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司法獨立是什麼

司法獨立是什麼

發布時間: 2020-12-28 13:55:20

『壹』 我國司法獨立最實質的是什麼獨立

1、司法權的獨立,即司法權應由專門機關獨立行使。司法機關和司法人員, 獨立於其他任何版的國家職能權機關,組織和個人,依法行使司法權,其他國家機關不具有司權,不具備司法主體的資格。
2、司法機關的獨立。司法權的獨立行使,必須從司法機關的獨立性為前提,只規定了司法權的獨立行使而沒有為它提供更為具體的制度保障,那麼司法獨立也只是空中樓閣。司法機關在組織結構上獨立於其他國家機關,才能保障其司法權的獨立行使。
3、司法人員的獨立。即司法人員在行使職權時只對法律負責,服從於法律,而不受任何外界影響,司法人員是代表國家和人民維護憲法與法律的尊嚴,嚴格依法審判,因此在案件審理,他們應該超然於當事人之上,保持獨立性。
4、司法活動的獨立。包括司法機關外部活動的獨立和內部活動的獨立。
外部活動主要指司法機關處理好獨立辦案與其他國家機關,社會團體的關系。內部活動主要指司法人員獨立地辦案,充分行使審判權、檢察權。

『貳』 什麼叫司法獨立哪個國家有這個情況

司法獨立一詞通常在兩種意義上使用,一是結構意義上,是指司法機關獨立於其他機關團體和個人,因此,司法獨立是一種"國家權力的結構原則";二是程序意義上,司法獨立的意旨是在司法程序中保障法官司法權以維護程序正當性和結果正確性,因此也系"技術性的司法規則"。不過這兩種意義聯系緊密:前者是後者的保障;而後者,乃前者的意義和價值之所在。由此出發,採用一個較為概括性的概念:司法獨立是指司法機關獨立於其他機關、團體和個人;司法機關行使其職權時,只服從法律,不受任何其他機關、團體和個人的干涉。 為具體界定司法獨立,德國學者將獨立而不受干涉分為八個方面:1.獨立於國家和社會間的各種勢力;2.獨立於上級官署;3.獨立於政府;4.獨立於議會;5.獨立於政黨;6.獨立於新聞輿論;7.獨立於國民時尚與時好;8.獨立於自我偏好、偏見與激情。可見,司法獨立意味著在一個特定社會中司法實體的法律自主性。而對司法獨立的確認,主要不是以自足的方式,而是從其存在的環境,即由社會的角度來界定,由此而言,司法獨立,即司法機關依法獨立行使職權,可以用對社會的四點要求來確認,即不侵權、不介入、不施壓、不妄評。 所謂不侵權,指不侵犯司法機關的管轄權,即不得任意縮小司法機關的管轄范圍。就管轄權問題,聯合國大會《關於司法機關獨立的基本原則》要求,"司法機關應對所有司法性質的問題享有管轄權,並應擁有權威就某一提交其裁決的問題按照法律是否屬於其權力范圍作出決定。"這一規定賦予司法機關對司法性質問題的管轄權以及對提交其裁決的問題是否屬於其管轄范圍的決定權。這里有待說明的是何謂"司法性質的問題"。司法是國家確認的司法機關對沖突事件適用法律的活動。而"司法性質的問題"可以解釋為:存在具有對立性的雙方及糾紛(沖突)事實,需要由居間的第三者適用法律規則按照法律程序解決的問題。這里有幾個要素,即雙方當事人、糾紛事實、居間的第三者、法律規則、法律程序。其中糾紛事實,應當是具體的,能夠構成訴訟"案件"的事實。這方面的立法,例如烏拉圭共和國憲法第87條規定,"司法機關對訴訟案件之審理及判決有專屬權。總統、各部部長或其他官署,均不得僭越司法權,……如實施上述行為皆為無效。" 不介入,指不能違法進入司法程序干預司法裁決。