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民法不保護

民法不保護

發布時間: 2020-12-17 14:19:01

民法不保護下列主體的權益( )A:公民的合法權益,B:私人的合法權益,C:外國人的合法權益,D:不當得利。

D,答案很明顯,參考一下《憲法》,《刑法》,《民法通則》

㈡ 對刑法與民法都不保護的事實婚姻的疑問

你好:
從法律角度講,配偶權屬於一種民事權利,主要通過公民自己的積版極行為維護自身的合權法權益。舉個簡單的例子,有人借你的錢長期不還,如果你 不主動去要,或者向法院起訴,國家是不管的。配偶權也是這個道理。男方欺騙女方,但是,女方也有義務了解對方的真實情況後再決定是否和他共同生活,而且必須辦理結婚登記手續,如果不去辦理,本身就是違法行為,不能把責任全部歸到男方身上。所以,提高法律意識是每個公民的責任,也是保護自身合法權益的需要。
還有一點要清楚,法律不是萬能的,不是所有不道德、不合理的情況都由法律去追究責任。

㈢ 《未成年人保護法》是民法嗎

民法是《民法通則》的簡稱,法律的主體可以是公民、法人或其它組織,而專《未成年人保護法屬》是我國針對未成年人專門設立的一部法律,旨在從家庭、學校、社會、司法等層面對未成年人進行保護,當然未成年人也屬於我國公民,所以在某些方面受《民法》的調整和規范

㈣ 民法通則第137條中的規定「超過20年不予保護」的原因是什麼

就是說權利有效的保護期限是20年,這20年之間假如你沒有提出訴訟去保護你的權利,那麼20年後你的權利就得不到保護。

㈤ 《民法》中關於未成年人保護方面的條款

《民法通則》第16條 未成年人的監護人

第十六條【未成年人的監護人】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監護人。
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經死亡或者沒有監護能力的,由下列人員中有監護能力的人擔任監護人:
(一)祖父母、外祖父母;
(二)兄、姐;
(三)關系密切的其他親屬、朋友願意承擔監護責任,經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同意的。
對擔任監護人有爭議的,由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在近親屬中指定。對指定不服提起訴訟的,由人民法院裁決。
第一款、第二款規定的監護人的,由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擔任監護人。

[相關法規]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1988年4月2日 法(辦)發〔1988〕6號)
11.認定監護人的監護能力,應當根據監護人的身體健康狀況、經濟條件,以及與被監護人在生活上的聯系狀況等因素確定。
《未成年人保護法》(2006年12月29日修訂)
第五十三條 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不履行監護職責或者侵害被監護的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經教育不改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有關人員或者有關單位的申請,撤銷其監護人的資格,依法另行指定監護人。被撤銷監護資格的父母應當依法繼續負擔撫養費用。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1992年7月14日 法發〔1992〕22號)
67.在訴訟中,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監護人是他的法定代理人。事先沒有確定監護人的,可以由有監護資格的人協商確定,協商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在他們之間指定訴訟中的法定代理人。當事人沒有《民法通則》第十六條第一、二款或者第十七條第一款規定的監護人的,可以指定該法第十六條第四款或者第十七條第三款規定的有關組織擔任訴訟期間的法定代理人。
《民政部婚姻司對〈收養法〉的解答》(1992年4月1日)
四、哪些人可以作送養人?
答:收養法第五條規定:下列公民、組織可以作送養人:(一)孤兒的監護人;(二)社會福利機構;(三)有特殊困難無力撫養子女的生父母。
上述公民或組織作為送養人,有一個共同特徵,即他們是20被送養人的監護人或監護教養機關。因為有關當事人的合意是收養成立的重要條件,而作為當事人一方的送養人,必須是被送養人的父母、其他監護人或監護教養機關。因此,收養法規定的可以作送養人的公民、組織正好符合這一要求。
根據我國民法通則第十六條的規定,未成年人的監護人包括「(一)父母;(二)祖父母、外祖父母;(三)兄、姐;(四)關系密切的其他親屬、朋友願意承擔監護責任,經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在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同意的。」

㈥ 為什麼說民法是保護私人權利的法律

民法,是規定並調整平等主體的公民之間、法人之間及其他非法人組織之間的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因此,民法不涉及公權力的保護,而是保護私人權利的法律。
滿意的話請採納,謝謝!

