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司法管理學

司法管理學

發布時間: 2022-12-31 20:07:21

司法管理

經過20年的改革開放,市場經濟喚醒了中國公民的權利意識、主體意識,使其權利受損時,能在「權」、「力」、「忍」、「法」當中極有可能作出較為理性的選擇,通過法律手段特別是司法手段尋求正義。這樣,與「司法」有關的一些詞語,如「司法改革」、「司法公正」、「司法效率」、「司法腐敗」、「司法管理」、「司法質量」等等,就漸漸進入人們話語,甚至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問題。
隨著我國司法改革的深入及「公正與效率」主題在人民法院的展開,加強司法管理、提高司法管理水平越來越引人關注。那麼,什麼是司法管理?其內涵、范圍究竟是什麼?本文從有關司法管理論著對「司法管理」的定義或界定、管理學論著對於「管理」一詞的定義以及司法實務文獻對於「司法管理」 具體事項的列舉三個角度進行考察,得出司法管理內涵廣泛,歷遍宏觀—中觀—微觀多個層面,以法院管理為核心,涵蓋法院管理、檢察管理、偵察管理、公證管理、律師管理、仲裁管理、獄政管理、司法教育及考試管理等多個方面的結論。

一、司法管理論著對「司法管理」的定義與界定

1997年賀衛方發表的《中國司法管理制度上的兩個問題》對「司法管理」的內容進行了考證,認為在中國法律文獻當中,「司法管理」似乎並不是一個經常使用的詞彙。[1]並且,在現代漢語當中,盡管「司法行政管理」使用頻繁,但「司法管理」一詞也是從《現代漢語詞典》、《漢語大詞典》以及諸多法學詞典當中查閱不到的詞彙。「司法管理」一詞曾顯得十分陌生。這除了國人對司法問題的關注程度以外,也許還有一個語言習慣問題,因為英語中的「Judicial Administration」、「Administration of Justice 」(AOJ)、「judicial management」等等用起來十分自然,不似漢語的「司法管理」那樣生硬; 而許多英語國家,如英國、美國、澳大利亞等等,人們對司法正義以及旨在保障司法正義暢通運送的司法管理的關注、依賴程度,要遠遠高於習慣於靠司法外手段(治時倚權,亂世靠力,關系、人情、習慣等是溝通自身與「權」、「力」的橋梁,如果無力走上這座橋梁,則「不與小人一般見識」的「忍」字又成為暫時平息爭議的止痛膏)解決爭議、實現其心目中的「正義」的中國。

(一)廣義的理解

就明確的司法管理定義或對司法管理范圍的界定性描述而言,1968年英國大法官(Lord Chancellor)認為,司法管理是「任何現實生活中法庭戲劇場景背後的一切活動」(all of the activities that go on behind the scenes of any real-life courtroom drama);[2]紐約司法管理研究院院長、《司法管理:美國經驗》一書作者德爾瑪·卡倫(Delmar Karlen)教授認為,司法管理不僅包括法院內務管理(house-keeping management of the courts),還包括法院結構、司法選擇、法律職業的組織與培訓等等造成司法制度好壞一切因素(all of the elements which go into making a judicial system good or bad),[3]贏得時任美國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沃倫·伯格(Warren E. Burger)贊許,認為德爾瑪·卡倫教授秉承了龐德(Roscoe Pound)和范德比爾特(T.Vanderbilt)的傳統,將司法管理的領域由傳統的法官的選用、任期、退休及罷免;法院結構等等這些「傳統內容」拓展到法律教育、聯邦主義、司法至上、實體法改革、律師成功酬金(contingent fees,在我國常稱為「風險代理費」)等領域,繼續前輩們「為更好的法院而戰斗」(battle for better courts)的事業;[4]此外,喬治·科智特利姆(George Coldstream)爵士認為,司法管理這個術語趨於包括涉及為社會帶來刑事、民事公正的一切事項。[5]
上述幾個關於司法管理的定義或理解實際上異曲同工,都是跳出法院內部管理的框框,著眼於更為廣泛的視野,追及政治制度、憲政體制、立法制度層面,放眼律師制度等廣義司法制度,研究可能影響司法制度品質的一切因素,研究視野要遠遠較法院組織和人事的管理以及訴訟運行的管理要來得開闊。其范圍在縱向上,既涉及憲政制度層面(如「聯邦主義」、「司法至上」、「實體法改革」——為立法問題)、法院系統管理層面(如「法院結構」)以及法院內部管理層面;橫向上,則圍繞「法院管理」這一司法管理的核心,向外圍拓展到法律職業的組織與培訓、律師收費方式等廣泛內容。

(二)狹義的定義

當然,也有學者對司法管理給予外延較為狹窄的定義,如美國學者格里克(Henry R. Glick)的認為,司法管理(Judicial Administration)主要涉及兩個領域,一是法院組織和人事的管理,一是訴訟運行的管理 ;[6] 蔣惠嶺認為,法院管理與法院是同時產生的,自從1983年我國法院組織法刪去「法院的行政事務由司法行政機關管理」後,審判工作及法院自身的管理實際由法院行使,從而形成法院職能的「兩分法」與法院機構的「雙重性」,即審判職能和管理職能,[7]即實際上將法院的司法管理范圍限定在法院內部行政管理上,與前面提到的「法院內務管理」似乎相通。
這是兩個比較偏重於微觀司法管理或「法院管理」的定義,在現代司法制度的構建成功與司法獨立問題解決後,作為司法管理的重點研究對象並無不妥,但在目前中國司法尚未真正獨立、社會主義現代司法制度正在構建,「法院何以成為法院」這一司法權在國家宏觀公共權力體系中的合理配置問題尚未解決的前提下,「司法管理」的范圍如果僅僅局限於法院組織、人事管理、訴訟運行管理或法院內務管理這幾個領域,極有可能見木不見林,不能找准司法不公、司法腐敗、司法效率低下等司法低質、劣質運行的病根,從而難以開出真正有效治療各種司法病症的良方。
事實上,當年援引格里克關於司法管理主要包括法院組織人事管理和訴訟運行管理的界定來說明其對司法管理意義理解的賀衛方教授,在其研究「法院何以成為法院」、「法官的官僚化或非官僚化」中國司法管理制度當中的這兩個突出的問題後,已經「深切地感受到,我國在建立一種合理的司法制度乃至整個法律制度方面面臨著十分特殊的困難。這種困難不完全在於從立法上確立一整套所謂『現代型』的體制,而且更在於附著於大體制之中的具體甚至顯得相當細瑣的小制度是否也能夠得到確立,在於操作這種大體制與小制度的人們的觀念是否適應體制與制度的要求」,[8]筆鋒所及,遠非法院組織人事管理和訴訟運行管理所限,而實質上是在「為更好的法院而斗爭」這一廣泛意義上探討中國司法管理問題。

二、從「管理」一詞的管理學定義看「司法管理」的內涵

管理學論著當中,對「管理」一詞,自是眾說紛紜。古今中外無數科學家、思想家、管理學家、學者對管理進行過研究探索,為我們留下了寶貴的管理學及管理哲學方面的思想遺產,也為我們跳出對「科學管理」、「管理科學」、「企業管理」不當理解可能帶來的巢臼,在更廣泛的范圍、更開闊的視野上把握「管理」涵義,從管理學角度獲得對「司法管理」豐富內涵的理解,帶來更為有益的啟示。