禁止對司法的任意性介入,是因為爭議事件的判定和解決需要合格的法官與適當的程序,非法而任意地進入司法,難免造成程序的扭曲以及實際裁決者的不適格,從而導致理性化司法過程的"流產"。所謂非法介入司法,主要是指"局外人"未經法律授權和正當程序進入司法程序充任法官或充當實際上的法官,此外,非偵查和檢察人員未經法律授權僭行具有特定司法意義的偵查和檢察權力,也屬有損於司法獨立的非法介入。在實踐中,這方面問題突出表現在國家行政權力的擁有者未經法律授權和正當程序闖入司法程序。如德國法學家沃爾夫甘·許茨所說,"行政侵犯司法,特別是侵犯法官的獨立,在任何時代都是一個問題。"此外,立法機關介入司法侵犯司法獨立的情況也應防止。土耳其憲法第132條第2項規定,"對於正審理的案件中司法權的行使,立法機關不得提出訊問,不得辯論,不得發表聲明。" 不施壓,指禁止對司法官員和官署直接和間接地施加某種壓力,以特定和不特定的不利性後果迫使其按照施壓者的意思作出司法決定。正如一位美國法官所說,"即使有終身任職制,我們也是人,我們不可能完全不服從於外部的壓力。"因此,司法獨立原則嚴格禁止對法官施壓以影響其審理和裁決。通常的壓力體現在人身安全、職務升遷、經濟保障、個人名譽等方面。這種施壓性干預意圖使法官屈服於某種擔憂甚至恐懼,由此而使其自由意志被剝奪。應當注意,這種壓力不限於直接的、明顯的壓力。例如,一名對司法官具有職務予奪權力的官員對某一正審理的案件提出明確的裁決意見並表示這一意見應當在裁決中體現時,雖然並未明示不照辦可能造成對司法官不利的後果,但因其對司法官員的實際支配管理關系,事實上形成一種壓力,這種做法即為對司法獨立的侵犯。 不妄評,指在法律裁決作出之前,新聞媒介和其他國家機關及其官員不得不負責任地作出可能影響司法獨立和司法公正的報道和評論;司法決定作出後,在司法機關不爭論的原則之下,新聞媒介和其他國家機關及其官員不得隨意抨擊和評論司法決定。在案件訴訟過程中,新聞媒介固然可以對訴訟作出報道,但卻受法律和慣例的限制,如報道刑事案件,新聞媒介只能客觀報道,而不得隨意給人定罪。而在司法決定作出後的不妄評,主要是考慮到司法機關為保持其客觀中立和獨立的立場,不得介入社會的派別性政治斗爭,因此保持著對攻擊不予回答的傳統。而對司法決定的隨意抨擊,其行為實質是損害司法機關的獨立性,而且是在言論權不對等的情況下對"沉默的司法"所作的攻擊,其效果是破壞這一社會公正的"盾牌"。不過,不妄評不意味著禁止對司法決定進行評價和批評,因為禁止批評同樣有悖於司法民主的要求和法治社會的宗旨。不妄評只是要求對已作出的裁決不得進行不負責的、過分的攻擊。當然,這里存在一個度的把握的問題。 雖然說大多數資本主義國家都號稱司法獨立,但絕對的司法獨立是不存在的,往往都要受到國家行政機關及政黨的干涉,只是干涉多少的問題。

採納哦

『叄』 請問 什麼是 司法獨立 呢

司法獨立是指司法權由司法機關排它性行使,司法組織和司法人員在行使職內權時只服從法律,不受任何機關容、團體和個人的干涉。

司法獨立理念有三個特點:
一是司法活動過程的排他性,即要求司法活動的進行只受法律和法官良知的影響,而排除其他任何渠道的干擾。
二是所排除的干擾通常具有權力性或政治性,即影響司法獨立的干擾一旦發生,則會影響政權的權力結構,造成權力構架的失衡,而人情、關系的影響不屬於司法獨立的內容。
三是維護獨立的自覺性,即干擾司法獨立的行為通常只產生政治責任而非法律責任,因此司法獨立原則的遵守更多依賴於有可能幹擾司法的人員、機構的自覺性。這也是樹立司法獨立理念較為困難的主要原因。

