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民法的實驗原理

民法的實驗原理

發布時間: 2023-03-18 23:58:37

❶ 什麼是民法的基本原則也是民法的基本原理

民法的基本原則有平等原則、意思稿搏自治原則、公平原則、誠實信用原則、公序良俗原則以及綠色原則。
《民法總則》第四條規定,民事主體在民事活動中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
第五條規定,民事主體從事亂爛民事活動,應當遵循自願原則,按照自己的意思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法律關系。
第六條規定,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應當遵循公平原則,合鍵陪祥理確定各方的權利和義務。

❷ 什麼是民法的基本原則也是民法的基本原理

法律分析:
有效,夫妻可以約定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以及婚前財產歸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約定應當採用書面形式。但對於採取什麼樣的書面形式並沒有強行性的規定,根據民法基本原理,法無明文規定即為允許派爛臘的原則。
按照民法典的規定,夫妻可以約定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以及婚前財產歸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約定應當採用書面形塵滑式。沒有約定或約定不明確的,適用民法典其他的規定,夫妻對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以及婚前財產的約定,對歷尺雙方具有約束力。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零六十五條 男女雙方可以約定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以及婚前財產歸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者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約定應當採用書面形式。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適用本法第一千零六十二條、第一千零六十三條的規定。
夫妻對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以及婚前財產的約定,對雙方具有法律約束力。
夫妻對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約定歸各自所有,夫或者妻一方對外所負的債務,相對人知道該約定的,以夫或者妻一方的個人財產清償。

❸ 民法典的立法體現了哪些哲學原理

作為保護民事主體合法權益、正確調整民事關系、維護社會和經濟秩序的統領性規則,民法回總則的通過和答施行,標志著中國特色的民法典編纂邁出了堅實的第一步。民法總則以現代社會私法自治最重要的自由和平等為價值主軸,以誠實信用和公序良俗為民事活動的邊界,以綠色發展作為人類社會的科學發展理念,引領整個經濟社會健康有序發展。民法總則對民法基本原則的創新發展,是實現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和國家長治久安的重要基石。

❹ 民法的基本原理

不同法系的民法基本原理也不盡相同,

可以參考下列書籍:民法基本原理研究:以大陸法系民法傳統為背景 出版社:中國方正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5-03-01
ISBN:780107961