(一)關於「管理」意義的歷時簡述

早在2000多年前,我國的軍事家孫武的《孫子兵法》就充滿了管理策略思想;另一位軍事家孫臏則以「田忌賽馬」 的故事聞名於世,而該故事蘊涵著現代對策論和運籌學的思想萌芽;而「丁渭修宮」 的故事則無論是從系統工程角度,還是從生產工序管理角度,都是值得反復玩味的經典管理案例。
而在外國,早期的管理思想可以追溯到古巴比倫王國漢謨拉比(Hammurabi) 時期,不僅為治理國家,從中央到地方建立了強大而完備的司法、行政和軍事機構,而且,著名的、長達282條的《漢謨拉比法典》的編寫,反映了當時的社會情況,並以法律形式來調節全社會的商業交往、個人行為、人際關系、工薪、懲罰以及其他社會問題。[9]
在古希臘,蘇格拉底(Socrates)提出管理普遍性問題,認為「私事的管理和公事的管理只有量上的差別,在其他方面都是相同的。但是,應當注意的是,它們都是由人管理的……那些知道如何僱傭別人的人,在公事和私事上都能取得成就。那些不知道如何管理別人的人,在公事和私事上都會犯錯誤」 ;[10]亞里士多德(Aristotle)則研究了國家管理問題;另一哲學家色諾芬(Xenophon)以《家庭經濟》為題研究了家政管理和農業。
文藝復興時期,也有許多管理思想出現,如托馬斯·莫爾(Thomas More)的《烏托邦》、馬基雅維利(Niccolo Machiavelli)的《君主論》等。
進入資本主義社會後,社會的基本生產組織形式轉向以工廠為單位的社會化大生產,效率與效益問題、協作勞動之間的組織和配合問題等新的管理問題需要解決,出現了不少新的管理實踐和思想,如查理·阿克萊特的科學管理實踐、亞當·斯密的勞動分工觀點和經濟人觀點、小瓦特和博爾頓的科學管理制度、馬薩諸塞車禍與所有權和管理權的分離、歐文的人事管理、巴比奇的作業研究和報酬制度、尤爾的工廠秩序和法典、湯尼的收益分享制度和哈爾西的獎金方案等,[11]對於後來管理理論的建立和發展產生了重大的影響。
自從泰羅的「科學管理理論」和法約爾、韋伯等人的「組織管理理論」這兩種「古典管理理論」出現以後,經巴納德、梅奧、赫茲伯格、卡斯特、德魯克、盧桑斯等等眾多理論家和實踐者的貢獻,管理理論又已經形成了行為管理理論、數量管理理論、系統管理理論、權變管理理論、質量管理理論,[12]出現了眾多的管理流派,形成了所謂的「管理理論叢林」。在此背景下,管理可以是藝術,是科學,是決策,是過程,是「目標、責任加實踐」……;此外,就不同層次進行考察,也可以把管理看成一種技巧,看成一種技術,看成一種方法論,甚至看成是一種數學或哲學。
近年來似乎數理管理理論更受管理學者和學界的青睞,例如,進入21世紀後方才幾年,就有兩年的諾貝經濟學獎授予給了「計量經濟學」 的學者, 甚至還有「沒有數學的管理只是唾沫,絕非學問」的嘲諷。但這並不意味著人文管理理論的衰落與過時。因為就管理學理論本質而言,無論怎樣千變萬化,無論這「管理理論叢林」如何樹木叢生,無非是對人文管理理論與數理管理理論的偏重與「性格組合」而已:即要麼屬於人文管理理論,要麼屬於數理管理理論,要麼就是二者不同比重的組合,兩者永遠相輔相成,而不可完全替代:因為管理不僅僅是科學,而且也是藝術。在數理與人文的立場上,任何一種極端的做法都不可取。

(二)我國管理學界對「管理」意義的一般理解

鑒於前面的論述,可以看出,要給「管理」下一個全面而又准確的定義絕非易事。可以帶著誇張的口氣說,有多少管理學家(或多少種管理理論),就有多少個關於管理的定義。但是,我們也不能由此就陷入不可知論,以為「管理」二字不可捉摸、無從認識。
實際上,無論什麼派別,無論是以人文的或數理的語言表達其對管理的理解,「目標確定」、「資源優化」以及「管理實踐」或「管理活動」這幾項是任何一個管理學者不能遺忘的基本要素;再則,對於研究中國司法管理學學科構建與發展這一應用管理學問題而言,就一般管理學基礎理論進行過多的探討也不可能,故而繞開煩瑣的考據和爭論,採用我國教育部統編教材的定義,即「管理是指組織中的如下活動或過程:通過信息獲取、決策、計劃、組織、領導、控制和創新等職能的發揮來分配、協調包括人力資源在內的一切可以調用的資源,以實現單獨的個人無法實現的目標」。[13]簡言之,可以將「管理」理解為確定目標並合理運用各種資源以實現既定的管理目標的組織活動或過程。
在對管理進行上述一般理解的基礎上,從邏輯上來說,就可以推導出「司法管理」的定義——即司法管理就是指合法影響或承載司法權運行的組織(制憲機關或立法機構、司法系統或法院系統、法院、法院內部機構、審判庭等等)中的如下活動或過程:通過信息獲取、決策、計劃、組織、領導、控制和創新等司法管理職能的發揮來分配、協調包括司法人力資源在內的一切可以調用的司法資源,以實現各種司法目標」,或者說司法管理就是確定司法管理目標並合理運用各種司法資源,以實現既定的司法目標的組織活動或過程,其基本構成要素是司法目標、司法資源和司法管理實踐(司法管理組織活動或過程)。
這個從管理學原理當中推演出來的「司法管理」的定義與司法管理學者的有關司法管理是「任何現實生活中法庭戲劇場景背後的一切活動」、司法管理包括「造成司法制度好壞一切因素」、司法管理是「為更好的法院而進行的戰斗」、司法管理「趨於包括涉及為社會帶來刑事、民事公正的一切事項」的相通之處:「更好的法院」、「為社會帶來刑事、民事公正」、好的「司法制度」等可視為對一定層面上某一司法管理目標精闢的註解;管理資源及管理實踐上,「造成司法制度好壞一切因素」、「包括涉及為社會帶來刑事、民事公正的一切事項」 、「現實生活中法庭戲劇場景背後的一切活動」、「戰斗」等等用語,道出了司法管理活動的廣泛性、司法管理資源的多樣性,當然也必然預示著司法管理活動或過程的艱巨性:因為從一國司法權的自上而下的合理運行角度考慮,「確定司法管理目標並合理運用各種司法資源,以實現既定的司法目標的組織活動或過程」絕非輕松之舉。除了任務的繁重、事務的眾多以外,利益的沖突乃是司法管理難以迴避的重大問題。

