懲罰宮女最殘酷的刑法
A. 古代 懲罰後宮 妃子 的刑法有哪些
剝皮
剝的時候由脊椎下刀,一刀把背部皮膚分成兩半,慢慢用刀分開皮膚跟肌肉,像蝙蝠展翅一樣的撕開來。這樣被剝的人要等到一天多才能斷氣。最難的是胖子,因為皮膚和肌肉之間還有一堆油,不好分開。
另外還有一種剝法,不知道可信度多少。方法是把人埋在土裡,只露出一顆腦袋,在頭頂用刀割個十字,把頭皮拉開以後,向裡面灌水銀下去。由於水銀很重,會把肌肉跟皮膚拉扯開來,埋在土裡的人會痛得不停扭動,又無法掙脫,最後身體會從頭頂的那個口「光溜溜」的跳出來,只剩下一張皮留在土裡……
魏忠賢喜歡在受刑人的身上澆上瀝青,冷凝後,使用錘子敲打。瀝青和人皮一同脫落,洗掉瀝青便得到一張完整人皮。
皮剝下來之後製成兩面鼓,掛在衙門口,以昭炯戒。最早的剝皮是死後才剝,後來發展成活剝。
腰斬
腰斬,顧名思義,就是行刑者用重斧從犯人的腰部將其砍作兩截。由於腰斬是把人從中間切開,而主要的器官都在上半身,因此犯人不會一下子就死,斬完以後還會神智清醒,得過好一段時間才會斷氣。商鞅變法時,曾明文規定,一家犯罪,鄰家不告發者,處以腰斬。
有人認為方孝孺是被腰斬的,但事實上他是被凌遲處死的。
據說包青天的三把鍘刀里,就有一把用來腰斬。
車裂
即五馬分屍,很簡單,就是把受刑人的頭跟四肢套上繩子,由五匹快馬拉著向五個方向急奔,把人撕成五塊,因為作為頭是最先掉得,其次就是雙臂,等只剩雙腿連著軀乾的時候,拉力會拉斷其中一條腿,軀干就會留在另一條腿上。不過根據了解的說法來看,不一定肢體就會從既定的部位斷掉,因為手腕和腳腕都比根部脆弱得多。記得商鞅就受過車裂之刑,不過是在他戰敗死後,屍身被帶回處以此刑示眾。
要把人的頭跟四肢砍下來都得花不少力氣,更何況是用拉扯的。而受刑人身受的苦處更可想而知。真到撕開的時候,恐怕受刑人已經不會覺得痛苦了。痛苦的是正在拉扯的時候。噴濺出來的血液才是其恐怖之處。
俱五刑
把砍頭,刖,割手,挖眼,割耳朵,即「大卸八塊」,通常是把人殺死以後,才把人的頭、手腳剁下來,再把軀干剁成三塊。漢高祖死後,呂後把他的寵妾戚夫人抓來,剁去手腳,割掉鼻子耳朵舌頭,眼睛挖出,丟在豬圈裡喂養,取名「人彘」。並請自己的兒子惠帝劉盈一起看,結果軟弱的劉盈受了驚嚇,從此一蹶不振。
凌遲
最早是把人殺死之後再剁成肉醬,稱為「醢」,受過此刑的記得有子路,還有周文王的長子伯邑考。
後來發展更加精細,目的還是要讓犯人受最大的痛苦,因此不但是活的時候施刑,還要求受刑人必須身受多少刀以後才死。
據說發展到後來,每次凌遲要由兩個人執行,從腳開始割,一共要割一千刀,也就是要割下一千片肉片才准犯人斷氣。而據說犯人若未割滿一千刀就斷了氣,執行人也要受刑。
發展成「死刑的藝術」
而受此刑最有名的人就是明朝作惡多端的太監劉瑾,據說未割滿三天,刀數也只有三千三百五十七刀後就死去,由於未達到割滿三天,割三千六百刀,所以據傳連劊子手也受到了處罰,劉瑾第一天被割完後還喝了一點粥,第二天又繼續受刑。
這是明清的正式刑之一。
明朝的方孝孺就是不尊崇朱棣的旨意,而被凌遲。(最終還是被滅十族!本來只有九族,朱棣就把方孝孺的一些學生和朋友一起殺了。)
縊首
在國外,絞刑是普遍使用的刑罰。
中國人的絞刑是用弓弦縊殺……就是把弓套在受刑人脖子上,弓弦朝前,行刑人在後面開始旋轉那張弓,弓越轉越緊,受刑人的氣就越來越少,最後終於斷氣……岳飛父子就是這樣死在風波亭,(因為他是功臣,不能斬首,要留全屍)而明末流亡的桂王也是這樣給吳三桂親手縊殺……
