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歐盟公司法

歐盟公司法

發布時間: 2023-01-11 23:14:08

⑴ 歐盟最早簽訂3個共同條約的六國之名

法國、前聯邦德國、荷蘭、義大利、比利時和盧森堡
(一)歐盟公司法立法背景
歐盟是建立在歐洲的歐洲煤炭與鋼鐵共同體(EuropeanCoalandSteelCommunity,簡稱「歐洲煤鋼共同體」),歐洲經濟共同體EuropeanEconomicCommunity,簡稱EEC:歐共體)和歐洲原子能共同體(EuropeanAtomicEnengyCommunity,簡稱:Euratom)之上的。建立歐盟的建立是鑒於各國歷經了二戰,歐洲經濟急待各國政府攜手合作,以便重振經濟。1950年,當時的法國外長羅伯特·舒曼(RobertSchuman)提出一項由歐洲各國政府聯合管理煤炭與鋼鐵生產的計劃。這個計劃得到了歐洲一些國家的響應。1951年4月18日,法國、前聯邦德國、荷蘭、義大利、比利時和盧森堡等6國在巴黎簽署了《歐洲煤炭與鋼鐵共同體條約》(又稱《巴黎條約》),正式成立了歐洲煤鋼共同體。隨著形勢的發展,上述6國又於1957年3月25日在羅馬簽署了《歐洲經濟共同體條約》和《歐洲原子能共同體條約》(統稱《羅馬條約》。在第一個《歐洲煤炭與鋼鐵共同體條約》這個條約的緒言中,還就建立該共同體的目的問題明確指出:條約是「通過建立一個經濟共同體來維系他們的基本利益,以取代長期的敵對,並作為在長期以來被血腥沖突而分裂的人民中確立更為廣泛和更為深入的共同體的基矗」1973年1月1日,丹麥、愛爾蘭和英國首批加人了上述3個共同體。其後,1981年1月1日,希臘又加入了上述3個共同體。西班牙與葡萄牙是於1986年1月1日第三批加入上述3個共同體的。1990年,前東德地區作為統一後的聯邦德國的一部分當然地成為3個共同體的成員。至1995年1月1日,又有奧地利、芬蘭、瑞典等3個國家加入了3個共同體,以後荷蘭、比利士、盧森堡也加入共同體,從而使成員國總數已經達到目前的15個國家。1992年2月7日,當時的12個成員國又於荷蘭的馬斯特里赫特簽署了《歐洲聯盟條約》(簡稱《馬約》,或簡稱《歐盟條約》)。這個條約重申了「在歐洲人民中建立更為緊密的聯盟」的宗旨,並且提出在3個共同體的基礎上建立歐洲聯盟。《歐盟條約》又在1997於荷蘭的阿姆斯特丹作了修改。
現在捷克共和國、匈牙利及波蘭三國也在作加入歐盟的准備,其磋商談判早於1998年3月開始,2002年12月,哥本哈根的歐盟峰會標志

⑵ 什麼是歐盟第8號公司法指令

歐盟修改歐盟第8號公司法指令,宣布採用國際審計准則

9月28日,歐盟議會通過了對關於版審計業權務的歐盟第8號公司法指令的修改,宣布在歐洲將採用國際審計准則(ISA)進行審計,並成立一個類似於歐盟會計監管委員會(ARC)的審計監管委員會,負責補充修訂相關法規並制定實施ISA所必要的措施。此外,此次修改的主要內容還包括:(1)建立一個對審計職業界進行公眾監管並增強成員國之間合作的制度;(2)要求每7年輪換主要審計合夥人或法定審計師;(3)為歐盟監管者之間有效合作提供基礎,並與美國公眾公司會計監督委員會(PCAOB)等其他國家的監管者開展合作;(4)要求上市公司成立職責明確的審計委員會或類似機構,以提高審計師的獨立性。

