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民法典制度最新規定

民法典制度最新規定

發布時間: 2020-12-29 05:43:30

民法典婚姻制度基本原則

1、婚姻家庭受國家保護

2、實行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的婚姻制度

3、保護婦女、未成年人、老年人、殘疾人的合法權益

⑵ 民法典規定的新興權利有哪些

民法典中包括了民事權利、民事行為能力、民事法律責任、物權、土地承包經營權、合同、婚姻家庭、繼承、侵權責任等方面的規定。

是對我國現行《婚姻法》、《繼承法》、《民法通則》、《物權法》、《合同法》、《收養法》、《侵權責任法》等民事法律規定進行的全面系統的編訂修撰。

(2)民法典制度最新規定擴展閱讀

民法典以民事權利的保障為核心,圍繞著民事權利的確認和保護而展開。

可以說,民法典以民事權利的確認為經,以民事權利的保護為緯,編制了細密的民事權利保護屏障。民事權利的保護既是民法典的出發點,也是其落腳點。民法典總則編提綱挈領,通過抽象民事領域的共通性規范,構建了民事權利體系,並為各分編的展開奠定了基礎。

在民法總則中,民事主體制度實際上確認了權利的歸屬;法律行為與代理制度實際上規范了主體行使權利的行為和方式;訴訟時效制度實際上是權利行使的期限規則。

而民法典分則完全是以權利為主線展開的,以總則編所確認的物權、合同債權、人格權、婚姻家庭中的權利、繼承權的確認和保護為內容,分別形成了物權編、合同編、人格權編、婚姻家庭編、繼承編,並以侵權責任編對權利的救濟為民法典的結尾。

通過對各項民事權利提供立體保障,發出了民法典權利保護的最強音。民法典充分尊重私人自治的空間,充分調動了個人從事民事活動、創造社會財富的潛能。

⑶ 明年我國解除幾條法律規定有那些

2021年1月1日起民法典開始實行婚姻法、物權法、人格權法等9部現行法律將同時廢止,新規與現行婚姻法相關條例由了很大變動,更好地保護弱勢群體的切身利益。尤其是對保護婦女、未成年人、老年人、殘疾人的合法權益,夫妻雙方的財產劃分更詳細,新增經濟補償制度,降低離婚的合法權益。禁止包辦、買賣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為,禁止借婚姻索取財物等。8條新規特別注意:

1.2020年《民法典》元月一日施行,對婦女婚姻加強保護措施,產生下列情形,婚姻可以宣布無效

一旦發現另一方有重婚,有禁止結婚的親屬關系、未到法定年齡,受脅迫、不願意的都可以請求撤銷婚姻。並且結婚登記前,不如實告知對方的,可以請求撤銷婚姻,可以在一年內提出。

這一規定有助於名存實亡的家庭,受強迫結婚不願意的一方起到了很好的保護作用,結束無休止的等待,極大的保護了受傷害人的合法權益。

更需要說明的是,在社會中有發生女方或者男方單獨承受的一個家庭的重擔,另一方不負責任的外走,又沒法結束這個婚姻的延續,雙方又不能及時的結束婚姻的約束。

2.民法典新增無效撤銷婚姻,沒有法律約束力,不具備夫妻的權利和義務

在現有的家庭中產生重婚、禁止結婚的親屬關系、未到法定婚齡、被限制人身自由的當事人、隱瞞患有重大疾病的,都可以在一年內提出撤銷婚姻請求,或是無效婚姻。

最主要的是無效或者被撤銷的婚姻,自始而終沒有法律約束力,當事人不具有夫妻的權利和義務。在同居期間所產生的財物,有當事人協商處理,協議不成的,法院照顧無過錯方。對於重婚導致的無效婚姻的財產處理,不得侵害合法婚姻當事人的財產權利,無錯方有權提出損害賠償。

3. 有效的保護維護家庭的一方和喪偶式婚姻,無過錯方可以提出經濟補償

《民法典》為了維護受傷害群體,增添經濟補償制度。夫妻一方因撫養子女、照顧老人,協助另一方工作等負擔較多義務的,離婚時有權向另一方請求補償,另一方應當給予補償。

比如像,有些家庭鬧矛盾長期外出不歸,撫養子女和照顧老人的重擔,就落在另一方可以說成是全職太太,全職丈夫或喪偶式婚姻家庭。雖然法律中有規定分居滿一年後應當判決離婚。但是,民法典新增規定,無過錯方多年承擔的義務,應該向另一方提出經濟補償,可以獲得補償。可以說逃避的一方,她必須承擔這個義務。