三、從司法實務文獻對於「司法管理」事項的列舉看司法管理的內涵

進入21世紀以後,隨著我國司法改革的推進,「司法管理」一詞已經從無到有,越來越多地佔據人民法院,特別是最高人民法院司法實務文件的篇幅,有關「司法管理」內涵的理解也逐步加深。下面,以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等司法實務文件當中「司法管理」所佔篇幅及內涵的演變,進行簡要的歷時考察。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官方網站對外公布的工作報告, 盡管從1997年3月11日《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開始就強調「加強隊伍建設、提高法官素質」,並越來越關注審判方式改革、法院改革及司法改革問題,但是,其後幾年的工作報告當中並沒有出現過「司法管理」用語,甚至「管理」一詞也很少使用:2000年工作報告出現一段文字提及「法官管理」問題,並將「法官管理」和「法官選任」、「法官培訓制度」、「提高法官隊伍素質」並列使用,似乎可以用管理的職能之一「控制」進行替代,足見此時對「管理」內涵理解的狹窄;2001年工作報告提到「執行管理新體制」問題,使「管理」一詞在與「體制」的搭配當中擴大了內涵;2002年工作報告觸及「法官與法院行政人員實行分類管理」問題,2003年工作報告則論及「訴訟費用管理制度」、「加強審判流程管理」、「海事法院管理體制改革」、「完善法官管理制度」、「法院人事分類管理制度」等多項司法管理問題,管理意識明顯增強,「管理」名下的司法事項明顯增多,但尚未使用「司法管理」一詞。
2004年3月10日十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舉行的第四次全體會議上肖揚所做的《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費字1,748個,以「完善司法管理,加強隊伍建設」為題,專章論述 「落實以審判流程為重心的審判管理制度,確保審判工作公正高效運行」;「完善以法官管理為重心的法院隊伍管理制度,提高法官的政治素質和業務素質」;「健全以人民法庭、審判法庭建設和信息化建設為重心的司法政務管理制度,努力提高司法活動效率」;「自覺接受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的監督,堅持重大事項報告制度」;解決「告狀難」、「申訴難」和裁判不公、效率不高的以及「法官素質不夠高」、「少數法官違法違紀問題嚴重」等「審判管理」、「隊伍管理」和「司法政務管理」問題,[14]和以前相比,大大拓展了「司法管理」的范圍。
而發表《最高人民法院公報》上的《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提供更加有力的司法保障》一文繼續同樣論述了「完善以審判為中心的審判流程管理制度,確保審判工作高效運行」;「完善以法官管理為中心的法官隊伍管理制度」;加強「審判工作宏觀指導機制、審判流程管理機制、審判質量管理機制、執行工作管理、隊伍管理機制、綜合協調和後勤保障機制」的司法管理問題 ,甚至規范法官與律師的關系、共同維護司法公正等等,[15]「司法管理」的內涵有進一步擴大的趨勢。
但有趣的是,2005年所作的工作報告中,在「加強審判和執行工作」(依法嚴懲嚴重刑事犯罪,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安定;依法審理民事案件,平等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依法審理行政案件和國家賠償案件,促進行政權和司法權的依法行使; 加大執行工作力度,努力解決「執行難」問題)、「加強審判監督和指導」(加強涉訴信訪工作,切實解決「申訴難」問題;加強司法解釋工作,統一司法標准;加強對訴訟調解工作的指導,提高訴訟調解水平;加強對審判質量工作的指導,促進司法領域的人權保障;加強對落實司法為民要求的指導,方便群眾訴訟;加強對法院改革工作的指導,完善中國特色審判制度;指導地方各級人民法院認真辦理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委託送達法律文書和委託調查取證等工作)、「加強人民法院基層基礎建設」(調查研究,明確目標;突出重點,狠抓落實;加強業務培訓,提高審判水平)、「加強人民法院隊伍建設」(進一步加強領導班子建設;深入開展「司法公正樹形象」教育活動;嚴格規范法官與律師的關系;積極推進法院工作人員分類管理)、「做好2005年人民法院工作」(全面加強審判和執行工作,維護社會穩定;積極穩妥推進司法體制改革,維護司法公正;繼續加強隊伍建設,提高法官素質;繼續加強基層基礎工作,著力解決基層法院的突出問題和困難)等標題之下,似乎看不到「司法管理」的字樣了,是否意味著對「司法管理」內涵理解上的「縮水」呢?
答案是否定的。2004年《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中,在「完善司法管理,加強隊伍建設」的標題下,涉及到的「審判管理」、「隊伍管理」和「司法政務管理」問題,幾乎恰恰占據了2005年《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的全部篇幅,「加強審判和執行工作」、「加強審判監督和指導」、「加強人民法院基層基礎建設」、「加強人民法院隊伍建設」 等等,實際上都是對「審判管理」、「隊伍管理」和「司法政務管理」的具體論述,並且「積極穩妥推進司法體制改革」本身似有突破「審判管理」、「隊伍管理」和「司法政務管理」這些 「法院內務管理」(house-keeping management of the courts)的框框,將「司法管理」范圍拓展到法院以外的勢頭。
鑒此,我們可以說,司法管理的內涵,在我國司法實務文件中,從一般的「控制」到全面的法院內務管理,再向法院體制外進行拓展,有逐漸深化的趨勢;並且,也許不是簡單的巧合,這種拓展趨勢與當年德爾瑪·卡倫教授所認為的司法管理不僅包括法院內務管理,還包括法院結構等「造成司法制度好壞一切因素」的看法非常吻合。

四、結論:司法管理——一個內涵廣泛的話語

綜合以上從有關司法管理論著對「司法管理」的定義或界定、管理學論著對於「管理」一詞的定義以及司法實務文獻對於「司法管理」 具體事項的列舉三個方面的論述,我們有理由對司法管理作一范圍廣泛、內涵深刻的「廣義的」理解,即司法管理就是確定司法管理目標並合理運用各種司法資源,以實現既定的司法目標的組織活動或過程。對於司法管理這一內涵豐富的話語,筆者以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理解。
首先,司法管理是管理司法正義的學問和藝術。而要實現作為矯正正義的司法正義,完全不考慮源頭上正義的分配是行不通的。要管理好司法,既需要司法機關本身做好內部管理,或者說做好中觀、微觀層面的司法管理,實現司法系統內傳送矯正正義(corrective justice)及程序正義(proceral justice)的目標,又要從源頭抓起,從國家政治管理或者憲政的宏觀層面管理好司法,從分配正義(distributive justice)開始,為最終提高司法質量做好前提性、基礎性的管理工作。從司法系統內部及外部進行司法的「全面質量管理」,決定了司法管理的范圍、環節、內涵要遠比我們通常想像的寬泛。
其次,司法管理的主要目標是為了構建更好的法院,內容涵蓋法院內務管理、司法選擇、法律職業的組織與培訓、法院結構、司法審查范圍的確定、司法權的宏觀配置、對與司法運行質量密切相關其他因素的管理(如檢察管理、偵查管理、律師管理、監獄管理等與法院訴訟運行密切相關的活動的管理)等等造成司法制度好壞一切因素。
再次,司法管理的廣泛范圍及豐富內涵決定了司法管理活動的以下幾個特點:(1)廣泛性,任何涉及「造成司法制度好壞一切因素」,均可能成為司法管理的內容,其范圍遠比單純的法院審判管理廣泛,可以涉及甚至可能超越偵查、檢察、仲裁、執行、監獄、律師、勞動教養、法律援助、公證、調解等「廣義司法制度」[16]]的任何方面,因為這些方面制度運行的質量,往往直接影響到司法制度好壞。此外,「管理」內涵的廣泛性也成為「司法管理」內涵廣泛性的一個重要原因;(2)動態性,即隨著客觀環境的改變與具體管理目標的不同,影響司法制度各因素的相關性並非一成不變,而是與管理環境、管理目標形成互動,從而司法管理各具體內容的份量或比例,特別是法院管理以外司法管理內容所佔份量與比例會發生改變;(3)開放性。同樣,除了已經列舉的內容以外,隨著對訴訟影響力或相關性的增強,「傳統」的司法管理內容會不斷增加新的因素;(4)以法院管理為核心。畢竟法院是司法的核心,訴訟是司法的最終產品,不能在研究次要矛盾時忽視主要矛盾。
第四,對於司法管理的具體內容,可以結合縱向與橫向兩個方面綜合理解。縱向上,可以按照「宏觀--中觀--微觀」層次,從司法權在國家權力的宏觀配置這一宏觀層面(憲政層)展開,過渡到「司法系統-法院系統-司法組織」的中觀(司法體制層),再到某一具體法院的內務管理(財務、人力資源、裝備、信息等等)與審判管理;橫向方面,則以法院系統為核心,擴展到偵察、檢察、公證、律師、仲裁、獄政、司法教育及考試等多個方面。縱橫結合,並大致可得司法管理的立體全貌:(1)司法權的獨立性、中立性等特徵及如何通過政治制度的構建,實現司法權獨立運行的制度條件。著重研究司法與政治、司法與宗教、司法與政黨、司法與立法、司法與行政、司法與軍隊、司法與輿論、司法與仲裁、司法與非司法調解、司法與國內司法權的國際讓渡及其他公共權力的關系、區別和分界線,弄清獨立的司法權的最低限度,明確合理的司法審查的范圍等特點在宏觀、憲法層面上完成司法獨立、中立的制度設計與實現。包括司法人權、司法主權、司法文化、司法心理、司法目標、司法管理主體、客體、司法資源的開發、司法改革等等宏觀內容。要體現司法民有、民治、民享的主權在民思想和司法保障人權、司法實現正義的本體價值和理念,肅清司法「階級斗爭工具論」的流毒。管理層次上,處於「宏觀」、「哲學」、「制度」的高度;(2)法院管理模式。在完成司法權的劃分以後,研究如何完成司法組織的設置與構建。比較及選擇一元與二元司法制度(如美國的聯邦與州兩套司法系統)、統一與分散(如在普通法院以外設置憲法法院、行政法院)的司法制度、與行政區相同與差別的司法系統、層級不同的司法組織的幅度、上下級司法組織的關系如何等內容,尤其是理清檢察權與司法權的關系,選擇司法組織的模式、層次、管理方式。(3)司法官員的任職資格、職業保障和監督等司法人力資源管理(4)包括憲法訴訟在內的訴訟制度設計,包括受案范圍、審判模式、審級、證據制度、司法鑒定的地位、錯誤判決的救濟與限度、司法不作為情況下的訴權保障、司法執行的模式、對仲裁、公證、外國裁判的監督和支持等等內容;(5)司法監督及危機管理;(6)司法財務管理、司法行政管理;(7)微觀司法管理,包括微觀司法組織內行為,如組織機構設置、財務後勤支持、司法人力資源的開發和利用、司法領導、司法腐敗防治等;組織外功能和行為,主要是訴訟功能的發揮和裁判公正目標的實現。同時,研究審判為中心、審判流程管理、審判質量管理機制、執行工作管理、隊伍管理機制、綜合協調和後勤保障機制等;(8)司法管理的比較研究。可以大力借鑒、移植其國外的先進的司法科學管理經驗與做法,提高我國微觀司法管理水平。
以上內容,大致可分為司法政治管理(重要關注憲政視野的司法權力及相關權力的宏觀配製、司法審查范圍的確定以及國際司法關系等問題)、法院管理(法院內務管理、法律職業的組織與培訓、法院結構、訴訟運行管理等內容)、訴訟相關因素的司法管理(主要包括檢察管理、偵查管理、律師/公證管理、法院對仲裁活動的監督等與法院訴訟運行密切相關的活動的管理)等三大領域。
最後,司法管理的范圍廣泛性及內涵豐富性決定了其與「司法改革」難分難舍,形成司法權正常運行的這一枚硬幣的兩面。有關司法改革與司法管理內涵密切相關、外延高度同一的關系,以及兩者之間在具體表現形式上存在的破與立、變更與穩定、突變與漸變、激情與理性、發散與收斂細微差別,筆者將另文研究,本文不再展開(韋群林版權所有,禁止轉載,剽竊必究)。