烹煮
用一個大瓮,四周堆滿燒紅的炭火,再把犯人放進去。再頑固不化的人,也受不了這個滋味。
即請君入瓮,典故是:武則天的兩名大臣周興和來俊臣,是當時有名的酷吏,成千上萬的人冤死在他們手下。有一次,周興被人密告夥同丘神績謀反。武則天便派來俊臣去審理這宗案件,並且定下期限審出結果。來俊臣和周興平時關系不錯,感到很棘手。他苦思冥想,生出一計。
一天,來俊臣故意請來周興,兩人飲酒聊天。來俊臣裝出滿臉愁容,對周興說:「唉!審問犯人老是沒有結果,請教老兄,不知可有什麼新絕招?」周興一向對刑具很有研究,便很得意地說:「我才發明一種新方法,不怕犯人不招。用一個大瓮,四周堆滿燒紅的炭火,再把犯人放進去。再頑固不化的人,也受不了這個滋味。」
來俊臣聽了,便吩咐手下人抬來一個大瓮,照著剛才周興所說的方法,用炭火把大瓮燒得通紅。來俊臣突然站起來,把臉一沉,對周興說:「有人告你謀反,太後命我來審問你,如果你不老老實實供認的話,那我只好請你進這個大瓮了!」
周興聽了驚恐失色,知道自己在劫難逃,只好俯首認罪。
宮刑
司馬遷就是受了宮刑,而後寫了不朽作品《史記》,也才會在《報任少卿書》里寫出「身直為閨閣之臣」這樣的句子。中國人的閹割可講究了。首先要拿繩子把陰莖綁起來(包括陰囊)讓血液不流通,自然壞死,後拿利刃一刀子割掉。割掉了以後拿香灰一蓋,止血,還得拿根鵝毛插在尿道里。等過了幾天把鵝毛拿掉,如果尿得出來,閹割就算成功了。要是尿不出來,那個人就算廢了,大概最後會死於無法排尿而膀胱爆裂吧。所以如果是要閹來當宦官的話,最好趁年紀還小就閹掉,年紀大了危險性高很多。此刑常被貴族沖抵死刑。
相對的女性為「幽閉」。幽閉,是相對於男子宮刑的一種對女子的酷刑,原本只是指把女子監禁,徹底滅絕她的性慾,後來到明代卻演變成「剔去其筋」(切除卵巢或小穴),因為在明朝醫術並不如此進步,所以受到此刑的人大都會因失血過多而死。而清代人卻認為「幽閉」就是重擊女子的腹部、胸部,使她的羞秘骨下墜堵住陰道,變得只能小便不能性交,這和女子患子宮脫垂是一樣的,都是使陰道關閉,所以才叫幽閉(人工造成子宮脫垂。但這種說法似乎缺乏解剖學的依據)。也有說法是將女子的外生殖器縫合,同樣起到使其不能進行性行為的懲罰效果。
刖刑
關於刖刑,大家的說法不太一樣。
有人說是把膝蓋以下都砍掉,有人說是把腳砍掉,也有人說是把膝蓋骨削掉,據《周禮·司刑》注,周改臏作刖,從而可以認為是第三者。
總之,刖刑是一種類似截肢的酷刑。
戰國時代,孫臏受師兄陷害,受的就是刖刑(孫子臏腳。――漢·司馬遷《報任少卿書》)。聽說他名字本來叫孫賓,受刑之後,才改為孫「臏」。
如果是把膝蓋骨削掉,大腿小腿之間失去了保護,這個人可能連站都站不起來,所以稗官野史上說,孫臏受刑之後,上陣打仗連騎馬都沒辦法,必須要坐車(馬車或人力車)。
插針
用針插手指甲縫。常用於女囚。
活埋
活埋是戰爭時常用的手段。因為省力,速度也快。
戰爭里的活埋,都是叫戰俘自己挖坑,有時會先殺死俘虜再把他們推下去,但時間不夠的時候(或是要省子彈時),就直接把他們推進去以後蓋土。中國的酷刑中,活埋古已有之。不過沒聽過有什麼名人受過這種刑罰。比較狠一點的,會把人直挺挺的埋在土裡,只露出一個頭,然後開始凌虐..