❺ 求視頻:民法基本原則與基本原理有什麼聯系與區別

原信森則是硬性的。窮盡規則。個案正義。更強理由。
滿足條件原則是可以念坦燃直接仔虛使用的。
原理是學理性的。不能直接適用。

聯系密切內在聯通。同理相述。本質內涵。

不好意思看錯了,你要的是視頻,我以為是問聯系與區別。
不好意思啊

❻ 民法對人權進行保護的一般原理

公民環境權概念的出現是與科學技術的發展、環境問題的日益嚴重、人權理論的發展和進步以及人們的環境意識的提高離不開的。20世紀60年代至今,環境權理論一直備受學界所關注。縱觀各國,環境權已普遍為人們所接受並得到越來越多的國際性、地區性以及各國法律的認可。當下,我國正面臨著非常嚴峻的環境污染、生態破壞以及環境侵權問題,將公民環境權納入法律體系中確認其基本人權性質和地位,並提供有效的法律保護機制必定是大勢所趨,民心所向。
一、公民環境權的含義
從環境權的主體來區分,環境權之概念有廣狹二義:廣義的環境權,即環境權的主體包括公民、法人和國家等一切法律關系的主體;狹義的環境權,即環境權的主體只有公民。比較有代表性的觀點主要有以下幾種:
蔡守秋教授認為環境權存在狹義和廣義兩種:狹義的環境權是指公民的環境權,即公民享有良好適宜的自然環境的權利;廣義的環境權是指包括自然人、法人和國家在內的一切法律關系主體在其生存的自然環境方面所享有的權利及承擔的義務。蔡守秋教授所討論的環境權是指廣義的環境權,並以他的可持續發展理論為核心構建了廣義的環境權理論體系。①
陳泉生教授認為,環境權是指「環境法律關系的主體享有適宜健康和良好生活環境,以及合理利用環境資源的基本權利」②。他認為環境權的主體為全體人民,不僅包括公民、法人及其他組織、國家乃至全人類,還包括尚未出生的後代人。③
周訓芳教授把環境權分為良好環境權和基於生存需要的環境資源開發利用權。良好環境權是指「當代和未來世代的人類個體和整體有在一個適合於人類健康和福利的環境中過有尊嚴的生活的權利」④;而基於生存需要的環境資源開發利用權是指「當今世代的公民基於生存目的而對自然資源的財產權利以及從事與自然資源有關的財產性活動的權利」⑤。
呂忠梅教授則堅持環境權私法化的主張,認為環境權僅指公民環境權,不包括所謂的「法人環境權」與「國家環境權」在內。基於這樣的認識,她把環境權定義為「公民享有的不在被污染和破壞的環境中生存及利用環境資源的權利」;這一定義包括如下涵義:環境權的主體包括當代人和後代人;環境權的對象包括人類環境整體,既包括天然的環境要素和人為環境,還包括各環境要素所構成的環境系統的功能和效應,如生態效益、環境的優美舒適等;環境權是一項概括性權利,它可以通過列舉而具體化;環境權是權利與義務相對應的。⑥
筆者認為,無限擴大環境權主體范圍的做法並不能從根本上解決環境權范疇里最基本的問題,即公民的環境權如何才能得到有效的實現和保障。筆者贊同呂忠梅教授的觀點,主張環境權主體僅僅只有公民,包括當代人和後代人。因此將公民環境權定義為:當代人和後代人享有的不在被污染和破壞的環境中生存、利用資源以及當權利受到侵害時尋求救濟的權利。
二、公民環境權基本人權性質分析
公民環境權首先是公民的一項人權,它符合人權的基本屬性。人權就是人之所以作為人所應享有的權利。公民環境權作為一種新生的權利,屬於人權的范疇,它具有人權的屬性,而且具有基本人權的本質屬性特徵。
(一)公民環境權的人權性質
目前學界對於人權理論的一些基本問題還存在較大分歧,但對於人權的本質屬性還是達成了共識:歷史性與時代性;個人利益和公共利益;權利與義務相統一;普遍性和特殊性;國內性和國際性。因此,既然公民環境權屬於人權的范疇,那麼它也具有人權的本質屬性特徵。