㈡ 司法信息安全管理是屬於法學還是管理學還是信息系

司法信息安全管理,涉及法學、管理學和信息學,但因為主體是法學,所以懂法進司法系統是前提;但技術上是信息管理,相應技術的學習在信息系;所謂管理,只管信息安全,不管人,基本談不上

㈢ 法律事務專業學什麼

《憲法學》、《法理學》、《國際私法》、《民事訴訟法》、《民法學》、《刑法學》、《刑事訴訟法》、《中國商法》、《管理學》、《秘書學》、《公共關系學》、《應用寫作》、《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

法律事務主要研究法學、秘書學、管理學等方面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具備法律服務、司法文秘、司法行政輔助管理等工作能力。法律事務可以說是司法助理、法律文秘兩個專業的總和,三個專業交叉內容比較多。

發展前景

司法機關、律師事務所:律師助理、文秘;企事業單位:秘書、文職、行政。

部分高校按以下專業方向培養:監所、律師、公務員、調解實務、法務會計、人民調解、商事法務、國際經濟法、基層法律服務、經濟法律事務。

㈣ 遼寧司法管理幹部學院的學校簡介

遼寧公安司法管理幹部學院於1948年建立。建校60餘年來特別是最近十年來,在省委、省政府、省公安廳、省教育廳的領導和關懷下,始終堅持「立足政法、面向社會、按需辦學、質量第一」的辦學宗旨,弘楊「求實、勤奮、團結、開拓」的院風,謹遵「遵守法律、踐行道德、勤學善思、為人楷模、服務社會、報效祖國」的院訓,不斷進取、勇於開拓,為遼寧政法系統和社會各界培養和輸送了大批領導幹部和骨幹人才。歷史上曾被稱為遼寧政法系統的「黃埔軍校」。 遼寧公安司法管理幹部學院佔地面積369畝,院本部地處沈陽市皇姑區嘉陵江街66號,毗鄰遼寧大學、遼寧中醫學院、沈陽工程學院,側依繁華的黃河大街和長江街,交通便利、商業發達、文化氛圍濃厚。新校區位於棋盤山旅遊度假區西側、渾河北岸,緊臨東陵公園,風光秀麗、環境宜人,是一個頗具現代與古樸氣息於一體的理想就學場所。 遼寧公安司法管理幹部學院專業設置合理,人才培養目標科學明確。學院現有法律服務、公證業務、司法會計、社區服務與管理、社會公共安全管理與服務、司法文秘、經貿英語、法律英語、計算機信息管理、計算機網路與應用等10個高等職業教育專業,在生1968名。同時還開設法律、信息管理、公安管理、刑事偵察、治安管理、道路交通管理等首個成人教育專業,為政法幹警提升學歷層次開辟了廣闊的舞台。其中成人本科法律專業,在全省政法系統內有很高的聲譽,發展勢頭日盛。 遼寧公安司法管理幹部學院教學設備設施齊全,能夠滿足各專業、各層次、各種學習形式的教學需要。現有計算機教學機房5個、裝機300餘台,均為486以上的配置;語音室2個,語音發射系統2台,完全滿足英語教學需求;多媒體教室3個,可以同時滿足400人的教學需要;電子閱覽室1個,圖書館藏書10萬余冊,可供學生查閱各種學習資料。學院根據不同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的要求,建立 了模擬法庭、司法會計實訓室、微機實驗 室、刑偵實驗室、中文速錄實訓室、辦公自動化模擬室等實習、實訓場所。此外,學院還充分發揮與政法機關、企事業單位密切聯系的優勢,在校外建立了24個實習實訓基地,為廣大學生從事社會實踐,提高實踐技能創造了良好的學習實踐場所。 遼寧公安司法管理幹部學院師資力量雄厚,社會聲望較高。全院127名專兼職教師中,具有副教授以上高級職稱的教師54名,占專兼職教師總數的42%;具有碩士學位和研究生學歷的教師23名,占專兼職教師總數的20%;具有雙師型教師29名,占專兼職教師總數的23.4%。多年來,廣大教師認真踐行「學高為師、身正為范」的師訓,默默耕耘無私奉獻在教學第一線上。學院先後有6名教師獲得全國公安系統優秀教師和優秀教育工作者的稱 號,有三名教師榮立個人二等功。 遼寧公安司法管理幹部學院各項管理工作,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處處體現人文關懷。教學管理工作求真、務實、嚴謹、科學;學生管理工作銳意改革、大膽創新,准軍事化管理模式構成了校園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後勤管理牢固樹立服務宗旨,竭誠為全院廣大師生提供良好的後勤保障。 遼寧公安司法管理幹部學院十分注重科研工作的開展、不斷提高學術品位,為全省政法戰線提供著積極的智力支持。95年以來,學院先後舉辦過「全國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與人的素質理論研討會」、「21世紀中日青少年犯罪研討會」、「遼寧省鄧小平民主與法律思想研討會」等頗具影響的研討會8次。近三年來,學院教職工在國內外各類刊物上公開發表學術論文357篇,出版著作和教材67部,形成了教學和科研相互促進,產學研密切結合的辦學特色。 遼寧公安司法管理幹部學院領導班子堅持開門辦學和教學資源共享的現代教學理念,不斷解放思想、開拓創新。積極拓寬辦學渠道,與國內外知名學府聯合辦學,進行國際交流。幾年來,學院先後與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天津大學、中國人民公安大學聯合開辦了研究生課程班和工程碩士班,為政法戰線培養研究生400多名。學院還與澳大利亞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澳大利亞維多利亞州警察培訓中心,加拿大卑司省公安司法學院進行 合作,先後選派近百名中高級警官分五期赴國外學習考察,深受政法系統領導幹部的贊賞。 為切實解決學生就業難的問題,遼寧公安司法管理幹部學院專門設立了招生就業指導辦公室,為學生就業提供良好的服務。學生在學期間,可以參加英語A、B級和四級的考試、省計算機二級考試,獲得相關證書;還可以考取秘書、物業管理、高新計算機操作的職業資格證,獲得就業准入資格。我院2003屆司法文秘專業畢業生,84%獲得了國家4級秘書職業資格,初次就業率達到100%。

㈤ 司法管理科學矯正管理學科就業率

司法管理科學矯正管理學科
本專業是國家司法部重點學科專業,也是教育部批准建設的特色專業。本專業培養具有較高的教育理論素養和較強的矯正教育實踐能力。
主幹課程
主要專業基礎課和專業課:法理學、教育學原理、心理學原理、犯罪學、犯罪心理學、刑罰學、中外教育史、教育心理學、教育社會學、教育技術學、矯正教育學、矯正組織與管理、矯治心理學、外國矯正制度、戒毒與康復技術、警察學、心理測量與咨詢技術、司法文書等。
經過調查,本專業三屆畢業生就業狀態良好,在監獄、勞教系統就業率為54%,整體就業率為92%,畢業生的專業知識結構、能力水平和綜合素質也得到用人單位的肯定。

