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司法債務觀念

司法債務觀念

發布時間: 2020-12-28 02:28:17

『壹』 最高法發司法解釋 24條怎麼規定夫妻共同債務

最高法發司法解釋規定,只有用於家庭生活的,才屬於夫妻共同債務。
《最高人民法院回關於審理答涉及夫妻債務糾紛案件適用法律有關問題的解釋》第二條規定:夫妻一方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以個人名義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負的債務,債權人以屬於夫妻共同債務為由主張權利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二十四條規定:債權人就婚姻關系存續期間夫妻一方以個人名義所負債務主張權利的,應當按夫妻共同債務處理。但夫妻一方能夠證明債權人與債務人明確約定為個人債務,或者能夠證明屬於婚姻法第十九條第三款規定情形的除外。

『貳』 債務人無力償還債務會被司法拘留嗎

民法通則抄》第一百零八條規定:「債務應當清償。暫時無力償還的,經債權人同意或者人民法院裁決,可以由債務人分期償還。有能力償還拒不償還的,由人民法院判決強制償還。」由此可見,債務人必須償還債務是肯定的。
實踐中,債務人無力償還又有兩種不同的情況:一種是暫時無力償還。如屬於這種情況,可按照上述《民法通則》的有關規定,由債務人分期償還。另一種是永久無力償還。如果是永久無力清償的話,則只能就債務人的個人現有財產來清償。
1、如果判決已經生效,未及時履行生效的法律文書,則法院會對債務人進行司法拘留,但不會判刑;
2、有能力而拒不執行的情況下,才涉嫌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
3、法律依據:
1)《公安部關於嚴禁公安機關插手經濟糾紛違法抓人的通知》(1992年4月25日)中對公安不能插手合同、債務等經濟糾紛案件有詳細規定
2)《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條【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對人民法院的判決、裁定有能力執行而拒不執行,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罰金。

『叄』 司法拘留債務人,是公安局的人去還是法院的人去

司法拘留,由法院法警執行,將被處罰人抓到後直接送入拘留所執行。內
法律規容定:
《拘留所條例實施辦法》(公安部令第126號)第十三條 拘留所應當憑作出拘留、拘留審查、遣送出境、驅逐出境決定或者判決的機關(以下統稱拘留決定機關)出具的行政處罰決定書、人民法院拘留決定書、拘留審查決定書、恢復執行拘留決定書、遣送出境決定書、驅逐出境決定書或者判決書等法律文書收拘被拘留人。
異地收拘的,拘留所應當憑拘留決定機關的拘留決定文書、需要異地收拘的書面說明和拘留所主管公安機關的批准手續收拘被拘留人。
拘留所收拘異地辦案機關臨時寄押被拘留人的,應當經拘留所主管公安機關批准,憑拘留決定機關的法律文書或者其他相關寄押證明收拘。臨時寄押的時間一般不超過3天。
鐵路公安機關決定行政拘留的人交由鐵路公安機關所轄拘留所執行確有困難的,可以憑拘留決定機關的法律文書就近交鐵路沿線地方公安機關所轄拘留所執行。

『肆』 最高法院最新司法解釋中債務人無力償還債務會坐牢嗎

《民法通則》第一百零八條規定:「債務應當清償。暫時無力償還的,經債權人同意內或者人民法院裁決,可以由債容務人分期償還。有能力償還拒不償還的,由人民法院判決強制償還。」由此可見,債務人必須償還債務是肯定的。
實踐中,債務人無力償還又有兩種不同的情況:一種是暫時無力償還。如屬於這種情況,可按照上述《民法通則》的有關規定,由債務人分期償還。另一種是永久無力償還。如果是永久無力清償的話,則只能就債務人的個人現有財產來清償。
1、如果判決已經生效,未及時履行生效的法律文書,則法院會對債務人進行司法拘留,但不會判刑;
2、有能力而拒不執行的情況下,才涉嫌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
3、法律依據:
1)《公安部關於嚴禁公安機關插手經濟糾紛違法抓人的通知》(1992年4月25日)中對公安不能插手合同、債務等經濟糾紛案件有詳細規定
2)《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條【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對人民法院的判決、裁定有能力執行而拒不執行,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罰金。

『伍』 司法部門是如何處理私人債務糾紛的

法院受理借貸來案件的條件是原自告必須提供書面據,無書面借據的,必須提供必要的事實根據,否則法院將不予裁定。
(一)根據律規定,法院審查借貸案件的起訴時,應當要求原告提供書面借據;無書面借據的,應提供必要的事實根據。對於不具備上述條件的起訴,裁定不予受理
(二)民間借貸得債務人出走、下落不明。法院是缺席判決還是中止訴訟取決於是否「借貸關系明確」。對於「借貸關系明確」的,法院將缺席判決;對於借貸關系不明確,事實難以查清的,將中止訴訟。因此,出借人要保留有借款合同、借貸憑證等「借貸關系明確」的證據材料,否則一旦借款人失蹤,案件將無限期「中止訴訟」。
(三)債權人起訴時債務人下落不明得借貸糾紛案件,法院受理後公告傳喚債務人應訴。公告期限屆滿,債務人仍不應訴,對於借貸關系明確的,經審理後可缺席判決;對於於借貸關系無法查明裁定中止訴訟。
此外,在審理中債務出走,下落不明的借貸糾紛案件,對於借貸關系明確的,可以缺席判決;對於事實難以查清的,裁定中止訴訟。
合夥經營期間,個人以合夥組織的名義借款,用於合夥經營的,由合夥人共同償還;借款人不能證明借款用於合夥經營的由借款人償還。

