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十三講
① 撤訴後再行起訴的訴訟時效如何計算
撤訴的,訴訟時效中斷。且應當自撤訴裁定送達給各方當事人之日起重新計算,請參考以下法律條例:
《民法總則》
第一百九十五條有下列情況之一的,訴訟時效中斷,從中斷、有關程序終結時起,訴訟時效期間重新計算:
(一)權利人向義務人提出履行請求;
(二)義務人同意履行義務;
(三)權利人提起訴訟或者申請仲裁;
(四)與提起訴訟或者申請仲裁具有同等效力的其他情形。
(1)民法十三講擴展閱讀:
同時《民法總則》也指出:
第一百九十六條下列請求權不適用訴訟時效的規定:
(一)請求停止侵害、排除妨礙、消除危險;
(二)不動產物權和登記的動產物權的權利人請求返還財產;
(三)請求支付撫養費、贍養費或者扶養費;
(四)依法不適用訴訟時效的其他請求權。
第一百九十七條訴訟時效的期間、計算方法以及中止、中斷的事由由法律規定,當事人約定無效。
當事人對訴訟時效利益的預先放棄無效。
第一百九十八條法律對仲裁時效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沒有規定的,適用訴訟時效的規定。
第一百九十九條法律規定或者當事人約定的撤銷權、解除權等權利的存續期間,除法律另有規定外,自權利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產生之日起計算,不適用有關訴訟時效中止、中斷和延長的規定。存續期間屆滿,撤銷權、解除權等權利消滅。
② 准備13年考司法考試 求民法基礎的音頻+講義 做好從民法通則一張一講的哪種 個人基礎很菜的 謝謝了
司法考試其實不難,只不過知識量有點多,需要你用較多的時間和精力!版
只要堅持住每天看書復習,多權背多做真題肯定沒問題的!
建議你先看完整遍三大本或重點講座,如果真的看不進,建議學習一套視頻,最好是老師對著黑板講的那種!
然後明年買最新真題 進入復習正題即可,以下是推薦驗給你列的資料:
(1)三大本,這個東西對專業人士來說就是字典;但是對非法學的人來說非常有用 相當於敲門磚,能幫你了解基本的法學精神,概念和體系!
建立起基本的法學知識框架,特別是對你接下來看懂講義非常有用 看的時候你就按照三大本的順序來看,由淺入深比較好看懂!
(2)講義和真題這兩者是同時進行的,在看完三大本後 一邊看講義一邊看真題 不停地吸收消化知識點 你可以給自己制定一個兩輪或者三輪復習法 慢慢把書由厚讀薄
(3)法條 法條是必須要背的,特別是對於關鍵法條 一個字都不能差 ,法條還是買一本的。
你可到【 法考聯盟論壇】看下前輩們的復習規劃和課件,網路下「 法考聯盟論壇」 吧!
而要免費的資料,你可以到【法考聯盟論壇】查找下,那有三大本,考試大綱的等課件資料免費下載。
③ 什麼是自然人和法人
自然人即生物學意義上的人,是基於出生而取得民事主體資格的人,包括本國公民、外國公民以及無國籍的人。法人是具有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依法獨立享有民事權利和承擔民事義務的組織。
自然人和法人在權利行使,責任承擔上區別如下:
1、法人的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自成立時產生,至終止時消滅。自然人的民事行為能力必須具備一定的年齡和精神狀態才能取得。按照《民法通則》的規定:除精神病患者外,年滿18周歲的公民是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人;10周歲以上,18周歲以下的公民是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人;不滿10周歲的公民是無民事行為能力的人。
2、法人的民事行為能力與其民事權利能力的范圍總是一致的。也就是法人必須在法律、法令規定的或核准登記的業務范圍內開展活動,承擔對國家和社會應盡的義務。如果法人的民事行為超出其民事權利能力的范圍,該行為無效,同時還要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對比之下,自然人的民事行為能力並不是同其民事權利能力同時產生,其范圍也可能不相一致。
3、由於法人是一種社會組織,組織本身不可能實施民事行為,所以,法人的民事行為能力是通過法人的法定代表人或其代理人的行為來實現的。自然人的民事行為能力通過自身的行為即可實現。
4、雖然法人、自然人都是民事主體,但法人是集合的民事主體,即法人是一些自然人的集合體。例如大多數國家的公司法都規定,公司法人必須由兩人以上的股東組成,但在中國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2013修訂)允許設立一人有限責任公司。對比之下,自然人則是以個人本身作為民事主體的。
5、法人是社會組織在法律上的人格化,是法律意義上的"人",而不是實實在在的生命體,其依法產生、消亡。自然人是基於自然規律出生、生存的人,具有一國國籍的自然人稱為該國的公民。自然人的生老病死依自然規律進行,具有自然屬性,而法人不具有這一屬性。
(3)民法十三講擴展閱讀
法人種類分為三種。
1、以行為能力為界分為完全行為能力法人與限制行為能力法人,傳統的法人為完全行為能力法人,非法人團體和中國特有的「兩戶」為限制行為能力法人。
2、從責任范圍看,完全行為能力法人是有限責任,而限制行為能力法人是無限責任。
3、完全行為能力法人分營利與非營利法人,作為限制行為能力的法人也有營利與非營利之分,非法人團體屬於非營利,而「兩戶」屬於營利。
4、作為監督機制根據法人的性質不同可介入的機制不同,在這一點上,公益法人與公司法人形成嚴格與寬松的兩極對照。
5、在享受稅制優惠方面,公益法人以絕對享受為原則,營利法人以基於政策部分享受為原則。
6、作為准入機制,以准則主義為基本原則,以許可主義為特別原則。
7、特殊法人不做規定或做授權規定,即特殊法人由特別法規定。
④ 法人是不是一定是一個人公司、組織可以嗎
法人可以是個人,也可以是公司或組織,不同的法人形成了不同的法人理論,法人制度理論成為世界各國建立和完善法人制度、規范經濟秩序以及整個社會秩序的理論基礎。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四十八條規定:法人由其法定代表人進行訴訟,其他組織由其主要負責人進行訴訟,法定代表人有權直接代表本單位向人民法院起訴和應訴,其所進行的訴訟行為,就是本單位(或法人)的訴訟行為,直接對本單位(或法人)發生法律效力。
法定代表人與法人的代表是有一定區別的,代表人的行為不是被代表人本身的行為,只是對被代理人發生直接的法律效力,而法定代表人的行為,就是企業、事業單位等本身的行為。
(4)民法十三講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關於法人的規定
第五十七條:法人是具有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依法獨立享有民事權利和承擔民事義務的組織。
第五十八條:法人應當依法成立。
1、法人應當有自己的名稱、組織機構、住所、財產或者經費。法人成立的具體條件和程序,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
2、設立法人,法律、行政法規規定須經有關機關批準的,依照其規定。
第五十九條:法人的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從法人成立時產生,到法人終止時消滅。
第六十條:法人以其全部財產獨立承擔民事責任。
第六十一條:依照法律或者法人章程的規定,代表法人從事民事活動的負責人,為法人的法定代表人。
參考資料網路--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