4.無過錯方獲得的權益更有保障

不管是什麼原因產生的家庭離婚時,無過錯方首先要向過錯方提出經濟補償。產生下列情形,有權請求損害賠償,比如像重婚與他人同居、家庭暴力、虐待、遺棄等。

5.協議離婚夫妻,新增離婚冷靜期制度,30天可以反悔撤回

《民法典》新規定增加一條,協議離婚有30天的反悔撤回期,在30日申請期,任何一方不願意離婚的,可以主動撤回離婚申請 ,未申請的視為撤回離婚申請。此規定只適用協議離婚,不針對起訴離婚。

6.怎樣的情形下提起離婚訴訟,應當要准予離婚

《婚姻法》規定中,提出起訴離婚,只要一方不同意,第一次法院判決不準離婚,必須要經過6個月後才能再次起訴離婚,這次起訴後只有對方沒過錯,另一方在短期內就無法正常離婚。

《民法典》第 1079條:夫妻一方要求離婚的,首先要經過有關部門的調解,我直接向法院起訴,經過審理後調解無效,應當准予離婚。還出現下列情形:重婚與他人同居,家暴、虐待、遺棄,有重大過錯、感情不和分居滿兩年、感情破裂,一方被宣告失蹤,另一方提出申訴,應當准予離婚。

經法院判決不準離婚後,雙方又分居滿一年,一方再次提起離婚訴訟的,應當准予離婚。

7.夫妻擴大共同財產范圍,共同確認債務,避免一方「被負債」

關於夫妻雙方共同財產范圍,民法典新增。婚後投資收益,比如,投資收益股權、股票基金、有償債券及分紅。其他勞動報酬范圍就比較廣,比如兼職、額外薪酬、撰稿字畫所得等,都要增加為夫妻共同財產。在婚後所要發生的投資虧損,也是由夫妻雙方共同承擔,所欠債務也是共同償還。

在婚後所有共同財產和共同債務,都必須有夫妻雙方共同簽字和事後歸家等方式確認。此責任和確認的主要目的是,在現行社會中夫妻一方往往產生一些不知情或發生不明債務的情況下,被另一方注意負債的具體規定。還有注意在外欠賬,造成生意虧損假象、隱藏、轉移、變賣、揮霍欠賬等。強迫對方承擔的,明確為個人債務,保護了夫妻另一方的合法權益。

《民法典》規定中新增了揮霍」夫妻共同財產的行為,裁定發現對方有各種損害夫妻共同財產等行為時,另一方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分割夫妻共同財產,已經明確有此事發生,揮霍一方就會被法定少分或不分財產,保護了夫妻另一方的合法權益。

8.離婚後孩子該判給誰?這個義務該如何做

現行《婚姻法》中,母親在哺乳期只一年期內孩子是跟隨母親撫養,在16周歲以內另一方要支付撫養孩子一方撫養費。

《民法典》規定,不滿兩周歲的子女以有母親直接撫養為原則。8周歲以上的子女可以根據他們本身的意願。

以上的這8條,都是人們非常關心的婚姻以及財產方面的法律條文。2021年元旦開始施行的《民法典》包括7編,共1260條,為結婚前後財產細化、合同、居住權,婚姻中承擔責任以及合同違規,宅基地、建築物、房產等一系列生活方方面面的權益規定。圍繞著人們生活、工作以及財產等各方面的保護合法權益。

其中還有圍繞社會熱點問題作出了具體的規定,比如,見義勇為、侵權、養狗、居住權,物業熊孩子網路充值等等。

分析到我們每一個人涉及切身利益,必須做到知法懂法,才能更好的維護我們自身的合法權益。假如真的被人侵權了,自己又在無意中傷害了他人的合法權益,又對於欠賬產生的債務等,該採取什麼樣的辦法解決,這都需要我們有了解懂點法律常識,這樣處理起來我們心裡就踏實、自如。

