院相繼成立了審理未成年人犯罪的法庭,該法庭由少年預審組,少年法庭組成,專門負責少年犯罪的預審,起訴和審判並採取了區別於成年人的偵察、起訴和審判的方式,做到寓教於審,審教結合。
⑵ 對違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實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針,堅持教育為主,懲罰為輔的原則,尊重違法犯罪未成年人的人格尊嚴,保護他們的合法原則。
⑶ 對人民法院免除刑事處罰,或者宣告緩刑以及被解除收容教養,或者服刑期滿釋放的未成年人,應做好安置工作、復學、開學、就業不受歧視。
Ⅷ 請說出四大保護的定義並分別舉出一個例子
不知道你說的四大保護指的是哪一方面,用在什麼地方?如果針對的是未成版年人,那麼定義權如下:
社會保護,是指在社會生活環境中對未成年人神州的保護,社會生活環境不同於家庭環境,也不同於學校環境,社會保護是特指在社會生活環境中對未成年人的保護。
司法保護,是指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以及司法行政部門等國家司法機關通過依
法履行職責,對未成年人所實施的一種專門保護措施。
學校保護,是指學校、幼兒園及其他教育機構依照法律的規定,對未成年人進行教育,並對他們的身心健康和合法權益實施保護。
家庭保護是指父母或其他監護人依法履行對未成年人的撫養、監護和教育的義務及其職責。
比如,未成年人,家庭對其應依法撫養、監護,保證其接受教育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