『肆』 司法獨立到底是什麼樣子的

論司法獨立
內容提要:司法獨立是法治社會的內在要求,對保證司法裁判的公
平、正義,維護社會秩序,滿足社會成員對效益的需求具有重要的意
義.司法獨立是司法改革的中心環節,要求圍繞這一中心進行必要的
制度重構.司法獨立和對司法的監督不存在根本性的對立,兩者的出
發點都是要實現司法程序和實體的公正,在堅持司法獨立的前提下完
善對司法的監督是處理好兩者關系必須遵循的原則.
關鍵詞:司法獨立制度構建司法監督
隨著當代中國法治化進程的加快,司法改革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
在這一項龐大而又復雜的司法工程當中,司法獨立無疑是能夠牽一發
而動全身的突破口.雖然我國早已確立了人民法院依法獨立行使審判
權的原則,有人稱之為「中國特色的司法獨立」,但日漸加快的社會
民主化、國家法治化進程使這司法獨立的種種不足暴露無遺.建立完
備的制度來保障司法真正獨立已經迫在眉睫.
一司法獨立的含義概述
對司法獨立含義的理解,關系著司法獨立原則的貫徹,而要全面正
確地理解司法獨立,必須知道什麼是司法.在其他國家,普遍的觀點
認為,司法、司法權和司法機關既不同於立法、立法權和立法機關,
也有別於行政、行政權和行政機關,司法機關即審判機關或法院.

『伍』 什麼是司法獨立原則

司法獨立作為現代司法制度的一項基本原則,最早由啟蒙思想家在十七、十八世紀反對封建專制主義制度的過程中提出,是啟蒙思想家三權分立學說的派生物。隨著資產階級革命的勝利,各國在憲法和法律中先後確立了司法獨立原則。時至今日,經過世界各國長期的司法實踐,司法獨立已經具有一套系統、完整的成熟理論,並且逐漸跨越國界,形成國際公認的司法獨立標准。 公正是法律的靈魂,司法過程是一個追求理性的「公平」「正義」的過程,雖然永恆的公平、正義在現實中不可能存在,但是可以通過全社會公認的公平、正義標准並且由一個全社會公認的機構予以定位和確認,這個機構就是司法機關,而司法機關也就成為不偏不倚的中立者和裁判者。獨立行使司法職權是司法公正的前提,「司法的獨立性是其公正性的必要條件,離開了獨立性,公正性就失去了保障,就無從談起。」「司法獨立本身並非是目的,而是實現公正的工具,司法獨立——尤其是獨立於行政機關——本身不具有終極意義的價值,它本身不是一種目的,而是一種工具性的價值,它的最終的目的是確保另一項價值的實現——法官公正無私的解決爭端。」所謂司法獨立,是指為了保證司法的公正,司法機關及其官員根據憲法和法律的規定獨立行使司法權,不受外界任何組織和個人的干預。司法獨立的具體內涵,應當包括司法權獨立、司法機關及其法官獨立和司法活動獨立等方面。 1、廣義的司法獨立和狹義的司法獨立對司法獨立含義的理解,包含著對司法、司法權、司法機關的理解。比較普遍的觀點認為,司法機關即審判機關或法院,司法權即審判權或法院職權,司法即審判,因而司法獨立就是審判獨立。例如,美國《聯邦憲法》第3條第1款規定:「合眾國的司法權屬於最高法院及國會隨時制定與設立的下級法院。」,日本《憲法》第76條第1款規定:「一切司法權屬於最高法院及由法律設置的下級法院。」我國法學理論一般認為,司法機關有狹義和廣義之分,狹義的司法機關僅指法院或國家審判機關,因而狹義的司法獨立就是審判獨立;但對廣義的司法機關的認識卻不統一,一種觀點認為司法機關只包括審判機關和檢察機關;另一種觀點認為除審判機關、檢察機關外,還包括司法行政機關,甚至還有人認為公安機關也應當屬於司法機關。綜觀我國高等院校中的所有法學教材,結合我國的司法體制,筆者認為,司法行政機關和公安機關依據法律規定行使公共管理職權,應屬於行政權范疇。在我國,司法機關包括人民法院和人民檢察院,廣義的司法獨立指審判獨立和檢察獨立。由於審判獨立最能代表和體現司法改革的方向和意義,故本文偏重採用狹義的司法獨立即審判獨立。2、結構意義上的司法獨立和程序意義上的司法獨立司法獨立一詞一般在兩種意義上使用。第一種是結構意義,是指司法機關獨立於其他機關團體和個人,因而司法獨立是一種「國家權力的結構原則」,關於這一點,在主張「三權分立」的西方國家政治制度下更容易理解。雖然我國也存在立法權、行政權、司法權之分,但是更多的是重視機構的分離和職權的劃分,缺少對權力的制衡程序。第二種是程序意義,司法獨立的意旨是在司法程序中保障法官司法權以維護程序正當性和結果正確性,因此司法獨立又屬於「技術性的司法規則」。司法獨立的兩種意義緊密聯系:前者是後者的前提和保障;後者是前者的意義和價值之所在。司法獨立的涵義,並不能單指前者或後者,而是兼指二者,即:司法獨立既指司法機關的獨立地位,又指司法機關行使其職權時只服從於法律的獨立性及抗干擾性。3、法院獨立與法官獨立司法獨立的含義包括司法權獨立、法院獨立和法官獨立。司法權獨立源於孟德斯鳩的三權分立原則;法院獨立是司法權獨立在制度上的表現,包括法院獨立於非法院機構和法院之間的相互獨立;法官獨立是司法獨立的最高形態,是司法獨立的根本表現,法官不僅獨立於其他職業的公民,也獨立於其他法官。法院獨立與法官獨立是司法獨立不可分割的兩個方面,「法院是法律帝國的首都,法官是帝國的王侯」,法官獨立就是「法官既不屬於自我,也不屬於政府」,「法官除了法律就沒有別的上司」,法院獨立和法官獨立相互相承,缺一不可。正如美國法學家亨利·盧米斯所說:「在法官作出判決的瞬間,被別的觀點,或者被任何形式的外部權勢或壓力所控制或影響,法官就不復存在了。宣布決定的法官,其作出的決定哪怕是受到其他意志的微小影響,他也不是法官……。法院必須擺脫脅迫,不受任何控制和影響,否則他們便不再是法院了。

