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家庭民法

家庭民法

發布時間: 2020-12-29 05:01:55

民法總則如何定義家庭財產

婚姻法 第九條登記結婚後,根來據男女源雙方約定,女方可以成為男方家庭的成員,男方可以成為女方家庭的成員。
第十七條夫妻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下列財產,歸夫妻共同所有:
(一)工資、獎金;
(二)生產、經營的收益;
(三)知識產權的收益;
(四)繼承或贈與所得的財產,但本法第十八條第三項規定的除外;
(五)其他應當歸共同所有的財產。
夫妻對共同所有的財產,有平等的處理權。
第十八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為夫妻一方的財產:
(一)一方的婚前財產;
(二)一方因身體受到傷害獲得的醫療費、殘疾人生活補助費等費用;
(三)遺囑或贈與合同中確定只歸夫或妻一方的財產;
(四)一方專用的生活用品;
(五)其他應當歸一方的財產。

②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規定家庭應當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規定,家庭應當樹立優良家風,弘揚家庭美德,回重視家答庭文明建設。夫妻應當互相忠實、互相尊重、互相關愛。

結婚應當男女雙方完全自願,禁止任何一方對另一方加以強迫,禁止任何組織或者個人加以干涉;登記結婚後,按照男女雙方約定,女方可以成為男方家庭的成員,男方可以成為女方家庭的成員。

(2)家庭民法擴展閱讀:

無效的或者被撤銷的婚姻自始沒有法律約束力,當事人不具有夫妻的權利和義務。同居期間所得的財產,由當事人協議處理;協議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據照顧無過錯方的原則判決。

對重婚導致的無效婚姻的財產處理,不得侵害合法婚姻當事人的財產權益。當事人所生的子女,適用本法關於父母子女的規定。婚姻無效或者被撤銷的,無過錯方有權請求損害賠償。

③ 民法中關於親屬家庭關系的部分應該怎麼改

一、包括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孫子回女、外孫子女。
二、法律依答據:
《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
12.民法通則中規定的近親屬,包括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孫子女、外孫子女。

④ 婚姻家庭法和民法的聯系和區別

民法通則是在當時我國法律體系不完備的情況下規定的民法的原則還不能說是一部基內本容法
以後的合同法、物權法等是原則的具體化
婚姻家庭法從分類上也屬於專原則的具體化不同於其他法律的是,婚姻法早在民法通則之前已經存在後來的規定是對前面法律的變更或者修改,這是同其他法律的不同。並且有的行為屬能力是不同於民法通則的如結婚行為能力是比民法通則規定的要大

⑤ 民法典婚姻家庭編擬新增哪些規定

檢察日報微博8月日消息,今天下午,民法典各分編草案提請第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五次會議審議。

2017年,我國依法辦理離婚手續的共有437.4萬對,比上年增長5.2%,其中:民政部門登記離婚370.4萬對,法院判決、調解離婚66.9萬對。離婚率為3.2‰,同比增加0.2個千分點,依舊是上升趨勢。

⑥ 根據民法典的規定哪些為家庭成員

根據《民法典》第來一自千零四十五條的規定,親屬包括配偶、血親和姻親。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孫子女、外孫子女為近親屬。配偶、父母、子女和其他共同生活的近親屬為家庭成員。


家庭成員合法權益受到法律保護,並應當履行法定義務。如;家庭成員中的撫養、扶養、贍養權利和義務, 禁止歧視、虐待、遺棄等權利。


(6)家庭民法擴展閱讀

第九條 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應當有利於節約資源、保護生態環境。

第十條 處理民事糾紛,應當依照法律;法律沒有規定的,可以適用習慣,但是不得違背公序良俗。

第十一條 其他法律對民事關系有特別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第十二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的民事活動,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⑦ 婚姻家庭法和民法通則的聯系和區別

民法通則復是在當時我國法律體系不制完備的情況下規定的民法的原則還不能說是一部基本法原則性占的金
以後的合同法、物權法等是原則的具體化
婚姻家庭法從分類上也屬於原則的具體化不同於其他法律的是,婚姻法早在民法通則之前已經存在後來的規定是對前面法律的變更或者修改,這是同其他法律的不同。並且有的行為能力是不同於民法通則的如結婚行為能力是比民法通則規定的要大

⑧ 民法典規定什麼為家庭成員

根據《民抄法典》第一千零四十五條的規定,親屬包括配偶、血親和姻親。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孫子女、外孫子女為近親屬。配偶、父母、子女和其他共同生活的近親屬為家庭成員

家庭成員合法權益受到法律保護,並應當履行法定義務。家庭成員中的撫養、扶養、贍養權利和義務, 禁止歧視、虐待、遺棄等權利。

(8)家庭民法擴展閱讀:

家庭成員特徵:

(一)家庭成員,是近親屬。

(二)配偶、父母、子女是法定家庭成員,還包括其他共同生活的近親屬。

(三)近親屬范圍,主要包括血親;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孫子女、外孫子女;也包括姻親(配偶)。

(四)共同生活近親屬,是指一定的時間共同居住,生活事務中相互扶助的近親屬。一定時間性、生活事務中相互扶助性,是共同生活近親屬的關鍵詞(特徵),偶爾共同居住或生活事務中相互扶助的近親屬,不屬於家庭成員。

熱點內容
法院還清白 發布:2025-04-25 07:59:39 瀏覽:169
法治校園資料 發布:2025-04-25 07:51:01 瀏覽:570
民法典網暴 發布:2025-04-25 07:50:11 瀏覽:107
書法報道德經書法大賽 發布:2025-04-25 07:39:18 瀏覽:520
簡述經濟法要約成立須具備的條件 發布:2025-04-25 07:35:41 瀏覽:965
勞動法支援事宜 發布:2025-04-25 07:27:01 瀏覽:181
婚姻法關於監護權 發布:2025-04-25 06:46:45 瀏覽:848
新婚姻法結婚還是單身 發布:2025-04-25 06:40:56 瀏覽:80
食堂勞動合同法 發布:2025-04-25 06:36:10 瀏覽:214
珍稀植物保護條例 發布:2025-04-25 06:31:51 瀏覽:6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