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等文件
1.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這一法律文件在哪可以找到
網上可以下載後用列印機出一份;在各地新華書店都有出賣的單行本或者法律法規匯編;公、檢、法、司單位里常用這些;有的法律專業的學生也有的。哪裡方便你可以到哪分階段找。
2. 規范性文件能否作為刑事犯罪依據
不能。
刑法第三條明文規定,法律明文規定為犯罪行為的,依照法律定罪處刑;法律沒有明文規定為犯罪行為的,不得定罪處刑。
根據我國的罪刑法定原則,刑事犯罪的處罰依據只能是《刑法》及其修正案,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布的刑法的司法解釋,我國唯一的一部單行刑法《關於懲治騙購外匯、逃匯和非法買賣外匯犯罪的決定》,除此之外,再無其它。
你設想一下,怎麼可能依據某某機關出具的某某規范性文件的規定,確定某人犯罪了呢。
===============================================
PS:提供成都市法律咨詢,訴訟/仲裁代理,聯系方式點我名字。
3. 我國修改刑法都是通過刑法修正案來修改的嗎還有沒有別的修改刑法的文件
大概最近十年來都是這樣的以修正案的方式,之前還有人大通過單行的文件來修改。
4. 如何認定《刑法》第二百二十九條「虛假證明文件」
《刑法》229條指的是提供虛假證明文件罪。該罪是指中介組織人員提供虛假證明文件罪,是指承擔資產評估、驗資、驗證、會計、審計、法律服務等職責的中介組織及其人員故意提供虛假證明文件、情節嚴重的行為。 犯罪構成要件:1.本罪的犯罪對象為評估事務所、注冊會計師事務所和審計事務所等單位或個人提供的有關公司成立或 經營情況的各類虛假的證明文件,主要有以下幾類:評估報告、驗資報告、審計報告等。2.本罪的客觀方面指提供虛假證明文件的行為,必須情節嚴重才構成犯罪。情節不屬嚴重,即使提供了虛假證明文件、也不能以本罪論處。3.本罪在主觀方面必須出於故意,即明知自己所提供的有關證明文件有虛假內容但仍決意提供。過失不能構成本罪,構成犯罪的,應是他罪如中介組織人員出具證明文件重大失實罪。4.本罪的主體是具有一定身份的特殊主體。根據公司法的有關規定,下列人員可以成為本罪的犯罪主體:資產評估師、注冊會計師、審計師等。 處罰方面:構成本罪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罰金。前款規定的人員,索取他人財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財物,犯前款罪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第一款規定的人員,嚴重不負責任,出具的證明文件有重大失實,造成嚴重後果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
5. 《刑法修正案》關於食品安全犯罪的刑法懲治有哪些內容
一、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
根據《刑法》第一百四十條,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是指生產者、銷售者在產品中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產品冒充合格產品,銷售金額較大的行為。
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以刑事案件立案追訴:
(一)偽劣產品銷售金額五萬元以上的;
(二)偽劣產品尚未銷售,貨值金額十五萬元以上的;
(三)偽劣產品銷售金額不滿五萬元,但將已銷售金額乘以三倍後,與尚未銷售的偽劣產品貨值金額合計十五萬元以上的。
質量技術監督法律法規相關規定:
《產品質量法》第五十條規定:在產品中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產品冒充合格產品,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產品質量法》第五十二條規定:銷售失效、變質的產品,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產品質量法》第六十一條規定: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屬於本法規定禁止生產、銷售的產品而為其提供運輸、保管、倉儲等便利條件的,或者為以假充真的產品提供製假生產技術,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產品質量法》第六十二條規定:服務業的經營者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所使用的產品屬於本法規定禁止銷售的產品的,依照本法對銷售者的處罰規定處罰。
《計量法》第二十九條規定:違反本法規定,製造、修理、銷售的計量器具不合格,造成人身傷亡或者重大財產損失的,依照刑法有關規定,對個人或者單位直接責任人員追究刑事責任。
《標准化法》第二十條、《標准化法實施條例》第三十四條規定:生產、銷售、進口不符合強制性標準的產品,造成嚴重後果,構成犯罪的,由司法機關依法追究直接責任人員的刑事責任。
