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誰制定
A. 為什麼要制定刑法
如果有能力當然需要法律
沒有法律生產力和繁殖都會遭到破壞
簡單的說
如果一個人他回擁有強大的力量他要答佔用你們的生產成果 剝奪你們的繁殖權利
那麼你們應該怎麼做?????
是逆來順受還是聯合起來將他打翻
如果是後者那麼恭喜你 你們具有了最原始的法律而這個法律在很大程度上說就是刑法
關於死刑
如果有人不顧及生存繁殖的需要殺人搶劫,那麼你們應該怎麼辦 你們只有50人
你們能怎麼辦 是拖累生產把他拘禁或者隨便他去做 或者殺了他
看來人越少刑法不但不應該從輕或者廢棄相反應該更重
死刑 廢除是歷史的必然 但是這個前提是人的素質的進步國家的素質的進步
B. 物權法和刑法都是由哪個國家機關制定的,並說明理由
二者的制定機關都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理由見《憲法》第62條第3款: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行使下列職權: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國家機構的和其他的基本法律。
C. 制定刑法的法律依據是什麼法
制定刑法的法律依據是憲法。憲法適用於國家全體公民,是特定社會政治經濟和思想文化條件綜合作用的產物,集中反映各種政治力量的實際對比關系,確認革命勝利成果和現實的民主政治,規定國家的根本任務和根本制度,即社會制度、國家制度的原則和國家政權的組織以及公民的基本權利義務等內容。
國家內部政治力量的對比關系的變化對憲法的發展變化起著直接作用,國際關系也對憲法發展趨勢有所影響。
憲法在內容上所具有的國家根本法的這一特點,決定了它的法律地位高於普通法,具有最高法律地位和最高法律效力。憲法是制定普通法律的依據,普通法律的內容都必須符合憲法的規定。與憲法內容相抵觸的法律無效。
憲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為近、現代實行憲政制度的國家所公認,許多國家的憲法對此都有明文規定。
(3)刑法誰制定擴展閱讀
憲法的特別規定為了保持憲法的權威性,避免造成適用上的困難,有時需要有關國家機關對憲法條文的含義、內容和界限進行具體的明確的解釋。因此許多國家都在憲法中對解釋憲法和監督憲法實施的權力歸屬問題,作了專門規定。
憲法的解釋權和監督權的歸屬,根據各國憲法規定,大致有以下3種體制:
①立法機構解釋制。有的國家由議會,有的國家由最高權力機關或其常設機關行使憲法解釋權和監督權。中國1982年憲法規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監督憲法的實施,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有權解釋憲法。
②司法機構解釋制。這一體制始於美國。美國最高法院有權宣布聯邦法律和州法律是否符合聯邦憲法。最高法院的這種權力在憲法上沒有明文規定,而是在審判實踐中形成的憲法慣例。世界上有許多國家採取司法機構解釋制。
③特設機構解釋制。由專門設立的憲法委員會、憲法法院或憲法法庭之類機構行使這一職權。
凡有權解釋憲法和監督憲法實施的國家機構,一般都有權對法律、法令、法規以及行政行為等是否違憲作出裁決。這種制度通稱違憲審查制度或憲法審查制度。
D. 刑法 和民法是不是也由全國人大制定啊
刑法是基本法,也是除憲法外最重要的法律,因此是由全國人大制定的;因為我國沒有民法典,只有民法通則和其他單行法律,如物權法、合同法,侵權責任法等,這些構成了民法體系中最重要的最基本的法律,因此,也都是全國人大制定的。
E. 制定刑法需要多少人
很多人,涉及到調研,討論,議稿,評審,定稿,表決通過等一系列程序。
F.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是誰規定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經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通過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1979年7月1日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通過; 1997年3月14日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修訂 ;已先後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發布日期:1999年12月25日 實施日期:1999年12月25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二)》(發布日期:2001年8月31日 實施日期:2001年8月3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三)》(發布日期:2001年12月29日 實施日期:2001年12月29 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四)》(發布日期:2002年12月28日 實施日期:2002年12月28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五)》 (發布日期:2005年2月28日 實施日期:2005年2月28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六)》(發布日期:2006年6月29日 實施日期:2006年6月29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七)》(發布日期:2009年2月28日 實施日期:2009年2月28日)、《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修改部分法律的決定》(發布日期:2009年8月27日 實施日期:2009年8月27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八)》(發布日期:2011年2月25日 實施日期:2011年5月1日)修正或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九)》(發布日期:2015年8月29日 實施日期:2015年11月1日修正或修改)
G. 怎樣理解刑法制定的依據
我國《刑法》第1條規定:「為了懲罰犯罪,保護人民,根據憲法,結合我國同犯罪作斗爭的具體經驗及實際情況,制定本法。」這一規定指明了制定刑法的憲法根據與實踐根據。
憲法是制定刑法的法律依據。憲法為國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任何機關、政黨、團體、組織和個人,都必須以憲法為根本的活動准則。立法機關在制定、修訂刑法時,當然應以憲法為根本的立法准則;刑法不僅不能與憲法相抵觸,而且應與憲法相協調。新刑法是根據現行憲法制定的,反映了憲法精神。例如,憲法注重保護公民的基本權利,新刑法將憲法規定具體化:憲法規定國家實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刑法注重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的保護;等等。憲法不僅是制定刑法的法律依據,而且是解釋刑法的法律根據,對刑法的解釋也必須與憲法相協凋。
我國與犯罪作斗爭的具體經驗及實際情況是制定刑法的實踐依據。新刑法從實際出發,以中國基本國情為依據,沒有脫離實際、超越階段。刑法應大膽吸收和借鑒人類社會創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包括我國優秀的法律文化遺產和國外有益的立法經驗;但這種吸收與借鑒不能脫離中國的基本國情,換言之,應當在立足於我國同犯罪作斗爭的具體經驗及實際情況的基礎上進行吸收與借鑒。新刑法以中國的實際情況為依據,考慮了現代刑事立法的趨勢,但沒有盲目照搬國外立法。正因為如此,新刑法是一部具有中國特色的刑法。
H. 制定刑法的法律依據是什麼法
制定刑法的法律依據是憲法。
1、刑法是規定犯罪、刑事責任和刑回罰的法律,是掌握政權的統治答階極為了維護本階級政治上的統治和經濟上的利益,根據其階級意志,規定哪些行為是犯罪並應當負何種刑事責任,給予犯罪人何種刑事處罰的法律。
2、刑法有廣義與狹義刑法之分。廣義刑法是一切刑事法律規范的總稱,狹義刑法僅指刑法典,即《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與廣義刑法、狹義刑法相聯系的,刑法還可區分為普通刑法與特別刑法。
3、普通刑法指具有普遍使用效力的刑法,實際上即指刑法典。特別刑法指僅使用於特定的人、時、地、事(犯罪)的刑法。在我國,也就是指單行刑法和附屬刑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