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司法觀點

司法觀點

發布時間: 2020-12-28 22:23:24

Ⅰ 最高法司法觀點:如何認定非因買受人自身原因未辦理

我民間法律人,如此法律點,還真深奧。

Ⅱ 跪求 《典當司法觀點集成》的所有內容.

提倡尊嚴與人權,反對奴性,凡是「跪求」的,除了父母、子女遇難急需求助者外,一律不予幫助。

Ⅲ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僱傭的司法的觀點有哪些

最高法關於僱傭的司法觀點:
1、僱傭關系與承攬關系的區別和認定
【司法觀點】
關於僱傭與承攬的區別。僱傭合同,是雇員從事僱主授權或者指示範圍內的勞務活動,僱主支付報酬的合同。承攬合同,是約定一方為他方完成工作,他方在承攬方交付獨立完成的工作成果後支付報酬的合同。僱主對雇員存在身份上的支配關系和從屬關系,而承攬關注的是工作成果,當事人雙方沒有身份上的約束。僱傭關系和承攬關系均屬於基於勞務合同產生的法律關系,但兩者的歸責原則不同,僱主責任為替代責任,且系嚴格責任;而承攬合同則基本上屬於過錯責任,定作人對承攬人致人損害,僅在定作或者選任、指示有過失時,承擔賠償責任。區分兩者的意義在於審判實踐中存在一些邊際案型,不易區分。
具體來說,可以綜合下列因素,結合案件具體情況予以認定:(1)當事人之間是否存在控制、支配和從屬關系;(2)是否由一方指定工作場所、提供勞動工具或設備、限定工作時間;(3)是定期給付勞動報酬還是一次性結算勞動報酬;(4)是繼續性提供勞務,還是一次性提供勞動成果;(5)當事人一方所提供的勞動是其獨立的業務或者經營活動,還是構成合同相對方的業務或者經營活動的組成部分。上述標准之(1)學理上稱為「控制標准」,(2)、(3)、(4)稱為「契約形態標准」,(5)稱為「組織標准」。如當事人之間存在控制、支配和從屬關系,由一方指定工作場所、提供勞動工具或設備,限定工作時間,定期給付勞動報酬,所提供的勞動是接受勞務一方生產經營活動的組成部分的,可以認定為僱傭。反之,則應當認定為承攬。
2、僱傭關系與幫工關系的區別和認定
【司法觀點】
關於僱傭關系與幫工關系的區別和認定問題,具體包括兩點:一是在是否有償方面,僱傭關系具有有償性,幫工關系具有無償性。二是在勞務活動的自主性方面,僱傭關系中的被僱用人是在特定的工作時間內、在僱用人的監督和控制下進行勞務活動,而在幫工關系中,幫工人進行勞務活動時具有自主性。在具體處理上,僱主責任為替代責任,且系嚴格責任。而幫工人因幫工活動遭受人身損害的,被幫工人應當承擔賠償責任,但被幫工人明確拒絕幫工的,不承擔賠償責任,只是基於公平原則,被幫工人可以在受益范圍內予以適當補償;此外,幫工人因第三人侵權遭受人身損害的,由第三人承擔賠償責任,但如果第三人不能確定或者沒有賠償能力,應當由被幫工人予以適當補償。
3、雇員因勞務而被第三人傷害的責任承擔
第三人侵權行為致雇員傷害的賠償問題,是司法實踐中經常發生的,但在如何處理上,一直存在爭議。《人身損害賠償解釋》第11條規定,僱傭關系以外的第三人造成雇員人身損害的,賠償權利人可以請求第三人承擔賠償責任,也可以請求僱主承擔賠償責任,僱主承擔賠償責任後,可以向第三人追償。而《侵權責任法》對此並未作出明確規定,因此,在審判實踐中,如遇到第三人侵權的情形,仍可適用《人身損害賠償解釋》第11條的規定來處理。
4、雇員在從事僱傭活動中受到傷害時如何適用法律
雇員在從事僱傭活動中遭受人身損害,僱主應當承擔賠償責任。僱傭關系以外的第三人造成雇員人身損害的,賠償權利人可以請求第三人承擔賠償責任,也可以請求僱主承擔賠償責任。僱主承擔賠償責任後,可以向第三人追償。雇員在從事僱傭活動中因安全生產事故遭受人身損害,發包人、分包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接受發包或者分包業務的僱主沒有相應資質或者安全生產條件的,應當與僱主承擔連帶賠償責任。屬於《工傷保險條例》調整的勞動關系和工傷保險范圍的,不適用本條規定。
因用人單位以外的第三人侵權造成勞動者人身損害,賠償權利人請求第三人承擔民事賠償責任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Ⅳ 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觀點集成到底幾卷、幾冊