⑶ 歐洲聯盟法的基本內容有那些

第二節 歐洲聯盟法的基本內容

一、歐洲聯盟的主要機構

1.理事會
其前身為部長理事會,《歐洲聯盟條約》上改為「歐盟理事會」,由各成員國部長級代表組成,是歐盟的最高決策機構和實際立法機構,在歐盟中居於中樞地位。理事會的職責主要是制定歐洲聯盟的各項基本政策,以確保基礎條約的執行和履行。在實踐中,理事會具有雙重職能:一方面作為歐洲聯盟的立法機構,它負責協調各個成員國的經濟政策,指導歐洲聯盟各個領域的工作和活動,制定歐洲聯盟的方針、 政策和各種形式的法規; 另一方面作為成員國政府間機構,各成員國政府代表又分別代表各成員國維護本國利益。
2.歐洲理事會
又稱首腦理事會,由各成員國元首和政府首腦以及外交部長組成。它是部長理事會的進一步發展,其職能是為歐盟確定指導方針和方向,對政治合作及對與歐盟共同利益相關的重大事務進行協調並作出決定,並且可以針對歐盟中的政策性問題進行討論和決議。歐洲理事會的決議必須通過部長理事會的程序才能生效。
3.歐盟委員會
這是歐盟的獨立機關,由各成員國一致同意任命的17名委員組成。委員須有成員國公民身份,但以純粹個人的資格接受任命,不聽命於任何組織或成員國政府。其主要任務是:
(1)對是否實施歐盟法進行監督;
(2)對必要的事項提出建議或意見;
(3)在指定范圍內行使決定權,並參與聯盟立法;
(4)為實施理事會決定,行使理事會授予的許可權,頒布法規。
4.歐洲議會
它由成員國公民直接選出的議員組成,議員不得同時擔任成員國政府或歐盟其他機構的任何職務。它不是以各成員國的國家為單位,而是以橫跨幾個國家的政治集團為單位進行獨立的議事活動。在形式上,歐洲議會是歐盟最高議事機關和監督機關,但實際上擁有的權力十分有限。從其發展來看,其權力逐漸加強,特別是在立法過程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除此之外,歐洲聯盟還設有貨幣委員會、審計院等幾十個機構從事專門性工作。《歐洲聯盟條約》新設歐洲中央銀行和歐洲中央銀行系統與區域委員會。

二、歐洲聯盟的幾項重要法律制度

1.關於建立統一市場的法律制度
歐洲聯盟實現經濟一體化的基礎是關稅同盟。通過關稅同盟,使各成員國調整立法,實行統一的對外關稅,消除成員國之間在相互商品貿易中的各種障礙,實現的所有商品和各種生產要素(人員、服務和資本)在歐洲聯盟范圍內自由流動,從而建立統一的歐洲市場,實現經濟一體化的目標。
關稅同盟是歐洲聯盟統一對外貿易法的基礎。其特點是:以統一的歐洲聯盟關稅領土取代分立的各成員國的關稅領土;對內取消各成員國之間貿易關系中的一切關稅以及具有同等效果的措施,實行商品的自由流通;對外與第三國的貿易關系中各成員國建立統一標準的關稅制度。
《歐洲經濟共同體條約》規定了成員國之間人員自由往來、勞務自由提供、資本自由流動的制度。人員自由往來的制度在歐洲聯盟已經基本實現。 目前, 歐洲聯盟內部可以自由流動的資本有:直接投資、不動產投資、匯回本國的利潤、短期和中期商業信貸等。
2.歐洲聯盟競爭法
競爭法是歐盟共同社會經濟政策的一個組成部分。其內容十分廣泛,從專利、商標到價格歧視、傾銷乃至企業的合並與集中等。歸納起來主要是三方面的禁止:
(1)限制性措施的禁止。 規定企業間任何影響到聯盟內部貿易的,以及妨害、限制或破壞競爭的協議或一致行為的措施,一般都在被禁止之列,個別的可除外。
(2)支配性地位的禁止。 規定任何不正當地利用一種支配性地位和干擾成員國之間貿易的行動都是禁止的。
(3)國家援助的禁止。 成員國援助或授權援助一個企業或一種商品的生產,導致或可能導致破壞競爭的都是禁止的。但某些特殊原因的援助例外,比如給予消費者個人的具有社會福利性質的援助,用以彌補自然災害或意外事件引起的損失的援助。
3.歐洲聯盟反傾銷法
反傾銷問題在《歐洲經濟共同體條約》中屬於競爭法的一部分,其目的在於禁止成員國通過商品傾銷來阻礙、限制或破壞共同市場內部的競爭。隨著國際貿易的擴展和深入,歐盟反傾銷法已經形成了以條約規定為基礎、以理事會條例為主幹的完整體系,主要針對第三方國家所實施的傾銷行為,適用於所有產品貿易。根據有關條例,反傾銷案的成立必須具備三個基本條件:
(1)外國產品在歐洲聯盟市場確有傾銷事實;
(2)這種傾銷給歐洲聯盟工業造成損害;
(3)對被訴產品徵收反傾銷稅適用於所有產品貿易, 包括農產品,但不包括服務貿易。
4.歐洲聯盟公司法
歐盟公司法由歐盟基礎條約的有關條款、歐盟有關機構的立法以及歐洲法院的判例組成,但這些規定基本上都是原則性的。協調和統一各成員國不同甚至相抵觸的公司法是歐盟公司法的首要目標。到目前為止,歐盟公司法尚未形成完備的體系,有關公司法的規定仍然是理論多於實踐。
5.歐洲聯盟對外締約權
作為國際法的主體,歐洲聯盟具有國際法上的權利能力和行為能力,享有對外交往和締結條約的權力。歐洲聯盟的締約權有兩方面:
(1)明示締約權: 指《歐洲經濟共同體條約》明確賦予歐洲聯盟在一些特定事項上締結條約的權力,包括為實施共同商業政策而締結的關稅和商業協定;同那些與某些成員國具有特殊關系的非歐洲國家簽訂的聯系關系協定;同聯合國的組織、專門權構以及其他國際組織簽訂的合作協定等。
(2)默示締約權:通過歐洲法院的判例逐步確立。
關於歐洲聯盟的締約許可權,歐洲聯盟擁有專屬許可權和共有許可權,在歐洲聯盟享有專屬許可權的領域,成員國不再有權締結與歐洲聯盟行使的明示或默示權力明顯或潛在發生沖突的條約。

