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簡述司法鑒定程序

簡述司法鑒定程序

發布時間: 2020-12-28 21:03:39

1. 簡述刑事訴訟中應當補充鑒定的情行

你好。刑事鑒定:是指偵查機關為查明案情,指派或聘請具有專門知識的人,就案件中某些專門性問題進行鑒別和判斷並作出結論的一種偵查行為。
一、關於鑒定。刑事訴訟中的鑒定是指在刑事訴訟過程中,為了查明案件事實,公安司法機關依據職權或者應當事人及其他訴訟參與人的申請,指派或聘請具有專門知識的人對案件中的專門性問題進行檢驗、鑒別和評定的活動。具備專門知識並受指派或聘請來解決案件中專門性問題的人為鑒定人,鑒定人對案件中的專門性問題進行鑒定後所作出的書面結論就是鑒定結論。鑒定結論是一種獨立的訴訟證據,但鑒定結論必須經過查證屬實才能作為定案的根據。在刑事訴訟中需要進行鑒定的專門性問題非常廣泛,常見的有法醫學鑒定、司法精神病學鑒定、筆跡鑒定、痕跡鑒定、會計鑒定、價格鑒定、食品葯品鑒定、淫穢物品鑒定、毒品鑒定和其他各種刑事技術鑒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簡稱「刑訴法」)第119條規定「為了查明案情,需要解決案件中某些專門性問題的時候,應當指派、聘請有專門知識的人進行鑒定。」第120條規定「鑒定人進行鑒定後,應當寫出鑒定結論,並且簽名。對人身傷害的醫學鑒定有爭議需要重新鑒定或者對精神病的醫學鑒定,由省級人民政府指定的醫院進行。鑒定人進行鑒定後,應當寫出鑒定結論,並且由鑒定人簽名,醫院加蓋公章。鑒定人故意作虛假鑒定的,應當承擔法律責任。」「刑訴法」第158條規定「法庭審理過程中,合議庭對證據有疑問的,可以宣布休庭,對證據進行調查核實。人民法院調查核實證據,可以進行勘驗、檢查、扣押、鑒定和查詢、凍結。」這些都是對刑事訴訟中「鑒定」的具體規定。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以下簡稱「法院解釋」)第57條規定「對於證人能否辨別是非,能否正確表達,必要時可以進行審查或者鑒定。」《人民檢察院刑事訴訟規則》(以下簡稱「檢察規則」)第199條至第203條對鑒定、鑒定的啟動、鑒定人的條件、鑒定注意事項以及鑒定人的責任等作了明確規定。《公安機關辦理刑事案件程序規定》(以下簡稱「公安規定」)第233條至239條規定了鑒定、鑒定的范圍、鑒定機構人員、鑒定的批准程序及對鑒定過程的具體要求。這些都是對「刑訴法」中關於「鑒定」的規定的具體細化和補充,可操作性更強。
根據上述規定,公安、檢察、法院都有依照職權或者應當事人等申請而決定進行鑒定的權利。
二、關於補充鑒定和重新鑒定。公安司法人員或當事人等在對鑒定結論進行分析研究後,若認為所作結論不夠完備、不夠明確或提出了新的問題、或發現與案件有關的新資料,可以決定或申請將已鑒定或新發現的檢體,仍交給原委託的鑒定人進行檢驗,鑒定人對新問題的解答或所作的修正補充,就是補充鑒定。補充鑒定是由原鑒定人作出,是對原鑒定的補充或修正,若是對原鑒定的補充則應將原鑒定結論與補充鑒定結論結合使用;若是對原鑒定的修正,則以補充鑒定的鑒定結論為准。
重新鑒定是指對原鑒定結論的可靠性發生疑問時,將原案材料再另行委託其他鑒定人進行的鑒定。重新鑒定的鑒定人,可以不受原鑒定內容和材料的限制,根據委託單位的要求和提供的材料進行鑒定。重新鑒定時若所得出的結論與原鑒定結論不一致,應當對原鑒定結論進行論證並說明不一致原因。