《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第七十三條規定:鍋爐、氣瓶、氧艙和客運索道、大型游樂設施以及高耗能特種設備的設計文件,未經國務院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核準的檢驗檢測機構鑒定,擅自用於製造,觸犯刑律的,對負有責任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刑法關於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非法經營罪或者其他罪的規定,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第七十五條規定:未經許可,擅自從事鍋爐、壓力容器、電梯、起重機械、客運索道、大型游樂設施、場(廠)內專用機動車輛及其安全附件、安全保護裝置的製造、安裝、改造以及壓力管道元件的製造活動,觸犯刑律的,對負有責任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刑法關於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非法經營罪、重大責任事故罪或者其他罪的規定,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第七十九條規定:鍋爐、壓力容器、壓力管道元件、起重機械、大型游樂設施的製造過程和鍋爐、壓力容器、電梯、起重機械、客運索道、大型游樂設施的安裝、改造、重大維修過程,以及鍋爐清洗過程,未經國務院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核準的檢驗檢測機構按照安全技術規范的要求進行監督檢驗,觸犯刑律的,對負有責任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刑法關於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或者其他罪的規定,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第五十九條規定:未經定點,擅自生產危險化學品包裝物、容器等,觸犯刑律的,對責任人員依據危險物品肇事罪、生產銷售偽劣商品罪或者其他罪的規定,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國務院關於加強食品等產品安全監督管理的特別規定》第三條第二款、第三款規定:依照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生產、銷售產品需要取得許可證照或者需要經過認證的,應當按照法定條件、要求從事生產經營活動。不按照法定條件、要求從事生產經營活動或者生產、銷售不符合法定要求產品,構成非法經營罪或者生產、銷售偽劣商品罪等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生產經營者不再符合法定條件、要求,繼續從事生產經營活動,構成非法經營罪或者生產、銷售偽劣商品罪等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二、生產、銷售不符合安全標準的產品罪
根據《刑法》第一百四十六條,生產、銷售不符合安全標準的產品罪是指生產不符合保障人身、財產安全的國家標准、行業標準的電器、壓力容器、易燃易爆產品或者其他不符合保障人身、財產安全的國家標准、行業標準的產品,或者銷售明知是以上不符合保障人身、財產安全的國家標准、行業標準的產品,造成嚴重後果的行為。
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以刑事案件立案追訴:
(一)造成人員重傷或者死亡的;
(二)造成直接經濟損失十萬元以上的;
(三)其他造成嚴重後果的情形。
質量技術監督法律法規相關規定:
《產品質量法》第四十九條規定:生產、銷售不符合保障人體健康和人身、財產安全的國家標准、行業標準的產品,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產品質量法》第六十一條規定: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屬於本法規定禁止生產、銷售的產品而為其提供運輸、保管、倉儲等便利條件的,或者為以假充真的產品提供製假生產技術,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產品質量法》第六十二條規定:服務業的經營者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所使用的產品屬於本法規定禁止銷售的產品的,依照本法對銷售者的處罰規定處罰。
《中華人民共和國清潔生產促進法》第三十八條規定:違反本法規定,生產、銷售有毒、有害物質超過國家標準的建築和裝修材料,構成犯罪的,依照刑事法律的規定,追究刑事法律責任。
三、生產、銷售不符合衛生標準的食品罪
根據《刑法》第一百四十三條,生產、銷售不符合衛生標準的食品罪是指生產、銷售不符合衛生標準的食品,足以造成嚴重食物中毒事故或者其他嚴重食源性疾患的行為。
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以刑事案件立案追訴:
(一)含有可能導致嚴重食物中毒事故或者其他嚴重食源性疾患的超標準的有害細菌的;
(二)含有可能導致嚴重食物中毒事故或者其他嚴重食源性疾患的其他污染物的。
質量技術監督法律法規相關規定:
《食品安全法》第九十八條規定:違反本法規定,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乳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條例》第五十五條規定:生產、銷售不符合乳品質量安全國家標準的乳品,依照刑法第一百四十三條的規定,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並由發證機關吊銷許可證照。