還沒有一頓外賣錢,就收藏一本《民法典》,沒事閑來翻翻看,讓自己和家人多了解一些法律方面的常識,既可以保護自己和家人,又能給親戚朋友指點迷津,何樂而不為。點擊下方鏈接,就可購買 包郵到家,普通老百姓都可以看得懂。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法律常識

⑷ 新的民法典新增了哪些內容

侵權責任是民事主體侵害他人權益應當承擔的法律後果。第七編「侵權責任」在總結實踐經驗的基礎上,針對侵權領域出現的新情況,吸收借鑒司法解釋的有關規定,對侵權責任制度作了必要的補充和完善。

要點一:確立 「自甘風險」規則

規定自願參加具有一定風險的文體活動,因其他參加者的行為受到損害的,受害人不得請求沒有故意或者重大過失的其他參加者承擔侵權責任。

要點二:規定「自助行為」制度。

要點三:「營養費」「住院伙食補助費」明確列為人身損害賠償項目。

要點四:完善精神損害賠償制度。

規定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侵害自然人具有人身意義的特定物造成嚴重精神損害的,被侵權人有權請求精神損害賠償。

要點五:完善公平責任規則。

受害人和行為人對損害的發生都沒有過錯的,依照法律的規定由雙方分擔損失。

要點六:增加規定委託監護的侵權責任,即監護人將監護職責委託給他人的,監護人應當承擔侵權責任;受託人有過錯的,承擔相應的責任。

⑸ 民法典重點內容

民法典包括7編,即總則編、物權編、合同編、人格權編、婚姻家庭編、繼承編、侵權責任編,以及附則,共84章、1260條,總字數10萬余字。結構安排上有幾個特點:一是堅持民商合一,二是單設人格權編,三是不設獨立的債權編,四是不設獨立的知識產權編,五是單設侵權責任編。

(一)總則編。總則編共10章、204條,與民法通則相比,主要修改內容有:

第一,為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將綠色原則確立為民法的基本原則,並在各分編的相關制度中體現了綠色原則。

第二,完善了監護制度。擴大了被監護人的范圍,強化了政府的監護職能,並增加了臨時監護制度和臨時生活照料制度。

第三,確立了特別法人制度。按照法人設立目的和功能等方面的不同,將法人分為營利法人、非營利法人和特別法人。

第四,完善了民事權利制度。對知識產權作了概括性規定,以統領各知識產權單行法律。規定法律對數據、網路虛擬財產的保護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第五,完善了民事責任制度,增加規定了「好人條款」和「英烈保護條款」等。

(二)物權編。物權編共5個分編、20章、258條,與物權法相比,主要修改內容有:

第一,完善農村集體產權相關制度。完善征地補償制度,與修改後的土地管理法相銜接;落實土地承包「三權分置」制度;考慮到農村集體建設用地和宅基地制度改革正在推進過程中,在民法典中作出銜接性規定。

第二,完善建築物區分所有權制度。強化業主對共有部分共同管理的權利,適當降低作出決議的門檻;完善公共維修資金使用的表決規則;明確共有部分產生的收益屬於業主共有。

第三,增加規定居住權。為落實黨中央的要求,認可和保護民事主體對住房保障的靈活安排,滿足特定人群的居住需求,在用益物權部分增加一章,專門規定居住權。

第四,關於改善營商環境。擴大擔保合同的范圍,進一步明確了實現擔保物權的統一受償規則和清償順序;刪除具體登記機構的規定,為建立統一的動產抵押和權利質押登記制度留下空間;完善流押、流質的規定。

第五,關於住宅建設用地使用權續期。作出原則性規定,國務院正式提出修改有關法律的議案後,再進一步做好銜接。

(三)合同編。合同編共3個分編、29章、526條,與合同法相比,主要修改內容有:

第一,增加典型合同類型。為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現實需要,增加了保證合同、保理合同、物業服務合同、

合夥合同這4種新的典型合同。

第二,補充完善債法的一般規則。明確了非合同之債的法律適用問題,完善無因管理、不當得利的具體規則。

第三,完善國家訂貨合同制度。規定國家根據搶險救災、疫情防控或者其他需要下達國家訂貨任務、指令性計劃的,有關民事主體之間應當依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規訂立合同。