㈦ 民法的任務為什麼不包含保護私人財產與人身安全

憲法第十三條 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財產不受侵犯. 國家依照法律規定保護公民版的私有財產權權和繼承權. 國家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規定對公民的私有財產實行徵收或者徵用並給予補償.
民法通則第七十五條 公民的個人財產,包括公民的合法收入,房屋,儲蓄,生活用品,文物,圖書資料,林木,牲畜和法律允許公民所有的生產資料以及其他合法財產. 公民的合法財產受法律的保護,禁止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侵佔,哄搶,破壞或者非法查封,扣押,凍結,沒收.

㈧ 民法上的自助行為,必須是要保護自己的民事權利中的請求權嗎

不是的。包括但不限於請求權,只要是合法的權益都行。

【解讀】

自助行為是指權利人為保護其合法權益,在情況緊迫的情形下而又不能及時請求國家機關予以救助的情況下,對他人的財產或是自由施加扣押、拘束或其它相應措施,而為法律或社會公德所公認可的行為。

一、自助行為的構成要件

(一)目的要素。1、權利人是為了自己的合法權益而採取措施。這就要求權利人採取自助行為的目的是為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如若是違法的或不受法律保護的財產或權益則不適用自助制度,這樣的權利在現有的法律體系中也是不可能給予正當的法律救濟的。2、這種基於自助產生的請求權利還要受到相關法律規定的限制,法律規定不得強制執行的請求權不得通過扣押或毀損手段或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進行自助。

(二)情勢要素。這主要是要求一種採取措施的狀態條件,即,情況緊急,如果不採取自助行為,權利人的合法權益將受到無以彌補的或是以後難以實現的損害。只有在此情形下,方可進行自助來進行維權。

(三)方法要素。一般有兩種手段:第一,對物的扣押和毀損。自助人可以通過扣押侵權人的物品的方法迫使其對自己權益的損害加以補救。但是這也必須在義務人沒有表示或根據其反應得知其並無意進行賠償或是補救的,才能採取該措施。第二,限制人身自由。只有在義務人有潛在逃亡危險而又別無他法的情形下方可為之。

(四)限度要素。作為一種私力救濟的方式,與正當防衛和緊急避險一樣,不得超過必要的限度。至於這個限度的衡量標准,應當以自助人請求保全的權利大小為准。

(五)及時申請要素。這個條件主要是指,權利人在採取自助行為之後要及時的向國家機關提出申請予以處置,將扣押的財務或限制人身自由的行為交由法院或有關機關,請求為適當處置。

二、自助行為的法律後果

正當的自助行為的行為人對其行為引起的後果不承擔民事責任。像此規定,我國台灣地區民法中有所體現,為保護自己的權利,對於他人自由或財產,施以拘束、押收或毀損者,不負損害賠償之責。但是正如正當防衛和緊急避險一樣,不能完全排除行為人的不正確不適當的行為,而在此情形下產生的損害後果,行為人是應該要承擔的,主要有以下情況:

(一)自助行為錯誤。這主要是指行為人錯誤判斷,以為發生了債務人逃跑、轉移財產或是其他看起來將要造成自己權益的侵害,又來不及想國家機關請求援助而實施的針對性侵權行為。因而,對因錯誤舉動造成的損害行為人應承擔全部責任。

(二)自助行為過當。行為人在實施自助行為時超過了必要的限度。如因為行為人的扣押行為中管理不善而使對方受到損失,只要行為人超過必要的限度,給不法侵害人或債務人造成不應有的損害,那麼根據過錯責任原則,在不同的具體情況下,行為人應當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