四、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
根據《刑法》第一百四十四條,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是指在生產、銷售的食品中摻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或者銷售明知摻有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食品的行為。
涉嫌下列情形的,應以刑事案件立案追訴:
在生產、銷售的食品中摻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或者銷售明知摻有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食品的,應予立案追訴。
質量技術監督法律法規相關規定:
《食品安全法》第九十八條規定:違反本法規定,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乳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條例》第五十四條規定:生鮮乳收購者、乳製品生產企業在生鮮乳收購、乳製品生產過程中,加入非食品用化學物質或者其他可能危害人體健康的物質,依照刑法第一百四十四條的規定,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並由發證機關吊銷許可證照。
五、生產、銷售偽劣農葯、獸葯、化肥、種子罪
根據《刑法》第一百四十七條,生產、銷售偽劣農葯、獸葯、化肥、種子罪是指生產假農葯、獸葯、化肥,銷售明知是假的或者失去使用效能的農葯、獸葯、化肥、種子,或者生產者、銷售者以不合格的農葯、獸葯、化肥、種子冒充合格的農葯、獸葯、化肥、種子,使生產遭受較大損失的行為。
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以刑事案件立案追訴:
(一)使生產遭受損失二萬元以上的;
(二)其他使生產遭受較大損失的情形。
六、詐騙罪
根據《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詐騙罪是指以非法佔有為目的,使用虛假事實或者隱瞞真相的方法,騙取數額較大的公私財物的行為。
質量技術監督法律法規相關規定:
《計量法》第二十八條、《計量法實施細則》第五十三條規定:製造、銷售、使用以欺騙消費者為目的計量器具,構成犯罪的,對個人或者單位直接責任人員,以詐騙罪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七、偽造、變造、買賣國家機關公文、證件、印章罪
根據《刑法》第二百八十條,偽造、變造、買賣國家機關公文、證件、印章罪是指偽造、變造、買賣國家機關的公文、證件、印章的行為。
質量技術監督法律法規相關規定:
《計量法實施細則》第五十六條規定:偽造、盜用、倒賣強制檢定印、證,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棉花質量監督管理條例》第二十九條規定:棉花經營者違反本條例的規定,偽造、變造、冒用棉花質量憑證、標識、公證檢驗證書、公證檢驗標志,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管理條例》第四十九條規定:違法接受並使用他人提供的許可證證書、生產許可證標志和編號,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管理條例》第五十一條規定:偽造、變造許可證證書、生產許可證標志和編號,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八、非法經營罪
根據《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條,非法經營罪是指未經許可經營專營、專賣物品或者其他限制買賣的物品,買賣經營許可證或者批准文件,以及從事其他非法經營活動,擾亂市場秩序,情節嚴重的行為。
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以刑事案件立案追訴:
(一)個人非法經營數額在五萬元以上,或者違法所得數額在一萬元以上的;
(二)單位非法經營數額在五十萬元以上,或者違法所得數額在十萬元以上的;
(三)雖未達到上述數額標准,但兩年內因同種非法經營行為受過二次以上行政處罰,又進行同種非法經營行為的;
(四)其他情節嚴重的情形。
質量技術監督法律法規相關規定:
《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管理條例》第四十五條規定:企業未依照本條例規定申請取得生產許可證而擅自生產列入目錄產品,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第七十二條規定:未經許可,擅自從事壓力容器設計活動,觸犯刑律的,對負有責任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刑法關於非法經營罪或者其他罪的規定,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第七十三條規定:鍋爐、氣瓶、氧艙和客運索道、大型游樂設施以及高耗能特種設備的設計文件,未經國務院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核準的檢驗檢測機構鑒定,擅自用於製造,觸犯刑律的,對負有責任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刑法關於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非法經營罪或者其他罪的規定,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第七十五條規定:未經許可,擅自從事鍋爐、壓力容器、電梯、起重機械、客運索道、大型游樂設施、場(廠)內專用機動車輛及其安全附件、安全保護裝置的製造、安裝、改造以及壓力管道元件的製造活動,觸犯刑律的,對負有責任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刑法關於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非法經營罪、重大責任事故罪或者其他罪的規定,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第七十七條規定:未經許可,擅自從事鍋爐、壓力容器、電梯、起重機械、客運索道、大型游樂設施、場(廠)內專用機動車輛的維修或者日常維護保養,觸犯刑律的,對負有責任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刑法關於非法經營罪、重大責任事故罪或者其他罪的規定,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第八十條規定:未經許可,擅自從事移動式壓力容器或者氣瓶充裝活動,觸犯刑律的,對負有責任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刑法關於非法經營罪或者其他罪的規定,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第九十一條規定:未經核准,擅自從事本條例所規定的監督檢驗、定期檢驗、型式試驗以及無損檢測等檢驗檢測活動,觸犯刑律的,對負有責任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刑法關於非法經營罪或者其他罪的規定,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第五十七條規定:未取得危險化學品生產許可證,擅自開工生產危險化學品等,觸犯刑律的,對責任人員依照刑法關於危險物品肇事罪、非法經營罪或者其他罪的規定,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國務院關於加強食品等產品安全監督管理的特別規定》第三條第二款、第三款、第四款規定:依照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生產、銷售產品需要取得許可證照或者需要經過認證的,應當按照法定條件、要求從事生產經營活動。不按照法定條件、要求從事生產經營活動或者生產、銷售不符合法定要求產品,構成非法經營罪或者生產、銷售偽劣商品罪等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生產經營者不再符合法定條件、要求,繼續從事生產經營活動,構成非法經營罪或者生產、銷售偽劣商品罪等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依法應當取得許可證照而未取得許可證照從事生產經營活動,構成非法經營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食品安全法》第八十四條、第九十八條規定:違反本法規定,未經許可從事食品生產經營活動,或者未經許可生產食品添加劑,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九、重大責任事故罪
根據《刑法》第一百三十四條,重大責任事故罪是指工廠、礦山、林場、建築企業或者其他企業、事業單位的職工,由於不服管理、違反規章制度,或者強令工人違章冒險作業,因而發生重大傷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嚴重後果的行為。
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以刑事案件立案追訴:
(一)造成死亡一人以上,或者重傷三人以上的;
(二)造成直接經濟損失五十萬元以上的;
(三)發生礦山生產安全事故,造成直接經濟損失一百萬元以上的;
(四)其他造成嚴重後果的情形。
質量技術監督法律法規相關規定:
《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第七十五條規定:未經許可,擅自從事鍋爐、壓力容器、電梯、起重機械、客運索道、大型游樂設施、場(廠)內專用機動車輛及其安全附件、安全保護裝置的製造、安裝、改造以及壓力管道元件的製造活動,觸犯刑律的,對負有責任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刑法關於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非法經營罪、重大責任事故罪或者其他罪的規定,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第七十七條規定:未經許可,擅自從事鍋爐、壓力容器、電梯、起重機械、客運索道、大型游樂設施、場(廠)內專用機動車輛的維修或者日常維護保養,觸犯刑律的,對負有責任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刑法關於非法經營罪、重大責任事故罪或者其他罪的規定,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第八十七條規定:發生特種設備事故,有下列情形之一,觸犯刑律的,依照刑法關於重大責任事故罪或者其他罪的規定,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特種設備使用單位的主要負責人在本單位發生特種設備事故時,不立即組織搶救或者在事故調查處理期間擅離職守或者逃匿的;