1.公民環境權具有歷史性和時代性的特徵
人權是歷史發展的產物,其性質因所處的時代、社會和國家的不同而不同。而公民環境權是伴隨著現代社會化大生產活動對環境和生態造成嚴重侵害而被廣泛提出的。在人類生存環境尚未受到嚴重侵害時,人們不需要也不會提出環境方面的權利要求。然而,在人類生存環境遭到嚴重侵害以致威脅人類生存權時,人們也就要求自身應當享有環境權。與此同時,公民環境權的內容在不同的歷史時期也會有所不同,如在人類生存環境逐漸惡劣的情況下,公民環境權最重要的內容將是要求享有適合生存的環境的權利;而當人們擁有適合生存的環境時,公民環境權將以精神享受方面的環境權利為其主要內容。
2.公民環境權具有個人利益和公共利益的特徵
個人利益與公共利益是對立統一的。作為公民環境權客體的環境利益是公共利益,同時也為每個人要求的個人利益。也就是說,當一種行為侵害了某個人的環境利益,就意味著對整個環境利益的侵犯。因此,公民環境權的整體性中又包含著個體性,其核心是人的生存權,是人成其為人或繼續作為人生存的權利。公民環境權不同於傳統民法意義上的私權,傳統私權直接體現為個人的利益,公民環境權是個人利益與公共利益的統一,即「社會性私權」,呂忠梅教授解釋為「環境權作為保護社會公共利益的新興權利體系,本質上仍然是為保護公共利益而設定的權利,但其形式上卻表現為公法和私法兩個方面」⑦。正是由於這種個人利益和公共利益的統一,使得個人和集體都可以行使環境權,而且公法和私法都可以對其進行保護和救濟。
3.公民環境權具有權利與義務相統一的特徵
馬克思主義認為:「沒有無義務的權利,也沒有無權利的義務。」⑧這個一般原理為現代人權觀念所公認。公民環境權也不例外,其具有權利與義務相統一的特徵,是由公民環境權自身的社會屬性所決定的。正如《世界人權宣言》所強調的,「人人對社會負有義務」,任何公民在行使環境權時,只受法律所確定的限制,確定此種限制的唯一目的在於保證其他公民的環境權受到應有的尊重和維護。因此,公民環境權的權利與義務是高度統一的。
4.公民環境權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特徵
公民環境權的普遍性表現在:任何公民,無論其民族、種族、性別、語言、職業、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財產狀況如何,都應當平等地享有環境權;在一個國家裡,在這個國家的任何歷史時期,任何公民都毫無例外地應當平等地享有環境權。除了具有普遍性,公民環境權還具有特殊性。一方面,全人類除了在利益和道德上存在著一致外,其他方面都存在著矛盾和差異。另一方面,公民環境權的實現要受各個國家的經濟、政治、文化等種種條件的制約,因而公民環境權的法律制度模式以及實現其的具體過程就具有了特殊性。
5.公民環境權具有國內性和國際性的特徵
環境問題的國際性特點使得公民環境權被越來越多的國際公約和國際條約所確定和保護。在1972年的聯合國人權環境大會上通過的《人類環境宣言》首次承認了環境權。1981年的《非洲人權和民族權憲章》中規定的民族權也包括環境權。一方面,各國正尋求通過參加國際公約、簽訂國際條約以及國際合作等途徑來解決環境危機,推動環境保護事業的發展。另一方面,各國也通過自己的憲法和法律對本國主權范圍內的環境權進行了界定和保護。因此,各主權國家和國際社會都在積極地保障公民環境權,這就決定了公民環境權具有國內性和國際性的特徵。

