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司馬懿刑法

司馬懿刑法

發布時間: 2020-12-28 21:40:58

A. 出師表中評價諸葛亮的人物形象

《出師表》中諸葛亮的人物形象直接描述,「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譯文:我原本一個平民,在南陽親自耕田。只想在亂世里苟全性命,不求在諸侯間揚名顯身。)間接描述形象:為蜀漢基業「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以身許國,忠貞不二的忠義形象。

諸葛亮為報答劉備的「知遇之恩」,殫精竭慮,輔佐劉備興復漢室,鞠躬盡瘁,死而後己。他充分發揮了自己的聰明才智,提出了「跨荊、益」,「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修政理」、「抗拒曹操」的治國方略。

他儒法並用,以法治國,執法必嚴,賞罰分明;他重用人才,任人以賢;他審時度勢,不斷的調整內政外交政策;他重視農業生活,安撫流亡,輕徭薄賦,發展社會經濟;他親率大軍北伐,革新武器裝備,發明了孔明燈和木牛流馬等。他的一生充滿了智慧,為中國歷朝歷代所推崇成為智慧的化身。

(1)司馬懿刑法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蜀章武元年(221年),劉備稱帝,諸葛亮為丞相。蜀漢建興元年(223年),劉備病死,將劉禪託付給諸葛亮。諸葛亮實行了一系列比較正確的政治和經濟措施,使蜀漢境內呈現興旺景象。

為了實現全國統一,諸葛亮在平息南方叛亂之後,於建興五年(227年)決定北上伐魏,擬奪取魏的長安,臨行之前上書後主,即這篇《出師表》。

文章以議論為主,兼用記敘和抒情。先後十三次提及「先帝」,七次提到「陛下」。「報先帝」「忠陛下」思想貫穿全文,處處不忘先帝「遺德」「遺詔」,處處為後主著想,期望他成就先帝未竟的「興復漢室」的大業。

以懇切的言辭,針對當時的局勢,反復勸勉劉禪要繼承先主劉備的遺志,開張聖聽,賞罰嚴明,親賢遠佞,以完成「興復漢室」的大業,表現了諸葛亮「北定中原」的堅強意志和對蜀漢忠貞不二的品格。

B. 中國歷史上像西門豹的好官有 那些

中國歷史上像西門豹的好官有以下五個

一、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山西太原 ,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於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並稱「劉白「。

二、蘇軾

蘇軾(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號鐵冠道人、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蘇仙,漢族,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欒城,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美食家、畫家,歷史治水名人。

三、寇準

1、寇準(961年—1023年10月24日),字平仲,華州下邽(今陝西渭南)人。北宋政治家、詩人。

2、寇準先世曾居太原太谷昌平鄉,後移居馮詡,最後遷至華州下邽。寇凖出身於名門望族,其遠祖蘇岔生曾在西周武王時任司寇,因屢建大功,賜以官職為姓。父親寇湘於後晉開運年間考中進士甲科,後應詔任魏王記室參軍,因屢建功勛,被封為國公,追贈官職至太師尚書令。寇凖天資聰明,又勤奮好學,十四歲時已經寫出了不少優秀的詩篇。十五歲時就能精習《春秋》。

四、狄仁傑

狄仁傑出身於太原狄氏 ,早年以明經及第,歷任汴州判佐、並州法曹、大理寺丞、侍御史、度支郎中、寧州刺史、冬官侍郎、文昌右丞、豫州刺史、復州刺史、洛州司馬等職,以不畏權貴著稱。天授二年(691年)九月拜相,擔任地官侍郎、同平章事,但僅四個月便被酷吏來俊臣誣陷謀反,奪職下獄,平反後貶彭澤縣令。

五、左宗棠

左宗棠(1812年11月10日—1885年9月5日),漢族,字季高,一字朴存,號湘上農人。湖南湘陰人。晚清政治家、軍事家、民族英雄,洋務派代表人物之一,與曾國藩等人並稱「晚清中興四大名臣」。

C. 有著千古第一忠臣的諸葛亮,到底是不是名副其實

諸葛亮被稱為封建時代的第一忠臣,這個「忠」,內容其實很豐富,不是對劉備父子的「私忠」,諸葛亮的「忠」是「公忠」「大忠」。忠於國家,忠於人民,忠於事業,這是諸葛亮的「忠」。

一、活在人民心中

諸葛亮,蜀漢丞相,史書中稱他為「伏龍」,小說中稱他為「卧龍」。龍,《說文解字》說:能幽能明,能細能巨,能短能長,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潛淵。

諸葛亮已經離世近1800年了,世人對他的紀念和評論從未間斷。《襄陽記》記載,諸葛亮歸葬定軍山不久,蜀漢各地民間祭祀諸葛亮活動便開始,各地紛紛向朝廷請求為諸葛亮立廟祭祀。但這與禮制不符,所以朝廷沒有批准。根據漢朝禮制,臣子當配享太廟,也就是列席於帝王廟堂里,祭祀應前往太廟。諸葛亮不是帝王,為他立廟不符合禮儀。