(二)特種設備使用單位的主要負責人對特種設備事故隱瞞不報、謊報或者拖延不報的。
《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第八十九條規定:對事故發生負有責任的單位的主要負責人未依法履行職責,導致事故發生,觸犯刑律的,依照刑法關於重大責任事故罪或者其他罪的規定,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第九十條規定:特種設備作業人員違反特種設備的操作規程和有關的安全規章制度操作,或者在作業過程中發現事故隱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未立即向現場安全管理人員和單位有關負責人報告,觸犯刑律的,依照刑法關於重大責任事故罪或者其他罪的規定,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乳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條例》第五十九條規定:奶畜養殖者、生鮮乳收購者、乳製品生產企業和銷售者在發生乳品質量安全事故後未報告、處置,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食品安全法》第八十八條、第九十八條規定:違反本法規定,事故單位在發生食品安全事故後未進行處置、報告,毀滅有關證據,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十、提供虛假證明文件罪
根據《刑法》第二百二十九條,承擔資產評估、驗資、驗證、會計、審計、法律服務等職責的中介組織的人員,故意提供虛假證明文件,情節嚴重的行為。
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以刑事案件立案追訴:
(一)給國家、公眾或者其他投資者造成直接經濟損失數額在五十萬元以上的;
(二)違法所得數額在十萬元以上的;
(三)虛假證明文件虛構數額在一百萬元且占實際數額百分之三十以上的;
(四)雖未達到上述數額標准,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1.在提供虛假證明文件過程中索取或者非法接受他人財物的;
2.兩年內因提供虛假證明文件,受過行政處罰二次以上,又提供虛假證明文件的。
(五)其他情節嚴重的情形。
質量技術監督法律法規相關規定:
《產品質量法》第五十七條第一款規定:產品質量檢驗機構、認證機構偽造檢驗結果或者出具虛假證明,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計量法實施細則》第五十九條規定:計量檢定人員有下列行為之一,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偽造檢定數據的;
(二)出具錯誤數據,給送檢一方造成損失的;
(三)違反計量檢定規程進行計量檢定的;
(四)使用未經考核合格的計量標准開展檢定的;
(五)未取得計量檢定證件執行計量檢定的。
《認證認可條例》第六十二條規定:認證機構出具虛假的認證結論,或者出具的認證結論嚴重失實,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第九十三條規定:特種設備檢驗檢測機構和檢驗檢測人員,出具虛假的檢驗檢測結果、鑒定結論或者檢驗檢測結果、鑒定結論嚴重失實,觸犯刑律的,依照刑法關於中介組織人員提供虛假證明文件罪、中介組織人員出具證明文件重大失實罪或者其他罪的規定,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棉花質量監督管理條例》第三十三條規定:專業纖維檢驗機構未實施公證檢驗而編造、出具公證檢驗證書或者粘貼公證檢驗標志,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管理條例》第五十六條規定:承擔發證產品檢驗工作的檢驗機構偽造檢驗結論或者出具虛假證明,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國務院關於加強食品等產品安全監督管理的特別規定》第十七條規定:檢驗檢測機構出具虛假檢驗報告,造成嚴重後果,構成犯罪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食品安全法》第九十三條、第九十八條規定:違反本法規定,食品檢驗機構、食品檢驗人員出具虛假檢驗報告的,構成犯罪的,對檢驗機構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食品檢驗人員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十一、出具證明文件重大失實罪
根據《刑法》第二百二十九條,承擔資產評估、驗資、驗證、會計、審計、法律服務等職責的中介組織的人員,嚴重不負責任,出具的證明文件有重大失實,造成嚴重後果的行為。