(二)公民環境權的基本人權性質
關今華先生對於人權的分類,筆者認為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他從兩個方面對人權進行了分類,即「一切人權」和「基本人權」。一切人權是指人類作為多種形態主體在從事個人、國家、社會和國際事務中所享有的平等、生存、發展、獨立和自由的所有權利;基本人權則是指人類中的「人作為人」和「把人看作人」的屬性相伴隨並不因其身份、地位、民族、財產和實際能力等不同而應該享有的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等方面的普遍的基本權利。公民環境權的基本人權性質具體表現在:
1.公民環境權具有不可或缺性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環境問題的日益嚴重、人權理論的發展和進步以及人們的環境意識的提高,如今,公民環境權的法律保護對於全人類來說都是不可或缺的,因為享有健康舒適的環境是人類最基本的權利要求。如果公民環境權沒有得到實現和法律保護,那麼人類的生存權和發展權也就無法得到實現和法律保護。
2.公民環境權具有不可取代性
公民環境權在人權法體系中具有根本性和基礎性的地位,它是一切權利的基石,更是一切權利的高度抽象和提升,其地位是不可動搖的。因此,人類的生存環境倘若受到嚴重破壞以至人類無法生存的話,人的其他權利也就無法實現,即使這些權利實現了,也沒有任何價值。
3.公民環境權具有不可轉讓性
不可轉讓性是指公民對其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環境和所利用的資源不具有選擇性。公民環境權的實現是人類生存的基本條件,因此世界各國通過憲法和法律來確定公民環境權的法律地位並採取了相應的法律機制以保障公民環境權的實現。由於環境是無主的,資源是無價的,因而公民不能隨意處分自己的環境權,即不僅不能放棄這一權利,而且不能把自己的環境權讓渡給他人。
4.公民環境權具有不可剝奪性
公民環境權既是一項法律權利,也是一項自然權利,是「天賦」的,即「與生俱來」的,這種權利是基於從平等地尊重他人的道德原則的,公民對這一權利的需求也是伴隨公民一生的。如果公民的該項權利被剝奪,那麼公民也就喪失了其生存基礎,所以任何公民不因任何因素而被剝奪其與生俱來的環境權。
5.公民環境權具有母體性
在以憲法展現權利的方式為標准對權利分類的時候,基本權利可以分為宣言的權利和包含的權利兩類,包含的權利就是從宣言權利的母體中滋生出來的權利。⑩「環境權跟其他人權一樣,是一個有多項子權利組成的內容豐富的權利系統」,理論上至少應包括四個方面的子權利:環境使用權、知情權、參與權和請求權。其中,環境使用權屬於實體性的環境權;後面三項權利屬於程序性的環境權。
三、公民環境權的法律保護
(一)公民環境權的法律保護中存在的不足
1.憲法中未直接涉及公民環境權
我國現行《憲法》第9條第二款規定:「國家保障自然資源的合理利用,保護珍貴的動物和植物。禁止任何組織或者個人用任何手段侵佔或者破壞自然資源。」第26條規定:「國家保護和改善生活環境和生態環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國家組織和鼓勵植樹造林,保護林木。」這是從強化國家職責的角度來確認國家保護環境的義務,雖然對促進國家代表公民更好地保護和治理環境有著積極意義,但由於《憲法》沒有從公民的基本權利的角度來加以確認,也就無法直接推導出公民享有在得到保護和改善的生活環境和生態環境中生活、免遭污染和其他公害困擾的權利。現有的這種宣言式的規范,過於原則,沒有實體權利性質,因而對公民環境權的法律保護顯得蒼白無力。
2.環境法中未明確規定公民環境權
作為我國環境基本法的《環境保護法》沒有明確規定公民環境權。該法第1條規定了立法目的,並未將公民提升到權利主體的地位。第4條、第11條也只是涉及到國家在環境保護方面的職責。從以上規定可以看出,《環境保護法》對國家、公民在環境保護方面的職責、義務規定得比較明確和具體,卻沒有對公民環境權的明確規定,也沒有對能有效實現公民環境權益的公眾環境參與做出明確的規定12。雖然該法第6條規定了公民在環境保護方面的監管權利,但這基本上是對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發生後的末端參與。總的來說,我國環境立法都過多地強調公民環境保護的義務,忽視了公民的環境權利。這種情況往往造成重大缺陷,一方面不能有效地防患於未然,防治環境污染的發生,一方面致使公民環境權得不到有效地保護和救濟。
3.民事法律中未明確規定公民環境權
現行民事法律中缺乏對公民環境權的明確規定,對公民環境權的保護力度不足。公民環境權受到侵害時行使請求權的依據是《民法通則》第83條和第124條。按照第83條的規定,公民環境權受到侵害時,要根據相鄰權的有關規定來處理。同時,按照第124條的規定,公民環境權受到侵害時,要根據債權請求權來保護其權利。這對公民環境權而言是很不利的。按照傳統民法理念,任何人無權對與自己無關的財產提出權利要求,而環境是全體公民的公共財產,並不是某個公民的具體財產,所以當公民環境權受到侵害時是無法行使請求權的。同時,隨著環境污染日益加劇,公民環境權益受損害的程度和范圍也在不斷地加深和擴大,傳統的民事權利保護方式已不能適應公民環境權保護的需求,而且也不利於環境問題的最終解決。例如,空氣、水流、聲響等環境因素具有流動性,因其形成的環境污染,當權利主體的地理位置不相鄰時,就不能採用民法中的相鄰權規定來進行調整和規制,也不可能依據財產權來處理,因為它財產權的作用范圍更為有限。