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觀點集成新編版(2017)全6卷24冊下載

最新版最高法司法觀點集成於2017年出版,全套6卷24冊,具體如下:

民事卷 5冊

商事卷 5冊

刑事卷 5冊

民事訴訟卷 4冊

行政及國家賠償卷 3冊

知識產權卷 2冊

Ⅳ 求最高人民法院理解、適用法律書籍的書目、書名

《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觀點集成(第二版)》


全書共分民事卷、商事卷、知識產權卷、民事訴訟卷、刑事卷、行政及國家賠償卷六卷。其中,

1.民事卷共三個分冊,字數約255萬;

2.商事卷共分三個分冊,字數約270萬;

3.知識產權卷一冊,字數約77萬;

4.民事訴訟卷一冊,字數約92萬;

5.刑事卷共三個分冊,字數約264萬;

6.行政及國家賠償卷二個分冊,字數約177萬。

內容簡介

《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觀點集成(第二版)》以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釋、最高人民法院司法政策精神、最高人民法院答復、最高人民法院指導性案例、裁判文書及公報案例等為素材和依據,以附錄形式選摘部分最高人民法院主流觀點、法官著述、信箱,梳理專題,分門別類,並以說明的形式闡述相關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觀點的適用要點。這些司法觀點覆蓋刑事、民事、商事、知識產權、民事訴訟、行政及國家賠償等各個審判領域,代表最高人民法院對一些法律適用問題的司法態度和立場,也反映最高人民法院審判業務庭對一些法律問題的傾向性意見。最高人民法院常務副院長沈德詠特為本書撰寫了新序,並向廣大審判工作人員和法律行業相關人員推薦本書。

本套書在第一版的基礎上,剔除失效的、過時的規範文件和案例,大幅更新2011年以來的新內容。具有權威性、實用性和可參照操作性的特點,可供法官、律師等司法工作者全面了解和掌握最高人民法院現行有效的全部司法觀點。

Ⅵ 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觀點集成與第一版有什麼區別

《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觀點集成(民商事卷續共2冊)》從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釋、司法政策精神、答復、通知、最高人民法院裁判文書及公報案例、審判業務庭意見中梳理出一千多個司法觀點,並以附錄形式選摘最高人民法院審判業務庭的權威著述和目前審判實務中的主流觀點、信箱答復等。上述司法觀點代表最高人民法院對一些法律適用問題的司法態度和立場,也反映最高人民法院審判業務庭對一些法律問題的傾向性意見。《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觀點集成(民商事卷續共2冊)》與《解讀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釋書系》系姊妹篇。後者是對最高人民法院現行有效的司法解釋全面而系統的高端解讀。兩書相互配套,集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釋、司法政策、指導案例及主流司法觀點之大成,並與《最高人民法院裁判意見精選》等共同構成一套完整的「最高人民法院裁判依據系列」。

Ⅶ 司法觀點:如何認定非因買受人自身原因未辦理過戶登記

取得確抄認書,只是拍賣行確認你是經參加競拍取得房屋購買權。還要簽訂房屋買賣合同,向房屋出賣人交清購房款,持拍賣成交確認書、購房合同與出賣人一道辦理產權過戶手續。只有房屋產權過戶到拍得人的名下時,該房屋才屬於拍得人所有。糾正一下,拍賣人是拍賣行,競拍人是參加拍賣會並舉牌競價的人,成交確認書記載的競拍人是競得人,也叫拍得人。

Ⅷ 劉德權主編 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觀點集成:民商事卷續 人民法院出版社2011年版,第831頁

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觀點集成:新編版(2017)全24冊.pdf

Ⅸ 司法觀點集成到底是一本什麼書什麼人編寫的

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觀點集成新編版(2017)全6卷24冊下載

熱點內容
魔法學院國語 發布:2025-04-24 21:20:08 瀏覽:596
湛江法院鍾 發布:2025-04-24 21:10:31 瀏覽:886
宣判前寫材料怎麼送交法官 發布:2025-04-24 21:04:53 瀏覽:120
律師用什麼 發布:2025-04-24 21:04:14 瀏覽:908
福建省計生條例2016 發布:2025-04-24 20:55:56 瀏覽:168
彩禮是婚姻法 發布:2025-04-24 20:55:00 瀏覽:810
商丘平台法院 發布:2025-04-24 20:41:45 瀏覽:963
道德經忠信禮 發布:2025-04-24 20:37:09 瀏覽:80
法律知識進機關簡報 發布:2025-04-24 20:36:25 瀏覽:559
工廠打架法律責任 發布:2025-04-24 20:34:41 瀏覽: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