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關於房屋
❶ 民法典(草案)亮點:房屋產權70年到期後怎麼辦
《民法典(草案)》
第三百五十九條 住宅建設用地使用權期限屆滿的,自動續期。續期費用的繳專納或者屬減免,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辦理。非住宅建設用地使用權期限屆滿後的續期,依照法律規定辦理。該土地上的房屋及其他不動產的歸屬,有約定的,按照約定;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辦理。
第三百六十條 建設用地使用權消滅的,出讓人應當及時辦理注銷登記。登記機構應當收回權屬證書。
第三百六十一條 集體所有的土地作為建設用地的,應當依照土地管理的法律規定辦理。
❷ 民法典中是怎樣解釋租房合同
對於社會普遍關注的住房與居住問題,民法典草案涉及了規定住宅建設用地期滿可自動續期、增加規定「居住權」、在租購同權基礎上,增加規定房屋承租人的優先承租權、公共維修基金的使用,以及物業領域等問題。
住宅用地70年期滿自動續期:費用按法律繳納或減免
全國老百姓密切關注的住宅建設用地使用權屆滿續期問題,在民法典中又增加了新的表述,並首次提及費用繳納問題。
27日,民法典各分編草案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其中物權編草案關於住宅建設用地使用權期間屆滿續期問題,先作一個原則性規定。草案規定,住宅建設用地使用權期間屆滿的,自動續期。續期費用的繳納或者減免,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跟現有《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第149條相比,這一次新增的「續期費用的繳納或者減免,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的表述引人關注。
住宅土地使用權期限為70年,根據統計,盡管從上世紀80年代出讓土地開始,也還未出現住宅土地使用權到期的情形,但近幾年各地還是陸續出現一些住宅土地使用年限到期的案例。不過,目前法律及行政法規對於住宅土地使用權到期後是否繳納費用及如何繳納費用上也還沒有明確的規定。
無償設立「居住權」
為加快建立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住房制度的要求,民法典草案增加規定「居住權」這一新型用益物權,規定居住權人有權按照合同約定,對他人的住宅享有佔有、使用的用益物權,以滿足生活居住的需要。設立居住權,當事人應當採用書面形式訂立居住權合同。應當向登記機構申請居住權登記。居住權自登記時設立。
另外,民法典草案規定,居住權無償設立,但是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居住權不得轉讓、繼承。設立居住權住宅不得出租,但是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居住權期限屆滿或者居住權人死亡的,居住權消滅。居住權消滅的應當及時辦理注銷登記。
房屋承租人有優先承租權
近年來,在部分城市租房緊缺的情況下,租客的利益時有得不到保障。對此,民法典草案為落實建立租購同權住房制度的要求,保護承租人利益,增加規定房屋承租人的優先承租權。
公共維修基金如何啟動?
公共維修基金本是小區業主為了維修養護小區內的共用設施、設備及公共區域而交納的款項。但過去幾年,部分城市公共維修基金使用比例與效率低下,這些現象時有發生。