㈥ 遼寧司法管理幹部學院的院系設置

簡介:
遼寧公安司法管理幹部學院法學院是2004年在原法律系的基礎上而設置的。法學院以培養具備良好的職業素質和法律執業能力,具備一定法學基本理論和法律專業知識,熟練掌握從事本專業領域實際工作的基本技能,向廣大群眾提供基本法律服務、法律保障和法制宣傳教育的實用型人才為根本目標。
法學院在發展過程中,揚長避短,發揮高職教育的專長,以法學理論為基礎,以社會需求為導向,改變傳統的學科建設為專業建設,現設法律服務、司法助理和行政執行專業公證三個專業。專業適應的崗位包括公檢法等國家機關工作人員、行政執法人員、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鄉鎮、街道司法助理員、人民調解員、律師助理、企業法律顧問、公司文員等。
法學院現有專職教師41名,兼職教師6名。其中:教授3名,副教授21名,講師9名,助教9名;在讀博士研究生1名,碩士研究生19名;具有律師資格的雙師型教師33名,在校學生1216人。
法學院堅持貫徹落實學院「立足政法、面向社會、按需辦學、質量第一」的辦學宗旨,弘楊「求實、勤奮、團結、開拓」的院風,大膽開創實踐教學,注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為把法學院建設成為一個專業市場化、師資雄厚化、學術前沿化、學生精品化的法律基地而努力。
專業設置:行政執行專業(行政執法方向)
司法助理專業
法律事務專業(航空港服務方向)
法律事務專業(物流保障服務方向)
法律事務專業 簡介:
公共安全工程與信息技術系是學院主要院系之一,自2000年開辦計算機信息管理高職專業以來,已向社會輸送計算機類畢業生1000多名,今年該類專業已被確定為中央財政支持的實訓基地建設項目。目前已擁有計算機信息管理(司法方向)、計算機網路技術、防火管理(工程技術方向)、安全防範技術和公共安全管理(安保策劃方向)共五個高職專業,還有一個五年制高職信息網路安全監察專業,形成了計算機類專業與公共安全類專業齊頭並進的發展格局。
系現有教師21人,其中副教授 8 人,高級工程師 1 人,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全國計算機信息高新技術考試考評員 9 人,碩士及在讀碩士16人,佔61.5%,具備雙證結構教師22人,佔84.6%。師資力量較為雄厚。
嚴格的警務化管理與人文關懷並重的管理方式是我系學生管理工作的特色,利用豐富多彩高品位的校園文化活動和社會實踐活動全面提高學生綜合素質是我們的工作目標。
教學管理方面制定了以就業為導向,全面推行知識、能力、素質三位一體的人才培養方案,形成了招生→教學→就業 「 二點連一線 」 的教學體系,教學理念緊跟時代步伐。
專業設置:安全防範技術(電子監控管理方向)專業
公共安全管理專業
計算機網路技術專業
防火管理專業
計算機信息管理專業 簡介:
社會科學系成立於2004年7月, 前身為基礎部。下設政治、警體2個公共課教研室及5個專業教研室,有40名教師,910名學生。
社科系有一支教學、科研能力強的教師隊伍。全系專職教師30人,其中「雙師」型教師24人,「三師」型(教師、會計師、律師)教師1人;教授3人,副教授14人,碩士7人。
鄧玉萍、李向珍是全國公安系統優秀教師;鄧玉萍是遼寧省新世紀中青年社科理論人才培養工程入選者;董俊梅是遼寧省法律邏輯學會秘書長;張虹是國家級普通話測試員;胡春明是公安廳查緝戰術主講人;趙鵬、徐言平是國家級裁判;張興武具有律師、注冊會計師、教師「三師」資格。在學院「雙十佳」教師的評選中,社會科學系獲得優秀教學質量獎的教師4人,被評為最受學生歡迎的教師4人。
社科系有5個符合人才市場需求的好專業。法律文秘專業被評為「遼寧省普通高等學校高職品牌專業」,法律文秘教學團隊被評為「遼寧省高等學校省級教學團隊」;司法警務、會計、國際貿易、社區專業是我院的「長青」專業。5個專業連年超額完成招生任務,社科系因此成為學院招生工作先進集體。
社科系5個專業的學生可分別獲得國家秘書職業資格證、會計從業資格證書、武術段位證、報關證和社會工作者證。尤其是社科系建立的實習見習基地被遼寧省教育廳評為「首批遼寧省示範性普通高校畢業生實習見習基地」。為此,社科系5個專業深受考生及家長的青睞。
作為學院一個教學部門,社科系時時關注人才市場需求,注重專業特色研究,與時俱進,不斷開發新專業,2004年成立至今,先後成功申辦了高職書記官專業、司法警務專業、國際貿易通關專業、注冊會計師專業等新專業。使社科系從成立之初的僅有一個專業、200餘人的小系,發展成為擁有5 個專業、910名學生的大系,為學院的專業建設做出重要貢獻。為此,社科系成立以來,連續4年獲省直機關「文明處室」榮譽稱號,被評為遼寧省語言工作先進集體。連續3年被評為學院科研先進集體,並榮獲學院集體三等功及集體嘉獎。
專業設置:會計專業
國際貿易專業
社區管理專業
司法警務專業
法律文秘專業 簡介:
外語系下設五個專業、六個教研室,分別是:公共外語教研室、商務英語(國際商務師方向)教研室、應用英語(法律方向)教研室、旅遊英語教研室、報關與國際貨運教研室、涉外事務管理教研室。主任1人,教學副主任1人,學管副主任1人,辦公室主任1人,教研室主任6人,教師26人,分別講授綜合英語、外貿英語、旅遊英語、法律英語、外事英語、英語聽說、國際貿易實務、國際貨運代理基礎知識,國際貨運代理專業英語,國際多式聯運與現代物流理論與實務,報關原理與實務,外貿函電,國際商務單證理論與實務、涉外事務管理概論等31門課程。
外語系擁有一支教學水平高,業務能力強的教師隊伍,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2人,外教1人,雙師型教師17人,我系先後有4名教師隨遼寧省高級警官警務交流團出訪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國任專職翻譯. 外語系主任高平,碩士學位,博士在讀,英語教授。 法律英語專業學術帶頭人。2007年入選遼寧省「百千萬人才工程」百人層次,被遼寧省教育廳確定為遼寧省普通高等學校優秀青年骨幹教師同時被教育廳確定為省級專業帶頭人。所講授的《大學英語》被教育部批准為國家級精品課。所講授的《法律英語》被教育廳批准為省級精品課並擔任課程負責人。主持並完成的教學成果《雙語教學在法律英語專業教學中的應用與研究》獲得國家級教學成果獎。
外語系在長期的教學工作中形成了先進的教學理念和豐富的教學經驗,本著充分體現高職教育以就業為導向的人才培養理念,實行理論與實踐並重,學歷教育為主的兼顧職業證書教育,強調學生能力與素質養成的人才培養模式,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需求,培養了大批的復合型人才。學生在校期間可在該校參加全國大學外語等級考試(A、B級和四、六級);還可參加普通話等級考試,大學計算機等級考試,報關員證,貨運代理證,報檢員證及全國導游資格證考試。外語系實行訂單式教育教學模式,已與多家用人單位簽定用人意向,具有穩定的實習實訓基地。連續四年畢業生就業率在97%以上,位居學院第一名。多名學生在 「CCTV」杯英語演講大賽中獲獎,1名學生獲得「首屆世界旅遊大使」十佳榮譽稱號。外語系注重教學品牌工程建設,法律英語教研室被評為省級優秀教學團隊。
專業設置:商務英語專業(國際商務師方向)
涉外事務管理專業
報關與國際貨運專業
旅遊英語專業
應用英語專業 簡介:
中文速錄學院是遼寧公安司法管理幹部學院下設的七個教學院系之一,其前身是成立於2004年7月,面向社會進行速錄技能培訓的中文速錄中心。2005年9月,正式承擔高職專業教育職能。2005年12月更名稱為中文速錄學院。
目前,中文速錄學院共有三個專業:書記官(中文速錄)專業、文秘(速錄師)專業和刑事執行專業,在校生360人。其中書記官(中文速錄)專業2007年被評為省級示範專業。中文速錄學院自成立近六年來,在院黨委的親切關懷與支持下,銳意領先、開拓進取,時刻樹立質量就是生命的教育理念,在專業建設、師資隊伍建設、教學與課程改革、學生職業素質養成、執業能力強化和行業服務、就業市場拓展與維護等方面均有所積累與收獲,取得了良好的社會公信力和行業美譽度,曾連續三年被評為「省直機關文明處室」和「先進黨支部」等光榮稱號;榮立集體三等功兩次,部門全體同志2008年均被學院黨委授予嘉獎以上獎勵,2008年被省直機關授予「五一勞動獎狀」先進單位。成為海內外聞名遐邇的速錄教育的品牌旗幟院系。
專業設置:文秘專業(速錄師方向)
書記官專業 專業設置:食品加工技術專業
中葯專業((葯食真菌方向)
中葯專業(中葯材方向) 簡介:
繼續教育學院是 2004 年學院進行第四次機構改革中設立的二級教學和管理部門,其前身是繼續教育培訓部。目前,繼續教育學院內設公安同步實踐研究所(副處級)和辦公室、心理素質拓展訓練中心。截止2008年7月,有教職員工13人,其中:院長李文濤;副院長陳志才;所長白學偉;辦公室主任張艷華;心理素質拓展訓練中心主任肖冬梅。公安同步實踐研究所研究人員4人,行政管理人員1人;自學考試管理人員1人;班主任2人。
繼續教育學院主要工作職責是承擔全省政法系統在職幹部的崗位培訓、警銜晉升培訓工作,負責國民教育系列的成人學歷教育,公安管理、法律專業自學考試工作和其他非學歷教育。為服務公安司法工作的需要,曾開設刑事偵察、公安管理、治安管理、公安信息與技術、交通管理等專業。目前開設專業有全日製法學專業(專升本和高起本)、法律專業(高起專),根據市場需求,今年又增設高中起點專科的法律文秘專業、國際貿易實務專業、司法警務專業、書記官專業。現在校成人學生664人。每年自學助考達1700餘人次,為全省政法系統在職幹部的崗位培訓達1200餘人次。
繼續教育學院為拓展辦學渠道積極開展聯合辦學,曾先後與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天津大學等國內名校聯合舉辦研究生班;並與澳大利亞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澳大利亞維多利亞州警察培訓中心,加拿大 B · C 省司法公安培訓學院進行合作,多次組織全省中高級警官赴國外培訓、考察。
繼續教育學院積極開展公安同步實踐研究,為履行全省公安司法民警培訓職能開展公安實踐活動,積極為一線民警進行心理拓展訓練。先後派出9名教師到基層公安機關掛職鍛煉,他(她)們以出色的工作能力和業績,受到基層公安機關的充分肯定和獎勵。
繼續教育學院現有師資:教授2人,副教授6人,幾年來,公開出版教材或學術著作 45 部,院內出版教材8部,編著教學綱要6本,在省級以上刊物公開發表論文86篇,參加各種學術交流論文25篇,完成省部級各類科研課題13項,連續三年被學院評為先進科研集體。
幾年來,繼續教育學院堅持以人為本,秉承學院「忠誠、敬業、團結、創新」的價值理念,依託學院雄厚的師資力量和教育資源,通過開展多種形式的教育活動,不斷培養學生信息能力、交流能力、創新能力和職業競爭能力,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為構建終身教育體系和建設學習型社會作出了應有的貢獻。