(二)完善公民環境權的法律保護
1.在憲法中明確規定公民環境權
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是普通法律的立法基礎和依據。我國應在憲法中明確規定公民環境權,為環境法律和民事法律將公民環境權進一步具體化提供立法基礎和依據。與此同時,將公民環境權上升到憲法的高度也是與公民環境權的基本人權性質相適應的。將公民環境權置於憲法中進行確認有以下四個方面的好處:(1)確認了公民環境權的基本人權性質;(2)為其他相關的環境保護法律和污染防治法律指明方向,以保障我國公民各項環境權利的實現,並「使公民環境權從應然權利到實然權利成為可能」;(3)使得公民的環境保護意識和環境權利意識自上而下地得到增強;(4)不僅使公民的基本權利得到豐富和發展,符合國際人權發展的趨勢,而且對公民環境權利受到侵害時獲得法律救濟提供理論基礎和憲法依據。
2.將公民環境權具體化,修改環境法的相關內容
首先,在憲法確認公民環境權的基礎上,《環境保護法》應該對公民環境權的具體內容做出規定,進行細化。這有利於豐富和發展我國環境法律制度,改善公民賴以生存的環境,保護公民環境權。
其次,《環境保護法》的修改應當以可持續發展理論和生態文明建設為指導,以改善環境質量和保護公民環境權益為根本出發點。建議在《環境保護法》中作如下修改:在立法目的中增加「可持續發展」、「維護生態平衡」的內容;在適用范圍方面,在環境定義中增加其他非生物資源、濕地和能量;在環境政府責任方面,增加目標責任制、考核制度和獎懲措施及在環境基礎建設中的責任等內容。
再次,《環境保護法》應當對公眾環境參與制度做出明確規定。一方面,將公眾參與的途徑和范圍具體化、制度化。公眾參與制度是公民環境權的主要內容,也是公民參與環境管理和重大環境問題決策的權利,因此應當以環境基本法的形式加以規定。另一方面,應當鼓勵和支持社會環保團體開展環境保護,建立公眾參與和政府行政管理相結合的環境保護制衡機制。因為環保團體既能滿足公眾維護自己合法權益的需要,又能幫助、配合政府開展保護工作、預防官僚腐敗。
3.整合公民環境權的民法保護體系
首先,建立環境物權制度。隨著生產力水平的提高、人口的迅速增長,環境資源越來越稀缺,人類的生存利益與經濟發展利益在對環境的需求上開始形成對立、競爭。在此種情況下,社會有必要對人類的這兩種利益做出制度性安排,通過權利的重新配置來解決這樣的矛盾和沖突。環境作為人類生存和發展的物質條件的總和,其資源屬性不僅與一般資源存在差異,而且具有物質形態的雙重性。呂忠梅教授也認為,環境資源的兩種物質形態是民法與環境法得以存在的基礎,衡平這兩種形態的利益關系的方法則是將環境資源保護納入物權制度之中,建立環境資源的生態性物權保護機制。
其次,建立環境合同制度。目前,各種形式的環境資源交易合同在社會現實中已經出現了,隨之產生了這樣的問題:如何認識這些合同的性質以及合同法中的地位。那麼筆者同意呂忠梅教授的觀點:從「意思直治」的客觀性角度,確立從自由到公平的價值判斷標准,建立環境合同制度是可行的。環境合同,是指以環境資源利用權、使用權為標的的交易。如排污權交易、自然資源用益性權利交易、度假設施使用權交易等等。它的本質是為實現國家環境管理權和公民環境權的溝通和協調,是國家意志和個人意志的平衡,也是環境資源保護和生態文明建設的統一。
再次,建立環境人格權制度。環境資源是具有人格利益屬性的,比如:自然景觀具有美學與文學價值、自然歷史價值;人類在自然環境中獲得身心享受等等,這些都是人類生存所必不可少的精神需求。環境人格是以人類的環境利益為內容的,一方面,它是人類的自然地位的象徵,另一方面,也是人類的社會地位的象徵。因此,在民法典中對人格概念進行擴展,確立環境人格權,將環境利益納入人格權法的保護范圍是十分必要的。環境人格權的建立,不僅滿足了公民對環境資源和生態資源的生理需求和精神需求,彌補和緩和了傳統物權法中相鄰關系保護的局限性和物權法定原則的僵化性,而且有利於人與自然協調發展的關系的法定化、生態化。
此外,建立環境侵權行為規則。環境侵權具有損害間接性、多元參與性、受害人數多、延續時間長和危害後果嚴重等特徵,跟傳統侵權行為相比,它是一種特殊侵權行為。因此,環境侵權應當適用無過錯責任和公平責任原則、舉證責任倒置、因果關系推定、共同危險責任等特殊救濟制度,在救濟程序上也不同於傳統侵權行為,有必要建立新的侵權行為規則。
當下,我國憲法、環境法和民法均沒有明確確認公民環境權,使得我國環境污染、生態破壞以及環境侵權的趨勢得不到有效的法律控制,公民環境權也就無法得到很好的法律保障。因此,筆者認為應當將公民環境權納入我國法律體系中確認其基本人權性質和地位,將環境權的主體限定為公民,並提供有效的法律保護機制:在憲法中明確規定公民環境權;將公民環境權具體化,修改環境法的相關內容;整合公民環境權的民法保護體系,建立環境物權制度、環境合同制度、環境人格權制度和環境侵權行為規則。