「刑訴法」第120條「對人身傷害的醫學鑒定有爭議需要重新鑒定或者對精神病的醫學鑒定,由省級人民政府指定的醫院進行。第121條」偵查機關應當將用作證據的鑒定結論告知犯罪嫌疑人、被害人。如果犯罪嫌疑人、被害人提出申請,可以補充鑒定或者重新鑒定。「第159條」法庭審理過程中,當事人和辯護人、訴訟代理人有權申請通知新的證人到庭,調取新的物證,申請重新鑒定或者勘驗。法庭對於上述申請,應當作出是否同意的決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國家安全部、司法部、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實施中若干問題的規定(以下簡稱」六部門規定「)第18條」人民法院在開庭審理時,對省級人民政府指定的醫院作出的鑒定結論,經質證後,認為有疑問,不能作為定案根據的,可以另行聘請省級人民政府指定的其他醫院進行補充鑒定或者重新鑒定。不能另行聘請其他鑒定機構進行補充鑒定或者重新鑒定。「」法院解釋「第59條」對鑒定結論有疑問的,人民法院可以指派或者聘請有專門知識的人或者鑒定機構,對案件中的某些專門性問題進行補充鑒定或者重新鑒定。「」法院解釋「第60條」人民法院在開庭審理時,對省級人民政府指定的醫院作出的鑒定結論,經質證後,認為有疑問,不能作為定案根據的,可以另行聘請省級人民政府指定的其他醫院進行補充鑒定或者重新鑒定。「」檢察規則「第204條規定人民檢察院通過對鑒定結論進行審查後如認為必要可以決定補充鑒定或者重新鑒定,第205條規定應當事人申請可以決定對鑒定結論進行補充鑒定或者重新鑒定。第206條規定重新鑒定應當另行指派或者聘請鑒定人。第207條規定對人身傷害的醫學鑒定有爭議需要重新鑒定或者對精神病的醫學鑒定,由省級人民政府指定的醫院進行並列出了對人身傷害的醫學鑒定有爭議需要重新鑒定的三種情形。第208條規定人民檢察院認為省級人民政府指定的醫院作出的鑒定結論不能作為定案依據的,應當另行委託省級人民政府指定的其他醫院重新鑒定或者補充鑒定。」公安規定「第240條規定」辦案部門或者偵查人員認為鑒定結論不確切或者有錯誤,經縣級以上公安機關負責人批准,可以補充鑒定或者重新鑒定。「第241條規定」公安機關應當將用作證據的鑒定結論告知犯罪嫌疑人、被害人。如果犯罪嫌疑人、被害人對鑒定結論有異議提出申請,經縣級以上公安機關負責人批准後,可以補充鑒定或者重新鑒定。「第242條規定」重新鑒定應當另行指派或者聘請鑒定人。「
從上述規定可以看出:1、「六部門解釋」和「法院解釋」、「檢察規則」混淆了補充鑒定和重新鑒定的性質,即補充鑒定應由原鑒定人或原作出醫學鑒定的醫院進行,而重新鑒定應當另行委託其他鑒定人或省級人民政府指定的其他醫院進行,不能由原鑒定人及醫院進行;2、「刑訴法」規定,在偵查階段和審判階段,當事人申請的內容不一樣,即偵查階段可以申請補充鑒定和重新鑒定,而在審判階段只能申請重新鑒定;而「法院解釋」在審判階段既可以申請補充鑒定也可以申請重新鑒定。3、補充鑒定和重新鑒定程序的啟動,按「刑訴法」的規定,只有當事人等申請才能啟動,而公安檢察法院三機關的「解釋、規則、規定」規定除當事人申請啟動外還可以由公安檢察審判人員在審查鑒定結論時依職權而啟動。
關於復核鑒定。復核鑒定是一種在法律上沒有規定但在實際鑒定工作中常用的一種鑒定形式,是由原鑒定單位或上級鑒定單位職稱更高的專家就原鑒定材料進行復查並論證原鑒定所得的結論是否正確的一種鑒定。其鑒定性質實際上與重新鑒定相似。「公安規定」第243條規定「刑事技術的鑒定結論,需要送上級公安機關刑事技術部門復核時,應當送鑒定物和對比樣本、原鑒定書或者檢驗報告,並說明提請復核的原因和要求。」