㈦ 談談案件管理中的問題及其改善路

談談案件管理中的問題及其改善路

所謂案件管理,是指檢察機關根據有關規定,利用人力、物力、財力、信息等資源,對執法辦案活動進行控制、組織、協調、監督、處理,以保證案件質量和辦案效率,提高法律監督能力和執法公信力的活動。

摘 要: 本文對當前案件管理中的問題及其解決的途徑進行了分析論述,並在吸收學界有關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對改進案件管理工作提出了一些看法,。筆者認為,目前案件管理工作還存在著如下一些問題:如案件質量評查問題,案件管理的行政化問題,案件管理的精細化問題,案件管理的人性化問題,案件管理中信息化建設滯後的問題,案件管理中獎懲機制的落實問題等等。只有解決好上述問題,案件管理工作才能逐步完善。

關鍵詞:案件管理 管理權 案件質量評查

案件管理是指檢察機關的管理者對執法辦案活動進行的一種管理,它是司法管理的一個重要方面。所謂司法管理,是指為了實現司法的公正和效率,根據司法規律的要求,通過計劃、組織、協調、指導、監督、制約、評價、考核等方法來優化司法資源配置的組織活動。從目前我國各地的司法實踐來看,司法管理還處於一種探索階段,其機制和體制、法規與制度等均有待於進一步完善。

具體地說,案件管理是指“檢察機關各層級的管理者,通過計劃、組織、領導、控制、創新等活動,協調、組織所擁有的資源,以便有效地達到既定目標的過程”。“檢察機關案件管理是指根據有關法律和文件,利用人力、物力、財力、信息等資源,對執法活動進行控制、組織、協調處理,以保證案件質量和辦案效率,提高法律監督能力和執法公信力的活動。在實踐中,案管部門對業務部門的執法辦案活動進行管理和監督,具體案件辦理仍由各業務部門負責,案件管理部門和案件辦理部門分工負責,相互配合、相互制約,並在檢察長和檢委會領導下,對檢察機關辦理的案件履行管理、監督、參謀、服務職能的綜合性業務管理:統一承擔案件管理、流程監控、統計查詢、質量管理、涉案款物管理、律師閱卷接待等主要任務,對原來的案件、線索管理范圍進行調整優化、整合資源,形成職權清晰、責任明確的案件管理格局:明確具體操作流程和要求,形成相互銜接、相互制約、環環相扣的流程鏈條。”

2011年11月1日,最高人民檢察院成立了案件管理辦公室,這是一個專門負責案件管理的機構。之後,全國各級檢察機關先後設立了2500多個專門的案件管理機構,並開始建立一種新的案件管理模式,即統一受案、全程管理、動態監督、案後評查、綜合考評等等。

2012年,最高人民檢察院又提出了案件管理工作的整體思路:以促進公正廉潔執法為核心,以提高辦案質量和效率為目標,以檢察信息化為手段,以健全組織機構、選優配強隊伍、健全規章制度、建立信息平台為切入點,以統一受案、全程管理、動態監督、案後評查、綜合考評為機制;堅持管理與服務並舉、監督與配合並重,統籌兼顧、突出重點、積極穩健、注重實效,全面推進案件管理工作的集約化、信息化、規范化、科學化,促進檢察工作科學發展。

為了推進對司法管理(包括案件管理、審判管理等等)問題的研究,中國政法大學司法理念與司法制度研究中心面向全國開展了徵文活動,先後收到論文數百篇,後經專家評審,從中評出一、二等獎論文30篇。在首屆司法管理學研討會上,來自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及地方法院系統、檢察院系統與多所知名高校的專家、領導共100餘人參加,並在會上對獲獎論文作者舉行了頒獎儀式。國內數十家媒體報道了該會。本文根據上述徵文的匯編(這是目前國內學界第一本研究司法管理的論文匯編)對案件管理研究方面的主要觀點進行了綜述,並對有關問題進行了獨立思考和分析。

一、案件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有的文章分析了目前案件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1)對案件管理的地位與作用認識不足、重視不夠;(2)案件管理機構職責不明、協調不到位;(3)沒能建立統一、高效的管理機制;(4)案件管理效果不佳,信息的收集報送不全面、不及時、不準確,業務研究與案情分析未能有效開展等等。

另有文章認為,目前案件管理中的主要問題是:(1)案件線索管理不規范;(2)案件質量管理沒有形成體系;(3)案件質量監督管理不到位;(4)案件管理缺乏規范性;(5)錯案責任追究難以到位。