第四,完善電子合同的訂立、履行規則。為適應電子商務和數字經濟快速發展的需要,規范電子交易行為,對電子合同訂立、履行的特殊規則作了規定。

第五,完善格式條款制度。規定提供格式條款的一方未盡到合理提示義務的,對方可以主張這些條款不成為合同的內容。

第六,禁止高利放貸。為了防範金融風險,維護正常的金融秩序,明確規定,禁止高利放貸,借款的利率不得違反國家有關規定。

第七,細化客運合同的規定。明確旅客應當按照有效客票記載的時間、班次和座位號乘坐,承運人應當嚴格履行安全運輸義務等。

(四)人格權編。人格權編共6章、51條,規定了人格權的一般規則,並對生命權、身體權和健康權,姓名權和名稱權,肖像權,名譽權和榮譽權,隱私權和個人信息保護等作了明確規定。

第一,確立器官捐獻的基本規則。明確自然人生前未表示不同意捐獻的,死亡後其配偶、成年子女、父母可以採用書面形式共同決定捐獻。

第二,規范與人體基因、人體胚胎等有關的醫學和科研活動。

第三,增加禁止性騷擾的規定。明確了性騷擾的認定標准,並規定了機關、企業、學校等單位防止和制止性騷擾的義務。

第四,明確禁止利用信息技術手段侵害他人的肖像權。利用信息技術手段「深度偽造」他人的肖像、聲音,侵害他人的人格權益,民法典從人格權保護角度作了明確規定。

第五,明確規定隱私權和個人信息保護。明確了隱私的定義,對侵害他人隱私權的常見行為作了列舉性規定。界定了個人信息的定義,明確處理個人信息遵循的原則和條件,強化個人信息的保護。

(五)婚姻家庭編。婚姻家庭編共5章、79條,與婚姻法、收養法相比,主要修改內容有:

第一,明確規定樹立優良家風。為了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加強家庭文明建設的講話精神,體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明確規定,家庭應當樹立優良家風,弘揚家庭美德,重視家庭文明建設。

第二,修改了禁止結婚的條件。規定患有重大疾病一方應當在結婚登記前如實告知對方,不如實告知的,對方可以請求撤銷該婚姻。

第三,吸收新司法解釋的規定,明確了夫妻共同債務的范圍,回應社會關切。

第四,規范親子關系確認或者否認之訴。規定對親子關系有異議且有正當理由的,父或者母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確認或者否認親子關系;成年子女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確認親子關系。

第五,規定離婚冷靜期。在30天的離婚冷靜期內,任何一方可以向登記機關撤回離婚申請。

第六,完善收養制度。明確規定了最有利於被收養人的原則,刪除了現行收養法關於被收養的未成年人應為14周歲以下的限制,並完善了收養人的條件要求。

(六)繼承編。繼承編共4章、45條,與繼承法相比,主要修改內容有:

第一,完善了遺囑繼承製度。適應實踐發展的需要,增加列印、錄音錄像等新的遺囑形式,並修改了遺囑效力規則,還增加規定了遺囑信託。

第二,增加遺產管理人制度。為確保遺產得到妥善管理、順利分割,新增了遺產管理人制度,明確了遺產管理人的產生方式、職責和權利等內容。

第三,完善遺贈扶養協議制度。適當擴大了社會組織作為扶養人的范圍,以滿足養老形式多樣化需求,促進老齡事業發展。

第四,完善了無人繼承遺產的歸屬制度。明確此類財產收歸國有後應當用於公益事業。

(七)侵權責任編。侵權責任編共10章、95條,與侵權責任法相比,主要修改內容有:

第一,確立「自甘風險」規則。規定自願參加具有一定風險的文體活動,因其他參加者的行為受到損害的,受害人不得請求其他參加者承擔侵權責任。

第二,規定「自助行為」制度。自然人在自己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來不及請求國家機關保護的情況下,自己可以採取合理措施保護權益。

第三,完善精神損害賠償制度。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侵害自然人具有人身意義的特定物造成嚴重精神損害的,被侵權人有權請求精神損害賠償。

第四,規定侵犯知識產權的懲罰性賠償。切實加強對知識產權的保護,顯著提高侵犯知識產權的違法成本,充分發揮法律的威懾作用。

第五,完善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規則。為鼓勵助人為樂,規定無償搭乘人在交通事故中受到損害的,應當減輕機動車一方的賠償責任,但是機動車使用人有故意或者重大過失的除外。

