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刑法完全責任

刑法完全責任

發布時間: 2020-12-29 07:43:30

Ⅰ .我國刑法規定完全負刑事責任的年齡為

我國刑法完全行為能力人的年齡為十八周歲,關於刑事責任年齡的問題有三種情況:
1.完全不負刑事責任年齡階段。
按照我國刑法典第17條的規定,不滿14周歲,是完全不負刑事責任年齡階段。一般地說,不滿14周歲的人尚處於幼年時期,還不具備辨認和控制自己行為的能力,即不具備責任能力。因此法律規定,對不滿14周歲的人所實施的危害社會的行為,概不追究刑事責任;但必要時可依法責令其家長或監護人加以管教,也可視需要對接近14周歲,如12~13周歲的人由政府收容教養。
2.相對負刑事責任年齡階段。
按照我國刑法典第17條第2款的規定,已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是相對負刑事責任年齡階段,也稱相對無刑事責任階段。達到這個年齡階段的人,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辨別大是大非和控制自己重大行為的能力,即對某些嚴重危害社會的行為具備一定的辨認和控制能力。因此,法律要求他們對自己實施的嚴重危害社會的行為即「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負刑事責任。
3.完全負刑事責任年齡階段。
按照我國刑法典第17條第1款的明文規定,已滿16周歲的人進入完全負刑事責任年齡階段。由於滿16周歲的未成年人的體力和智力已有相當的發展,具有了一定的社會知識,是非觀念和法制觀念的增長已經達到一定的程度,一般已能夠根據國家法律和社會道德規范的要求來約束自己,因而他們已經具備了基本的刑法意義上辨認和控制自己行為的能力。因此,我國刑法認定已滿16周歲的人可以構成刑法中所有的犯罪,要求他們對自己實施的刑法所禁止的一切危害行為負擔刑事責任。

Ⅱ 我國刑法規定的完全刑事責任年齡是

16周歲

我國《刑法》對刑事責任年齡的規定採用了四分法

Ⅲ 我國刑法規定的完全刑事責任年齡是多少

根據我國《刑法》第十七條第一款規定:「已滿十六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可見,年滿16周歲,是有完全刑事責任的年齡階段。

中國的刑法規定將刑事責任年齡劃分為三個階段:

一、已滿十六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為完全負刑事責任年齡階段;

二、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刑法規定的八類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為相對負刑事責任年齡;

三、不滿十四周歲的人不管實施何種危害社會的行為,都不負刑事責任,為完全不負刑事責任年齡。

(3)刑法完全責任擴展閱讀:

《刑法》第十七條第二款規定:「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罪的,應負刑事責任。」也即相對負刑事責任年齡人只對自己實施的這八種嚴重犯罪承擔刑事責任,在司法實踐中必須嚴格遵守罪刑法定原則,不得突破這一界限。

具體規定

1、已滿 16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即為完全負刑事責任年齡。

2、己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即為相對負刑事責任年齡。14周歲—16周歲的人不犯上述之罪的,不追究刑事責任。

3、不滿14周歲的人,不管實施何種危害社會的行為,都不負刑事責任,即為完全不負刑事責任年齡。

4、已滿14周歲不滿18周歲的人犯罪,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5、實施犯罪時的年齡,一律按照公歷的年、月、日計算。過了周歲生日,從第二天起,為已滿周歲。

Ⅳ 我國刑法規定,已滿多少周歲的人犯罪應付刑事責任

我國的刑事責任年齡為16周歲,相對負刑事責任年齡的階段就是14周歲至16周歲出於這個年齡段的人只對法律規定的8種犯罪承擔刑事責任。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投毒罪。

根據《刑法》第十七條規定:已滿十六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因不滿十六周歲不予刑事處罰的,責令他的家長或者監護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時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養。

(4)刑法完全責任擴展閱讀:

案例一:一個15歲山西少年在網上下過這樣的帖子:「她讓我沒有一點上網自由,我恨她,請幫我除掉她,願意者請與我聯系,重金酬謝。」這是一則雇兇殺母的帖子,僅僅是因為每次上網都受到母親的阻止。可悲的是,幾天後山西省一名同樣沉迷網游的初中生,竟然真的為了這200元「酬金」成為兇手,他們竟聯手將這位母親砍死。

