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民法典規定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後有權

民法典規定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後有權

發布時間: 2020-12-27 23:57:48

民法典債務人不履行到期債務,債權人可以

債務人不履行到期債務或者發生當事人約定的實現抵押權的情形,債權人有權就抵押財產確定時的動產優先受償。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三百九十二條被擔保的債權既有物的擔保又有人的擔保的,債務人不履行到期債務或者發生當事人約定的實現擔保物權的情形,債權人應當按照約定實現債權;

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債務人自己提供物的擔保的,債權人應當先就該物的擔保實現債權;第三人提供物的擔保的,債權人可以就物的擔保實現債權,也可以請求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提供擔保的第三人承擔擔保責任後,有權向債務人追償。

(1)民法典規定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後有權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三百八十六條擔保物權人在債務人不履行到期債務或者發生當事人約定的實現擔保物權的情形,依法享有就擔保財產優先受償的權利,但是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第三百九十條擔保期間,擔保財產毀損、滅失或者被徵收等,擔保物權人可以就獲得的保險金、賠償金或者補償金等優先受償。被擔保債權的履行期限未屆滿的,也可以提存該保險金、賠償金或者補償金等。

❷ 合同中沒有約定是什麼保證,法律默認一般保證還是連帶保證

《擔保法》第十九條「當事人對保證方式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按照連帶責任保證承擔保證責任。」

❸ 工程質量缺陷


缺陷責任期一般為1年,最長不超過2年,由發、承包雙方在合同中約定。

《建設工程質量保證金管理暫行辦法》第二條本辦法所稱建設工程質量保證金(以下簡稱保證金)是指發包人與承包人在建設工程承包合同中約定,從應付的工程款中預留,用以保證承包人在缺陷責任期內對建設工程出現的缺陷進行維修的資金。

缺陷是指建設工程質量不符合工程建設強制性標准、設計文件,以及承包合同的約定。

缺陷責任期一般為1年,最長不超過2年,由發、承包雙方在合同中約定。

(3)民法典規定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後有權擴展閱讀:

缺陷責任期與保修期雖近似,實不同。

第一,缺陷責任期與保修期的期限不同:

缺陷責任期 一般為6個月、12個月、18個月或者是24個月,但是最長不得超過24個月。工程保修期視工程項目的不同部位,保修期限不同。而工程項目不同部位的保修期限是不同的。

工程項目的法定保修期限,見於國務院頒布的《建築工程質量管理條例》第四十條規定:「在正常使用條件下,建設工程的最低保修期限為:

(一)基礎設施工程、房屋建築的地基基礎工程和主體結構工程,為設計文件規定的該工程的合理使用年限;

(二)屋面防水工程、有防水要求的衛生間、房間和外牆面的防滲漏,為5年;

(三)供熱與供冷系統,為2個採暖期、供冷期;

(四)電氣管線、給排水管道、設備安裝和裝修工程,為2年。

其它項目的保修期限由發包方與承包方約定。建設工程的保修期,自竣工驗收合格之日起計算」。

第二、當事人對於缺陷責任期和保修期進行約定的自由程度不同:

缺陷責任期的期限完全由當事人自主約定,只要最長不超過24個月即可。而工程項目主要部位的保修期限主要由法律直接規定,這叫做法定保修期限。當事人約定的保修期限不得低於法定保修期限,否則,約定無效,仍然應當按照法定保修期限執行。

第三、質量保證金在缺陷責任期限屆滿之時返還

缺陷責任期的期限,也是發包人扣留質量保證金的期限,缺陷責任期屆滿,發包人就應當返還質量保證金,否則,應當承擔違約責任。而質量保證金的返還與工程保修期沒有關系。過去沒有缺陷責任期的概念,當事人往往在施工合同中約定,「保修期滿,質量保證金無息返還」。這樣的約定,產生了許多糾紛。

依據法律規定,地基基礎工程和主體工程的保修年限是設計的合理年限。那麼,一般工程項目的設計年限最低也要50年,所以根據合同約定,保險金要50年以後才能返還。新版施工合同新增了缺陷責任期的概念,明確了質保金的返還時間。

