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最高人民法院撤銷登記

最高人民法院撤銷登記

發布時間: 2020-12-29 06:58:42

A. 通過最高人民法院再審調解後原生效判決書自動撤銷嗎

通過最高人民發展在審調和袁生效判決書制動撤銷通過最高人民法院在審查後原生效判決中制等撤銷通過知否人民法院再審調後的原判決書會自動撤銷。

B. 為什麼基層法院撤銷黑名單最高院網站還是查的到

估計當時基層法院報名單的時候,給你報到了上面的法院,還沒來得及撤下來,基層法院自己撤下來了,應該有基層法院向上級法院要求撤銷黑名單

C. 最高人民法院能夠撤銷司法部規定嗎

不能,司法部規定撤銷應由國務院行使相關職權。

D. 最高人民法院被執行人信息登記後可以撤銷嗎

可以撤銷,抄
見:襲《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公布失信被執行人名單信息的若干規定》第七條 失信被執行人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應當將其有關信息從失信被執行人名單庫中刪除:
(一)全部履行了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義務的;
(二)與申請執行人達成執行和解協議並經申請執行人確認履行完畢的;
(三)人民法院依法裁定終結執行的。

E.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合同無效依法解除的司法解釋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二十六條下列勞動合同無效或者部分無效:

(一版)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權或者乘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或者變更勞動合同

(二)用人單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責任、排除勞動者權利的;

(三)違反法律、行政法規強制性規定的。

對勞動合同的無效或者部分無效有爭議的,由勞動爭議仲裁機構或者人民法院確認。

(5)最高人民法院撤銷登記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二十七條勞動合同部分無效,不影響其他部分效力的,其他部分仍然有效。

第二十八條勞動合同被確認無效,勞動者已付出勞動的,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勞動報酬。勞動報酬的數額,參照本單位相同或者相近崗位勞動者的勞動報酬確定。

F. 法院是如何判決一個起訴案例的變更和撤銷的.

同一個案件,同一個事實,同一家高級人民法院,卻先後出現兩個截然相反的認定、判決。

這是一起「民告官」的行政官司,終審、再審判決均由海南省高級人民法院(以下簡稱「海南省高院」)作出。

一起土地糾紛,法院一審二審均認定土地證合法

陳世周和麗華基公司原本是合作愉快的買賣雙方。

2008年10月27日,麗華基公司與陳世周簽訂了《土地出讓協議書》,受讓陳世周名下的位於海口市秀英區海榆西線九公里處北側的11646.11平方米土地使用權。

麗華基公司表示在協議簽訂後向陳世周支付了1240.5699萬元,高出當時該地的基準地價35萬元/畝,以84萬元/畝為成交價,同時也代陳世周繳納稅款116.730011萬元,僅剩下百萬余元尾款。

2010年3月12日,海口市政府將上述土地過戶登記到麗華基公司名下,分別為海口市國用(2010)第003254號、第003261號。

海南在2010年1月正式獲批建設國際旅遊島,全島范圍內的土地價格也因此開始突飛猛進。當年年底,陳世周以妻子王瓊玉名義向海口市中級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以海口市政府頒土地證違法為由,上訴請求撤銷其頒給麗華基公司的土地證。

2011年5月9日,海南省高院二審駁回了陳世周的上訴請求,維持海口市中級人民法院原判,即判決海口市政府給麗華基公司頒發的003261號土地證合法。可陳世周不服,申請海南省高院再審。

陳世周堅持認為和麗華基公司辦理變更登記申請時自己沒有親自到場簽名,認定海口市政府的變更登記違法。海南省高院在二審審判中,雖認為陳世周堅持的「沒有親自到場簽名」事實成立,但依照《土地登記規則》和《土地變更登記若干問題的規定》,其中並沒有要求在土地變更登記過程中雙方親自到場,而是側重於要求雙方共同申請。