關於補充鑒定和重新鑒定提起的條件。刑訴法和各部門解釋、規則、規定均未作出明確具體的規定,在實際工作中不便操作,且導致補充鑒定和重新鑒定的隨意性。「檢察規則」第207條僅規定了「對人身傷害的醫學鑒定有爭議需要重新鑒定的情形包括:(一)對同一人身傷害已存在兩個以上的不同鑒定結論,人民檢察院與公安機關、犯罪嫌疑人、被害人之間或被害人與狎嫌疑人之間不能形成一致的認識的,人民檢察院認為需要重新鑒定的;(二)人民檢察院認為公安機關的人身傷害醫學鑒定不能人微言輕定案的根據,需要重新鑒定的;(三)人民檢察院與公安機關、被害人、犯罪嫌疑人之間或被害人與犯罪嫌疑人之間對同一人身傷害的醫學鑒定有不同認識,人民檢察院認為需要重新鑒定的。」而刑事訴訟中涉及鑒定種類很多,人身傷害醫學鑒定只是其中一種比較常見的鑒定。對於其他種類鑒定如何確定是否重新鑒定,沒有明確規定。故建議刑訴法修改時明確規定補充鑒定和重新鑒定的提起條件。在目前可以按照《人民法院司法鑒定工作暫行規定》(以下簡稱「暫行規定」)第十四條規定執行,即「通過審查鑒定人作出的鑒定結論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准許補充鑒定或者重新鑒定:(一)鑒定人不具備相關鑒定資格的;(二)鑒定程序不符合法律規定的;(三)鑒定結論與其他證據有矛盾的;
(四)鑒定材料有虛假,或者原鑒定方法有缺陷的;(五)鑒定人應當迴避沒有迴避,而對其鑒定結論有持不同意見的;(六)同一案件具有多個不同鑒定結論的;
(七)有證據證明存在影響鑒定人准確鑒定因素的。「
關於鑒定、補充鑒定、重新鑒定的期限。辦理任何一項工作都需要一定的時間,鑒定工作也不例外,「暫行規定」第21條規定「鑒定期限是指決定受理委託鑒定之日起到發出鑒定文書之日止的時間。一般的司法鑒定應當在30個工作日內完成,疑難的司法鑒定應當在60個工作日內完成」。
「刑訴法」第122條規定「對犯罪嫌疑人作精神病鑒定的期間不計入辦案期限。」「六部門規定」第33條規定「根據刑訴法第122條的規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押的案件,除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精神病鑒定時間不計入辦案期限外,其他鑒定時間都應當計入辦案期限。對於因鑒定時間較長,辦案期限屆滿仍不能終結的案件,自期限屆滿之日起,應當對被羈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變更強制措施,改為取保候審或者監視居住。」「法院解釋」第156條規定「當事人和辯護人申請通知新的證人到庭,調取新的證據,申請重新鑒定或者勘驗的,應當提供證人的姓名、證據的存放地點,說明所要證明的案件事實,要求重新鑒定或者勘驗的理由。審判人員根據具體情況,認為可能影響案件事實認定的,應當同意該申請,並宣布延期審理;不同意的,應當告知理由並繼續審理。依照前款規定延期審理的時間不得超過一個月,延期審理的時間不計入審限。」「公安規定」第245條規定「對犯罪嫌疑人作精神病鑒定的時間不計入辦案期限,其他鑒定時間都應當計入辦案期限。對於因鑒定時間較長,辦案期限屆滿時仍不能終結的案件,自期限屆滿之日起,應當對被羈押的犯罪嫌疑人變更強制措施,改為取保候審或者監視居住。」
從上述規定可以看出,1、刑訴法沒有單獨規定鑒定期限,而是把鑒定所用時間計入辦案期限(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作精神病鑒定的除外),其目的是保護被告人的權利,防止超期羈押,但這樣規定卻是不切實際的,且事實上導致了鑒定無限期和超期羈押;2、六部門規定對於因鑒定時間較長,辦案期限屆滿仍不能終結的案件,自期限屆滿之日起,應當對被羈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變更強制措施,改為取保候審或者監視居住,這在實際工作中也是不宜執行和不能執行的。3、「法院解釋」用延期審理代替鑒定期限且規定不超過一個月,不計入審限,與刑訴法的規定明顯不一致。因此,建議刑訴法修改時明確規定鑒定期限。