太廟庄嚴,普通百姓又去不了。於是,當時有很多百姓在清明節以及諸葛亮祭日等節令時在道路邊私祭。《襄陽記》記載:「百姓遂園時節私祭於陌道。」這種民間祭祀活動越來越多,蜀漢步兵校尉習隆、尚書郎向充便上表後主,再次請為諸葛亮立廟祭祀。蜀漢景耀六年(263),後主劉禪下詔為諸葛亮立廟於沔陽,這就是今天陝西省漢中市勉縣的武侯祠,也是全國最早的官立武侯祠。沔陽武侯祠新建不久,曹魏鎮西將軍鍾會便率軍攻佔了漢中。雖是敵對的雙方,鄧艾對諸葛亮也相當尊敬,特意到武侯祠祭祀,命令全軍將士不得在諸葛亮墓地附近放牧砍柴。

後來,為諸葛亮立廟祭祀之風由沔陽傳到漢水中游的襄陽以及蜀中各地,諸葛亮曾生活過、去過的地方,大都修建起武侯祠。保存至今的武侯祠就有十多家,這在古代名人中是絕無僅有的。西晉泰始十年(274),《三國志》的作者陳壽向晉武帝進呈《諸葛氏集》,其中說到百姓對諸葛亮的追思,說梁州、益州的人,「黎庶追思,以為口實。至今粱、益之民,咨述亮者,富猶在耳。」這種風氣一直沿續到以後歷代,晚唐時孫樵雲曾說,諸葛亮已經死了500年,百姓對他的思念和紀念仍然很隆重。在宋代大詩人陸游的詩文中,也多次提到清明節漢中等地對諸葛亮的民間祭祀。



元明清以後,由於話本、小說、戲劇等藝術的興起,諸葛亮的形象逐漸聖賢化、神仙化。清人毛宗崗評諸葛亮為古來賢相中第一奇人,說諸葛亮與管仲、樂毅比才能更強,與伊尹、姜尚相比,兼有他們二人的才能。康熙皇帝贊嘆道:「諸葛亮說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做為人臣,也就是諸葛亮能做得到。」乾隆皇帝還親自撰文《蜀漢興亡論》,對諸葛亮推崇備至。由於有皇帝的的倡導,為諸葛亮編纂文集、以諸葛亮為題著書立說在清代成為風氣。

四、質疑聲也一直不斷

但是,人無完人,諸葛亮也一樣。《三國志》在高度肯定諸葛亮的同時,也指出諸葛亮軍事方面存在不足,尤其關於諸葛亮「應變將略,非其所長」的評價對後世影響很大。《三國志》的作者陳壽30歲後到晉朝作官,作為晉臣,他自然有政治忌諱的顧慮,指出諸葛亮的不足是可以理解的。《華陽國志》評論諸葛亮雖然個人能力突出,但也指出:「諸葛亮雖資英霸之能,而主非中興之器。」

晉朝人孫盛曾評論諸葛亮刑法峻急,但對於法正等人卻有失縱容,得出諸葛亮失於政刑的結論。南北朝時崔浩曾作《論諸葛武侯》,對諸葛亮提出全面批評:不僅認為他軍事才幹平平,而且不合時宜,看不清當時的大局,同時又嚴威切法,個人品德也無善可陳,崔浩認為諸葛亮不能與管仲、蕭何相提並論。崔浩可能是全面否定諸葛亮的第一人,但他的文章充滿了論點,缺少論據和說理,只是一味否定。宋朝時,蘇軾、蘇轍父子在對諸葛亮稱頌的同時也有一些批評,主要集中在諸葛亮北伐決策失當以及治蜀政策不足等方面。

熱點內容
有規章制定權的地方這個文件為 發布:2025-04-24 20:14:22 瀏覽:842
工程陪標要負法律責任嗎 發布:2025-04-24 20:11:42 瀏覽:755
道德經釋文 發布:2025-04-24 20:11:37 瀏覽:629
行政法的基本原則司考 發布:2025-04-24 20:06:28 瀏覽:607
cctv12社會與法一線下載 發布:2025-04-24 20:02:02 瀏覽:366
法官王曉芳 發布:2025-04-24 20:01:51 瀏覽:824
藝人的道德 發布:2025-04-24 19:52:05 瀏覽:663
政策程序和規章也屬於計劃范疇嗎 發布:2025-04-24 19:39:51 瀏覽:199
收押金的合同有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5-04-24 19:24:24 瀏覽:387
狗把人咬了狗主人有法律責任 發布:2025-04-24 19:24:15 瀏覽: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