『陸』 什麼是司法獨立哪些國家司法不獨立

司法獨立( Independence;the Independence of the Judiciary),是由西方權力分立學說衍生出來的一種制度安排,包括機構獨立、權力獨立、預算獨立、法官獨立等層次。在不同國家和政體中,具有不同的表現形式。
有的國家將司法權與行政權、立法權並列,並賦予法院(通常是最高法院)違憲審查的權力;有的國家在憲法和法律中規定了司法機關的獨立地位,並要求其他政府機構尊重司法機關的獨立,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涉司法裁判;有的國家則從法官的問責程序、豁免條件、人身保障、任期時限、薪酬待遇等方面,對法官依法獨立行使職權給予必要保障。司法獨立是確保法院公正審理案件的制度保障,但並沒有統一或單一的制度模式。例如,有的國家並沒有賦予法院違憲審查權,而是由國會或專門的憲法委員會行使相關權力,但並不能因此就判定該國法院是不獨立的。
現實中,一些人將西方憲政民主、三權分立學說與司法獨立綁定,認為不以憲政民主、三權分立為前提的司法制度就談不上獨立,這是一種將司法獨立教條化、機械化、極端化的錯誤觀點。中國憲法和法律中並沒有「司法獨立」這一概念。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一百二十六條,「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規定獨立行使審判權,不受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的干涉。」這是我國憲法關於確保人民法院依法獨立公正審判的制度保障。