活埋在日軍南京大屠殺的時候常用的招數。
鴆(zhèn)毒
鴆毒大概算是酷刑之中唯一比較人道的方式……
中國古代的毒葯中,最有名的應該是「鴆」這種毒葯,成語中的「飲鴆止渴」便是源自於此。
常用於賜死情況。
棍刑
即木樁刑。這里要說的棍刑,不是用棍子打人。這里說的棍刑,是拿根棍子直接從人的嘴或肛門里插進去,整根沒入,穿破胃腸,讓人死得苦不堪言。
正史上沒有看過用這種刑罰的記載,不過金庸小說《俠客行》里有提到,還給這種酷刑起了個美名叫「開口笑」。
鋸割
把人用鐵鋸活活鋸死,其慘狀似乎與凌遲、剝皮也在伯仲之間,難怪在地獄酷刑中,就專門有把人鋸開的酷刑。然而,鋸死活人不僅在傳說的地獄中存在,在人間也是確確實實存在著的。據《三國志·吳書·孫皓傳》記載,三國時,吳帝孫皓的愛妾指使近侍到集市上搶奪百姓的財物,主管集市貿易的中郎將陳聲原是孫皓的寵臣,他捕獲搶劫者繩之以法。愛妾告訴孫皓,孫皓大怒,假借其他事端逮捕陳聲,命令武士用燒紅的大鋸鋸斷陳聲的頭,把他的屍體投到四望台下。
斷椎
當一個人對另一個人仇恨之極時,往往會想到要打斷他的脊椎骨。打斷脊椎骨確實是一種很解氣的行為,因為人的脊樑骨若是斷了,他也就一命嗚呼了。在中國歷史上,斷椎也是一種很重要的酷刑。據《商君書·賞刑篇》載,春秋時姬重耳打算明文規定刑律,使國內百姓人人守法,就和大夫們一同商議。姬重耳的著名朝臣顛頡很晚才到,有人認為顛頡有罪,應該給以處罰。於是,姬重耳批准,將顛頡斷椎處死。晉國的士大夫們都非常害怕,他們說:顛頡跟隨姬重耳流亡列國十九年,功勞很大,偶爾有小過尚且受到如此嚴厲的刑罰,何況我們哪?從此人人畏刑守法。
灌鉛
在佛教關於閻羅的故事中,有閻羅黑白二相的說法,白相即為地獄之主,有百官所命,美女圍侍;黑相即每天有兩個時辰,要受銅汁灌腸之苦。與此相似,人間有灌錫或灌鉛的酷刑。錫的熔點是攝氏232℃,鉛的熔點是攝氏327.4℃,無論灌錫或灌鉛都能把人燙死。而且溶化的錫或鉛一入肚腹就會凝固成硬塊,這種重金屬的墜力也能致人死命。
漢代廠川王劉去的王後陽城昭信妒忌而暴虐。劉去寵愛另一位名叫榮愛的美姬,多次和她一塊飲酒,昭信妒性大發,就向劉去說:「榮愛看人時,神色有些不正常,大概是和誰有私情」。劉去信以為真,他見榮愛正在給他綉衣領上的花紋,就一怒之下奪過衣服投進火中燒掉了。榮愛見劉去生氣,非常害怕,投井尋死,劉去命令人把她撈出來,不幸沒有死。劉去杖責榮愛,逼她招認私情,榮愛受刑不過,胡亂說出和醫生有姦情。劉去越發惱怒,就把榮愛綁在柱子上,用燒紅的尖刀剜掉她的兩隻眼珠,再割下她的兩條大腿上的肉,最後用溶化的鉛灌入她的口中,這樣一直把榮愛摧殘至死。
梳洗
這里說的梳洗並不是女子的梳妝打扮,而是一種極為殘酷的刑罰,它指的是先用開水澆人,再用鐵刷子把人身上的肉一下一下地抓梳下來,直至肉盡骨露,最終咽氣。梳洗之刑的真正發明者是朱元璋,據沈文的《聖君初政記》記載,實施梳洗之刑時,劊子手把犯人剝光衣服,裸體放在鐵床上,用滾開的水往他的身上澆幾遍,然後用鐵刷子一下一下地刷去他身上的皮肉。就像民間殺豬用開水燙過之後去毛一般,直到把皮肉刷盡,露出白骨,而受刑的人等不到最後早就氣絕身亡了。梳洗之刑與凌遲異曲同工。據《舊唐書.桓彥范傳》記載,武三思曾派周利貞逮捕桓彥范,把他在竹槎上曳來曳去,肉被盡,露出白骨,然後又把他杖殺。
騎木驢
是古代專門懲治那些勾結姦夫謀害親夫的女人所用的酷刑。據《二十四史演義》說,明末的騎木驢是這樣的:先在一根木頭上豎起一根木柱,把受刑的女子吊起來,放在木柱頂端,使木柱戳入陰道內,然後放開,讓該女身體下墜,直至木柱「自口鼻穿出,常數日方氣絕」。