第六,完善生態環境損害責任。增加規定生態環境損害的懲罰性賠償,明確了生態環境損害的修復和賠償制度。

第七,完善高空拋物墜物規則。「頭頂上的安全」引發社會關注,民法典對高空拋物墜物規則作了進一步的完善。從建築物中拋擲物品或者從建築物上墜落的物品造成他人損害的,由侵權人依法承擔侵權責任。

公安等機關應當依法及時調查,查清責任人;經調查難以確定具體侵權人的,才適用由可能加害的建築物使用人給予補償的規定。



(5)民法典制度最新規定擴展閱讀:

編纂一部真正屬於中國人民的民法典,是新中國幾代人的夙願。黨和國家曾於1954年、1962年、1979年和2001年先後四次啟動民法制定工作。

第一次和第二次由於多種原因而未能取得實際成果。1979年第三次啟動是在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的背景下進行的,當時領導法制委員會工作的彭真、習仲勛同志經過深入研究後,確定按照「成熟一個通過一個」的工作思路,先制定民事單行法律。

修改了婚姻法,相繼出台繼承法、民法通則、收養法、擔保法、合同法等。2001年第四次啟動,又先後制定了物權法、侵權責任法、涉外民事關系法律適用法等。

⑹ 民法典草案:規定「離婚冷靜期」時限

【導讀】在民法典草案中,規定了時長為一個月的「離婚冷靜期」,據悉,對於這一規定,在徵求意見的過程中絕大多數是贊成的,認為有利於解決沖動離婚的問題,維護婚姻家庭關系的穩定。但也有的意見提出,對於存在家庭暴力等情形的,不宜規定離婚冷靜期,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吧。

1、「自婚姻登記機關收到離婚登記申請之日起三十日內,任何一方不願意離婚的,可以向婚姻登記機關撤回離婚登記申請。前款規定期間屆滿後三十日內,雙方應當親自到婚姻登記機關申請發給離婚證;未申請的,視為撤回離婚登記申請。」上述為離婚設立的30天「緩沖期」,被稱作「離婚冷靜期」。

2、「實踐中,由於協議離婚登記手續過於簡便,輕率離婚的現象增多,不利於家庭穩定。」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相關負責人說。民法典草案婚姻家庭編規定了一個月的離婚冷靜期,在此期間,任何一方可以向登記機關撤回離婚申請。

3、離婚冷靜期制度只適用於協議離婚,對於有家庭暴力等情形的,實踐中一般是向法院起訴離婚,而起訴離婚是不適用離婚冷靜期制度的。「從我們了解的情況看,英國、法國、俄羅斯、韓國等國家都規定了這一制度。」

4、離婚率逐年走高,根據民政部召開的2020年第一季度例行新聞發布會通報的情況,2019年全國婚姻登記機關共辦理結婚登記947.1萬對,離婚登記415.4萬對。

5、目前社會以及網路上對此存在兩種立場鮮明的看法,一種認為該規定給了夫妻雙方足夠的「後悔時間」,隨時撤銷離婚避免沖動而後悔;另一種則認為,夫妻情感破裂協議離婚是權利自由,設立冷靜期會導致轉移財產、打擊報復甚至滋生家庭暴力。

這一規定不僅是保護了正常的婚姻關系,也避免了因為沖動而離婚的可能,婚姻關系的維持本來就是結婚雙方的事,所以經歷冷靜期後,才能更好的做出選擇。

熱點內容
法院還清白 發布:2025-04-25 07:59:39 瀏覽:169
法治校園資料 發布:2025-04-25 07:51:01 瀏覽:570
民法典網暴 發布:2025-04-25 07:50:11 瀏覽:107
書法報道德經書法大賽 發布:2025-04-25 07:39:18 瀏覽:520
簡述經濟法要約成立須具備的條件 發布:2025-04-25 07:35:41 瀏覽:965
勞動法支援事宜 發布:2025-04-25 07:27:01 瀏覽:181
婚姻法關於監護權 發布:2025-04-25 06:46:45 瀏覽:848
新婚姻法結婚還是單身 發布:2025-04-25 06:40:56 瀏覽:80
食堂勞動合同法 發布:2025-04-25 06:36:10 瀏覽:214
珍稀植物保護條例 發布:2025-04-25 06:31:51 瀏覽:6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