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民法意義上的

民法意義上的

發布時間: 2020-12-27 23:19:52

『壹』 為什麼民法典既是形式意義上的民法又是實質意義上的民法

實質意義上的民法:調整平等主體之間的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包括民法典、各項民事法律、法規等。
形式意義上的民法:系統編撰的民事立法,即按照一定體例編撰、以法典方式命名的民法典。

『貳』 期間在民法上的意義是什麼啊 試述 謝謝!

您好!
期間是指期日與期日之間的時間長度,分為法定期間和回指定期間。法定期間是由法律規定的,不答得變更。由司法機關依職權決定或裁定的,稱指定期間。
民法中常見的期間有訴訟時效與除斥期間。
訴訟時效:所謂的訴訟時效是指權利人在法定期限內不行使權利,就喪失了勝訴權的法律制度。根據時間的長短和適用范圍的不同,訴訟時效可分為普通訴訟時效和特殊訴訟時效。
除斥期間:除斥期間是指法律規定某種民事實體權利存在的期間。權利人在此期間內不行使相應的民事權利,則在該法定期間屆滿時導致該民事權利的消滅。例如《繼承法》規定,受遺贈人在知道受遺贈的二個月內不作出接受遺贈的意思表示的,視為放棄受遺贈,這里的二個月就是除斥期間。
如能進一步提出更加詳細的信息,則可提供更為准確的法律意見。

『叄』 什麼是刑事意義上的民法和實質意義上的民法

形式意義上的民法是指民法典;
而實質意義上的民法,即制定法,包括,憲法專,民事法律,國務院屬制定的民事法規,地方性法規,自治法規和經濟特區、特別行政區法規中的民事規范,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釋,等等。

『肆』 作為民法學研究對象的民法是實質意義上的民法嗎

首先得弄清楚什麼是形式意義上的民法和實質意義上的民法。
形式意義上的民法是指民回法典,目前我國正在指答定民法典,也就是指定一半的民法總則。實質意義上的民法,指那些所有用來解決民事法律問題的法律、法規。尤其是英美法系,他們沒有民法典,通常是判例,是實質意義上的民法,反正就是看有沒得那一本民法典。
民法學對形式上、實質上的民法都要研究,由於民法典才制定出來一小部分,可能對實質民法研究更多。

『伍』 5.形式意義上的民法是指:( )

正確答案是A
本題抄考查的是形式上的民法與實質上的民法區別,關鍵要弄清楚概念
形式上的民法就是指民法典,這是按一定邏輯順序編纂的民事法律規范體系
實質上的民法指調整人身關系和財產關系的民事法律規范的總和,如民法典以及各種民事單行法。

『陸』 我國目前的民法是形式上意義上的民法還是實質意義上的民法

2017年3月15號後頒布《民法總則》我國實質上已經具備了形式意義上的民法。

『柒』 民法典到底是實質意義上的民法還是形式意義上的民法 求解

民法典屬於形式民法,實質民法既包括形式民法,也包括其他法律法規中的有關的民事法律規范

『捌』 民法的定義是什麼

民法是調整平等主體(自然人、法人、其他組織)之間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參見《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二條)。
「民法」一詞源於羅馬法中的市民法(jus
civile)。羅馬法中有市民法、萬民法(jus
gentium)與自然法(jus
naturale)之區分。市民法調整具有羅馬市民資格者的各種法律關系,萬民法調整羅馬市民與異邦人之間的法律關系。自公元3世紀起,市民法與萬民法的對立逐漸淡化。羅馬法中完備的平權主體法律規范,經過羅馬法復興運動復甦。在歐洲法典化運動中,先後產生了《法國民法典》(又名拿破崙法典)與《德國民法典》兩部具有劃時代意義法典。在對《法國民法典》的引進中,日本學者津田真道錯誤地將「市民法」一詞翻譯為"民法"。清末變法,由中國學者直接抄自日本,譯作今稱。但也有學者認為,民法一詞並非來自日本,而是中國自己創造的,在我國古代典籍《尚書》中就已有「民法」一詞。《尚書·孔氏傳》:「咎單,臣名,主土地之官,做明居民法一篇亡」中的「民法」一詞被有些學者認為是我國民法的起源。近代以後大陸法系國家立法中使用的民法一詞,如法語中的droit
civil,德語中的Bürgerliches
Recht,荷蘭語中的Burgerlyk
Regt等都由市民法轉譯而來。
民法一詞,以法源不同,分為廣義民法和狹義民法。廣義民法是指所有民事關系的規范,包括民法典、各民事單行法、其他各規范性法律文件中的民法規范,以及有權解釋、判例學說、習慣法等各種法源中的民法規范。狹義民法即指民法典。
大陸法系民法在內容分為物權法、債權法、親屬法、繼承法等等。英美法系民法在內容上包括契約法、財產法、家庭法、侵權行為法、信託法等等。普遍認為,知識產權法、商法也屬於民法范疇。
形式上的民法,專指系統編纂的民事立法,即民法典。實質上的民法是指所有調整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的民事法律規范的總稱,它包括民法典與其他民事法律、法規。
在中國,廣義的民法是指調整所有財產關系、人身關系和婚姻家庭關系的法律,包括民法總則、物權法、債和合同法、侵權行為法、知識產權法、婚姻法、繼承法以及公司法、保險法、海商法、票據法、破產法等。狹義的民法僅指調整一定范圍的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的法律,不包括婚姻法和屬於傳統商法內容的法律、法規。
民法典是按一定的體例、系統地將民法的各項制度編纂在一起的立法文件。中國自建國以來,尚未頒行一部系統完整的民法典。由於改革開放以來市場經濟的發展迫切需要完善民事立法,民事活動急需要規定一些基本行為准則,在這種條件下,中國於1986年制定並頒布了一部《民法通則》。從中國民法通則的內容來看,盡管其條款較之於各國民法典的條文要簡略得多,但是民法通則基本上概括了商品經濟活動的一般行為准則,它不僅包括了一些民法總則的規范,而且也包括了民法分則的部分內容。

『玖』 實質意義上的民法指的什麼

實質意義上的民法,即制定法,包括,憲法,民事法律,國務院制定的民事法規,地方性法規,自治法規和經濟特區、特別行政區法規中的民事規范,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釋。
票據法應該歸為商法范疇。

熱點內容
負法律責任的證明 發布:2025-04-23 05:08:17 瀏覽:65
2017年財經法規電子書 發布:2025-04-23 05:08:17 瀏覽:658
酒桌勸酒法律責任 發布:2025-04-23 04:58:48 瀏覽:970
勞動法沒簽勞動合同 發布:2025-04-23 04:53:09 瀏覽:54
大連勞動法地方規定 發布:2025-04-23 04:52:12 瀏覽:685
蒸湘區法院院長 發布:2025-04-23 04:49:17 瀏覽:776
最高人民法院肖楊簡歷 發布:2025-04-23 04:49:05 瀏覽:170
民事訴訟法解釋149條 發布:2025-04-23 04:44:15 瀏覽:369
新婚姻法彩禮解讀 發布:2025-04-23 04:43:30 瀏覽:849
建設工程基本法律知識有多少章 發布:2025-04-23 04:42:56 瀏覽:8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