彈琵琶
彈琵琶十分的簡單,而且易行。這里指的不是樂器琵琶,而是用利刃把人的琵琶骨(肋骨)一根一根剃下來,最早應該是在明朝使用。
抽腸
明初,朱元璋曾對死刑犯人施行抽腸。具體做法是把一條橫木桿的中間綁一根繩子,高掛在木架上,木桿的一端有鐵鉤,另一端縋著石塊,像是一個巨大的秤。將一端的鐵鉤放下來,塞入犯人的肛門,把大腸頭拉出來,掛在鐵鉤上,然後將另一端的石塊向下拉,這樣,鐵鉤的一端升起,犯人的腸子就被抽出來,高高懸掛成一條直線。犯人慘叫幾聲,不一會就氣絕身亡。
斬首
斬首是古代執行死刑的手段之一。先秦時的死刑有車裂、斬、殺等名目,但那時的斬不是斬首,而是斬腰。執行時,囚犯的身體伏在「椹質」上,劊子手用巨斧砍斷其腰(參見本書《腰斬》)。所以,「斬」字用「車」作部首,是取和車裂同樣將人處死的意思,偏旁為「斤」,即斧斤的斤,指行刑時用斧不用刀。秦以前也有人把割頭處死的做法,那叫「殺」。秦以後,逐漸把「斬」引申為廣義的殺,殺頭的刑罰便叫做斬首。
斬首的地點和執行其他死刑一樣,一般都在市朝。從春秋時起大多如此。凡將王公大臣或名士大夫斬首,就在朝門外,如北宋時在汴京(今開封)五朝門,明清時在北京午門;凡將普通死囚斬首,就在街市進行,這即是《禮記·王制》篇所說的「刑人於市,興眾棄之」的意思。對某一城市來說,行刑的地點有時是固定的,有時是不固定的。清代北京斬人,常在菜市口。有據傳說,清代蘇州斬人常在五故天亮時,在平時較繁華的街道上執行。市民得知要在這街上殺人,都事先出錢賄賂劊子手,如果誰家不出錢或出錢較少,劊子手就有意在他家店鋪前面行刑,這家人就會覺得十分晦氣。
炮烙
商代末年,紂王的寵妃妲己心性狠毒,脾氣乖戾,平時很少發笑。紂王為了討她的歡心,想了許多辦法,但妲己臉上難得有一絲笑容。有一天,紂王看見一隻螞蟻爬到了燒熱的銅鬥上,細小的蟻足被烙傷,不能繼續爬行,只是在那裡翻滾、掙扎,覺得很有趣,心想,如果人被火烙,那種痛苦掙扎的狼狽相一定更好看。於是,紂王就讓人用銅製成方格,下面煨上炭火,把銅格子燒得通紅,讓有罪的囚犯赤著雙腳在上面行走,囚犯痛得慘叫不已,有的人就從格子上掉下來,落入火中被燒死。妲己看到這種情景,果然高興得咧嘴大笑。紂王大喜,以後經常用銅格子烙人逗妲己發笑,許多人被烙傷或致死。
剖腹
商代末年的紂王確實稱得上暴君之最了,他不僅首創炮烙、烹人等非人的刑罰,而且首開對大臣剖腹取心的先例。當時著名朝臣王子比干見紂王無道,覺得作為臣子應該盡到輔佐君主的責任,就直言進諫,這下子可觸怒了紂王,他對比干說:「我聽說聖人的心有七個孔竅,你的心是不是這樣?」於是,就命令武士們擒住比干,剖開肚子,取出心臟察看是否有竅。1《尚書·泰誓》篇說「剖賢人之心」,《莊子·盜跖》篇說「比干剖心」,《莊子·胠篋》篇說「龍逢斬,比干剖」,《荀子·正論》篇說「刳比干」,都是指的這件事。紂王還將孕婦活活剖開肚子,取出胎兒,觀看是男是女。這些行為,實在令人發指。
射殺
弓箭是古代戰爭中常用的武器。如果在非戰爭時用箭射的方法把人處死,這不能不說是一種殘忍的酷刑。
沉河
戰國時期,魏國魏文侯在位時(公元前446~公元前396)時,鄴地(今河北省臨漳縣一帶)的三老、廷掾勾結女巫,聚斂百姓錢財,假言說是為河伯娶親,每年挑選民家女沉入漳河。西門豹任鄴令以後,識破了女巫們的陰謀,將計就計,把女巫和三老投入河中。這個膾炙人口的「西門豹喬送河伯婦」的故事,說明了這樣的事實,戰國時已經有把人沉入河中的做法。三老、廷掾和女巫耍弄欺騙手段,借機漁利,竟使無辜少女慘遭毒手。西門豹運用智慧和權力,以毒攻毒,為當地百姓除了大害。