對此,民法典草案針對近年來群眾普遍反映業主大會成立難、公共維修資金使用難等問題,並結合此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在現行物權法規定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了業主的建築物區分所有權制度。
一是,明確地方政府有關部門、居民委員會應當對設立業主大會和選舉業主委員會給予指導和協助。二是,適當降低業主共同決定事項,特別是使用建築物及其附屬設施維修資金的表決門檻,並增加規定緊急情況下使用維修資金的特別程序。
另外,此次草案還完善了公共維修資金使用的表決程序,降低通過這一事項的表決要求,將草案第七十三條規定的應當經參與表決的業主專有部分面積和人數佔比「雙過四分之三」同意,修改為「雙過半」同意,從而增加了啟動公共維修基金的效率。
針對物業行業亂象新增物業服務合同予以規范
物業服務缺乏監管有的甚至形同虛設;物業公司進入社區時缺乏競爭機制,導致服務質量難以提升;物業公司以盈利為導向但不注重服務態度,缺乏服務意識。這些是全國各地業主時常遇到的鬧心事情。
針對物業行業亂象,民法典草案專門新增物業服務合同一章予以規范。為適應現實需要,在現行合同法規定的買賣合同、贈與合同、借款合同、租賃合同等15種典型合同的基礎上,民法典草案第二分編增加了4種新的典型合同,其中就包括針對物業服務領域的突出問題,增加規定了物業服務合同。
比如,民法典草案合同編規定物業服務合同終止,原物業服務人應當在約定期限或者合理期限內退出物業服務區域,將物業服務用房、相關設施、物業服務所必需的相關資料等交還給業主委員會,配合新物業服務人做好交接工作,並如實告知物業的使用和管理狀況。
另外,針對物業費開支對業主來說是一筆「糊塗賬」、不知情的問題,民法典草案規定:物業服務人應當定期將服務的事項、負責人員、質量要求、收費項目、收費標准、履行情況,以及維修資金使用情況、業主共有部分的經營與收益情況等以合理方式向業主公開並向業主大會、業主委員會報告。
❸ 民法典關於房屋產權的法律證據有哪些
您好,自能證明具有房屋產權的主要是房屋權屬證書,房屋權屬證書包括《房屋所有權證》、《房屋共有權證》、《房屋他項權證》或者《房地產權證》、《房地產共有權證》、《房地產他項權證》。
1.《房屋所有權證》是房屋產權登記機關頒發給權利人的法定憑證,權利人依法憑證行使房屋的所有權。
2.《房屋共有權證》是房屋產權登記機關頒發給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的權利人的法定憑證。共有的房屋,由權利人推舉持證人收執《房屋所有權證》。其餘共有人各執房屋共有權證書一份。房屋共有權證書與房屋所有權證書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3.《房屋他項權證》是房屋產權登記機關頒發給抵押權人或者典權人等他項權利人的法定憑證。房屋他項權證書由他項權利人收執。他項權利人依法憑證行使他項權利,受國家法律保護。
此外,新實施的《物權法》對於房屋權屬證書與房屋登記行為有了不同於以前的規定。其中包括:房屋產權的設立、變更、轉讓和消滅,自記載於房屋登記簿時發生效力,房產證記載的事項,應當與房屋登記簿一致,記載不一致的,除有證據證明房屋登記簿確有錯誤外,以房屋登記簿為准。
如能給出詳細信息,則可作出更為周詳的回答。
❹ 民法典中房屋租賃合同規定
受疫情影響,長租公寓企業現金流受到沖擊,行業損失很大,抗風險能力比較弱的長租內公寓企業會遭遇容很大經營風險,有的企業甚至故意劍走偏鋒,最後「撈一把」再走人,但整個行業也在探索更穩健的商業模式,對沖疫情帶來的風險。近段時間,除杭州之外,成都、西安、上海、合肥、廣州等地均出現長租公寓爆雷事件,多地出台風險提示,建議消費者謹慎選擇住房租賃企業、認真確認租金價格、建議使用合同示範文本,那麼民法典關於房屋租賃合同是如何規定的呢?