此外,施工企業還要注意,單位工程先於全部工程進行驗收,經驗收合格並交付使用的,該單位工程缺陷責任期自單位工程驗收合格之日起算。因發包人原因導致工程無法按合同約定期限進行竣工驗收的,缺陷責任期自承包人提交竣工驗收申請報告之日起開始計算;發包人未經竣工驗收擅自使用工程的,缺陷責任期自工程轉移佔有之日起開始計算。




❹ 2 在保證合同中,當事人對保證方式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

這種情形下的保證方式為:連帶責任保證。

《擔保法》第十九條 :當事人對保證方式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按照連帶責任保證承擔保證責任。

連帶責任保證是指保證人與債權人約定,保證人與債務人對債務承擔連帶責任的行為。連帶責任保證的債務人,在主合同規定的債務履行期限屆滿沒有履行債務的,債權人可以要求債務人履行債務,也可以要求保證人在其保證范圍內承擔保證責任。

(4)民法典規定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後有權擴展閱讀

保證責任的方式

根據《擔保法》規定,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的方式有兩種,即代為履行和賠償損失。

(1)代為履行。當事人可以在保證合同中約定,在債務人到期不履行債務時,保證人應當代為履行主合同約定的債務。

對於專屬性債務,不能約定由保證人履行,即使做出了代為履行這種約定,保證人也只能以賠償損失的方式承擔責任。例如,承攬合同是專屬性合同,擔保人不能以代為履行方式對承攬合同的債權人承擔擔保責任,而只能賠償因違約給承攬合同債權人造成的損失。

(2)賠償損失。當事人可以在保證合同中約定,當債務人到期不履行債務並因此給債權人造成損失時,由保證人對其承擔賠償責任。

❺ 民法典有沒有規定擔保人的唯一住房是否能夠執行

既然做了擔保人就應該要承擔責任,他的唯一住房也是能夠執行的。

❻ 建築工程缺陷責任期是幾年

缺陷責任期一般為1年,最長不超過2年,由發、承包雙方在合同中約定。

《建設工程質量保證金管理暫行辦法》第二條本辦法所稱建設工程質量保證金(以下簡稱保證金)是指發包人與承包人在建設工程承包合同中約定,從應付的工程款中預留,用以保證承包人在缺陷責任期內對建設工程出現的缺陷進行維修的資金。

缺陷是指建設工程質量不符合工程建設強制性標准、設計文件,以及承包合同的約定。

缺陷責任期一般為1年,最長不超過2年,由發、承包雙方在合同中約定。

(6)民法典規定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後有權擴展閱讀:

缺陷責任期與保修期雖近似,實不同。

第一,缺陷責任期與保修期的期限不同:

缺陷責任期 一般為6個月、12個月、18個月或者是24個月,但是最長不得超過24個月。工程保修期視工程項目的不同部位,保修期限不同。而工程項目不同部位的保修期限是不同的。

工程項目的法定保修期限,見於國務院頒布的《建築工程質量管理條例》第四十條規定:「在正常使用條件下,建設工程的最低保修期限為:

(一)基礎設施工程、房屋建築的地基基礎工程和主體結構工程,為設計文件規定的該工程的合理使用年限;

(二)屋面防水工程、有防水要求的衛生間、房間和外牆面的防滲漏,為5年;

(三)供熱與供冷系統,為2個採暖期、供冷期;

(四)電氣管線、給排水管道、設備安裝和裝修工程,為2年。

其它項目的保修期限由發包方與承包方約定。建設工程的保修期,自竣工驗收合格之日起計算」。

第二、當事人對於缺陷責任期和保修期進行約定的自由程度不同:

缺陷責任期的期限完全由當事人自主約定,只要最長不超過24個月即可。而工程項目主要部位的保修期限主要由法律直接規定,這叫做法定保修期限。當事人約定的保修期限不得低於法定保修期限,否則,約定無效,仍然應當按照法定保修期限執行。

