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政司法受害

政司法受害

發布時間: 2020-12-28 14:28:21

A. 故意傷害案中,受害人有明顯過錯挑起爭端。司法解釋對這種情況有規定嗎

1、乙完全有可能不被追求刑事責任。因為乙的行為是在對方過錯的情況下做出的,屬於激情犯罪,而且造成的是輕傷,並願意賠償對方損失,故完全符合從輕處罰情節。另外,公安機關已經建議和解結案了,說明問題不大。

2、在被害人有過錯的案件中,適用過錯原則,貫徹寬嚴相濟的刑事司法政策。但這只是一個法律原則,屬於法官在自由裁量時的情節考慮,所以沒有具體法規

(1)政司法受害擴展閱讀:

案例

2018年10月31日湖北省通城縣檢察院依法監督公安機關撤銷了一起涉嫌故意傷害犯罪案,有效維護了法律尊嚴,保障了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權益,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

5月28日晚,犯罪嫌疑人黃某在通城縣塘湖鎮某餐館吃燒烤時,看到在鄰桌吃燒烤的胡某、胡某某與他人發生口角,遂上前勸阻。以為黃某與對方是同夥,胡某用隨身攜帶的匕首去刺黃某被旁人拉住,胡某某從其停放在餐館門前的摩托車後座里拿出一包石灰粉撒向黃某的眼睛,黃某情急之下揮拳朝胡某某頭部打去,致胡某某鼻骨骨折。經鑒定,胡某某的損傷程度為輕傷二級。

該院審查認為,犯罪嫌疑人黃某在遭遇石灰粉撒眼,預料自己的眼睛可能會受到嚴重傷害時,為使本人人身權利免受正在進行的暴力侵害而對胡某某揮拳反擊,是制止暴力侵害的行為,揮拳反擊造成胡某某輕傷未超過必要限度,屬正當防衛,不應負刑事責任,遂依法啟動立案監督程序,要求公安機關書面說明立案理由。

日前,公安機關對該案作出撤案處理決定,犯罪嫌疑人黃某獲無罪釋放。

參考資料:方圓法制網—湖北通城:依法監督撤銷一起故意傷害案

B. 公安刑事司法行為是否屬於行政復議受案范圍 公安機關刑事立案後遲遲不破案,受害人向上一級公安機關申

公安刑事司法行為不屬於行政復議受案范圍

C. 司法鑒定中心,不以客觀地公正地不以實際情況做車輛屬性鑒定,我受害方該怎麼辦應向哪個部門投訴請說詳細

你可以先找其他司法鑒定中心申請重新鑒定,鑒定結果出來後再找司法管理部門投訴。

D. 派出所出具委託司法所鑒定結果會讓受害者知道嗎

《公復安機關辦理行政案件程序規定製》第七十二條公安機關應當及時將鑒定意見告知違法嫌疑人和被侵害人。
違法嫌疑人或者被侵害人對鑒定意見有異議的,可以在三日內提出重新鑒定的申請,經公安機關審查批准後,進行重新鑒定。重新鑒定以一次為限。
當事人是否申請重新鑒定,不影響案件的正常辦理。
公安機關認為必要時,也可以直接決定進行重新鑒定。

E. 在司法解釋中,受害人和被害人有什麼區別嗎

被害人是刑事訴訟過程中對收到犯罪侵害的人的一種專業稱謂,它是與被告人內相對應的,在整個刑容事訴訟過程中是沒有受害人這一稱呼的,只有被害人的稱呼,這在我國的刑事訴訟法中,體現的相當明顯,如《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八十二條第三款規定:「當事人」是指被害人、自訴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附帶民事訴訟的原告人和被告人。

(5)政司法受害擴展閱讀:

被害人是合法權益遭受不法行為直接侵害的人。訴訟參與人之一。其訴訟地位,在自訴案件中是自訴人,處於訴訟當事人中的原告地位,享有訴訟當事人中原告人的一切訴訟權利;在公訴案件中,公訴人居原告地位,被害人不是訴訟當事人,只作為一般訴訟參與人參加訴訟,但又享有比其他訴訟參與人更多的訴訟權利。

在公訴案件中,被害人是當事人之一,在一定程度上起證人的作用;如果他提起附帶民事訴訟,就成為附帶民事訴訟的原告人,享有當事人的訴訟權利。在自訴案件中,被害人為自訴人,享有當事人的地位。

參考資料:網路-被害人

F. 民事訴訟,原告有報110,報120記錄派出所拍的受害人倒地的照片,住院病案,司法鑒定,人體損傷鑒定

你方的證據有當事人陳述、出警記錄、診斷證明和司法鑒定(以及其他遭受人內體損害的證據),對方只有當事容人陳述一種證據情況下,該案應當根據蓋然性規則進行處理,支持你方訴求可能性較大。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七十三條第一款規定:「雙方當事人對同一事實分別舉出相反的證據,但都沒有足夠的依據否定對方證據的,人民法院應當結合案件情況,判斷一方提供的證據的證明力是否明顯大於另一方提供證據的證明力,並對證明力較大的證據予以確認。」
這就是我國的民事訴訟證明中的蓋然性規則,根據這一規定,結合你陳述的雙方舉證情況,你索賠醫葯費的訴求應當獲得支持。

G. 行政干預司法,枉法裁判誰能管,我們受害怎麼辦

向省高院申請再審吧。
也可以向省檢察院申請抗訴。
前提是確實是枉法裁判。。。
對於現在的行政干預,中央和政法委才出的公告啊。
摸清楚干預人員,向同級或者上級政法委反應情況吧,

望採納!

H. 行政干預司法,法院枉法裁判,受害人怎麼辦

不服的話,應該在規定期限內上訴。

I. 對派出所行政處罰不滿,認為處罰不公,沒有維護受害人的利益,請求追究行為人刑事責任,怎麼走司法途徑。

這位朋友你好

如果認為派出所處罰不公平你不能簽字,對派出所的處理決定可以向上一級公安機關要求行政復議,如果行政復議你還不滿意,可以向檢察院要求立案監督。謝謝

熱點內容
民航的規章有那些 發布:2025-04-24 14:46:31 瀏覽:492
鹿邑法院 發布:2025-04-24 14:45:45 瀏覽:559
東莞2016年勞動法底薪 發布:2025-04-24 14:44:45 瀏覽:73
餐飲財務規章制度 發布:2025-04-24 14:32:11 瀏覽:949
人大法律碩士簡章 發布:2025-04-24 14:31:25 瀏覽:287
便利店道德 發布:2025-04-24 14:21:06 瀏覽:86
法學和政法學的區別 發布:2025-04-24 14:21:03 瀏覽:766
燒烤後廚的規章制度 發布:2025-04-24 14:07:51 瀏覽:642
承擔相關法律責任英文 發布:2025-04-24 13:53:21 瀏覽:384
台城人民法院坐幾號公交車 發布:2025-04-24 13:53:08 瀏覽: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