『陸』 暴力索要債務司法解釋

屬於違法,債務必須通過合法的渠道去索要,要是暴力索要,造成對方傷害,是要承擔法律刑事責任的。

『柒』 合同法司法解釋二 二十條負擔較重是什麼意思

您好,合同法司法解釋二中的這一條規定,所謂「債務負擔較重的債務」,應當指借專款的利息、罰屬息、復利、違約金較高的債務,而並非本金數額較多的。債務本金數額的多少,應該是在上述情況均一致的情況下,需要考慮的因素。根據《合同法司法解釋二》第二十條 債務人的給付不足以清償其對同一債權人所負的數筆相同種類的全部債務,應當優先抵充已到期的債務;幾項債務均到期的,優先抵充對債權人缺乏擔保或者擔保數額最少的債務;擔保數額相同的,優先抵充債務負擔較重的債務;負擔相同的,按照債務到期的先後順序抵充;到期時間相同的,按比例抵充。但是,債權人與債務人對清償的債務或者清償抵充順序有約定的除外。
這一條系對當債務人的給付不足以清償其對同一債權人所負的數筆相同種類的全部債務時債的清償抵充順序的解釋。
司法實踐中,經常會出現債務人對同一債權人負有的數比債務中,有的已屆履行期限,有的還未到期;有的附設了擔保,也有未附設擔保等情形;有的附有利息,有的沒附利息。當債務人對債權人所為的給付不足以清償全部債務時,認定已經給付的到底清償的是哪一項債務則十分重要。
如能給出詳細信息,則可作出更為周詳的回答。

『捌』 債權債務司法解釋是怎樣的

在司法實踐中,經常遇到債權轉讓的問題,如何理解合同法第80條的規定,顯得十分重要。
《合同法》第80條規定:「債權人轉讓權利的,應當通知債務人。未經通知,該轉讓對債務人不發生效力。債權人轉讓權利的通知不得撤銷,但經受讓人同意的除外」。
理解該條其立法本意是平衡合同雙方當事人利益,之所以規定債權人轉讓權利時負有通知債務人的義務,是為了更有利於保護債務人的合法權益。
1、債權人負有債權轉讓的通知義務。這要作為這個問題的一般原則來理解,這里的債權人就是指債權讓與人。
2、債權人轉讓債權沒有通知債務人,但受讓債權人直接起訴債務人的,視為「通知」。人民法院應當直接審理,不應駁回受讓債權人的起訴,這要作為債權人轉讓債權履行「通知」義務的特殊情況來理解。這是因為當債務人對債權人所轉讓的債權提出抗辯時,人民法院在案件審理過程中可以依照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若干問題解釋(一)第27條的規定列債權人為第三人參加訴訟的,以達到法律保護或不損害債務人合法權益的立法目的。
3、債權人轉讓債權沒有通知債務人時,不影響債權轉讓的效力,受讓債權人享有債權人的地位是確定。未經債權人通知,債權轉讓行為對債務人沒有約束力,債權受讓人向債務人主張其受讓債權時,債務人有權拒絕。同時,訴訟時效不發生中斷的法律後果。
4、在債權人轉讓債權通知債務人的情況下,訴訟時效是否發生中斷,視具體情況而定,即依「通知」的具體內容來判斷。

『玖』 最高法院關於債務利息如何計算司法解釋

訴訟時計算逾期利息的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審理借貸案件的若干意見》
執行過程中要求對方承擔加倍利息的依據《最高法關於執行程序中計算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司法解釋》

『拾』 對索要合法債務造成傷亡的相關法律規定及司法解釋

1、問題答案所涉及的法律條款分別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231條、234條、238條、293條,及《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26條、《最高法、最高檢關於辦理尋釁滋事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1條、2條、3條、7條。
因索取債務而非法拘禁他人,無論是否超過24小時、無論是否實施了毆打、捆綁、侮辱的行為,一概構成非法拘禁罪。
因索取債務而實施的佔用、損毀、毆打、恐嚇債務人行為的,首次一般不按照尋釁滋事罪處罰,但是經行政機關處罰後,再次實施該行為,擾亂社會秩序的除外,因此,第二次實施此類行為,一般依據尋釁滋事罪追究刑事責任。
因索取債務構成尋釁滋事罪,同時構成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死亡、故意毀壞公私財物等罪的,依據相對較重的刑罰處罰。

2、非法拘禁他人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剝奪他人人身自由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具有毆打、侮辱情節的,從重處罰。
犯前款罪,致人重傷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使用暴力致人傷殘、死亡的,依照本法第二百三十四條、第二百三十二條的規定定罪處罰。
為索取債務非法扣押、拘禁他人的,依照前兩款的規定處罰。
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利用職權犯前三款罪的,依照前三款的規定從重處罰。

司法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232條、234條、293條
司法依據《最高法、最高檢關於辦理尋釁滋事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1條、2條、3條、7條
司法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26條

熱點內容
常州物業條例 發布:2025-04-23 12:32:03 瀏覽:730
深圳法治 發布:2025-04-23 12:23:19 瀏覽:133
即墨市人民法院網站 發布:2025-04-23 12:19:03 瀏覽:335
法律碩士非法學非全日制可以報考公務員嗎 發布:2025-04-23 12:14:35 瀏覽:81
合同法到20年可以優先續簽嗎 發布:2025-04-23 12:11:21 瀏覽:55
北京市噪音管理條例 發布:2025-04-23 12:09:58 瀏覽:37
民事訴訟法有聲 發布:2025-04-23 12:08:36 瀏覽:293
海絲條例的法規 發布:2025-04-23 11:46:50 瀏覽:812
法官任職鑒定 發布:2025-04-23 11:42:13 瀏覽:222
濟南律師事務所哪個好 發布:2025-04-23 11:30:56 瀏覽: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