案例二:遠在合肥市新站開發區的胡某,年僅16歲,在網吧玩一種用刀捅人的暴力游戲時,由於技術欠佳,胡某每次都被別的玩家「捅」倒。而坐在一旁的同齡少年也在玩同一種游戲,他忍不住對胡某冷嘲熱諷了幾句。在網上「殺」紅了眼的胡某當即火冒三丈,抽出半尺長的防身刀具,捅向同齡少年的胸口,導致他當場死亡,而胡某則又坐回電腦前,依舊沉浸在暴力游戲中。直到警方趕到現場,胡某才驚醒:「我是不是殺死人了?會不會坐牢?」

案例三:鄭州少年15歲的小威,父母離異,父母雙方都不要孩子,爺爺奶奶又管不了,小威輟學在家無聊迷上了到電子游廳玩電子游戲,幾乎瘋狂。2006年10月3日,在「作戰」過程中,游戲對家將小威在游戲中「殺死」。一怒之下,小威在游戲廳內將其游戲對家活活打死。

根據《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四十五條:對於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一律不公開審理。已滿十六周歲不滿十八周歲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一般也不公開審理。

上面說的三個案例,三個少年都不滿18周歲,所以,法庭也沒有公開審理這些案件。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條規定:故意殺人的,處死刑、無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節較輕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第十七條 已滿十六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上述的案例三個少年都已經滿了14周歲,所以他們都被判刑 ,被判5到7年不等。

Ⅳ 11、我國刑法規定的完全刑事責任年齡是( )

我國刑法規定的完全刑事責任年齡是16周歲。
刑事責任年齡是指法律規定行版為人對自己權的犯罪行為負刑事責任必須達到的年齡。刑法對此有相關規定。《刑法》對刑事責任年齡的規定採用了四分法:
1、絕對無刑事責任年齡,即不滿14周歲的,對任何犯罪都不負刑事責任。
2、相對刑事責任年齡,即已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除上述罪名外,因不滿16周歲不予刑事處罰的,要責令他的家長或者監護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時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養。
3、減輕刑事責任年齡,即已滿14周歲不滿18周歲的人犯罪,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4、完全負刑事責任年齡,即已滿16周歲的,犯任何罪,都必須負刑事責任。但犯罪時未滿18周歲,不適用死刑。

Ⅵ 我國《刑法》規定的完全不負刑事責任的年齡為不滿幾歲

不滿14歲的人犯罪,不負刑事責任。
刑事責任年齡,就是法律規定的應當對自己犯罪行為負刑事責任的年齡。只有達到法定年齡的人實施了犯罪行為,才能成為犯罪的主體,並追究其刑事責任。對於沒有達到法定年齡的人,即使實施了危害社會的行為,也不構成犯罪,不負刑事責任。
犯罪行為不只是具有社會危害性的行為,同時還是人的有意識的行為,而人們控制、認識自己行為的能力,是受到年齡的限制的,只有在人們達到一定年齡時,其接受社會教育和社會經驗有了一定的積累,才能具備識別是非善惡,並在行動中具備自我控制能力,因此也就才能要求其對自己的犯罪行為承擔刑事責任。
根據《刑法》第十七條規定,年滿十六周歲的人,實施了任何一種犯罪行為,都應當負刑事責任。已滿十六周歲的人,其體力、智力已相當發展,並有一定社會知識,已具有分辨是非善惡的能力,因此,應當要求他們對自己的一切犯罪行為負刑事責任。
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一般已有一定的識別能力,但由於年齡尚小,智力發育尚不夠完善,缺乏社會知識,還不具有完全識別和控制自己行為的能力,因此,他們負刑事責任的范圍,應當受他們刑事責任能力的限制,不能要求他們對一切犯罪都負刑事責任。規定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對不滿14歲的人,因為不具備相應的識別和控制自己的能力,犯罪不承擔刑事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十七條【刑事責任年齡】已滿十六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因不滿十六周歲不予刑事處罰的,責令他的家長或者監護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時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養。

Ⅶ 在我國,負完全刑事責任的年齡是多少歲

在我國,負完全刑事責任的年齡是16歲.

(1)未滿14周歲的人,由於身心發育未成熟,他們幼稚無知,還不具備必要的辨別是非善惡的能力,因而,對他們所實施的危害社會的行為不追究刑事責任。

(2)已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的人,雖然有一定的辨認是非善惡的能力,但年紀尚輕,智力發展尚不完全,缺乏社會知識和法制觀念,因此,對他們的危害行為一般不追究刑事責任,而只對某些嚴重的犯罪追究刑事責任。

(3)已滿16周歲的人,智力、體力已有相當的發展,已經具有辨別是非善惡和控制自己行為的能力,因此,法律應當要求他們對自己所實施的一切犯罪行為負刑事責任。

(4)已滿14周歲、不滿18周歲的人,雖有一定的辨別是非善惡的控制自己行為的能力,但尚未成年,容易接受外界的不良影響,同時,由於他們可塑性大,易於接受改造。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十七條規定:

已滿十六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因不滿十六周歲的不予刑事處罰的,責令他的家長或者監護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時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養。

(7)刑法完全責任擴展閱讀

法律規定的年齡,一律按公歷的年、月、日計算,並且應自行為人出生的年、月、日起按日為單位計算實足年齡。例如,「不滿14周歲」,包括周歲生日在內,「已滿14周歲」則應從周歲生日之第二天起計算,其他不滿16周歲,不滿18周歲的均應依此計算。

責任年齡的確定是刑法中的重大問題,它直接涉及到刑罰懲罰范圍,涉及到是否從輕、減輕處罰,如果某人尚未達到法定應負刑事責任的年齡,即使行為人在客觀上造成了嚴重結果,也不能追究他的刑事責任。正確理解刑法關於責任年齡的規定,對於正確定罪量刑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審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應當把被告人犯罪時的年齡作為重要事實予以查清。法律文書要寫明未成年被告人出生的年、月、日。對於未成年被告人犯罪時的年齡沒有查清,而又關繫到應否追究刑事責任和判處何種刑罰的公訴案件,應當由人民檢察院補充偵查待查證屬實以後再定罪量刑。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刑事責任年齡

Ⅷ 我國刑法規定哪個年齡犯罪完全不負刑事責任

《刑法》
第十七條【刑事責任年齡】已滿十六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回責任。
已滿十答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因不滿十六周歲不予刑事處罰的,責令他的家長或者監護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時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養。
第十七條之一【刑事責任年齡】已滿七十五周歲的人故意犯罪的,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過失犯罪的,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Ⅸ 我國刑法規定完全負刑事責任的年齡為幾歲

嚴格來說,應該是16周歲,但特定的8種嚴重犯罪,年滿14周歲就應當承擔版刑事責任,詳見《中華人民權共和國刑法》第十七條:
已滿十六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因不滿十六周歲不予刑事處罰的,責令他的家長或者監護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時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養。

Ⅹ 完全刑事責任能力人是什麼意思

完全刑事責任能力人需要具備一定的條件,主要有以下兩方面:

1、必須達到法定的刑事責任年齡。我國《刑法》第17條規定,年滿16周歲的人犯罪,應負刑事責任。這里應負擔的刑事責任,指的就是完全的刑事責任。

2、必須具備完全的辨認和控制能力。這里的「完全」指的是行為人所擁有的能力是非部分的,不殘缺的。比如,有間歇性精神病的行為人就不具備完全的辨認和控制能力,也就不能成為完全刑事責任能力人。首先,在一般意義上,年齡的大小反映了其體力和智力的成熟程度,也反映了其是否具有相當的社會知識、經驗以及守法意識。所以,是否達到刑事責任年齡是判斷行為人是否能成為完全刑事責任能力人的必要條件。根據我國《刑法》規定,對於一般犯罪,必須年滿16周歲才能成為完全刑事責任能力人,而對於故意殺人罪、故意傷害罪等惡性犯罪,只要
年滿14周歲即可認為是完全刑事責任能力人,應負完全刑事責任。

其次,一個人的精神狀態對刑事責任能力也有重要影響,比如精神病人在不能控制和辨認自己的行為的時候,即便其已經達到刑事責任年齡,也不可以認為其是完全刑事責任能力人。值得注意的是,確定精神病人有無責任能力的標准時,需要經法定程序鑒定確認,才能最終判定該行為人是否具備完全刑事責任能力。

熱點內容
婚姻法心得感想 發布:2025-04-25 13:55:23 瀏覽:508
法律草案民法 發布:2025-04-25 13:50:14 瀏覽:663
勞動法工作每月360小時 發布:2025-04-25 13:50:12 瀏覽:572
2015經濟法基礎講義 發布:2025-04-25 13:49:26 瀏覽:549
2016經濟法基礎侯永斌第二章 發布:2025-04-25 13:43:53 瀏覽:911
作為大學生如何加強學習法治觀念 發布:2025-04-25 13:31:37 瀏覽:763
靜安人民法院 發布:2025-04-25 13:29:58 瀏覽:810
行政法密切相關論文 發布:2025-04-25 13:29:46 瀏覽:424
法治化要求 發布:2025-04-25 13:26:49 瀏覽:329
國際經濟法的案例分析 發布:2025-04-25 13:26:46 瀏覽: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