三、司法制度

1.歐洲法院
歐洲法院是根據歐盟基礎條約設立的獨立機構,其職責是保證歐洲聯盟的法律得到尊重,保證在解釋和適用歐洲聯盟法律過程中的法律統一。
(1)歐洲法院由15名法官組成,推選其中一人為院長,並由9名檢察官(即公設律師法律顧問或合法性代理人)協助工作, 下設1正2副3名書記官組成。法官和檢察官任期6年,院長任期3年。
法官任職期間不得擔任任何其他政治或行政職務,也不得從事任何計酬或不計酬的其他職業。檢察官的工作獨立於法官,他們不代表歐洲聯盟也不代表任何成員國,只為公共利益代言,其意見對法官具有重要影響。
(2)歐洲法院管轄權,包括:
①先予裁決的權力。先予裁決權指歐限洲法院有權對成員國法院提出的有關條約的解釋、歐洲聯盟機構通過的法令的效力和解釋,或者其他機構的章程的解釋問題進行裁決。這一程序適用於成員國法院已經受理並且正在審理的涉及到歐盟法解釋的案件。在此,歐洲法院行使的職能相當於憲法法院的職能。
②受理委員會或一個成員國對另一個成員國違反歐盟法的訴訟。歐洲法院有權對成員國違反歐盟法的事實進行審查,直至宣告違法行為的存在。
③受理對歐盟機構提起的訴訟。歐洲法院有權應當事人請求,對歐盟機構的法令和其他行為的合法性進行審查,確定其是否符合歐盟法,從而在法律上制約歐盟各機構管理聯盟的行政行為,歐洲法院在此行使行政法院的職能。
④歐洲法院同樣具有普通法院的職能,有權受理純司法性質的案件。它有權審理非契約上的損害賠償的糾紛,以及聯盟機構與其雇員的僱傭契約上的糾紛。
2.訴訟程序
直接向歐洲法院提起訴訟應遵循的法定正常程序分為四個階段:
(1)書面程序。 這是由原告提出訴狀開始的第一階段。法院書記官將訴狀及有關資料送達被告後,被告在一個月內應提出答辯。對此,雙方可反駁和再答辯。然後書面程序結束。
(2)預先調查。 這一階段,涉及到對事實問題的認定,由法院決定需要哪些證據。收到訴狀後,法院院長即指定法官擔任審判長,相應法庭負責審理,並同時指定檢察官。法官著手審理,並進行必要的開庭、調查取證、鑒定等。全部調查取證完畢,院長決定下一程序開始的日期。
(3)口頭程序。 相當於正式的開庭審理階段,由院長主持。審判長宣讀報告後, 雙方當事人及代理人進行詢問, 檢察官宣讀意見書。
(4)判決。判決由法官秘密評議後作出,以多數法官意見為准。判決當眾宣讀,自宣告之日即起生效。歐洲法院的判決為終審判決,不得上訴。
歐洲法院對其判決沒有直接執行的許可權;但由於歐盟法規定了有關成員國應採取相應的措施,同時規定了對拒不執行判決的成員國所採取的制裁措施,所以其判決基本上得到了履行

