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
A.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關於公民的規定的適用范圍是
(一)時間上的適用范圍民法在時間上的適用范圍,就是指民法在時間上的效力范圍,即是指民法生效時間和失效時間,以及民事法律規范對其生效前發生的民事法律關系有無溯及力。
民法生效的時間,即民事法律規范生效的時間,一般根據民事法律規范的性質和實際需要而定。主要有以下兩種類型:
1.自民事法律規范公布之日起開始生效有些民事法律規范的施行不需要准備工作,自公布之日起生效。如1990年5月19日國務院發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鎮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和轉讓暫行條例》第54條規定,該條例自發布之日起施行。
2.民事法律規范公布後經過一段時間後生效有些民事法律涉及面廣,情況比較復雜,需要經過一定準備時間才便於實施的,法律明文規定頒布後經過一定時間才生效。例如《民法通則》於1986年4月12日公布,自1987年1月1日起施行。
民法失效的時間,即民事法律規范失效的時間,也就是民事法律規范效力終止或者被廢止的時間。民事法律規范失效的時間主要有以下類型:
1.新法直接規定廢止舊法例如,《合同法》第428條規定:「本法自1999年10月1日起施行,《中華人民共和國經濟合同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涉外經濟合同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技術合同法》同時廢止。」
2.舊法規定與新法相抵觸的部分失效例如,1984年1月23日國務院發布的《工礦產品購銷合同條例》第44條規定:「本條例自發布之日起施行。過去的有關規定與本條例有抵觸者,應按本條例執行。」
3.由國家機關頒布專門的決議規定,宣布某些法律失效例如,1987年11月24日通過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批准法制工作委員會對1978年底以前頒布的法律進行清理的情況和意見的報告的決定》,批准了法制工作委員會的報告及報告的兩個附件。附件一為《l 978年底以前頒布的已失效的法律目錄(111件)》,由於調整對象變化而不再適用或者已經停止執行的29件,其中有民事法規,例如1956年3月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的《農業生產合作社示範章程》等。
另外,如果新法與舊法規定相沖突時,應適用「新法優於舊法」、「後法優於前法」的原則,以新法、後法為准,在學理上稱為默示廢止。
民法的溯及力問題。我國的民事法律規范,貫徹法律不溯及既往的原則,一般沒有溯及力,但也有例外。通常我國民法的追溯力,體現為「有利追溯」原則。所謂有利追溯原則,是指如果民法具有追溯力,有利於保護民事權益,就使該法律具有追溯力。例如《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合同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第3條規定,人民法院確認合同效力時,對合同法實施以前成立的合同,適用當時的法律合同無效而適用合同法有效的,則適用合同法。
(二)空間上的適用范圍民法在空間上的適用范圍,就是指民法在空間上的效力范圍,即是指民法在哪些地方發生效力。《民法通則》第8條第1款規定:「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的民事活動,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這里所說的「領域」是指我國領土、領空、領海,還包括根據國際法視為我國領域的我國駐外使領館,以及在我國領域外航行的我國船舶和飛行於我國領空以外的我國飛行器等。
由於民事法律規范制定的機關不同,其適用的領域也不同,大體有以下幾種情形:
1.適用於我國全部領域的民事法律、法規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的民事法律,國務院制定的民事法規,適用於我國全部領域,但法律、法規中明確規定僅適用於某一地區的除外。
2.適用於局部地區的地方性民事法規地方性民事法規適用於制定者所管轄的區域之內。
3.適用於特別行政區的法律香港特別行政區和澳門特別行政區法規中的民事規范,只適用於各該特別行政區。
(三)對人的適用范圍民法對人的適用范圍,就是指民法的效力適用於哪些人。民法對人的效力,包括對中國人、外國人和無國籍人的效力。我國民法對人的效力,採用許多國家所採用的原則,即以屬地主義為主,與屬人主義、保護主義相結合的原則。
《民法通則》第8條第2款規定:「本法關於公民的規定,適用於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的外國人、無國籍人,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據此,在我國領域內有中國國籍的自然人,依據我國法律設立的中國法人和其他組織相互之間的民事法律關系,均適用我國民法。外國人、無國籍人在我國領域內的民事法律關系,一般適用我國法律,但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B.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一百一十九條
1、《民法通則抄》(2009修正) 第一百一十九條侵害公民身體造成傷害的,應當賠償醫療費、因誤工減少的收入、殘廢者生活補助費等費用;造成死亡的,並應當支付喪葬費、死者生前扶養的人必要的生活費等費用。
