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民法146

民法146

發布時間: 2020-12-27 23:23:46

㈠ 民事訴訟法146條:

民事訴訟參與人包括訴訟參加人,包括當事人(原告、被告、共同訴訟人、第三人)和訴訟代理人(法定代理人、委託代理人),以及其他訴訟參與人(證人、鑒定人、勘驗人員和翻譯人員)。

民法通則146條的結構和類型

第一百四十六條 【侵權行為的法律適用】侵權行為的損害賠償,適用侵權行為地法版律。當事人權雙方國籍相同或者在同一國家有住所的,也可以適用當事人本國法律或者住所地法律。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不認為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外發生的行為是侵權行為的,不作為侵權行為處理。
條文注釋本條是關於涉外侵權責任爭議的法律適用的規定。
侵權責任爭議的法律適用的基本原則是侵權行為地法,侵權行為地包括:侵權行為實施地;侵權行為結果發生地。當事人雙方同一國籍或在同一國家有住所的,也可適用當事人本國法或住所地法。至於第二款是關於侵權行為的認定,認定的依據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法律。

㈢ 民法146條是沖突規范嗎

第一百四十六條 【侵權行為的法律適用】侵權行為的損害賠償,適用侵權行版為地法律。當事人雙方國權籍相同或者在同一國家有住所的,也可以適用當事人本國法律或者住所地法律。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不認為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外發生的行為是侵權行為的,不作為侵權行為處理。
條文注釋本條是關於涉外侵權責任爭議的法律適用的規定。
侵權責任爭議的法律適用的基本原則是侵權行為地法,侵權行為地包括:侵權行為實施地;侵權行為結果發生地。當事人雙方同一國籍或在同一國家有住所的,也可適用當事人本國法或住所地法。至於第二款是關於侵權行為的認定,認定的依據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法律。

㈣ 對於侵權行為的法律適用我國是如何規定的

以下是我國對侵權行為的法律適用: 1.侵權行為地法原則 民法通則第146條首先規定:侵權行為的損害賠償,適用侵權行為地法。海商法第273條關於船舶碰撞的法律適用和民用航空法第189條第1款關於民用航空器對地面第三人的損害賠償,都規定適用侵權行為地法。最高人民法院的卜述意見第187條還解釋道:侵權行為地的法律包括侵權行為實施地法律和侵權結果發生地法律。如果兩者不一致時,人民法院可以選擇適用。 2.當事人共同屬人法原則 民法通則第146條規定:當事人雙方國籍相同或者在同一國家有住所的,也可以適用當事人本國法律或者住所地法律。 3.雙重可訴原則 民法通則第146條第2款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不認為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外發生的行為是侵權行為的,不作為侵權行為處理。這條規定對在中國領域外發生的侵權行為採用了「雙重可訴原則」。 4.法院地法原則 盡管民法通則沒有規定法院地法原則,但海商法和民用航空法對該原則作了規定。海商法第273條第2款規定:船舶在公海上發生碰撞的損害賠償,適用受理案件的法院所在地法。第275條規定:海事賠償責任的限制,適用受理案件的法院所在地法。民用航空法第189條第2款也規定:民用航空器在公海上空對水面第三人的損害賠償,適用受理案件的法院所在地法律。 5.船旗國法原則 海商法第273條第3款規定:同一國籍的船舶,不論碰撞發生於何地,船舶碰撞之間的損害賠償適用船旗國法。 這一規定確立了獨立的船旗國法原則,它也是國際上的通行做法。

㈤ 民法總則第146條的規定是怎樣的

2017《民法總則》對法人的規定如下(《民法總則》2017年10月1日起實施):
第五十七條法人是具有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依法獨立享有民事權利和承擔民事義務的組織。
第五十八條法人應當依法成立。
法人應當有自己的名稱、組織機構、住所、財產或者經費。法人成立的具體條件和程序,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
立法人,法律、行政法規規定須經有關機關批準的,依照其規定。
第五十九條法人的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從法人成立時產生,到法人終止時消滅。
第六十條法人以其全部財產獨立承擔民事責任。
第六十一條依照法律或者法人章程的規定,代表法人從事民事活動的負責人,為法人的法定代表人。
法定代表人以法人名義從事的民事活動,其法律後果由法人承受。
法人章程或者法人權力機構對法定代表人代表權的限制,不得對抗善意相對人。
第六十二條法定代表人因執行職務造成他人損害的,由法人承擔民事責任。
法人承擔民事責任後,依照法律或者法人章程的規定,可以向有過錯的法定代表人追償。
第六十三條法人以其主要辦事機構所在地為住所。依法需要辦理法人登記的,應當將主要辦事機構所在地登記為住所。
第六十四條法人存續期間登記事項發生變化的,應當依法向登記機關申請變更登記。
第六十五條法人的實際情況與登記的事項不一致的,不得對抗善意相對人。