⑷ 歐盟第七號指令是什麼啊其重要性是

第7號公司法指令

歐盟第7號公司法指令—《建立在歐洲經濟共同體條約第54(3)(g)條基礎上的關於企業集團合並財務報表的83/349/EEC號指令》(Seventh Council Directive 83/349/EEC of 13 June 1983 based on Article 54(3)(g) of the Treaty on consolidated accounts,以下簡稱第7號公司法指令)於1983年6月13日通過,意在協調成員國在企業集團合並財務報表方面的准則,它是對第4號公司法指令的補充。由於當時大部分歐盟國家都沒有編制合並財務報表的規定,因此,自1976年第7號指令的提議直至其1983年的頒布以及以後很長的時間內,引起了很大的爭論。所以,歐盟也對其成員國在各自公司法中貫徹第7號指令給出了很大的自由度和選擇的權利。第7號公司法指令要求,只要母公司或者子公司是有限責任公司,則必須編制合並報表,而不論其注冊地在哪裡。只要存在下列情況,則意味著存在母公司對子公司的控制:(1)母公司擁有大部分的表決權;(2)母公司擁有任命大部分董事會成員的權利;(3)根據控制合同,母公司擁有對有限責任公司實施主要影響的權利;(4)根據和其他股東的協議,母公司控制了大部分表決權。根據上述規定,第7號指令的合並范圍遠大於傳統的英國、美國的合並范圍。另外,第7號指令的第13款規定了存有下述情況時,子公司可以排除於合並報表之外:(1)企業的業務不重要,不影響真實公允的觀點;(2)存在嚴格的長期限制,例如對國外子公司嚴格的外匯限制;(3)合並費用過高或合並將延誤報表的編制;(4)持有的股份是為了以後出售,控制關系是暫時的。

⑸ 歐盟公司法指令的主要內容是什麼,適用國家有哪些,誰有原文啊很急,謝謝

共和全國附件為加快房管局和飛機回去發文件後感覺和法規文件和法國v爆發而無法將微博回復本文非北京和爆發後全部為對方後衛不回家發布後前往北方將貨物北方vbqwejhfvbjhfhqwe和vbqwhbcvhfejhw去合肥vqjh

⑹ 歐盟公司法指令第二條的原文是什麼

三)歐盟公司法的立法

關於歐盟公司法是很重要的立法行動之一。它主要分為兩類:

第一、歐洲公司法案:它原名是關於歐洲公司法的評議會規定之提案,不是准據歐洲聯盟身成員國的公司法,而是持有共同准據法的歐洲公司設立和法律關系的法案。因而,歐洲公司並非是現在實際設立或已存在的公司 。 而且此歐洲公司法案體現了德國1965年9月6日制定的並在1998年6約6日按歐洲公司法指令修訂的德國股份公司法的許多內容, 也包括一些法國公司法的內容。
第二、公司法指令:它僅僅是一個平衡各成員國法律的工具,他們不同之處還是存在的。公司法指令的用詞並不明確,其目的是為了通過這種方式來給解釋提供更大的空間。在公司法領域,歐共體早在1968年就開始制定了第1號公司法指令。目前歐盟已經出台有關公司法的指令近20個。歐盟明確地並且比單個的指令與規則更早地在公司法領域制定了公司立法的許可權。就公司法而言, 為了歐洲共同市場的形成並消除人員及物品自由交流產生的障礙, 在1987年公布的EC統一法中再次約定:在各個領域中進行各成員國之間的法制協調工作。歐洲聯盟(EU)公司法指令與各成員國的公司法修正應使自國國民在他國可以自由地進行企業活動。為此,各成員國各自擁有的企業組織必須講行協調才行,並需努力設置對於各成員國的公司和企業活動的共同保護裝置。
公司法指令是很重要的立法行動之一。它主要分為公司法指令與資本市場指令兩類:

第一、公司法指令
它主要包括:
公開或登記指令 (Register- oder Publizitaetrichtlinie),也是第1號指令 :
為保護歐共體條約第五十八條第2項所稱公司的股東和其它利害關系人的利益,歐共體理事會制定了保障措施。這些措施與第一號公司法指令 相融合。1969年德國就將此轉為國內法 。
資本法指令(Kapitalrechtlinie)
歐共體理事會為協調成員國為保護歐共體條約第五十八條第2項所稱公司的股東和其它利害關系人的利益,在1976年制定了有關股份有限公司設立及其資本的維持和變更的保障措施,這些措施被稱為第二號公司法指令 。指令要求成

熱點內容
法律援助微信在線 發布:2025-01-04 10:30:56 瀏覽:625
美國刑法詐騙 發布:2025-01-04 10:21:48 瀏覽:287
廣州司法局電話 發布:2025-01-04 09:59:37 瀏覽:209
法的淵源司法解釋 發布:2025-01-04 09:41:26 瀏覽:163
民事訴訟法不支持監督 發布:2025-01-04 08:46:34 瀏覽:971
什麼方法治痣瘡效果好 發布:2025-01-04 08:26:23 瀏覽:292
法學元士 發布:2025-01-04 08:25:12 瀏覽:767
2013新民事訴訟法全文 發布:2025-01-04 07:17:59 瀏覽:903
菏澤法院郝 發布:2025-01-04 07:15:49 瀏覽:905
同濟大學的法學院 發布:2025-01-04 07:12:46 瀏覽:3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