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海商法訴訟時效中斷

海商法訴訟時效中斷

發布時間: 2023-03-12 18:09:02

① 我國《海商法》規定時效中斷的法定事由有( )

1.起訴。即權抄利人襲依訴訟程序主張權利,請求人民法院強制義務人履行義務。起訴行為是權利人通過人民法院向義務人行使權利的方式。故訴訟時效因此而中斷,並從人民法院裁判生效之時重新起算。
2.請求。這里指權利人直接向義務人作出請求履行義務的意思表示。這一行為是權利人在訴訟程序外向義務人行使請求權。改變了不行使請求權的狀態,故應中斷訴訟時效。
3.認諾。即義務人在訴訟時效進行中直接向權利人作出同意履行義務的意思表示。基於義務人認諾所承擔的義務,使雙方當事人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重新得以明確,訴訟時效自此中斷,並即時重新起算。認諾的方式有多種多樣,包括部分清償、請求延期給付、支付利息、提供履行擔保等。

② 如何正確理解海商法訴訟時效中斷

在海商法中,有著區別與民法通則的訴訟時效之規定,即依照《海商法》第條第1款規定,訴訟時效因請求人提起訴訟、提交仲裁或者被請求人同意履行義務而中斷。關於如何理解「被請求人同意履行義務」的語義,屬於司法中對法律的應用解釋,目前尚無明確法律定義。
法律規定訴訟時效,是為了促使權利人及時行使權利,避免當事人之間法律關系長久處於不穩定的狀態。「被請求人同意履行義務」屬於當事人意思表示。意思表示分為明示和默示,明示可以口頭或者行為方式為之,而不限於書面。至於是否存在明示意思表示,屬於證據和事實的認定問題。以比較多的海上保險合同糾紛案件為例,事故發生後,保險人接理賠報告後,又要求被保險人聯系施救單位,並隨後由其自行聯系施救單位編制施救方案和預算報告,上述一系列行為均構成同意對事故損失進行保險理賠的明示意思表示,被保險人為該意思表示的相對人。對保險事故進行理賠是保險人的一項合同義務,因此,在船舶保險合同語境下解釋,《海商法》第267條第1款中「同意履行」的客體,不限於支付保險賠款,還包括理賠義務在內,至於賠償金額和期限是否明確可在所不問。如果許可保險人一方面以諸如資料未齊、損失未確定、內部審核、向第三人起訴等為由拖延賠付,另一方面又不作拒賠表示,待訴訟時效屆至,得能再以訴訟時效作抗辯,既非立法之本意,也與誠實信用原則不符。

熱點內容
志願者宣傳民法典 發布:2024-12-25 13:31:52 瀏覽:760
宅基地紅本法律效力 發布:2024-12-25 13:29:41 瀏覽:635
2最新公司法 發布:2024-12-25 13:29:32 瀏覽:947
2020初級會計經濟法30下午 發布:2024-12-25 13:06:51 瀏覽:329
交通法規實施細則 發布:2024-12-25 12:57:50 瀏覽:694
國家法官學院徐繼軍 發布:2024-12-25 12:56:40 瀏覽:796
國有獨資公司遵守什麼法律 發布:2024-12-25 12:49:05 瀏覽:421
南昌大學法學調劑 發布:2024-12-25 12:42:17 瀏覽:599
唐代的司法制度 發布:2024-12-25 12:42:16 瀏覽:591
人權保障與我國刑法的完善 發布:2024-12-25 12:37:04 瀏覽: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