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以刑事案件立案追訴:
(一)給國家、公眾或者其他投資者造成直接經濟損失數額在一百萬元以上的;
(二)其他造成嚴重後果的情形。
質量技術監督法律法規相關規定:
《認證認可條例》第六十二條規定:認證機構出具虛假的認證結論,或者出具的認證結論嚴重失實,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第九十三條規定:特種設備檢驗檢測機構和檢驗檢測人員,出具虛假的檢驗檢測結果、鑒定結論或者檢驗檢測結果、鑒定結論嚴重失實,觸犯刑律的,依照刑法關於中介組織人員提供虛假證明文件罪、中介組織人員出具證明文件重大失實罪或者其他罪的規定,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十二、妨害公務罪
根據《刑法》第二百七十七條,妨害公務罪是指以暴力、威脅方法,阻礙國家機關工作人員、人大代表、紅十字會工作人員依法執行職務、履行職責的行為。
質量技術監督法律法規相關規定:
《產品質量法》第六十九條規定:以暴力、威脅方法阻礙產品質量監督部門的工作人員依法執行職務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第九十八條規定:特種設備的生產、使用單位或者檢驗檢測機構,拒不接受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依法實施的安全監察,觸犯刑律的,依照刑法關於妨害公務罪或者其他罪的規定,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十三、危險物品肇事罪
根據《刑法》第一百三十六條,危險物品肇事罪是指違反爆炸性、易燃性、放射性、毒害性、腐蝕性物品的管理規定,在生產、儲存、運輸、使用中,由於過失發生重大事故,造成嚴重後果的行為。
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以刑事案件立案追訴:
(一)造成死亡一人以上,或者重傷三人以上的;
(二)造成直接經濟損失五十萬元以上的;
(三)其他造成嚴重後果的情形。
6. 提供虛假證明文件罪 刑法哪一章
《刑法》復第三章「破壞社會主義市場經制濟秩序罪」的第八節「擾亂市場秩序罪」
第二百二十九條【提供虛假證明文件罪;出具證明文件重大失實罪】承擔資產評估、驗資、驗證、會計、審計、法律服務等職責的中介組織的人員故意提供虛假證明文件,情節嚴重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罰金。
前款規定的人員,索取他人財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財物,犯前款罪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第一款規定的人員,嚴重不負責任,出具的證明文件有重大失實,造成嚴重後果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
7. 刑法第二百二十九條
中國刑法第二百二十九條規定:「承擔資產評估、驗資、驗證、會計、審計、法律服務等職責的中介組織的人員故意提供虛假證明文件,情節嚴重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罰金。 前款規定的人員,索取他人財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財物,犯前款罪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第一款規定的人員,嚴重不負責任,出具的證明文件有重大失實,造成嚴重後果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刑法第二百二十九條
8. 對泄露國家機密文件有關人員的處罰
我國《刑法》第三百九十八條規定了國家機關工作人員違反保守國家秘密法的規定,故意或者過失泄露國家秘密,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非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犯前款罪的,依照我國《刑法》第一百一十一條規定的為境外的機構、組織、人員竊取、刺探、收買、非法提供國家秘密或者情報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情節較輕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
(8)刑法等文件擴展閱讀
泄露國家秘密,必須是情節嚴重的,才構成犯罪。根據2006年7月26日,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布了《關於瀆職侵權犯罪案件立案標準的規定》,立案標准具體如下:
1.泄露絕密級國家秘密1項(件)以上的;
2.泄露機密級國家秘密2項(件)以上的;
3.泄露秘密級國家秘密3項(件)以上的;
4.向非境外機構、組織、人員泄露國家秘密,造成或將可能造成危害社會穩定、經濟發展、國防安全或者其他嚴重危害後果的行為等;
5.通過口頭、書面或者網路等方式向公眾散布、傳播國家秘密的;
6.利用職權指使或者強迫他人違反國家保守秘密法的規定泄露國家秘密的;
7.以牟取私利為目的泄露國家秘密的;
8.其他情節嚴重的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