❼ 民法的原理是什麼

民法所遵循的基本原理叫意思自治。所謂意思自治,指經濟生活和家庭生活中的一切民事權利義務關系的設立、變更和消滅,均取決於當事人自己的意思,原則上國家不作干預。只在當事人之間發生糾紛不能通過協商解決時,國家才以仲裁者的身份出面予以裁決。意思自治的實質,就是由平等的當事人通過協商決定人相互間的權利義務關系。
一、民法的作用
1、民法可以為現代化市場經濟提供一般規則和市場活動的行為規范,使市場參與者在這些規則允許的范圍內各顯神通,開拓進取,創造最佳業績,促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
2、民法可以為人權提供基本保障。人權是人按其本質屬性享有和應當享有的權利。民法實質上是權利法。它首先給人的人格權、人身權、財產權等基本權利以規定和保護,為其他權利包括政治權利和經濟、社會、文化權利的保護提供基礎。
3、民法可以維護社會公平正義。民法體現著社會公平和社會正義。它調節著各種利益,保護人們合法地謀求自己的利益,不允許侵害社會和他人的弱肉強食,謀取非法利益。
4、民法可以促進民主政治。民法是私法。它要求私法與公法、民事生活和政治生活區分開來。私法自治原則不僅有利於抑制行政專橫和行政過度干預,而且有利於經濟基礎的發展。這必將從客觀上推動民主政治的發展。
二、學習民法學的方法大致有兩種:
1、是從抽象到具體、從一般到特殊的學習方法。及基本上按照民法典的結構順序進行學習。
2、是從具體到抽象、從特殊到一般的學習方法。即從具體的事例(實有的或者假設的案例)入手學習民法。
三、學習民法時須注意兩個問題。
1、要遵循循序漸進的規律,先學好民法總論部分的內容,再順序學習物權、債權、親屬、繼承。民法總論部分,不僅使整個民法的基礎,而且是整個現代法制的基礎。學好這部分內容,再學習其他部分就比較容易。當學習其他部分時,也應當遵循同樣的規律,先著重學好該部分的基礎知識,例如學習債權部分,應先著重掌握債權總論部分,然後再學習各種合同。
2、遵循「閱讀、記憶、理解、運用」的規律。民法是一套概念、原則、制度和理論的體系,其基礎是一套有嚴密邏輯關系的概念,掌握了這套概念,就掌握了民法的思維框架。經驗表明,法官在裁判中、律師在處理案件中、學者在分析案例中如果出現失誤,往往源於沒有掌握好這套概念或者發生概念混淆。因此,學習民法首先強調記憶。但民法概念有專門含義,相互間有其邏輯關系,因此不能但憑死記硬背,在記憶的同時應強調對概念的理解。特別是初學者,一定延著重記憶和理解這兩個環節,邊閱讀、邊記憶、邊理解,在理解的前提下增強記憶,在記憶的基礎上加深理解。再就是在初步掌握了民法概念、原則、制度和理論的體系和方法的基礎上,要強調聯系實際,即運用所掌握的民法知識和方法分析實有的或者假設的案例,針對具體的案例解釋、適用民法規則,然後得出對案例的處理(判決)意見。在這樣的運用中,不僅可以加深理解和記憶,而且可以使所學民法知識逐漸轉化成自己的民法素養和民法實務能力。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四條 民事主體在民事活動中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應當遵循自願原則,按照自己的意思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法律關系。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應當遵循公平原則,合理確定各方的權利和義務。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應當遵循誠信原則,秉持誠實,恪守承諾。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不得違反法律,不得違背公序良俗。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應當有利於節約資源、保護生態環境。