三、關於鑒定人。按照鑒定規則,鑒定人只能由自然人擔任,不能由機關、團體、事業單位等非自然人擔任。即鑒定人是具備專門知識並受公安司法機關指派或聘請來解決案件中的專門性問題的自然人。鑒定機構和鑒定人應當有所區別,二者在業務上具有從屬關系,鑒定部門能夠為鑒定人完成鑒定活動提供必要的物質技術設備和場所,保證鑒定在程序上的合法性。對於某一具體案件的鑒定應由幾名鑒定人進行,「刑訴法」、「法院解釋」、「檢察規則」均未作具體規定,而「公安規定」第238條規定鑒定後應當出具鑒定結論,由二名以上具有鑒定資格的鑒定人簽名或者蓋章。筆者認為:鑒定人應當對鑒定結論負責,無論是一人、二人或多人,均是如此。一般的案件一名鑒定人完全可以獨立完成,但對於疑難、復雜的案件應當二人以上完成甚或邀請專家聯合鑒定。事實上,公安機關的二人「簽名或蓋章」也是一種形式,實質上仍是一個人進行的鑒定。
關於鑒定人的迴避問題。刑訴法第31條規定了迴避條件,第154條規定開庭時候宣布鑒定人名單,告知當事人有權對鑒定人申請迴避。而偵查階段、提起公訴階段僅告知當事人鑒定結論而不告知鑒定人名單及鑒定過程等情況。按照這一規定,只有到審判階段當事人才有可能獲知鑒定人姓名,這必然會使有些本應在偵查階段迴避的鑒定人到審判階段才被申請迴避。這不僅會導致由於第一次鑒定被全部宣告無效而浪費鑒定資源,拖延訴訟時間,還有可能使一些檢材易於變質、滅失或數量太少且無法重新收集的刑事案件因錯過鑒定時機而無法查清案件真相。因此對鑒定人的迴避應當有一個明確的易於操作且符合實際的規定。
四、關於預交鑒定費用。民事案件預交鑒定費用規定比較明確,即由鑒定申請人或舉證責任人預交,由敗訴方承擔。刑事案件鑒定是否收費及費用如何預交、承擔,沒有明確的規定。一般認為純刑事案件的鑒定不應收費,附帶民事案件的鑒定可以比照民事案件規定收費。「檢察規則」第204條、第205條、第254條、第255條規定,檢察機關依職權進行的鑒定不收費,當事人申請鑒定的,由請求方承擔鑒定費用。筆者認為:涉及罪與非罪問題的鑒定,不應收費,涉及賠償問題的鑒定,可由申請鑒定方承擔費用。因為追究犯罪或保護無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是國家的責任,嫌疑人或被告人沒有證明自已有罪或無罪的責任。
希望能幫助到你望採納

熱點內容
工程陪標要負法律責任嗎 發布:2025-04-24 20:11:42 瀏覽:755
道德經釋文 發布:2025-04-24 20:11:37 瀏覽:629
行政法的基本原則司考 發布:2025-04-24 20:06:28 瀏覽:607
cctv12社會與法一線下載 發布:2025-04-24 20:02:02 瀏覽:366
法官王曉芳 發布:2025-04-24 20:01:51 瀏覽:824
藝人的道德 發布:2025-04-24 19:52:05 瀏覽:663
政策程序和規章也屬於計劃范疇嗎 發布:2025-04-24 19:39:51 瀏覽:199
收押金的合同有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5-04-24 19:24:24 瀏覽:387
狗把人咬了狗主人有法律責任 發布:2025-04-24 19:24:15 瀏覽:37
刑事訴訟法第80條解釋 發布:2025-04-24 19:23:27 瀏覽: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