也有文章指出以下問題影響著案件管理工作的發展:如行政化傾向突出、管理模式縱強橫弱、內設機構過多與效能低下、前期控權不足與後期削權過度、信息化建設滯後、現代管理學原理運用較少等等。所謂“管理模式縱強橫弱”是指檢察機關的案件管理模式呈縱向管理強勁、橫向管理薄弱的態勢。以基層人民檢察院為例,現行二類縱向管理模式為:承辦檢察官——業務部門負責人——主管副檢察長、檢察長或者檢察委員會;基層人民檢察院——省轄市級人民檢察院——省級人民檢察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多年來,縱向管理始終強勢發展,如最高人民檢察院到省級人民檢察院的各個部門,從工作的部署、檢察指導、評比等等,無一不在發揮指揮棒的作用。橫向管理是指控制、促進和維護所有與主體有關的活動,其主要表現形式為系統化的流程管理,其基本功能為全程管理、動態管理、過程式控制制。橫向管理是縱向管理的基礎,前者側重於事,後者側重於人,兩者有機結合才能構成科學的管理模式。

還有文章認為案件管理的問題是:(1)思想觀念沒有轉變,固守舊有管理模式;(2)案管人員配備不足,整體素質有待提高;(3)案管機制不成熟,監督能力有待提高;(4)信息化建設緩慢,不能滿足動態監管要求。

二、解決案件管理問題的途徑

有的文章認為應當從以下幾個方面改進案件管理工作:(1)更新思想觀念,探索新的案管模式;(2)加大案管資金投入,加強案管人才培訓;(3)優化案管機制,提升法律監督能力;(4)加強案管信息化建設,提升案管科學化水平。

另有文章提出了改善案管工作的幾點對策:(1)以確保案件質量為目標,強化辦案責任意識;(2)逐步推進案管工作的制度化、規范化建設;(3)提高思想認識,建立考核評比機制。

還有文章就改進案管工作提出如下建議:(1)建立全面的管理體系,案件管理應當貫穿於案件處理的全過程,包括對立案、偵查、採取強制措施、報捕、起訴、審判等各個階段,都要實行監督管理;(2)建立司法大網路,通過計算機技術,將公檢法的網路聯系起來,進行統籌管理;(3)建立有效的監測、追蹤、報警體系;(4)建立案件質量評價機制;(5)建立重點審查與一般審查相結合的案件審查制度。

也有文章對解決案管工作中的問題提出了基本思路:(1)准確把握案管機構的職能。案管機構的職能應該包括辦案流程管理、辦案質量管理、辦案信息管理和綜合管理等等。(2)探索建立科學案件管理機制。首先應當建立檢察業務規范管理與案件程序監控管理機制;其次應當建立檢察業務考核管理新機制:再次要構建激勵與約束並行的案件質量考核與案件監督管理聯動機制。(3)加強案管機構和隊伍建設。(4)加快推進信息化建設。(5)加強案件統計管理。(6)加強案件流程管理。(7)加強法律文書管理。(8)加強涉案款物管理。(9)加強案件考評管理。⑩

有的文章指明了案件管理工作的發展方向和目標,認為案件管理工作方向的確定,一方面要符合管理學的基本規律,另一方面也要符合檢察工作的實際。目前案件管理工作的主要發展方向有三:一是案件管理要與檢察工作的整體方向相吻合;二是案件管理工作的信息化方向;三是案件管理要由粗放型向精細型方向轉變,而案件管理的目標是:現代化、系統化和最優化。

有的文章提出了優化案件管理運行機制的觀點,主張實行案件管理的信息化,通過信息化網路平台,提高計劃、組織和控制的能力。這要從兩方面人手,一是要構建統一的軟體管理系統,該系統集辦案、管理、統計、分析、監督於一體,實現信息互通、資源共享,從而提升法律監督能力:二是要完善案件管理系統中的各類平台建設,使執法信息網上錄入、執法流程網上管理、執法活動網上分級查詢、執法環節網上全程監督、執法信息網上分享。

另有文章探討了深化案件管理機制的思路:(1)深化案管探索機制建設;(2)深化案管實踐機制建設;(3)深化案管發展機制建設;(4)深化案管評估機制建設;(5)深化案管配套機制建設。⑩ 三、對改進案管工作的思考 從目前學界對案管工作存在問題的分析看,大家比較關注的是如下問題:案件質量評查問題,案件管理的行政化問題,案件管理的精細化問題,案件管理的人性化問題,信息化建設滯後的問題,案件管理中獎懲機制的落實問題,等等。

關於案件質量評查問題,學界比較一致的看法是,加強案件管理工作必須注意構建一套完善的案件質量評查機制。案件管理的意義在於提高辦案質量,對辦案人員辦理的每一案件都適時、准確地進行質量評價,並加以獎懲,會調動辦案人員嚴格依法辦案的積極性。也有學者對目前的考評方法提出質疑,認為通過人工手段進行案件質量評查和業務考評不僅工作量大,而且人為因素影響大,公信力大打折扣:因此,在建立統一的案件質量評查標準的框架下,運用計算機技術實行網上考評,才能增強考評的科學性。還有學者指出,目前的考評工作不完善,表現在如下幾點:一是考核標准不統一,二是考評的具體范圍難確定,三是考評的方法不科學。

有的學者主張:“要制定必要的《案件質量考核標准》,按照實事求是、客觀公正、科學合理、民主公開的原則,採取自查、抽查、總查、通報、評估等方法對各業務部門的案件質量以及圍繞辦案開展檢查工作的質量進行科學全面的評定。要以《案件質量考核標准》為載體,建立起一套符合檢察工作規律和工作實際的案件督查考評體系和健全以案件質量為核心的評估體系,努力完善案件質量保障機制,提高執法水平和辦案質量。一方面要建立合格案件質量標准評價機制,將辦案質量以及具體的指標量化,引導辦案人員追求案件質量的最佳化;另一方面要推行辦案風險評估機制,認真總結刑事檢察實踐中案件質量問題的前兆性特徵,梳理出可能影響批捕起訴案件質量,造成質量問題的隱患苗頭,科學地設計應對措施,將質量隱患盡可能消除;同時,要推進質量考核機制與獎懲機制的聯動,通過評估界定辦案質量優劣,通過考核兌現獎優罰劣,加強辦案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適當促進檢察人員的激勵與約束機制建設。”

關於案件管理的行政化問題,與檢察機關的行政化有關。學界對檢察機關的行政化現象一直頗有微詞。有的學者指出:“檢察機關的行政化是影響公正和效率的危害源之一。一些地方檢察機關的地方保護主義和不作為或者亂作為的現象,往往與檢察機關的行政化有關。檢察機關行政化的思想根源在於封建法制的思想殘余。檢察機關較審判機關的行政化色彩更多、更強,在黨的十五大啟動的司法改革中,審判機關已將減少行政化作為改革的發展方向,而檢察機關卻缺乏相應的有效舉措。30餘年來,並沒有從檢察機關的體制和工作機制方面減少行政屬性和增加司法屬性。首先,根據《人民檢察院組織法》第3條的規定,檢察長可以不服從檢察委員會的決定,即檢察長與檢察委員會是平行關系,而人民法院組織法明文規定法院院長依法必須服從審判委員會的決定,同時,審判委員會的改革已經朝著審理化和專業化的方向發展,這與檢察委員會的改革形成越來越大的差距。其次,在檢察權的運行方式上,表現為:承辦檢察長一科(處)長一主管副檢察長或者檢察長,層層聽匯報,承辦案件的不能決定案件,決定案件的不承辦案件,呈現出行政機關的審批特徵……最後,檢察官也不具有法官的相對獨立性,法官辦理案件在一定條件下實行法官獨任審理制。”

另有論者指出:“在案件分配上,還是以部門領導安排多,分類對口分配少;有的簡化審案件還要經過處室領導、分管檢察長層層報批。另外,盡管近年來‘主訴(主辦)檢察官辦案責任制’已全面推行,但在管理上仍有行政化傾向。如主訴檢察官辦案搭檔的人員組合,多數是組織配備,很難雙向選擇。主訴檢察官如果發現組織配備的人員不稱職,卻無權解除辦案搭檔關系。又如部分檢察機關對檢察業務骨幹行政調動頻繁,使得其不得不放棄已熟悉的專業而重新熟悉新的崗位。結果,既不利於檢察職業專業化建設,也不利於檢察業務崗位的穩定性。”