黥面
黥面就是墨刑,周代五刑的第一種。施行的方法是在人的臉上或身體的其他部位刺字,然後塗上墨或別的顏料,使所刺的字成為永久性的記號。同劓、宮、刖、殺相比,黥面顯然是最輕微的。但是,這種刑罰也要傷及皮肉甚至筋骨,而且施加於身體的明顯部位,無法掩飾,不僅給人造成肉體的痛苦,同時使人蒙受巨大的精神羞辱。因此,本書也把它列為酷刑之一。
截舌
相傳在西晉永嘉年間,有一位天竺(今印度)的和尚來到中國,他會表演斷舌的把戲。表演之前先張開嘴伸出舌頭讓客人們看,然後用一把刀割斷舌頭,鮮血流淌,淋到地上,他把半截舌頭放在盤子里,傳示眾人,大家驚嘆不止。過了一會,他把舌頭含在口中,梢停片刻又伸舌讓人們看,那舌頭長得好好的,和原來完全一樣。又據說唐文宗開成年間,趙地(今河北)有個和尚頗有名氣,朝廷三次下詔召見他,他都不肯赴京,文宗一怒之下命令把這和尚割下舌頭,扔到火里燒成灰燼。和尚就製作一個金舌頭放在口裡,每天像往常一樣念經不止。於是,人們都稱他為金舌和尚。
蠆盆
古代酷刑,將作弊官人跣剝干凈,送下滿是蠍子和毒蛇的坑中。這個酷刑來自下面這個故事(封神演義):
有一天,紂王與妲己在鹿台上歡宴,三千六宮妃嬪,聚集在鹿台下,紂王命令她們脫去裙衫,赤身裸體地唱歌跳舞,恣意歡謔。紂王與妲己在台上縱酒大笑。只有已故姜後宮中的嬪御七十二人,掩住臉流淚,不肯裸體歌舞。
妲己說:「這是姜後以前身邊的官女,怨恨大王殺了姜後,聽說私下打算作亂,以謀殺大王!妾開始不相信,現在看她們竟敢違抗大王的命令,看來謀反的傳聞不假!應當對她們施以嚴刑,好使其他人不敢起謀逆的心!」
紂王說:「什麼才稱得上嚴刑?」
妲己說:「依小妾之見,可以在摘星樓前,在地上挖一個方圓數百步,深高五丈的大坑,然後將蛇蠍蜂蠆之類丟進穴中,將這些宮女投入坑穴,與百蟲嘬咬,這叫作蠆盆之刑。」
紂王大悅,立即照妲己的話做了一個蠆盆,將這七十二名宮女,一齊投入坑中,一時間坑下傳出揪心的悲哀號哭。紂王大笑:「要不是皇後的妙計,不能滅此叛妾!」
紅綉鞋
用燒紅的鐵烙腳
杖殺
杖殺是唐朝政府運用極其普遍的刑罰,是一種用重杖擊打屁股處死罪犯的行刑方式。《舊唐書 酷吏列傳》記載:「笞罰人畏其不死,皆杖訖不放起,須其腫憤,徐乃重杖之,懊血流地,苦楚欲死。」可知道唐朝的法外酷刑杖殺不止是一種屈辱至死刑,而且還是一種折磨到死刑。唐朝的杖殺已經達到一種高超的害人水平。《舊唐書 刑法志》記載唐肅宗時期一次就將「達奚摯、張岯、李有孚、劉子英、冉大華二十一人,於京兆府門決重杖死。」唐朝的杖殺其適用的范圍、性質、特點等在唐朝表現得極為復雜,正反映出唐朝法制混亂的現象。公元782年(唐德宗建中三年),刑部侍郎班宏奏:「其十惡中謀反、大逆、叛、惡逆四等,請准律用刑;其餘犯別罪合處斬者,今後並請重杖一頓處死,以代極法。重杖既是死刑,諸司使不在奏請決重杖限。」敕旨依。唐政府正式宣布以一頓重杖處死方式代替大部分死罪的絞、斬之行刑方式。就是說公元782年杖殺從法外酷刑變成法定正刑,杖殺成為常用之刑罰。
棄市
棄市就是在鬧市執行死刑並將犯人暴屍街頭的一種刑法(原文為「殺之於市,與眾棄之」,出自《雲夢秦簡-法律答問》)。這是一種很普遍的刑法在鬧世當眾殺人可以威懾百姓,但唐朝的御史中丞,司農少卿,司僕少卿(副部長)俊臣先被棄市就有些特別了,俊臣先是唐朝的大酷吏,民眾又狠又怕,叛死刑人民大快。《舊唐書 酷吏傳》記載「乃(俊臣先)棄市。國人無少長皆怨之,競剮其肉,斯須盡矣。」《資治通鑒》記載「(俊臣先)棄市。時人無不快其死。仇家爭啖俊臣之肉,斯須而盡,挾眼、剝面、披腹、出心、騰踏成泥。」
枷刑