對此,海口市政府辯稱,本案屬於國際旅遊島建設後產生的土地糾紛案件之一,實際上是陳世周本人對自己土地增值沒有作出正確判斷,現在是對自己以前轉讓土地真實意願的反悔。

麗華基公司也認為,《土地出讓協議書》是陳世周親筆簽名的,代表他的真實意思,所有證據顯示陳世周一直都申請土地過戶,因此這宗土地過戶申請是雙方真實意願。

全國律協行政法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北京才良律師事務所主任、土地法專家王才亮認為,陳世周自己簽的名,但是沒有親自到場去簽,從法律上來講,雖有瑕疵,但不導致無效。

法院再審撤銷其作出的二審判決,暗指有相關部門介入

2013年年中,案件開始「逆轉」。

2013年6月8日,海南省高院的(2012)瓊行再終字第4號行政判決書撤銷了自己之前的終審判決和海口市中級人民法院的行政判決,判決撤銷海口市政府頒給麗華基公司的003261號《國有土地使用證》。

作出這一判決的依據,系海南省高院的前後兩組審判法官,對陳世周沒有親自到場辦理土地使用權轉讓手續這一核心事實的認定發生了根本變化。

海南省高院(2011)瓊行終字第70號判決書認定:「盡管本案在辦理土地使用權變更登記的過程中,海口市政府在當事人沒有提交原土地使用權證的情況下,便給麗華基公司辦理土地使用權變更登記,致辦證程序存在瑕疵,但該瑕疵並不影響海口市政府頒證行為結果的正確性。」

到了海南省高院的(2012)瓊行再終字第4號行政判決書時,判決書對這一事實的認定從「瑕疵」變成了「程序性違法」,該判決書寫道:「正是由於海口市政府在給麗華基公司頒發土地使用權證存在上述的程序性違法,陳世周以此主張土地轉移登記行為不屬於其真實意思表示,導致雙方當事人發生糾紛,並多次訴訟,已經嚴重影響到陳世周的實體權益。」

「這個案子如果沒有當事人的投訴以及相關職能部門的介入,一般情況下是不予撤銷的。」該案審判員鄭船給麗華基公司的釋明筆錄中稱:「法院雖然作出了撤銷辦證的判決,但是原審已查明,你公司與陳世周的買賣行為是真實公平的。」

「麗華基公司負責人沈春生通過不正當手段用了15個月過戶,我就向有關機構反映了這個事情。」陳世周告訴中國青年報記者。

沈春生用了哪些不正當手段?面對這個疑問,陳世周並沒有給出明確回答。

「基於行政頒證行為被撤銷」,審判員鄭船還在釋明筆錄中向麗華基公司建議:「為了保證你公司的合法權益,建議通過民事案件保護權益,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陳世周履行合同,辦理過戶手續,並向法院申請訴前保全。」

而據中國法院網的報道,海南省高院是最早開展在判決後向當事人釋明的法院之一。2006年起,海南省高院開始執行《關於實行判後釋明聽證的規定》,這一舉措被有關媒體解讀為可以讓當事人感受到公平正義、化解對立情緒,有效遏制涉法上訪,起到了一種司法救濟的作用。

根據審判員的建議,麗華基公司隨即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麗華基公司稱,從今年3月至今,海南省高院已受案開庭半年多,該案還是沒有判決。

對於該案件中「有關部門如何介入、影響案件」、「法院釋明是否會讓訴訟方認為法院不能獨立審判」等疑問,中國青年報記者聯系采訪了海南省高院。海南省高院有關部門負責人回應,案件還在審理當中,建議待判決之後再進行報道。

G.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合同無效依法解除的司法解釋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