因此,我們認為在新一輪司法體制改革中,應當將司法化作為檢察體制改革的一個方向,增強檢察權運作過程中的司法屬性,減少其行政屬性,改變所謂承辦案件者不能決定案件、決定案件者不承辦案件的現象。與此相應,案件管理權的司法屬性也會增強,行政屬性會相應弱化。應該說,案件管理中行政色彩的淡化是改進案管工作的重點之一。另外,淡化案件管理的行政色彩也需要加強內部的監督制約,因為任何權力都有自我膨脹的天性,一直膨脹到有控制的邊界為止,監督制約就是控制權力越界的有效手段。

關於案件管理信息化建設滯後的問題,檢察機關的辦案人員深有感觸。盡管全國檢察機關自上世紀90年代起就開始了信息化建設,但效果不理想,統一的信息化管理至今不完善。之所以出現上述問題,一是因為管理人員的思想認識還不適應信息化的要求;二是因為信息化的管理體制和工作機制尚不健全;三是因為基礎網路設施不夠完善;四是因為對信息資源的開發利用不足,信息化規模效益並未彰顯。因此,加強信息化建設也是完善案件管理的必由之路。

正如有的學者所指出的:“檢察實踐亟需專門部門承擔數據統計管理、分析職能,實現檢察長、各業務部門以及相關監督部門之間的信息互通,在不同環節不同階段及時共享和反饋案件信息,幫助各部門提高工作效率,以便於上級檢察機關指導。通過加強案件管理信息化建設,對案件管理過程中各種信息的搜集匯總、整理分析,對執法工作效能、辦案數據進行跟蹤、統計、分析和研究,發現辦案工作中存在的問題,為檢察長和檢委會宏觀決策提供解決問題的前瞻性建議,幫助辦案部門加強信息溝通和反饋,建立與業務部門的重大業務活動信息互通機制和信息共享機制,從而實現內部信息資源利用的最大化。”

關於案件管理的人性化問題,來自檢察機關的研究人員發出了“人本化管理”的`呼聲,主張借鑒人本主義的管理模式用於案件管理工作中。所謂人本主義的管理模式是指:“在管理過程中,樹立整體人本觀,既重視人的價值與自由,把滿足人的需要和人的全面發展作為出發點和目的,又充分發揮人的主動性和能動性,實現人的全面發展以及企業與社會的共同進步。其精髓就是‘點亮人性的光輝,回歸生命的價值,共創繁榮和幸福’。”

人本主義管理理論的實質在於,將人作為管理的出發點和目的,要尊重人的人格和價值,要創造條件實現人的全面發展,要教育人、引導人、激勵人、塑造人、完善人;要採用柔性管理手段,即根據人的心理和行為特點,用一種非強制的方式使管理對象對管理目標產生認同和服從,並調動被管理者的自覺性、主動性、積極性。

筆者認為,將人本主義管理模式落實到案件管理工作中,就是要充分尊重檢察官的獨立性,因為“檢察機關的獨立從某種意義上就意味著檢察官的獨立,沒有檢察官的獨立也很難實現檢察機關的獨立”,“檢察機關的獨立除了外部獨立,即檢察官在行使職權時只服從事實和法律,不受任何國家機關、事業單位、社會組織和個人的干涉外,還包括檢察官的內部獨立,即檢察官在行使職權時,在自己的許可權范圍內享有充分的自主權,不受檢察機關內部其他檢察官或上級的無端干涉,所受到的責任追究應以事後性為主”。另外,還要樹立管理就是服務的理念,管理者應當從各個方面為檢察官辦案提供好的服務與保障,並在生活上關心檢察官,解決其後顧之憂。

關於案件管理的精細化問題,有的學者認為目前的案件管理工作應當由粗放型向精細型轉變二首先要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創新管理方式,提升管理水平,完善適應案管工作的軟體,實現辦案工作的網上運行,對各個辦案環節進行網上控制。另外要規范細節,要實現辦案流程的細化、量化和標准化。

關於案件管理中獎懲機制的落實問題,一些地方檢察機關存在落實不到位的問題,如有的單位因為考評與獎懲管理部門不一致而導致考評與獎懲脫節,但也有一些地方檢察機關進行了有益的探索。如山東省青州市人民檢察院根據案件評查結果落實獎懲措施,以督促幹警依法辦案並提升辦案水平該院開發了案件管理軟體,將案件質量評查結果記入幹警個人執法辦案檔案,並納入對辦案人員及相關業務部門的年度績效考核之中,與幹警的評先樹優、升遷獎勵等聯系起來。對辦案質量出現問題的,根據案件質量問題的性質、程度及後果進行必要的處分。應該說,案件質量評查結果的利用是案件評查功能發揮的基本保障,只有如此才能產生有效的激勵作用,否則所謂的案件質量評查不過是做虛功而已

綜上所述,所謂案件管理,是指檢察機關根據有關規定,利用人力、物力、財力、信息等資源,對執法辦案活動進行控制、組織、協調、監督、處理,以保證案件質量和辦案效率,提高法律監督能力和執法公信力的活動。本文對當前案件管理中的問題及其解決的途徑進行了分析論述,並在吸收學界有關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對改進案件管理工作提出了一些看法。我們認為,目前案件管理工作還存在著如下一些問題:如案件質量評查問題,案件管理的行政化問題,案件管理的精細化問題,案件管理的人性化問題,案件管理中信息化建設滯後的問題,案件管理中獎懲機制的落實問題等等,這些問題亟待解決。只有解決好上述問題,案件管理工作才能逐步完善。應該指出,目前案管工作的變化體現了這樣幾個特點:一是從粗放型管理向精細型管理轉變;二是從強制型管理向服務型管理轉變:三是從傳統化管理向信息化管理轉變:四是從人治化管理向規范化管理轉變:五是從發散式管理向系統化管理轉變、其最終目標是實現管理的人性化、科學化、規范化,從而提升執法辦案的質量與效率,促進司法公正。

;

㈧ 司法監所管理類專業屬於法學類嗎

司法監管管理類是指司法警官職業學院開設的一些專業,專科。法學不屬於。你可以登錄招警考試上面又專業分類的。謝謝採納·············

㈨ 行政管理屬於什麼學科門類呢

行政管理專業屬於管理學門類公共管理類專業。本專業培養具備行政學、管理學、政治學、法學等方面知識。能在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從事管理工作以及科研工作的專門人才。

專業介紹

行政管理是中國普通高等學校專業。行政管理主要研究行政學、政治學、管理學、法學等方面的基本知識和技能,進行企、事業單位行政事務的管理、組織、協調等。例如:企業辦公用品的采購、登記、核查,各類會議的組織、安排、服務,列印機、飲水機等設備的管理,辦公秩序和環境衛生的監督等。

發展前景

就業方向

行政管理專業就業方向主要是在國家機關、社會團體和企事業單位從事行政管理工作。

1、在縣級以上政府的民政職能部門和事業單位就業。

2、從事鄉鎮民政辦公室管理工作。

3、從事城鎮街道民政所管理工作。

4、從事縣(或市)以上民政部門以及民間組織中介機構管理工作。

5、從事婚姻服務中介機構、收養登記服務中介機構管理工作。

6、從事婚姻管理、收養登記管理、行政區劃管理工作。

7、從事地名管理、社團管理工作。

8、從事殯葬管理、收容遣送管理等工作。畢業生適宜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涉外經濟管理部門、經濟監督檢查等管理部門從事政策和法規研究及實際工作,學校、科研部門的教學或科研工作,大、中型企業和企業集團、公司的經營管理工作。

考研方向

行政管理、公共管理、公共管理、法律(非法學)。

熱點內容
公司輪崗符合勞動法嗎 發布:2024-11-07 13:50:14 瀏覽:302
經濟法的答題技巧 發布:2024-11-07 13:50:04 瀏覽:903
公務員行政法考點 發布:2024-11-07 13:16:58 瀏覽:153
司法e通行 發布:2024-11-07 13:02:24 瀏覽:762
道德經眼裡 發布:2024-11-07 12:57:04 瀏覽:872
私下簽訂協議是否有法律效力 發布:2024-11-07 12:51:01 瀏覽:946
刑法修正案九的解讀 發布:2024-11-07 12:40:13 瀏覽:52
經濟法年假試用期 發布:2024-11-07 12:26:11 瀏覽:270
合同法分則案例ppt 發布:2024-11-07 12:23:35 瀏覽:429
法治四章 發布:2024-11-07 12:11:47 瀏覽: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