枷刑本不是死刑,但唐書里記載的巨枷,人戴上去就要痛苦而死了。《舊唐書 酷吏傳》記載,「作大枷,凡有十號:一曰定百脈,二曰喘不得,三曰突地吼,四曰著即承,五曰失魂膽,六曰實同反,七曰反是實,八曰死豬愁,九曰求即死,十曰求破家。」這名字就令人恐怖,所以才「見之魂膽飛越,無不自誣矣……朝士多因入朝,默遭掩襲,以至於族,與其家無復音息。」「凡囚至,先布械於前示囚,莫不震懼,皆自誣服。」《新唐書 酷吏傳》記載,「乃作巨枷,號「翾尾榆」,囚人多死。又仆囚於地,以門牡轢腹;掘地實棘,席蒙上,瀕坎鞫囚,不服則擠之坎,人多濫死。……後以鐵為冒頭,被枷者宛轉地上,少遷而絕。」 唐朝枷子種類恐怕是世界上最多的最恐怖的,但萬幸唐朝的巨枷,只有唐朝才有……
戮刑
戮刑是既剝奪犯罪人生命又加以侮辱的刑罰。古時戮刑可以分為兩種,生戮和死戮。生戮是先戮後殺,死戮是先殺後戮。在古代,人們將戮刑視為奇恥大辱。《舊唐書 酷吏傳》記載:公元694年(武則天長壽二年)唐侍御史「(萬)國俊至廣州,遍召流人,置於別所,矯制賜自盡,並號哭稱冤不服。國俊乃引出,擁之水曲,以次加戮,三百餘人,一時並命。」這三百餘人當是生戮。《唐會要 卷四十》記載:公元898年(唐昭宗光化元年)「近日用刑。皆隳舊例。多黷斧鑕。鮮行鞭笞。今後應天下州縣科斷罪人。切須明於格律。不得以軍法戮人。」 看來 「以軍法戮人 」在唐朝末年已經泛濫成災了……
老虎凳
老虎凳是中國特有的酷刑,屬於反關節酷刑的一種。即把受刑者雙手反綁,呈坐姿被固定在一條長凳上,大腿部位以繩索綁緊,用刑時受刑者腳下被不斷墊進磚塊,疼痛難忍。
老虎凳的作用在於牽拉受刑者腿部的關節韌帶,並造成膝關節脫臼。據記載,受刑者坐老虎凳一般墊上3塊磚就會大汗淋漓,5塊磚膝關節完全脫臼,人會昏闕。如若將磚塊改為烙鐵,則疼痛加倍。
過山龍
李伯元的《活地獄》對此刑如此記載:「是叫錫匠打一個彎曲的管子,扯直了要夠二丈多長,把犯人衣服扒光,用管子渾身上下盤了起來,除掉心口及下部兩處。錫管上邊開個大口,下邊開小口,用百沸的滾水,從這頭灌進去,周流滿身,從那頭淌出去。這個開水卻不間斷。」
鞭刑
一直以來,鞭打是使用最廣泛的一種酷刑。用於實施鞭刑的工具,是邊緣非常鋒利的硬牛皮帶。受刑的部位主要集中在臀部以及背部——這里的肉很厚,不至於將人打死,卻絕對夠疼。鞭刑的方便之處,首先在於對工具的要求不高,只要一根鞭子就好,實在沒有鞭子,柳條、繩子、皮帶、電話線等等都可以,如果是在家裡,這個范圍還能夠擴展到衣架、筷子以及書本雜志之類隨手能夠抄起的任何一件東西。比如在雜志的某編輯家裡就曾長時間使用的竹製衣架,彈性極好,絕對屬於實施鞭刑的上佳之選。
鞭刑的另一個優點在於,佔地面積不大。任何時間,任何地點。
水落石出
用水灌進受刑者的肚子,使對方肚脹如鼓,仍不停灌注,並不時大力壓迫受刑者的腹部或用腳大力踐踏,使受刑者嘔吐,再灌……如是者三四次後,受刑者將七孔流水,痛苦不堪……
騎驢
受刑者被脫光衣服,騎在一個頂端鋒利如刀的倒V字形裝置上
B. 清代有哪些針對宮女的刑罰
清代的宮女是個苦命的娃,吩咐的差事沒做好,不但會被打罵,還會被用刑罰。而這些刑罰,慘不忍睹,宮女活受罪,比死了還痛苦。
我們來看看,清代對付宮女的酷刑,到底是哪幾種呢?其實蠻多著,輕則的就是關黑屋面壁思過,重則的就是銀針扎、鞭子抽、夾棍,杖打等。
1.關黑屋
關黑屋算是對宮女最輕的刑罰,看過《還珠格格》的都知道,關黑屋就是把宮女關在一間小屋子裡,很黑很黑,白天是晚上,晚上也是晚上,這並不可怕,可怕的是裡面有很多蟑螂老鼠之類的動物,能把你的手指給啃了,想像一下,怕不怕?