為了正確審理合同糾紛案件,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以下簡稱合同法)的規定,對人民法院適用合同法的有關問題作出如下解釋:
一、法律適用范圍
第一條合同法實施以後成立的合同發生糾紛起訴到人民法院的,適用合同法的規定;合同法實施以前成立的合同發生糾紛起訴到人民法院的,除本解釋另有規定的以外,適用當時的法律規定,當時沒有法律規定的,可以適用合同法的有關規定。
第二條合同成立於合同法實施之前,但合同約定的履行期限跨越合同法實施之日或者履行期限在合同法實施之後,因履行合同發生的糾紛,適用合同法第四章的有關規定。
第三條人民法院確認合同效力時,對合同法實施以前成立的合同,適用當時的法律合同無效而適用合同法合同有效的,則適用合同法。
第四條合同法實施以後,人民法院確認合同無效,應當以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的法律和國務院制定的行政法規為依據,不得以地方性法規、行政規章為依據。
第五條人民法院對合同法實施以前已經作出終審裁決的案件進行再審,不適用合同法。

二、訴訟時效
第六條技術合同爭議當事人的權利受到侵害的事實發生在合同法實施之前,自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受到侵害之日起至合同法實施之日超過一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尚未超過一年的,其提起訴訟的時效期間為兩年。
第七條技術進出口合同爭議當事人的權利受到侵害的事實發生在合同法實施之前,自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受到侵害之日起至合同法施行之日超過兩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尚未超過兩年的,其提起訴訟的時效期間為四年。
第八條合同法第五十五條規定的「一年」、第七十五條和第一百零四條第二款規定的「五年」為不變期間,不適用訴訟時效中止、中斷或者延長的規定。

三、合同效力
第九條依照合同法第四十四條第二款的規定,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合同應當辦理批准手續,或者辦理批准、登記等手續才生效,在一審法庭辯論終結前當事人仍未辦理批准手續的,或者仍未辦理批准、登記等手續的,人民法院應當認定該合同未生效;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合同應當辦理登記手續,但未規定登記後生效的,當事人未辦理登記手續不影響合同的效力,合同標的物所有權及其他物權不能轉移。
合同法第七十七條第二款、第八十七條、第九十六條第二款所列合同變更、轉讓、解除等情形,依照前款規定處理。
第十條當事人超越經營范圍訂立合同,人民法院不因此認定合同無效。但違反國家限制經營、特許經營以及法律、行政法規禁止經營規定的除外。

四、代位權
第十一條債權人依照合同法第七十三條的規定提起代位權訴訟,應當符合下列條件:
(一)債權人對債務人的債權合法;
(二)債務人怠於行使其到期債權,對債權人造成損害;
(三)債務人的債權已到期;
(四)債務人的債權不是專屬於債務人自身的債權。
第十二條合同法第七十三條第一款規定的專屬於債務人自身的債權,是指基於扶養關系、撫養關系、贍養關系、繼承關系產生的給付請求權和勞動報酬、退休金、養老金、撫恤金、安置費、人壽保險、人身傷害賠償請求權等權利。
第十三條合同法第七十三條規定的「債務人怠於行使其到期債權,對債權人造成損害的」,是指債務人不履行其對債權人的到期債務,又不以訴訟方式或者仲裁方式向其債務人主張其享有的具有金錢給付內容的到期債權,致使債權人的到期債權未能實現。
次債務人(即債務人的債務人)不認為債務人有怠於行使其到期債權情況的,應當承擔舉證責任。
第十四條債權人依照合同法第七十三條的規定提起代位權訴訟的,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
第十五條債權人向人民法院起訴債務人以後,又向同一人民法院對次債務人提起代位權訴訟,符合本解釋第十三條的規定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零八條規定的起訴條件的,應當立案受理;不符合本解釋第十三條規定的,告知債權人向次債務人住所地人民法院另行起訴。
受理代位權訴訟的人民法院在債權人起訴債務人的訴訟裁決發生法律效力以前,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三十六條第(五)項的規定中止代位權訴訟。
第十六條債權人以次債務人為被告向人民法院提起代位權訴訟,未將債務人列為第三人的,人民法院可以追加債務人為第三人。