(三)申請不及時。因為行為人沒有及時向國家機關提出申請,延誤處置時間,給債務人或不法侵害人

造成不必要的損失,此時,行為人除了解除當前針對侵害人的措施之外,行為人應該對不法侵害人或債務人不必要的損失承擔民事責任。

(四)濫用自主權利。主要是指行為人出於主觀惡意,不符合自助行為的要件,違法對他人或債務人實施措施的侵害行為。自助行為的設立就在於更好的保護公民的合法權益,是一種有限制的私力救濟措施,所以決不允許以自助為幌子侵犯公民的人身、財產權,任何公民的合法權益都應該受到法律嚴格的保護,不容任意侵犯。

三、我國民事立法應確立自助制度

隨著隨著法治的健全,國家權力的加強,特別是民事主體人格獨立及尊重人格的法律思想的發展,在現代法治中,各國均原則禁止債權人私自對債務人的強制執行,在債務人不能履行義務時,權利人只能訴諸國家機關請求保護,否則,應承擔侵權的法律責任。但是,法的精髓在於對權利的確認和保護。隨著社會經濟的進一步發展,在日常生活中出現情況緊迫,權利人來不及請求公力救濟的事件,如果不允許權利人採取必要的措施進行救濟,對債權人的保護就會出現漏洞和偏差。因此,在一些國家,除注重運用公權力保護權利人利益之外,還允許特定情況下權利人的自力救濟,此即自助行為。國外許多國家的民事立法對自助行為都有明確、具體的規定。從我國實際情況來看,民事立法確立自助制度,有重大的法律意義。

第一、即使在法律無明文規定的情況下,一些當事人在民事權利受到損害時,也會自發地採取保護自身的行動,但因這些行為缺乏法律指導而往往失去合適的限度或是盲目的造成不必要的損失,反而引起不應有的侵權糾紛。因此,如果我國的民事立法規定了自助行為制度,明確了實施自助行為的條件以及違反了該條件所應承擔的法律後果,不僅可以使自發的自我保護行為得以引導,而且還可以有效抑制自助行為的濫用。

第二、權利人在情況緊迫,且來不及請求公力救濟的情況下,只有允許採取自助措施,,使權利人請求義務人履行義務的權利得到切實的保護,從而避免或減輕對自己財產或人身權利的侵害。

第三、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經濟活動頻繁,債務人逃避應履行的債務的現象時有發生。如果法律上允許行為人在迫不得已的情況下實施自助行為,則會迫使義務人履行其義務。而且,對少數品質差,法制觀念淡薄的人可以起到懲戒的作用,從而也有助於提高全社會的法制觀念和道德水平。

㈨ 民法通則87版,第一百三十七條中「從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是什麼意思

這是最長訴訟時效的規定,從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你將喪失法律對你權利的保護。雖然依舊你享有訴權,但喪失勝訴權

熱點內容
銀行法務和法官選哪個 發布:2024-11-15 19:40:41 瀏覽:362
勞動法不定期勞務關系 發布:2024-11-15 19:39:25 瀏覽:819
道德與社會關系 發布:2024-11-15 19:15:26 瀏覽:101
合肥高新技術法院 發布:2024-11-15 19:10:25 瀏覽:542
滕州法律援助收費嗎 發布:2024-11-15 18:25:41 瀏覽:893
檢察院委託辯護人申請法律援助告知書 發布:2024-11-15 18:17:22 瀏覽:997
安徽城市市容管理條例 發布:2024-11-15 18:09:31 瀏覽:311
山東司法大學 發布:2024-11-15 18:09:30 瀏覽:754
行政法范疇論文題目 發布:2024-11-15 17:49:43 瀏覽:676
學習經濟法的收獲體會 發布:2024-11-15 17:14:28 瀏覽: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