不忍心再說了,如果你還想要了解清代針對宮女的刑罰,那麼你自己去看《還珠格格》吧,電視劇里的紫薇可是受盡了刑罰的折磨,多看看你就深有體會了。
C. 針對宮女,清朝設置了哪些刑法
說起清朝的刑法,很多人腦海中第一個想到的,恐怕就是傳說中的滿清十大酷刑。
但其實,這個不過是影視劇的錯誤宣導而已,並不是主流常見的刑法,尤其是對於宮中的宮女,基本上很少會動用類似殘酷的刑罰,畢竟她們名義上屬於是皇帝的私人財產。
所以,通常情況下,除非這些宮女犯下非常嚴重的錯誤,用我們現在的話來說,就是涉及到刑事案件,才會交給相關部門,按照犯人的標准來進行審訊處罰,也就是在這個時候,才會動用部分酷刑,其他情況下,最嚴重的也就是賜白綾或毒酒自殺一了百了。
根據清朝留下來的《宮女談往錄》記載,宮中爭對宮女們的最主要刑法主要有五個,從輕到重依次是:背誦女訓、罰跪、提鈴、杖刑和板著。至於大家在電視劇中常常到的打嘴巴、夾手指等,其實都很少會出現。
因為,清朝後宮有個不成文規定的規定,那就是打人不打臉!當然,這不是出於對宮女的尊重,而是怕臉被打腫打壞,讓皇帝看到,驚了聖駕。與此同時,因為宮女們分工明確,每天都有很多事情要做,這些都需要用手,一旦把手給夾壞了,這些事情誰來干?
D. 滿清三大殘忍酷刑:宮女犯錯會受到什麼處罰
酷刑,就是殘酷抄的刑襲法,下面為大家介紹滿清的三大酷刑,這三種酷刑並非極刑,但恐懼和痛苦的指數,卻可堪比極刑,而最後一種,則是清朝的宮女們,心中最害怕的酷刑。這些酷刑,殺人用不刀,屍體不見血,但卻奇慘無比、痛苦萬狀,是滿清酷刑中的典型。
圖片來源於網路
1.站籠
站籠又稱立枷,該刑具為特製的木籠,籠上有口卡住犯人頸部,晝夜站立直至死去,也有的先在腳下墊物,卡住脖子後再撤出墊物,使犯人懸空窒息而死。犯人在籠中只能站不能坐,只能稍微屈腿勉強支撐,並且曝曬於陽光下,最後被活活弔死。
2.桶刑
這是一種看似人性,但卻極為殘忍的酷刑,受刑者被鎖在木桶中,家屬可以喂飯,但時間一長,那個桶就變成了馬桶,最終,犯人會被桶中生出的蟲活活咬死,最後變成一具骷髏。
3.墩鎖
墩鎖又叫墪鎖,是清朝宮女們最怕的一種酷刑。
圖片來源於網路
又叫墪鎖,是清朝宮女們最怕的一種酷刑。墩鎖的刑具是一個高約20公分,一尺見方的木箱,箱上有四個洞,分別鎖住手腳。宮女在箱中無法站立,故名墩鎖。時間一長,宮女會因四肢淤血,呼吸困難,大小便無法進行,導致痛苦難言,經過幾天生不如死的折磨後死去。
E. 宮女受刑罰時,為何最殘忍的刑罰會讓太監到場
在古代皇宮中也不是一個人待的地方,別看每個人都夢想進入到皇宮中,但對於在皇宮中待久的人來說就是一個非常殘忍的地方,尤其是對於那些太監和宮女來說,他們也並不想在皇宮中待下去了,可奈何年齡還沒到就不能出宮。有的人還沒等到年齡就已經慘死在了宮中,連殺害他的兇手都不知道是誰,宮女和太監想成為替罪羊是很平常的事,所以主子犯的錯也經常會找宮女和太監們來背黑鍋,最後他們的下場也非常慘。皇宮中地位最低的一群人就是宮女和太監了,他們每天都每時每夜的勞累著,只要出了一點錯誤就會受到懲罰,而這些懲罰也是非常殘忍。
這一點我們在劇中也有看到過,幸虧現在不重男輕女了,況且在現在生兒子也是一個壓力非常大的時期,還要給他們買樓房,那個時候他們是這樣想的,兒子越多對於自己家族的延續就越好,也能夠讓自己的家族越來越興旺。既然在那個時候存不住錢就要多男孩,現在的目標是要多存錢,才能夠讓每一個人過上好的生活,現在和以前的差別也是天翻地覆,真的不敢想像以前的生活,所以請你們要珍惜好當下的每一分每一秒。
F. 清朝設置了哪些懲罰宮女的刑罰最殘忍的是哪種
要知道在古代那個社會,法律本身都是非常嚴苛的,尤其是針對宮女當時清朝政府也設定了一些刑罰。這些刑罰本身就是對於宮女的一種折磨,其中有3個比較典型的刑罰。可以說每個刑罰都比較殘忍。