兩個或者兩個以上債權人以同一次債務人為被告提起代位權訴訟的,人民法院可以合並審理。
第十七條在代位權訴訟中,債權人請求人民法院對次債務人的財產採取保全措施的,應當提供相應的財產擔保。
第十八條在代位權訴訟中,次債務人對債務人的抗辯,可以向債權人主張。
債務人在代位權訴訟中對債權人的債權提出異議,經審查異議成立的,人民法院應當裁定駁回債權人的起訴。
第十九條在代位權訴訟中,債權人勝訴的,訴訟費由次債務人負擔,從實現的債權中優先支付。
第二十條債權人向次債務人提起的代位權訴訟經人民法院審理後認定代位權成立的,由次債務人向債權人履行清償義務,債權人與債務人、債務人與次債務人之間相應的債權債務關系即予消滅。
第二十一條在代位權訴訟中,債權人行使代位權的請求數額超過債務人所負債務額或者超過次債務人對債務人所負債務額的,對超出部分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第二十二條債務人在代位權訴訟中,對超過債權人代位請求數額的債權部分起訴次債務人的,人民法院應當告知其向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另行起訴。
債務人的起訴符合法定條件的,人民法院應當受理;受理債務人起訴的人民法院在代位權訴訟裁決發生法律效力以前,應當依法中止。

五、撤銷權
第二十三條債權人依照合同法第七十四條的規定提起撤銷權訴訟的,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
第二十四條債權人依照合同法第七十四條的規定提起撤銷權訴訟時只以債務人為被告,未將受益人或者受讓人列為第三人的,人民法院可以追加該受益人或者受讓人為第三人。
第二十五條債權人依照合同法第七十四條的規定提起撤銷權訴訟,請求人民法院撤銷債務人放棄債權或轉讓財產的行為,人民法院應當就債權人主張的部分進行審理,依法撤銷的,該行為自始無效。
兩個或者兩個以上債權人以同一債務人為被告,就同一標的提起撤銷權訴訟的,人民法院可以合並審理。
第二十六條債權人行使撤銷權所支付的律師代理費、差旅費等必要費用,由債務人負擔;第三人有過錯的,應當適當分擔。

六、合同轉讓中的第三人
第二十七條債權人轉讓合同權利後,債務人與受讓人之間因履行合同發生糾紛訴至人民法院,債務人對債權人的權利提出抗辯的,可以將債權人列為第三人。
第二十八條經債權人同意,債務人轉移合同義務後,受讓人與債權人之間因履行合同發生糾紛訴至人民法院,受讓人就債務人對債權人的權利提出抗辯的,可以將債務人列為第三人。

第二十九條合同當事人一方經對方同意將其在合同中的權利義務一並轉讓給受讓人,對方與受讓人因履行合同發生糾紛訴至人民法院,對方就合同權利義務提出抗辯的,可以將出讓方列為第三人。
七、請求權競合
第三十條債權人依照合同法第一百二十二條的規定向人民法院起訴時作出選擇後,在一審開庭以前又變更訴訟請求的,人民法院應當准許。對方當事人提出管轄權異議,經審查異議成立的,人民法院應當駁回起訴。

H. 什麼叫人民法院依法撤銷對妨害訴訟採取的強制措施的情形除外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民事、行政訴訟中司法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2016年2月15日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678次會議通過,自2016年10月1日起施行)

法釋〔2016〕20號

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公告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民事、行政訴訟中司法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已於2016年2月15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678次會議通過,現予公布,自2016年10月1日起施行。

最高人民法院

2016年9月7日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賠償法》及有關法律規定,結合人民法院國家賠償工作實際,現就人民法院賠償委員會審理民事、行政訴訟中司法賠償案件的若干法律適用問題解釋如下:

第一條人民法院在民事、行政訴訟過程中,違法採取對妨害訴訟的強制措施、保全措施、先予執行措施,或者對判決、裁定及其他生效法律文書執行錯誤,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合法權益並造成損害的,賠償請求人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請賠償。

第二條違法採取對妨害訴訟的強制措施,包括以下情形:

(一)對沒有實施妨害訴訟行為的人採取罰款或者拘留措施的;

(二)超過法律規定金額採取罰款措施的;

(三)超過法律規定期限採取拘留措施的;

(四)對同一妨害訴訟的行為重復採取罰款、拘留措施的;

(五)其他違法情形。

第三條違法採取保全措施,包括以下情形:

(一)依法不應當採取保全措施而採取的;

(二)依法不應當解除保全措施而解除,或者依法應當解除保全措施而不解除的;

(三)明顯超出訴訟請求的范圍採取保全措施的,但保全財產為不可分割物且被保全人無其他財產或者其他財產不足以擔保債權實現的除外;

(四)在給付特定物之訴中,對與案件無關的財物採取保全措施的;

(五)違法保全案外人財產的;

(六)對查封、扣押、凍結的財產不履行監管職責,造成被保全財產毀損、滅失的;

(七)對季節性商品或者鮮活、易腐爛變質以及其他不宜長期保存的物品採取保全措施,未及時處理或者違法處理,造成物品毀損或者嚴重貶值的;

(八)對不動產或者船舶、航空器和機動車等特定動產採取保全措施,未依法通知有關登記機構不予辦理該保全財產的變更登記,造成該保全財產所有權被轉移的;

(九)違法採取行為保全措施的;

(十)其他違法情形。

第四條違法採取先予執行措施,包括以下情形:

(一)違反法律規定的條件和范圍先予執行的;

(二)超出訴訟請求的范圍先予執行的;

(三)其他違法情形。

I. 失信被執行人地方法院說已經撤銷,為什麼兩個月多了最高人民法院還有記錄

失信沒法取消,法院取消的是對你的限制消費,而不是取消徵信不良。徹底取消只有五年內不再發生失信現象,系統會自動取消。

J. 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關於被告及其主管部門均已撤銷其債務由誰承擔問

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
你院(88)粵法經行字第86號《關於被告及其主管部門均已撤版銷其債務由誰承擔的請示權》已收悉,經研究,答復如下:
關於被告及其主管部門均已撤銷,其債務由誰承擔的問題,情況很復雜。原則上是應依法保護債權人的合法利益,債務人應依法履行義務,主管單位要負連帶責任。但對有一些主管單位已撤銷,無法尋找應負連帶責任的債務人的,基本上可按你院請示中的第二種意見辦理。即:主管部門一般是指企業申請登記表上載明的主管部門(即:直接主管部門),若企業及其主管單位均已撤銷、歇業,不能再追訴其他單位的,應依法通知原告不予受理,或裁定終結訴訟。
如果我的解答對你有幫助,請採納!如還有疑問可進本人法律工作室在線咨詢或電話咨詢,祝你好運!

熱點內容
法院還清白 發布:2025-04-25 07:59:39 瀏覽:169
法治校園資料 發布:2025-04-25 07:51:01 瀏覽:570
民法典網暴 發布:2025-04-25 07:50:11 瀏覽:107
書法報道德經書法大賽 發布:2025-04-25 07:39:18 瀏覽:520
簡述經濟法要約成立須具備的條件 發布:2025-04-25 07:35:41 瀏覽:965
勞動法支援事宜 發布:2025-04-25 07:27:01 瀏覽:181
婚姻法關於監護權 發布:2025-04-25 06:46:45 瀏覽:848
新婚姻法結婚還是單身 發布:2025-04-25 06:40:56 瀏覽:80
食堂勞動合同法 發布:2025-04-25 06:36:10 瀏覽:214
珍稀植物保護條例 發布:2025-04-25 06:31:51 瀏覽:6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