第三、質量保證金在缺陷責任期限屆滿之時返還

缺陷責任期的期限,也是發包人扣留質量保證金的期限,缺陷責任期屆滿,發包人就應當返還質量保證金,否則,應當承擔違約責任。而質量保證金的返還與工程保修期沒有關系。過去沒有缺陷責任期的概念,當事人往往在施工合同中約定,「保修期滿,質量保證金無息返還」。這樣的約定,產生了許多糾紛。

依據法律規定,地基基礎工程和主體工程的保修年限是設計的合理年限。那麼,一般工程項目的設計年限最低也要50年,所以根據合同約定,保險金要50年以後才能返還。新版施工合同新增了缺陷責任期的概念,明確了質保金的返還時間。

此外,施工企業還要注意,單位工程先於全部工程進行驗收,經驗收合格並交付使用的,該單位工程缺陷責任期自單位工程驗收合格之日起算。因發包人原因導致工程無法按合同約定期限進行竣工驗收的,缺陷責任期自承包人提交竣工驗收申請報告之日起開始計算;發包人未經竣工驗收擅自使用工程的,缺陷責任期自工程轉移佔有之日起開始計算。

❼ 民法典履約保證金如何規定

1、履約保證金是買賣雙方確保履約的一種財力擔保,履約保證金與合同履行密切相關,並在雙方合同到期或者依法解除時才予以退還。履約保證金不同於定金,履約保證金的目的是擔合同當事人完全履行合同,主要擔保符合合同的約定。

2、實踐中履約保證金一般是在合同完成後退還的,如果給付履約保證金的一方不按合約要求履行的,將不退還履約保證金。但如果單位要求有保養或維修保證金部分的話,那麼退還的時間應該在辦理完保養或維修保證金後。

3、由於相關法規及辦法對履約保證金的收取與管理沒有規定,具體操作時沒有統一標准,各地的操作方法都不一樣,一般的做法都是把保證金交給集中采購機構,但是交付的金額與時間、有效期、退還時間有些不同。

4、退還依據:

(1)履約保證金退還申請(原件,蓋章)

(2)收據(原件)

(3)合同(復印件,只需提供前面的合同協議書或首章之前的所有頁(內容包含封面、提交保證金的條款等內容))

(4)驗收記錄(復印件)

(5)延期報告(復印件,如有)

(6)其他文件

法律依據:

1、《評標委員會和評標方法暫行規定》

第48條規定:招標文件規定排名第一的中標候選人應當提交履約保證金而在規定的期限內未能提交的,招標人可以確定排名第二的中標候選人為中標人。

2、《工程建設項目施工招標投標辦法》

第62條規定:招標文件要求中標人提交履約保證金或者其他形式履約擔保的,中標人應當提交;拒絕提交的,視為放棄中標項目。

第85條規定:招標人不履行與中標人訂立的合同的,應當返還中標人的履約保證金;給中標人造成的損失超過返還的履約保證金的,還應當對超過部分予以賠償;沒有提交履約保證金的,應當對中標人的損失承擔賠償責任。

熱點內容
負法律責任的證明 發布:2025-04-23 05:08:17 瀏覽:65
2017年財經法規電子書 發布:2025-04-23 05:08:17 瀏覽:658
酒桌勸酒法律責任 發布:2025-04-23 04:58:48 瀏覽:970
勞動法沒簽勞動合同 發布:2025-04-23 04:53:09 瀏覽:54
大連勞動法地方規定 發布:2025-04-23 04:52:12 瀏覽:685
蒸湘區法院院長 發布:2025-04-23 04:49:17 瀏覽:776
最高人民法院肖楊簡歷 發布:2025-04-23 04:49:05 瀏覽:170
民事訴訟法解釋149條 發布:2025-04-23 04:44:15 瀏覽:369
新婚姻法彩禮解讀 發布:2025-04-23 04:43:30 瀏覽:849
建設工程基本法律知識有多少章 發布:2025-04-23 04:42:56 瀏覽:8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