❺ 民法典規定繼承我父親的房子給我兒子怎麼規定
沒返點規定繼承我父親的房屋給我兒子怎麼規定?其實這個民法典繼承權是有的但內是容繼承你父親的房子如果你兄弟姐妹要是多的話如果他們有爭議的話你就繼承不了如果他們沒有爭議的話就算有兄弟姐妹也得出手續放棄繼承權才能歸你所有。
❻ 新的民法典有關房產撤銷期限幾年
對於房產證抄的辦 理時間,我們 國家的法律有明確的規定。《最高人民 法院關於審 理商品房買賣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八條:由於出賣人的原因,買受人在下列期限屆滿未能取得房屋權屬證書的,除當事人有特殊約定外,出賣人應當承擔違約責任:
(一)商品房買賣合同約定的辦理房屋所有權登記的期限;
(二)商品房買賣合同的標的物為尚未建成房屋的,自房屋交付使用之日起90日;
(三)商品房買賣合同的標的物為已竣工房屋的,自合同訂立之日起90日。
上述的法律規定,明確了房產證辦理的期限包括約定期限和法定期限。也就是說,首先要依據商品房買賣合同的約定,如果在商品房買賣合同中對辦理房產證的期限作了約定,開發商就應當在合同約定的期限內協助買受人辦理房屋的產權證,否則就要承擔違約責任。其次,如果合同中沒有對辦理產權證的期限作出約定,就適用法律規定的期限。那就是人們常提到的所謂的「90」天的期限。一個「90」天是指,商品房買賣合同的標的物為尚未建成房屋的,自房屋交付使用之日起90日;一個「90 天是指,商品房買賣合同的標的物為已竣工房屋的,自合同訂立之日起90日。
❼ 新的民法典里有沒有鄰里之有沒有關於鄰里之間房屋的間隔問題間的權益
這屬於相鄰權,看現在的物權法。新民法典明年才生效現在沒法律效力。
❽ 民法典關於拆遷怎麼規定
開發商房屋拆遷嗎
何時拆遷?這個要根據當地政府的政策.
具體的拆遷時間要看你們的項目規劃。
拆遷啟動的時間要看各地具體的徵收項目了,拆遷正式啟動會有公告,也會有一些信號。
❾ 在民法典實施前,夫妻一方父母出資買的房,民法典有溯及力嗎
一、基於《民法典》總則編審視房屋買賣合同效力相關問題
(一)房屋買賣中的「無權處分」行為效力辨析
(二)從民事法律行為的效力角度衡量特殊房屋買賣合同效力
(三)從意思表示的角度考量房屋買賣中的陰陽合同效力
二、基於《民法典》合同編審視房屋買賣相關法律問題
(一)關於預約合同
(二)關於定金規則
(三)關於情勢變更(以限貸政策為例)
(四)關於合同解除權
三、基於《民法典》物權編審視房屋買賣相關法律問題
(一)抵押物流轉規則的變化
(二)居住權規定探究
四、《民法典》的實施對於房屋買賣交易可能帶來的其他影響
(一)住宅建設用地使用權期限屆滿續期及繳費事宜
(二)中介合同章節中關於跳單行為的規定
(三)物業服務合同可能帶來的延伸影響
(四)妨害承租人行使優先購買權不影響合同效力
一、基於《民法典》總則編審視房屋買賣合同效力相關問題
因合同行為系民事法律行為之一,《民法典》將關於合同效力的相關規定納入總則編民事法律行為一章,而在合同編不再規定合同效力相關問題。此處的編纂及處理方式,是《民法典》體系性的典型例證之一。《民法典》總則編第六章規定的民事法律行為制度,是民法總則、民法典甚至是廣義上的民商法大體系的核心制度之一,其法理和實踐意義非常強。民法總則關於民事法律行為的規則對於民法典分則各編甚至廣義民商法的統轄作用,必須從民法體系化科學邏輯的角度予以充分揭示,才能彰顯其制度意義。1
房屋買賣合同的有效性是房屋買賣交易的基礎,而現實中諸多房屋買賣合同糾紛往往源自於房屋買賣合同的效力存在問題。因此,房屋買賣合同的有效與否在房屋買賣過程中顯得至關重要。以下筆者將從民事法律行為效力的角度,審視房屋買賣合同糾紛中常見的無權處分(含夫妻共有房屋買賣)、特殊房屋買賣(以央產房、經濟適用房、小產權房為例)及陰陽合同之效力問題。
(一)房屋買賣中的「無權處分」行為效力辨析
無權處分行為,即行為人在沒有處分權的情況下,以自己的名義實施處分行為。2我國現行法律制度下,不動產物權的設立、變更、轉讓和消滅,應當依照法律規定進行登記。在房屋買賣實踐中,買受人及中介服務機構必然會對出賣人是否為不動產權證書上登記的所有權人進行核驗。房屋買賣中的無權處分行為大多因登記產權人非真正意義上或非完整意義上的所有權人而導致,主要爭議包括(1)借名買房形成的無權處分(出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