2、1986年4月12日第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通過根據2009年8月27日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次會議《關於修改部分法律的決定》修正
C.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八十四條是什麼呢
第八十四條抄 債的定義
債是按照合同的約定或者依照法律的規定,在當事人之間產生的特定的權利和義務關系。享有權利的人是債權人,負有義務的人是債務人。 債權人有權要求債務人按照合同的約定或者依照法律的規定履行義務。
D.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99條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
第九十九條 公民享有姓名權,有權決定、使用和依照規定改變自己的姓名,禁止他人干涉、盜用、假冒。
姓名權的主要法律特徵為:
第一,姓名權的主體只能是自然人,法人不享有姓名權。只有自然人人格的文字標識才叫做姓名,因而自然人才享有姓名權。法人人格的文字標識是名稱,享有的是名稱權。
第二,姓名權的客體是自然人對自己人格的文字標識的專有權。姓名權的核心問題就是專有權,他人不得享有、使用,只能是權利人自己享有和使用。專有的客體,就是自然人的人格文字標識,不僅包括正式的登記姓名,而且也包括筆名、藝名、別號等。
第三,姓名權的基本義務是不得非法干涉、使用他人的姓名。姓名權是絕對權、對世權,除了姓名權本人之外,任何人都是義務主體,都負有不得侵害其姓名權的義務。
(4)最新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擴展閱讀: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戶口登記條例》:
第十八條
公民變更姓名,依照下列規定辦理:
1、未滿十八周歲的人需要變更姓名的時候,由本人或者父母、收養人向戶口登記機關申請變更登記
2、十八周歲以上的人需要變更姓名的時候,由本人向戶口登記機關申請變更登記。
第十九條
公民因結婚、離婚、收養、認領、分戶、並戶、失蹤、尋回或者其他事由引起戶口變動的時候,由戶主或者本人向戶口登記機關申報變更登記。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
第二十二條子女可以隨父姓,可以隨母姓。
第二十三條父母有保護和教育未成年子女的權利和義務。在未成年子女對國家、集體或他人造成損害時,父母有承擔民事責任的義務。
第二十四條夫妻有相互繼承遺產的權利。父母和子女有相互繼承遺產的權利。
E.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是哪一年頒布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為了保障公民、 法人的合法的民事權益, 正確調整民事關系版,適應社會主義現權代化建設事業發展的需要,根據憲法和我國實際情況,總結民事活動的實踐經驗,制定本法,自1987年1月1日起施行。《民法通則》是我國對民事活動中一些共同性問題所作的法律規定,是民法體系中的一般法。所謂民事活動是指:公民或者法人為了一定的目的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權利和民事義務的行為。如買賣、運輸、借貸、租賃等。進行民事活動時,應遵循自願、公平、等價有償、誠實信用、守法的原則。 民法通則制定於1986年(1986年4月12日第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通過),1987年1月1日起施行。共9章,156條。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滿意請採納,舉手之勞,將鼓勵我們繼續解決更多網友的問題
F.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修改過幾次
民法通則制定於1986年(1986年4月12日第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通過),1987年1月1日起施行。沒有進行過修改。
G.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是什麼時候實施頒布的
因為我國沒有專門的民法,民法通則主要是為了保障公民\法人的合法的民事權益,正確調整民事關系,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發展的需要,根據憲法和我國實際情況,總結民事活動的實踐經驗而制定的民法通則.
H. 誰知道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55條的主要內容
《民法通則》第五十五條民事法律行為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一)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實;
(三)不違反法律或者社會公共利益。
I.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頒布以前,國有沒有民法
沒有修改過,只是在1988年最高法出過一個民同意見。不過由於後續我國頒布了很多民事專門法律,例如《合同法》、《物權法》、《侵權責任法》等,根據新法優於舊法的原則,《民法通則》有與新法相悖的地方,適用新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