『柒』 司法獨立有什麼好處嗎

首先,我想說的是司法獨立是一個很好的法律體制,我國也在逐漸向這方面靠近。內
其次,司法獨立容能夠給審判帶來公正,公平,平等,能夠讓每一個地位不同的人得到平等的對待。所謂的司法獨立是指法院,檢查院,公安機關等各項部門獨立。這樣也就能夠使得相關的部門在處理自己的工作是不會收的任何的干擾。
最後,司法獨立還能夠減少一些不必要的糾紛,比如,一個案件若是檢查官也來說三道四的話,這也就容易一起不必要的爭論。還有法院的只能是審判職能就不要去管檢察院的起訴事情這樣既浪費了時間又浪費了精力。
總之,司法獨立是一個很好的體制,它帶來的不僅僅是經費上的支出,更多的是能夠讓老百姓相信我國的司法體制,不會引起過多的不公平案件。

『捌』 司法獨立是什麼意思

司法獨立是西方國家司法制度的第一大特點,主張司法權必須同行政權和立法權分立,非經司法機關,非經正當司法程序,不得剝奪任何人的生命、自由和財產。
司法獨立包括兩個層面,一是觀念層面,二是制度層面。

『玖』 什麼是司法獨立原則

司法獨立原則,在我國又稱獨立行使職權原則,刑事訴訟法第5條規定:人民法院依照法版律規定權獨立行使審判權,人民檢察院依照法律規定獨立行使檢察權,不受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的干涉。這一規定確立了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依法獨立行使職權的原則。該原則的基本含義是:
1.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依法獨立行使審判權、檢察權,不受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的干涉。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任何方式對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進行的刑事訴訟活動加以干涉。
2.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在獨立行使職權過程中,必須嚴格遵守國家法律的規定,不得實施違反法律程序和規則的行為。
3.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在依法獨立行使職權過程中,必須接受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必須接受各級人民代表大會的監督並向其報告工作。這是由我國的政治體制所決定的。

『拾』 什麼是司法獨立的含義

論司法獨立

內容提要:司法獨立是法治社會的內在要求,對保證司法裁判的公
平、正義,維護社會秩序,滿足社會成員對效益的需求具有重要的意
義。司法獨立是司法改革的中心環節,要求圍繞這一中心進行必要的
制度重構。司法獨立和對司法的監督不存在根本性的對立,兩者的出
發點都是要實現司法程序和實體的公正,在堅持司法獨立的前提下完
善對司法的監督是處理好兩者關系必須遵循的原則。
關鍵詞:司法獨立制度構建司法監督
隨著當代中國法治化進程的加快,司法改革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
在這一項龐大而又復雜的司法工程當中,司法獨立無疑是能夠牽一發
而動全身的突破口。雖然我國早已確立了人民法院依法獨立行使審判
權的原則,有人稱之為「中國特色的司法獨立」,但日漸加快的社會
民主化、國家法治化進程使這司法獨立的種種不足暴露無遺。建立完
備的制度來保障司法真正獨立已經迫在眉睫。
一司法獨立的含義概述
對司法獨立含義的理解,關系著司法獨立原則的貫徹,而要全面正
確地理解司法獨立,必須知道什麼是司法。在其他國家,普遍的觀點
認為,司法、司法權和司法機關既不同於立法、立法權和立法機關,
也有別於行政、行政權和行政機關,司法機關即審判機關或法院,司

熱點內容
辦事處管理規章制度 發布:2025-04-24 12:32:05 瀏覽:964
新婚姻法關於房產百度 發布:2025-04-24 12:30:47 瀏覽:758
勞動合同法中喪事假 發布:2025-04-24 12:13:49 瀏覽:167
罵人承擔法律責任 發布:2025-04-24 11:55:42 瀏覽:216
醫院口腔規章制度 發布:2025-04-24 11:34:02 瀏覽:409
出差期間加班勞動法 發布:2025-04-24 11:26:50 瀏覽:98
賈汪區人民法院的電話 發布:2025-04-24 11:26:47 瀏覽:540
中古刑法 發布:2025-04-24 11:11:50 瀏覽:111
關於做好規章制度匯編通知 發布:2025-04-24 11:11:48 瀏覽:716
列寧廢除婚姻法 發布:2025-04-24 11:11:12 瀏覽: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