第3個懲罰是賜毒酒和白綾。其實這一種懲罰在這些懲罰裡面算是比較常見的一種的。在古代這些工具犯了錯,如果情節非常嚴重的話,那麼這些宮女的主子根本就不給這些宮女悔改的機會,則直接刺孤女一杯毒酒,讓她們了解了生命。但是這種懲罰可以說比那些折磨人的懲罰雖然會讓這些宮女喪命,但是也不會讓這些宮女受到太多的苦。最可怕的懲罰是在死亡之前還要承受難以承受的痛苦。所以這種懲罰按道理來說,雖然直接會讓宮女離開這個世界,但是在臨死之前這些工具少了很多折磨。
G. 清朝什麼刑罰專為宮女而設計,不見血但是殘忍無比
清朝有一種殘酷的刑罰,專門適用於宮女,就是墪鎖刑。這種刑罰堪比於滿清十大酷刑,可謂是殺人不見血,殺人於無形當中。為什麼說這種刑法比其他刑罰還要更加來的殘酷呢。
首先,簡單的講一下這個刑罰的方式。這種墪鎖刑專門對付犯了錯的宮女,一般對象都是不貞潔的宮女,有時候也會是嬪妃。墪鎖刑用於刑罰的樣式是一個高20厘米,長寬各35厘米的方形木箱子。其4周會全部封死,只會在側邊開一個可以伸頭的洞。
犯事者在這種蟲子的吞噬下會非常痛苦,可以說是相當殘忍的刑罰。這也是為何這種刑罰比其他方法更加殘酷,車裂,浸豬籠雖說也殘忍,但至少來的痛快。像墪鎖刑這種刑罰是長期的,可能還有被叮咬的長期之痛。不僅折磨的是身體,更對心智是一種毀滅的打擊。
H. 宮女犯錯會受什麼刑罰
後宮懲罰:
一、【懲戒】
1,禁足。即幾日或幾個月不得邁出門檻一步,任何專人都不許探望。
2,罰跪。即屬罰妃子,秀女,宮女跪地。
3,面壁。即罰妃子,秀女,宮女在靜思園面壁思過。
4,抄寫戒律。即罰妃子,秀女,宮女抄寫戒律,長短自定。
二、【體/刑罰】
1,掌嘴(次數自定)
2,磕頭(次數自定)
3,杖責(次數自定)【此條僅皇帝,皇後,側後可行使 】
三、【級別懲罰】
1,降級(級數自定)【此條正二品妃以上即可】
2,剝奪封號,打入冷宮。【此條正二品以上皆可】
四、 【其他懲罰】
1,打入暴室/天牢。【妃嬪宮女帶罪後幽禁於此】
2,賜死。【此條僅皇帝,皇後可行使。賜死後等於由秀女重新開始】
I. 清朝皇宮設置了哪些懲罰嬪妃的刑罰最殘忍的是哪種
清朝皇宮設置了哪些懲罰嬪妃的刑罰?最殘忍的是哪種?這個問題特別好,很能吸引眼球。要知道在古代那個社會,法律本身都是非常嚴苛的,尤其是針對宮女當時清朝政府也設定了一些刑罰。這些刑罰本身就是對於宮女的一種折磨,其中有3個比較典型的刑罰。可以說每個刑罰都比較殘忍。
第3個懲罰是賜毒酒和白綾。其實這一種懲罰在這些懲罰裡面算是比較常見的一種的。在古代這些工具犯了錯,如果情節非常嚴重的話,那麼這些宮女的主子根本就不給這些宮女悔改的機會,則直接刺孤女一杯毒酒,讓她們了解了生命。但是這種懲罰可以說比那些折磨人的懲罰雖然會讓這些宮女喪命,但是也不會讓這些宮女受到太多的苦。最可怕的懲罰是在死亡之前還要承受難以承受的痛苦。所以這種懲罰按道理來說,雖然直接會讓宮女離開這個世界,但是在臨死之前這些工具少了很多折磨。
J. 商紂王發明「滴水刑」,這種只用來懲罰宮女的刑罰是怎樣的
在中國古代,一些人犯了錯,就會受到一定的懲罰,在眾多懲罰方式當中,兇殘、摧殘人性的懲罰方式不在少下,尤其是針對女性的刑罰方式更讓人感到恐懼,而歷史上有名的暴君商紂王曾經就發明了“滴水刑”,專門用來懲罰宮女。
1.商紂王正在處理事情,這時候一位宮女為商紂王端來茶水,宮女卻因為不小心將茶水不小心灑在了商紂王的袖子上面。商紂王看了一下自己被灑上水的袖子,再看了下那位端茶水的宮女,不同往日,沒有大發雷霆,而是笑了一下,接著說,放心吧,我是位明君,這種小事我不會將你千刀萬剮的,不過做錯了事情,就需要受到懲罰,所以我加倍的還給你就是了。當時商紂王這話一出來,那位宮女就知道自己慘了,可誰知道,現場的其它官員居然覺得此時的商紂王既然是如此的仁慈。只是他們沒料到,這種所謂的仁慈其實就是因為商紂王想到了滴水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