㈥ 民法通則第146條第一款體現的原則

第一百四十六條第一款:「侵權行為的損害賠償,適用侵權行為地法律。」內
《最高人民法院容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187條規定:「侵權行為地的法律包括侵權行為實施地法律和侵權結果發生地法律。如果兩者不一致時,人民法院可以選擇適用。
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不認為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外發生的行為是侵權行為的,不作為侵權行為處理。「

㈦ 有關民事訴訟法第146條的問題

出現這幾種情形,法院為了公正判決案件,一般都會延期開庭,決定不延期開庭的,在於法官的自由裁量權。

㈧ 如何理解146條,串通虛假的民事法律行為

第一百四十六條 上市公司必須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公開其財務狀況、經營情況及重大訴訟,在每會計年度內半年公布一次財務會計報告。
【釋義】 本條是關於上市公司公開其有關信息的規定。
上市公司的股票在依法設立的證券交易所進行交易,面對著廣大的投資者。為了方便投資者進行投資決策、保護投資者的合法權益,上市公司應當將公司的有關情況及時、准確地予以披露。因此,本條規定,上市公司必須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公開其財務狀況、經營情況及重大訴訟,在每會計年度內半年公布1次財務會計報告。
證券法對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有著更詳盡、更具體的規定,如規定股票上市交易的股份有限公司,應當在每一會計年度的上半年結束之日起2個月內,向國務院證券監督管理機構和證券交易所提交記載以下內容的中期報告,並予公告:(1)公司財務會計報告和經營情況;(2)涉及公司的重大訴訟事項;(3)已發行的股票、公司債券變動情況;(4)提交股東大會審議的重要事項;(5)國務院證券監督管理機構規定的其他事項。證券法還規定,股票上市交易的股份有限公司,應當在每一會計年度結束之日起4個月內,向國務院證券監督管理機構和證券交易所提交記載以下內容的年度報告,並予公告:(1)公司概況;(2)公司財務會計報告和經營情況;(3)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簡介及其持股情況;(4)已發行的股票、公司債券情況,包括持有公司股份最多的前10名股東名單和持股數額;(5)公司的實際控制人;(6)國務院證券監督管理機構規定的其他事項。同時,證券法還規定,發生可能對上市公司股票交易價格產生較大影響的重大事件、投資者尚未得知時,上市公司應當立即將有關該重大事件的情況向國務院證券監督管理機構和證券交易所提交臨時報告,並予公告,說明事件的起因、目前的狀態和可能產生的法律後果。這些重大事件包括:(1)公司的經營方針和經營范圍的重大變化;(2)公司的重大投資行為和重大的購置財產的決定;(3)公司訂立重要合同,而該合同可能對公司的資產、負債、權益和經營成果產生重要影響;(4)公司發生重大債務和未能清償到期重大債務的違約情況;(5)公司發生重大虧損或者重大損失;(6)公司生產經營的外部條件發生的重大變化;(7)公司的董事、三分之一以上監事或者經理發生變動;(8)持有公司5%以上股份的股東或者實際控制人,其持有或者控制股份情況發生較大變化;(9)公司減資、合並、分立、解散及申請破產的決定;(10)涉及公司的重大訴訟,股東大會、董事會決議被依法撤銷或者宣告無效;(11)公司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涉嫌犯罪被司法機關採取強制措施,公司涉嫌犯罪被司法機關立案調查;(12)國務院證券監督管理機構規定的其他事項。根據本條的規定,證券法以及其他法律、行政法規對上市公司公布其財務狀況、經營情況和重大訴訟有規定的,應依據其規定執行。

熱點內容
負法律責任的證明 發布:2025-04-23 05:08:17 瀏覽:65
2017年財經法規電子書 發布:2025-04-23 05:08:17 瀏覽:658
酒桌勸酒法律責任 發布:2025-04-23 04:58:48 瀏覽:970
勞動法沒簽勞動合同 發布:2025-04-23 04:53:09 瀏覽:54
大連勞動法地方規定 發布:2025-04-23 04:52:12 瀏覽:685
蒸湘區法院院長 發布:2025-04-23 04:49:17 瀏覽:776
最高人民法院肖楊簡歷 發布:2025-04-23 04:49:05 瀏覽:170
民事訴訟法解釋149條 發布:2025-04-23 04:44:15 瀏覽:369
新婚姻法彩禮解讀 發布:2025-04-23 04:43:30 瀏覽:849
建設工程基本法律知識有多少章 發布:2025-04-23 04:42:56 瀏覽:8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