❽ 舉例說明無因管理和不當得利的民法原理

無因管理:簡單的說不該你管的事而你去用行為管理了或者幫助了別人。
如你用行為或者財物幫助了與你沒有任何關系的人和事。
不當得利:不應該你得到的財物而無意中讓你獲得了。
如:實際得到的財物高於應得的財物。

❾ 民法學裡面要求掌握民法學基本原理,民法學基本原理指那些內容呢

少年莫糾結,在法理中原則就是基本原理,答上原則錯不到哪

❿ 民法基本原則—意思自治究竟為何

      我們該如何理解民法學基本原理之「意思自治」這一命題?我們應該去如何詮釋它,解讀它的當下意義?

      第一,關於「意思自治」。按字面的意思,其就是個人可以自主生活,可以依照個人的意志、意願處理他的個人事務和個人生活。

      第二,關於「基本原理」。按字雹敬面的意思,所謂「基本原理」,就是「帶有普遍性的、最基本的、可以作為其他規律的基礎的規律」,或者是「具有普遍意義的道理」。

      第三,要明確意思自治是民法學的基本原理,而並非民法的基本原理。

      「意思自治」原理的闡釋框架至此可知,「意思自治」是用來解釋民法規范的一種理論,同時也應該是建構民法學理論的根本綱領和基本標尺。

      民事生活領域和政治生活領域所應遵循的基本原理是不同的。

      公法所遵循的基本原理叫國家意志決定。

      民法所遵循的基本原理叫意思自治。

      所謂意思自治,指經濟生活和家庭生活中的一切民事權利義務關系的設立、變更和消滅,均取決於當事人自己的意思,原則上國家不作干預。只在當事人之間發生糾紛不能通過協商解決時,國家才以仲裁者的身份出面予以裁決。

      意思自治的實質,就是由平等的當事人通過協商決定人相互間的權利義務關系。

      意思自治這一基本原理,體現在民法的各個部分,例如在物權法上叫所有權自由,指所有權人在法律許可范圍內可以自由佔有、使用、收益和處分其所有物;在繼承法上叫遺囑自由,指個人在生前可以訂立遺囑,決定其身後遺產的處分;在合同羨肆茄法上叫合同自由,指當事人自己決定是否訂立合同,與誰訂立合同,以什麼形式訂立合同及決定合同內容。

      須說明的是,意思自治並兄察非不受限制,在現代市場經濟條件下,國家出於對市場宏觀調控和保護消費者、勞動者利益及社會公共利益的需要,還制定一些特別法規對意思自治予以適度限制,因為民法除了意思自治原則外還有誠實信用、公序良俗等其他原則。比如「裸條」雖然符合當事人意思自治原則,但是因為違反公序良俗而被認定為無效。

熱點內容
電大經濟法概論第三次形成考核 發布:2024-12-25 02:04:52 瀏覽:220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關於事業單位解聘 發布:2024-12-25 01:59:05 瀏覽:794
律師個人法律服務宣傳 發布:2024-12-25 01:59:04 瀏覽:391
2018刑法分則 發布:2024-12-25 01:53:56 瀏覽:148
如何在教學工作中開展法律知識的滲透和教育 發布:2024-12-25 01:23:21 瀏覽:369
馬力律師 發布:2024-12-25 01:11:13 瀏覽:372
美女律師日本電影 發布:2024-12-25 00:23:00 瀏覽:454
2017年民事訴訟法修改 發布:2024-12-24 23:51:17 瀏覽:981
論述合同法的四個風險 發布:2024-12-24 23:34:54 瀏覽:252
政治委員條例 發布:2024-12-24 23:27:41 瀏覽:95